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民風民俗> 實用的家鄉的民俗的作文合集八篇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實用的家鄉的民俗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民俗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1

  一年裡,有許多節日要過,比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等,可是在我的家鄉,卻有一個特殊的節日——枸杞節。

  枸杞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藥果,我的家鄉就是世界聞名的枸杞之鄉,據說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這裡盛產的紅枸杞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枸杞節也是因此而來。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枸杞採摘的旺季,鮮紅的枸杞掛滿了枝頭,田野裡散發著枸杞花果的怡人清香,這時你來到田間地頭,到處可以聽到杞農們的歡聲笑語。紅紅火火的枸杞節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這盛大的節日。

  首先是有一個隆重的開幕式,有精彩的文藝演出,絢麗的焰火表演等。然後,從遠方來參加節日的客人們可以到枸杞園裡去體驗採摘果實的快樂,去親口品嚐那鮮美的枸杞果,去欣賞那枸杞園的美麗風光。當然不止這些,由於枸杞的藥用價值很大,所以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的枸杞產品,比如吃的:枸杞乾果、鮮果、枸杞糖、枸杞糕等;喝的:枸杞芽茶、枸杞果酒、枸杞咖啡、枸杞牛奶等,琳琅滿目的枸杞商品會讓你目不暇接,饞涎欲滴,一個枸杞商城,會讓你轉上大半天!火辣辣的天氣,火辣辣的節日!

  怎麼樣?暑假的時候,歡迎您也來到我的家鄉,來參加盛大的枸杞節,來品嚐我們的美味的枸杞果吧!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裡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裡,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3

  在我們家鄉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活動——煉火,又稱“踩火”。

  一天晚上,天下著濛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去看煉火,前來觀看煉火的人,有來自浙江省電視臺,金華、磐安電視臺的記者,有來自各鄉的廣大村民,還有我的同學親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煉火就要開始了,十一位男子漢赤膊上陣。他們先到小溪洗身子,大概是去邪吧!過了十幾分鍾,一位老爺爺把“聖水”吸進嘴巴里做了一個動作,然後把“聖水”吐進“聖火”裡,老爺爺帶領他們從東走到西,又從西走到東,又從北走到南,還從南走到北,繞了一個圈。煉火正式開始了,男子漢們接二連三地衝向“聖火”,赤膊、洗腳,高歌狂舞,大聲吶喊,衝進通紅的火炭,那動作粗糙有力。好似驅趕妖魔鬼怪,祛瘟去邪,避禍消災。

  煉火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短短地二三十分鐘時間,就把一堆熊熊“聖火”煉平了。火焰熊熊升起,人們歡呼著,蹦跳著,這聲音震耳欲聾,傳遍了整個古老的村莊、傳遍了整個磐安縣城,傳遍了大江南北。

  煉火的場面刻在了人們的心理,據道家說“煉火”是修煉成“真果”的必經之途。含有“上刀山下火海,歷盡千辛萬苦,不畏艱險”之意。又有藉助某種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去驅除一切妖魔鬼怪的企圖。對民間來說則好願之意。能保一方平安,所以煉火能千古流傳。成為一年一度的民間活動,民族文化。更為雙峰鄉質樸勤勞的人們增添了一份和諧的樂園。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的潑水節、火把節,熱熱鬧鬧的春節等等。當然在我的第二家鄉:茂名也有自己的節日和風俗,那是茂名的節日,漁民的節日,也是大海的節日——開漁節。

  茂名市,廣東省轄地級市,地處廣東省西南部,鑑江中游,東毗陽江,西臨湛江,北連雲浮,南臨南海。由於靠著南海,許多人都靠打魚為生。但是,為了讓海洋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每年在規定的時間內,禁止任何人在規定的海域內捕魚。這樣做,對魚類的生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這就叫“休漁期”。每年各海區的休漁期時間長短不定。

  現在國家實行“休漁期”。“休漁”結束為“開漁”。博賀的政府和旅遊部將原來民間的.祭海活動組織成節慶活動,稱之為:“開漁節”。在開漁節前一天,慶祝活動其實就已經開始了:在碼頭舞臺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會被停放的很整齊,每條船上都會裝上彩燈和大紅燈籠。碼頭也會好好佈置一番。

  在開漁節當天,上午會有隆重的遊行和祭海活動。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的一種儀式。在下午,漁民們會在碼頭擺開酒席,其實是老闆請家人和員工們吃飯,為的是讓員工們在開漁後好好工作。

  開漁節時候,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瞬間成為汽笛長鳴的活躍場景。送別的碼頭人頭湧動,鼓樂喧天,大家都希望漁船能平安歸來。晚上,爆竹齊鳴,煙花怒放,一派壯觀的景象!

  啊!這是多麼隆重的盛典,多麼壯觀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親身體驗一下。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家鄉的這個獨一無二的風俗!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5

  歡歌笑語辭舊歲,載歌載舞迎新春。農曆正月十四,舞鋼市一年一度的花社大賽在溫州路北段拉開帷幕。我作為一個小市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美好的場面咯!

  一大早,媽媽就喊我起床,說是要去看花社,我一聽見“看花社”三個字,就快速穿上衣服,吃完飯,和弟弟、媽媽、爸爸一路小跑來到那兒,鑼鼓喧天,綵帶飄揚,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溫州路那寬闊的路面也變得有些狹窄,依次被人們圍出了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圈子。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跑到人最多的一個圈子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鑽了進去,“我們幼兒園!”我驚呼道,怪不得這個節目這麼吸引人,原來這個節目都是些小娃娃們表演的,他們一個個濃妝豔抹,穿著鮮豔的表演服,有的踩高蹺,有的舞獅子,還有一個七品芝麻官,最搞笑的就要數他了!只見他的臉上長了兩撇翹翹的鬍子,穿著鮮紅的官服,表情誇張,舉止幽默,走起路來,大搖大擺,彷彿他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官一樣,讓人笑彎了腰,人們不時地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有的還不停地舉起手機來拍照,留下這美好的瞬間。

  今年的節目特別豐富,不但有劃旱船、扭秧歌、舞龍燈、扇子舞、高蹺等,還有精彩的雜技表演,他還是我們老家武功鄉的參賽節目,我和弟弟擠到臺前,津津有味地看著。

  其中有一個節目的名字叫“吞鋼球”,這個名字聽起來都嚇人,我心裡想:“鋼球能吞下去麼?吞下去會怎樣?”終於開始了,只見表演人先圍著舞臺轉了幾圈,伸伸腿,彎彎腰,做了熱身運動,然後拿出了一個鋼球,並讓在場的一個小朋友檢查了鋼球的真偽,最後,他讓小朋友把鋼球緩緩的放入他的嘴中,他做了吞嚥很困難的樣子,臉憋得通紅,我正擔心著呢呀,很快他把球吞了下去,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他又調整呼吸,踢踢腿,做出用功的樣子,只聽“呸”的一聲,沒吐出來,又吐了幾次。還是沒吐出來,我真擔心他會不會出什麼事兒,心也七上八下,彷彿要跳出胸膛。終於,他用盡了全身力氣,才把它吐出來。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表演結束了,我對爸爸說:“我終於知道我們老家為什麼叫武功了,”你知道嗎,對了!就是武功鄉里面有很多會武功的人呀!哈哈!我也是其中一員吧!

  花社比賽不僅給美好的節日帶來了喜慶,而且為這個傳統佳節畫上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句號。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6

  說實話,我的家鄉民風挺淳樸的。而且,人都挺實在,也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多的是人與人的信任,也有自己要遵守的風俗。

  鄉里鄉親們的原則就是不太會計較。也不佔小便宜,別人有錯都會直說。自己有錯就會改。

  比如說:有個老太太買魚,賣魚人一般都會自動便宜些價錢 。他已經看到了,老太太的沒辦法了的樣了啊,他是會能便宜一點就便宜一點,更有把魚切好的老闆呢。看到這一幕,我著實的感動了一把。這,不是一種民風嗎?這,不是一種鄉情嗎?這,又何嘗不是民俗呢?

  又或者暖心的在你冷的瑟瑟發抖之時給你送上一杯熱水。

  又或者是鄰居家的小孩子生病了他爸媽又不在怎麼辦?放心,只要你家旁邊有人,你的鄰居肯定會幫你送到醫院。還會慰問你更多的甚至還會買牛奶,棒棒糖什麼的。雖然這只是小小的一點心意卻是足以溫暖人心,甚至有些人看著孩子是留守兒童,直接說:不需要還藥費了。這又是多麼溫暖的一件事啊!

  關於風俗,家鄉人則是很謹慎。新婚包糖一定要放九個糖。寓意天長地久,長長久久。等新娘來了。一大堆孩童會贏,用方言說著:“添丁添丁!”然後新娘就會給你紅包。做房子,做房子吃完酒席後晚必定一張張疊起來,代表著更上一層樓,還有就是碗不能過夜,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洗完碗,大家都這麼遵守著風俗是為什麼呢?其一:它是習慣了。其二:民風,民風實在。不勾心鬥角,所以風俗,也變成了民風之一。因民風所致,大家都很本分遵守。有時,我看著家鄉蔚藍的天空,我會覺得很自由,有時,我看著家鄉的綠地,我會覺得很平靜,我看著我的家鄉,我會覺得世界很美好。可能家鄉……就是有這樣的魔力吧!

  家,生我養我。鄉,則是育我的家的地方,家鄉!我愛你,同時也愛你那淳樸的民風!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7

  元宵節,是一個溫馨,充滿愛的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有些特別的習俗,這也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正月十五是農曆的元月,古人把“夜”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在元宵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說吃湯圓、賞燈、猜燈謎等許多習俗。

  在我的家鄉,元宵節做湯圓是元宵節最讓人興奮的事情了吧!開始,我認為做湯圓太容易了,後來才發現其實還挺難的。讓我來說一下我們是如何做的吧!

  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糯米粉,些許芝麻,一點麵粉,適量的水,還有豬油。首先,把黑芝麻在小石磨裡磨成芝麻粉,加少許糖,再把大塊的豬油放入慢慢攪拌均勻。真沒想到,磨了十分鐘,我就感覺手臂酸得就快斷了。接下來,在糯米粉中加入水,揉成一個大大的球,再發酵30分鐘……

  哈哈,一切準備就緒,我們要開始最關鍵的包湯圓的環節!這可是最難,並且最重要的一步啊!我們把芝麻餡放入攤平的湯圓皮上,一邊轉一邊將湯圓皮裹起來,最後變成了一個圓子。我連試了三次,都失敗了。我問奶奶怎麼辦?奶奶說:“是你包的芝麻餡太大了,而你的皮太小了。只需要控制好比例就沒問題啦!”我恍然大悟。看來奶奶做湯圓的經驗已經爐火純青了。這下子我連續成功做了五個,一個個堪稱完美。最後,我們把做完的湯圓放到鍋子裡煮十分鐘。煮熟後,我們一起開心地品嚐起來,真的太美味了啊!

  這就我們家鄉的元宵風俗。透過這樣的學習不但讓我學習到了製作手工食品的經驗,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元宵佳節,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家鄉的民俗的作文 篇8

  我的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家鄉的習俗也不同,那就給你們說一說家鄉的習俗吧!

  我媽媽的家鄉風俗—春節,在春節來臨前一個月大家都在不可開交的忙碌著,有的烤臘腸、臘肉,有的買對聯,有的買新衣,還有的買鞭炮…

  正是過年了,三十初一,全家人包湯圓、吃年飯、看春晚,一到初一的一大早,就有人拜年、拿紅包。

  我爸爸的風俗—端午節,端午節和春節一樣熱鬧,在一個月前就可以看到賽龍舟的人們在忙碌的練習。到五月初五,很多人都會來看龍舟。端午節除了賽龍舟,還有人會吃荔枝、龍眼、美味的粽子。龍舟比賽一直到下午二點多才結束哩。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那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