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九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方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讓心靈迴歸自然,讓數碼拍出精彩!
二、活動目的
使新學員用實際的攝影操作來鞏固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 識,同時加強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協作,培養他們“共處,共進與互助”的為人處世能力。
三、活動時間及地點
xx年10月24日(星期六)在古隆中和隆中植物園
四、活動物件
襄樊學院在校大學生,以攝影藝術研究會會員為主。
五、活動內容
1、使攝影藝術研究會新會員之間相互熟悉,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
2、教新會員一些相機的基本知識,讓他們懂得怎樣才能夠照好像。
3、中間會穿插一些猜燈謎的遊戲,讓大家在活動中體驗樂趣。
4、活動外拍,對外拍作品進行點評。
六、活動安排
1、10月17日——10月20日由會長向二級學院申請活動及商談相關事情(安全問題和如何組織的問題等)。
2、10月21日以海報的形式通知(新區四張,老區兩張),具體由宣傳部長負責。
3、策劃書的制定由編輯部長周玉婷負責(必須要在21號之前制定出來)
4、10月22日——23日門票事情必須安排到位,門票商談由外聯部長鄭少軍負責。
5、10月17日——23報名時間,新老校區各設定兩名聯絡人(一男一女):
其餘理事會成員負責在10月21—10月22日期間向自己負責的會員通知到。
6、10月23會長到院裡辦理借相機手續,儘可能的多給會員一些優惠。
7、10月25日新老區會員七點在圖書館門口集合,一起組隊步行道古隆中。
8、到古隆中買票進公園後分發物品,對會員進行分組,由大家公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一切事情,以小組為單位行動,教會會員使用相機後方可離開,下午四點在指定地點集合,集體留影紀念。
9、回學校後對相機進行收集整理,總結得失,以便於以後更好的做好此類活動。
七、資金預算
1、買宣傳海報10張:25元
2、膠水三瓶:9元
3、活動買水果:50元
4、買活動獎品:50元
5、理事會成員門票費用等:100
6、證書列印(20張):30元
7、製作宣傳噴繪一張:85元
共計:349元
其中會員的門票費用 20 元,非會員 25元。
八、活動獎勵
本次活動將評出優秀組織者五名,先進個人若干,頒發院級證書。
xx院攝影藝術研究會
設計方案 篇2
目標:理解作者所寫的橋之美;與中國石拱橋比較,感受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理解一些難句的情味。
【課時】
兩課時(課內指導一課時,課外自讀鞏固一課時)
第一課時
(課內指導)步驟:
【匯入】
簡介作者:吳冠中1919年生,中國現代畫家。
在早讀課讀過書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或看播放有關畫面)思考:在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提示:這篇課文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美術工作者以獨到的視角,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到美好而說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在此時煥發出新的靈性與生命力。
畫家眼中的橋有什麼特殊的美感呢?學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師再明確指導:
概括地說,是橋在不同環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裡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型別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
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說,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說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隨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絡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裡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圖》裡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透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開始結合具體例項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作者是所舉例項基本上持否定態度。
引導學生體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為一體。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裡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這吸引著畫家總是追尋著橋的身影。
比較:《中國石拱橋》與本文的區別:中國石拱橋以準確的資料、例子等對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進行了說明,是人對石拱橋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本文則用藝術家的眼光對橋的美進行了描寫和評價。
板書:橋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例:1、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感受特別)聯絡形象的重疊與交錯
2、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景緻動人)構成豐富畫面
3、長橋之美(富於創造力)
4、風雨橋(形式獨特)
第二課時(課外進行)
學生課外自讀全文,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筆記本上,把難懂的句子找出來,與同學討論或找老師課外輔導。
把生字詞注音解釋後抄在筆記本上。
設計方案 篇3
學生分析:
一般特徵: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於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入門能力: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於《詩經》年代久遠,閱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藉助註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學習風格:學生對於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瞭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設定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慾望;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瞭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敘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瞭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註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參考:“搔首踟躕”,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夥子。
“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是個痴情的小夥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為什麼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製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為調皮,製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為善於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後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裡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溫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參考:這涉及到對詩歌的情節的理解。可作多種假設。一,女主人公走出來了,並且贈送男子彤管,而且兩人一面說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個場景,因為“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不知女子心意,於是前思後想,回憶種種情事,以揣測女子“不見”的因由,揣測女子對自己的心意。三,這是三個戀愛場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結:“詩無達詁”,所以成就了詩歌的朦朧美、含蓄美。這也體現了詩歌情節的`跳躍性,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節連貫起來,於是也就引發了不同的聯想,詩歌了就因此而有了無窮的魅力。
(2)討論“城隅”的解釋:
質疑:城隅有兩種理解,一是“城邊角落”,一是“城上角樓”,你願意取哪種解釋?為什麼?(為什麼課文註解首選的是城上角樓?)
提示:A、兩個見面地點有什麼不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地點?
B、如果是第一次見面呢?會選哪裡?為什麼?什麼情況下會選擇角樓?C、根據詩歌的描寫,男女主人公的戀愛是“初始階段”還是“高階階段”?根據分析,選擇哪個地點妥當些?
D、地點的選擇也跟人物的性格有關,什麼樣的性格會選擇什麼樣的地點?據詩歌的描寫,人物性格如何?
小結:一詞“兩解”甚至“多解”,無“定解”,留給讀者較大的想象空間,使詩歌朦朧而耐人尋味。
四、詩歌的表現手法。(直接傳授)
1、重章疊句的形式的表達效果達既加強了詩意的表達達又層層拓展詩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琅琅上口,有音韻和諧之美。
2、《詩經》“三義”,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什麼手法來寫?(直言其事,賦。)
五、作業(拓展遷移)。
1、同學們還接觸過《詩經》裡寫愛情的詩句嗎?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瓊瑤把《蒹葭》改編成一首曲子,鄧麗君把它唱紅了,聽過嗎?請你欣賞一下。(出示歌詞)請同學們也把這首《靜女》改編成現代歌詞,也就是寫成一首現代詩歌,注意要體現出詩歌體裁的特點,體現出意境之美和音韻之美。會譜曲的同學最好能同時譜上曲子。
設計方案 篇4
教案一:開火車
活動目標:
1、練習鑽圈,曲形前行,平衡等動作。
2、透過遊戲語言指令,學習做不同的飛翔動作,並保持身體平衡。
3、活動中,注意調整自己的動作,儘量不影響他人。
活動準備
1、拱形鑽圈4~6個。
2、椅子6把。
3、平衡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小手和小腳。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相應的動作,進行上肢和下肢的運動,可練習2遍。
二、遊戲活動—開地鐵。
1、教師透過語言激發幼兒鑽的動作,大家進行評價,探索正確的鑽圈方法,然後帶領幼兒一個跟著一個鑽過“山洞”,教師糾正幼兒的不正確動作。
2、教師扮車頭,幼兒扮成車廂,教師帶領幼兒一個跟著一個鑽過“山洞”。可以進行3遍。
3、加入椅子作為彎曲的“隧道”,從而增加地鐵線路的長度,教師帶領幼兒一個跟著一個鑽過“山洞”,走過彎曲的“隧道”,進行迴圈練習。可進行2遍。
1、加入平衡板表示“高架橋”,擴充套件線路的長度,增加平衡動作的練習。帶領幼兒“鑽山洞”“過隧道”“過高架橋”。遊戲可進行3~4遍。
三、放鬆活動—小空軍。
1、教師扮空軍隊長,幼兒扮小空軍。
2、遊戲開始,空軍隊長說“小空軍,架起飛機準備起飛”,幼兒兩手側平舉作飛機狀。隊長說:“向上飛”,幼兒兩手測平舉,嘴裡發出‘嗡嗡’聲,在場地周圍四散飛行。隊長說“向下飛”,幼兒兩手側平舉彎腰飛。隊長說“飛入雲層”,幼兒就兩手側平舉轉圈飛。隊長說“降落”,幼兒就慢慢蹲下並在原地不動。遊戲可進行3~4遍。
教案二:《開火車》
活動目標:
1、提高聽說快速反應能力,在集體面前大膽說話。
2、與他人協調動作,隨兒歌輪流交換角色。
3、透過玩遊戲,豐富地名知識。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知道我國的一些城市的名稱。
活動過程:
1、透過提問引出活動的主題。
教師:你們做過火車嗎?都坐火車去過哪裡?你們知道火車還能開到哪些地方?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省市的名稱。
教師:今天我們要玩一個遊戲,名字叫“開火車”。
2、講解遊戲規則
教師在講解遊戲規則重點說明:全班幼兒要邊拍手邊問開火車的人:“往哪兒開?”和“誰來開?”開火車的人必須隨兒歌的節奏迅速答出:“往××開。”和“××開。”如果答不上來,或思考時間較長,就停止遊戲一次。
3、帶全體或個別幼兒一起玩遊戲“開火車”。
教師先扮開火車的人,與全體幼兒進行對答遊戲。教師先說:“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兒問:“往哪兒開?”教師答:“往北京開。”幼兒問:“誰來開?”教師答:“大家開。”接著由幼兒扮開火車的人,與教師進行對答。
教師扮開火車的人,再請個別幼兒與教師進行開火車遊戲,要求幼兒大聲的對話。
4、請幼兒圍坐成半圓形,進行“開火車”遊戲。
先請一位幼兒扮開火車的人,大家一起邊拍手邊進行問答。在遊戲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將火車開往各個地方,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的講話,較快地進行對答。
遊戲兒歌:
甲: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
問:往哪開?
甲:往xx開。
問:誰來開?
甲:xx開。
幼兒園開火車遊戲教案,開火車遊戲是一個集體遊戲,可以一整個班級的幼兒一起玩,對於幼兒們來說,大家一起玩的遊戲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透過集體遊戲讓他們懂得遊戲的意義。
教案三:《開火車》
活動目標:
1、學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能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體驗集體活動樂趣。
活動準備:
1、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2、開火車音樂磁帶。
活動程序:
1、教師模仿火車的聲音,請幼兒辨別,引起遊戲的興趣。
2、向幼兒介紹遊戲的玩法。
教師當火車頭,小朋友在教師後面,沿場地上的圓圈一個跟一個地走,同時雙手在身體兩側模仿火車的樣子。注意不要掉隊。
3、 教師與幼兒共同遊戲。
(1)先由教師帶著做,待遊戲熟悉後,請能力強的幼兒當火車頭,或將火車變成兩列或四列,分別進行遊戲。
(2)加上情節,如鑽山洞、過大橋等,增加遊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活動延伸
此遊戲可用在生活活動中,如讓幼兒開著火車去喝水、小便、洗手、睡覺,增加情趣。
設計方案 篇5
授課時數:1課時
備課時間:年月日
授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聯絡上下文理解出現的生詞;
2、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充分感知、體驗和表達,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3、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聯絡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資料,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課前蒐集了哪些有關規則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生交流蒐集的資料。師補充有關名言和美國的一些生態規則。板書課題:釣魚的啟示。)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逐步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學生讀課文後指名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回顧學習方法學生自學交流。
1、師:上單元我們又學習了兩種自學方法:第一種是解答自己提出問題的方法。
生:?看問題的上文;?看問題的下文;?從全文整體內容理解。
師:第二種是做批註筆記,能使我們更深入的學習課文。如何做批註筆記呢?
生:畫出自己喜歡的重點詞句,記下不懂的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在課文旁邊或者頁下寫一兩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1)再讀課文,在文中空白處做批註筆記。
(2)小組內交流體會。對於仍有困惑的問題小組代表記錄到黑板上。
3、學生自學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實踐自學方法。
4、小組內交流讀書體會,組代表將困惑記錄到黑板上。
四、交流體會,形成對話。
1、各小組代表交流組內體會,其他成員可以補充。
2、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創設對話情景,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1)師:請同學們讀37頁金鑰匙的內容。怎樣能使自己深入課文,對課文產生深刻的體會?(學生自讀)
生:把課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
師:請同學們把文中的詹姆斯換成“我”,然後深入讀課文2~12自然段。
(學生練讀課文2~12自然段。)
(2)指名學生讀課文。
(3)師:請同學們進行細緻評價,如果覺得讀得好,說說好在什麼地方,如果有不足之處說說應該怎樣讀,為什麼?(學生進行細緻評價)
(4)再指名讀課文,讓學生在評價中設身處地體會,讀出作者的情感。
3、展開辯論深化思想
(1)魚到底該不該放呢?請同學們敞開心扉,實話實說。
(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該放或不該放。)
(2)根據學生觀點,將全班學生(或按座次)分為正反兩方。
正方:必須放魚反方:不必放魚
(3)展開辯論。辯論過程中,老師作好方向引導,如,激發學生從自己的已知經驗――河水的乾涸,生物的滅跡等方面來體會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4)總結辯論,昇華思想。
師:“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才不同於動物。”遵守規則應成為每個人內心的一種意識,不受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麼啟示?根據感受寫出自己喜愛的規則名言。
(學生書寫名言並交流。根據交流情況,張貼學生寫的名言。)
五、積累拓展
1、小組內合作鞏固生字生詞。2、做摘錄筆記。
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兒子父親
釣魚得意
放魚依依不捨沒有商量餘地
設計方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光的現象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他們對這些現象的產生不理解,也很有興趣很願意透過實驗來探索一些光的奧秘,為了滿足幼兒的求知願望,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發幼兒探索光的奧秘的興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水、玻璃杯、小鏡子、水盆、鐵環、放大鏡、硬幣、手電筒、三稜鏡、吹泡泡液等。
2、課件(一):各種照明燈、浴霸、歌廳裡的燈光、裝飾的彩燈、港口和馬路上的訊號燈。
課件(二):醫用的胃透鏡、x光、鐳射、汽車的反光鏡、潛艇的潛望鏡、南極考察用的冰透鏡、照相機、放大鏡等。
四、活動過程:
一、設定場景(拉上多媒體教室的窗簾使室內變暗)
師:提問:"小朋友,屋裡為什麼變暗了?"
幼兒:"沒有光了,所以屋裡變暗了;"
(開啟燈)提問:"為什麼屋裡又亮了?"
幼兒:"因為有燈光了,所以屋裡變亮了"。
師:"那麼,你能說說你都見過那些光呢?"
1、瞭解光的種類:
幼兒說出自己見過的那些光(太陽光、月光、星光、燈光、閃電光、x光、火光、鐳射、熒光棒、螢火蟲發出的光等等)。
師講解:像太陽光、月光、星光、火光、閃電光、螢火蟲的光是自然界產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燈光、鐳射、x光、螢光棒的光是人們製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讓幼兒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2、探索光的特性:
師:"下面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看看光是怎樣走路的?"
(一)、將活動室窗簾拉上,使室內變暗,開啟手電筒,讓幼兒觀察手電筒的光是怎樣走路的;還可以在有太陽時,在窗玻璃上貼上一塊中間剪有洞的黑紙,讓幼兒觀察太陽光是怎樣射進來的?
幼兒:"手電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太陽光是直著射進來的。"
師:小結這是光的第一個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二)、(拉開窗簾)讓幼兒在有陽光的地方玩小鏡子、水盆裡的水。
師:"小朋友邊玩觀察光發生了哪些變化"?
幼兒:"我發現小鏡子反光,""我發現水盆裡的水也反光""我發現小鏡子讓光拐彎了"。
師小結:這叫光的第二個特性:光的反射性。
(三)、把硬幣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導幼兒觀察硬幣和筷子的變化,幼兒:"我發現筷子折了";"我發現硬幣從玻璃杯側面看變得很大,從玻璃杯的上面看沒變"。師告訴幼兒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三個特性.
師與幼兒一起總結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3、討論光的用途:
師:"人們利用光的這些特性發明瞭許多有用的東西,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一):瞭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娛樂、裝飾、用作訊號等。
(二)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診療、美容、科考、照相等。師接合課件依一介紹光的這些用途。讓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光有哪些作用?幼兒:"作手影、幫助找東西"。
4、遊戲: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三稜鏡反射太陽光,讓幼兒觀看光的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
5、小製作:變色陀螺或潛望鏡。
6、鼓勵幼兒長大後探索、發現更多的沒有被人類發現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造福人類。
五、活動反思:
本活動幼兒很喜歡,都能積極參與,探索興趣很足,很願意做實驗。也懂得了許多關於光的知識,明白了光的這些特性。但內容有點多,時間稍長,所以建議將光的顏色部分探索和製作變色陀螺另設一課時。
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課前準備】
1、教師:
生字卡片。
2、學生:
留心觀察家人喜歡看什麼電視。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引入
1、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戲,天天翻花樣。
(電視)
2、交流課前的調查:
說說自己喜歡看什麼電視,爸爸媽媽喜歡看什麼電視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標自然段的序號。
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劃下來。
2、小組內互相請教,解決疑難。
3、全班交流:
說說自己學會了什麼。
誰教會自己什麼。
小組內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
三、自主識字
1、藉助拼音自己讀。
2、自願試讀,正音。
3、識記生字交流:
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4、檢查識記:
開火車認讀。
四、再讀課文
1、自由練讀。
2、個別讀,評議:
生字念得準不準。
3、全班齊讀課文。
五、寫字
全部是上下結構,指導寫家。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
認讀生字卡片。
二、看圖說話
這是誰的家 他家有哪些人 他們在幹什麼
三、學習第一節
1、指名朗讀。
2、奇妙是什麼意思 我家有什麼奇妙的事呢
學習第二、三、四節:
先大聲地讀讀詩歌!
3、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
我家有什麼奇妙的事呢
(身為球迷的爸爸愛看球賽,卻關掉球賽,換成京劇。)
(奶奶放棄了自己愛看的京劇,換成了足球頻道,奶奶不看電視卻看我們,和我們一齊拍手歡笑。)
(我們不再看球賽,而是聽音樂,看舞蹈。)
4、學習第五節:
讀一讀,想一想:
每個人的心中都裝著什麼
(讀出老人對兒孫的濃濃愛意。)
四、說話訓練
⑴ 齊讀第2~5節詩。
⑵ 小組討論:
用因為所以說話,例:
因為爸爸愛奶奶,想讓奶奶所以
因為奶奶愛我們,想讓我們所以
五、鞏固生字
1、聽字標序。
2、聽字舉卡片。
3、找朋友。
六、作業
1、擴詞:
關、寫、完、全。
2、朗讀詩歌,最好能把詩歌背出來。
設計方案 篇8
情況分析:
根據幼兒在數數方面的經驗,上大班的幼兒都會順著數10以內的數字,但是讓幼兒嘗試倒著數難度比較大,而且會數著數著變成順著數,於是設計以下這些活動,讓幼兒從具體形象上理解順數和倒數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透過自身的嘗試操作,發現1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知道什麼是順數和倒數。
2.感知順數逐個多1、倒數逐個少1的正逆關係,瞭解不同的數數方法。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老師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
二、激趣匯入,引發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小皮球,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出示出示ppt課件觀察)。
2.邊看ppt課件邊數數,從1數到10,練習順數。
3.邊看ppt課件邊數數,從10數到1,練習倒數。
4.教師小結,引出順數和倒數。
三、出示ppt課件,引導幼兒學習順數,倒數的方法。
1.提問:圖上是誰?(小猴子)它喜歡吃什麼啊?
2.數一數:盤子裡一共有幾個桃子?
3.小猴子開始吃桃子了,我們來看一看小猴子吃了幾個桃子?還剩下幾個桃子?
四、智慧屋:比較順數與倒數的異同。
1.小豬的家在第幾層?小熊的家在第幾層?小貓的家在第幾層?小白兔的家在第幾層?小豬的家在第幾層?小狗的家在第幾層?小猴子的家在第幾層?
2.小猴上樓時該怎麼數?小猴下樓時又該怎麼數?
3.小結: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
五、生活中的順數和倒數。
1.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過有哪些事例是順數,那些事例是倒數呢?
2.幼兒聯絡經驗說說順數、倒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延伸:
請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的練習,教師引導幼兒先按數字的順序點數,再連線。
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商品打折銷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義。
2.學生在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這種問題的基礎上自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養成獨立思考、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折扣的意義。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備註
活動一、創設情景理解折扣的意義
師:利用課件或掛圖出示商場店慶、商品打折的情境。
問:打折是什麼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麼?
生:結合實際瞭解到的資訊進行思考和交流,再閱讀課本進行對照分析。
小結:商店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銷售,通稱打折。幾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問:七五折表示什麼?五折表示什麼?
活動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1、出示例4
2、讓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彙報時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並且兩個問題加以比較
板書:(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師生共同總結解題方法
活動三、實踐應用
1、第97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並說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01頁第1、2、3
活動四、課堂總結
學生談談學習本課有什麼新的收穫。
板書設計:(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