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題報告>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集合11篇)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集合11篇)

  在現在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1

  一、開題報告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計算機課程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課題背景和意義:

  隨著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Internet應用在全球範圍內日益普及,當今社會正快速向資訊化社會前進,資訊自動化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從而使我們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在眾多網路服務中,Web已然成為時代的主流,而Java Web開發技術則因為可以進行復雜的資料庫操作、很強的互動性以及方便的使用者控制和管理備受開發人員的青睞。其中Struts作為基於MVC模型的Web框架,自推出以來不斷受到開發者的追捧,得到了使用者廣泛的應用。作為最成功的Web框架,Struts擁有眾多的優點:使用MVC模型、功能齊全的標籤庫、開放原始碼等。

  Java Web技術非常成熟,能為複雜的應用提供強大的業務計算能力,但是其介面展現能力卻略顯晦澀。恰巧同樣基於MVC模式的Flex技術的優勢在於構建絢麗的使用者介面,能為使用者提供很好的“富客戶端”體驗,但業務處理能力卻並不是它的強項。所以Struts與Flex的結合必將引領Web開發的新的潮流。

  目前在我們學校,存在各級各類的考試和活動,而學校現有的報名系統只能完成一些重要的國家級考試的報名。大部分的資訊公佈和報名工作主要還是依賴於人工完成,不僅缺乏條理,而且工作效率極低。人工管理還存在許多的弊端,由於不可避免的人為因素,容易造成資料的遺漏和誤報。計算機資訊化管理有著儲存量大、速度快等許多優點,提供給我們的處理資訊及時快捷,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網路,結合Struts技術和Flex技術實現動態的管理和完美的畫面。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的發展和普及,利用Struts和Flex技術開發的各種網路報名系統必將大行其道。

  研究的主要內容:

  1、 研究目標:

  (1) 實現校園考試和活動資訊公佈和報名的科學規範化。

  (2) 實現校園考試和活動資訊公佈和報名的自動簡便化。

  (3) 實現校園考試和活動資訊公佈和報名的網路便化。

  (4) 實現Struts技術和Flex技術的完美結合。

  2、研究內容

  用Struts技術和Flex技術實現基於B/S模式的網路報名系統,主要包括3類使用者:學生、教師和管理員。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操作介面和它們各自的功能:

  (1)學生:註冊、登入、瀏覽、報名、發表意見和建議。

  (2)教師:註冊、登入、瀏覽、報名、發表意見和建議。

  (3)管理員:檢視所有專案的報名情況、資訊的釋出和匯出、系統的維護(增、刪、改)、使用者開設等等。

  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

  使用的開發技術有:

  Struts:完成業務邏輯處理和計算;Flex:完成頁面製作;Tomcat6.0:系統的釋出和執行環境;MySql:完成資料資訊的儲存。

  開發流程:

  1、 本系統在Eclipse環境中使用Flex完成頁面的製作。

  2、 在完成頁面製作,同樣在Eclipse環境用Struts框架完成頁面間的跳轉和業務邏輯。

  3、將成果物釋出在tomcat伺服器上,驗證各頁面間是否能夠正確跳轉。

  4、完成頁面與MySql資料庫間的連線,並匯入初始資料。

  5、重新在tomcat伺服器上釋出系統驗證各環節的銜接是否正確,資料處理是否有誤。

  6、完成上述過程,並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完善後,對整個系統進行各項測試。

  7、完成測試,通過後,正式在校園網上釋出系統,試執行。

  預期結果:

  1、 一個完整的,能夠實現上述功能的,可以執行的系統。

  2、 一份畢業設計報告。

  3、 最終的系統畫面:

  進度計劃:

  WBS NAME START FINISH WORK

  1 前期調研 Sep 1 Sep 14 10天

  2 設計 Sep 15 Dec 5 58天

  2.1 開發環境的選擇和構築 Sep 15 Sep 29 11天

  2.2 功能模組設計 Sep 30 Oct 25 18天

  2.3 介面的設計 Oct 26 Nov 22 20天

  2.4 資料庫表單的設計 Nov 23 Dec 5 9天

  3 開發 Dec 6 Feb 6 45天

  3.1 開發環境和技術的學習 Dec 6 Dec 26 15天

  3.2 介面製作 Dec 27 Jan 16 15天

  3.3 介面與資料庫的連結 Jan 17 Feb 6 15天

  4 測試 Feb 7 Mar 19 30天

  5 畢業論文 Mar 20 Apr 9 15天

  二、閱讀文獻目錄

  序號 文獻名 文獻出處 文獻發表時間

  1 基於Dojo元件的報名系統的應用 中國教育資訊化 20xx年3月

  2 論三種設計模式在報名系統中的應用 計算機與資訊科技 20xx年4月

  3 基於WEB模式的高校設計大賽報名系統設計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xx年10月

  4 利用ASP實現網路通用報名系統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xx年8月

  5 基於Web的培訓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 福建電腦 20xx年11月

  6 高考報名系統統計功能的探討與實現 現代計算機 20xx年2月

  7 基於B/S模式的等級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 4月

  8 基於ASP的遠端高校考試報名系統的實現 中國科技資訊 20xx年8月

  9 基於B/S的網路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廣場 20xx年1月

  10 基於WEB的CET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資訊(學術研究) 20xx年5月

  11 基於WEB的選修課報名系統設計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6月

  12 高校新生報名管理系統設計 資訊與電腦(理論版) 20xx年5月

  13 基於ASP的藝術考試網上報名系統的開發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8月

  14 面向Web系統的Struts框架研究與應用 電子技術應用 20xx年8月

  15 基於B/S模式的教育學、心理學考試線上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1月

  16 基於ASP的網上報名系統研究與設計 資訊科技與資訊化 20xx年8月

  17 基於網路安全的網上報名系統的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12月

  18 計算機等級考試網上報名系統介面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資訊 20xx年9月

  19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關鍵環節設計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 20xx年3月

  20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輔助報名系統設計 計算機與現代化 20xx年6月

  三、文獻綜述

  注意:學生閱讀文獻後,必須寫出1500-20xx字左右的綜述或讀書報告,作為開題內容之一。(可增頁)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2

  論文題目:小型實體店鋪開發

  一、論文(設計)選題的依據(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該選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主要參考文獻等)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由於很多的小型實體店鋪一直在依靠手工方式來進行出庫、入庫等記錄,使庫存管理變得繁瑣,同時出錯率較高,並且存在不易查詢的弊端。所以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資訊系統開發針對這些弊端來進行開發與應用。並能很大提升店鋪的經營效率。使企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得快節奏與高效性。

  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庫存被稱為是“第3利潤源泉”,目前普遍認為佔企業總資產的20%~30%,庫存管理是企業物料管理的核心,是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企業單獨建設或與軟體公司合作開發庫存管理資訊系統這樣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雖然克服了手工管理模式的各種缺點,並基本上實現了庫存管理的資訊化,但該模式存在初期投資大、風險大、建設週期長、維護成本高等缺點。由於實現庫存管理資訊化是實現企業資訊化中關鍵的組成部分,所以針對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有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產成本控制的研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活動,其中庫存管理作為一個商業物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關心的,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有效、合理管理庫存,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份額,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在今天的商業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1、《C#系統開發完全手冊》明日科技張躍延徐文武人民郵電出版社

  2、《資料庫系統設計與開發》朱揚勇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3、《C#資料庫入門經典(第2版)》JamesHuddleston清華大學出版社楊浩譯

  4、《ASP資料庫系統開發案例精選》明日科技蓋天宇孫明麗鄒天思人民郵電出版社

  5、《資料庫原理及應用——SQLServer20xx》夏雙雙國防工業出版社

  6、《SQLServer20xx中文版資料庫管理與應用標準教程》王俊偉史創明清華大學出版社

  7、《SQLServer20xx資料庫實訓教程》李丹丹史秀璋清華大學出版社

  8、《SQLServer20xx資料庫(胡瑩瑾)》胡瑩瑾化學工業出版社

  9、《VisualC#開發技術大全》明日科技人民郵電報社

  10、《SQLServer20xx基礎教程》劉勇周學軍清華大學出版社

  11、《SQLServer20xx資料庫管理與開發》王慶建董徵宇電子工業出版社

  二、論文(設計)的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目標

  主要研究內容:

  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資訊系統開發研究的內容涉及庫存管理的全過程,包括入庫、出庫、退貨、訂貨、庫存統計查詢等等。

  根據上述工作流程,庫存管理系統將包含以下內容:

  1、能對企業內的各類貨物進行分類管理,並提供最低庫存量、最高庫存量、安全庫存量的預警功能。

  2、可以儲存各類資訊檔案包括物資、產品基本資訊、供貨單位資訊、使用單位資訊等。

  3、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物資入庫管理物資出庫管理等等,安全、高效;支援各種型別的出入庫業務:生產入庫、委外加工入庫、採購入庫、其他入庫、生產領料出庫、委外領料出庫、銷售出庫和其他出庫等

  4、提供退貨管理功能

  5、透過查詢庫存,及時瞭解庫存餘額資訊,便於訂貨下單,以免由於缺貨,影響生產。另外,還提供經濟訂貨量計算功能和列印訂貨採購單功能。

  6、可及時列印庫存餘額,方便領導決策或安排及時定貨、

  預期目標:

  透過人機介面來瀏覽資料庫內的各種資訊,並能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等指令。使使用者可以透過傻瓜式的操作來實現企業的庫存管理。

  三、論文(設計)的主要研究方案(擬採用的研究方法、準備工作情況及主要措施)

  主要研究方案:

  首先透過文獻法來蒐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設計所需要的資訊,以達到理論上實現設計方案的要求。

  再透過實地調研法,去實地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來達到設計的軟體能夠適合企業的應用。

  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是典型的資訊管理系統(MIS),其開發主要包括後臺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前端介面和應用程式的開發兩個方面。對於前者要求建立起資料一致性和完整性強、資料安全性好的庫。而對於後者則要求應用程式功能完備,易使用等特點。經過分析,我使用VisualC#進行前臺開發,並使用SQLServer20xx進行後臺資料庫管理。在短時間內建立系統應用原型,然後,對初始原型系統進行需求迭代,不斷修正和改進,直到形成使用者滿意的可行系統。

  前期準備工作有:

  一:掌握VisualC#整合開發環境,熟練掌握VisualStudio20xx開發工具,掌握圖形介面的設計,資料視窗,資料視窗物件,資料管道的應用,會使用庫管理專案。

  二:掌握SQLServer20xx資料庫系統的開發,掌握資料庫原理,包括資料庫設計、VisualStudio20xx與資料庫的連線,關係系統及其最佳化、資料庫安全和恢復、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三:掌握SQLServer20xx對資料庫圖形化的使用,使之更快、更好、更方便的建立資料庫。

  四、論文(設計)研究工作進展安排

  1、20xx年12月下旬:調研收集資料,確定課題的目標,完成開題報告的起草工作。

  2、20xx年1月中上旬:完善課題的開題報告。

  3、20xx年1—2月:理論分析研究,掌握VisualStudio20xx的開發和SQLServer20xx資料庫開發

  4、20xx年3月:完成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資訊系統開發的初始原型系統開發。

  5、20xx年3月底:系統的實施和測試和修改工作。

  6、20xx年4月初:總結並書寫論文。

  7、20xx年4月底:論文的修改和完善。

  8、20xx年5月19日:論文答辯。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3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資料等等。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項 格式 的規定。

  一.編寫目的

  《銀行帳目管理資訊系統》開題報告的編寫目的是透過對《銀行帳目管理資訊系統》中各模組的分析,確定系統的體系結構,模組內容,技術方法,明確各模組的功能和資料流,為程式編寫定下宏觀體系框架計算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3篇計算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3篇。

  二.開發背景

  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尤其是計算機大範圍的普及,計算機應用逐漸由大規模科學計算的海量資料處理轉向大規模的事務處理和對工作流的管理,這就產生了以臺式計算機為核心,以資料庫管理系統為開發環境的管理資訊系統在大規模的事務處理和對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特別是在銀行帳目管理之中的應用日益收到人們的關注。

  近年來我國資訊產業發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銀行帳目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務處理的應用中已顯得不相適應,採用IT技術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勢在必行。目前,對外開放必然趨勢使銀行業直面外國銀行巨頭的直接挑戰,因此,銀行必須提高其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環境。這

  在傳統的銀行帳戶管理中,其過程往往是很複雜的,繁瑣的,帳戶管理以入帳和出帳兩項內容為核心,在此過程中又需要經過若干道手續,因為整個過程都需要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且由於他們之間關聯複雜,統計和查詢的方式各不相同;且會出現資訊的重複傳遞問題,因此該過程必須實現資訊化。

  我們的系統開發的整體任務是實現銀行帳戶管理的系統化、規範化、自動化和智慧化,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能使新系統達到以最小的開發成本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據開發管理資訊系統的請求,透過初步調查和系統目標分析,對要開發的銀行帳戶管理資訊系統從技術上、經濟上、資源上和管理上進行是否可行的研究。這是一項保證資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誤和浪費的重要工作

  ⊙ 經濟上的可行性:主要分析成本與收益、投資效果等計算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3篇工作報告。

  ⊙ 技術上的可行性:要分析技術力量、計算機效能、通訊網路和系統條件等。

  ⊙ 資源上的可行性:主要指管理、經費能否得到保證。

  ⊙ 管理上的可行性:如帳戶管理水平、資料收集可能性、規章制度健全程度和領導對發展系統的態度。

  可行性分析已經寫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報請領導及有關專家審議,通過後進入了以下需求分析階段。

  四.系統需求分析

  使用者的主要需求有帳戶管理、取款機管理、使用者查詢、查詢統計等幾個方面:

  (1)帳戶管理方面:存款、取款、開戶、銷戶、修改資訊、辦卡、掛失卡;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4

  計算機研究生開題報告包括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方向,不同計算機碩士專業研究主題各有特點,其開題報告形式卻大體一致,下文以“PHP技術應用於中小企業網站開發”課題為例,擬定計算機研究生開題報告範文。

  一、選題來源與研究背景

  隨著千千萬萬的大小企業加入網際網路,是否擁有企業自己的網站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企業素質的標準。在此背景下開發一套企業網站系統就十分有必要,而當今,網站開發的形式多種多樣,以 ASP+SQL server,JAVA+Oracle,PHP+MySQL,最具代表性,根據網站的型別不同選用適用的技術組合。

  PHP 整合了目前流行語言(JAVA/C++/PERL/C)最出色的特性,掌握其中任意一種語言都可以說掌握 PHP 的基礎應用,所以 PHP 成為最容易上手的語言。優秀的編譯系統也是 PHP 成功重要因素,如 Zend Optimizer、Eclipse PHP 等,完全開源,讓世界所有的程式設計師來完善其功能。PHP 以優異的效能,簡單的使用,低廉的價格,成為中小企業的網站開發的首選。

  LAMP(LINUX-APACHE-MYSQL-PHP)網站架構師目前國際流行的 WEB 框架,該框架包括:LINUX 作業系統,APACHE 網路伺服器,MYSQL 資料庫,PERL/PHP 或者PYTHON 程式語言,所有的組成產品均是開源軟體,是國際上成熟的架構框架,很多流行的商業應用都是採取這個構架,如 JAVA/J2EE 構架相比,LAMP 具有 WEB資源豐富、輕量、快速開發等特點,微軟的。NET 架構相比,LAMP 具有通用、快平臺、高效能、低價格的優勢,因此 LAMP 無論是效能、質量還是價格都是企業搭建網站的首選平臺。

  二、中文文獻綜述

  LAMP 系統是(LINUX-APACHE-MYSQL-PHP)使用範圍最多的 WEB 框架應用系統:L 所指的是 LINUX 伺服器作業系統,A 所指的是 APACHE 網站服務的伺服器應用系統,M 所指的是 MYSQL 輕量級的資料庫系統,P 所指的是 PERL 語言、PHP 語言或 PYTHON 語言,這些服務或產品都是免費的開源軟體,是國際上得到認可及比較成熟的開發環境,非常多的網站採用這樣的應用環境,LAMP 比 JAVA 語言更開發速度更快捷,可以使用的更豐富、程式碼更簡潔等特點,LAMP 比。NET 更 LAMP具有通用性、開發速度更快、執行效率更高、開發成本更低等優勢,綜上所述,LAMP 具有其他 WEB 開發語言有更大的競爭力1 LINUX 概述。

  LINUX 系統源於 UNIX,是 1991 年由 Linus Torvalds 開發的開源產品。問世至今受到世界計算機愛好者的熱力追捧,被大家廣泛的修改及完善。LINUX 仿照UNIX 的很多功能,原始碼也比較相似,所以 UNIX 的很多應用都可以移植到 LINUX上使用。

  目前手機系統使用最為廣泛的 Android 系統,也是由 Google 公司基於 LINUX系統編寫的。著名電影《阿凡達》的渲染計算機,也是 LINUX 系統的計算完成。

  由此可見,在專業領域的中 LINUX 系統可以更高效的、更好的完成工作。

  2 Apache 伺服器。

  Apache 是一種網頁伺服器軟體,同 WINDOWS 自帶的 IIS 是同一種類型的軟體,所以如果使用 WINDOWS 系統來安裝 Apache 就必須關掉 IIS.

  Apache 是後目前網路技術市場中,Apache 是唯一一款開源的,全世界的優秀程式設計師都在對它進行修改。Apache 比較古老的名字特別有意思,是“a patchyserver”的諧音。

  這個神奇的軟體,是 PHP 網站開發程的首選頁面伺服器,它執行效率高,於PHP 完美搭配、穩定,但是配置相對複雜很多,一旦配置成功之後,可長時間穩定的執行,所以一般伺服器上都安裝 LINUX + Apache 以保證長時間的穩定執行,個人計算機在開發除錯過程中,可以選擇整合開發環境 XAMPP 或 WAMP,這也充分體現了 PHP 的跨平臺特性。

  3 MYSQL 伺服器應用。

  MYSQL 同 ORACLE、DB2、SQL SERVER 等軟體一樣,是一款常用的關係型資料庫管理軟體。比其他關係型資料庫管理軟體體積更小、效率更高、搜尋快速、不需要花費任何費用,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經濟實用型資料庫軟體。

  用 MYSQL 資料庫管理系統與 PHP 指令碼語言向結合的資料庫系統解決方案,正被越來越多的網站所使用,其中以 LAMP 模式最為流行。

  4 PHP 指令碼語言。

  PHP 是近些年被廣大網頁開發人員喜愛的語言。PHP 也是開發動態網站的常用的指令碼語言,它是一種嵌入 HTML 中的語言。具有簡單易用,語法流暢,網路資源多、跨平臺、執行效率高等優點。PHP 成為了 WEB 指令碼技術的先驅,融入了C、JAVA、PERL 的一些最佳特性,PHP+APACHE+MYSQL 的組合已經成為目前 WEB最流行的組合之一。

  三、研究目的、意義和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一小型企業網站系統開發為例,使用 PHP+MySQL 技術構架為核心,開發一套企業網站系統。拉近企業與客戶的距離,及時展示企業產品資訊,發揚企業文化。

  四、研究難點與創新點

  本文主要闡述了網站的設計流程與主體設計思想,利用 PHP 豐富的函式功能,MySQL 出色的資料處理能力實現動態更新網站資訊,以及在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要點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5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當今世界是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快速增長並且迅速更新,這一客觀現實對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已無法適應當前大資訊量的教學需要,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必須有重大變革,才能滿足21世紀要求培養高層次、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具有創造性人才的需求,所以,必須創造一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向教育領域的擴充套件,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的網路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謂網路教育指的是在網路環境下,以學習者為主體,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和Internet網路等高新技術為主要教學手段和傳播媒體,運用影象、文字、動畫、音訊和影片等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互動式網路教育方式。而網路教學系統是基於這種技術產生的一種具體的應用模式,它是在校園網甚至Internet上建立一個虛擬的教學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實現教師備課、講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和學生課後交流、答疑、批改作業及考試等教學環節。網路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地域限制,使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在網上學習,能更充分地利用教育資源,為全社會的學習者所共享,使國民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機會。網路教育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體系,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終生教育、終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透過建立和完善以計算機輔助工具的網路教學系統,實現從傳統教育模式到現代教育模式的轉換,實現全國乃至全世界教育資源的共享,是實現對學生個別化終身教育和最終實現我國全民教育終身化的有效途徑。

  二、文獻綜述

  網路教學的涵義

  對於網路教學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範的、標準的限定,但可以這樣理解,凡是依託計算機網路進行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網路教學。它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如網上實時互動教學、網上實時廣播、轉播教學及透過網路課件進行的教學等。這裡有兩個要素:一是計算機網路;二是教學活動。這兩個要素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存在,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網路教學。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把當前輿論中的網路教育、網上教學、遠端教學、網路化教學、網路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網校等概念區分開來,以便於問題的討論。

  網路教學是我國國情的需要

  21 世紀,教育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最大的支柱和基礎產業,網路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必定得到大力的發展。

  網路教學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時代的資訊化將使新知識、新事物隨時隨地的大量湧現。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從一次性學習走向終身學習,而網路教學則為教育走出校園邁向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使教育社會化,學習生活化。網路教學將成為沒有圍牆的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網路教學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因此對教學方式的要求也千差萬別。教師可以透過網路教學系統平臺釋出教學課件、教學內容等相關的教學資訊,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虛擬校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對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透過以電子郵件的形式請教同學、教師、有關專家等,甚至還可以和他們展開討論。在這種個別化、互動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個性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理論基礎

  用於網路教學的課件設計是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目前有眾多的開發工具,並且效能優異,表現能力較強。網路課件通常較大,完全利用現有的網路設施進行下載執行是不現實的,因此,通常主要的課件應配置在學習者的客戶機端,這些軟體可以利用光碟分發給使用者,伺服器端則配置教師、學生的資訊。為保護課件版權,可以在課件中抽取關鍵資料儲存在伺服器中,學習者必須在伺服器中取得這些資料才能執行後續的課件。

  網路技術

  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首先應建立校園網,校園網的建設包括以下關鍵技術:一是大資料量多媒體資訊的儲存和管理;二是多媒體資訊的快速查詢與存取;三是多路併發技術處理和資訊共享。目前對這些技術的研究較多,支援產品也較多,起步較早的校園網大多采用乙太網、FDDI(光纖分散式資料介面)、100VG–Anylan 等,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和發展,這些網路越來越不能適應應用要求。新興的千兆乙太網和ATM 網就是為適應多媒體資訊的傳輸而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校園網中使用ATM 技術附加費用太高,優勢並不明顯,且ATM 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而應用千兆乙太網技術則具有較強的優勢:傳輸速率是快速乙太網的10倍,而價格僅是其2倍左右;具有廣泛的產品支援;具有良好的互動操作性。因此對於中小規模的校園網使用千兆乙太網作為校園主幹網是一種經濟而實用的方案。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的發展、研究等

  2.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的理論和技術支援

  3.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4.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的需求分析

  5.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的概要設計

  6.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的詳細設計

  7.計算機輔助網路教學系統實現和測試的理論方法

  四、主要參考文獻

  [1]劉時進。網上教學系統的基本體系結構分析[J].中國遠端教育。20xx.07

  [2]蔣東興、羅念龍、戚麗、沈培華。校園網路教學系統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20xx.09

  [3]李克東,謝幼如。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M].科學出版社。1994.

  [4]宋雲嫻。網路教學的現狀和未來[J].多媒體世界。1997.2

  [5]謝幼如。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6]凌蘭蘭。開放式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構建[J].微機發展。20xx.

  五、研究進度

  1、07 撰寫開題報告

  2、07-08撰寫論文初稿

  3、08-09 修改初稿,與導師討論,完成論文終稿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6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來處理關鍵資料,並且逐步摒棄字紙處理方式,因而整個社會中電子檔案資訊的激增。如何去維護這些電子資訊的安全,防止其洩漏和損壞也同時越發的引起關注。另外隨著移動儲存裝置尤其是USB裝置的快速發展和便捷,這個問題越發的嚴重起來。本課題主要針對研究Windows下透過USB方式轉移資料的行為進行監控,確保電子資料透過USB傳播的有據可尋,以便於安全審計和統計。

  由於USB匯流排較高的介面速率和靈活方便的使用特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儲存裝置使用USB介面來接入計算機,如快閃記憶體盤、行動硬碟等。基於USB介面的儲存裝置已取代軟盤,成為一種重要的資訊交換方式。但USB儲存裝置的廣泛使用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

  (1)竊密者可以在合法使用者不在場的情況下,利用USB儲存裝置快速地將個人隱私、國家機密或商業敏感資訊取走,並且不會留下痕跡;

  (2)合法使用者的違規操作和逾權動作可以把USB儲存裝置作為中轉媒;

  (3)USB儲存裝置可作為病毒載體以及開機鑰匙等。上述安全隱患都對主機安全構成了較大威脅。因此,對USB儲存裝置的安全實施監控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很多保密單位在物理上禁用USB埠,這會給使用者帶來很多不便。而一些基於使用者態的USB儲存裝置監控軟體很容易被病毒、木馬等惡意程式繞過,無法完成有效、實時的監控。本文采用基於驅動層的技術實現其主要的監控功能,相對應用層,更加安全和穩定。

  二、國內外研究情況

  1、Linux作業系統:

  因其具有原始碼開放,穩定,可靠。安全等顯著優點。在電子政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此類應用的安全性要求較高,特別是內部網。據統計,80%的安全事件來自內部網。其中USB介面是內部網路資訊洩密的一個重要途徑由於USB裝置種類眾多且使用廣泛。僅僅簡單地禁用USB介面會使其他的USB裝置(如USB滑鼠、USB鍵盤、ikey等)無法正常使用,給使用者帶來很多不便。文中在Linux環境下實現了一個分散式USB裝置監控系統。可以根據管理員制定的安全策略分類禁用USB裝置。以便管理員對網路中各主機的USB裝置進行細粒度的管理。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以核心模組的形式實現的相對於應用層程式而言。其可靠性高並且很難被使用者破解。

  2、USB監控基本情況:

  Linux的USB子系統分為USB客戶軟體、USB核心層和主控制器驅動程式3個層次。

  USB客戶軟體是特定裝置驅動程式的主機部分。主要完成裝置功能驅動,為了和裝置正常通訊,它透過10請求包(IRP。I/ORequestPacket)向USB核心發出資料接收或傳送請求。USB核心則為客戶端驅動程式層和主機控制器驅動函式提供了一套函式集。HCD(HostControllerDriver)與主機控制器合作完成USB各種事務處理[”對於USB裝置的所有操作都是透過向USB裝置傳送相應的IRP完成的。本系統將攔截所有發給USB裝置的IRP並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得到USB裝置的裝置型別,如儲存類裝置、USB集線器類裝置或者廠商自定義裝置等。然後根據安全策略檔案來決定是否允許這個裝置使用。USB裝置監控系統中的關鍵問題是IRP攔截。判斷裝置型別以及對廠商自定義類裝置的管理。

  3、IRP攔截技術:

  為了實現資料傳輸。USB核心提供了一個數據結構稱為URB(USBRequestBlock)。一個URB由執行任何一個USB事務資訊、分發資料資訊和回傳的狀態資訊組成。URB中具有USB資料傳輸的所有資訊,包括傳輸型別、傳輸方向、資料快取區、資料傳輸的裝置、端點、返回資訊及指向傳輸完成的處理函式的指標。從圖l中可以看出。所有的USB裝置I/O請求最終都由匯流排提交函式usbmit_ttrb(structurb*urb)傳送到USB總線上。因此可以透過攔截usb_submiturb函式。對所有的URB資料包進行分析的方法來實現對USB裝置的控制。目前。Linux(所支援的主控制器主要有OHC(OpenHostController)和UHC(UniversalHostController)種控制器的驅動程式分別是ohci。0和uhci。o。usbsubruiturb函式就是由這兩個模組提供的一般情況下。一臺計算機只有一種控制器。Linux考慮了有多種控制器的可能性併為將來擴充套件更多的控制器提供了方便。

  因此,攔截usbsubmiturb函式就是要攔截核心模組的匯出函式。Linux採用整體式核心結構。如果要對核心功能進行修改或充。必須重新編譯整個核心。這給擴充套件核心功能帶來諸多不便。因此。Linux提供了一種新的機制:動態可載入核心模組核心模組將一些需要擴充套件的功能先單獨編譯成一組目的碼。該程式碼是核心的一分。但並沒有編譯到核心裡面去。可以根據需要在系統啟動後動態地載入到系統核心中。當模組不再需要時,可以動態地從系統核心解除安裝。核心符號表中維護著一個核心資源連結串列。在載入模組時。它能夠解析出模組中對核心資源的引用某個模組對其他模組的服務或資源的需求類似於模組對核心本身資源或服務的請求。不過此時所請求的服務是來自另外一個已載入的模組每當載入模組時核心將把該載入模組輸出的所有資源和符號新增到核心符號表中21核心符號表中包含模組匯出函式名、變數的名字和其相應的地址透過更改函式地址值的方法可以對函式呼叫進行攔截。

  但這種方法在攔截模組匯出函式的時並不適用。如前所述,模組在載入的過程中會使用核心符號表中的資訊對引用的函式和變數進行重定向。這種訪問是一次性的。系統在核心級中執行時,訪問了大量的暫存器,而很多暫存器值是由上層呼叫者提供的。如果改變這些暫存器值。系統會變得不穩定。很可能出現不可預料的後果。

  因此使用hook函式的最佳原則是:在hook函式中呼叫原函式時。所有暫存器的值與被hook前的資訊一樣普通的C函式呼叫都提供了函式堆疊切換操作。而在funl和fun2中要使用原函式的堆疊來獲取傳人的引數地址。因此這兩個函式必須用匯編語言編寫這裡分析一下攔截程式碼的穩定性在整個作業系統執行期間。系統服務會經常被呼叫。當一個程序呼叫了被hook的系統服務。這時如果發生了程序切換,則另一個程序再次呼叫相同的系統服務時。就會出現此次呼叫沒有被hook的情況雖然可以透過關閉中斷方法加以避免。但對系統性能影響比較大USB子系統的資料傳輸通常不是提交一次URB就能完成的。

  偶爾漏掉了一個URB並不會影響對資料傳輸的禁用效果。所以這裡完全可以忽略這種情況在實際的測試和使用中沒有出現禁用失效的情況。

  三、監控系統應用價值與基本方法

  監控系統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對誤差控制、大塊資料處理、地形簡化等演算法和實現技術進行了改進。包圍盒進行LOD誤差處理,大大地提高了演算法的效率,該演算法已經應用到研製的某衛星網管模擬測試系統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演算法使用的是儲存在本地的地形資料,未來有可能透過網路使用實時的真實地形資料,此時記憶體對映檔案將失效,因此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有效地載入和傳輸來自網路的資料,從而實時顯示真實的地形。另外,使用C++語言實現演算法和地形顯示,可以進一步提高軟體的效率。基於USB的CAN匯流排系統監控平臺的開發成功,為CAN匯流排控制系統的開發、除錯和診斷提供了得力工具。無論在實驗室還是在工業現場,開發人員都可方便地將CAN網路與計算機互聯,實時監控系統的匯流排狀態。以此為基礎,今後還將進一步完善其上位機應用程式,豐富其監控的現場匯流排種類,使其成為基於CAN的多種現場匯流排的監控平臺。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序列匯流排,是由Intel、康柏、微軟和NEC等公司共同推出的序列介面。它支援即插即用和帶電熱插拔,佔用的系統資源少,不會出現與其它外設資源衝突的情況,軟體安裝也很方便;其通訊速度為1。5、12和480Mb/s,突破了傳統計算機序列通訊介面(如RS一232)與高速外設進行資料傳輸時的速度“瓶頸”;介面還可以提供最大5V/500mA的匯流排電源,小型USB裝置無需外擴電源,簡化電路設計。USB介面已經成為PC的標準介面。為了便於攜帶使用,在下位橋接器設計中均採用體積小、功耗低的平面封裝器件,這可以減小體積、充分利用USB匯流排供電。另外,在下位橋接器設計中還設計了資料緩衝和CAN匯流排通訊錯誤識別功能,這樣可以進一步避免系統監控資料的丟失,並且能在CAN匯流排通訊出錯時提供詳細的狀態記錄資訊,提高平臺的監控效能。

  一個USB裝置插入到計算機USB埠上時,作業系統硬體管理程式將會發現裝置,然後查詢該裝置的驅動程式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系統載入驅動程式,然後給USB裝置分配磁碟機代號等。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如果要阻止USB裝置在計算機上使用,至少有兩個方法可以使用:

  第一種方法是修改裝置驅動程式,在裝置驅動程式裡面加入對裝置進行判斷的程式碼,從而阻止非授權USB裝置在系統上的識別;第二種方法是不修改驅動程式,而在USB裝置列舉完成後,立即把裝置解除安裝,從而在系統中無法使用該裝置。

  上面兩種方法中,第一種需要熟悉驅動程式開發技術,難度比較大;第二種原理比較簡單,實現起來也相對容易。本文將採用第二種方法。第二種方法的原理是:當插入USB儲存裝置時,應該立即獲取該USB裝置的資訊,然後判斷這些資訊是否是經過授權的,如果非法,立即呼叫解除安裝函式解除安裝該USB裝置。系統可以分為三部分:USB儲存裝置的檢測、USB裝置資訊的讀取判斷、裝置的解除安裝。

  四、小結

  總之,面向端系統的行為安全監控系統是針對Windows平臺的。隨著Windows平臺在電子政務中的日益廣泛應用。面向Windows平臺的行為安全監控系統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課題設計提出的USB裝置監控技術不僅可以對USB裝置行為進行有效監控。還同樣適用於對並口裝置及光碟機類裝置進行監控。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此課題具有可以成功解決保密要求較高的個人和單位只能在物理上禁用USB埠、使用不靈活的問題。軟體關鍵功能的實現,可優先監控到USB儲存裝置,不易被惡意程式繞過,軟體資源的佔有率低等優點。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7

  前言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資訊化的趨勢逐步深入,學校教學和管理的資訊化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大多數學校,缺乏多功能網上報名系統——既能支援考試報名,同時又支援各種活動的報名。大部分的資訊公佈和報名工作主要還是依賴於人工完成,不僅缺乏條理,而且工作效率極低。鑑於傳統報名方式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給學校的教學管理造成了繁重的勞動。為了切實減輕教務管理的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把學校建設成一流的資訊管理,教育教學平臺,我們迫切的需要開發一種功能強大,處理資訊效率高的Web網上報名系統。

  一、目前現狀:

  1、功能方面:

  從網上查閱到的資訊以及很多相關的文獻資料表明,自20xx年來,基於網路的各類報名系統的開發與設計成為了人們的研究重點。這些網上報名系統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主要還是以考試報名系統為主,如:基於WEB的CET報名系統、基於B/S模式的等級考試報名系統、基於Web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基於ASP的藝術考試網上報名系統等等。這些系統的開發,都是為了應對我國日益壯大的考試規模與傳統報名方式工作效率低下這對矛盾的。但是,相對於這些日趨廣泛的考試報名系統,與校園內外相關的活動的報名系統卻並不多見,將考試與活動報名功能整合在一起的系統更是極為罕見。大部分院校都有屬於自己的考試報名系統,但是幾乎沒有一所院校有屬於自己校園活動報名系統。

  2、技術方面:

  透過眾多文獻我們發現,現有的一些考試報名系統主要使用J2EE技術和ASP技術,採用層次化的開發和模組化的開發這兩種開發模式。

  一些系統採用基於J2EE和MVC設計模式的多層B/S架構,把每種不同的服務部署在一個獨立的層。如:客戶層、表示層、業務層、資料層。

  客戶層:即Web遊覽器;

  表示層:通常採用Struts技術,它繼承了MVC的各項特徵,將業務邏輯和頁面顯示分離開來。它的好處是將業務邏輯和頁面顯示分離開來,將大量的邏輯放在配置檔案中,而不是放在程式中。透過配置檔案將Struts標籤庫,Actionform物件,ActionServlet控制器元件,Action物件聯絡在一起。其主要工作流程為:當用戶向伺服器提交http請求時,該請求就被轉發到ActionServlet控制器,控制器利用ActionMapping物件把請求對映到Action處理器物件,並根據請求的引數例項化相應的ActionForm;透過配置資訊決定是否需要表單驗證;驗證成功則由ActionServlet根據配置資訊決定呼叫哪個Actionexecute方法;Action的execute方法返回一個ActionForward物件,ActionServlet再把HTTP請求轉發給ActionForward物件指向的JSP元件。JSP元件生成動態網頁,返回給客戶。整個過程中Struts完成客戶端表單進入的驗證,管理請求和響應,提供控制器來完成頁面流轉和向業務邏輯層委託,返回到客戶端頁面顯示。

  業務層:業務層為資料庫端表示層提供鬆散耦合,處理真實應用,完成事務管理的選擇,協調各種業務邏輯物件之間的依賴關係,併為持久層和業務邏輯層之間提供鬆散耦合。

  資料層:通常採用Hibernate作為中介,它是採用ORM對映機制的持久層開發工具,是Java應用和關係資料庫之間的橋樑,負責Java物件和關係資料庫之間的對映。內部封裝了JDBC訪問資料庫的操作,向上層應用提供了面向物件的資料庫訪問API。

  剩下的一些考試報名系統通常使用ASP技術,並且使用模組化的設計。如按使用者種類分可以分為:管理員模組和學生模組;按功能分可以分為:登入模組、遊覽模組、搜尋查詢模組、報名模組、退出模組等等。

  不管使用哪一種的開發方式,都會存在它們各自的優勢和缺點,但是我們發現:不管是用J2EE還是ASP技術,開發出來的系統的頁面效果都太過單調。就如同一件稀世珍寶披著一件毫不起眼的外衣,總覺得兩者非常的格格不入。

  二、發展方向:

  1、功能方面: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我們開始追求科學的教育教學體制,我們需要和諧的發展我們的教育,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教育,除了課堂,我們更需要從實踐中獲取我們所要的知識。這樣,學校的各項活動就會變多,那勢必就會像考試報名那樣,我們同樣會需要一個活動報名系統來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不會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開發兩套相似卻又不同的系統,那麼將兩套報名系統整合成一套多功能的報名系統就成為一種需求。隨著各類報名的不斷增多,我們都可以把這些整合到一套多功能報名系統中,組成一個功能更強大的系統。

  2、技術方面:

  Java Web,是用Java技術來解決相關web網際網路領域的技術總和。web包括:web伺服器和web客戶端兩部分。Java在客戶端的應用有java applet不過現在使用的很少,Java在伺服器端的應用非常的豐富,比如Servlet,JSP和第三方框架等等。Java技術對Web領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隨著Java Web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更傾向於使用Java Web來開發基於Web的應用和系統,Java web必將成為web開發的中流砥柱。

  同時,這是個對美有著很大追求的時代,單調的頁面無法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如果沒有華麗多彩的頁面,再強大的系統也只能被歷史的長河所吞沒。

  而Flex的出現卻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Flex 是一個高效、免費的開源框架,可用於構建具有表現力的 Web 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利用 Adobe Flash Player和 Adobe AIR, 執行時跨瀏覽器、桌面和作業系統實現一致的部署。作為新一代的富客戶端網際網路技術的佼佼者,Flex這種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採用,被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和程式設計師所接受。

  Java Web強大開發功能加上Flex無與倫比的表現力和富英特網應用,這兩種技術的結合必將成為一種趨勢,而用Java Web和Flex開發的Web應用或系統也必將大行其道。

  三、給我的啟發:

  針對本次畢業設計翻閱了很多的文獻,這些文獻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在開發思路和技術選擇方面。

  很多相關的文獻中其技術實現都是使用ASP技術和C#技術,這一點在前面也提過了,只有一片提到了Struts,而就是這篇文獻使我對Struts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透過各種途徑學習這種技術,慢慢的對它有了深入的瞭解。體會到了它與ASP技術和C#技術間的區別,以及Struts框架的優勢,最終也使我確定使用Struts技術進行畢業設計的開發。對於頁面部分,幾乎所有的文獻都是通篇一律的使用JSP技術。不錯使用JSP技術,藉助於Dreamweaver工具,也可以編寫出比較優美的畫面,但是其實現起來太過困難,其自身的攜帶的空間和元件太少。這就讓我嘗試著去尋找一種能夠簡單的製作出比較優美畫面的技術。藉助於網際網路,很快的就發現了Flex,事實也證明,它的確不負所望。

  在開發思路方面,主要讓我瞭解了一些開發的流程,開發所採用的模式,當然也幫助我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所要開發的系統的功能。開發流程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專案從開始到結束,其中經歷的各個階段,這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至於開發模式,上面也提過了,有基於B/S和C/S的開發,也有分層的開發和模組化的開發等,其實對於這些開發模式,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只能說某些模式更適合某些專案。

  簡而言之,從這些文獻中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王念暉,徐林 論三種設計模式在報名系統中的應用 計算機與資訊科技 20xx年

  2、李小強,張朝暉,李振坤 高考報名系統統計功能的探討與實現 現代計算機 20xx年

  3、王成 基於B/S的網路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廣場 20xx年1

  4、林穗,李振坤 面向Web系統的Struts框架研究與應用 電子技術應用 20xx年

  5、宋少偉,劉方愛 基於ASP的網上報名系統研究與設計 資訊科技與資訊化 20xx年

  6、管小衛,丁琳 基於Web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設計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

  7、陳曉林,吳定雪,周妃,餘志超,肖小紅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關鍵環節設計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 20xx年3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8

  論文題目:基於Android微博整合客戶端的設計與實現

  一、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微博(英文名為micro-blog),即微型部落格,是隨著Web 2.0而興起的一類開放的網際網路社交服務,它允許使用者以簡短文字隨時隨地更新自己的狀態,每條資訊的長度都在140字以內,支援圖片、音訊、影片等多媒體的出版,每個使用者既是微內容的創造者也是微內容的傳播者和分享者。與傳統部落格相比,微博具有如下特點:

  1) 准入門檻低。

  傳統部落格強調版本的佈置與語言的組織,因此博文的創作需要考慮完整的邏輯性,也就是說,在Blog上寫文章的門檻還是很高的;哪怕是一個沒有受過嚴格中文訓練的人,只要會發簡訊,他就能使用微博。閒得無事,更新一下簽名,就被記錄了。

  2) 即時通訊的原創性。

  對於每篇微博140個字元的資訊量特別適合手機上網使用者使用,無論你是在咖啡廳還是在地鐵站,都很容易透過手機完成自己的微博。因此,微博的即時通訊功能非常強大。很多微博網站,即便在沒有網路的地方,只要有手機也可即時更新自己的內容。一些突發事件或引起全球關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就能利用各種手段在微博上發表,其真實性以及快捷性給人帶來的現場感,甚至超過所有媒體。

  3) 更強的互動性。

  與部落格上面對面的表演不同,微型部落格上是背對臉的 follow(跟隨),就好比你在電腦前打遊戲,路過的人從你背後看著你怎麼玩,而你並不需要主動和背後的人交流。既可以一點對多點,也可以點對點。在Web瀏覽器中實現好友管理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你想在手機中進行管理的話同樣是非常方便的,移動終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體化,使得微型部落格使用者體驗的粘性越來越強。與傳統部落格相比,微型部落格具有更好的及時性、開放性和隨意性,使用者不僅可以透過網頁瀏覽和釋出資訊,還可以透過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的客戶端、桌面客戶端、外部API介面等多種途徑使用微博功能。對單條資訊長度的限制是微博服務形式的核心特徵,其資訊短、直觀、簡潔的特點便於迅速閱讀和傳播。

  騰訊微博是一個由騰訊公司推出,提供微型部落格服務的類Twitter網站。使用者目前可以透過網頁、手機、QQ客戶端、QQ空間以及電子郵箱等途徑使用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是一個由新浪網推出,提供微型部落格服務的類Twitter網站。使用者可以透過網頁、WAP頁面、手機客戶端、手機簡訊、彩信釋出訊息或上傳圖片。新浪可以把微博理解為“微型部落格”或者“一句話部落格”。使用者可以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寫成一句話,或發一張圖片,透過電腦或者手機隨時隨地分享給朋友,一起分享、討論;還可以關注朋友,即時看到朋友們釋出的資訊。

  目前在移動市場來說,騰訊微博手機客戶端和新浪微博手機客戶端為目前主流的兩大微部落格戶端,擁有大量的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在這兩個客戶端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事情,並且新浪跟騰訊均向開發者提供了開放平臺,開發者可以根據開放平臺提供的SDK和API開發出不同的微部落格戶端。微博使用者可能同時擁有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賬號,想檢視不同的微博只能到不同的微部落格戶端裡去看,這就萌生了一個需求,整合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於一個客戶端當中,使得使用者可以同時獲取兩種微博平臺的資料,並且可以同一個客戶端分享自己的微博。這個選題意義在於為研究社交應用客戶端的實現方式,微博SDK的使用方法和開放平臺給廣大開發者所提供的API介面的使用方法提供一個好的應用例項,並且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整合實現多微博帳號登入客戶端實現分享身邊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二、研究目標、內容(論文提綱)及擬解決關鍵問題

  研究目標:

  1、熟悉Oauth2.0授權認證機制流程,實現第三方微部落格戶端的授權。

  2、熟練使用開放平臺提供的Android SDK和API介面。

  3、瞭解新浪微博開放平臺和騰訊微博開放平臺的異同點,實現兩種微博平臺的整合;

  4、熟練使用SlidingMenu、PullToRefresh等Android開源控制元件。

  5、熟練掌握Android高階核心技術的應用。

  6、瞭解使用者體驗要素,設計出有較好使用者體驗的介面效果。

  7、研究移動平臺的廣告投放的形式,實現基於應用商店SDK嵌入廣告。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9

  1.本課題研究意義

  病例是病人就診治病,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科學的,實際的統一的進行記錄。對自己的病情進行科學的總結,對自己病情的發展程度進行階段性的記錄。近些年,隨著醫療機構多年來醫治的病人不斷的增加,手動記載病人的病例越來越不方便,病例資料積攢越來越多,對空間的佔用越來越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弊端和缺陷顯現的越來明顯起來。

  醫療機構病例的記錄和管理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而傳統的選題方式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醫療機構進行掛號,就診等一系列醫療流程的同時,要對病人相應流程的資料進行詳細的記錄.傳統的記錄流程繁瑣複雜,該過程時間長,速度緩慢,因此影響了醫療人員的治療效率。

  2.病例的存放,是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於病例記錄的材質是紙張,由於多年的積累,病例資料會越來越多,需要長期的乾燥環境,避免紙張發黴變質。而且由於紙張的積累,會佔用越來越多的空間。而且由於紙筆記錄,記錄筆跡很容易由於時間過長,緩慢變質,繼而字跡愈來愈不清晰,導致記錄被損毀,造成記錄無法使用,從而要採取安全措施。

  3病例記錄的查詢,由於病例記錄是用紙張進行記錄.索引模式不清晰,查詢使用起來會耽過長的時間,而且查詢極為不便,由於病例的使用,會造成材質的損壞甚至損毀無法使用,

  針對上述產生的諸多問題,設計並開發一個病例管理系統是非常必要的。該論文設計並實現了中醫診所的病例管理系統,改系統不僅實現了病例的快速記錄和管理,增加了病人和醫療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病例的快速索引和查詢使用,提高了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

  2.研究內容:

  1.瞭解該系統現在的發展現狀,對國內外的現狀進行分析對比

  2.對系統的市場需求進行分析

  3.系統結構

  (1) 對就診者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2) 對掛號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3) 對就診者每次所開的處方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4) 對就診者每次就診時的確診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5) 對就診者住院、出院、轉院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6) 對就診者動手術的手術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7) 對就診者的檢查結果記錄進行統一管理功能;

  (8) 對就診者病歷進行查詢的功能。

  4.將系統進行實現與運作

  5.結果實際需求進行實踐和分析

  6.對所做的工作進行總結,進一步的完善和分析出現的問題

  3.技術路線、研究方法和研究進度:

  本系統採用的軟體開發工具及環境如下:

  作業系統: WINDOWS20xx

  程式設計工具: PowerBuilder9.0

  資料庫:SQL Server資料庫

  開發用機器的硬體配置:

  Pentium Ⅳ 1.50GHz、256MB記憶體、20GB硬碟等。

  本應用程式的主要功能都是在主視窗w_zhujiemian及在其下開啟的眾多視窗中完成的。將主視窗的WindowType屬性設立為mdi型,以便在其下以特定方式開啟其他視窗。

  主介面設計中主要是主選單m_zhujiemian的設計,該選單結構及程式碼如下:

  1.醫務人員: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ywry,w_zhujiemian,8,original!)

  2.就診者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 (w_jzz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3.掛號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gh,w_zhujiemian,8,original!)

  4.處方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cf_xcg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5.確診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hyjc_qz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6.住院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hyjc_zy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7.手術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ss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8.檢查結果記錄: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hyjc_jcjg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9.病歷查詢:Clicked事件程式程式碼

  opensheet(w_hyjc_blcx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設計方法

  1.查詢相關資料,瞭解本系統的研究意義。可以上網搜尋或者是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

  2.透過查詢資料瞭解該系統要如何做,及要做哪些東西。

  3.設計出大體上的功能模組,畫出模組圖。

  4.透過進一步的瞭解,對每個功能模組進行細化,將每一步都想清楚。制定出每一步的做法和注意的地方。

  5.對設計好的程式進行除錯,透過除錯發現存在的問題並解決,從而達到完善系統的目的。

  6.最後,整理各階段的設計記錄文件,寫成論文稿。

  研究的整體方案:

  1)應用程式背景和需求分析

  2)組建開發組

  3)資料庫設計

  4)編寫應用程式

  5)測試和最佳化應用程式

  6)釋出資料庫和應用程式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確定建立資料庫的目的

  確定資料庫中需要的表

  確定表中需要的欄位

  確定主鍵

  確定表之間的關係

  輸入資料和建立其他資料庫的物件

  工作進度的安排:

  1)應用程式背景和需求分析:熟悉論文課題,查詢資料,研究資料,熟悉程式語言,完成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及外文文獻翻譯。

  完成時間:20xx年xx月

  2)資料庫設計:繼續熟悉程式語言,查詢資料,研究資料,確定資料庫結構和資料結構,建立資料庫,做好程式設計準備。

  完成時間:20xx年2月中旬-2月底。

  3)編寫應用程式:著手程式設計,初調程式,建立程式的大致結構、整體框架。

  完成時間:20xx年3月初-4月初。

  4)測試和最佳化應用程式:設計與撰寫論文,完善設計,進行測試。

  完成時間:20xx年4月初-4月中旬。

  5)釋出資料庫和應用程式:根據指導老師的建議,繼續完善程式,將完成的程式上交,並將畢業論文完成初稿上交。

  完成時間:20xx年4月中旬-4月底。

  4.導師意見: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10

  一、選題的依據、意義和理論或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隨著資訊產業的高速發展,資訊教育也得到了高度重視。網路教學跨越時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最大程度的整合教學資源,將一流的師資和一流的裝置透過網路與需要得到新知識的學習者結合起來,為廣大的學習者提供一個更加方便的平臺。而我校未能根據C語言這門課程建設一個相關的教學網站,依舊是採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教授知識,缺乏對於學生個性的培養,隨著機械式的教育,學生容易失去對於課程的興趣,主觀能動性低。本課題圍繞C語言課程教學網站的設計與實現展開,此教學網站的開發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給學習者提供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及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同時使課程中抽象和難以體會的概念等變得生動起來,加深加快對該門課程的理解,使學習者透過網路可線上學習理論與實驗,提高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師生之間更具有互動性。不僅如此,也為學校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教學網站上開設的線上自測功能使得學習者隨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知曉自己知識點的遺漏之處進而補足。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在國外,網路教學的發展較國內更加迅速,除了普及廣泛外,已經向更高層次的應用和標準化方面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是目前遠端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近年來,美國高校遠端教育課程建設快速發展,達到了4萬種。其中本科課程3.5萬種,研究生課程1.4萬種,非學歷學位課程50000種。虛擬大學的辦學模式。所有的教學活動和教育管理都是透過網路教學技術實現的,網路教學技術幾乎成為學員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

  在國內,關於教學資訊化我國已有一些網路教學平臺,如軟酷網,各大重點高校的線上教學平臺等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但由於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網路教學並未得到很好的推廣。因此,教學網站的設計實現以及觀念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我國的網路基本普及到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但現在網路教育資源並不是很豐富,再加上教育水品並不高的廣大農村地區。因此在未來,我國的網上教育平臺的建設將有很大的前景。要提高我國網路教學水平,必須注重網路教育的教學設計,加強適應個性化教學,合作性教學,加強資源庫的標準化建設。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擬採取的方法

  首先按照軟體工程理論對系統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確定系統的功能及非功能需求;然後對系統進行設計,確定系統的功能模組如下:

  1.使用者註冊:分為教師登陸和學生登入兩個角色許可權。能夠提供一定的安全機制,提供資料資訊的授權訪問。

  2.課程基本資訊:課程內容簡介、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學內容和授課計劃。

  3.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大綱、實驗內容以及實驗指導書。

  4.教學資源:檢視教學課件及網上資源,網上資源採用網頁形式進行連結。

  5.線上學習:學生可透過該系統進行自測,完成答卷。

  6.師生論壇:該模組實行許可權管理, 使用者註冊登陸後, 會看到釋出的各種資訊目錄, 透過點選檢視進入,可以檢視到具體的資訊以及老師或者其他學生回覆此問題的內容。

  該系統採用了 ASP+DIV+CSS 的設計模式,利用 MD5加密。本系統是基於WinXp+SqlServer20xx+Visual studio20xx進行開發。系統採用 B/S 模式結構,利用 Internet 對畢業論文進行管理。並結合Dreamweaver實現靜態網頁介面的設計。本系統使用的ASP.NET動態網頁技術以及SQL SERVER資料庫技術都已經發展成熟,完全可以滿足系統設計需要,而且是目前主流技術,伺服器的架設和支援均十分方便。

  四、課題研究中的主要難點及解決的方法

  (1)資料庫表結構的設計,由於資料庫很多資料都需要儲存在資料庫中,如果資料庫表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在以後的開發中,會遇到很多問題。

  (2)資料安全以和角色劃分。

  解決方法:資料安全方面,系統登入的密碼透過MD5加密演算法後存入資料庫中,很大程度提高了資料的安全性。使用者表有role列,當用戶登入時,系統會根據當前登入的使用者去資料庫檢索role列的值,根據role的值調整使用者的功能。

  五、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度計劃

  第一週 :閱讀資料,進行課題調研,確定畢業設計題目。

  第二週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開題報告。

  第三週 :查閱書籍、期刊,查詢外文資料,開始外文翻譯。

  第四周 :學習資料庫以及asp.net相關知識。

  第五週 :對選題教學網站系統的功能進行需求分析。

  第六週 :安裝Sql Server資料庫及VisualStudio軟體,並熟悉其執行環境。

  第七週 :網站系統規劃和Sql Server資料庫設計。

  第八週 :前臺:網站首頁及基本功能的實現 。

  第九周 :後臺:管理端使用者及線上測試模組的設計

  第十週 :完成畢業設計中期檢查報告

  第十一週:完善前臺佈局並進行編碼設計。

  第十二週:依據後臺功能劃分進行後臺佈局和編碼。

  第十三週:繼續完成網站的編碼實現。

  第十四周:對功能需求與實現進行分析與改進。

  第十五週:進行網站除錯、美化及改進。。

  第十六週:按照工作手冊要求,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第十七週:完善論文完成剩餘章節,檢查無誤後列印初稿。

  第十八週:整理畢業設計資料和答辯彙報材料,準備答辯。

  六、參考文獻(或資料)

  [1]葉子青。 ASP網路開發入門與實踐。 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

  [2]楊曉斌 施恩早.ASP動態網頁設計。中國計劃出版社.20xx.

  [3]李曉龍。線上教學網站資料庫的設計與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期刊.20xx.

  [4]官正 袁珂。 Dreamweaver CS4網頁製作與網站組建簡明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5]湛美英。資訊時代的學校網路教學。《現代教育教學探索》期刊.20xx.

  [6]譚浩強.C語言程式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7]項宇峰.ASP+SQL Server典型網站建設案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8]張莉。 ASP連線資料庫的方法。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

  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__________________簽字

  年 月 日

  專業審查意見

  審查人____________________簽字

  年 月 日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11

  一、選題依據

  隨著計算機網路發展至二十一世紀,全球已掀起一股資訊高速公路規劃和建設的高潮,作為其雛形,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上相連的計算機已近達數千萬臺,全球有數億人在Internet上進行資訊交換和各種業務處理。Internet上積累了大量資訊資源,這些資源涉及人類面對和從事的各個領域、行業及社會公用服務資訊。成為資訊時代全球可共享的最大資訊基地。

  校園網是各種型別網路中一大分支,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作為新技術的發祥地,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和網路的關係十分密切,網路最初是在校園裡進行實驗並獲得成功的,許多網路新技術也是首先在校園網中獲得成功,進而才推向社會的。另一方面,作為高新技術孵化器的學校,知識、人才的資源十分豐富,比其他行業更渴求資訊、希望能有渠道獲得各種各樣的資訊來促進自身在研究、學術上的進步。

  正因為網路與學校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國從1994年教育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於1994年正式啟動以來,已與國內幾百所學校相連。為廣大師生及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網路環境。1998年10月,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到20xx年二期工程完成,除達到連線1000所大學的目標外,對有條件的中小學也提供接入上網服務。的確,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已經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但是我國目前大多數校園網上的應用還不豐富,與學校原有一些計算機業務系統還沒有充分發揮,應用水平的低下是對校園網資源的極大浪費。只有提高校園網上的應用水平,才能切實提高學校各項業務水平,適應資訊時代的要求。

  目前,在國家教委211工程的支援下,全國各大專院校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校園網,同時,地方所屬的專業/職業院校和中小學的校園網建設如火如荼。因此,如何規劃、設計、維護校園網是當前各個學校面臨的首要問題,如何高效、充分地利用校園網的資源關係到校園的整體價值。

  二、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

  (一)、校園網建設的原則、目標;

  1、系統設計原則:

  (1)實用性:指從實際情況出發,使之達到使用方便且能發揮效益的目的。

  (2)先進性:指採用當前國際先進成熟的主流技術,採用業界相關國際標準。裝置選型要是先進和系列化的,系統應是可擴充的,能夠便於進行升級換代。

  (3)安全性:指用各種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證網路系統和應用系統安全執行。安全包括4個層面:網路安全,作業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應用系統安全。

  (4)可擴充性:指採用符合國際和國內工業標準的協議和介面,從而使校園網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實現與其他網路和資訊資源的互聯互通,並可以在網路的不同層次上增加節點和子網。

  (二)網路設計目標:

  主要用於多媒體教學、行政辦公、學籍和人事管理、圖書管理、財務管理、資訊共享、影片點播、WEB服務、電子公告、科研和技術交流以及Internet應用等。

  2、校園網總體框架

  使用作圖工具,畫出整個校園的平面圖和網路結構拓撲圖。為網路的規劃和設計提供依據。

  3、校園網規劃、建設方案

  根據校園平面圖和網路拓撲圖,利用所學知識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出具體的實施方案。

  4、校園網的應用系統設計

  根據學校教學及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實際情況,校園網應該有以下應用系統:

  (1)、電子郵件功能及OA

  校園網資訊平臺應有功能強大的郵件系統和OA系統,可以為每個使用者建立自己的信箱,和OA賬號,安全保密又極大地方便了通訊。許多事務處理均可以透過郵件和OA提醒,高效便利。

  (2)、電子圖書館

  有了電子圖書館以後,所有資料可以以電子文件形式存入大容量伺服器中,

  透過網路向圖書館內、甚至教室、辦公室或宿舍內的客戶機開放,這樣師生們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查閱所需資料,同時實現了同一資源的多人共享;

  (3)、影片點播

  VOD(VideoonDemand)是影片點播技術的簡稱,也稱為互動式電視點播系統,當您開啟電視,您可以不看廣告,不為某個節目趕時間,隨時直接點播希望收看的內容,就好像播放剛剛放進自己家裡錄影機或VCD機中的一部新片子,但是您又不需要購買錄影帶或者VCD盤,也不需要錄影機或者VCD機。這就是資訊科技帶給您的夢想,它透過多媒體網路將影片節目按照個人的意願送到千家萬戶。對於校園網的使用者,學校可以開展多媒體影片點播教學服務。透過把好的課件放到VOD伺服器上,讓學生們進行點播,可以靈活的開展教學服務,把枯燥的課堂教學轉變成為豐富的媒體服務。

  (4)、無線網路

  一般來說,如教室、圖書館、會議室、操場、食堂、校園園區等地方一般是不可能佈設太多資訊點的,但是隨著學生中膝上型電腦的普及和現代化教學的普及,上述場所往往在同一時刻有大量的電腦,而目前的有線校園網沒有辦法使學生們在這些區域都能夠上網。採用無線方式,在有限的資訊點上連線無線接入器,就可以輕鬆從一個資訊點擴充套件到成百上千個資訊點的應用。

  (5)、寬頻上網

  在資訊化的今天,人們已經把網路當成獲取資訊的重要的源泉,而WEB應用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透過瀏覽WEB頁面來獲取新知。校園網應該是寬頻上網的前沿陣地,學生們可以透過網路獲取豐富的知識,增加與其他學校學生,甚至其他國家學生交流的機會。

  5、校園網的安防設計

  根據學校的經濟能力可以有選擇的採用防火牆軟硬體的安裝以及一些安全管理的技術手段來共同完成。

  (1)、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安全功能

  各種認證和包過濾。例如PPP協議的認證:PAP、CHAP

  (2)、安全措施

  a、基於包過濾的防火牆技術

  b、日誌功能

  c、NAT網路地址轉換技術

  d、IP地址—MAC地址繫結技術

  e、動態路由協議認證技術f訪問控制

  g、防ARP攻擊

  (3)、主機的安全

  保持作業系統和防毒軟體的及時的更新;安裝適當的經過測試的補丁程式。

  6、校園網系統預算。

  整個校園網的建設費用都必須在學校財務能力的承受範圍內,並且儘量的提高網路系統的整體效能。

  三、擬採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術路線、實驗方案等

  校園網的規劃設計關係到整個校園的老師的教學,校長的辦公管理,師生的生活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規劃設計好校園網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本課題主要解決校園網的如下問題:

  1、校園網的功能設計

  需要實現主要功能有:多媒體教學、電子圖書館、內部資訊的共享以及能夠滿足學校各部門的日常管理工作。

  2、校園網的佈線設計

  根據學校的環境及學校的經濟能力合理的選擇所需的各種線纜。為了實現網路高頻寬傳輸,骨幹網將採用萬兆乙太網為主幹,千兆光纖到樓,百兆頻寬到桌面。

  3、校園網的安全問題

  校園網路特別是已與INTERNET相連的校園網路,對於網路的安全防範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一次的惡意破壞或管理人員的錯誤操作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一方面要加強管理人員及使用者的技術培訓及有關法律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軟、硬體的監控、防護體系。

  4、校園網的維護問題

  要想保證校園網的穩定執行,日常的維護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對網路裝置進行檢查和維護,對網路系統進行備份和更新主要透過以下手段解決問題:

  1、在整個網路劃分VLAN,這樣既方便管理,還能增強網路的安全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也就是虛擬區域網,是一種建立在交換技術基礎之上的,透過將區域網內的機器裝置邏輯地而不是物理地劃分成一個個不同的網段,以軟體方式實現邏輯工作組的劃分與管理的技術。

  2、子網劃分,可以更高效的使用每類網路的定址,解決了地址浪費的問題。

  3、地址轉換,我們一般只能從ISP獲得有限數量的公有IP地址,這些地址是遠遠不夠用的,要滿足所有師生的網路需求,就必須進行地址轉換。即把使用者分到的私有地址轉換成共有地址,從而能夠訪問Internet。

  四、中外文參考文獻目錄

  [1]於凌雲。陳斌斌。計算機網路基礎及應用[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xx。

  [2]胡能生編著。Novell網路組網指南。北京:人民每電出版社。

  [3]陳名法編著。倪朝改編。NOVF2網路實際操作基礎篇。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5。

  [4]蔣理。計算機理論網路與實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5]李克端。沈偉民。基於VLAN的校園網[N]。電腦教育報,429期

  [6]高傳善。馬文啟培訓教材。海洋出版社

  [7]鐐培南。陳福民。鄭邑。計算機區域性網路。同濟大學出版社

  [8]顧雋修。王履。荊信聖。段玉平。計算機區域網絡原理與應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