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研報告> 教育調研報告15篇

教育調研報告

教育調研報告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調研報告1

  摘要:本文以社群居民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參與為主題開展了調研。經過對社群居民教育需求現狀的分析,對社群居民教育參與行為選擇的調查,本文認為當前的社群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社群居民的學習觀念還不夠深;社群居民的社群教育意識還不夠強;社群居民參與教育培訓活動不普及。社群內各種群體層次上的差異,也是影響居民參與社群教育的重要原因。針對上述問題,就今後社群教育工作應如何開展,提出了社群教育應以教為學習者提供服務,以適應學習者特徵及其需求為教育培訓活動的目標和內容。社群教育一是要注意針對成人學習需求的特點;二是要引導教育需求,關注弱勢群體,提高社群教育參與率;三是要營造社群教育的良好環境;四是要有財政和政策的支撐,把終身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xx街道位於xx區的xx,是一個典型的老城廂。隨著舊區改造程序的加快,社群中居民的文化層次和文化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建設學習型社群,使社群教育工作的開展有針對性,讓居民的教育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我們對社群內居民開展了專項調查。調查方式包括問卷調查、座談調查、典型調查和個別訪談。以下是調研後的反饋結果和情況分析:

  一、調研結果及分析

  (一) 社群居民基本特點

  xx社群居民多元化的生活和教育背景,形成多元的教育需求。調查顯示:

  接受調查的社群居民中,以女性居多,女性佔xx%,男性佔xx%;年齡結構跨度較大,其中30歲以下xxx人、30-40歲xxx人、40-50歲xxx人、50-60歲xxx人、60歲以上xxx人;文化程度不同,,初中文化xxx人、高中文化xxx人,大專文化程度xxx人,大學極其以上文化程度xxx人。接受調查的社群居民的職業分佈:黨政機關幹部xx人、事業單位職工xxx人、企業經營者xx人、外資企業職工xx人、國營企業職工xxx人、民營企業職工xx人、個體工商業者xx人、自由職業者xx人,下待崗人員xxx人,其他xxx人。接受調查的社群居民的收入分佈:家庭年收入3萬以下xxx戶、3-3萬xxx戶、家庭年收入5-10萬xx戶、10-20萬xx戶,20萬以上x戶。每月學習費用支出50元以下xxx人、50-100元xxx人、100-200元xxx人、支出200-500元xx人、500-1000元xx人、1000元以上xx人。調查顯示:(1)社群居民的家庭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多相對穩定;(2)社群居民素質具有基礎性、潛在性、相對穩定性與可發展性,構成了居民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對社群居民的學習活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能動的作用。

  (二)社群居民教育需求現狀

  1、社群居民的學習觀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人的一生中接受各種形式的教育正在成為現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改變生活的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大大轉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和學習觀。調查顯示,社群居民中,普遍贊同“活到老、學到老”,認可“工作生活中需要知識和能力,所以要不斷學習”的觀點,選擇“實踐是學習,與人交流也是學習”、“所有人都能學習,但存在個體差異”的主張。只有少數人對學習的本質缺少正確、全面的理解,極少數的人固守“學習就是上學唸書,學書本知識”,“學習只是年輕人的事”這一觀念。

  社群居民對工作後的繼續學習提高的認同程度有所提升,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是社群居民參與市民學校的學習活動,主動、持續學習的內在動因和決定因素。社群居民比較普遍地認識了繼續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詢問“持續不斷的學習對自己有什麼意義”時,根據意義的重要程度排序,列在前3位的是

  排在第一位:可以更新知識,增長才幹,充實自己,使生活更有意義

  排在第二位:不學習就要落伍,會被社會淘汰

  排在第三位:提高個人修養,滿足個人興趣、愛好

  對於是否有繼續學習和提高的必要,在被訪者中認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佔xx%,其中前者佔xx%,後者佔xx%。x%的人認為無所謂,x%的人認為必要性不大或沒必要。文化程度越高的社群居民對終身學習、持續學習的的認同度越高。

  2、社群居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

  社群居民對子女文化程度的預期處於較高的水平。有xx%的希望自己的子女至少要大專畢業,其中,xx%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本項調查顯示,被調查者的受教育程度與經濟收入成正比,與對孩子的受教育期望值也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學歷較低、經濟困難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呈放任態度,認為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個別家庭想讓孩子早些工作,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

  社群居民對子女教育關注的另一個偏向,就是家庭文化教育消費支出主要用於子女,有xx%的家庭主要用於子女,僅有xx%用於自己。

  3、社群居民的社群教育意識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群建設的地位日益突出,社群越來越成為社群居民工作、學習、生活以及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人們的社群教育理想體現出對社群教育價值的追求。經過幾年的廣泛宣傳,社群教育已經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人們的社群教育意識在不斷提升,但離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還存在一定差距。據調查統計,有90%以上的被調查居民知道社群教育,但真正參加社群教育的不足4%。

  社群居民對社群教育抱有多方面的期待,他們企盼“組織更多不同層次的志願者,參與社群教育”,渴望就近“開辦圖書館(閱覽室),設立少年、老年活動中心”,希望“社群內的教育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方便居民學習、娛樂、健身”,其中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是“擴大社群教育的受益面,加大資金的投入,使教育設施、活動場地更多一些”。

  社群居民不滿足於以往封閉的生活,希望主動參與社群交往和社群活動。選擇願意參加社群的公益活動的佔xx%,願意參加社群文化教育活動的佔xx%,願意增進鄰里之間的交往的佔xx%。願意為小區建設出謀劃策的佔xx%,

  4、社群居民的學習意願

  參與社群教育的目的多種多樣,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以及經濟狀況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影響個體教育需求。人們對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的願望迫切,渴望透過學習,使自身的知識結構得到調節和最佳化,同時健康觀念在發生變化,珍視生命健康,重視生活質量,關注法律,成為社群居民學習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主流。

  社群居民多元的教育需求中,青年人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願望強烈,調查顯示,社群中青年人主要青睞計算機、外語和科技,選擇前瞻性和實用性特點突出;中年人傾向於計算機、健康與衛生保健和外語;老年人主要選擇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安全、贍養、醫療保健、心理調適等休閒類課程科目,而且他們希望參加沒有壓力、較少功利性的學習活動。

  社群居民選擇社群教育的學習方式呈現分散而多元的趨勢,多數傾向於採用業餘的、短期培訓的、講座式的、遠端式的方式進行自主、選擇性學習。

  (三)社群居民教育參與行為的選擇

  1、看電視、讀書看報是社群居民最主要、最便捷的學習方式

  隨著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閒暇時間的增多,閒暇生活聚焦於學習是一種必然的選擇,社群居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學習時間的增多,為社群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調查顯示,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是社群居民與社會互動的主要中介,也是他們獲得資訊、愉悅性情、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

  本次調查將社群居民喜愛的餘暇活動分為8類,被調查者選擇前5位的排序為:第一,看電視;第二,閱讀書報;第三,體育健身;第四,與朋友交往;第五,文化活動。詢問家庭成員閒暇時間主要的學習活動,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佔xx%,在家閱讀報刊雜誌,獲取知識資訊的佔xx%。

  看電視、讀書看報作為社群居民最主要、最便捷的學習方式,其優勢,具有大眾性、普及性、靈活自主性。其侷限性在於,它以散居在家的“受傳型活動為主”,即以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等方式接受大眾傳媒學習活動為主,反映社群居民的教育活動比較單一,學習方式較為被動。

  2、社群居民上網學習、獲取資訊與年齡成反比,與文化程度成正比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和網路迅速發展,網際網路進入社群和家庭,使人們實現了資訊上的平等和資源上的共享,對社群教育產生全方位的影響,成為社群教育和終身學習的重要途徑。積極利用網際網路,開展網路遠端教育,創設網路社群、網路圖書館,實現教育資源多元化,正在成為社群教育的重要載體和發展趨勢。

  網際網路是社群居民接觸較少的媒介,不會使用計算機,對網際網路陌生、文化程度和經濟條件的影響是最主要的因素。要使社群居民儘可能地與時代同步,需要透過社群資訊化水準的提升,提高社群居民參與資訊化的程度,向社群居民普及網路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術,增加適合社群居民的網路內容及資訊方式,使有條件的街道都能開展現代遠端教育,搭建起社群居民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平臺。

  上網學習,對於較快接受新事物、追趕潮流的青年人,吸引力更大。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有關“社群青年與網路關係”調研報告顯示:社群青年對資訊化服務需求中,位居榜首的是“網路學習”(xx%),列在2-5位的是:網上交流(xx%)、資訊瀏覽與釋出(xx%)、網上購物(xx%)、網上求職(xx%)。從中可以看出,網上學習和網上交流是社群青年需求方面的一個特點。

  本次調查顯示,社群居民上網學習、獲取資訊與年齡成反比,與文化程度成正比。在被調查的社群居民中,個人業餘時間選擇上網的僅佔x%,家庭成員上網學習知識、獲得資訊的佔x%。

  3、社群居民參與教育培訓活動不普及

  社群居民選擇閒暇時間的支配意向比較集中於媒體接觸,對於去社群接受“教育培訓”選擇率偏低,僅佔x%。

  調查表明:社群居民參與社群教育的廣度和深度相對比較低,參與者的廣泛性不夠,大多數是離退休人員,社群單位參與和在職人員參與率不高。這種狀況的形成主要是目前的社群教育缺乏吸引他們參與的師資和條件。

  社群居民參與社群各項活動的比率相對也比較低。在調查參加過社群教育中的哪些培訓活動時,參加居委會組織的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的佔xx%,參加市民學校學習的佔xx%,參加各類社會文化培訓班或講座的佔xx%,參加學歷教育、資格證書培訓的佔x%,參加社會力量辦學培訓的佔x%,參加其他活動專案的佔xx%。接受調查者的資料與社群實際居住人口的參與社群教育的比例有較大的出入,主要是接受調查者主要是一些社群活動的積極分子。

  4.影響社群居民參與學習的主要原因

  影響社群居民參與社群教育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工作忙,生活負擔重,沒有精力”,主要集中於31-50歲的社群居民,他們中xx%是在職人員,xx%為臨時工。第二位的是“社群沒有開設所需的課程和培訓專案”,其中,xx%是在學人員,xx%是在職人員。第三位的是“年紀大,記憶力差,學習吃力”,xx%為離退休人員;在離退休人員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怕參與社群教育會跟不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隨機調查的失業或下崗人員中,這部分人群是社群中的弱勢群體,他們經濟地位較低,並最容易失業、下崗,自身學歷偏低,技能結構單一、不能適應急劇變化的社會是。但這部分人群卻遊離與社群教育之外,不願參加市民學校的學習和接受終身教育的理念。

  二、思考與建議

  教育是為學習者服務的。學習者的特徵及其需求決定教育培訓活動的目標和內容,也應該成為改進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

  1、要注意針對成人學習需求的特點

  社群教育的主體主要是成人,成人的學習意向產生於生活、職業的實際需要,學習目標和內容與職業需要同步發展,成人學習帶有鮮明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在確定社群教育課程目標時,需要綜合考慮社群居民個體需求、社會需求。因此,社群教育課程要多樣化,學歷的與非學歷的,功利性的與非功利性的、休閒性的與職業性的,基礎性的、提高性的與創造性的統籌兼顧,並形成特色,以適應不同群體、不同目的的需求。

  2、引導教育需求,關注弱勢群體,提高社群教育參與率

  主動參與是開展社群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這裡主動參與既是指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更是指透過學習,提高社群居民對社會以及社群的參與。要研究社群成人學習者的意願,研究透過什麼樣的教學媒體、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幫助學習者實現自己的目標,並把各種教育資源最佳化組合,互為補充地提供給學習者。

  在引導社群居民教育需求時,要幫助他們排除參與學習的各種障礙,包括學業素質障礙,心理準備障礙和支援體系的障礙等,提高社群居民的培訓參與率。

  社群弱勢群體的學習驅動力相對比較低,需要在組織策略、培訓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體現出“教育關懷”。要深入調查和分析弱勢群體的狀況及其分佈,掌握弱勢群體對社群教育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各種補償性、提高性的教育培訓,著力開發各種靈活的培訓課程,實施選單式培訓,以多種途徑滿足需求。同時要認真研究有關的政策。比如學習成果的評估和認定,就業指導,救助性措施等。

  3、營造社群教育的良好環境

  營造社群教育的良好環境,就是要創造一個充滿學習氛圍和學習機會的環境,以滿足社群成員的學習需求,其目標就是構建學習型的社群。

  要強調整個社會的參與,即社會各個部門、單位、組織及社會方方面面均應為終身學習提供服務,充分發掘社會各方面的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教育手段,形成終身學習的網路。終身學習、多元化學習要求的內涵是“全”,它是透過網路來實現的,透過技術和組織的網路來實現。社群教育資源的整合,也需要透過協調、引導、最佳化來實現。

  4、財政和政策的支撐,把終身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目前xx要建設學習型城市,終身教育的理念在廣大市民中正逐步形成,終身教育的工作主體是社群市民學校,但是終身教育並沒有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使得社群市民學校在經費、師資、設施上與廣大市民的需求不相適應。在師資方面;市民學校的教師基本上是一些中學教師和社會自願者,他們精神可嘉但是缺乏市民學校教育的經驗。往往教學都感到很累,沒有一支專業的市民學校師資隊伍。設施方面,市民學校辦學場所主要利用中學的教學場所,在時間和功能上存在著不便和矛盾。市民學校的學員是以55-70歲的老年人為主體,他們普遍反映,雙休日是三代人團聚的時間,也是最繁忙的時間。隨著上海經濟的增長,普教經費也在同步增長,但學生在減少;而社群市民學校潛在學生的增加,則不能得到相應的投入的增長。因此,希望能把市民的終身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便在經費、師資、設施上得到更好的保證。

教育調研報告2

  萬年縣地處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南鄰華東交通樞紐鷹潭,北靠瓷都景德鎮,皖贛鐵路縱貫南北,國道206線穿境而過。縣始建於明朝正德7年(公元152019年),因縣治於萬年峰下而得名。全縣轄6鎮6鄉,現有人口36.5萬人,幅員1139.65平方公里。其中4—7歲學齡前兒童2萬多人,他們的學前教育現狀牽動人心。

  一、農村學前兒童教育現狀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勞務輸出等多種經濟形態的出現,不但改變了舊有的生產經營模式、思維意識形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村兒童的教育狀況,相比較城鎮同齡兒童的學前教育情況而言,當前我縣農村學前兒童的教育狀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家庭指導落後,學前教育意識差

  萬年縣農村28萬人口中,初中文化普及率達56%,高中文化普及率達26%,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家庭中夫妻二人文化水平均達不到九年義務教育程度。這種文化水平現狀直接影響並制約著他們對下一代的學前教育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奪了學前兒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權利,使農村兒童的教育輸在了整個教育體系的賽程起跑線上。

  2、師資力量薄弱,學前教育普及率低

  經調研統計,當前我縣農村兒童的學齡前教育場所大部分是各種小型託兒所、幼兒班,師資力量較為匱乏,既有師範類畢業生,也有高、初中畢業生,甚至還有30、40歲的農村家庭婦女;教學裝置和教學場地有正規的,也有十分簡陋的,一個農家小院、十幾張小桌、幾個塑膠玩具、幾本小人書就是農村孩子們對童年時光的全部回憶,而衛生、安全裝置就更無法達到應有的標準水平,這樣的師資教育資源對正在成長髮育、迫切渴求感知外界事物的孩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對家長而言,也是不能夠讓孩子放心入托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會關注缺失,學前教育提升速度慢

  隨著全社會對《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的逐步貫徹、實施,更多的人開始關心、關注婦女兒童發展事業,但相對貧困兒童就學、弱勢婦女維權等較為熱點的話題,農村兒童的學前教育還沒有受到其應有的重視和關注,從而在農村中無法營造學前教育的良好氛圍,導致學前教育十幾年如一日,進展緩慢。

  4、制度建設鬆散,學前教育缺乏統一標準

  在我國,學齡前兒童主要指3—7歲未達到上學年齡的兒童,這樣的兒童應該在什麼時候進入學前教育、接受何種科目的學前教育以及學前教育應分幾個階段在當前都沒有相應的制度規範,也缺乏一定的指導參考,對於生活條件較為堅苦的農村而言,難免使家長產生受不受學前教育都行,接受好的教育和一般的沒有差別的想法。

  二、形成當前現狀的主要原因

  透過對掌握材料的仔細分析,我們發現,當前農村兒童學前教育另人堪憂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多因素的,既有個體思想認識上的,也有經濟發展環境誘因產生的,就我縣而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農村經濟相對落實,家長不願支付兒童學前費用

  在我縣農村,3—7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一般生活在祖孫幾代的多人口家庭中,父母和祖父母均有時間和能力照顧、扶養,他們在育兒中考慮更多的是孩子是否吃飽、穿暖、身體健康,而很少考慮到孩子在幼兒階段應該接受什麼樣的啟萌教育。在我縣農村中,一個孩子每個月的托兒費大約在幾十元左右,很多農村家庭不願將孩子送入到正規的學前教育機構,認為這是一筆可以節省的費用,不想花冤枉錢。

  2、農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學前教育意識不強

  透過入戶走訪統計,認為孩子不必進行學前教育,只要能正確數數,背幾首唐詩,等上小學後再正規學習也不晚的農村家庭佔60%,認為孩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接受學前教育的佔25%,認為孩子必須接受正規學前教育的只佔15%,這個數字充分體現了當前我縣農村整體對兒童學前教育觀念的滯後,反映了各有關部門對農村兒童學前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做的還不到位,全民兒童學前教育意識還有待加強。

  3、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對特殊兒童管理不善

  近年來,勞務輸出逐漸成為農村富餘勞動力改變傳統生產模式、實現致富的重要途徑,國家及全縣各級政府也提供了相應的優惠政策,確保農民能夠走出貧困、發展勞務經濟。在農村經濟及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農村“留守兒童、流出兒童、流散兒童”越來越多,這部分孩子一般都由父母託付給親屬、朋友照顧,因此無法進入正規的學前教育機構,或者是因為和父母共同生活在異地而很難進入當地的正規學前教育機構,所以大部分特殊兒童都處在了學前教育的夾縫之中,無論是在思想道德教育、品質性格塑造都是百害無一利的。

  4、農村性別差異仍然存在,兩性兒童受教育不均衡

  在農村接受正規學前教育的兒童中,我們看到男童的數量大約為女童的2倍還多,透過訪談我們也瞭解到,在農村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確實仍然存在,很多家長在對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問題上也存在男女選擇現象,很少有家長願意讓女童到正規學前教育機構就學,因此經常在農村看到小女孩照看著更小的孩子,或是幫助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這種現象不但反映了當前農村在宣傳、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上還存在的問題,更將導致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兩性兒童乃至兩性教育發展的不平衡,降低整個民族素質的發展潛力。

  三、針對農村兒童學前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農村兒童學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規教育的第一步,是孩子體驗集體生活、樹立人生品格的開端,是九年義務教育體系的基礎,至關重要。要想改變當前農村兒童學前教育現狀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搞“一刀切”的方式,密切關注、不斷嘗試、符合實際才是可行之道,下面淺談幾點建議:

  1、加強宣傳力度,形成良好氛圍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集體生活中逐漸培養起來的。”良好的學前教育不但可以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習知識,同時也能讓他們從小就樹立高尚的心靈,在人生的征程中樹立正確的目標,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加大農村兒童學前教育宣傳是當前首要工作,只要每個農村家庭都能夠充分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那麼這項事業將會大有可為,同時加大宣傳也必將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幫助更多的父母明確積極求學的目的和意義。

  2、聯絡職能部門,關注學前教育發展

  婦兒工委、教育、婦聯、青年團等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從各自的角度出發,發揮職能作用,體現服務特色,充分協調,密切聯絡,在農村兒童學前教育工作中找到切合實際的突破口,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程序。

  3、拔付專項資金,建立貧困救助機制

  當前在我縣還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兒童學前教育機制,只有建立健全了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措施和針對貧困家庭的救助機制,才能把兒童學前教育這項工作更好的規範化、系統化、合理化、人性化。同時透過拔付專項資金專款專用,還可以確保整個學前教育機制的建立執行,更從社會救助的角度幫助農村的貧困學齡前兒童就學、入托,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4、開展專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針對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可以透過勞動、職業教育等部門開設幼兒師範教育課堂,聘請專業講師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的方法予以解決,對部分邊遠地區的幼兒學前教育機構也可以採取專業人員下鄉指導,幫助提高幼兒教學水平的措施得以改變,幼兒師資力量的整體提高將會推動該項從業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提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遊戲環境。

  5、加強審批稽核,整合學前教育資源

  萬年縣農村兒童學前教育班還存在一個較為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規模達標的不多,建議有關部門今後對於營利性托兒班的營業審批中,明確標準,提高門檻,對不符合的一概不予批准營業,同時加大現有幼兒機構的整合管理,適當撤銷、合併,繼續加強安全、衛生、教學裝置上監督檢查,努力做到每一家幼兒園都成為家長放心滿意的幼兒之家。

  總體看來,當前我縣農村學前兒童的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各項配套措施、制度還不夠完善,在當前及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相關部門還應該在農村兒童的學前教育問題上下大力氣、用真功夫、施有效手段,迅速使這種狀況得以改善,使城裡的孩子和鄉下的孩子一樣擁有科學幼教的童年,站在發育成長的同一起跑線上,讓祖國的每一朵花蕾都綻放的更加鮮豔。

教育調研報告3

  11月11至20日,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對全市民辦教育(義務教育部分)進行調研。調研組聽取市教育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情況彙報並先後到車輛廠子校、中天北京四中、興農中學、春風學校、南亞學校等十六所民辦學校瞭解情況,調研重點是我市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民辦學校辦學情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黑衛平參加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加,我市各級政府強化依法管理,使民辦教育取得長足的發展。全市現有民辦中小學(含職業中學)共有219所,在校生6.7萬人,佔全市中小學在校生總數的11.5%,三城區民辦小學在校生3.8萬人,佔三城區小學在校生總數的32.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民辦職業培訓學校69所,年培訓量為5萬人次。

  民辦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439人,佔全市普通中學教師的9.88%;民辦小學專任教師2262人,佔全市小學教師的12.33%;職高教師173人,佔全市職高教師的16.27%。教師的學歷以中專、大專為主,其中除聘用的退休教師具有教師資格外,大多不具備教師資格。教師的平均工資約500元,幅度為250至1500元以上。

  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由企業舉辦的辦學水平高。如中天北京四中、車輛廠中學、川外附中學等學校,與全國名校合辦,管理規範,教學質量好,設施裝置較為先進,收費較高,學生大多是來自中、高收入的家庭。個人舉辦,以外來務工農民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在逐步提高。如白雲興農中學,辦學理念新穎,內部管理機制靈活,發展為現該校已擁有學生20xx餘人,教職員工250多人,學生公寓、實驗室、運動場等教學設施齊全的完全中學,200X年高考成績名列我市前列,並被教育部評為優秀民辦中學。由於該校教學質量高,設施裝置先進,一些貴陽市常住人口子女也要求進入讀書。達興學校在充分依託28中的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解決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方面積極探索,初見端倪。

  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我市民辦教育的現狀,制定《貴陽市民辦中等學校審批暫行辦法》和《民辦流動兒童少年初中必備辦學標準》,成立了民辦中學設定評審委員會,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標準。從200X年起,每年撥民辦教育專項補助經費20萬元,幫助民辦學校購置教學裝置,其中80%用於幫助流動人口子女學校。20xx年,市政府撥專款300萬元用於民辦學校建校貸款貼息,幫助民辦學校的發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民辦學校的學籍管理、教學業務、德育工作、師資培訓、教師職稱評審等方面進行統一的管理,加強民辦學校規範管理。

  二、問題和困難

  1、《義務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宣傳力度不夠,相關政策不配套。調查中感到《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規定“民辦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鼓勵金融機構運用信貸手段,支援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新建、擴建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 ”落實得不好,認識普遍不到位。民辦學校申請信貸,不能以舉辦者投資興建的校舍作為抵押,制約了民辦學校的發展。徵用土地新建、擴建民辦學校,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手續複雜。民辦學校的學生由於不具有本市戶口,不能升入本市重點高中,而升入普通高中也需交3000元借讀費,民辦學校認為這直接影響民辦學校初中階段的辦學規模及水平,也是不平等待遇,同時我市也失去一批優秀的高中生資源。一些辦學者對教育的公益性認識不足,辦學急功近利,對學校建設和發展缺乏長遠規劃。

  2、民辦學校內部管理不規範。我市民辦學校90%是流動人口子女學校,辦學規模小。辦學者有熱情,但缺乏現代教育管理知識,常常是家族式管理,而聘用的校長沒有管理權,缺乏監督制約機制,不利於學校的規範管理和學校的長遠發展。

  3、相當一批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設施不能達標,裝置簡陋,辦學條件差。多數學校是租賃民房作校舍,教室面積窄小,採光不足、通風不良,有的教室就是通道。課桌椅多是公辦學校淘汰的,新舊不一,教具配置不齊,實驗裝置簡陋,影響學校教學質量。一些學校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學生活動場地少,課外活動受限制。以流動人口子女為主的學校收費往往較低(約80-500元),僅能維持教育教學低水平運作。

  4、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穩定性差。在生源以流動人口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裡,教師的來源是進城打工的鄉村教師和外地非師範畢業的大中專生,大多不具備教師資格和職稱。教師工資偏低,大多沒有辦理養老、失業、醫療保險,教師沒有安全感。學校與教師之間沒有正規的聘用手續,雙方缺乏制約機制,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5、教學質量令人擔憂。除興隆中學等少數學校外,相當一部分民辦學校的生源是外地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家長對學校的教學質量要求不高,學生基礎差別大,加上教學水平的原因,至使教學質量難以達到義務教育規定的要求。初中生的畢業合格率低。

  6、職業培訓專業結構不盡合理。我市的職業培訓設定的專業雖然有四十多種,但市場需求量大的家政服務、藥業加工等專業卻很少,專業設定與市場需求脫節。

  ·市場調研報告 ·安全生產調研報告 ·社會調研報告 ·會計調研報告 ·產品調研報告

  三、建議

  1、加強對《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民辦教育的認識。透過各種宣傳方式,形式多樣的宣傳民辦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國家鼓勵民辦教育的政策和法規,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民辦教育的積極性,引導民間資金流向教育,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擴大教育資源,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不同層次教育的需要。讓更多的人瞭解民辦教育,支援民辦教育,為民辦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制定民辦教育發展規劃,合理調整學校佈局。各級政府應將民辦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各類民辦教育的佈局規模、辦學條件、生源、師資進行全面的統籌,制定民辦教育的發展規劃,引導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民辦學校,合理佈局,保護合法辦學,嚴厲查處違法辦學,遏制惡性競爭。同時在流動人口密集地區,整合公辦學校的辦學資源,儘快實現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流入地的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 的目標。

  3、加大民辦教育的扶持鼓勵力度,改善辦學條件。隨著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外來人口子女入學需求日益增加,我市民辦教育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政府應依法逐年增加對民辦學校義務教育的專項投入,促進教育公平,積極探索有效可行的辦法,幫助民辦學校解決貸款發展問題。

  4、加強校長及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辦學水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民辦學校納入統一管理,建立健全學籍檔案和教師人才檔案,對民辦學校的教師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業務培訓、評先評優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制定相關的政策,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積極鼓勵公辦學校的教師向民辦學校流動,以吸引優秀教師到民辦學校任教。

  5、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和監督,堅持公益性原則,誠信辦學。建立和完善有關審批和督導評估制度,透過督導評估,對民辦學校辦學方向、教育教學質量、總體執行狀況進行規範管理,促使學校依法辦學,規範執行,健康發展。遵循社會與教學發展規律,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在一個時間內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6、以市場需求為引導,合理設定職業教育專業。職業培訓機構要調整辦學方向,按市場需求設定專業,增強實用型和操作型技能培訓,探索和民辦學校接軌的方式,以適應我市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需要。

教育調研報告4

  機關幹部教育與基層和院校教育相比,是一個薄弱的環節,有不同的特點,大塊時間更少,偏重自我教育,側重熱點敏感話題,聯絡業務多,把握不住這些特點,教育容易出現被動應付、針對性不強、實效性差等諸多問題,值得探討。

  一、存在的不良傾向

  在完成業務工作的同時,機關幹部日常需要處理大量繁雜事務,放鬆教育、不教育、偽教育現象在不同機關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現有:

  安排“隨意化”。計劃定了,寫在紙上,掛在領導嘴上,有的想到什麼抓什麼,喜歡什麼抓什麼,上級強調什麼抓什麼,領導佈置什麼抓什麼,隨心所欲,消極對待;有的有計劃不落實、有規定不執行,朝令夕改,計劃趕不上變化,藉口工作衝撞,“主動申請”犧牲教育,拖而不教,教而不真,導致時間、人員、內容、效果大打折扣,最後匆匆開鑼,草草收場,很不嚴肅。

  內容“教條化”。上面教育來了,照搬照抄,機關幹部、基層官兵一個“藥方子”,或者“一人生病,大家吃一副藥”,搞一鍋煮,弄一刀切,解決問題不是層次過低,就是不著邊際,有問題無物件區分;有的每年教育內容從年頭到年尾一個樣,提法也懶得隨社會形勢、部隊任務、機關幹部想法變,因此有的機關幹部表示“耳朵都聽得起老皮了,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

  方法“程式化”。滿足於部署了,開了會,作了動員,提了要求,爾後集中整頓一陣子,關起門來唸一念書,作一作筆記,總結寫一寫,自查讀一讀,停留在“規定動作”上,鮮有“自選動作”;或者以會代教,領導臺上講一講現象,部門組織生活學一學,把行政會議、組織生活當作“狗皮膏藥”,用來代替教育活動,領導講過了,意味著教育就算搞過了,一切按部就班,一個模式執行,一個聲音教育。

  組織“形式化”。實施中,所有程式走到,但浮於表面,為完成任務敷衍塞責。時間上,貌似安排滿滿當當,卻都讓給了自學,而自學等於放學;人員上,強調全員參加,往往放鬆管理,藉故報情況、送文電、有接待,東拼西湊,人員稀拉,難以保證;教育中,人到位而心思在外,領導不到場,要麼瞌睡,要麼看報,要麼會場內辦公,一派“你吹你的號,我拉我的調”的景象,紀律鬆弛,秩序渙散,可謂亂象叢生。

  二、原因

  受各種不確定因素干擾,機關幹部教育面臨許多實際困難,效果難以保證,既有領導層面的,又有業務部門的,既有重視不夠的問題,也有操作不得法的問題,既有落實規定走樣的原因,也有統籌不力的因素。分析有三方面:

  思想上“含糊”。對抓好機關幹部教育的意義認識不清,片面認為教育主體是基層,重心放在基層,忽視了機關幹部在部隊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機關幹部素質的高低,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委決策實施質量。或者認為機關業務工作忙不過來,搞教育白白浪費時間,不划算;或者認為機關幹部都是經過選拔的,具有相當覺悟,教育靠自我,不值得;或者認為領導講了,批了,機關幹部出不了事,出了事也是小事,不礙大局;或者對機關幹部關心的話題諱莫如深,避而遠之,思想根子上不重視、不作為。

  !)忽視的群體。對於組織者而言,自己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有的感到機關幹部大大小小都是官,自己能力水平有限,怕講錯了話、憂出錯了文、懼辦錯了事,主觀能動性不足。有的機關幹部擺位不正,奉行“業務至上、領導高興”實用主義,能躲就躲,置身教育之外,自行其是,主觀上放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思想深處牴觸教育。

  三、對策建議

  加強機關幹部教育,要從思想源頭抓起,搞好統籌,整合資源,與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相融合,堅持用制度抓好日常教育,做到用抓基層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去抓好機關幹部教育。

  力量要保證,思想要統一。首先有一個要不要抓的問題。要站在機關幹部教育事關部隊全面建設,事關服務基層水平,高標準實現“兩個確保”的高度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教育引導機關幹部牢固樹立“教育是組織關愛,參加教育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一種觀念。黨委要常抓常議,擺上日常議事日程,納入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範疇;機關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分管專司;政治機關,要切實擔負起機關幹部教育“第一責任人”的角色,高度重視,積極作為。根據機關幹部現實思想情況,除黨委安排教育外,機關黨委每季度要適時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幹部教育內容、帶傾向性問題,政站的領頭羊治協理員和宣傳科要積極配合,帶頭組織實施,形成黨委主動、機關聯動、幹部互動的局面。

  計劃要科學,統籌要兼顧。一級機關,日常工作中,既要對上,又要對下,既有大項工作,又有具體事務,不僅時間難集中,人員也難以完全到位。機關工作事無鉅細,都要牽扯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對此,需要周密細緻的計劃和科學安排。計劃安排上,可以納入周或月交班會進行部署;內容安排上,可結合階段部隊正在進行的教育合併執行;時間安排上,如果是帶傾向性突出問題則要集中進行教育整頓,如果是個別現象,則靈活進行,可利用部務會、組織生活時間、呈辦文電等時機,開展集體座談和個別談心,或者由部門、業務處室負責人開展“一幫一”活動。遇有衝突時,該合併的合併,做到不過夜,確需延後的,要重新審定計劃,作合理調整。既要為中心工作讓路,又不能犧牲教育,努力做到進度服從時間,時間服從效果。

  教管要並舉,制度要堅持。機關幹部教育除了要堅持好《政治教育大綱》規定的制度外,尤其要結合工作實際,推行工作中總結出被實踐證明科學、高效、合理的教育制度,既保證業務工作完成,又實現幹部思想穩定。重點要堅站的領頭羊持好思想調查分析,使教育有的放矢;堅持好談心,掌控好乾部的思想動態;堅持好考勤,確保人員到位;堅持好補課制度,不留死角。教育不是單獨成行的,總是與管理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對條令條例意識淡薄、違反機關秩序、事業心責任感不強、履職盡責差、不注重學習、

  婚戀不道德等常見機關病的治理,教育管理工作要引入監督機制,實行獎懲兌現,與評功評獎、福利待遇和進退走留掛鉤,在教育中講管理,在管理中受教育,實現教育與管理的最佳效益。

教育調研報告5

  一、基本情況

  我縣民辦學校自生輝中學於1988年創辦以來,經過15年的發展壯大,目前,共有民辦學校13所,有9所透過益陽市教育局批准辦學,其中通達電腦職業高階中學、桃江月飛(澳門)職業中專學校、益陽市民族職業高中和惠通學校4所為職業學校;生輝中學、桃江五中、明達中學和實驗中學4所學校為普通中學;桃灰中學為文化補習學校。其餘4所透過縣教育局批准辦學,分別為桃江(大學)預科學校、揚帆學校、竹藝學校和仁山文武影視學校,前3所為職業學校,後一所為文武兼修學校。

  (一)學校基礎設施及經費投入情況。

  目前13所民辦學校擁有校園面積372畝,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儀器裝置價值1000萬元,圖書9萬餘冊,累計投入4600多萬元。(全縣民辦學校基本情況見附表一)

  (二)學校師生情況。

  民辦學校的教師由行政人員、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學生包括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普高和職高)階段、高中補習班和短訓班學生。

  1、師資情況。

  全縣現有309名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其中專任教師198人,行政人員55人,兼職教師56人。具備專科以上學歷的272人,佔總數的88%;中級以上職稱人數190人,佔總數的61.5%。尤其是專任教師中具備高階職稱的達到58人,佔198人的29.3%,具備中級職稱的達到64人,佔32.3%。(全縣民辦學校教師基本情況見附表二)

  2、學生情況。

  目前民辦學校在校學生4538人,其中小學生82人,佔總數的1.8%;初中生961人,佔總數的21.2%;普高學生1598人,佔總數的35.2%;職高學生1046人,佔總數的23%;高中補習生660人,佔總數的14.5%;短訓班學生193人,佔總數的4.3%。(全縣民辦學校學生基本情況見附表三)

  (三)學校辦學情況。

  全縣13所民辦學校的辦學方向均比較明確,在依法依規辦學的基礎上,堅持走多種形式的辦學之路,呈現出多層次育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良好態勢。13所學校按其辦學性質來看,大抵可分為以下3種模式:

  一是國有民辦。如五中、明達學校,其辦學者租賃的教學場地為原益陽市女子旅遊學校和農民中專,場地租賃期分別為6年和5年,辦學者每年分別向縣教育局和桃江一中繳納一定的租賃費用,租賃期滿,其固定資產(含辦學期間形成的新增固定資產)無償交還給出租方。

  二是獨資辦學。又分兩類,一類是外商獨資辦學,如月飛和仁山兩所學校,分別為澳門商人杜少奇和新化武師遊仁山出資,聘請具有較為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教育界人士負責教育教學管理;一類是縣域人士獨資辦學,如惠通、揚帆和民族職業高中,均為熱心民辦教育的桃江籍人士獨資興辦。

  三是實行股份制經營辦學。如生輝、通達、實驗中學和桃江(大學)預科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其中實驗中學又兼有國有民辦的性質,由縣教師進修學校控股,擁有51%的股份額度,吸納部分教師資金,由縣教師進修學校負責管理。

  目前我縣民辦學校的辦學初步呈現出四個特點:

  1、學校管理比較到位。各學校憂患意識均比較濃厚,

  一是堅持以德育人。通達、惠通、生輝、五中、明達和實驗中學都把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比較突出的位置,且把教育寓於多形式的活動之中。特別是民族職業高中,辦學十多年來,學生沒有出現違法違紀現象,社會反響較好。

  二是教學常規管理得到較好落實。大部分學校實行了比較科學的目標量化管理,對教師有嚴格的師德要求和激勵、約束措施,對學生實行嚴格的日常管理和封閉式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制度比較完善。各學校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教育教學正常有序。四是後勤管理較為優良。各學校校容校貌、衛生狀況都能給人留下乾淨、整潔的良好印象。特別是實驗中學、五中和月飛學校校園得到綠化、美化,學校佈局較為合理。且各學校都把關心學生生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寢室、飲食與安全管理甚為細緻,沒有重大事故發生。

  2、教師全員聘任得到真正落實。

  13所民辦學校都建立了教師聘任機制,對學校教師實行全員聘任。教師來源於公辦學校的在職教師和離退休教師、大中專畢業生以及部分社會優秀人才。大部分專任教師學歷高、職稱高、能力強,能勝任所在崗位的工作。教師工資實行工作量計酬,按授課節次計薪,月工資一般在1200元以上,月薪高者可達3000元以上。一般來說,工資比公辦學校普遍要高,且真正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員進出機制,因而教師工作責任心強,這是我縣目前公辦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3、教育質量逐步提高。

  “以質量求生存”在各民辦學校得到體現。各學校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辦學首位,此一目標在其辦學理念中得以體現。如普通學校中,生輝中學和縣五中牢牢把握“創新、全面、誠信、發展”的主題,構建“培優轉後工程”,實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架起培育人才的立交橋;明達學校提出“德教並舉,師生平等,學生主體,發展創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觀念,注重實效;實驗中學推行“三二四”辦學戰略,探索“基礎加特長”的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辦學模式。職業學校中,通達學校以“瞄準市場、服務社會、著眼地方”為理念;惠通學校以誠信為本,為學生盡心盡力;民族職業高中以“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嚴格紀律、質量為本”為宗旨,培養學生一專多能,造就品學兼優的有用人才;預科學校按“平民教育”理念辦學,按“個性化教育”教學,靠“素質教育”育人,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學預科制度;揚帆學校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練就學生過硬本領,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實行“養成教育、活動教育、自我教育、實踐教育”;仁山學校以培養文武人才,為桃江教育和體育事業做貢獻為宗旨,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管理。

  在上述教育理念下,各學校的教育質量得以逐步提高,並初步形成了三種特色:

  一種是面向高(中)考求質量型。去年,生輝中學應屆學生80人參加高考,錄取43人,其中本科10人。明達學校在全縣期末統考中,高一、高二成績均名列全縣第二,縣五中平均總分列全縣第四。實驗中學首屆畢業生參加中考,錄取率達到77.5%。

  第二種是面向學生專長求質量型。這在職高類學校較為普遍。特別是仁山學校、民族職高,學生文武雙修,特色突出,去年仁山學校參加省九運會獲5金4銀2銅,民族職高參加第五屆省民運會,囊括高腳馬專案金銀銅牌,12人參賽,人人獲獎。

  第三種是面向學生就業求質量型。通達、惠通兩所學校的畢結業學生就業率高達96%以上,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外發揮專長,步入白領行列。

  4、辦學條件初具規模。

  民辦學校的辦學規模在和兩年間得以明顯改善,兩年總投入達4500萬元之多,硬體建設有了較大的飛越。月飛學校首期工程投入1500多萬元,建起了1棟教學大樓、4棟學生公寓、1棟大禮堂和1棟能容納1000多人就餐的餐廳,添置了與教學裝置配套的現代化教學裝置,去年又投入40多萬元用於環境改造和儀器裝置的添置。生輝中學引資改制後,投入700多萬元在原軋鋼廠建起了一所初具規模的學校,去年又投入30多萬元,用於學校環境美化、綠化和教學裝置的添置,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把一個破爛不堪的軋鋼廠建設成為環境幽雅舒適、能容納1000多名學生學習生活的嶄新校園。實驗中學兩年共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教學樓、禮堂和學生餐廳,改建了學生宿舍,添置了現代化教學裝置。通達學校投入260多萬元,買下了原仁山武校校園,去年又投入20多萬元,用於改建和添置教學裝置。仁山學校在桃花江竹海山下新徵地13畝,投入200多萬元,新建了校園,去年又投入20多萬元,修建圍牆和水泥運動場。揚帆學校投入70多萬元,建起了自己的教學大樓。民族職高投入30多萬元修建了禮堂和科技樓。明達中學投入50多萬元對原有校舍校園進行了改造,去年又投入60多萬元,新建女生宿舍樓1棟。縣五中投入11萬多元對原有校舍校園進行了改造。預科、惠通、桃灰等學校也有了穩定的辦學場所。

  在調查期間,我們注意到,各校乘縣委、縣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民辦教育之機,同時也為了應對今年及以後幾年的學生高峰期,在辦學條件的改善上有更大的動作。生輝學校的教學樓、明達學校的綜合樓已破土動工;五中的科技樓、通達學校的辦公大樓、預科學校的教學樓、明達學校的引自來水工程和惠通學校的圍牆修建也正在緊張籌建之中。

  二、民辦教育取得的成績與發揮的作用

  (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矛盾。

  民辦職業學校所開設的專業一般都是緊貼市場,歷年來開設的計算機、電子、財會、保安、電腦文秘等專業一般都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開設的,所培養的人才都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唯其如此,也才能確保學生的就業安置。

  (二)促進了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是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辦學資金。我縣民辦學校歷年畢結業學生達1.5萬多人,如果生均培養費按元計算,就為我縣節省辦學資金3000多萬元。

  二是較好地滿足了部分農村青少年的求學願望。民辦學校的生源大抵有兩種:

  一種是學習成績較差、平時表現亦不太好,但又有比較強烈的升學慾望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公辦學校往往升學無望;

  另一種是家庭比較困難的特困生,在公辦學校學習往往因經濟條件差而倍感困難,民辦學校利用其靈活的辦學機制,使這部分學生能透過學費減免或獲取獎學金等多種方法繼續完成學業,如桃江(大學)預科學校倡導“平民教育”理念,通達電腦職業高中近幾年來發放幫困保學金達20多萬元,五中去年下期發放獎學金4萬多元。因此,以及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是衝著民辦學校的學費減免而到民辦學校讀書的。

  三是有利於我縣初中生源高峰期的平穩過渡。以每所民辦學校每年吸納400名新生計算,以民辦學校現有規模,每年到民辦學校繼續升學的學生就可高達5200人。而我縣初中生源高峰期出現在-4年間,至趨於緩和,後每年生源維持在7000人左右。我縣公辦普、職高中共8所,按現有規模計算,每校每年平均吸納新生800人,每年可吸納新生6400人,初中生源平穩過渡尚有較大差距。目前我縣公辦高中學校因擴容已揹負4500多萬元債務,如繼續擴大辦學規模,尚需投入巨資,4年生源高峰期過後,不但造成沉重的債務難以償還,而且大量校舍閒置,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浪費。倘若4年間我縣民辦學校能在此基礎上得以較大發展,則既可透過公辦、民辦並舉的方法,順利實現生源高峰的平穩過渡,又可在高峰期過後,民辦學校利用自身靈活的辦學機制走多形式辦學之路。

  全縣-20××年初中畢業生人數

  時間(年)

  20××

  人數(人)

  13358

  17689

  19773

  16571

  11472

  7426

  6831

  7152

  7492

  (三)促進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

  初步改變了政府包攬辦學的做法,為實行辦學主體多元化、辦學形式多樣化闖出了一條新路。這是教育體制改革的方向。同時,民辦學校的興辦,必然需要一定數量的教師,這也有利於推動我縣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明達、五中和實驗中學等學校的成功執行,也為我縣公辦學校的改制提供了範例。

  (四)有利於盤活國有資產。

  生輝、明達、五中、實驗中學、惠通和預科學校現在的校址分別為原來的軋鋼廠、農民中專、益陽市女子旅遊學校、縣教師進修學校、工業中專和縣一招待所,這些學校的興辦,使我縣一些停產企業、薄弱學校的房屋和裝置得到了充分利用。

  (五)對拉動縣域經濟、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民辦學校的發展,必將帶動相關產業如建築、餐飲等行業的發展。我縣民辦學校歷年來共向外地輸送長、短班學生4500多人,按生均每年創收6000元計算,每年就可為我縣創益2700萬元,且隨著民辦職業學校的發展,這個數字應該還可以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青少年學生求學願望的實現,縣域經濟的繁榮,必將促進社會大局的穩定。

  三、民辦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我縣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相比,發展的歷史還十分短暫,儘管今年縣委、縣政府把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不容否認,民辦教育的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存在於社會層面的問題。

  目前,社會上相當一部分人對民辦教育的認識還有偏見,存在“多餘論”、“衝擊論”、“懷疑論”和“賺錢論”等片面甚至錯誤的認識,導致領導高度重視而群眾及社會非常冷淡的尷尬局面。有的認為公辦教育發展規模已經足夠,公辦學校完全能夠滿足學生上學的需求;有的對民辦教育心存擔心和疑慮,懷疑民辦學校“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甚至害怕發展民辦教育會砸了自己的飯碗;有的認為民辦學校不正規,搞不出名堂;有的認為民辦學校是退休老倌們搞的,是為了賺錢。這些認識導致民辦學校的招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得到保證。就數量而言,目前月飛學校在校學生僅為112人,仁山僅有88人,竹藝學校現已無人就讀,被迫歇業關門,造成民辦學校大量資源閒置。如果今年的生源得不到保證,這所學校都面臨倒閉的危險。

  (二)存在於政府層面的問題。

  雖然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的指導思想,今年出臺的政策和所做的工作也極大地鼓舞了民辦教育辦學者的熱情,但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對民辦教育的管理上差異較大,還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暢、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明確、政府鼓勵扶持政策不到位的問題。

  一是政策相當明確,但還沒有與之配套的具體細則,缺乏可操作性。縣委、縣政府對民辦教育實行國家制定的“積極鼓勵、大力支援、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針,規定“民辦學校除了投資主體與公辦學校不一樣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區別,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並決定透過努力,實現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這些對民辦學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的原則規定,其具體運作需進一步明確規範和完善。如怎樣貫徹“十六字”方針,對民辦學校如何支援、如何引導和管理,需進一步詳細規定,制定配套政策,具體如民辦學校徵地、教師隊伍建設、招生、收費等;細化如民辦學校中教師的職稱評定、評優晉級、醫療和社會保險等問題如何解決,凡此種種,都有待明確。

  二是相關部門支援不夠,辦學環境待最佳化。辦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需要有各部門的通力支援。民辦教育在發展中有許多方面還未與部門的有些規定配套協調。在教育內部,縣教育局確定的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並舉、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協調發展的精神還未得到有效貫徹,儘管民辦學校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個別股室和部分學校歧視、不支援民辦學校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有關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公、民辦學校實行雙重標準;部分教育行政幹部和教師對民辦教育的支援還沒有做到言行如一,雷聲大,雨點小;相當一部分聯校和中學校長還沒有轉變觀念。

  從今年初中畢業生填報志願的情況來看,報考縣一中和縣職業中專的人數均達到4000多人,而民辦學校的填報人數還未達人,如不及時採取適當有效的辦法,今年民辦學校的招生形勢將仍然相當嚴峻。在教育外部,一些縣直職能部門對民辦學校進行收費和罰款。據統計,有10多個部門對民辦學校進行收費。月飛學校辦學一年多來,就被各職能部門收取各種費用40多萬元,通達學校因在招生廣告中用了要求安排就業的學生得到了。

教育調研報告6

  調查目的:

  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查地點:

  xx幼兒園

  調查物件:

  幼兒園小朋友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著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著“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裡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著數字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字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著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裡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透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說,“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裡,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為在幼兒園裡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為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說,“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說,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為,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臺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裡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著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說: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為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說,“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遊戲’,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說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裡,但立刻又有孩子說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裡;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溫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說,“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說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說,‘引導’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說,“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說,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字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裡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說,“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透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教育調研報告7

  **縣**彝族、布朗鄉是我縣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為鞏固我鄉“兩基”成果,建立和諧教育,加快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一、 基本情況

  XX年全鄉共有17所小學,在校學生735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84人,教師5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輟學率達:0.84%。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303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12人,教師2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0%,輟學率達:1.8%。

  XX年全鄉共有16所小學,在校學生752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41人,教師5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輟學率達:0.27%。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304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30人,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2%,少數民族入學率達91%,小學輟學率達:0.27%。

  XX年全鄉共有16所小學,在校學生76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63人,教師56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少數民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輟學率達:0.0013%。有一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286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221人,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入學率達96.1%,少數民族入學率達92%,輟學率達:1.23%。

  **鄉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貫徹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利用群眾會、家長會、廣播、黑板報、等方式大力宣傳,在這貧困民族山區得到良好了的落實。

  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貫徹落實情況

  XX年起,國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全部學生書費和雜費,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380人,人均12元每月。

  XX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免除學雜費,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經費補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60人,生均28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補助720人,生均30.00元。享受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補助300人,生均100.00元。

  XX年,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免除學雜費,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經費補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169人,生均230元,享受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補助300人,生均300.00元。

  三、制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

  1、學校硬體設施較差。一是目前全鄉善有一師一校學校7所,涉及學生200餘人,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難度較大。二是教育設施滿足不了現在的教育水平,很難啟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智力開發。

  2、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教師素質偏低,教法單一,對 “新課改”掌握不深,在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上收不到良好得效果。二是教師力量不足,很多教師都在超負荷工作,大部分都在上兩門以上的課程,致使自己的專長難以發揮。

  3、學校軟體設施較差。

  4、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部分大中專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多數群眾有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導致學生對學習得興趣不濃。

  5、人民群眾整體素質較底,經濟意識淡薄。一是全鄉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糧食、烤煙為主,而糧食、烤煙產量低,全鄉人民生活水平較低,無法送子女到高一級學校深造。二是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和支援力度不夠。如很多家長在督導自己孩子的學習上不夠。

教育調研報告8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於開展“四群”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的總體要求,根據中共xxxxxxx省級旅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四群”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xxxx旅遊區直接聯絡責任區為xx縣大具鄉甲子社群。近期透過採取民情懇談會、下鄉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了工作,現將基本民情和開展相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群基本情況

  xx山甲子社群包括甲子村委會的18個自然村組和xx縣直屬村二十三公里村,地處xxxx景區核心區域,海拔在1800米—3800米之間,屬高寒地區,境內居住有苗族、彝族、藏族、納西族、漢族5個民族,633戶,2349人。20xx年甲子社群人均收入達7800元。社群建設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xx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xxxx管委會積極探索引導社群群眾脫貧致富之路,透過成立社群旅遊服務公司,以建立“景區秩序優良、旅遊服務規範有序、經濟社會效益提高、生態環境改善、旅遊和農業並重”的新機制為目標,全面實施了社群群眾參與旅遊服務改革。走出了一條旅遊業返哺農業的新路子,實現了景區的和諧發展。一是社群農民享受旅遊反哺農業補助。20xx年至20xx年(第一輪),管委會每年向社群發放旅遊專案直補資金1050萬元,社群群眾享受旅遊反哺補助資金年人均5000元。20xx年至20xx年(第二輪),管委會每年向社群發放旅遊專案直補資金提高為1558.5萬元,比第一輪增長48.42%,社群群眾享受旅遊反哺補助資金年人均6000元,人均增長xx年補助100萬左右的農業生產扶持專項資金。20xx年至20xx年,管委會先後投入530多萬元用於社群的教育、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村道建設300萬元,新農村建設160多萬元,教育扶持資金70多萬元)。三是擴大就業,解決社群剩餘勞動力安置。在管委會的努力下,景區各企事業單位都拓寬了社群群眾就業渠道,旅遊區環衛所、印象xx、xx股份公司、社群旅遊服務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都逐步加大了招聘社群群眾就業的工作力度。目前,在景區企事業單位就業的社群群眾已達400多人。四是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建設xxxx景區新社群。透過實施旅遊業反哺農業政策,把xx山社群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社群。自20xx年至今先後開展了雪花村藏族民俗旅遊村和聯合七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完成了聯合一村、聯合二村、聯合五村和黑水一村的整村推進建設工作,以此來帶動整個社群新農村建設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景區髒、亂、差問題,還一片景區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入戶調研經濟收入情況

  (一)入戶調研總戶數、總人口,2戶、9人;

  (二)調研戶經濟來源,農作物、旅遊業反哺農業資金;

  (三)調研戶經濟收入,89000元;

  (四)調研戶主要反映的問題,一是希望支援發展產業特別是畜牧業,二是希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三、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

  (一)自然環境因素。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平地少,缺乏水資源,地勢所屬山區,水利條件差。

  (二)文化素質不高。無技能資源,缺乏經濟意識,缺乏文化必然導致觀念落後,觀念落後是貧困的根源。少數群眾商品經濟意識不強,視農為本,少許人依靠國家支援救濟,“等靠要”思想嚴重。

  (三)產業機構單一。社群自綜合改革後,又重新從事農業生產,產業機構的調整落後,產業單一,像烤煙、藥材種植起步晚,制約了發展。

  四、對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

  群眾觀念、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在不同時代承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都關係著事業的成敗。現如今社會關係複雜,如何正確的做好群眾工作不脫離群眾,要把“四群”工作開展好,面臨許多的問題,因此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善人的生存環境仍然是今後扶貧工作的重點。在今後工作中加強基礎實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社群位於xxxx景區核心,山高坡陡。自然環境惡劣,人居環境差,改善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今後的工作重點,管委會將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扶貧掛鉤等專案,逐年加大對甲子村委會村道建設、引水工程建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切實解決群眾行路難、用水難等實際問題。

  (二)重視文化扶貧。知識是一個地區實現跨越發展的推進劑,今後五年,管委會要繼續加大對甲子村委會的扶貧助學力度,使更多困難家庭的學生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使“金秋助學”這一民心工程成效更實,影響更大,推動社群群眾總體素質的提高。

  (三)走進群眾中去。明確工作目標,夯實工作基礎,只有真正的解群眾所需,才能把群眾工作做好,只有真正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才能為群眾謀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眾路線,才能獲得群眾信賴和支援,也只有把群眾工作做好做實才能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xx人就是要加強與社群老百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xxxx旅遊區的發展是離不開社群群眾的大力支援,樹立構建和諧景區關鍵是要處理好與社群群眾的關係。

  (四)創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環節,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作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群眾最切身的利益,因此在工作中要與群眾緊密結合起來,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認真對待群眾中出現的矛盾糾紛。

  (五)做好宣傳工作。這些年來,雖然通訊發達,資訊暢通但人與人的溝通越來越少,甚至於一種陌生的狀態。這種情形下群眾獲得的資訊多為道聽途說、傳來傳去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個體為自身利益而謠傳。目前,特別是農村一年也就由村裡組織社幹部開一兩次會議,宣傳好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傳達給他們真實的資訊,帶給他們真實的希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他們的價值取向,正確對待個體和集體利益,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利益,淨化內心世界,堅定信念,激發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鬥志和幹勁,調動其創業的積極性。

  總之,只要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高度重視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與民,真誠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正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把群眾放在心上,我們的工作就會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就會生機盎然。

教育調研報告9

  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和防範技能的形成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__縣總面積703平方公里,轄11個鎮鄉,300個行政村,總人口56.77萬,農村人口比例超過80%,全縣現有餐飲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2000餘家,監管服務物件呈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要切實保障農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除加強日常監管外,更重要的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群眾自覺遵守法律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範意識和積極參與監督意識。

  近年來,__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透過固定宣傳站、流動宣傳車、宣傳展板、廣播、電影公益宣傳等多種“上門下鄉”的宣傳形式,把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送到農村一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__縣農村人口眾多、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傳統觀念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農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法制意識仍較為淡薄,安全飲食用藥知識仍較為缺乏,識辨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能力還不強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食物中毒事件和遊醫藥販利用農村群眾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防範意識不強,兜售假冒偽劣藥品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危及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農村群眾尤其是留守老人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匱乏。農村群眾尤其是“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識別騙術能力較差、接受宣傳教育較慢、對食源性疾病進行有效防護等健康知識較缺乏,以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極易將非藥品當做藥品誤買誤用。知道新增劑的群眾,但對新增劑如何使用、是否有害等卻並不瞭解;不能合理、科學、安全地安排日常飲食;對市場上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缺乏認知;對藥性認識、應對藥物不良反應等常識匱乏,導致他們盲目用藥,長期、大量使用藥物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而引起對藥物的敏感度降低產生耐藥性等。

  2.農村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部分農村群眾尤其是中老年群眾仍迷信偏方、秘方、偏信名為義診實為賣藥的行為、深信地方電臺誇大療效的藥品廣告並主動購買。

  3.農村群眾的自我維權意識不強。部分農村群眾在購買食品藥品時,不關注保質期、生產廠家、日期、商標等。對所購買的食品藥品有所懷疑或確定為假劣時,有的嫌麻煩不願追究,有的因礙於情面不舉報,還有的不想“惹是生非”。

  4.食品藥品科普宣傳力量不足、覆蓋率不高。近年來,縣食品藥監局提出“寓管於教、寓教於樂”的宣傳工作思路,提出“讓食品藥監走向社會,讓社會了解食品藥監”的工作目標,讓廣大群眾知曉食品藥品安全法規、飲食藥用安全知識,並主動參與到食品藥品監管中來。近兩年,開展宣傳諮詢活動20餘次,發放宣傳材料5萬多份,同時充分利用報紙、電視臺、電臺、網站、簡報等媒體進行深入宣傳。但因人員編制緊缺,難以全方位覆蓋全縣703平方公里2000餘家的監管服務,只能選取代表性的鄉鎮進行宣傳,而在宣傳中也多少存在“重上輕下”的傾向,加之宣傳物件具有廣泛性,我們又往往只關注其共性而忽略物件的差異性,導致農村宣傳相對比較薄弱,部分偏遠農村甚至還存在宣傳空白。

  5.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廣告宣傳違規現象比較嚴重。我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有的廣告未經批准就刊播,有的雖經批准但未按核定內容刊播,故意誇大療效和作用。更有甚者,一些保健食品推銷員為推銷自己的產品,往往選擇一些年齡較大,身患風溼、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群體,先贈送後購買,故意虛假誇大保健食品有治療功效,誤導消費者上當受騙。

  三軍未動,宣傳先行。對於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來說,“科普宣傳也是重要的監管”。搞好宣傳工作,需要專業化的宣傳隊伍、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廣泛的宣傳陣地以及周密細緻的宣傳策劃。要融宣傳於監管和服務之中,廣泛開展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社會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宣傳的覆蓋率、滲透率和傳播率。20__年,__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利用強大的宣傳正能量抓住農村群體這個重點,加強食品藥品科普知識宣傳,使食品藥品監管法律知識、飲食用藥科學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讓農民群眾懂法律法規,會識假辨假,能及時舉報遊醫藥販,養成科學的飲食用藥習慣,為農村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加強食品藥品科普宣傳的組織保障。組織保障是宣傳教育的根本,我局成立了宣傳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任組長,親自抓宣傳工作,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宣傳隊伍,制訂有獎有懲的宣傳考核辦法;針對農村群體制定專題宣傳方案,充分發揮鄉鎮食安辦和全縣食品藥品安全“三員”宣傳作用,搭建有效宣傳途徑,積極爭取各方支援,配套安排宣傳經費,將食品藥品法律法規、合理飲食用藥知識宣傳到鎮、村、社、農戶家中,讓每一位群眾知曉,並有能力辨別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能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做到飲食用藥安全。

  2.媒體正確引導食品藥品安全性問題。媒體是導向。針對“廣告未經批准就刊播,雖經批准但未按核定內容刊播並故意誇大療效和作用”的現象。媒體應加強自律,誠信廣告,不應誤導、誘使患者長時間、大劑量服藥;應客觀科學地介紹藥物的不良反應,普及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增強人們突遇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對政府相關政策的宣傳,以利於政策的落實,充分利用媒體的輿論監督權,客觀地報道有關藥物安全性的事件,幫助人們監督醫院、醫藥企業的行為,以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狀況。

  3.“五個帶動”增強宣傳的針對性。針對農村群眾不同的知識層次,可採取分步宣傳的方法,實行“五個帶動”,一是由學生帶動家長。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鄉村課堂”活動,培養農村學生良好的安全意識,掌握瞭解相應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透過學生影響並帶動、促進家庭成員。__縣現有中小學幼兒園在校生7萬餘人,按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按3口人計算,將直接影響21萬人左右。二是由村幹部

  帶動村民。村幹部熟悉農村實際,具有較高的威信和影響力,分批培訓一批村幹部,由他們影響村民帶動村民掌握相應的知識。三是由知識層次較高的群眾帶動知識基礎薄弱的群眾。知識層次較高的群眾接受能力更快,可作為先期宣傳物件,有針對性的向他們發放安全知識手冊等,請他們帶動身邊的人。四是由食品藥品安全“三員”帶動周圍群眾一起打假維權。五是由農村衛生室、鄉鎮藥店人員帶動身邊群眾。農村衛生室、鄉鎮藥店人員掌握一定的藥品知識,將他們培養成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的生力軍,與身邊群眾一起打擊非法經營者,保護自身權益。

  4.廣闢五個宣傳途徑,增強宣傳的多樣性。在傳統的宣傳方式基礎上,增加如下適合面向農村群眾的宣傳,確保宣傳進社群、進農村、進農家:一是充分利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援,將宣傳工作納入當地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中,編寫農村實用的通俗易懂的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知識讀本、歌謠等,採取“宣傳隊進村、宣傳欄到組、宣傳冊入戶”等形式開展教育。二是利用節假日,結合農村集市分片到每個鄉鎮適當組織一些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每年每個鄉鎮至少開展1次宣傳諮詢活動。三是將宣傳資料送到各個行政村,利用農村廣播定期播放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內容和具體案例分析等,在當地廣播開播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講座。四是利用計生三結合、“掛包幫”等活動不失時機進行宣傳。五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食品藥品安全及法律法規文藝巡演活動。

  5.搭建六個宣傳平臺,增強科普宣傳效果。一是搭建廣電報刊媒體平臺。在《__日報·__週刊》開設食品藥品科普宣傳專欄;在縣廣電臺設立食品藥品安全專題節目,透過農村廣播網、電視臺播放食品藥品安全知識;二是藉助國家“2__1”工程的實施,在公益電影下鄉活動中播放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片3600場,每個村年均12場。三是搭建簡訊群發平臺。建立全縣農村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資訊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人員、食品藥品企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簡訊群發平臺,定期傳送食品藥品安全宣傳簡訊。四是搭建網路媒體平臺。在縣食品藥監局網站上開通專欄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知識,製作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公益廣告、公益宣傳片、開展食品藥品知識科普宣傳等,做到公益宣傳家喻戶曉。五是搭建陣地平臺。在各鎮鄉、縣城農貿市場等人群較集中場所設定食品藥品安全科普知識公益宣傳欄,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六是搭建“五進”平臺。針對學校、農村、景區等重點群體開展食品藥品保化品科普知識“進校園、進社群、進景區、進農村、進企業”五進宣傳。

  6.抓好三個結合,增強宣傳的實用性。宣傳的目的在於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維權意識,營造良好的食品藥品執法氛圍,因此,在宣傳中我們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在方法上,將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與提高執法人員的.宣傳能力相結合,確保宣傳質量。與農村群眾接觸最多的是執法人員,他們將宣傳工作融合到執法中,透過實實在在的事例向周圍群眾進行宣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不斷強化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執法人員人人都能熟知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在下去工作時,能夠宣傳政策說清事實,講明法律條款。二是在宣傳形式上採取集中宣傳與長期宣傳相結合,增強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既利用重要節假日、特殊案例、送法下鄉等進行專題宣傳,又要合理安排宣傳內容,調整宣傳時間,確保宣傳不間斷。三是在方式上,將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及法律法規宣傳與暢通舉報機制相結合,引導群眾的維權利意識。在全縣每個行政村的主要路口、醒目地段設立一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服務牌,公佈關於食品藥品質量、藥品價格、無證行醫等監督舉報電話,同時,設立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箱,暢通不同的舉報渠道,使全縣農村群眾投訴有門。

  農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意識的提高,將為監管執法創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對全縣食品藥品監管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需要我們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多措並舉,大力普及飲食用藥安全常識,努力提升農村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維權意識和健康水平。

教育調研報告10

  為貫徹中央號檔案精神,瞭解農村家庭教育狀況。市關工委家教組會同市教育局關工委於20xx年下半年到包河區大圩鄉的慈雲小學、曉星中心小學開展了調查訪問。調查組得到了包河區關工委和大圩鄉關工委以及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配合。這次調查,採取聽彙報、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調查範圍主要在兩所小學的三、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中進行。共發出調查問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學生問卷195份,家長問卷176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先後三次召開座談會,區、鄉並工委、鄉黨委主要領導和分管教育的負責同志、學校領導、班主任和教師代表等40多人參加了座談。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況

  1、家長的職業:農民佔57.5%;幹部和工人佔38.8%;個體戶佔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群企業或從事臨時建築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佔6.3%;中專文化佔12.1%;初中佔66%;小學文化佔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初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佔83.8%;收入較好的只佔2.5%;經濟困難的佔12.5%;特別困難的佔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佔91.2%;再婚的佔2.5%;單親家庭佔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進看書看報的佔17.5%;畏導孩子學習的約佔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並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佔25%左右。這些並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座談會上反映的情況分析,當前農村家庭教育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家庭教育缺失,放任自由發展

  農村家長一門心思地撲在生產和創收上,每天起早摸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教育孩子,更談不上什麼家庭教育。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出現了許多“空巢家庭”。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親屬看管,多數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幾乎成了空白。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責任是送孩子上學,將他扶養成人,至於孩子學得怎樣,全靠他自己的努力,聽其自然,沒有什麼明確的要求。有的家長對老師說:“孩子聽老師的,全靠您了,我們管不了,您要打要罵都行”。家長缺乏責任心。

  2、期望值過高,教育方法簡單

  許多家長自身素質不高,他們不願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愚昧無知的一代,不想讓歷史的遺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現。家長對孩子的最大希望是讀好書、上大學、幹大事,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佔61.2%。因此,對孩子要求就是學習成績好,考出高分,考上好大學,將來從事腦力勞動或較輕的體力勞動,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這些家長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簡單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孩子一旦有錯,父母往往不問青紅皂白,責罵、毆打一頓,懲罰完了還說:“管你,是為了你好。”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3、重文化知識學習,輕思想品德的培養

  在有些家長的觀念裡,家庭教育的內容就是學習,考出好成績。“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其他什麼都不重要”的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家長不支援學校組織的社會活動,如開運動會家長不讓孩子參加;組織慰問鄉敬老院,有的家長也不讓孩子去。這種只關注孩子學習的家教方式,給孩子的思想品德、生活自理能力、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4、新的“讀書無用論”,在部分家長中有所抬頭

  近年來,由於高中、大學的教育費用高,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走向市場,找工作難的現象使部分農村家長產生了新的“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有的說,培養一名大學生,家庭要負擔十多萬元,農村上不起。畢業出來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僅靠一點工資收入在城市安家落戶也困難。所以只講究“實惠”的家長,對子女的培養熱情不高,對孩子的升學持無所謂的態度。有些收入較好的家長說:“我們現在農村不也生活得很好嗎!”

  5、溺愛嬌慣,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農村學校不少班級裡獨生子女佔一半,一家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的多。老師反映,條件好的家庭,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溺愛孫輩,爸爸媽媽放棄管教,形成了孩子任性、懶惰、挑食、自理能力差。有的學生一上學就向家長要錢買零食吃,家長“有求必應”。曉星小學六(2)學生曹某,父親開私家車,家裡經濟條件好,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一不滿足就不吃飯,甚至跑到樓頂上嚇唬人。這個孩子,老師也不能講,一講他就到處跑。老師說:“小孩子太慣啦!”家長說“隨他,跑不了。”老師也無可奈何。該校二(2)班有個學生,一直是家長喂著吃飯,上二年級了還不會用筷子,用勺子吃還撒一地。上述雖是個別的,但也反映家長不重視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針對農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為最佳化家庭教育環境,重視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們對農村家庭教育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1、最佳化家庭教育外部環境

  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真正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範疇。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廣泛深入地開展爭創“五好家庭”,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活動,評選表彰好家長、好母親、好媳婦、好孩子,爭創文明戶,樹立新形象。

  加強社會教育,以村或鄉開設活動場所,添置裝置;組織“五老”隊伍,發揮“五老”作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寓教於樂的思想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路。

  2、積極舉辦家長學校,構建終身學習教育體系

  為不斷提高農村學生家長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努力辦好家長學校,在普及中求提高,在鞏固中求發展,並將家庭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做到孩子入學,家長入校,伴隨孩子升級升學,與孩子同時畢業,經考核發給畢業證書或結業證書。家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和經費投入要有保障。

  3、關注打工族子女的教育問題

  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教育以及外出打工人員的“留守孩子”,都是亟待關注的教育物件。地方政府和學校要採取有力措施,如建立“留守孩子”檔案,建立關愛幫扶機制,明確監管物件,設定親情電話,開設心理健康綠色通道,開展人文關愛活動,切實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與此同時,要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長,外出掙錢不是最終目的,培養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當務之急,打工別忘了孩子。

  4、發揮農村家庭教育的優勢

  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許多優勢。農村家庭簡樸的生活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品質,他們受生活的磨鍊,意志堅強,比城裡的孩子懂事早,成熟快,他們從小幹農活、做家務,成了父母的好幫手。農村的田園風光使孩子在大自然中獲得了身心健康,應該充分利用和發揮農村教育的自身優勢,有意識地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教育調研報告11

  按照縣委領導指示精神,清豐縣教育局於4月20——28日組織力量對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深入到全縣10所中小學、8所鄉鎮中心校,6所縣直學校進行了實地調研。廣泛徵集了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對全縣教育工作的評價和建議。所到學校和單位都能積極配合視察調研工作。這次視察調研,關注熱點問題,深入工作實際,在全縣上下引起廣泛關注,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好評。

  一、總體評價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及教育局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圍繞建立省級教育強縣目標,切實加大教育投入,積極推進辦學條件標準化、辦學行為規範化、課堂教學高效化、師資隊伍專業化和育人環境優良化建設,各級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20xx年以來,縣教育局先後榮獲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各類獎項34個 ,全縣教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初步體現。

  (一)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教育事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重中之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將教育工作列為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檢查督導,提高了各級抓好教育工作的積極性。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教育方針、政策,深化改革創新、突出精細化管理、狠抓內涵提高,促進了全縣教育健康發展。有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推動了全縣教育快速發展。

  (二)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全面改薄”和擴充城鎮義務教育資源五年規劃順利實施。20xx年,總投資1.2億元,實施新建改擴建專案41個。投資4700萬元,在城區建成投用縣誠睦路小學、縣第一初級中學實驗綜合樓、縣第三實驗小學教學樓等專案。投資4158萬元,建成投用農村中小學校專案17個。投資2281萬元,實施“全面改薄”專案18個。投資1095萬元,建設六塔鄉中心幼兒園、鞏營鄉中心幼兒園、柳格鎮東趙店幼兒園等3所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建立標準化學校31所,全縣標準化學校達到XX5所。建立花園式學校25所,提升36所。投資260萬元,對全縣中小學校進行綠化美化,有力配合了全國園林縣城建立工作。

  (三)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縣教育局和各中小學按照“設施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要求和“小學打基礎、初中抓鞏固、高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機制,全面落實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並行的指導思想,努力搭建教學比武平臺,促進全縣教育質量均衡提升。創新評價機制,大力開展教學競賽,不斷提高縣一高錄取分數,為提升高中教育質量提供堅強保證。舉行全縣中小學一至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初中採用標準考場和網上閱卷系統,嚴格按照程式進行操作。近幾年,我縣中小學考試、競賽一直位列全市前列,先後榮獲河南省基礎教育教研先進集體、河南省教育宣傳十佳縣、省基礎教育先進縣、省家庭教育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四)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全面推進學校佈局調整,教育資源進一步最佳化。按照“縮短戰線、擴大規模、最佳化配置、資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工作思路,採取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科學調整

  學校佈局,採取獨立辦園和小學附設幼兒園的辦法,各鄉鎮辦起了公立幼兒園,有力促進了鄉鎮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學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立了一系列學校激勵機制和責任考核管理制度,學校創新管理取得突破。每年制定一個主題,狠抓落實,內涵發展年、教育創新年、依法治教年、規範管理年,有力地提高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發展、創新水平。持續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活動,縣一實小的“三核三層”課堂教學、六塔鄉中心校的“草根式小課題研究”等XX個新模式不斷湧現,仙莊鎮中心校的“名師名校戰略”、韓村鄉初級中學的教師微課堂競賽等,邁出了可喜一步。開展中小學教育質量先進單位及個人、“學生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活動。積極開展“書香校園”、“校本教研示範校”建立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五)教師素質普遍提升。首先是強化校長專業化成長工程,舉行全縣中小學校長家庭教育高階培訓,實施校長專業化發展工程,評選出一批優秀校長、名校長、傑出校長,充分發揮其示範帶頭作用。其次是紮實開展“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師德主題教育活動,組建“清豐縣師德巡迴報告團”,深入農村中小學校開展巡迴報告,弘揚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精神,做“四有”教師。第三是依託縣教師進修學校,協調教研、電教等組建清豐縣教師發展中心,加快教師教育一體化建設步伐。

  (六)學校管理創新發展。突出“優教、減負、保質”目標,圍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及管理,在全縣中小學開展了各類優秀學校建立活動,有力推動了學校內涵發展。透過開展“陽光體育”、經典誦讀等特色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開展名優教師

  支教、校長論壇、縣內校際互訪研討等活動,極大的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強化學校安全“三防”建設切實提高師生的防範能力,為師生安全保駕護航。

  二、存在問題

  總體來看,近幾年我縣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客觀的講,清豐教育的發展與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還不太適應,與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從深入全縣各級學校實地調研、召開不同層面的座談會了解掌握到的情況,我縣教育工作在縣城幼兒園、小學校舍建設,高中教育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縣城學校教育資源配置不足。雖然縣政府和教育局不斷促進教育資源的統籌安排和均衡配置,但城區小學仍然存在校舍不足,大班額現象嚴重,縣第一實驗小學60個教學班學生平均人數超過75人,三實小48個教學班,人數也在75人以上。縣城只有1所標準化公辦幼兒園,在建幼兒園2所。部分私立幼兒園辦學場地狹小,設施簡陋。不能有效滿足城鎮化帶來的幼兒和小學入學需求。

  二是高中教育質量亟待提高。20xx年參加高招1715人,本科上線740人,本科上線率為43%;20xx年參加高招18XX人,普通類本科上線723人。其中:一本共54人;二本249人。本科上線率40%。當前我縣教育最大問題就是高中教育質量不高、家長對高階中學的信

  心不足,優秀生源流失,使高中教育陷入質量低、生源差的惡性迴圈之中。

  三是專業教師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目前,我縣教師隊伍總體水平達到編制標準,基本能夠滿足教學需求,但存在“結構性缺編”問題,對於音體美、英語、計算機等專業教師,每個學校都達不到編制要求,部分鄉鎮還存在編多人少現象,存在借調、考走、教師年齡結構偏大等因素導致教育發展艱難。

  四是教師地位及待遇仍需提高。近年來,隨著政府“尊師重教”工作力度的加大,透過提高教師待遇,為全縣教師進行體檢,有力地提高了全縣教師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教師工資仍偏低與社會。特別是年輕教師,工資一千多元,從實際購買力來說,除去生活、交際、房貸外,每月工資所剩無幾,成了“月光族”。另外教師的工作壓力普遍較大,尤其是農村教師,常常要兼課、包班,還要完成許多臨時中心工作。工作缺乏自豪感、認同感,缺乏尊嚴感。

  五是教師管理機制不靈活。鄉鎮之間、縣直學校校際之間教師正常調動手續繁瑣,甚至難以調動。縣直學校隨著近年來生源持續增加,對教師的需求持續增加,原編制不能適應教育發展。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礙了教育的發展。

教育調研報告12

  一、村基本情況

  xx鄉xx村全村共有農戶x戶,x人,常年長期外出務工人數x人,零時務工人數x人,共有旱地x畝,水田x畝,該村交通便利、有龍潭水、土地出租(種植銀杏樹)。

  二、入戶調研經濟收入情況

  1、入戶調研總戶數、涉及總人數:x戶,共有人口人。

  2、調研戶經濟來源: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

  3、調研戶經濟總收入:

  4、調研農戶反映的主要存在問題: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國難程度。

  三、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

  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資源。

  四、對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

  建議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推廣節水農業種植

  xx區經作中心以深入開展“四群”教育為契機,切實加強四項措施,幫助掛鉤聯絡點越州鎮馬房村進一步調優調好產業結構,抓好抗旱促春耕工作,推動馬房村農業農村工作穩步發展。

  加強組織保障。成立以中心主任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四個專業站站長為成員的“四群”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及時組織召開動員會和促進會,篩選出33名科技人員結對聯絡x戶農戶,深入開展入戶調查,進一步瞭解民意,指導生產,加深了幹群感情。

  加強春備耕服務。針對旱情和當前生產,從單位工作經費中撥付x元用於支援聯絡點春耕生產。中心負責人多次率技術骨幹深入聯絡點檢視,與村委會幹部協商對策,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幫助協調專案、種子、化肥等,因地制宜引導開展好產業結構調整,確保大春種植面積穩定。

  加強科技指導。各專業站結合農技推廣示範縣專案實施,根據專業特點和農戶生產情況,適時開展蔬菜、水果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為農戶提出合理的作物抗旱技術建議8條,解決生產實際問題26個,充分發揮了農業科技人員的專業特長,有力支援了春耕生產,彰顯了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

  加強結對幫扶。中心33名幹部職工分批深入到自己結對聯絡的農戶家中,詳細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認真填寫了《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基本情況登記表》和《民情登記表》,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力所能及的幫助聯絡戶解決實際困難。針對各掛鉤聯絡戶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差的實情,幹部職工紛紛解囊相助,共走訪慰問農戶103戶,送出慰問金x元,價值x元的生產物資。

教育調研報告13

  為讓上級部門更好了解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現狀,發現學校教育科研存在的問題,為制訂促進學校科研的相關政策,推動全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客觀的依據。現將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現況彙報如下。

  一、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開展現狀

  學校有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以及相關的考核激勵機制,學校領導在思想觀念和實踐中都能有帶頭作用,主動承擔課題研究任務。但我校老師年齡普遍偏大,對科研工作認識不夠到位,對課題研究無激情;中年教師教學任務重,壓力大,沒有時間搞科研;而且教師們苦於不懂科研方法,學校科研經費不足,導致課題申報不積極,課題研究不主動,從而出現有人帶頭而無人跟進的教科研工作尷尬局面。

  二、學校教育科研機構建設現狀

  現階段,學校建立有教科研工作領導機構,成立了由學校校長任組長、分管理教育教學的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導處和教研組成員為組員的領導小組,下設學校教科研工作小組,由教導主任任組長,教導處成員、教研組長、課題組長為組員的工作小組,由教導處負責分管,並明確相關職責。學校未成立專門的教育科研部門,教導處因教育教學事務繁多,人手不足,導致科研工作推進難度較大,推進效果不佳。

  三、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現狀

  今年,學校共有3個課題結題,有4個區級及以上在研課題,有3個校級課題。課題主要集中在學生教育及英語、語文、政治學科方面,部分學科無課題,參加研究的教師佔現有教師的65%。今後,我校將繼續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透過課題研究,搭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切實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學校教育科研存在的問題

  1、學校的教科研機構未單獨設立,分管處室教導處因教育教學事務繁多,人手不足,導致科研工作推進難度較大,推進效果不佳。

  2、學校有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但因學校教師具體情況限制,導致管理實施難度較大,從而造成申報不積極、研究不主動、成果難提煉等諸多難題。

  3、學校對教科研工作有考核實施,但學校整體經費不足,教師外出培訓、科研經費不足影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推進。如我校《xxxxx策略研究》的外出培訓就因為經費問題受到影響。

  4、教師的認識影響學校教科研工作。教師普遍認為“沒時間”;“缺少方法”與“科研意識差”;職稱到手,安於現狀。很多教師並不瞭解什麼才是真正的科研。

  五、學校教育科研的需求

  1、學校成立相關教科研部門專門負責教科研工作。領導關注課題研究的工作,但是一年四季領導頭緒繁多,不可能只考慮教育科研的事情,也不可能花多少精力專門來做課題。成立專門部分專人負責,校長把握學校課題研究發展方向,專人負責科研工作具體實施,來推進學校的教科研工作。

  2、加大教育科研骨幹的培養,讓骨幹教師承擔課題,依靠骨幹教師帶動廣大教師一道來解決教科研問題,在做課題的過程學習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提高理論修養、提高研究水平。

  3、改變教師現階段對教科研工作的認識。

  教師在做或者是準備要做課題的時候,往往是抱怨學校條件和環境差,沒有現成的資料。都潛意識將教育科研與高科技聯在了一塊,將教育科研神秘化了,認為科研就是高裝置高條件的產物。其實,學校教育科研主要是解決教學工作中所產生的困惑和問題。這些困惑和問題是常規教學工作方式下的產物。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一般是轉變觀念、改進方法、增添措施等。這些途徑完全是可以在現有條件下存在的。明確這一點,讓選題更多的考慮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搞研究更多考慮怎麼充分挖掘潛力,讓教師有立足於現實條件搞課題的意識。

  4、建立課題研究的分層的專家指導制度;聘請相關專家對學校的科研工作進行指導;完善相關科研激勵機制,提升教師的科研積極性。

  六、未來五年教育科研規劃

  1、加強學校科研隊伍建設,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和評價制度,開展學校課題研究(以“自主學習”為主);邀請專家進行“有效學習”課堂改革培訓,使全體教師理解“有效學習”實施模式;學科組根據新課改方案、新中考方案制定本學科的課程建設綱要;在全校推行“微課”技術,使微課”走入課堂;舉辦全校骨幹教師“有效學習”公開課活動。

  2、搭建學校教育科研平臺,進一步加大學校教育科研覆蓋面,實行教研組組組有課題。舉辦全校高階教師“有效學習”公開課活動;各學科組進一步完善本學科的課程建設綱要,真正落實選修課、學考、中考教學與複習安排;壯大骨幹教師隊伍,力爭德陽市骨幹教師人數有所增加;力推優秀的青年教師參加上一級培訓。

  3、加大科研成果推廣力度,總結、反思五年學校科研工作,完善修訂學校教育科研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形成學校科研工作的長效機制;推廣課題成果、論文成果;彙編五年教科成果,出版《xx論壇》;推薦優秀骨幹教師參加名師評選,力爭本校出名師;思考下一輪校本科研的重點、方向。

教育調研報告14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

  __縣審計局自20__年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相關檔案精神,緊密結合審計機關實際情況,經會議研究決定成立教育工作督導評估領導小組和自評小組,制定落實了《__縣審計局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職責實施方案》,規定了審計局依法履行教育管理的職責,對即將迎來的教育督導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現將自檢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辦法及措施

  (一)加大教育工作審計力度,對20__年—20__年教育工作中涉及到的教育經費核撥、使用及使用效益進行審計監督;對教育專項經費的核撥及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督促落實核撥情況,對發現滯留、挪用等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糾正;對教育附加費是否專款專用,基建款、房屋修繕款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益進行審計監督;對校企業為彌補教育經費不足,改善辦學條件,改善教職工福利所上交的管理費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二)創新工作方法,發揮審計作用,在教育工作審計中,全體審計人員認真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職責,明確審計目標任務,對涉及教育工作的審計專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加大對教育局、學校的財務收支情況審計力度,加強對校辦企業的審計監督,杜絕校辦企業在資金管理使用上的漏洞,確保學校利益不受侵害。

  (三)加大政府性教育投資前置審計和結算審計力度,近年來,我縣的教育投入經費與日俱增,建設專案較多,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對在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中,我單位審計人員,深入建設工地,認真查閱工程建設相關材料,實地勘測工程量,對工程建材做詳細檢查,對所建工程全程進行跟蹤審計,有效的確保了工程質量,做到了高質高效,使建設經費發揮了最大效益。

  (四)加大對教育工作審計中的資料收集,在審計中注重審計資料的管理使用,認真編寫審計日記,做好審計報告的起草,專案完成後對審計檔案進行歸檔裝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審計監督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二、存在問題

  (一)在教育口審計專案中,專案多、人員少,工作經費不足,矛盾相當突出,導致部分審計專案規格質量不高。

  (二)輿論宣傳不足,幹部職工參與積極性不是很高。

教育調研報告15

  我於20xx年8月27日,被分到xx縣第二實驗中學進行一個學期的頂崗實習,在這期間 我積極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實習工作。

  在實習期間做了次深入調查工作是針對音樂這門課還言的。

  得到了老師還有學生的真實想法,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有很大的幫助。

  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結果,我想這是對我們實習生來說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 所初中,學校規模較小.xx對教育的投資相當重視.學校經濟狀況較好,基本設施也齊全。這半年來又不斷添了鋼琴古箏等。

  老師們在教的時候, 都普遍認準教案上的三維目標,但是在上課時,對三維目標的實踐卻很少。甚至課上只把知識點教了.明不明白一律不管了。狀況好點的老師會把知識點 給告生講解細緻點,但是都不會在這上面下功夫。教師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音樂課與其他主科不一樣,不做為中考科目,即便都知道音樂課教改,卻還無濟於是,甚至很多小學沒有音樂課.有音樂老師也在教其他科目。

  在我來到這個學校之後,我看到了學校領導甚至教育局對音樂的重視。xx是個音樂大縣,孩子們作為xx的接班人卻對音樂連基本程度都達不到,我想也應該得到重視。而我們作為新鮮力量,無疑是雪中送炭。

  在上了半年課之中 ,我發現剛開始對音樂課抱有一腔熱血,所以會把大部分時間放在精心設計教案上,我們想讓學生了解更多他們不知道的知識,所以講課時我們傾盡所能,又因為我們對孩子們充滿好奇,所以音樂課上可以輕鬆自由,讓學生們證實了平常總說的下一節課是好課,是音樂課。再和年長的有經驗的教師一對比,我們雖沒有了他們講課時的穩重和豐富的經驗,但他們也沒有我們與學生相處的舒適自在。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結果呢?我詢問了一些老師,從中尋到了一些答案。

  1.那些有經驗的老師們大多孩子已經很大了,我們還沒有結婚,甚還沒有談場戀愛所以產生了所謂的“代溝”。其實是生活壓力下對自己孩子產生“成才”觀念後的習慣。有孩子後,凡事就不能像幼時那樣無畏。所以在對待學生上沒有了如我們一樣瞭解,傾聽。

  2.還有一個就是熱愛。老師們做教師大多數初衷就是擁有個穩定職業,有句話叫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之身,你對學生的一舉一動學生都看在眼裡。如果我熱愛學生熱愛這個職業會想辦法去鑽研,為什麼我的課會怎麼怎麼樣。我對音樂課的熱愛,來自於我上課富有激情孩子們給我的回饋。

  我帶著一種激情給學生們上課,學生們就會被這種激情所感染。日復一日,這就成了我的講課風格人格魅力,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就會被我吸引,有老師常會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看學生們都如何如何喜歡你,他們都聽你的。我也想這樣。”其實是老師們沒有散發自己的魅力。沒有自己的風格。

  在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覺得音樂好難,都紛紛向我訴苦。其實不光音樂,其他科目也一樣,學生不會說覺得太難了就不想往下學習了。與其每天按部就班教學生知識,寫作業鞏固這樣反反覆覆,不如好好提升一下興趣,讓他們自己去鑽研探索,可是在學習之外的活動一出現就會被制止,這不就像是音樂課不是重要的課,佔了去寫作業一個道理麼?機械化的學習只能學到知識的皮毛學不到精髓。

  所以我認為老師應該與學生交朋友,師生有別相互尊重的同時,也應該都敞開心扉。

  以上就是我在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是我透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結合自己實際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