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西遊記》中關於《心經》的故事

《西遊記》中《心經》的故事

《西遊記》中關於《心經》的故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

  《西遊記》第19回描寫唐僧師徒來到浮屠山,見香檜樹前,有一柴草窩。豬八戒說:那不是烏巢禪師?三藏縱馬加鞭,直至樹下。那禪師見三眾前來,即便離了巢穴,跳下樹來。

  小說中的烏巢禪師,應該是以現實生活中的鳥窩禪師為原型的。鳥窩禪師是唐代得道高僧,與大詩人白居易關係極好。《五燈會元》裡有鳥窩禪師的記載,同時也有白居易的傳記,在元代和明代有白居易和鳥窩禪師的寶卷。

  烏巢禪師授予三藏《心經》,唐僧問西天大雷音寺還在哪裡?禪師道:“遠哩!只是路多虎豹,難行”,三藏道:“路途果有多遠?”開示道:“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我有《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禪師口誦《多心經》,唐僧耳聽一遍,就能記憶。小說作者說:此乃真修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唐僧一再請求禪師開示西天路途,烏巢禪師說了一番話,預測了唐僧將在取經的路上遇到的麻煩,應該說,烏巢禪師是有一定神通的,可以預見未來,其中有一句話引起了孫悟空的不快:“野豬挑膽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你問那相認,他知西去路。”悟空冷笑說:“別問他,問我就是。”

  唐僧不知其中的緣故,此時烏巢禪師化作金光,向烏巢而去。孫悟空大怒,舉鐵棒朝上亂搗,也搗不著烏巢。唐僧扯住孫悟空說:你搗他窩巢怎地?悟空說,他罵我們兩個。野豬挑膽子,是罵八戒。多年老石猴,是罵我。豬八戒這時打圓場說,師兄息怒,這個禪師也曉得過去未來之事。看他“水怪前頭遇”準不準,饒他去吧。果然沒過多久他們就在流沙河遇到“水怪”沙和尚。

  《心經》確實很短,一共只有二百多個字。可這部經字雖然少,但是非常重要的佛經,在中國佛教界傳播很廣,影響非常大,在佛教徒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北京八大處金光寺,就將《心經》刻在牆壁上。《西遊記》小說作者用的《般若心經》歷史上確實是玄奘法師翻譯的。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全文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相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相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duo)。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nou)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般簡稱為《心經》。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梵語,其意包含智慧、覺悟、慧明,由定力證得的大慧,無漏智慧的意思。般若一般都翻譯成智慧的意思,其實,般若和智慧還不完全一樣。我們說的智慧,一般是指通過後天學習從而獲得知識和智慧。而般若則不是透過學習而獲得的智慧,般若是每個人先天都具有智慧,它不是靠人們後天學習所得,而是透過禪定得到的。為什麼一般人都無法獲得這種智慧?這是由於世人沉醉於爭權奪利,貪嗔痴,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和一顆清淨心,因此,每個人原本具有的智慧就不能顯現。波羅蜜多是度過彼岸的意思。《心經》經題的意思,是以大智慧解脫痛苦,得到快樂(度過彼岸就是離苦得樂的意思)的一部講“心”的經。那麼,這個心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自在就是自性,觀自在就是觀照自性。觀自在菩薩,一是指觀世音菩薩,再就是指能夠觀照自性,明白自己的人。能夠自知的人,也就能夠明白自性,就擁有般若大智慧。般若是清淨心觀察事物的智慧,是一種空智。一個人如果能夠清空思想雜念,拋卻一切固有的觀念看世界,就會看到真實的沒有偏見的事物本相。能夠如實地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這種智慧就是般若大智慧了。用般若智慧來觀照,就能明白五蘊皆空的道理,能夠見到五蘊皆空的實相。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性的東西,色就是物質,而不是一般人們認為的“色情”。“受想行識”是精神性的東西,明心的人見到了五蘊的實相,知道了物質和精神的現象都是空,那麼一切苦厄也都歸入空性之中,還會有什麼煩惱呢?

  平常人總是以分別心去理解和分辨事物的是非,要麼是此而非彼,要麼就是彼而非此,這即是所謂的立場觀點鮮明。但佛教要求人們無分別,明見其視而不見其非,《西遊記》第8回描寫如來佛制服孫悟空,回至雷音寶剎,駕住祥雲,對眾道:“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是”。如來佛以其超越智慧遍觀三界:心性本源是寂滅的,如同虛空之相,一無所有。

  心是清淨的,所以物質、精神和空三者是沒有區別的。在本來潔淨的心裡,沒有五蘊,沒有六塵六根,沒有生老病死,沒有無明或已明,也沒有苦集滅道這四聖諦,甚至沒有什麼智慧之類。對於心來說,我們是一無所有,也一無所得。真實的境地裡,就是這樣,因此沒有掛礙,也沒有恐怖。菩薩因此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所有成佛的人,都是這樣成就的。菩薩是這個心,佛也是這個心。人們都能從心裡自成佛果,所以這個心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以上就是心經的大意,最後一句“揭諦,揭諦,潑羅揭諦,潑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是密咒,也就是秘密真言。心法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只好密說。只要誠心念頌密咒,就終有一天會明白箇中道理。密咒的意思是這樣的:去吧,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佛教把苦稱為此岸,把樂稱為彼岸。心所著之境是此岸,不著境之心就是彼岸。到彼岸去,就是叫我們的心歸家,不要執著世間境物,只有歸家才會平安。

  人所以會產生種種壞的'念頭,都是由於心的念頭造成的,心有了想法,就會產生種種幻象。如果能把什麼都看得沒有差別,一視同仁,那就不存在什麼榮辱貴賤了。那也就斬斷了一切煩惱了。就可以達到常樂我淨,進入到真正涅槃的境界了。

  《心經》的特點是讓人看透般若的精華,勘破了、而且認識到自己心中的如來是不會變的。“心”這種精神性的東西,佛教認為心性本空,這個本空之性就是真心。因為“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要“心性歸正”就首先必須“滅心中賊”。在上一節中,我們已經瞭解到修行者必須要去退六賊。這一節,小說作者則進一步闡述了修行者要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排除六賊對修行者的干擾。

  《西遊記》中多次提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有時簡化為《多心經》、《心經》。“多”字是個字尾語,是指從此岸到達彼岸的途徑。即透過智慧由此岸到達彼岸的途徑,“心經”是這種途徑的精髓、核心、重點,所以簡稱為《心經》就可以了。

  烏巢禪師為什麼說取經的路問悟空?因為所謂《心經》講的就是心,按照禪宗的理論,西天也在心裡,不必向外尋求,問心心自知,所以烏巢禪師說只須問悟空就行——悟空就是人心。《心經》雖然很短,卻是“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因此,讀者不要輕視這段看似不經意的描寫。這是唐僧取經暗線——修行者坐禪修行的總綱領。只要按照這個方法修行,就一定能夠開悟,就一定能夠取得真經。烏巢禪師對唐僧說的一番話,則預測了唐僧師徒取經途中將遇到的麻煩——這是對《西遊記》小說明線的故事概括。所以,這段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卻也是取經故事的總綱。讀者應該留心。

  一次孫悟空問師父,你老念《心經》,你真的理解麼?唐僧反過來問他:你懂了嗎?孫悟空說:我解得、解得。說完了,唐僧就不言語了,孫悟空也不言語了,豬八戒感到莫名其妙便問怎麼回事,你們怎麼都不言語了。過了一會兒,唐僧說:悟空真解得。這不二法門就是無文字無語言。孫悟空的沉默就說明他懂了。我們在前文已經介紹過,中國的禪宗是大乘佛法,是最上乘的佛法,它的最鮮明特點是不著文字,講求“明心見性”。參禪、修禪從一開始就要離開一切名相、一切法理、一切心意識,從一無所有中悟出個“禪”來。

  小說第85回寫道唐僧師徒辭別了滅法國,繼續行路,忽見一座高山阻路,唐僧說,我看那山有些凶氣,漸覺驚惶,滿身麻木,神思不安。孫悟空笑道,你把烏巢禪師的《多心經》早已忘了,有四句頌:“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唐僧說道,徒弟,我哪能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孫悟空說,心淨孤明獨照,心存萬境皆清,差錯些兒成惰懈,千年萬載不成功。但要一片忠誠,雷音只在眼下。透過這個對話,我們就可以知道孫悟空對禪宗的深刻理解。佛學禪宗講的是“明心見性”,《西遊記》心學的主題,是對“明心見性”的宣揚,也是佛學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