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9篇

科學教案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在開展主題活動“ 籃子裡的菜”時,教師讓家長帶孩子去超市或菜場認識蔬菜,並讓孩子挑選兩三種自己喜歡的蔬菜帶到幼兒園來。在引導孩子們“玩菜”的過程中,教師滲透了認識大小、外形、色彩等教育內容。

  孩子的已有經驗:主題活動已進行一段時間,孩子們能說出常見蔬菜的名稱:有用肢體動作表現滾動的皮球的經驗:玩過“手拉手走成一個大圓圈”的遊戲。

  目標:

  嘗試比較圓形蔬菜的大小,並在教師引導下初步體驗大小的相對性。

  準備:各種圓形蔬菜。

  過程:

  一、說蔬菜

  1.從大籃子裡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說出它的名稱。

  2.滾滾、玩玩手中的菜。說說:為什麼它們都會滾。(都是圓圓的。)

  二、比蔬菜

  1.找同伴或教師比一比誰手中的菜大。

  2.誰的菜最大,把它放在最前面,誰的菜最小,把它放在最後面。

  3.老師的菜該放在哪裡呢?(引導孩子觀察教師手中的菜比最大的小一點,比最小的大一點。)

  4.給這些圓圓的菜排排隊,你們的菜應該放在哪裡呢?

  三、扮蔬菜

  1.我們試著讓自己的身體變

  成一棵圓圓的菜。

  2.我們一起變成一棵大大的圓菜。(引導孩子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說明與思考:

  這個活動是分組進行的,也由三個環節構成,其中比較自然地整合了許多教育因素。在“說蔬菜”環節中,教師鼓勵孩子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菜是什麼菜,什麼味道,什麼顏色等,然後帶領孩子們讓菜在地上滾、轉等。這個過程除了可以讓孩子表達生活經驗以外,還可以感受球狀物體的一些特性。

  在“比蔬菜”環節中,教師主動與個別孩子比一比菜的大小,以引起孩子們比大小的興趣,然後引導同伴互相比較。教師引導大月份的孩子將手中的菜按大小排列,小月份的孩子只要能兩兩比較就可以了。

  “扮蔬菜”這個環節主要是幫助孩子遷移已有經驗.用肢體動作表現圓圓的菜,並從個體表現向群體表現過渡。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必須掌握的詞語有:兄弟、捉蟲、蜜糖、著名、長角須、粘成、標本、鬼臉、蓋子、忍不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達爾文和兄弟倆的對話。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2、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教學難點:

  理解達爾文為什麼稱兄弟倆為“小叫蟲”以及兄弟倆為什麼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實施反思

  匯入初讀感知,感悟理解

  一、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自學預習,感知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胳。

  1、“孩子”指誰?“科學家”是誰?孩子為什麼考科學家。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寫了一件什麼事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

  兄弟倆為什麼非要見見達爾文不可?

  (結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分組讀第5、6自然段。

  3、自由讀第7自然段。

  a、畫出敘述兄弟倆製作“蟲子標本”過程的內容,並說一說他們這樣做的目的。(結合理解“怪模怪樣”的意思,“蟲子標本”則透過掛圖讓學生直觀感知。)

  b、透過反覆朗讀來體會兄弟倆不盲目相信別人。

  4、重點指導學習第8~16自然段。

  a、自由讀第8~16自然段,瞭解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b、反覆朗讀:分角色讀、示範讀、表演讀,讓學生自己弄清楚兄弟倆是怎樣考達爾文的。

  c、理解兩個“叫蟲”的不同意思。

  第一個“叫蟲”學生聯絡上文自己說說意思。即“會叫的蟲子。”

  第二個“叫蟲”則讓老師作適當的講解,即“說謊蟲”。

  d、說說達爾文稱兄弟倆為兩隻有趣的“叫蟲”說明了什麼?

  5、齊讀第17自然段。

  事後,兄弟倆為什麼對達爾文更尊敬了?

  (正由於達爾文見多識廣,平時對蟲子觀察得細緻,所以才不會被考住,兄弟倆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五、開故事會。

  收集有關達爾文爺爺的資料或故事。

  瞭解達爾文爺爺是個什麼樣的人,然後將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六、認識生字及詞語。

  七、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捉、忍、鬼、蓋”等幾個字。

  八、作業

  1、讀課文3遍;

  2、寫下自己讀文後的感想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新詞,讀指定詞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培養朗讀能力、背誦能力、想象能

  力等等。

  3、瞭解課文內容,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願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願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匯入:我們都見過美麗的夜空,但是你們仔細觀察過它的美麗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31課,感受一下夜空的美麗。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得問題或是詞語。

  隕落 浩瀚 宇宙

  有學生自己解釋

  隕落:星星從高空掉落。

  浩瀚:廣大、繁多。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指名讀課後的詞語。

  三、細讀課文:

  1、請你們邊讀邊想象第一節的內容,誰想象的美他就能讀出美來。(邊讀邊想象。指名讀課文,比比誰讀的最美。)

  2、這許多問號都是什麼呢?請你讀一讀。(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3、後面兩個小節請你邊讀邊想象,然後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想象的內容。

  4、指名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5、出示填空:請你看提示,自己試著背填課文。(看提示自己背課文再背給大家聽。注意邊背邊想象。)

  四、擴充套件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星星的知識說給大家聽。

  五、課堂小結:如果大家對於星空也有興趣的話,那麼你們就要積極地去搜集關於星空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課後反思:透過學習課文,對拓展的內容,由於孩子的生活條件的限制,很多孩子沒有能力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所以,我透過蒐集找到了許多關於星體的知識,讓孩子增長了很多的見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讀寫指定的詞語。

  2、增強積累能力、背誦能力等。

  教學重點:識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瀚”字的記憶與書寫。

  教學過程:

  一、匯入:出示字詞,檢查學生的複習情況。

  誰來給大家背一背課文。

  二、學習生字:

  1、彙報識字的方法。

  2、自己試著寫一寫。

  三、練習:

  1、分辨多音字:

  衝(chng chng )洗

  衝(chng chng )著

  2、選詞填空:一日一練P64 五

  3、按原文填空:出示在電腦上。

  四、聽寫本課生字。

  五、課堂小結: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反思:本課生字不太難些,秘是本課生字學習的一個重點,學生在組詞時容易和以前學過的密弄混,我給學生反覆的強調了但仍有個別學生出錯。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光能穿過洞”這一科學現象。

  2、樂於參與活動,願意在動手、動腦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學具:手電筒若干、手工紙剪成的小兔頭型若干、操作盤子若干(裡面放記號筆、紙、剪刀、膠水等材料)。

  教具:手工紙剪成的大熊頭型1個,並在眼睛的部位開兩個小洞。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發幼兒在玩中探索影子

  1、提出問題,直接匯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玩影子游戲,看,這裡有一隻小兔,你能讓小兔也有影子嗎?需要什麼工具?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小兔影子在哪裡?(出現在桌子上、椅子上、牆上、地上等)

  有新發現嗎?(影子還會變大、變小)

  4、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真能幹,讓小兔黑黑的影子出現在牆上、桌上、地板上教室的各個地方,還發現影子會變呢!

  二、鼓勵幼兒探索發現推進、拉遠小兔或手電筒,影子會變化

  1、幼兒第二次探索影子的變化

  師:影子還會變化呢,怎麼會變化的,我們再來玩一玩。

  2、幼兒交流自己的方法

  師:你是怎麼玩的?(推進、拉遠小兔和手電筒,小兔影子都會變化)

  3、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真聰明,發現推進、拉遠小兔,影子會變化;推進和拉遠手電筒,影子也會變化,影子游戲真好玩!

  三、鼓勵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發現“光能穿過洞”這一科學現象。

  1、教師演示兔子影子,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老師的兔子影子上有眼睛)

  師:我也想玩玩,看我的小兔影子和你們的一樣嗎?

  2、鼓勵幼兒探索如何讓兔子影子上也有眼睛

  師:有什麼辦法讓你的小兔影子上也有眼睛呢?

  3、幼兒講述辦法

  4、鼓勵幼兒探索

  師:桌上有蠟筆、紙、剪刀,膠水,就按你們的辦法做,做好以後到前面來試試,看看小兔影子上有沒有眼睛!

  5、幼兒交流探索情況

  師:你是怎麼做的,成功了嗎?

  6、教師繼續玩影子游戲(拳頭影子演示)啟發幼兒

  師:看來,畫眼睛、貼眼睛的方法都不能成功,我再來玩一個影子游戲,看看能不能給小朋友一些幫助。

  5、鼓勵幼兒發現影子上出現“眼睛“的秘密

  師:拳頭影子上怎麼會出現眼睛的呢?

  6、教師小結:

  師:原來有洞,光就能穿過去

  7、鼓勵幼兒再次操作在兔子頭上剪洞

  8、師:怎麼讓小兔頭上有洞呢?用你的辦法試試,如果不會剪可以看示範圖。

  9、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活動延伸:

  讓小兔影子上有嘴巴。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探索各種蓋子,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體驗探索的快樂。(情感目標)

  2、初步瞭解蓋子的作用,發現有螺紋與沒有螺紋蓋子其中的秘密。(認知目標)

  3、嘗試用擰、按等方法操作各種瓶蓋,發現蓋子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技能、認知目標)

  活動準備

  提供各種蓋子與瓶子

  媒體演示PPT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景,大膽表述

  (一)、玩玩說說

  (二)、比比說說

  小結

  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發現這麼多蓋子的不同之處。我們為自己的發現鼓鼓掌。

  演示比較,瞭解蓋子的作用

  (一)、問題情景,引發思考

  (二)、演示比較,瞭解作用

  小結

  有了蓋子,瓶子、盒子裡的物品就不會不會弄髒,比較衛生;也不會擠出來,攜帶起來也比較方便;而且還可以防潮,保持裡面食品的新鮮與原來的味道。

  幼兒操作,發現蓋子的秘密

  (一)、幼兒操作

  (二)、幼兒表述

  (三)、發現蓋子的秘密

  1、發現“擰”的蓋子有螺紋

  2、 發現“按”的蓋子沒有螺紋

  3、 發現既可“擰”又可“按”的蓋子

  4、 再次操作再次體驗

  四、媒體演示,生活延伸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幼兒在購買食品、用品等,都會遇到各種蓋子,這個蓋子怎麼使用?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都有其中的奧秘所在。因此我透過有趣的蓋子這一科學活動,讓幼兒在玩玩說說中,發現蓋子的不同之處,以及蓋子的作用。並讓他們透過擰、按等動作,發現蓋子之所以這樣設計的目的所在。並透過媒體的演示,讓幼兒進一步的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有趣的蓋子,他們的存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從而激發幼兒進一步的探索與觀察,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重點銀河系

  教學難點宇宙的廣袤空間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我國及世界宇航事業的最新動態

  教學器材:各種星系圖片、相關影片資料、地心說動畫、日心說動畫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在長達數千年的古代,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你是怎麼認為的?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認為地球是中心的觀點,叫做地心說;認為太陽是中心的觀點,叫做日心說。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的“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材料,瞭解天文科學發展的歷史。

  (媒體展示)播放地心說、日心說動畫

  (提問)哥白尼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你是怎麼認為的?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太陽系雖然很大,但是也只是銀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教師用一組資料說明銀河系的特徵:銀河系的直徑、恆星數目、太陽系到銀河系中心的距離。

  教師展示銀河系的圖片,學生認識銀河系的形狀。

  (設問)銀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嗎?

  (學生討論回答)

  (講授)教師講述星系的概念,宇宙是由許許多多的星系和廣袤的空間組成的。目前人類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就有10億個類似銀河系的天體。人類可觀測的最遠天體,距離地球約150億光年。

  (提問)我們看到最遠天體發出的光,是在什麼時候從那邊發出的?

  (學生回答)

  (提問)銀河系似乎也不是宇宙的中心,那麼哪裡是宇宙的中心呢?或者,宇宙到底有沒有中心呢?

  (學生討論回答)

  (簡要)

  (複習反饋)當堂做教材的練習第1、2題。

  教案點評:

  本節緊密銜接上節,使學生的視野由走出地球,變成了走出太陽系,走出銀河系。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充分注意廣闊的宇宙概念和宇宙中星系眾多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的建立。教師可以透過多組資料的比較,給學生一個空間大小和星系數目的概念。宇宙中未知的事情很多,在課堂上透過討論,培養學生科學思辯的能力。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敘述25億年前至今地殼的演變和生物的進化現象.

  過程與方法:透過大量的圖片,瞭解地球初始的模樣以及在25億年前至今地球發生的變化。透過米勒模擬實驗,認識生命誕生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設和其他假設,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並使學生以辨證唯物的眼光看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透過對前面知識的學習已經對“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同時,隨著課程的深入,同學也初步形成了科學宇宙觀。但是現階段同學們還是存在著“地球的初始是怎麼樣的?”、“恐龍為何會從地球上消失”和“生命是怎麼樣誕生的?”等問題。此時,學生的求知慾已十分活躍,有利於開展《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這一課程。

  重點難點

  1、地球及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歷程

  2、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回顧】“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的主要內容

  太陽以及太陽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來自宇宙中同一星雲,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而逐漸形成的。星雲不停地旋轉,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縮,成為原始太陽。星雲周圍的氣體塵埃物質逐漸聚整合為太陽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

  活動2【講授】一、地球的演化

  【討論】我們知道地球距今已有46億年,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時,它的模樣和現在一樣嗎?根據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你能想象地球誕生時得“模樣”嗎?

  【引導】 我們可以想象,組成地球的星雲物質在收縮聚集中也跟太陽一樣,產生著高溫,由於地球起初核心還沒有完全成形,所以到處發生著劇烈的化學變化,處於一個熔融狀態。

  【總結】起初地球是一個由岩漿構成的熾熱的球。

  【提問】既然地球起初是一個由岩漿構成的熾熱的球,那我們現在的陸地又是從何而來呢?請同學們比較下p12頁最下面的兩幅圖片。並且思考原始大氣和原始海洋又是如何形成的?

  【總結】46億——26億年前,岩漿慢慢的收縮冷卻凝固,固態地殼逐漸的形成;此間,高溫岩漿不斷的噴發釋放出來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構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氣;隨著地球溫度的降低,水蒸氣凝結成水滴降到地表,匯流成原始海洋,從此地球進入了海洋時代。

  注:距今約38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體在海洋中誕生

  溫度下降使岩漿凝固——形成固態地殼;

  岩漿噴發釋放的氣體——形成原始大氣;

  溫度下降使水氣凝結——形成原始海洋。(38億)

  【講述】從地殼形成到現在大陸的形成,地球有經歷了那些呢,讓我們回到25億年,看看那時候的地球是怎麼樣的。25~6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大片陸地和山脈,海洋中的藻類釋放氣氣,大氣中氧氣含量逐漸增多。6億~2.5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陸地大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出現昆蟲、魚類、兩棲類、裸蕨類等生物。2.5~0.7億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國大陸輪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出現。0.7億前年至今,地球在第三紀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等許多世界上的高大山脈,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鳥類、哺乳類動物和被子植物出現。

  【歸納、總結】

  時期/距今 地殼 植物 動物 25億年~6億年元古代 出現大片陸地和山脈 藻類植物 6億年~2.5億年古生代 地球上的陸地大面積增加,原始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露出海面 裸蕨類植物 昆蟲

  魚類

  兩棲類 2.5億年~0.7億年中生代 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國大陸輪廓基本形成 裸子植物 爬行類 距今0.7億年新生代 經歷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奠定了現代地球地貌的基礎 被子植物 鳥類

  哺乳類動物

  【討論】根據表哥你能推測恐龍出現在什麼時候麼?【閱讀】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

  活動3【講授】二、生命的誕生

  【講述】小時候,常有同學問我“人從何而來?”,我會說是猩猩演變而來的,“那麼猩猩又是從何而來呢?”我就吱吱唔唔答不上來了。

  那究竟原始的生命從何而來呢?我們知道原始生命在距今38億年前在海洋中誕生。那時候的場景是怎麼樣的呢?【講述】科學家米勒模擬了38億年前地球的狀態,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做實驗的。

  實驗條件:

  1.原始大氣:CH4、NH3、H2O、H2、H2S、HCN、CO、CO2 (真空泵抽成真空後充入,模擬原始大氣)

  2.能量:閃電、紫外線、宇宙射線(主要是閃電、電極產生的電火花,模擬自然界的閃電現象)

  3.場所:原始海洋(沸水和冷凝後的.水,模擬原始海洋)

  實驗過程:模擬原始大氣用真空泵抽成真空後充入,再把水煮沸,使水蒸氣驅動混合氣體在玻璃管內流動,然後電極產生火花放電七天,最後在冷凝管冷卻後的產物沉澱在最低處。

  米勒發現了沉澱物中含有氨基酸、有機酸、尿素等有機物。

  (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閱讀】其他學說

  宇宙胚種說:宇宙胚種說則認為,地球上生命的種子來自宇宙,還有人推斷,是同地球碰撞的彗星之一帶著一個生命的胚胎,穿過宇宙,將其留在了剛剛誕生的地球之上,從而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澳大利亞的一顆隕石中發現了多種氨基酸和有機物)

  【擴充套件】

  如果把地球“有生以來”作為24小時,那麼地球在0時誕生,6時以後才在海水中出現最原始的細胞,21時以後海洋中出現三葉蟲,22時45分開始有恐龍出現,23時20分哺乳動物出現,直到23時59分,才出現了最早的猿人。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一粒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下能發育成一株植物,並結出許多種子;綠色開花植物透過種子繁衍後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植物的生長髮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

  過程與方法:用估算、製作統計圖表等數學方法研究科學問題;透過整理觀察記錄,發現植物生長的規律;用適宜的方法陳述自己的觀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命的神奇,激發學生研究生命現象的興趣;體會資源共享的快樂,提高合作意識;樹立用證據表達觀點的意識。

  【教學重點】:

  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

  【教學難點】:

  整理觀察獲得的資訊,發現鳳仙花生長的規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一株碩果累累的鳳仙花,一張大白紙;幾張主要生長階段的鳳仙花照片。(學生準備)個人的觀察日記或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經過幾個月的種植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收穫。今天,整理我們觀察獲得的資訊,開個成果展示會吧。

  2、生:贊成。

  二、我們收穫了種子

  1、師:統計一下,你觀察的一株鳳仙花大約收穫了多少粒種子?

  2、生:(對著自己的觀察記錄表)彙報。

  3、師:引領學生用估算的方法進行統計。(透過統計活動,學生獲得了一株植物結出的種子數,意在讓學生透過資料真切感受“收穫”,體會植物物種得以延續並壯大的原因。)

  三、我們獲得了植物生長變化的資料

  1、師:引領學生把觀察鳳仙花植株高度的資料製作成折線圖,透過分析折線圖,瞭解鳳仙花在哪段時間裡生長最快。(見書P17頁製作折線圖的方法)

  2、師:指導學生根據觀察記錄,掌握鳳仙花從種子到結出新的種子的生命週期。

  3、師:指導學生填寫書上P17頁上的表格。

  4、師:引領學生掌握鳳仙花的主要生長過程:種子、種子萌芽、幼苗、開花、結果。

  5、師:引領學生了解植物的六種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6、師:引領學生透過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瞭解植物生長髮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

  7、師:根據單元起始課學生記錄的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組織學生自我評價,經歷了這樣的種植活動,對植物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有了哪些提升。

  【作業佈置】:

  家庭作業:閱讀“資料庫”裡《鳳仙花》和《多種多樣的莖》兩篇。瞭解鳳仙花的有關知識;瞭解“直立莖”、“纏繞莖”、“攀緣莖”、“匍匐莖”。

  【板書設計】:

  7.我們的大豐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

  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

  植物的生長髮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

科學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這種變化叫熱做熱脹冷縮。

  2、許多液體受熱後體積會變大,受冷後體積會縮小。

  過程與方法:

  1、改進實驗以達到更好的的實驗效果

  2、製造一個簡易的觀察水體積變化的裝置。

  3、用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比如瓶裝水為什麼不裝滿)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學習科學知識,要運用到日常的生產生活中。

  二.教學重點:

  探究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教學難點:

  能設計改進實驗裝置,使之能提供明顯可見的實驗現象。透過實驗探究,知道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熱水、課件

  為全班準備:多種瓶裝和盒裝的液體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引導學生猜測

  1、出示一瓶水、飲料。

  上課前老師和大家說一個奇怪的現象。你們想聽嗎?老師去買飲料,但我卻發現所賣的瓶裝飲料沒有裝得滿滿的(課件),這是為什麼呢?大家想知道是為什麼嗎?

  2.學生猜測。

  (二)清楚的觀察水受熱或遇冷後體積的變化

  冷熱會對液體有影響嗎?要想知道這個答案,我們就透過實驗來找出答案。

  師出示同樣的兩套裝置,把它們放進溫度不同的兩杯熱水中應該可以看到什麼現象?

  1.師:透過氣球皮鼓起來的程度,我們無法判斷著兩杯水的冷熱了,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以下材料燒杯、燒瓶、玻璃細管、膠塞。

  請同學們小組內研究討論一下,怎樣把這些實驗材料組裝成實驗裝置?

  學生小組研究討論後並試驗組裝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3.師問:細玻璃管起到作用 ?紅墨水能發揮什麼作用?可不可以不用?小組討論。

  4.交流討論結果。

  5.提出實驗要求:(1)小組內要有分工合作(2)仔細觀察水柱是怎麼變化的(3)作好記錄(4)注意安全小心熱水

  6.教師巡視指導

  7.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問:液麵是怎樣變化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

  細玻璃管裡液先慢慢上升,後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然後停止上升,最後慢慢下降 ,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透過實驗我們大家知道了什麼?

  8.那麼水受冷後又會怎樣呢?你們想怎樣做?實驗時我們觀察什麼?

  9.組織學生彙報

  10.小結:我們把水受熱體積膨脹遇冷體積收縮的這種性質叫水的熱脹冷縮。(板書:熱脹冷縮)

  (三)觀察其他液體的熱脹冷縮

  1.師:除了水你還知道那些液體?你們自己帶來了什麼液體。

  用同樣的方法,看看你們自己帶來的液體是不是和水有一樣的性質。

  2.小組彙報實驗情況:是用什麼液體?實驗看到了什麼現象,說明了這種液體有什麼性質?

  3.歸納總結:透過實驗我們發現許多液體受熱和受冷後有什麼共同的性質?

  4.小結:像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飲料等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板書:液體的熱脹冷縮)

  (四)總結

  1.現在誰來和大家說說瓶裝的液體為什麼都沒有裝滿呢?

  2.請大家看看這瓶紅茶和水,為什麼紅茶比水留空的空間更多呢?

  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細細想來,還真的有怎麼多科學道理。生活中的科學真是隨處可見呀。希望大家在以後遇到這樣的問題,也能想今天一樣認真思考,積極動手,你將會發現更多的科學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