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語文說課稿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城》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城》語文說課稿1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首篇課文《長城》,我將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將帶領學生觀賞我國三處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文化景觀。長城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視窗,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文不僅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氣勢雄偉,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抒發了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文中配有兩幅插圖,由遠及近地觀察長城,並由此產生聯想。依據這一內容,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圖文結合,學習由遠及近的觀察及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
學會蒐集,整理,利用資訊,透過圖片,文字等資料瞭解長城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3、情感目標:
激發民族自豪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和古人修築長城的艱辛。
5、教學難點:
理解長城的特點與古人修築長城所包含的智慧之間的關係。
二、學情分析:
維果茨基說過:課堂的中心應該在於學生,而不在於老師,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有效備課。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偏僻的小鎮,對於長城大多隻知其名,不知其真,對長城的瞭解也只是微乎其微,同時,這類說明性的文章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將課文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採取瞭如下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方法
基於新課標倡導的“以讀為主”思想理念,我採用了以作者的情感體驗為主線,抓住中心句及相關語句進行朗讀的方法,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逐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佈置學生課前預習,收集資料,既可以使師生雙方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指向教學內容,使精力節約化,體現有效教學的特徵,又可以化繁為簡,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效應。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透過文字,圖片,聲音等手段,縮小與文字的距離,把學生心目中遙遠的長城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並加工的心理傾向。
四、教學流程:
1、有效引導廣泛交流
古人云:樂學才能善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我引用了毛澤東1935年所作的《清平樂六盤山》中的詩句匯入,引出“不到長城非好漢”,並表示出沒有到過長城的遺憾。“你們願意把長城的知識介紹給老師聽嗎?”為了滿足老師的好奇心,學生爭先恐後地交流自己瞭解到的關於長城的知識或親身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既使學生產生了主動,積極,愉悅的情緒,又順利巧妙地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
2、資訊整合直觀感受
(1)有效提問,提煉語言
在同學們興致勃勃地交流長城知識的同時,把握提問的有效性,抓住這一興趣點提問:“你們知道文中是怎樣評價和讚美長城的嗎?”
使學生自然進入文字的學習,自主讀文找到中心句“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下面由此展開教學,反覆朗讀,層層深入地感受長城的特點。
(2)圖文結合,直觀感受
大螢幕出示長城遠景圖,直觀感受長城的長,抓住反映這一特點的兩處“一條長龍”和“一萬三千多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理解長城的氣勢,如計算,打比方,舉例子等。為了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學生構建教師與學生學習的共同體,我在一幅中國地圖上繪製了長城的東西兩點,並用激情的朗誦進一步感受長城的氣勢雄偉,這種有效的師生互動無疑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再現中心句,學生激情朗讀,情感得以昇華。
(3)合作學習,動手動腦
大螢幕拉近長城的畫面,學習作者由遠及進觀察事物的方法,新課程實施以來,合作學習成為有效教學倡導的學習方式,它有三個要素:恰當的內容,健全的小組和有效的指導。其中選擇恰當的內容進行合作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長城的結構特點,我讓同學們進行合作學習,畫出長城的結構圖,並用筆標出你知道的名稱,同時把描寫長城結構和特點的語句區分開,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最後為學生提供一組資料,再讀中心句,使學生的情感再次昇華。
3、課內外結合,激發想象
在作者聯想的這部分教學中,重點體會第三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是朗讀的重點,也是學文的難點。我設計了“知長城,小小展示臺”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也為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做好了鋪墊。同學們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北齊王朝修築長城呼叫的民工人數等,從而體會了勞動人民的辛苦,這時學生的情感已經和作者產生共鳴,再讓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想像當時的畫面,對勞動人民的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4、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課堂雖然畫上了句號,但情感還在延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也成為研究者。”
(1)介紹三位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譽,進一步發學生民族自豪感,感受長城的氣魄雄偉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2)配以優美的《長城長》的歌曲,展示我國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部分自然文化景觀,拓寬學生的視野。
(3)出示長城被破壞的圖片,認識長城的現狀,激發學生保護文物,熱愛祖國。討論“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打算為保護文物做點什麼?”並佈置學生課下形成文字材料,體現語文課程的現代意識和時代特徵。
五、說板書設計
圖文並茂,緊緊圍繞課文內容,體現長城的結構特點和歷史作用,重點突出,簡明扼要。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將三維目標有效確立,採用了科學有效的自主,合作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得到了調動。學生在參與中成長,在快樂中收穫,教師運用語言激情,文字感悟激情。學生朗讀激情,相關資料滲透激情等策略,挖掘了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這節課的缺憾是個別學生由於受時間,家庭條件的限制,課前預習不夠充分,參與積極性受到了影響。今後應該多考慮個體差異,想盡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真正實現全員參與,整體互動。
我不期待這節課的完美,也不期待它的精彩,但求它的充實與真實,更希望學生能有所收益,我將不遺餘力地勇於探索,在有效教學的道路上再創佳績。
《長城》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講得是在武器高度發達的今天,長城磚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低下,最無能、最可憐的磚,有一天它被運往美國一座大城市展覽,在人們的讚揚聲中,它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本文思想教育內涵豐富,融愛國主義教育與人生觀教育為一體,有利於學生從中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進一步訓練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根據這一訓練重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解詞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二、聯絡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內容,從文中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本文的重點是長城磚的思想轉變過程,難點則是讓學生明白課文所告訴人們的道理。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採取情境教學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模式,教學思路如下:
創設情境,設疑——自讀自悟 ,質疑——小組合作 ,解疑——師生互動,釋疑——回顧內容,悟情。
2、學法
結合教法,根據本篇童話生動有趣,含義深刻,但不易理解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將運用我校語文創新教學改革所倡導的“串疑導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又適時地予以點撥指導,學習步驟如下:
初讀課文——發現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合作討論——彙報交流——反思領悟。
三、說課前準備和資源索引
遠端教育建設工程為我縣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普及增添了新的閃光點,而其中豐富的教師備課上課素材為我們運用多媒體手段上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教學適當合理的運用遠端教育資源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在上《長城磚》一文前,我先從中央電教館資源服務系統中下載有關該課的備課資料和媒體素材,這些素材直觀形象,對於創設情境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有較大的作用。同時上網查詢有關長城磚的資料,將這些素材整合成本課的教學課件。還讓同學們在課外收集有關長城和長城磚的資料,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更深入理解。
四、說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設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首先播放一段從資源服務系統中下載的長城美景以創設情境,再出示長城磚和紅磚的對話。我適時地激發興趣:“這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自以為最無能、最低下、最可憐的長城磚,居然被人們掀下來,送上飛機,來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在旅行中,發生了什麼故事呢?”從而從有趣情境中順利地將學生匯入新課的教學中。
2、自讀自悟,質疑
接著,我引導學生首先通讀閱讀提示,明確探究目標,然後讓學生自由地、快速讀課文,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並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讀完後,結合閱讀提示提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後,馬上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3、小組合作,解疑
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 “教會學生學習”是現代教育的.潮流,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因此,我校語文創新教學所倡導的“串疑導學法”就是讓學生敢於提問,敢於自己解決問題,善於同學之間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中同學們先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再合作探究自己不懂的問題。透過小組合作把一些基礎的問題,如自慚形穢、妄自菲薄、神采飛揚等詞語的理解在同學們的自主探究中迎刃而解,而那些不能理解的問題則請求同學老師幫助。這樣,在融洽而充滿鼓勵的合作氣氛中學習,學習效果無疑是最佳的,也更加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協作精神。
4、師生互動,釋疑
透過小組交流解疑,剩餘問題的焦點很自然地就集中在促使長城磚思想轉變的原因和如何認識到要自尊自信的道理上。這時我並不先直接解決問題,而是著重引導學生朗讀。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最經常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還要透過朗讀讓學生釋放情感。在指導朗讀之前,為激起學生的自豪之情,我先播放了一組長城美景圖片。在學生熱情高漲時,我讓學生注意一些最能體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詞,試著讀給同桌聽,看能否表達自己的情感,然後放聲朗讀,讀給大家聽,要把熱愛、讚美之情在朗讀中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我還特別注重了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懂得課文中人物的身份、心情和性格,體驗文中人物的心境,並以現場小記者採訪的形式讓學生以所讀角色身份談參觀後的感受,例如:大學教授激動的心情,華僑老夫婦的自豪與愛國等等……透過誦讀悟情與發散思維,答案就在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和有趣的語文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來了,從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更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感,發展了想象力和個性化理解能力。
5、 聯絡實際,悟情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做人。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小明連續兩個單元測驗都不及格,禁不住垂頭喪氣地說:我真沒用,肯定不是塊讀書的料。如果你是小明的同桌,你要怎麼勸服他呢?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為小明出謀劃策,鼓勁加油,這時我因勢利導,佈置以下課外活動任務:
6、課外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最後一句話的?你也有過“妄自菲薄”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樣克服的?
(2)蒐集交流有關自尊、自信、自強的事例,以“朋友,你要自信”或“抬起頭來,前進!”為題開一次演講會。
五、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圍繞長城磚的思想轉變過程即由“自慚形穢”到“自尊自信”的轉變,突出轉變的原因是讚美,點明瞭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才能自尊自信自強的道理。
六、說教學預測
本文的教學,我始終以一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巧妙設疑,激趣導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探究課文內容和進行語文實踐的興趣,合作學習,朗讀妙悟,理解了課文內容,進而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但是由於本人的經驗和水平有限,本課教學設計還需要不斷改進,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批評指正。
《長城》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可先確定如下教學目標:指導看圖和學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符合大綱“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要求,體現教材“滲透思想教育”的特點。其次,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說學情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進行學習情況分析。(略)
三、說教學程式
1。課前。分兩頭準備: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課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認知和知識儲備,並提出疑難問題,以備課中質疑;教師尋找有關長城的歷史資料,準備電教教具、教學掛圖及生字卡片,並準備課中解疑。“教”與“學”的課前準備為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
2。課中。本課計劃兩課時,貫穿一條教學主線:觀察、聯想、讚美。觀察的物件是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圖,聯想的物件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讚美的物件是工程的雄偉和奇蹟。這一脈絡清晰的教學思路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規律。
四、說教法選擇
可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五、說學法指導
本課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域性,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充套件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t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透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長城》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
《長城和運河》是滬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這首詩歌寫作者駕駛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看到長城和運河。詩歌有兩節,第一節寫的是看到萬里長城,像巨龍蜿蜒在群山之中,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第二節寫的是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開通了運河,方便了水上運航。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作,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小作者以生動的語言,抓住長城和運河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壯麗而宏偉的景象。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學習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意境,重點抓好識字教學。根據《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瞭解課文內容,能根據提示填空。
3、瞭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知道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
教學難點:
知道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長城和運河》是一首詩歌,歌頌了中華民族祖先的偉大,詩歌抓住長城和運河的特點,給讀者勾勒出一幅鮮明、形象、雄偉的藍圖。語言文字生動,讀來讓人浮想聯翩。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二年級的孩子讀進文中,走進詩中,放手讓孩子去品味、欣賞、誦讀。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藉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理解;透過學生自讀自評、小組比賽讀、男女生分別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最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鍛鍊。
四、說教學程式
(一)複習匯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誘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一上課就覺得似曾相識,進入想學、願意學習的境界,上課伊始,我讓學生欣賞了幾幅長城和運河的圖片,勾起對兩大人間奇蹟景色的暢想。接著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小作者去長城和運河的上空看一看,看一看長城和運河有哪些景象嗎?首先去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長城是怎樣的一種奇異景象?這樣的匯入,複習舊知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學習課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物件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愉快的享受!在學習這首詩時,我將詩分成了兩部分的教學,首先學習長城的教學,在學生自讀課文時我給學生安排了兩個問題:
(1)在作者眼裡長城是怎樣的?
(2)長城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裡?其次,按照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我按順序出示了相應的語句引導學生齊讀、小組競賽讀、師生分角色讀透過多種活潑有趣的讀,以讀促悟。並結合多媒體讓學生藉助圖和文共同理解,讓學生有種直觀的感受。在此節教學中我還用我講解了一些修築長城的艱辛,從而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祖先的崇敬之情。最後再讓學生根據已學片段進行填空,鞏固學生的學習!
在第二部分的運河教學中,我也同樣運用了教學長城的類似教學,先引出兩個問題:
(1)在作者眼中運河是怎樣的?
(2)運河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裡?其次,以不同的讀法,讓學生體會運河的美以及壯麗!此外,每一節的開頭和結尾都採用相同的句式是本篇課文的一大特色。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每小節都有的相同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朗讀,這樣,學生透過自身的體驗、感悟,把握了句式表達的語氣。
(三)總結抒情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滲透了全詩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學生的感知,更重要的是為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鋪設橋樑,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長城》語文說課稿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說教材
本課是小學三年級蘇教版第六冊的第一篇課文,主演讓學生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辛苦,還要讓學生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說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辛苦,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說教法
這裡主要說說我的教法:
首先,讓學生看圖,介紹長城和運河,讓他們有個大致的瞭解。
其次,讓學生熟讀課文,講解課文大意,讓學生理解課文,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印象。透過聽課文磁帶,讓學生欣賞,然後跟讀。在讀中讓學生更理解課文的內容。
最後,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輕鬆的背誦課文。
四、說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讚歎?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並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後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並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於: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麼?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於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絡奇蹟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7、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後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於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於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透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於兩大奇蹟嗎?
2、文章僅讚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
完成課後習題第三題。
2、課後作業。
五、說反思
透過教學,發現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喜歡,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利用這樣的形式進行教學。
《長城》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本課是小學三年級蘇教版第六冊的第一篇課文,重要讓學生領會古代庖感人民的費力,還要讓學生加強熱愛祖國的情緒.
二、說目標
1、準確,流暢,有情感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明白由生字構成的詞語.
領會古代庖感人民的費力,加強民族自大感.
三、說教法、學法
這裡重要說說我的教法:
起首,讓學生看圖,先容長城和運河,讓他們有個大抵的認識.
其次,讓學生熟讀課文,解說課文大意,讓學生明白課文,然後在明白的基礎上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印象.透過聽課文磁帶,讓學生欣賞,然後跟讀.在讀中讓學生更明白課文的內容.
末了,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輕鬆的背誦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讚歎?(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並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後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並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於: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麼?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漫衍局完全同於第一部分,同學們本身先讀一讀,結合古蹟的汗青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同等?
6同學們沒關係本身試著讀一讀.
7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8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相互改正讀得不當的地方.
9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領會,聽後改正.
10師讀兩部分雷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於形貌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於抒懷的兩句,齊讀讚美古代庖感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透過本日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於兩大古蹟嗎?
2.文章僅稱讚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部署作業
1.講堂作業.
完成課後習題第三題.
2.課後作業.
五、說反思
透過教學,發明圖文聯合的教學方法,學生很喜好,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多使用如許的情勢舉行教學.
正所謂教無定法,在教學中還需要老師們因材施教。
《長城》語文說課稿7
一、關於教材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可先確定如下教學目標:指導看圖和學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符合大綱“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要求,體現教材“滲透思想教育”的特點。其次,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學情分析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進行學習情況分析。(略)
三、教學程式
1.課前。分兩頭準備: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課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認知和知識儲備,並提出疑難問題,以備課中質疑;教師尋找有關長城的歷史資料,準備電教教具、教學掛圖及生字卡片,並準備課中解疑。“教”與“學”的課前準備為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
2.課中。本課計劃兩課時,貫穿一條教學主線:觀察、聯想、讚美。觀察的物件是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圖,聯想的物件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讚美的物件是工程的雄偉和奇蹟。這一脈絡清晰的教學思路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規律。
四、教法選擇
可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五、學法指導
本課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域性,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充套件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透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長城》語文說課稿8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十七課《長城》。我將從教材、教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五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長城》是本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視窗,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本組課文都是介紹我國世界遺產的,要求學生能夠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本著最佳化課堂教學的原則,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情感目標: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資訊科技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方法
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考慮到四年級學生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長城,教學中我主要採用“資訊科技整合法”,以有關長城的影片、圖片、聲音等資訊科技手段來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基本掌握“讀——悟——品”三步學習方法。
三、說過程
現在,我重點介紹這節課的教學過程:這節課我一共設計四個環節,首先是:
(一) 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課始,我展示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並有感情地朗讀,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在遊覽長城之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長城是最美的!”聽完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並設疑:長城究竟是一處什麼樣的建築,讓那麼多偉人都來讚美呢?這一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探究長城文化的興趣。為本節課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談對長城的初步印象。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體驗成功、樹立信心。
3、在學生彙報中理清課文思路
(三)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長城遠景”教學
在教學長城遠景一段時,我準備一幅長城遠景圖。讓學生先從視覺上感受長城像一條長龍的特點,並藉助圖畫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而對於數字“一萬三千多里”,我用具體的例項:二十年前,有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次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表達長城的雄偉壯觀。
2、“長城近景”教學
學習長城的近景,在結合圖片瞭解了“垛子”等以及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之後,我設計一個讓學生動手畫長城示意圖的環節,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古代勞動者的智慧。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聯想”教學
俗語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作者的聯想這部分教學中,先讓學生放開讀,讀到動情之處批註自己的感受,並以“哪些地方你感觸最深”的形式彙報。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學生會用自己的體重來比較。“多少”“才”等詞語飽含著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讚歎。彙報完後,播放一段教學影片,讓學生觀察並盡情地展開想象,學生可能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可能會想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詩句或者“孟姜女哭長城”的典故等。此時,學生透過交流,引起了和作者的共鳴,便產生了朗讀的慾望。於是,我嘗試著將這部分內容改寫成分行的形式,配上音樂,讓學生採用自己的方式來讀。老師適當地評價和鼓勵,學生的情感便自然與文字融為一體了。這樣,資訊科技與教學獲得了很好整合。
4、陶冶情操
文章的最後一段,總結全文,抓住氣魄雄偉引導學生讀出自豪和驕傲之情。我設計以學生題詞並署名的方式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緻。學生展示後,我出示一首小詩,配上《長城長》的音樂,學生的激情在朗讀重再一次迸發。這樣,就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四)拓展延伸,提升感情
課堂雖然畫上了句號,但是情感還在延續。我設計了三道選做題:
1、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那時,一定會有眾多中外朋友來參觀長城,如果你是一位小導遊,你會怎樣介紹長城?請創作一篇解說詞。
2、出一期以“長城”或“世界遺產”為主題的手抄報舉辦小型展覽。
3、把蒐集到的“長城”資料貼在“文化窗”,大家一起分享。
四、下面是我的板書設計: 17長 城
遠看:像一條長龍 近看: 高大堅固 聯想: 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長城》語文說課稿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3、知道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
2、如何直到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是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資訊科技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PPT影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營造閱讀期待。
課前3分鐘長城簡介影片觀看(40分鐘外)
1、引言:長城,以它的雄偉壯麗吸引著千千萬萬中外遊人,許多國際名人登臨長城,留下了發自肺腑的譽美之詞。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吧。
(課件)
2、師:讀了這些了不起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美,你最想說什麼?
(生彙報)
同學們,帶著你的驕傲,帶著你的自豪,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請開啟書17課,默讀課文,拿著筆在文中找出類似上面對長城的評價的句子。
二、默讀課文,提煉研讀專題。(探究點)
1、(生找句子: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奇蹟!)
(出示課件)
(板書:氣魄雄偉)
師:大家找的真準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2、師:請同學們再仔細地的讀課文,思考:課文中有哪些地方具體體現了長城氣魄雄偉這個特點呢?(出示課件)。大家可以先按照老師白板上的要求,先自己勾畫,再四人一小組互相交流,互相補充.(8分鐘)
(教師指導)
3、學生彙報。
三、研讀課文,探究“奇蹟”
1、體會長城長,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可能彙報第一句也可能彙報第二句。)
情況A:
學生彙報第一句。
師:作者遠看長城,長城像什麼?
(一條長龍)
(出示課件)
遠看,長城像長龍,長城真是長啊!(板書:遠看長城長)
長龍一樣的長城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誰來說說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是什麼意思?
生:崇山峻嶺
《長城》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教學目標
《長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在閱讀中理解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方法。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透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技能目標:初步瞭解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情感目標:瞭解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數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2、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地資訊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人腦並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資訊,而是主動地構建對資訊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課擬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2、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域性,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充套件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透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三、說教學程式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課始,我充滿激情地朗讀了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
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 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對於凝聚著中國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的長城,我深表敬佩”。美國總統克林頓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聽完這些國家元首的題詞,你有些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們的長城真偉大!
生:我真想馬上去長城看一看。
生:我很興奮。因為有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讚美我們的長城。
生: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由讀課文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你對長城有什麼印象,請你把知道了解的和大家分享。”這樣,對於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3、細讀品位,突破難點
這一教學環節是為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透過初讀課文,學生對白天、晚上、陰雨天和冬天這四中情況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並不一定到位。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配合幻燈片的演示,再透過假設情景的表演,增強了趣味性,突破了課文難點。
4、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因此,這一環節安排了自由讀、彙報讀、競賽讀和齊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法,每個學生都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讀讓我陶醉”這樣的評價和激勵中,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喜悅。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發揮了學生的不同個性。
5、結尾題詞,拓展延伸
語文學習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長城》一課,我以題詞匯入教學,又以題詞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緻,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課終,我鼓勵學生為長城題詞:
師: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你最想說的是什麼?請把你的話寫下來,那就是你獻給長城的題詞。(學生寫題詞。全班交流題詞。)
生:長城是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氣魄雄偉、年代久遠、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偉大奇蹟!題詞人:張亮。
師:超過克林頓。(笑聲)
生:我愛我們偉大的長城,更愛我們偉大的中華!題詞人:魯平凡。
師:感情真摯,表達凝練!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題詞人:王曉夢。
生:長城是我的驕傲,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正如美國總統克林頓所言:“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題詞人:李為棟。(掌聲)
師:由我到我們再到中華民族,一氣呵成、激情彭湃,真好!
生: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題詞人:任勤奮。
師:發自肺腑之言!
生:萬里長城下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蘊含、滲透 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題詞人:詹誠。
師:“蘊含”、“滲透”,多雅緻的兩個字眼,用得真好!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我為我是一箇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題詞人:金虹。
師:把無比自豪的感受大聲地讀出來。
生:(生再讀,略)
生:這萬里長城,不是石磚建的,而是由千萬個生命、千萬滴血汗組成的。堅強、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不是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所摧得垮的。題詞人:方毅民。(掌聲)
師:說得好!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生:萬里長城,你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你是代表中國堅貞不屈的精神!你象徵一條正在騰飛的中國巨龍!題詞人:譚瑛。(掌聲)
師:巨龍已經騰飛!巨龍必將在你們的歡呼下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那麼這種仿寫,既有語感的培養,又有對課文的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