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筆記>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1

  在之前的李淑華教授令人震撼的講演中,我深刻認識到傳統教育機制下人才培養所造成的弊端:實踐本事、創新精神的缺失。

  僅從我所在的鄉鎮小學的教學現狀來看,此問題普遍存在並且十分突出。由於我縣多年來高考升學率一向不夢想,於是層層查詢原因,層層狠抓教學質量,原先相對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的小學只能單單圍著教學質量這根指揮棒轉。這樣做的結果是,教師把教學工作完全簡單化:語文教師能夠不講課,直接就是做習題,背課文等一些能應付考試的事;數學教師將絕大部分時間用來讓學生做習題,資料做了一套又一套,學生儼然成了做題機器。憑心說,我是不忍心讓自我的女兒在這樣的環境裡理解教育的。

  周鳳甫教授關於美術教育的闡述,讓我瞭解到世界各國美術教育的歷史延革,美術教育能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構成是不爭的事實。作為美術教師的我很慶幸,不需像語、數教師那樣還在痛苦地為教學質量而做著違心的事!經過這次“國培”,我的目標更明確了,我會更加珍惜這樣的機會,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去實踐自我的教育夢想。

  金傳富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教授,我從他旁徵博引的講演中感受到做一個研究型教師所具有的魅力。

  從教二十多年,我幾乎從沒有想過要去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倒不是我不想做,是覺得自我沒水平,也無從做起。但聽了金教授的學術講演,我似乎看到了期望,我覺得我能行。為什麼呢?因為金教授的闡述讓人一下子感到做研究的門檻原先是那麼低:最原始的科研是問題,遇到問題去解決就是課題研究。其中主要是如何深入的問題。那麼如何深入呢?除了闡明自我是怎樣解決的,還要把別人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加以引入,應用於解決問題。能夠這樣著手:

  一是觀念的研究;

  二是教材的研究;

  三是教法的研究;

  四是學生的研究;

  五是綜合的研究。

  作為“入門”,我覺得第三個——教法的研究和第四個——學生的研究是比較適合我的,也是作為一線教師最密切相關的研究。關於教法的研究,必須先弄清它的研究門類:一是教法的性質是什麼?二是教法的分類有哪些?三是經典的方法是什麼?四是個性方法是什麼?五是教學流派與生成。關於學生的研究也必須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

  一是學生的本性是什麼;

  二是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是怎樣養成學生的學習習慣;

  四是怎樣培養學生學習方法;

  五是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六是怎樣構成學生的學習的良性互動。

  做研究型的教師,為我們的教育人生添上色彩豔麗的一筆!

  李淑華教授的報告我很喜歡聽,她指出當今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我深深認同,我認識到此問題造成的後果,讓人很想得到現代教育新理念的支援。

  中國教育並不是一無是處,相反,在某些方面都顯示了中國教育的優勢:知識技能、解題本事、認真勤奮刻苦、踏實謹慎等等,都是國外(歐美)學生所難以望其項背的,長久以來,國人也所以而感到自豪但走出國門,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動手實踐本事、創造性、好奇心、興趣愛好、自尊自信、人生觀、價值觀等等方面就很欠缺。李教授運用許多生動的例子向我們講解,論證有力。

  在闡述自主建構的學習觀這一現代教育新理念時,李淑華教授講的寓言《青蛙和魚的故事》真是太深刻了,只要想起這個故事我就會提醒自我千萬不要當青蛙那樣的教師。我反思過支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正是因為充當了“青蛙式”的教師嗎?不懂得學習的規律,那根本就不配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啊!

  我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師範生,因為當時學校條件限制,我沒能選擇一門喜歡的專業,只能是普師,但因自小喜歡寫寫畫畫,在師範三年我實際上是把書畫當成了專業課來學的。在校學習時,我就加入了省硬筆書法協會,國畫也在國際書畫賽中獲獎,畢業以後仍然堅持業餘時間練習毛筆書法,多次在省市書法展賽中獲獎,並加入省書法家協會。也許是專業成績比較突出的原因,使我這個在美術教育上並不在行的普師生受到校領導的重視,委以專職美術教師的重任。我不得不對美術教育理論予以關注。那時美術新課標還沒有頒佈,而有關美術教育的全新理念已經傳播開來:美術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本事,而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當時對我觸動很大。不久就有了新課標及相關培訓,那也是我參加“國培”之前唯一的一次美術培訓,但實話實說,我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而是職責感。

  目前中小學應試教育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並且很多學校能夠說很嚴重,嚴重到無以附加的地步。就拿語文課來說,教師能夠不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而是根據自我的經驗,直接讓學生做課後練習,背誦相關文字,一遍又一遍地抄寫。這樣做的後果嚴重嗎,放棄了學生的發展,當然很嚴重,但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很好,這樣的教師不會受到懲罰,還能得到獎勵。周鳳甫教授在講述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時曾提到,美術課是在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構成方面是所有課程當中最好的。這是作為地位低下的美術教師值得驕傲的,但僅此而已,驕傲得由美術教師不懈的努力取得。

  對於新理念,所有教師應當都有認識,關鍵在落實。對於美術課來說,按老一套的做法教師是很簡便的,甚至簡便到美術課就是給學生一幅畫,讓學生照著畫就是了。這樣顯然不行,那麼首先,上課前我得多問問自我,我的這堂課能讓學生在哪個方面有所發展?要做到這個方面的發展,我應當在教學中做到什麼?其次,多寫教學筆記,在反思課堂教學的同時,解決一下理念問題。新的教學理念不是說用就用得上用得好的,我們要學會理念和實踐相結合,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尋找理論的根據。國培給了我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我會努力學習。雖然在短期內美術課並不能顯現它的作用,也不被重視,甚至課都不能開足開齊,但我會做努力做好自我的工作,向著心中夢想的目標……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2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資料。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裡,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著準備了一些《歡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氛圍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教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那裡我想談我一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齊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進取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教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能夠畫在桌子上,能夠“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能夠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我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能夠採用開放的教學資料。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本事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本事。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並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當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經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本事,到達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善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必須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必須觀察本事、思維本事、構圖本事和辨別、調色本事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簡便愉快,趣味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四、注重對學生學習評價:

  在教學中,要異常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中,學生表現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潛在的本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的不一樣,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評價以肯定為主,教師評價和同學及學生自我評價有機結合,保護學生的學習進取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3

  小學生學美術,很多人認為只要學會畫幾個人,畫幾隻動物,塗塗顏色就行了,其實不然。如果學生不喜歡學或學得很累,就會以致於一見上美術課就頭痛,甚至在美術課無聊地打發著時間,美術教學就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在課前和課後,我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既能學習美術基礎知識,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創作本事,下頭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造就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

  小學美術教科書上,每一課都僅有幾張插圖,其他的資料就比較少,所以我們上一堂課就需要很多的準備。在備課中,我力爭以充實的資料來吸引學生,經過聽聽、說說、玩玩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比如,六年級“紙工飾物”這一課中,我結合此刻的天氣情景,說說青蛙是因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著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學生製做好了以後,我讓學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請他們發揮想像力。問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言,並且將好幾種方案都列了出來,然後我再讓他們將自我認為最好的方案製作出來。

  小青蛙做好後,我們又能夠做其他要冬眠的動物了。這些作業,所花的時間不多,但都是跟現實有關的事物,在學習的同時也幫他們解開了心中的迷霧,所以學生很感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最終,我叫他們都帶領動物去冬眠,童趣一點的語言原先以為六年級學生難以理解,但我的顧慮卻是剩餘的了,一堂課,既簡便歡樂又嚴謹地完成了。

  二、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六年級的美術課有一部分是關於“戲曲人物”方面的訓練,我們南方的孩子,普遍對京劇感到陌生、遙遠。在進行授課時,學生會對京劇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主角覺得陌生而枯燥。

  我給他們講了楊門穆桂英這位女將的故事,及時放了一段穆桂英掛帥的京劇影片給他們看,並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模仿著京劇英雄人物的動作,一個個表演得十分認真,進取性高漲。我當場示範了一幅“武生”的戲曲人物圖,故意弄得比較幼稚,讓他們也勇敢地進入了創造領域,到達了較為夢想的教學效果。

  這樣的課安排得當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他們開闊了視野,激發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了小學美術的教學效果,提高了他們自覺的藝術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學筆記隨筆4

  美術是一門異常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本事,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頭畫,學生在下頭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簡便、學得歡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資料。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教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型別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教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那裡我想談我一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教師都明白,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齊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並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研究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說,國外的教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能夠畫在桌子上,還能夠“亂塗亂畫”。

  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以往說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能夠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我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可怎樣才能使兩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例如:,能夠嘗試採用比較開放的教學資料。教師能夠藉助一些外界的媒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能夠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一些剪紙作品展;有同學說他(她)的奶奶(姥姥)很會剪紙,還能夠把這些老人請來當成他們的課外輔導員。而作為教師的我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更多關於剪紙的一些知識。能讓學生在不一樣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學到知識。並且我認為,有時候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一些環境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反而獲取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大家能夠想想,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我,其實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本事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本事。我覺得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那一課之後的一些感想,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實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就僅有一個,經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本事。但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善自我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必須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具有必須觀察本事、思維本事、構圖本事和辨別、調色本事的同時,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簡便愉快,趣味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