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題報告>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

教師開題報告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1

  一、 選題緣由和意義

  根據在南陽以及洛陽走訪調查發現:現如今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日益增高,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中的自我期望和工作條件、工作負荷、幼兒和家長的評價三個因子對其工作壓力更是影響甚重。為了緩解幼兒教師工作壓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加強我國幼兒教育的整體提高,使幼兒教師能夠完全的自我投入到幼兒教育事業當中,特提出緩解幼師壓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二、關於該課題的研究現狀和趨勢

  透過走訪南陽,洛陽,包括其它縣級城市幼兒園,以及internet網際網路搜尋,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調查,對現今幼師工作壓力日益增高,心理健康水平較低以及幼師地位的認可度不夠高的現象有了更深的認識。

  現今,我國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認可,社會上對此還存在各種偏見,致使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不斷加大,逐漸成為高壓力人群。雖然每個職業都有壓力現象存在,而且並非所有壓力都是負面的、消極的,但是壓力增大到使人“不能承受”,以及整個職業群體都存在相同的負擔加重和壓力增大的問題時,將會成為職業發展的阻礙,對職業群體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本研究嘗試編制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問卷,希望透過對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分析相關因素與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的關係,並提出建議,以減輕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進而提高幼兒園教師群體的職業素質。

  三、研究內容以及解決方法

  (一)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相關因素:

  1. 工作特徵

  2. 家庭及社會

  3. 幼兒園管理

  4. 職業發展

  5. 壓力反應

  (二)針對以上因素提出的應對措施:

  1. 關戶幼師,提供輕鬆的環境,科學安排工作,勞逸結合,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 實行分班倒班制度讓幼師有充足的自我調節空間,給予幼兒園教師更多的鼓勵和支援

  3. 從實際出發,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負擔,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積極性

  4. 關注幼兒園教師的成長髮展需要,關注高學歷教師的發展需要,提供自我發展和完善的機會,減輕職業發展壓力

  5. 因時制宜,讓孩子反過來“教”老師。

  幼兒園教師這一行業制度還不夠完善,導致幼師工作壓力過重,現如今,必須透過以上措施來緩解幼師的壓力,才能讓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王小鶴:《幼兒教師職業壓力的現狀與對策》,平頂山學院學報,20xx/3,P28

  [2] 陳明麗、許明:《國外關於教師職業壓力的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3,P24

  [3] 王重鳴,王劍傑:《職業緊張因素的結構關係分析》,心理科學,1995/18,P263-267

  [4] 陳德雲:《教師壓力分析及解決策略》,外國教育研究,20xx/12,P13

  [5] 張海芳:《山區中學教師心理壓力的調查》,現代教育論叢,1993/4,P12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2

  蘭陵縣XX中專 韓XX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

  大家好!我申報的《數控工種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研究》課題,已經學校教科室研究批准,被列為研究課題,經過有關領導專家的悉心指導和課題組的精心籌備,今天正式開題,我代表課題研究組作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敬請各位領導、專家和老師們對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給予指正、審議。

  一、課題名稱

  《數控工種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目的和意義

  1.當前無論是我們學校送學生到各個企業單位,還是企業主動來我們學校招人,我們發現:現代企業和市場選擇人才時看中的不僅只是學生擁有的文憑和證書,更看重的是學生個體基本素質、基本技能與職業素養。

  2.我校學生大都來自農村, 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目標定位不準確。特別是在這個手機橫行的時代,不玩手機,就沒有了方向,不能清醒的認識自己,看不上當地小企業,嚮往大城市;還有隻是想學點技術混口飯吃,缺少遠大的職業理想;有的乾脆混張文憑,不思進取,文化課學習不認真,專業學習怕吃苦,動手能力差。一些學生到實習單位後往往只講究工資待遇,稍不如意就回家了。還有的則適應不了單位嚴格的勞動紀律、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而為企業所不容,造成一方面企業需要工人,而另一方面一些學生感到就業難的尷尬局面。

  3.基於這種情況,我們感覺到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增強就業創業能力,確保就業成功率與優質就業率,正因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開始了本課題的研究。

  三、本課題研究價值

  1.理論價值。透過研究,探索我校學生就業素質培養”的目標、方法、策略和途徑,為培養農村中職生職業素養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

  2.實踐價值。本課題的研究對我校如何就業及時調整思路,尋求培養我校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和途徑,將對推動我校學生職 業素養培養提供切實的幫助和支援。

  四、國內外現狀分析

  我查閱大量文獻,發現國內外已有許多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多方位探討,但是我感覺他們研究題目範圍過大,對於我校的學生不是很具體,我們這裡學生文化素質偏低 ,較落後,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家長希望孩子有份穩定工作,特別珍惜孩子的每一次工作機會,而孩子因沒有職業素養很容易失去工作,因此我針對我們這裡的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研究了這一課題。

  五、創新之處

  1.課題立足本校實際,進行合理具體的分析,尋找就業素質培養的具體方法。為蘭陵縣農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

  2.題目的選定,對我校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將德育教學與社會環境、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將來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六、課題的界定

  1.職業素養是指人在社會上從事一定職業的基本素質和職業能力。

  2.數控工種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是指根據實際情況培養我校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表現為行為習慣,吃苦耐勞,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持之以恆,以及適應工作崗位的技能等。

  七、課題的理論依據

  本課題“以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xx]8號)為指導思想,以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精神為依據,以校本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需求”背景為出發點,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八、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

  1.在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的中職生。

  2.提高學生素質,綜合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研究內容

  1.如何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多學習技術,適應企業的需要。

  2.對以上問題進行探究,找出解決辦法,提高學生素質,為企業培養合格。

  九、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採用以理論探究和各項活動開展相結合進行研究。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1.調查研究法。透過訪談、問卷和統計瞭解當前職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就業情況、用人單位人才的緊缺需求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課題提供事實依據,從中總結規律,發現問題,提出對策。

  2.案例分析法。透過就業的畢業生和企業領導訪談了解現狀確定思路,提出自己的觀點

  3.座談法。

  十、研究物件

  蘭陵縣職業中專在校生及部分已經就業的學生。

  十一、研究過程

  課題研究預計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15日—20xx年9月15日

  (1)成立課題組,建立健全研究小組;

  (2)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好前測工作;

  (3)廣泛收集資料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文獻資料;

  (4)擬定課題實施操作方案,請專家指導,進行開題論證。成果形式:課題開題報告,論文。

  2.實施階段:20xx年9 月16日—20xx年5月16日

  (1)按照研究方案具體實施研究;

  (2)定期開展研究活動,研究教育的內容、途徑、並著力研究課內外相結合的操作方法。依據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再研究再總結的原則,全面完成課題各項研究工作;

  (3)請專家指導;

  (4)建立較為完整的檔案,並擬定實驗報告。

  成果形式:優秀論文、問卷調查、教師總結、學生總結、調查報告等。

  3.結題階段:20xx年5月17日—20xx年9月26日

  (1)課題總結和實驗報告;

  (2)學生就業創業,案例分析總結;

  (3)對課題完成情況和取得成果全面總結,請專家鑑定。

  成果形式:結題報告。

  十二、研究措施

  1.先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透過德育課把我們的理論貫徹到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職業素養。

  2.實地考察,到企業,工廠裡去,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

  十三、預期研究成果

  1.調查研究板塊 各類調查表、資料統計及分析報告等。

  2.多樣化活動板塊 影片、圖片、案例等。

  十四、人員分工

  韓XX:課題實施方案的策劃,課題的組織、管理、協調

  曹XX:課題實施方案的制定,研究活動的組織、安排,結題報告的撰寫

  王XX: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彙編

  顏XX:攝影剪錄、製作

  十五、完成課題的條件和保證

  1.本課題組成員,課題負責人為中學高階教師,研究生,青年教師。具有較高教研能力;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公立中等職業學校,設施完備,管理規範,建有校園網際網路,這是確保課題研究正常執行的良好條件。同時,本課題得到學校領導、教科室、政教處,教務處的大力支援。

  2.經費保證:課題啟動後,學校將在研究經費上給予全力保證。

  3.制度保證:為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學校制定一系列相關制度,監督、激勵該課題

  十六、參考文獻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xx]8號)。

  謝謝大家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3

  一、選題緣由

  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多年來已經在教師中形成了一種共識,這個統一的格局一直在延續著。這個格局是:錯題打“x”,對題打“v”,落款是X月X日,再加一個等級評價,錯題要求更正,若再錯再打“X”,再更正,直至做對為止。我的老師、老師的老師……都是忠實地、不折不扣地執行著這樣的數學作業批改規則,也從未因此引發過任何爭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都習以為常。基於此,我想打破這個格局,對數學作業的批改作一些探討。

  二、研究意義

  我認為數學作業批改方法研究有以下功能:

  1、適合小學生作業批改的方法,可提高學生的作業正確率。

  2、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自覺性。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

  4、減輕數學教師的繁重無效勞動,提高數學作業批改的質量和效率。

  5、幫助中、差生學好數學,克服大面積“兩極分化”現象。

  三、文獻綜述

  程明美在《怎樣批改作業才更有效》(《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xx年第1l期)中對作業批改的有效性進行了思考,認為作業要及時批改;做好記錄;及時講評;加強個別輔導;給學生充分的改正時間;加大第二次作業批改檢查的力度;增加面批的時間和次數;樹立學生效仿的榜樣;給一些客觀公正的評價。其中“加大第二次作業批改檢查的力度”、“增加面批的時間和次數”在其他文章中較少提到。 教師批改作業,任務量比較大,如果有一部分改為當堂處理,效率就會提高很多,另外,學生互批、互改作業,也是普遍採用的形式,這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聽課率,增強學生的評價能力。 孫琪斌、楊麗在《作業批改的多元評價模式初探》(《教育科學》20xx年第8期)中提出四個“引入”作為作業批改的評價標準,值得借鑑:引入“解題速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思維敏捷性;引入“正確程度”,有利於啟用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引入“創新程度”,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人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作能力;引入“規範程度”,有利於啟用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學生良好的書寫表達能力。

  四、研究步驟及措施

  1、調查階段(20xx年6月至8月)在全鄉小學數學教師、家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瞭解他們對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方法的看法。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5月)以自己班的學生為主要研究物件,創設自己的數學作業批改模式。

  3、總結階段(20xx年6月至9月)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分析、歸納實驗研究情況,總結經驗。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方式進行。

  1、 調查法。採用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

  2、 行動研究法。以行動研究法為主,結合個案研究,並採用錄影、案例、學生訪談等手段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記錄。

  3、 經驗總結法。總結經驗。

  六、成果預測及結題報告結構

  1、透過課題研究,使每個學生透過作業的訂正過程,能夠取長補短,明確目標,瞭解更多的思想、資訊,開闊視野,加強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準確性,尤其對差生有機會學到正確的解題方法,不再“望號興嘆”!

  2、透過課題的研究,真正體現“訂正為了更好地學習”的原則,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4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的重要條件,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從日常的心理諮詢工作、相關的調查研究和媒體介紹的大量案例中不難看出,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以及學生在自身成長過程中產生的煩惱與困惑等是中小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其中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素質和學生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絡,因為教師性格對學生髮展的影響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並且學生年齡越小越容易接受教師語言態度、行為習慣的影響。教師良好的素質特徵,不僅時時感染和教育著學生,而且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

  1、從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觀”看,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發展學生個體的全面素質,二是發展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素質教育的學科教育面對的是學生全體,故而把心理品質教滲透到學科教育中,其實質就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品質。

  2、從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看,自從提出素質教育以來,很多地方從各個角度對其進行了實施途徑的探索。有的從課程結構入手,有的從教學管理入手,有的從教育評價入手,有的則從教師素質入手等。但人們漸漸發現,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嘗試,素質教育必須進課堂才能落實。同樣,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也必須進課堂才能真正得到落實。那種把心理教育遊離於課堂這個教育陣地地以外的方式既不實際,也不實惠。

  3、從國外心理教育的發展趨勢看,“矯治與發展並舉”是心理教育的必由之路。以著眼少數有問題和適應有困難的學生,注重補救性行為的“矯治性”工作,雖是輔導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對正常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和心理潛能的發揮的“發展性”工作卻不能忽視。美國學校輔導主任協會在所制訂的“中學輔導主任的工作”中就明確指出:“發揮性的指導是指導工作的組成部分,這個指導是努力對學生成長的有計劃的積極的干預,從而推動學生多方面個人的、社會的、情感的、生活的、道德的、認識的、審美的能力都得到發展,並促進這些方面綜合統一到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中。”這就是說,我們把心理品質教育納入學科教育中去實施,其實質就是要面向全體,注重“發展“,走“矯治與發展並舉”的道路。其目標體系是:把矯治學生偏差行為和消除心理問題作為短期目標;把培養學生正確的自我觀、自主性、學習能力和社交適應力等作為中期目標:而把促進學生自我完善,使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

  4、就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客觀實際而言,學生許多心理問題都源於學習問題,尤其是學習心理問題。有的學者指出:學生心理健康是影響學生學習和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卻沒考慮到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排解,才可能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這些心理又反過來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直接把心理品質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之中,其目的就是要把心理品質教育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習過程直接掛鉤,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5、從人們對心理教育的認識上看,人們通常把心理教育看作是少數心理學工作者的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心理教育應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分內之事。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就明文規定,“對中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要求“全體教師共同參與”。

  6、從培訓師資的角度看,在學科教育中實施心理品質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迫使所有學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修養和心理教育水平。教師負載著傳遞人類文化知識和培養下—代的崇高使命,由此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否則,不僅影響自身發展,更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

  7、從教育本身的內涵看,學校教育絕非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這樣一個“三位一體”的協和系統。教育心理學認為,知識是對事物屬性及其聯絡的認識,表現為對事物的知覺、表象、概念、法則等心理形式;能力是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需的個性心理特徵。素質的含義有多種,現在多指人在某一方面的心理修養或各方面心理修養的綜合表現。這就是說,知識、能力、素質三者是相輔相成的,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心理過程。所以,我們把心理品質教育納入學科教育的常規課堂中,是有其級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的。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從當前的國內外情況來看,目前普遍的誤解是心理健康教育以人為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人為本,更多的是為了把學生轉化成符合教學的學生,而很多教學行為本身又存在著各種各樣違背以人為本的事實。長期以來,很多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對某類問題學生的研究上,還沒弄清學生到底有沒有問題,是什麼問題,這些問題與教師的素質有什麼關係,就把一些學生歸為另類,對他們另眼相看,採取一系列的預防和矯正措施,這本身就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阻礙了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發展。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開展教師素質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與時俱進的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心理全面、健康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本課題中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課題界定據小學生成長髮育的規律、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發展心理入手,運用心理學理論,採取各種適當的方法,透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在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提高適應和生存能力,並針對我們發現的小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行為,進行引導、轉化和調治,以達到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其個性心理全面、和諧發展,全面提高小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如何透過提高教師素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面對的課題。怎樣在小學生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研究和探索的主要目標。“教師素質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透過提高教師素質探索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易於被小學生接受併為小學生所喜愛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徑。研究本課題的依據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和國家法律、國家的有關教育政策以及國家教育行政機關的有關規定進行探索和研究的。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分為主體工程和輔助工程兩部分:主體工程的價值取向著眼於“發展”,輔助工程的價值取向著眼於“矯治”,二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主體工程包括:

  1、課堂心理環境的營造研究。學科教育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學校特有的育人環境,這種環境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雙向心理交流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課堂心理環境是指課堂教學中對師生心理產生實際影響的學習生活環境。課堂心理環境有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心理環境,也有消極、冷漠、沉悶的心理環境。創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學科教育進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有效實施心理品質教育的重要條件。科學家們研究表明,一個人在積極性高漲時,可以發揮80%—90%的才能,反之只發揮20%。因此,只有營造協調、融洽的心理氣氛,才能激起相同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2、以語文學科為龍頭,帶動其他學科實施心理品質教育的策略研究。每個學科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心理品質的因子,但如果一開始就在所有學科中全面展開,這顯然既不實際,也不科學。語文學科本身就是“語言性”、“工具性”、“文學性”、“人文性”等的包容體,換句話說,語文字身就是社會生活的反應,本身就是人性的張揚及個性心理品質的折射。所以,我們決定以語文學科為突破口,探索學科(所有學科)教育實施心理品質教育的方法、策略、途徑等。具體說,就是重點放在語文學科中進行研究,其他學科參照研究。當實驗取得一定實效後,再逐步輻射和規範其他學科。這樣,既能為其他學科摸索出一條可資借鑑的前路,又解決了師資培上的難題。

  3、.學科教育實施心理品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常規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可謂異彩紛呈。但正如美國教育家埃根等人在其所著《教師的策略》一書中所說的那樣:“教學中不存在一種可以適合於所有教學情景的模式或結構,不同的教學目標需要有不同的教學的策略相適應,世界上不存在一種萬能的教學模式。”由於我們在學科教育的常規課堂教學中納入了心理品質教育這一特定因素,故而必須重新構建一種能把學科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4、教師自身心理素質和心理教育水平的提高研究。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我們的教師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上的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要實施心理品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顯然是很艱難的。為此,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心理素質和心理教育水平的教師。其基本思路是由少數骨幹帶動某一學科(語文)教師,再由某一學科(語文)教師帶動其他學科教師,從而產生一種油浸紙巾的效果,即“點———片———面”的培訓模式。

  輔助工程主要包括:

  5、心理活動課研究。心理活動課與常規活動課,既有區別又有聯絡。其相同點是都以“活動”為主,讓學生在自主行為的活動嘗試中去感悟與體驗。所不同的是,常規活動課的內容及範疇要廣些,而心理活動課則把目標集中指向心理規律的探索和心理品質的提高這一點上。關於心理活動課的研究,兄弟學校已經總結了不少成功經驗,我們在借鑑相關成功經驗的同時,結合本校實際,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於本校、本地區的新路子。

  6、校園心育環境的建設研究。我們說的校園心育環境主要包括“心理諮詢室”、“心理諮詢信箱”、“心理諮詢熱線”、“心理廣播”、“心理諮詢導報”等側重於心理矯治和補救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五、實驗方法

  本課題研究採用:

  1、文獻研究法:從多方位、多角度開展對情報資料的比較研究,把握國內外同一課題的研究動態,借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論。

  2、調查研究法:透過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等方法,調查“隔代教育”下的生對自主需求、追求的心理現狀和潛能發展的可能性,總結篩選有利於該課題研究的經驗、方法,為構建課題研究提供經驗性原型和基礎。

  3、實驗研究法:從該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假設出發,有效地控制無關變數,成功地操縱自變數,科學地觀察因變數,開展課題實驗,檢驗理論構想,豐富課題研究模式。

  4、行動研究法:一切為了行動,為了行動的一切。課題研究價值的取向取決於學生群體的行為方式和結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心理旨在激發追求自主的意念,自主意念的激發又旨在學生行動的催化。行動結果是檢測課題績效的主談話法、諮詢法、建立心理檔案、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等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驟。

  1、準備階段:(20xx.9~20xx.12)組織有關成員學習理論,參加培訓;設計方案,組建課題研究小組,做好各項測試,申報立項。

  2、實驗階段:(20xx.1~20xx.9) 進行課題方案的論證。制定階段實施計劃。圍繞計劃全面展開實驗研究。舉辦階段報告會。

  3、總結階段(20xx.9~20xx.12)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撰寫實驗報告,舉辦結題報告會。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5

  一、選題依據及意義(不少於300字)

  教育實習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是促進學生教師職業意識形成、角色轉換和職業定位的重要過程。為基礎教育培養高質量師資,是高師院校生存和發展的立足點和生長點。(先總說教育實習的重要性,這是選題依據之一。)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給高師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對教育實習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幾十年來變化不大,教育實習的時間偏短,教學內容與基礎教育脫節,教學理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高師院校培養的準教師不能完全適應基礎教育新課改的需要。(分析目前教育實習存在的突出問題,說明改革的必要性,這是選題依據之二。)為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大教育實習的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觀念,最佳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改革教師教育培養模式,加強高師院校與基礎教育的合作與聯絡,建立以實習生為主體的自主、立體、開放的“過程性”教育實習模式,是提高從師任教能力,彰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特色的迫切需要。(提出選題的方向及意義)

  二、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含論文(設計)提綱,不少於500字)

  1.研究目標:

  由於高師院校培養的是面向基礎教育的未來教師,而教育實習又是培養學生從師任教基本能力,陶冶學生高尚師德情操的重要途徑。隨著新世紀國內外教育形勢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蓬勃開展,基礎教育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現狀、改革的目標、結構、內容、教學方式、評價體系等的深入研究,更新舊的教育實習觀念,改革舊的教育實習管理執行模式,在借鑑當前區內外實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和新型教師培養需要的實習新模式,切實提高師範生從師任教的能力,為我區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以及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一種有益的借鑑。(研究目標就是要說明透過對什麼內容的研究,運用什麼樣的手段,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這段寫的目的,要與下面的“主要內容”有關聯,但不是照抄。)

  2.主要內容(提綱):

  ①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情況;

  ②新課程對高師院校的教育提出的新挑戰;

  ③區內外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模式比較研究;

  ④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的對策研究;

  ⑥新課改背景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這部分是對目標的具體化,可提綱挈領地寫,但要呼應目標提到的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蒐集整理相關研究資料,為研究做準備;

  2.調查研究法:透過訪談、問卷、統計分析等,把握新課改和高師院校教育實習的現狀、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

  3.比較分析法:比較國內外、區內外不同地區之間教育實習的差別,從中找出改進的對策。在課題研究過程還將廣泛徵集其它高師院校的做法,努力使課題更加完善,更有現實意義。

  (二)研究手段

教師開題報告範文6

  目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題目與撰寫內容不符,調查問卷設計的科學性、有效性把握不準,研究重點與選題的依據、意義不明確,研究框架設計不合理等方面。導致這一個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術態度不嚴謹;另一方面是目前田徑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往往在人文社科類領域確立論文選題,由於選題與所學專業脫離,且相關學科知識掌握較薄弱,致使最後諸多問題暴露。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條理更加清晰、闡述更加準確、思路更加透徹,歸納、總結了以下幾點意見,希望對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文獻綜述是完成高質量開題的關鍵

  根據調查得知,近幾年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時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資料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瞭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掌握的不全面、不詳細,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些研究生甚至沒有完全明確撰寫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更多的是對前人研究工作的敘述,而對自己的研究設計介紹得甚少。

  (二)研究內容的涵蓋是體現開題細膩程度的重要標誌

  研究內容的涵蓋應力求精簡透徹、主次分明。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每個人的報告時間是有規定的,一般在10-15分鐘不等。在有效的時間裡,既要做到報告內容明確,又要控制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這就對報告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借鑑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的意見,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選題依據,選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課題進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準備採取的應變措施等幾個方面。選題的依據、意義應極具針對性地指向初擬題目,按其研究內容刪選代表性較強的文句作為報告的重點,體現條理化與清晰化;在撰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時應注意,要將其內容層次化,把歸納、總結出來的文獻分列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分為基礎理論研究、現狀性綜述及分析對比性研究等三個方面。同時,還應注意文獻羅列的規範性,所列的內容都應按相同的格式、按事物發展的一般性規律有序地排列。

  課題進行的途徑、步驟及設想是開題報告的重點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初擬的論文框架及可行性分析五個方面,在闡述研究途徑時應說明將運用哪些學科知識、以怎樣的視角作為切入點,並將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闡述清楚,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應詳細說明。研究的步驟一般按課題預期的研究程式,以時間劃分階段,從頭到尾進行羅列。至於論文的初擬框架,無論是在開題報告中,還是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都應視為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需要仔細的揣摩和反覆的斟酌,還應與導師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以確保初擬框架設計得更加周密、更為合理。可行性分析則要抓住其內涵撰寫,明確闡述現階段已具備的研究條件與尚缺少的研究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等。對課題的創新之處和預期的創造性成果的闡述應重點說明,在課題的相關研究領域中,前人累積了哪些研究成果,研究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本課題與他人研究的側重點和不同之處,並圍繞研究的目標,簡要闡述課題的創新點及其成果的形式。

  (三)學術態度的嚴謹與否是制約學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透過走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得知,目前,在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著明顯的學術不嚴謹現象,主要表現在,開題報告中的錯字與漏字較多、文句表述不通順和不完整、論述條理不清晰、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不規範、撰寫開題的整個思路不明確、研究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術水平的提高。因此,為了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與寫作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進,除了端正學習態度以外,還必須重視研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基本功的訓練。

  研究性思維能力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

  一是思考,思考是研究的前提,假如研讀材料時感悟不出它們可以解釋的物件,瞭解某個研究領域時不知道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專研某篇學術文章時找不出其薄弱環節,運用別人的理論觀點時不明白其精髓,收集眾多資料後卻不清楚應從哪個方面入手,高質量的開題報告就寫不出來。所以,必須善於懷疑,勤于思考;

  二是積累,積累是研究的基礎,學問是積累出來的,知識儲備多了,就容易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不善於積累,經常前讀後忘,就不能適應日後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所以要善於累積,做好讀書筆記;

  三是分析,分析是研究的手段之一,與思考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經常思考有利於分析能力的提高,但經常思考不等於分析能力就一定強,所以,要學會思考,並把握好思考的方向,否則,思考的結論就會出現反差,就會變成一種低水平的思考。

  小結

  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不是形式,故此,一定要研究實質。為了能使我國田徑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研究能力和開題報告撰寫能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首先,研究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加強思路梳理、文句表達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尤其要注意培養透過理論思維發現問題的研究能力。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才能為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奠定實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