查文庫>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出版說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出版說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出版說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義要釋

  遍照金剛唐密第五十代普門傳燈大奢黎馮達庵 撰述

  後學弟子普式 錄要

  唐密自從大唐時由開元三大士傳入中土,訖今已一千餘年了,唐密從來就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宗派。印度正純密宗由龍猛(即龍樹,同名異譯)菩薩開始,由開元三大士傳入中土,經幾代大士的努力,正純密宗在漢地得到了發展和完備,並和漢地文化融合,形成系統完整又有鮮明特點的唐密體系。

  龍猛菩薩是禪宗第十四代祖師,得極則禪後,進一步入鐵塔覲見大日如來得金剛薩埵菩薩灌頂傳承,傳出《金剛頂經》和《大日經》,著《菩提心論》,成為印度正純密教第一代傳持祖師。於是,佛教就有了系統的即身成佛的密教法門,將佛教的發展推向頂峰。我們從唐密金胎兩界曼陀羅中可以看到,唐密法系包含了諸佛自利利他之法,為諸類根基眾生提供了得般若波羅密(到彼岸),進而入佛位的種種門徑,是普門佛法。開元三大士攜金胎兩部入唐之後,以諸史料記載來看,在大唐之外,並未見有普門法之流傳。可見,唐密是印度正純密教的唯一傳承。

  顯密二教,從來是互資互存的。從龍樹菩薩由禪入密,讓我們明顯地看到,禪密二宗,是有著一段共同的宗要,這就是般若波羅密。所不同的.是,禪宗在達般若波羅密後,轉而六度萬行,下化眾生。密宗則是依般若波羅密而繼續上求,圓滿十波羅密乃至等覺、妙覺而始倒駕慈航,下化眾生。沒有禪宗一定成就作為基礎,密教行人上求佛果則成空話,因而,學密之人必須以般若波羅密為基礎(《大日經》謂之菩提心為因也)。當代唐密的學習,是以大般若菩薩之三密作為開始就可讓我們看到這一點。

  當代唐密,是二十世紀初經由日本的回傳而在中華再度興起。尤以權田雷斧大僧正傳入廣東王弘願阿遮黎一系,經歷種種變遷,法脈不斷,傳承不絕。更不可思議的是,傳承王法師的馮達庵大阿遮黎,得大成就,解行並進,使唐密的修證和法理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標誌著當代唐密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馮達庵大阿遮黎,宿根深厚,修證徹底,早年受學胎藏界法時當座即證勝義菩提心,受學金剛界法時更證得三摩地菩提心。繼而門門深入,真參實證,得大相應,諸法圓滿,普門成就。馮法師有行有解,宏法利生,手眼層出,著作不斷。他進一步發展圓滿了《大乘起信論》這一中華佛學的基石,指出了末那識的五部作用而形成眾生之世界,歷史性地闡明瞭眾生界之緣起,其微妙理趣,處處徹法底源,道古德之未發,實為佛學修證之塔燈。為接引淨土根機,著有《佛法要論》;為接引法相根機而著有《八識規矩頌詳釋》;為接引性宗、空宗根機而著有《心經廣義》《金剛經大義》。而以《法華特論》直示顯密交融,即身成佛之道。更有《佛教真面目》而統攝諸宗。種種手眼,種種妙理,皆自心中流出,非普門成就者所不能為也。

  現今當代唐密傳至唐普式大阿遮黎。唐大阿遮黎師承馮法師,利根聰明,勤勇精進,成就非淺。其早年關於如何由胎藏界即身成佛的諸等修證手記,就得馮師之親筆題句認可,並讚歎有無量功德。其三摩地菩提心成就,亦得馮師一一印證。可見師資道合,為正法正傳。

  唐大阿遮黎在宏法利生方面亦有大成就,唐師曾在授學人以胎藏界灌頂時,現金剛薩埵威儀,感得風輪出現。在被邀至陝西扶風為法門寺地宮開光時,又感得羯磨杵出現,足見唐師功深德隆。唐師現欣然接受香港佛乘學社的邀請住持法務,廣傳唐密正法,受學者法驗昭著,大多有相應現象,利生無數,見性者乃至得一門成就者不乏其人。

  “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這是當代唐密之根本。為達此旨,當代唐密除了沿襲印度正純密宗由三乘入一乘之門徑外,以種種手眼,普攝群機。更有三密加持、頓提佛性、肉身顯性等等妙法,重在提持學人之佛性(六大法性),建立菩提心,除諸蓋障,進而成就一切智智!以唐密之準提法為例,當學人未破俱生我執者,即施予施無畏印令達般若;而當機者需積集資糧則施以子滿果手;當學人需破俱生法執者則施以把劍手,以明王力破其賴耶中之因緣所生法等等。總之,當代唐密正在實踐著自利利他之佛法正旨。

  當代唐密,提倡解行相應,顯密交融。所謂解行相應則是以慧解輔實修,以實修證慧解,二者同不偏廢。保證了修行穩步前進。唐密亦極為重視顯教,認為顯為密之基礎,密為顯之上進之路,顯密二教互資互存。亦常加採用性相二宗,空有二法作密乘隨機說法之用,以獲解行相應之果。特別提出的是,由於唐密中有如馮達庵大阿遮黎等大成就者的出現,加持一切佛子,唐密學人更能易獲成就;顯教學人同蒙加被,道果成就,進學密乘,前路更加光明寬廣。

  當代唐密,提倡學人福慧雙修,守法遵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利國利民,昇華人格。更提倡行持不離世間,實現此土即佛土之究竟方便。

  願《法流》的出版,使諸佛子同修,能互表互參,能更深入印證唐密之殊勝和妙諦,更願諸佛子能同蒙諸佛三密加持,而即身成佛,自他法界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