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1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徐彙區教育系統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規劃》等檔案精神,切實落實徐彙區20xx――20xx學年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任務,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不斷研修,以夯實自己的教育理論功底,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個人情況分析:

  我從事教師工作已有二十年,回顧這充滿酸甜苦辣二十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讓學生獲取知識,就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習慣入手,賞識、激勵學生,為學生搭建舞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08年9月,我有幸被評為局拓展型學科的骨幹教師。對我來說,應該珍惜這次機遇,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和學術水平,增強知識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成為一個學習型教師以及科研意識強、科研水平高的研究型的教師。因為只有在不斷的發展中我才能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的要求,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的發展中提升自我。

  三、個人發展目標:

  1、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校的工作之中,充分發揮了一位骨幹教師的作用;準確定位,“用活”和“活用”教材;提高研究,反思教學,創作教學,發展教學的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課堂教學風格。

  2、積極實踐,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參加校內外教科研培訓活動,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同時開展自己的課題研究工作,參與一項區域相關課題的子課題研究,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同時,還要堅持每天都有點滴收穫,20xx年圍繞所研究的課題完成結題報告、研究論文,爭取發表2篇相關論文。

  3、專業發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政治素養和管理水平,每日保證至少1小時學習時間,認真抓住每個學習的機會,促進自己專業發展,永不停步。認真撰寫教育隨筆、教案、教學案例,在網路平臺上發表相關文章。

  四、具體措施:

  1、教學研究與實踐

  在校極、區級層面或更高層面開設拓展型學科研究課,在增強教學有效性和推進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方面起到示範和引領的作用。每年至少一次,任期內完成至少3次。

  每年精心設計每一堂實踐課,將教學有效性真正落實在平時的教學中。在這個基礎上將其中的精品教案(課堂實錄)或授課錄影及相關文字材料在中青年骨幹教師網路平臺上展示,任期內完成至少3次。

  2、校本培訓

  發揮自身特長,在學校範圍內繼續承擔校本課程(專案)的設計與培訓任務,在任期內完成一個校本課程培訓。

  3、帶教指導

  帶教本校內教師,簽訂協議,明確帶教目標,並在帶教指導後能形成帶教成果。

  4、課題研究

  結合區重點推進工作,在任期內積極進行課題(專案)研究,至少參與一項區域相關課題的子課題研究,透過課題研究,探索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方法,總結推進多種有效教學模式;探索德育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的策略,推進新課程的有效實施。20xx年2月20日前完成開題報告。20xx年下半年完成與課題相關的課堂實踐。20xx年圍繞所研究的課題完成結題報告、研究論文,爭取發表2篇相關論文。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2

  校本研修是實行新課程改革以及課堂教學改革以來一直所倡導的一個十分利於教師成長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實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對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起到了切實有效的作用。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要求和學校的工作實際,自身的發展要求,特制定本年校本研修個人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透過校本研修,促進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實現自身教師的專業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研修目標

  1、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不斷學習課程標準,提高個人專業素養。透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2、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原則,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建立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3、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積極開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逐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

  三、研修內容

  1、認真研讀教育教學專著,提高理論水平。

  2、學習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依法執教;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

  3、認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4、認真參加“教研組學習研討”活動,將在培訓學習中所得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5、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管理行為,不斷地總結經驗,找準不足之處,寫好教學反思和案例,促進自己的不斷進步。

  6、學習新課程理念、新課標、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策略,課堂教學技巧等,努力提高自己的執教能力。

  四、具體措施

  1、堅持政治業務學習不放鬆,勤學多記。

  2、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研究,努力做“學習型”教師。

  3、積極參加網路教研,高標準嚴要求完善自我。

  4、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透過校本研修,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個重新認識,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把個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3

  一、學習提高

  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其實不只是對一個民族是這樣,對我們每個人來講也是如此。讀蘇聯教育家的《孩子們,你們好》一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啟迪,更多的是感動、震撼。作者博大的愛心,教育工作的細心,教學設計的精心,課餘生活安排的良苦用心,都展示著一個教育家對於教育事業的“專心”、“傾心”。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更要珍惜作為人民教師的光榮,愛惜這份職業,淡泊名利,熱心從教。切實加強道德修養,用仁愛之心,澆灌學生心靈之花;堅定終身學習理念,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

  二、完善的`研修計劃,養成習慣

  備課時,將生本理念貫穿其中,加大學生藝術收集的力度,課前由學生蒐集資料,然後與本節課備課內容結合,形成多層次的教學設計,突出了實效性、針對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提高課堂效果;每節課下來,結合學生的表現,任務的完成,課堂知識的生成等情況,寫出教學反思。然後,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結合課堂上的細節,和同事們交流,昇華為經驗理論。

  三、工作目標

  1、以研促教,立足課堂,注重實效,提高學習興趣。

  2、多途徑實現工作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

  3、倡導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營造文明校園。

  四、工作措施

  1、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

  研修活動是搞好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而校本研修又是近年來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研究方式。它要求教師根據當今美術教學的發展狀況,本校的教學實際內容深入研究擴充套件,探索最適應學生接受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加強教師的知識更新,定期進行教學經驗交流,。改變課程內容的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經驗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和聯絡,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接受、容易掌握,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美術素養,立足於教育的整體,積極研究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新思路,摸索出一種適合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教學模式。

  2、合理開發課程資源,拓開美術教材內容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美術課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開發利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這一點已成為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我們在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實踐中,把課程的擴充套件緊密地結合,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意把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環境緊密聯絡,因地制宜擴充套件新的課程資源,補充一些學生願意學,教師擅長且材料經濟充足的學習內容。

  3、同伴互助

  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研修及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以備課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教師間建立積極的夥伴關係,建立一種新的促進教師合作、發展的學校文化,形成寬鬆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交流與對話、溝通、協調與合作。作為一名新教師,應積極向組內各位優秀教師學習,儘早探索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節奏與風格。

  4、總結反思

  結合創新目標,對自己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並根據學校校本課題研究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為開展下一步的校本研究行動提供參考。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4

  明天就要參加網研培訓了,可是研修計劃還沒有擬定。因為茫然,還因為以前的紙上談兵留下了後遺症。羞於動筆,遲於動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但,壓力也好,動力也罷,還是再擬定一個計劃!

  一、用心備課,認真上課。

  每個學期開始,學校為了幫助老師們更好的研讀教材,往往會配備一本教案書。而這本書就成了我抄備課的工具。沒有過多的思考,沒有認真的研讀,沒有精心的預設,有的只是工整的抄寫,膚淺的理解和上課“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裡是哪裡”的“自在”。不敢保證每個課時都翻閱大量的資料再去備課,但是起碼會新增很多思考,會用“心”去備課。然後,會根據預設,認真的上好每節課。把每節課都當成是研討課、彙報課來進行。

  二、堅持閱讀,做好筆記。

  讀書,對於一個教師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了。我計劃每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平時多讀讀名師的博文。“記憶不如記錄”,讀書的同時做好相關的筆記。

  三、廣泛學習,多方涉獵。

  1、積極培訓。比如參加學校,教科院,省教科室組織的教育教學方面的活動,甚至空中課堂等教學網站。

  2、思維訓練。堅持做一做可以拓展思維的訓練題,以備不時之需。

  四、及時反思,善於總結。

  備、講、聽、做、讀等過程中,只要有思考,定會有靈感。爭取做到及時的反思,並整理成文。沒有具體的量的規劃,是因為怕計劃不如變化。如此彈性的計劃,但願我能做到!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5

  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每一位教師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每位教師必須重新學習,以適應時代發展、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必須學習新的教育觀念,掌握新的教育技術,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為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充實自己,不斷提高個人素質。現將近階段個人研修計劃如下:

  1、以高中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學習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政策,方法為重點,加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1)認真學習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觀念,把握高中課程改革的動態,及時掌握高中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在學習中思考本校課程改革的具體操作方式方法。

  (2)認真學習本學科的《課程標準》及《標準解讀》,深入領會精神實質,特別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程標準》,儘早瞭解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程設定以及實施方式。

  (3)經常閱讀有關新課程改革的報刊雜誌,學習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及時瞭解教育資訊和課改方向,用最新的理念來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提高自己專業知識水平。

  (4)學習的程序中作好讀書筆記,形成自己的有形的材料進行積累,經常撰寫論文、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進行交流,以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水平。

  2、積極參加種類培訓活動,廣泛吸收借鑑各方面的教育教學科研成果,認真完成培訓作業,並將培訓中學到的最新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際。

  3、集體備課是老師們交流的平臺,所以要特別注重集體備課,在備課組和教研組活動中向同行教師學習,與老師們相互交流平時教學中的經驗和體會,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4、同時,還要進一步學習《心理學》、《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以提高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依法執教的能力和水平。總之,目前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學習的壓力也很大,必須抓緊時間,加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6

  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和學術水平,增強知識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特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提升師德修養

  認真學習優秀教師愛崗敬業的先進事蹟,比照自身不足之處,多反思,多思考,多實踐,努力將自己塑造成為業務精湛、家長信任、學生愛戴的優秀教師,骨幹教師高階研修計劃。並勇於探索,為人師表,嚴於律己,積極承擔學校分配的各項教學科研任務,以著名特級教師為榜樣,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骨幹教師。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平時多研讀一些有關自己學科的最新前沿資料,注意收集,注意積累,積極做好課題研究,早日成為一名貫徹二期課改精神的排頭兵。

  二、教育教學

  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工作能力,起好帶頭作用。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加強和結對教師的交流與切磋,上好校示範課和專題講座,積極地為學校的建設出謀劃策。

  今年研修的預期目標及現狀:

  1、經過數年一線工作的打磨與不斷探究,本人已經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與經驗,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充電。在這期間,我深深感覺到自身能力及學識上的欠缺,雖然能夠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學習,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時代在飛速的發展,在這兩年來,我雖然積極探索,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但是自己也感到再不大充電,有可能被時代所淘汰。因此,非常有必要認真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懷著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研修。

  2、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對世界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思想還是不夠敏銳。我有縣級立項的課題,也有被送到參加市裡選拔的課題,但是這些課題都有著比較共同的缺陷,就是觀念還不夠新穎,還有就是實際操練的不夠,這和自己平時閱讀教育雜誌,專業理論不多是有關係的。

  3、作為一名市級骨幹教師,其本身應該具備的骨幹輻射能力還不強。因此,還必須有計劃地讓自己真正成為有課改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骨幹教師,爭取成為縣教育教研和科研優秀人才。

  近期應該完成研修計劃的具體措施如下:

  1、一學年研讀和教育有關的書籍不少於兩本,並且寫好讀後感。

  2、積極參加市、縣、鎮、校的各種公開示範方面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自的教學水平。

  3、和組內的教師結成對子,認真聽好課,互相取長補短。

  4、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活動。

  5、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活動,力爭取得好成績。

  三、形成獨特教法,撰寫經驗文章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嘗試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爭取每學期都能有1至2篇質量較高的反思和教學設計。同時,還要堅持每天都有點滴收穫,每年都能寫出1至2篇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並一如既往地準時參加校內外教科研培訓活動,提升教學研究能力。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爭取開展的縣級立項課題順利結題。

  總之,本人將力爭在此次在師資培養方面做最大努力,珍惜並利用這次機遇,奮發努力,在教育教學這片熱土上,播撒自己的智慧與汗水,透過網路載體,充分利用好師訓平臺,積極參與教學交流,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在各級層面盡力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為建立威遠教育品牌盡心盡力。

  並非每個教師都擁有這樣好的培訓機會,既然成為市級骨幹教師群體中的一員,我一定會抓住這次骨幹教師培訓的契機,在導師的指導下,同行老師們的幫助下,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充分發揮骨幹教師作用,走一條教師成長、成功、成才之路。努力使自己成長為擁用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名副其實的教師。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7

  新時代背景下,教學工作也需要有新的改變。努力改變自己,學習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以適應現代課堂,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提升師德素養是現代教師的必修課。為了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特制定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研修目標:

  1、透過學習,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2、加強學習,積累研究課題的經驗。

  3、透過研修,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掌握課堂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4、透過研修,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豐富教學經驗,能上好每一節的語文課。

  5、透過研修,掌握教學基本功,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6、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發展奠定基礎。

  具體措施:

  1、多寫教學反思,多聽同課頭資深教師的示範課(15―20節)

  2、積極參加學校與教研組組織的各種形式的英語教研活動,並主動承擔學校組織的研討課、示範課、公開課、彙報課等,在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3、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實施,結合課堂教學,進行教學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學研究能力。

  4、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紮實與提升。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管理行為,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5、認真做好課前準備,鑽研教材及參考書,理解編寫意圖,把握知識重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採用合理的教學手段,讓備課更好的服務於上課。

  6、積極改變教學方式,探索有效的課堂用語,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最佳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學習的內因與教師教學的外因相輔相成、和諧統一。

  7、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知識的網路資源優勢,在網上查詢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科學借鑑別人的教學經驗,讓自己在教學中不斷的反思自己,讓教學工作更加趨於完美。

  總之,我將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進行校本研修工作,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全面提高,讓自己的教學更具特色,培養出更出色的學生,促進我校教學質量和教研水平再上臺階。

骨幹教師培訓研修計劃8

  一、研修目標:

  1、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敬業精神。

  2、提高自己對資訊科技教育的理解,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3、努力學習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提高資訊科技水平。

  4、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教育能力,轉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利用資訊科技教育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研修主題:

  現代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三、實施步驟:

  1、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制定個人研修計劃。

  2、每天利用2—3小時登陸網路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學習任務,及時完成並提交作業。

  3、利用平臺積極向各位老師和同仁學習。

  4、做好筆記,撰寫學習日誌。在反思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5、積極參與研討,積極發言,加強與各位學員的互動交流,取長補短。

  6、多閱讀資訊科技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在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尋求專家幫助解決,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7、把學到的資訊科技適時及時地應用於教學實際,提高教學效果。

  四、預期研修成果:

  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能恰到好處地,更加熟練地掌握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