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研報告>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文化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1

  調查時間:

  1月10日到1月15日

  調查地點:

  xxxx

  調查物件:

  滴水巖村村民

  調查方法:

  訪談、查閱

  調查人:

  20xx年我利用5天時間對我們的家鄉滴水巖村近十年來各個方面的變化展開了調查。這對於一直在外上學的我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經歷。同時也是更深層次瞭解家鄉的一次機會。

  我的家鄉滴水巖村位於水城縣東南部,距縣城公里,水黃公路橫穿一字河、滴水巖村,全村峰巒疊嶂,海拔高度相差較大。滴水巖村轄區內有14個村民組,村中自然條件惡劣,石漠化嚴重,在道路、飲水、設施方面等都比較落後,14個村民組中,有四個村民組存在飲水困難,由於傳統農業落後,三分之一的村民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僅5600元,在村民們眼中,滴水巖村是濫壩鎮最貧困的村子。

  在xxxx年以前村中是沒有公路的,村民出入村中十分的困難。半夜起來點這一盞煤油燈爬過姑娘山,小屯,樑子上的地方來到老鷹山鎮趕集。10多里的路多為山路危險叢叢,半夜從家中出發到老鷹山鎮天已大亮。而那人們的經濟來源多為趕集所賣糧食和在觀音山鎮礦上挖礦所得。村中多為高山,耕地少,土地貧瘠,家庭收入很低,人們都很貧窮。

  xxxx年建成通車的水城至黃果樹高等級公路穿過水城縣猴場、蟠龍、濫壩、阿戛6個偏遠貧困鄉鎮。水黃公路正好滴水巖村村中穿過,這一條家門口的公路給這裡的人們帶來了希望,交通頓時方便了許多。六盤水市、縣、鄉三級政府就著手依託水黃公路,利用交通的優勢,加快沿線鄉鎮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全力打造“水黃新經濟帶”。目前,水黃沿線經濟帶已基本建成,濫壩鎮所屬的轄區多個村的交通,經濟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滴水巖村的黨員和村幹部潛心實踐“雙帶”,使全村的蘿蔔、大蒜、棒豆、青菜、芫荽等優質蔬菜種植達到500餘畝,把村中打造成為蔬菜基地,這使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達到了6000元。在范家壩組黨員何天林的示範帶動下,該組20多戶農戶已種植了150畝優質桃樹。村黨支部組織全村黨員幹部幫助10戶危房戶完成新居建造及搬遷工作,幫助缺少勞動力的特困戶進行秋冬種,出資700元為3戶“五保戶”老人解決了用煤問題,每位黨員還根據自身條件向老人們捐贈了衣物、棉被等物品,使貧困黨員和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黨員和幹部還帶領村民,完成廁所、豬圈、沼氣池一體化改造83口,修復村寨道路1300米,種植行道樹300餘株,使全村環境衛生、村容村貌有了明顯改觀,進一步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塵,雨天一身泥”的景象。

  扶持弱勢群體,藉助小額扶貧貸款重點支援“五保戶”承包土地等,幫助他們優先發展。擴大畜牧產業規模,在100頭基礎母牛草區種植工作已完成的基礎上,繼續管好、利用好上級幫扶的資金,使基礎母牛發展到200~300頭。利用荒山林地放養本地土雞,協助村民購買全自動孵化裝置。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使西紅柿等市場銷售好的新品種蔬菜成片種植擴大到1000畝,農戶種植牧草達到1000畝以上,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2

  調研地點:湖南省鳳凰縣麻衝鄉老洞村、扭仁村、高通村

  調研物件:當地居民、學生、遊客等

  調研時間:20xx年7月7日至20xx年7月16日

  1、苗歌

  聽扭仁小學龍校長、麻老師及麻志官老人說起:苗歌對上一輩的人來說就像我們現在的必修課,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賀喜歌,慶典歌,其中用到了許多隱喻和暗喻等修辭手法,且這些喻體大都來自自然的花草樹木和蟲魚鳥獸;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較高的觀察、鑑別、領悟和創作能力;可稱得上是心靈的造化,自然的靈現。苗歌一般沒有音樂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紹,鳳凰苗族鼓舞,大體上可分為猴兒鼓和花鼓兩大類。猴兒鼓是娛樂者模擬猴子的動作翩翩起舞,其動作詼諧,難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異常柔美,異常抒情,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鳳凰臘爾山、山江、麻衝、落潮井一帶苗區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兩個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還有一個站在鼓旁敲擊鼓梆,控制舞蹈節奏的,謂之敲邊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兩種,步法是否踩到點子上,直接關係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關重要。

  3、苗舞

  盛傳在湘西鳳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這兩種舞蹈簡單易學。例如竹竿舞據說是苗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自創的一種自娛性舞蹈,平行擺開兩條方木作墊架,墊架上橫放若干條手腕粗的長竹竿,持竿者相向地雙手各執一條竹竿尾端,把竹竿與墊架、竹竿與竹竿碰擊出有節奏的聲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最好能跳出瀟灑自然的動作(我們的兩位隊員嘗試了一下,跳了幾下下就被嚇得跳了出來)。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個人同穿一雙“鞋”(兩根長板),苗家姑娘們很厲害,還能跳出優美的舞姿,節奏感很強,遊客觀眾們驚歎不已。

  4、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主要表現在:服裝、頭飾、銀飾、銀梳、銀鐲、銀項幾個方面,穿圓領大襟短衣,盤肩、袖口等處有少許繡花;寬腳褲,褲筒邊緣多飾花邊;包紮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頭帕,戴銀飾。男裝多為青色土布衣褲,包青頭帕。現在他們只有在傳統節日、喜慶的日子才穿上本族傳統服飾。

  5、苗族傳統節日

  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開年節、四月八、龍船節、六月六。節日那天,村民都身穿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

  6、苗族待客禮儀

  當遊客們進入苗寨時,苗家人們會進行苗家攔門“三道卡”風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謂“卡歌”,即當遠方的客人到苗寨來做客,苗寨裡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對歌的方式來表達對客人的熱情歡迎;“卡鼓”,即在進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們會用擊鼓攔門的方式,同客人比試鼓藝,並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門口端著自家釀造的包穀燒或米酒攔門,苗家人將農事或家事編成苗歌后向客人提問,客人答對並喝下攔門酒,則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並被試為最尊貴的客人。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6、湘西苗族文化現狀

  苗族人們的能歌善舞以及對歌舞的熱愛在這裡表露無遺。記得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晚上十一多了,可村裡面那回蕩的苗歌絲毫沒有疲憊的感覺,一直延續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來!調研中還得知扭仁村是周圍人口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達旦的歌聲在這也是常有的事。

  調查中發現這裡的小孩幾乎都不懂不會這些傳統的東西,一方面是他們的父母很少有時間也沒有這份心去教他們,另一方面是他們自己不喜歡難得靜下心來學習。當然這其中更大的是沒有被重視起來,社會風氣和現狀的驅使,大家都在忙於為生計奔波跟本就難以顧及這些。平時的對唱更多注重於各自的一種休閒和愛好,而沒有想過如何繼承和發展。這些事實的反映不得不讓我們為祖國文化遺產的繼承感到擔憂,即使在這種地方都被利益深深的覆蓋那些所謂的保護政策起到的作用實在微乎其微。當然這也不是一個政策那麼簡單的事情,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不僅需要整體形式的改變(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需要苗族同胞們樂於奉獻,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維護和繼承祖輩的傳統。這些都需要社會力量和國家政策的相應扶住,畢竟民以食為天只有在解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後人們才能把多餘的精力投入到精神世界裡。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回來的前一天,麻老師跟說了許多關於苗族文化方面的事,最後還

  拿出了他自己的一本根據一段發生在清初民國時期的追求愛情自由的故事。並告訴我們他將用他的一生來繼承祖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並將其傳承下去。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3

  調查時間:XX年2月15日——2月20日

  我的家鄉西安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北臨渭河,南依秦嶺,周圍曲流環繞,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景色秀麗,我愛我的家鄉,可是家鄉有一些文化我還是不太瞭解,所以我借這次實踐調研,瞭解家鄉文化。

  現在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去了解一下家鄉文化吧!

  民以食為天,所以這第一站我來到西安有很成規模的小吃街也就是清真回民街!

  這裡的小吃又全又好吃,一到這裡我先飽了個眼福,哇!這裡的東西也真的太多了,我先走進一家賣牛肉夾饃的小店···

  怎麼樣好吃嗎?接下來我來到一家牛羊肉泡饃店,這家裡的顧客十分的多,相信這家店做的泡饃也一定的香。

  這家泡饃果然的香,我平時都不太吃泡饃,今天吃了一大碗,沒想到家鄉的美食太好吃了,家鄉太偉大了

  家中成員生日,全家吃麵條,稱“長壽麵”。寓意著這一家能長壽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關中地區的民間習俗。臘月初五,將大豆、小豆、綠豆、紅豆、黑豆5種豆子放入鍋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須要吃後有餘。以此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吉慶有餘。吃五豆在冬至過後,此時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吃五豆還帶有節令性變化的含義。

  今天我來到一家西安特產店,德懋恭水晶餅、瓊鍋糖、酸梅粉、臘羊肉、黃桂稠酒、花生酥、臨潼火晶柿子、臨潼石榴、花饃、中華獼猴桃、板栗等特產一應俱全······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4

  我的家鄉在威海,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三面環海,海產品豐富,環境優美。我居住的村莊叫蒲灣村,一個只要走上十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大海的村子。村裡最有名的建築非海草房莫屬。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住上了樓房,但還是保留了幾個古老富有特色的海草房。

  由於靠近海邊,所以用於建造海草房的原料海帶草特別豐富。海草房屋頂用特有的海帶草苫成,堆尖如垛,淺褐色中帶著灰白色調,古樸中透著深沉的氣質。用於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長在5~10米淺海的大葉海苔等野生藻類。海草生鮮時顏色翠綠,曬乾後變為紫褐色,非常柔韌。

  蓋海草房最關鍵的步驟是往屋頂上苫海草了,當地人蓋房又稱“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實跟建造瓦房安裝瓦片有相通之處,只不過是用海草從下往上一層壓一層地苫好。海草房苫房是一門手藝,一棟海草房的好壞、使用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是否海草苫得嚴密。因為只要屋子不漏水,牆是很難倒的,可以一直住下去。據說苫間海草房要三四個人花上十幾天才能搞好。然而現如今許多有手藝的建造海草房的人已經不在了,而能傳承這種手藝的人也是極少數的。與現代式的房屋相比,海草房更多的融入了人們的智慧與手藝,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結合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少了鋼筋水泥,這種原始的建築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據我的調查,海草房從我們村子建設以來就有了,大概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歷史悠遠。由於新農村建設,許多大瓦房拔地而起,其他村子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海草房與現代建築格格不入,漸漸淘汰了古老的海草房,而只有我們村子還保留了幾個海草房,現在居住其中的大多數是些老人,年輕人更傾向於平房。海草房有許多優點,古樸典雅,冬暖夏涼,是一個非常適宜人類居住的建築。從老人們口中,我感受到了她們對海草房獨有的感情,而那些年輕人卻僅限於知道其存在,對其歷史瞭解甚少。

  曾有名人對海草房情有獨鍾,吳冠中這樣描述海草房:那鬆軟的草質感,調和了堅硬的石頭,又令房頂略具緩緩的弧線身段。有的人家將廢漁網套在草頂上,彷彿婦女的髮網,卻也添幾分俏麗。看一眼那漁家院子,立即給你方穩、厚重的感覺。大塊石頭砌成粗獷的牆,選材時隨方就圓,三角形的大山牆,在方形院子的整體基調中畫出了豐富的幾何形變化,它肩負著房蓋上外覆的一層厚厚的草頂。吳冠中優美的言辭形象生動的描述出了海草房的外觀,令人充滿無限嚮往。海草房不華麗,不高貴,但如果你是親眼見到他的真面容,一定會被其古樸的外表所打動,他體現了當時人們的勤勞與樸素。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海草房的知名度也逐漸提高,許多人慕名而來參觀海草房,並想嘗試一下住在海草房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不過近年來,海草房的情況卻令人堪憂。越來越多的近海養殖,使海草的數量越來越少,幾乎打撈不上來足夠的海草去搭建一個海草房,人們也越來越不樂意花費精力去搭建,所以海草房的光輝時代已經過去。

  關於海草房的保護也是一個引人關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村子零星分佈著幾個海草房,多數年久失修,大隊也不會特別重修或加固。我認為海草房是幾代人記憶中的獨特建築,我們應該加大保護力度,可是適當向村民宣傳保護僅有的海草房,大隊也應該從經費種拿出一部分用於海草房的修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保護海草房的重任,讓其不至於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5

  引言: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新中國社會經生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卻似乎沒有跟上節奏,特別是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利用寒假在家的時間,特地回了一趟農村老家進行了這次調研,農村和城市群眾文化生活上的差異令人感觸頗深。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物件:村民、村委會工作人員

  一、調查背景

  老家是xxx縣320國道旁的一個小型自然村,我就是在那裡度過我的童年,所以對鄉村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每年回那裡的時候,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變化。以前寸步難行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大道,不足兩米寬的橋也修繕了,今年發現路邊還新裝上了路燈。但這麼多年來,有一點卻幾乎沒怎麼變過,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打牌打麻將,村民們的娛樂方式看起來似乎還是停滯不前甚至還退化了。針對這點現象,我認為對村民們平時的文化生活進行一次調研很有必要。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調查問卷和走訪觀察的形式

  三、調查目的

  透過社會實踐專案加深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瞭解,培養自己對家鄉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熱情和責任心,學以致用的意識。提高自己觀察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四、調查內容

  我調查的內容有:村民文化生活的時間、文化娛樂種類、文化娛樂設施、人們的文化娛樂需求。

  首先,我對家鄉群眾的文化娛樂時間進行了調查,大部分的村民日常勞動時間為8小時左右,除去其他一些零碎的時間,每天約有四小時用於文化娛樂活動。

  然後是有關文化娛樂種類的調查,當前農村文化娛樂生活的主體為30歲到50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在村裡還是自己家裡,他們是文化娛樂活動組織方式和進行內容的主導者,我的調查顯示他們的文化娛樂活動方式有:20%在家看電視,32%打撲克,40%左右搓麻將,另外的8%做其它文化活動,可見打牌類佔主導。而對於興起的新的文化娛樂活動的參與者主要是年輕人,大多數年輕人喜歡上網、聊天、玩遊戲,打檯球等新型娛樂場所,其中喜歡上網的佔74%,可見網路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之大。

  老年人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的文化娛樂生活相對於其他年齡的人群相對貧乏單一,由於家鄉的老人們大多數不識字,不會填表,所以我採用了口頭調查的方式,發現絕大多數老人的文化生活以聽戲聊天為主,還有一些則喜歡串門和其他老人聊天。

  其次,我對村裡的娛樂文化設施做了實地調查。觀察發現,除了村口今年新增的幾件健身器材之外,村裡沒有其他任何文娛設施。

  最後,我對家鄉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也做了相應的調查。調查發現:82%的人認為當前文化娛樂設施非常不好,不能夠滿足自己的文化娛樂需求,其他人則覺得有無文娛設施無所謂;另外超過60%的人認為,農村需要建設更多更全的體育設施如籃球場等;

  五、調查結果

  經過以上調查發現,老家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確實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總結如下:

  1、賭博現象很明顯

  我這次的調查發現,絕大部分村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正月的時候隨處都可見擠了一大堆人的牌桌,麻將桌。由於農民生活的提高,賭博也變得日益盛行,以前只是玩玩的“小錢”現在逐漸變成了“大錢”,更有甚者,輸的乃至成千上萬。農村不像城市,由於地理位置的不便,賭博很難被發現,所以大家都有恃無恐,而且很多大人在賭博的時候有小孩子在一旁觀看,這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這種壞風氣必須加以遏制,阻止其擴散蔓延,否則後果會越來越嚴重。

  2、村民參與文化生活的熱情不夠

  有些村民仍然只重視賺錢,而忽視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群體文化娛樂生活熱情不高,參與較少。文化娛樂活動做為一個獨立的日常活動的組成部分沒有得到所有居民的認可,並且精神文化生活這個概念在人民群眾中還沒有普及甚至是不瞭解,使得人們無法重視起來,即對於文化娛樂活動的認知存在很大的障礙

  3、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現狀還沒有改變

  調查的時候在村裡逛了一圈,幾乎沒有看到什麼可以供村民娛樂的場所和設施。和村長周大伯談了談,他告訴我鎮裡不是很重視這方面的建設,雖然今年給村裡撥了30萬款項,但那都是用於道路等其他建設的專款,所以沒有多餘的錢來建設文化設施。聽到這裡,我想起了今年在縣城看到的一個現象,所有政府單位甚至我的高中母校的外牆都安裝了絢麗的霓虹燈,而這一項完全沒有必要的“面子工程”耗費了政府好幾百萬。為什麼這些錢不能夠用在農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上,哪怕是給孩子們放上一兩個籃球架,擺幾張乒乓球桌也比那些沒用的霓虹燈來得實在。“重面子形象,輕社會效益”是我們當地某些領導部門的一貫作風,實在是應該有所改變。

  六、我的建議

  1、政府方面

  (1)部分政府官員往往為了所謂的政績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這些建築往往位於城市內部,與農村的群眾絕緣,只能優先滿足市民的意願。如果政府能為農村文化生活投入更多,那農民的業餘生活就有了活動陣地。同時要適應農村的特點,可以舉辦一些富有農村特色的活動如:農村運動會、插秧大賽、龍舟大賽等。

  (2)鼓勵和扶植各種所有制的民間職業和業餘文藝團體,支援他們採取多種方式拓寬文化服務渠道,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鼓勵各類民間藝人為農村文化多做工作。例如我們當地的“採茶戲”很富有地方特色,是村民們很喜歡的一種民間戲曲。但是那些會的藝人卻很零散,也沒有規模化的演出。政府若能對他們加以扶持,這種戲曲定能很好的發展起來。

  2、農村自身方面

  (1)農民群眾應積極主動的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化組織,如戲劇協會、棋牌協會等,主動發展適合自己的且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摒棄如賭博等惡習。

  (2)農民群眾應主動的接受政府和社會群體各方面的幫助,主動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而且應當主動的透過合理的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文化娛樂訴求,從而豐富自己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

家鄉文化調研報告6

  中國傳統的春節給了人們一份濃得難以化開的情,一種經年釀造的淳厚的味。這就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傳統的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徵,並擔負起一種文化的功能:

  一、辭舊迎新,打上一個人生的結,分開過去和未來;

  二、祭祀,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志,融通天地萬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親禮儀往來,安排人生秩序,聯絡世代親情,找到個人定位,擔負社會責任;

  四、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渲洩感情之波,體味生活之樂。春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代代相傳,蘊藏厚重的含金礦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傳統文化的積澱是歷千年而不變的,在我們家鄉,春節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臘月開始辦年貨:據中國傳統,踏入臘月,已適宜辦年貨,除了買臘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蘋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團圓。

  2、年廿四謝灶:在灶頭放齊供品後,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豐足及身體健康,之後燒衣及撒酒,最好將一些湯丸放在灶上,或將麥芽糖塗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會更佳。

  3、年廿八洗邋遢: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時機,中國傳統來說,這天一家人都要大掃除,祈求將往年的黴氣及不如意通通掃走,而自身亦要潔淨,據說這樣做便可以消災去病。

  4、年三十晚要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後一日,這天具有感恩和團圓的意義。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團圓飯,都有雞、有魚、有菜,吃得豐富是年夜飯的特

  色。吃菜時,要由頭吃到尾,代表長長久久,吃魚則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餘。吃過年夜飯之後,長輩發壓歲錢,根據古時的民間習俗,用紅線穿好的一百個銅錢,具有長命百歲的意思,而現在就用貨幣代替(錢一定是偶數,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們大多守歲到天亮,為的是祈求雙親長壽。到子夜十二點正,開始放爆竹,慶祝新一年來臨。

  5、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習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著一家人燒香誠心祭拜及燒衣。祭祖完後,晚輩向長輩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賀。此外,年初一不可掃地或倒垃圾,相傳這樣會送走財氣,一些不吉利的話亦不能說,否則這年會不好運,亦儘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說例如「碎碎(歲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等好兆頭的話。

  6、年初二婦女返孃家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孃家的時候,相傳年初一回孃家,會令孃家變窮,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孃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須準備一些賀禮,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團拜,恐防招口舌是非。8、8、年初四接財神:話說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諸神由天界重返人間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則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並要焚香點燭燒金衣,以歡迎諸神重臨人間。

  9、年初五開市日:年初五可將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開鋪,發紅包,以求大家工作順利,而一些過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過回平時的日子。另外還有,掃塵:“除陳布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

  辭舊迎新的祈求。貼春聯:將春聯貼在門口,貼夠八張,代表由頭「發」到尾。貼窗花: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烘托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掛年畫:寄託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春天來臨,永珍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時“福倒了”,真的“福到了”!

  家鄉春節文化豐富多彩,希望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們在加快的生活節奏中還能記得這寶貴的傳統文化並將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