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模板9篇

中班安全教案

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模板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安全小衛士

  背景:

  城市與我們的生活是跟貼近的,城市中會有很多東西是孩子們所感興趣的,比如:房子、車子、馬路、街道、廣告等。 “生活中的標誌”這個小主題由此展開了。 我讓孩子們收集標誌,但我發現,其實,標誌的涉及面很廣,種類也很多,有禁令標誌、有警示標誌、還有指示表示等,對於中班幼兒來說,有些方面的標誌遠離了幼兒的實際生活,而我們給予幼兒的學習內容是要幼兒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貼近幼兒生活的,來源於幼兒生活、有學習價值的標誌,孩子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最終要運用到幼兒生活中,迴歸於幼兒的生活。這樣,我就想到其實在幼兒園也會發生一些不安全的情況,比如:上廁所時、上下樓梯時有些孩子會出現奔跑、推拉等現象,於是,我適時的設計了“安全小衛士”這一集體活動。

  我這個活動的目標是:

  1、在認識一些安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為幼兒園設計標誌。

  2、知道標誌在人們安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這個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認標誌——設計標誌——貼標誌

  在第一個環節認標誌中,我會提供各種圖片、照片、標誌等,讓孩子找出哪些是標誌,為什麼?並說一說這些標誌表示什麼意思,在哪裡看到過的?這裡我提供的表示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多已經在前階段的活動中給孩子們認識過了。接著,我會出示一個預設的標誌,比如:畫了一個小朋友在樓梯上奔跑,再畫上一條斜線的標誌,然後我會問問孩子這是在什麼地方啊,小朋友在幹什麼啊,這個標誌告訴我們什麼呢?奧,這個標誌就是要提醒我們在上下樓梯時不要奔跑。我設計這個環節的意圖就是讓孩子們透過找標誌、說標誌,明確標誌的特徵。教師要幫助幼兒小結:標誌就是要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明白在什麼地方不能做什麼事情或者是可以做什麼事情的。其實這是為後面的環節讓孩子設計標誌作鋪墊,起到一個暗示作用。

  在第二個環節設計標誌中,我會先讓孩子們看一段錄影,錄影中會有孩子們在上廁所時、上下樓梯時奔跑、推拉、打鬧的情景,還有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做危險動作等情景,讓

  幼兒找找錄影裡危險的地方。看錄象、找危險,這個環節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錄象中有具體的事件和直觀的場景,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載體,它能充分調動起幼兒主動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找完錄象中有危險的地方後,我還會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討論在這些地方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還有哪些地方可能會發生危險,需不需要標誌?為什麼?比如:在上下樓梯時可能會發生不安全的情況,我就會讓孩子想一想設計標誌的話可以設計哪些標誌,要畫些什麼,讓別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再次暗示幼兒把握設計標誌的重點和難點,激發幼兒設計標誌的慾望。教師這時也要及時小結:你設計出來的標誌是要幫助別人一看就能明白它表示什麼意思;有的時候,同一個地方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標誌;有的時候,同一個標誌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地方。然後就是幼兒設計標誌了。我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我會提供給孩子三個層次的材料:對能力較弱的孩子,我會提供現成的、真實生活中出現的標誌,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就可以直接運用到幼兒園裡了;對能力一般的幼兒,我會提供一些簡單、常見的圖片,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剪剪貼貼或者再添畫一些內容就能完成一個標誌了;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我會提供蠟筆、記號筆等材料供幼兒自己畫畫設計標誌。在分享與交流的環節中,我會採用兩種方式:1、幼兒自己直接表述,說說我設計的標誌表示什麼意思可以貼在什麼地方,然後讓大家來評判我設計的標誌對不對。2、讓大家來看,猜猜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可以貼在哪裡。之後教師要幫助幼兒歸納小結出安全標誌的實際意義:是要讓別人看的懂的、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標記。從而起到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作用。

  最後一個環節貼標誌其實是一個延伸活動,我會讓孩子把設計好的標誌貼出去。還可以搞一個“安全小衛士”的宣傳活動,讓全園的小朋友都能注意安全,人人來做安全小衛士。幼兒還可以在午餐後、自由

  活動時再去找找幼兒園裡可能不安全的地方,再設計標誌;甚至到家裡、到社群裡去看看,為自己的家、為社群設計標誌。

  這樣一個集體活動就基本結束了。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於觀察的小朋友

  2、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

  3、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佈置標誌迷宮、娃娃、影片、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匯入: 教師佈置迷宮,請幼兒猜是哪裡?

  教師引導提問:是商場、公園、馬路還是超市呢?從哪裡看出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娃娃人請孩子們指引娃娃走迷宮逛超市。

  (1)教師帶娃娃走迷宮,依次提問認識標誌。

  師:從哪個口進?(入口)

  (2) 依次認識標誌:

  禁止吸菸標誌——化妝品區標誌——衣服區標誌——右拐標誌——119——水果區標誌 ——收銀臺標誌……

  (3) 師:突然著火了,該怎麼辦?報警怎麼說?引導孩子說清楚火災地點、名稱。

  (4) 師:打完電話,怎麼辦?從哪出去?(安全出口)怎樣逃出去?(捂住口鼻,快速跑出去)

  (三)觀看發生火災逃生及消防救火影片。

  師:樓頂上有很多人在幹什麼?(引起救災人員的注意)師:有的人躲進電梯,這種辦法好嗎?為什麼?(斷電很危險)從哪逃出去?(安全出口)

  小結:安全逃生的方法。

  (四)遊戲:大火逃生

  (1)設定情景,孩子感知火災逃生遊戲。

  小結:找離自己最近最安全出口,捂住口鼻逃出去。

  (2)請孩子進行演示正確逃生方法。

  (五)PPT展示小象學標誌,孩子們進一步瞭解認識更多標誌。

  小結:標誌的分類——警示標誌、禁止標誌、指示標誌。

  教學反思:

  回顧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活動準備也很充分,活動過程則選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模式,以故事匯入,激發幼兒興趣,整個活動,幼兒興趣一直很濃,透過遊戲讓幼兒參與其中,積極性很高。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玩一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尋找、發現、觀察各種各樣的安全標誌,如:交通安全標誌、嚴禁煙火標誌、當心觸電標誌等。透過活動能認清安全標誌,知道每種標誌的作用,懂得安全標誌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該怎麼做。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為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和學習。活動中,不足地方是應該多引導、鼓勵,使能力較弱,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的幼兒大膽發言,主動探索,讓所有幼兒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食品包裝標誌的簡單常識,初步學會識別某些食品包裝標誌。

  2、使學生學會識別食品袋、食品盒、食品罐等保質期和生產日期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與家長收集食品包裝、盒、罐等,填寫調查報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

  1、老師發現有一部分的小朋友每天爸爸媽媽接你的時候,都要在學校門口買一些零食吃,可是那些食品其實是很不衛生的,還有可能導致人死亡(告訴幼兒陝西省五名學生在學校門前買零食吃後中毒,一人搶救無效死亡的訊息。)為了不讓以上的事例發生在我們身上,會買食品是很重要的。

  認識食品包裝標誌

  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食品袋、盒、罐上的圖案。

  2、討論並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

  (1)註冊商標

  (2)生產日期,保質期

  (3)質量安全標誌

  (4)綠色食品標誌(QS)

  (5)衛生標誌(H)

  師總結:食品包裝上花花綠綠的圖案和文字,我們就叫它食品包裝標誌

  延伸:請幼兒將學到的食品衛生知識宣傳給自己身邊的人,並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學習如何參考以上的知識去購買食品。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結合當地幼兒的已有經驗,使用了觀察法、圖示法和實物操作法等教學方法。透過看一看,找一找,聞一聞,畫一畫等環節,利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瞭解了辨別食品安全的方法。活動中,我先播放了小女孩超市購物的影片,經過觀看幼兒知道了購買商品應該瞭解的包裝袋安全資訊,但是由於孩子對於包裝袋安全資訊接觸少,所以提及安全標誌,生產日期等資訊時,孩子們說不出。在講述垃圾食品時,孩子們經過鼓勵,能說出身邊常見的垃圾食品,但在繪畫時多數幼兒模仿了別人,沒有畫出不同的`垃圾食品,需要鼓勵。透過本次活動,幼兒達到了重點,難點也到了突破,不過在活動中可以考慮投入更多的食品包裝袋,讓每位幼兒參與尋找,體現幼兒自主性。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透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瞭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1)教師引導幼兒開啟幼兒用書,問:請大家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這樣玩好嗎?為什麼?

  (2)鼓勵幼兒觀察並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樣呢?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並說出後果的危害。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1)教師:你們還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的?這樣玩為什麼有危險呢?

  (2)透過討論幫助幼兒瞭解幾種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害。

  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玩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1)教師:剛才,我們說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玩,應該玩些什麼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2)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並講述自己的看法。

  四、學習自我保護策略。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範、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並學習相應的策略。

  反思:

  現在,每時每刻都在注意孩子的安全,也經常看見一些孩子出現一些安全小問題,為了讓孩子有一些安全知識,我們特地開展了這次安全活動。

  我避開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採取了遊戲的模式,小朋友對這種模式非常感興趣,同時也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就圖片提問時,幼兒討論非常好,例:“聽到敲門聲,你該不該開門?”有的說:“如果是親戚來了就可以開。

  ”針對開和不開他們講述自己的理由,最後達成共識,不能隨便開門。

  特別是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透過與同伴的交流,他們知道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

  如果做了會有那些危害。課後他們還設計安全標記,並說明自己設計是什麼意思,幼兒在活動中安全意識得以強化。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小班幼兒剛入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都很弱,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我們小二班將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保護自己,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

  在隊伍中掉了鞋要離開隊伍到圈內提鞋.

  孩子們喜歡擠到門口去玩,喜歡開門、關門,不免會出現擠手的情況,老師便利用外出活動、進入教室的時機教給幼兒正確的開關門的方法。

  入廁、接水、洗手時要排隊,地上的小腳印,提醒幼兒要耐心等候不要擁擠。幼兒園小班幼兒安全教案洗淨小手才健康--保健大夫進課堂20xx-11-5 11:20:00嘩嘩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衛生。小肥皂,搓呀搓。搓出沫沫不生病。嘩嘩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衛生。你也洗,我也洗。看誰洗得最乾淨。10月28日保健大夫走進小二班,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衛生保健課。保健大夫生動深入的講解,讓孩子們認識到病從口入的道理,有趣好玩的遊戲讓孩子們從玩耍中掌握了正確的洗手方法。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食品汙染的知識,使學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識。

  2、學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

  對食品汙染和中毒的預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裡,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註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

  二、談談食品安全要注意什麼?

  1、正確洗手,是飲食安全第一步。

  “溼、擦、搓、捧、幹”,人人飯前便後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邊飲食、零食拒入口,疾病遠離我。

  3、不買包裝不完整、標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購買眼睛、鱗片明亮有光澤、肉質有彈性、無腥臭味的魚;呈粉紅色具彈性的肉;絕不買頭、腳部以及尾扇部變黑、頭部快脫落的蝦。

  5、防交叉汙染:買回家中的食物,應分類分割槽貯放;烹調時,生、熟食分開處理,保持餐具與食器清潔。

  6、禽畜類食物先除去內臟、清洗,並依每餐份量個別包裝存放冰箱;蔬菜去汙、除爛葉,不以一般報紙(可用白報紙)包裹置冰箱內,防油墨食入體內有礙健康。

  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

  1、夠買食品時要進行選擇和鑑別,不購買“三無食品”。就是沒有商標的食品不能買;沒有生產日期的食品不能買;沒有廠址的食品不能買。天氣炎熱,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敗變質,一旦不注意易發生食品中毒,故烹調及儲存食物時應特別注意衛生,尤其是廚房環境設施衛生、個人衛生及食品原材料調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藥預防外,食療也是方便可行的選擇。一根白蘿蔔、半個橘子皮、三片生薑、兩段蔥白、一綹香菜,煲湯全家喝,就能夠達到增強呼吸道防護能力的作用。

  四、發生身體不適怎麼辦?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飲水。立即喝下大量潔淨水,稀釋毒素。

  3、催吐。用手指壓迫咽喉,儘可能將胃裡的食物吐出。

  4、用塑膠袋留好嘔吐物或糞便,送醫院檢查,以便於診斷。

  5、出現脫水症狀(如皮膚起皺、心率加快等),應儘快將中毒病人送往附近醫院救治。

  五、 小結:

  剛才同學們都把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想法及時地和同學進行了交流。透過這次班會,我們大家都懂得了亂吃不衛生的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的道理。同學們也都表達今後不再亂買零食的決心。

  透過討論,我們知道了如何去選購安全的食品,並練習了怎樣洗手。希望每位同學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大腦更聰明。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停車場的標誌,瞭解不同型別的停車場。

  2知道在停車場玩耍的危險,能主動遠離。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圖片:

  (1)各種型別的停車場及停車標誌;

  (2)《不在停車場裡玩耍》;

  (3)《誰先達大停車場》。

  2與幼兒人數相當旳跳棋(4種不同的顏色)若干、色子若干。

  3幼兒用書第40-43頁。

  活動過程: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圖片(1)引導幼兒瞭解各種型別的停車場,認識停車場的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是做什麼用的?哪些地方有停車場?這是什麼標誌?在哪裡見過?

  小結:在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停車場,有地上停車場、有地下停車場、樓頂停車場以及立體停車場,停車場門口有停車的標誌。

  2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圖片(2),引導幼兒瞭解在停車場玩耍的危險,知道正確的做法。

  提問:哪些做法是對的?那些是錯的?為什麼?

  小結:在停車場,汽車尾氣太多,會危害小朋友健康;小朋友個子矮,後視鏡往往看不到,很容易在倒車時被車撞倒;很多車在出入停車場時速度很快,常常來不及躲閃。

  小朋友要遠離停車場。在停車場內行走要緊隨父母,不追逐打鬧、不玩耍、不逗留,特別不要在車輛附近停留或鑽在車下,以防車輛突然啟動,造成傷害。經過停車場的出入口是要執意檢視有沒有進出的車輛,確定沒有車輛時在透過。不在停車廠門口停留玩耍。

  3、組織幼兒玩飛行棋遊戲,鞏固經驗。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圖片(3)《誰先到達停車場》,講解玩法:幼兒4人一組,找到幼兒用書第42-43頁的棋盤,選擇不同顏色的棋子,輪流擲色子。根據色子上的數字決定走幾步,並按照棋盤路線上圖畫的內容決定進退,看誰最先到達停車場。

  活動延伸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第42-43頁,瞭解停車場裡的安全隱患。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不在停車場玩耍,出入停車場時要做好幼兒的監護工作。

  2、請家長與孩子玩幼兒用書第42-43頁上的飛行棋,鞏固安全知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中的電器種類越來越多,為了便於電器的使用,各房間會有許多插座,插座上那黑黑的洞,最能引幼兒好奇,儘管許多家庭都採取了一些防範措施,如:移動傢俱擋住插座、用透明膠帶封住插孔等,但還是時不時會有意外發生。幫助孩子認識電線和電插座存在危險非常重要。本次活動藉助生動形象的小故事,讓幼兒看一看,聽一聽,畫一畫的過程中,瞭解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知道電線和插座藏著“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控。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誌。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誌。

  2.電線一段,電插座一個。

  3.自制幻燈片,故事 《會“咬人”的電》。

  活動過程

  1.播放幻燈片,欣賞故事《會“咬人”的電》。

  (1)欣賞故事第一段,並理解故事進行簡單的提問:

  猜猜故事裡的“寶貝”是什麼?

  “寶貝”裡藏著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這個“寶貝”?

  (2)教師出示電插座請幼兒觀察並小結:

  電插座是用來接電的,裡面帶電,它能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欣賞故事第二段,根據故事內容提問:電插座可以碰嗎?狐狸把手伸進電插座後發生什麼事了?

  教師小結:電源插座是不能隨便碰的,尤其不能把手放進插座的插孔裡,一旦碰到電,電就會“咬人”,是很可怕的。

  3.欣賞故事第三段,請幼兒相互交流

  以後狐狸還會亂動插座嗎?它會怎樣教育他的小狐狸呢?

  4.教師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麼?你在哪見過?仔細看看裡面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裡面有銅線(或鋁線),能傳電。外面的塑膠是保護層,包裹著銅線(或鋁線),如果沒了保護層,點就會傳出來,不小心碰到它,這位“電”朋友就會發脾氣傷人。

  5.找找教室裡的電線、電插座,知道生活中不能碰出這些危險的物品。

  6.認識“用電危險”的標誌,知道看見這些標誌就引起注意,不能靠近。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數數家裡共有幾個電插座,家長協助記錄下來。

  2.自制“用電危險”標誌,貼在家中有電的地方。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交警叔叔工作很辛苦,很重要,教育幼兒要熱愛他們。

  2、讓幼兒初步瞭解紅綠燈和人行橫道的作用,能根據訊號做動作,聽從紅綠燈的指揮,教育他們不要在馬路上亂跑,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1、交警叔叔的圖片一張。

  2、孩子們以前做的手工禮物。

  3、準備交警帽子一頂。

  活動過程:

  一、以剛出廠的小汽車請求幫助引出課題。

  老師:有輛小汽車剛從汽車製造廠裡出來,對一切都感到很奇怪,它看到馬路上這麼熱鬧,開心得“滴滴”直叫,正走著呢,他看見馬路中間站著一個人(出示交警叔叔圖片)1、這是誰?2、他在幹什麼?3、他會對小汽車說什麼?

  二、堅守崗位的交警叔叔。

  (出示幻燈片)出示交警冒雨雪執勤以及扶盲人過馬路的圖片,讓幼兒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激發對交警叔叔的熱愛。提問:

  1、交警叔叔都作了哪些事情?

  2、你們喜歡他嗎?

  3、請每位幼兒跟交警叔叔說一句甜甜的話。

  三、給交警叔叔送禮物讓幼兒自選一種禮物,然後跟老師出去一起把禮物送給交警叔叔,把幼兒帶出場地。(在此期間要提醒幼兒出去送禮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讓孩子能夠學習到藥品及安全吃藥的常識,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透過情景劇的表演,自然的進入到吃藥的話題中,並展開討論,大部分孩子對此很感興趣,能夠積極的和老師進行討論,這也是提高孩子從觀察到思考到分析,最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達到了預計的目標。大部分幼兒很喜歡這次活動,也很積極,個別幼兒需要老師的提醒,不積極的原因有可能是:孩子不愛表現,膽子有些小,所以要在以後的活動中,多鼓勵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