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驗報告彙編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實驗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實驗報告1
實驗名稱、光碟燒錄機的使用操作
實驗儀器、DVD光碟燒錄機和CD燒錄機
實驗步驟、
CD和 VCD的操作步驟是、
1、啟動NERO軟體,依次選擇CD,影片和製作影片光碟。
2、在“我的影片光碟”對話方塊中,按“新增”按鈕新增影片檔案,大小不超過光碟的容量、如果只有一個影片,可以不勾選“啟動VCD選單,單擊“屬性”可以更改影片軌道的標題等資訊。新增完檔案後單擊“下一步”,按鈕。
3、在“我的影片光碟選單”對話方塊中設定內容編排,背景,文字標題等資訊。
4、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燒錄引數設定介面並燒錄光碟。
DVD光碟的燒錄、
1、開啟NERO軟體,在燒錄光碟型別上一欄選擇燒錄DVD的格式。
2、新增資料檔案,注意選擇DVD光碟上的燒錄型別。
3、在光碟內容的對話方塊中,單擊“新增”進行檔案新增。
4、在“選擇檔案及資料夾”對話方塊,在“位置”選擇驅動器,然後選擇目錄或檔案,單擊“新增到燒錄列表,新增完畢,按”已完成”關閉對話方塊。
5、此時返回到“光碟內容”對話方塊,藍色為當前容量指示條,刻錄的檔案大小不能超過光碟容量上限。
6、在“最終燒錄設定“對話方塊裡設定燒錄引數。
7、“刻錄過程”對話方塊。
8、在“刻錄過程”對話方塊中單擊“下一步”,然後單擊“退出”,選擇“不儲存”,關閉NERO軟體介面視窗,光碟機會自動彈出光碟。
實驗目的、在於瞭解光碟燒錄機的作原理,能夠進行日常維護,能夠排除遇到的常見故障,實驗是因為使操作人員應掌握光碟燒錄機的操作步驟,學會使用光碟對檔案資料進行分發和複製與永久存檔,在實際工作中能勝任電子資料的管理工作。這實驗操作以便在日常辦公國內工程中靈活進行移動檔案儲存,提高辦公效率。
實驗總結、
1、CD光碟是不是能重複燒錄,DVD光碟只能燒錄一次
2、VD的光碟和燒錄CD的光碟是不是不一樣的?
是的,是不一樣的,燒錄DVD的是DVD—R CD的是CD—R
cd燒錄空盤 dvd燒錄空盤 都是存放資料資料的 音樂cd 影片vcd 影片dvd 廣義來說也是資料dvd燒錄盤容量大 單面單層dvd一般在4.3g左右 能存放3.5g左右資料 別放多了很容易飛盤的 cd燒錄盤容量相對就小很多 一般就700mb 可放650mb至680mb的資料 也別放太多 會刻飛的 另外還有 cd—rw 和dvd—rw 是可以反覆擦寫的燒錄盤 這樣的盤比普通刻盤較貴一點 燒錄機出現故障的原因、 這是因為系統安裝了nero express後,自帶的cd燒錄功能被遮蔽了導致。
步驟一、在系統下開啟 "執行",輸入services。msc,確定後彈出一個"服務"設定視窗,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專案,雙擊該專案,把啟動型別由禁用改為自動,確定後重啟系統。 步驟二、開啟"我的電腦",選擇燒錄機的驅動器屬性,在刻錄的選項卡中,把"這個裝置上啟動cd錄製"前打勾,再重新放入空白光碟,就可以正常顯示了。
或者在系統下開啟 "執行",輸入services。msc,確定後彈出一個"服務"設定視窗,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專案,雙擊該專案,把啟動型別由禁用改為自動,確定後重啟系統。
如何燒錄光碟及注意事項?
1、你的光碟機必須是支援燒錄功能。
2、準備新買來的空白光碟,可以是CD或DVD型號。
3、準備安裝燒錄軟體,比如NERO等。
4、放入空白光碟,開啟NERO軟體,選擇你像刻錄的型別複製即可。
5、質量好的光碟的話,建議使用52X,一般為48X為燒錄速度。
注意、
1、不能隨意按下燒錄機的“彈出“鍵”。
2、未燒錄完不能隨意終止刻錄過程,否則光碟作廢。
關於實驗報告2
一、 實驗名稱:雞的解剖
二、 試驗時間:20xx年12月12日
三、 實驗地點:動醫樓
四、 使用器械:鑷子(不帶齒)、手術刀、手術剪
五、 解剖程式:首先把雞處死,方法是:在雞的頸部靠近頭處開口放血致死;然後解剖
六、 觀察內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於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紡錘形,在肝左右兩葉之間的背側
3. 肌胃:緊接與腺胃,近圓形,呈暗紅色
4. 十二指腸:位於腹腔右側,前端與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狀
5. 空腸:前接十二指腸,後接迴腸,灰白色,管狀
6. 迴腸:前接空腸,後接結直腸,夾在兩條盲腸之間,灰白色,管狀
7. 結直腸:很短,前接回腸
8. 胰腺:夾在十二指腸降升支之間,淡黃色,長條形
9. 肝:位於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兩葉,右葉有一綠色膽囊
10. 法氏囊:位於雞的洩殖腔的背側,是洩殖腔的一個盲囊
11. 氣管:較長而粗,半透明管狀,位於皮下,偏右,進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為兩個支氣管
12. 鳴管:位於氣管與支氣管交叉處,分外鳴膜和內鳴膜,禽類的發聲器官
13. 肺:位於胸腔背側,扁平四方形
14. 心臟:位於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體形
15. 腎:位於綜薦股兩旁和髂骨內面,紅褐色
16. 卵巢:位於左腎前部腎上腺的腹側,上有發育著的大小不一的黃色卵泡
17. 輸卵管:分為:漏斗部,壺腹部,峽部,子宮,陰道五部分 壺腹部:受精部位
壺腹部:產生蛋清的部位
峽部:形成蛋殼膜
子宮:形成蛋殼及其色素
陰道:在蛋殼外面形成少量灰質
18. 髂腓肌:相當於臀股二頭肌,位於髂骨脊,以圓腱止於腓骨
19. 坐骨神經:位於髂腓肌下面,體內最粗大的神經,白色,線狀
七、 體會:透過這次解剖實驗課,我對雞的一些組織和器官有了一
定的瞭解,也掌握了相關的一些知識。最重要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樂趣。在外人看來也許解剖課很沒意思,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不僅掌握了知識,也獲得了樂趣。
關於實驗報告3
一.實驗內容
學 院: 專 業 年級: 學 號: 姓 名: 實驗日期:
(以下正文為小四號字型,1.5倍行距,兩端對其) 一. 實驗原理
血液中的白細胞經過瑞
二. 實驗內容與步驟
① 採集血液樣品,製備血塗片,經瑞氏染色後,放置於顯微鏡下觀察 ② 先於10倍鏡下觀察血塗片的質量、血細胞是否凝集、是否有寄生蟲,再
三. 實驗結果
(請寫出原始資料與結果的推算過程,檢查結果與正常參考範圍相比,是否正常等。有遇到典型的結果與現象,請用手機拍攝、加工後貼於此處)
表一 白細胞分類計數表
四. 討論
(請針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如果檢測結果符合預期或在正常參考範圍內,請分享實驗的注意事項及成功經驗;如果檢測結果與預期不符,或超過正常參考範圍,請分析原因(包括技術原因、影響因素、病理或生理原因)等。)
1. 從實驗結果看,病人各類白細胞百分比正常,提示無病理或生理性異常。 2.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綠染的網織紅細胞,但由於該實驗的染色方法是針對白細胞進行染色,所以觀察到的網織紅細胞並不是實驗室觀察的最佳方法,應該使用如煌焦油藍等其他染色方法進行觀察。
關於實驗報告4
探討形式美的法則,是所有設計學科共通的課題,那麼,它的意義何在呢?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個人追求的精神享受。當你接觸任何一件有存在價值的事物時,它必定具備合乎邏輯的內容和形式。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所處經濟地位、文化素質、思想習俗、生活理想、價值觀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審美觀念。然而單從形式條件來評價某一事物或某一視覺形象時,對於美或醜的感覺在大多數人中間存在著一種基本相通的共識。這種共識是從人們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的,它的依據就是客觀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則,我們稱之為形式美法則。在我們的視覺經驗中,高大的杉樹、聳立的高樓大廈、巍峨的山巒尖峰等,它們的結構輪廓都是高聳的垂直線,因而垂直線在視覺形式上給人以上升、高大、威嚴等感受;而水平線則使人聯絡到地平線、一望無際的平原、風平浪靜的大海等,因而產生開闊、徐緩、平靜等感受…… 這些源於生活積累的共識,使我們逐漸發現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在西方自古希臘時代就有一些學者與藝術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則的理論,時至今日,形式美法則已經成為現代設計的理論基礎知識。
形式美在創造美這個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設計構圖的實踐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則,能夠培養我們對形式美的敏感,指導人們更好地去創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則,能夠使我們更自覺地運用形式美的法則表現美的內容,達到美的形式與美的內容高度統一。運用形式美的法則進行創造時,首先要透徹領會不同形式美的法則的特定表現功能和審美意義,明確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後再根據需要正確選擇適用的形式法則,從而構成適合需要的形式美。式美的法則不是凝固不變的,隨著美的事物的發展,形式美的法則也在不斷髮展,因此,在美的創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則,又不能犯教條主義的錯誤,生搬硬套某一種形式美法則,而要根據內容的不同,靈活運用形式美法則,在形式美中體現創造性特點。形式美的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多樣統一。
(一)統一與變化
統一與變化是一對辯證的矛盾關係,是宇宙運動發展的規律,亦是形式美法則的集大成者,其他法則均圍繞其展開,因此統一與變化可稱得上是形式美法則中的根本大法。
我們在探討形式美時,即要求統一,又要找變化,光統一而無變化會使作品流於簡單、呆板、淺薄、單調與乏味;光變化而無統一則會使作品失於散亂、瑣碎、喧賓奪主、畫蛇添足等。因此,我們應該講求既統一又變化,既主題鮮明、基調一致,又變化豐富、具體鮮活,這樣才能使作品完整統一,特徵強烈,同時又細緻耐看,生動靈氣。統一可以藉助於誇大或強調畫面中的某一元素,使其成為畫面中佔絕對壓倒優勢,以形成畫面的主調。在此前提下,強調細節的對比變化,啟用其內的張力,讓區域性出現亮點,真正做到“盡精微、至廣大”。如在民間木版年畫中靠黑線來統一,憑藉色彩求變化即屬此類。而在西方現代派大師蒙德里安的畫中,是靠那象徵宇宙的初始歸宿的經緯線來實現統一的;在齊白石的筆下,紅花墨葉是其風格,那紅花是變化,而那墨葉是統一,將一切純色、光鮮皆統一於那骨法用筆、墨分五色的點、線、面之筆墨構成中。
(二)對比與調和
大凡事物只有在對比中才能盡顯本色,也只有經過對比,才能使雙方的特徵變得更加強列。因此,無對比也就是無關係可言,只有在差異不同的對比關係中,才能形成畫面的張力,也才能平添其藝術魅力。調和的作用是使矛盾著的雙方趨於平衡,即諧調雙方的對比關係。 對比與調和這組矛盾在裝飾表現中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強調對比,不注重調和,畫面就會生硬、衝撞、支離破碎而不諧調,而如果一味只強調和而忽視對比,也會使畫面軟弱、沉悶而缺乏生氣,因此要既強調對比,亦注重調和,使作品既充滿張力,亦趨於平衡,憑其生動與完整來打動觀者。如在民間木版年畫中,紅、黃、綠、紫等純色對比強烈,而利用黑線巧妙地加以調和,使畫面既喜慶熱烈和鮮亮,同時亦諧調、完整和充實。再如雲南畫派重彩中,強調其色彩的豐富斑斕,同時雲南畫派重彩中,強調其色彩的豐富斑斕,同時用金、銀線來調和畫面,使其實現對比諧調。因此,對比與調和手法可以依據作品的主題基調按比例分配,或以對比為主,或以調和為主,前者現代藝術中表現居多,後者則更近於古典樣式。總之,合理並巧妙地利用對比與調和手法會使裝飾表現大為增色。
(三)對稱與平衡
對稱的形式是最原始古老、亦最簡便穩妥的表現手法,如古埃及金字塔以及人自身,都是對稱美的典範。平衡則是利用視覺量的心理平衡原理,即等量不等形,來使畫面在對比變化中求得平衡,因此是要冒風險的,而恰恰是歷險之後的平衡方變得更精彩耐看,如同雜技、舞蹈表演一樣,給人以驚喜和振奮。對稱形式在原始藝術與民間藝術中運用得較多,與其宗教及民族習慣有關;而平衡形式在現代藝術中屢見不鮮,與現代人的生存觀念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我們在裝飾表現處理中應根據作品是具體需求而選擇對稱或平衡形式,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作品的藝術效果與魅力。對稱美固然簡便易行,但也容易呆板單調,平衡美雖然驚險刺激,但較難駕馭調控。因此對稱與平衡手法各具千秋,應按照不同的設計意圖而靈活巧妙地加以選擇。節奏是指畫面上對比雙方的交替形式,如明暗、強弱、粗細、軟硬、冷暖、方圓、大小、疏密、緊松、急緩等對比因素,其搭配與反覆出現的頻率與對比關係就構成了畫面的節奏感。韻律則是指畫面上的啟、承、轉、合,一波三折的韻味與律動關係,如線條的運動軌跡,色調的微當選變化,筆墨的幹、溼、濃、淡等節奏因素之間的過渡轉換等。因此,畫面上節奏與韻律的強弱與急緩,如同音樂一般會帶給人視覺與心理感應上的快感與美感,好的節律會使人神清氣爽,賞心悅目,為藝術作品平添無盡的魅力與美感。
關於實驗報告5
實驗名稱:
如何成功,如何成才。
實驗目的:
人活世上,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成才。如何成功,如何成才?成才有哪些必須的條件?下面,我們就透過這一實驗來研究證明。
實驗用品:
大試管兩支,"懶惰"溶液1瓶,"知識"顆粒若干,"刻苦+運用"顆粒若干。
實驗步驟:
1、分別向兩支試管內加入等量的"知識"溶液。
2、分別向兩支試管內倒入等量的"懶惰"顆粒、"刻苦+運用"顆粒。觀察並記錄其顏色、反應、現象。
實驗現象:1、加入"知識"溶液和"懶惰"顆粒的試管反應極快,溶液由無色透明變成灰色,並生成一種奇臭難聞的黑色晶體。
2、加入"知識"溶液和"刻苦+運用"顆粒的試管反應較慢,溶液由無色透明逐漸變成金黃色,並散發出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特殊氣味;同時,生成了一種叫做"成功"、"成才"的晶體。
實驗方程式:
知識+懶惰=一無所獲;知識+刻苦+運用=成功、成才。
實驗小結:
由此可見,懶惰是不能獲得成功的,也不能成才的。要想成功,乃至成才,就必須刻苦學習,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成才所需的時間並非一朝一夕。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只有經過無數的成功與失敗,方能成才。從古至今,這樣的例子多得是:張繼沒有落榜的失意,就不會有《楓橋夜泊》流傳千古;賴東進沒有當乞丐的辛酸,就不會有"乞丐團仔"的事業輝煌;曹雪芹沒有家庭破敗的磨難,就不會有千古名著《紅樓夢》;同樣,蒲松齡沒有科場的落魄,也就不會成就不朽之作《聊齋志異》。成功之路荊棘載途,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就不能成才。只有戰勝挫折,從哪兒摔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成功之門才會永遠為你敞開。
關於實驗報告6
一、實驗儀器及藥品:
自制水電解器、試管、導線、直流電源、鐵製電極、少量稀硫酸
二、實驗目的:
1.掌握“電解水”演示實驗的操作技術;
2.探究水電解器(霍夫曼電解器)的代用裝置;
3.培養學生“以教師的姿態”做好實驗的預備實驗以及進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通電實驗原理:2H2O ==2H2↑+O2↑
四.實驗步驟:
1.連線好電路(如下圖)
2.裝入1:10的稀硫酸溶液(液麵高於電極0.5cm).
3.將兩支試管裝滿溶液各自放入正極、負極。
4.開啟直流電源,將電壓調至12V進行電解。
5.觀察和記錄兩極產生氣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檢驗量的氫氣所需的時間、所收得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以及檢驗氫氣和氧氣的直觀效果、操作是否簡便等。
6.檢驗生成的氣體。
7.運用上述裝置,將直流電壓依次升高到24V和36V分別進行實驗。注意練習實驗操作,對比電解速度及直觀效果。
五.實驗現象:
1.通電後,電極上有氣泡生成,通電一段時間後,兩個試管彙集了一些氣體,與正極相連的試管內的體積小,與負極相連的試管大,體積比小於1:2
2.檢驗氣體時,體積小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體積大的氣體點燃時有爆鳴聲。
3.直流電源電壓從12V升高到24V時,兩個試管中生成的氣體的速度明顯加快;由24V升高到36V時,生成氣體的速度繼續加快。
六.實驗結論:
1.水在接通直流電後,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2.在一定條件下,電解水時,所通直流電的電壓越大,電解速度越快。
3.O2在水中溶解度大於H2,使O2的溶解量大於H2的溶解量,會消耗少量O2,所以會使所得H2和O2體積比偏離2:1
關於實驗報告7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物新課程倡導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和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其中探究學習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瞭解科學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方法,學會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各種技能,領悟科學觀念,培養科學精神。這種學習的方式的中心是針對問題的探究活動,當學生面臨各種讓他們困惑的問題時,他就要想法尋找答案。
在解決問題時,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問題解決的方向,然後透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透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最後透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此背景理念依據下,在教學中教學模式也將發生根本的改變,生物課將更多地開展學生的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習教學模式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構建的。具體的模式結構:問題——閱讀、實驗——分析、推理、歸納、討論——結論。
在運用這種模式的過程中我有下面幾點感觸:
1、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帶者問題去閱讀、分析、討論資料,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比如:在學習〈空中飛行的動物〉時,教師可這樣引導學生;想一想,我們人要想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必須先解決什麼問題?
學生思考後說;一是,解決了動力問題。二是,解決了地心引力問題。教師隨後提出問題:鳥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閱讀、討論、交流、的出結論。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習方式,又符合新課程的要求。
2、合理開發的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目標,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關鍵條件。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方法等都是課程資源。在學習〈水中生活的動物〉時,對於生活在我這些地方的學生來說,對水中的動物瞭解不多,而且上課時還不能做試驗,學生缺少感性的認識,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開發自己已有的課程資源。如:學習魚鰭的作用時引導學生想想:獨槳船和雙槳船他們的槳各起什麼作用?在學習魚兒離開水為什麼會死?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頭髮在水中水什麼樣的?從水中出來時又是什麼樣的?這樣就很容易理解知識,解決了問題。
3、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新課程注重現代資訊科技與生物新課程的整合。這樣可有效地應用數字化的優勢達到學習目標。教師用編製成的簡報、多媒體課件來引導學生學習或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
在課程學習中,利用諸多的文字處理、圖形影象處理、資訊整合等工具,讓學生對課程學習內容進行重組、創作,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建構知識。但是,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把每個知識點、每個環節設計的過於完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簡單的就可掌握知識,完成教學任務。但也存在著弊端,這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到位,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缺少自主探究的過程。這個問題就是我發現的問題和努力改進的方面。
關於實驗報告8
摘要:
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縮寫為ESR,又稱順磁共振(Paramagnetic Resonance)。它是指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磁矩在射頻電磁場作用下發生的一種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這種共振躍遷現象只能發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為零的順磁材料中,稱為電子順磁共振。1944年由前蘇聯的柴伏依斯基首先發現。它與核磁共振(NMR)現象十分相似,所以1945年Purcell、Paund、Bloch和Hanson等人提出的NMR實驗技術後來也被用來觀測ESR現象。目前它在化學、物理、生物和醫學等各方面都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用電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未成對的電子,可以獲得其它方法不能得到或不能準確得到的資料。如電子所在的位置,遊離基所佔的百分數等等。
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拉比用他創立的分子束共振法實現了核磁共振。1945年至1946年珀賽爾小組和布洛赫小組分別在石蠟小組分別在石蠟和水中觀測到穩態核磁共振訊號,從而在宏觀的凝聚物質中取得成功。此後,核磁共振技術迅速發展,還滲透到生物、醫學、計量等學科領域以及眾多生產技術部門,成為分析測試中不可缺少的實驗手段。
關鍵詞:電子自旋共振 共振躍遷 鐵磁共振 g因子
引言:
順磁共振(EPR)又稱為電子自旋共振(ESR),這是因為物質的順磁性主要來自電子的自旋。電子自旋共振即為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在射頻場或微波場作用下的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研究瞭解電子自旋共振現象,測量有機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瞭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電子自由共振中的應用,從矩形諧振長度的變化,進一步理解諧振腔的駐波。
鐵磁共振和順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樣是研究物質宏觀效能和微觀結構的有效手段本實驗採用掃場法進行微波鐵磁材料的共振實驗。即保持微波頻率不變,連續改變外磁場,當外磁場與微波頻率之間符合一定的關係時,可發生射頻磁場的能量被吸收的鐵磁共振現象。微波鐵磁共振在磁學和固體物理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鐵氧體物理學的基礎。微波鐵氧體在雷達技術和微波通訊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順磁共振
1、實驗原理:
一、 電子的自旋軌道磁矩與自旋磁矩
原子中的電子由於軌道運動,具有軌道磁矩,其數值為:
e
2me?l??Pl 負號表示方向同Pl相反
在量子力學中Pl?
l?e?B 其中?B?e?2me稱為玻爾磁子。
電子除了軌道運動外還具有自旋運動,因此還具有自旋磁矩,
其數值表示為:?s??emePs?由於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計,原子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總磁矩:?j??ge2mePj 其中g是朗德因子,g?1?j(j?1)?l(l?1)?s(s?1)2j(j?1)
在外磁場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繞磁場的方向作旋進,也就是Pj繞著磁場方向作旋進,引入回磁比???ge
2me,總磁矩可表示成?j??Pj。同時原子角動
量Pj和原子總磁矩?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場方向上的投影為:
Pj?m? m?j,j?1,j?2,??j
其中m稱為磁量子數,相應磁矩在外磁場方向
?j??m???mg?B m?j,j?1,j?2,??j
二、電子順磁共振
原子磁矩與外磁場B相互作用可表示為:E???j?B??mg?BB???m?B
不同的磁量子數m所對應的狀態表示不同的磁能級,相鄰磁能級間的能量差為?E???B,它是由原子受磁場作用而旋進產生的附加能量。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穩定磁場區又疊加一個與之垂直的交變磁場,且角頻率?滿足條件 ???g?BB即????E???B,剛好滿足原子在穩定外磁場中的鄰近二能級差時,二鄰
近能級之間就有共振躍遷,我們稱之為電子順磁共振。
當原子結合成分子或固體時,由於電子軌道運動的角動量常是猝滅的,即Pj近似為零,
所以分子和固體中的磁矩主要是電子自旋磁矩的貢獻。根據泡利原理,一個電子軌道最多隻能容納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若電子軌道都被電子成對地填滿了,它們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沒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見的化合物大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因而電子順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對電子的特殊化合物。
三、弛豫時間
實驗樣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對電子自旋所組成的系統,雖然各個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熱運動的擾動下,取向是混亂的,對外的合磁矩為零。當自旋系統處在恆定的外磁場H0中時,系統內各質點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場H0的方向,並繞著外場方向進動,從而
形成一個與外磁場方向一致的宏觀磁矩M。當熱平衡時,分佈在各能級上的粒子數服從波耳茲曼定律,即:
N2
N1?exp(?E2?E1kT)?exp(??EkT)
式中k是波耳茲曼常數,k=1.3803×10-16(爾格/度),T是絕對溫度。計算表明,低能級上的粒子數略比高能級上的粒子數多幾個。這說明要現實出宏觀的共振吸收現象所必要的條件,既由低能態向高能級躍遷的粒子數比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的粒子數要多是滿足的。正是這一微弱的上下能級粒子數之差提供了我們觀測電子順磁共振現象的可能性。
2、實驗裝置
微波順磁共振實驗系統由三釐米固態訊號發生器,隔離器,可變衰減器,波長計,魔T,匹配負載,單螺調配器,晶體檢波器,矩形樣品諧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實驗儀,電磁鐵等組成,為使聯結方便,增加了H面彎波導,波導支架等元件
三釐米固態訊號發生器:是一種使用體效應管做振盪源的訊號發生器,為順磁共振實驗系統提供微波振盪訊號。
隔離器:位於磁場中的某些鐵氧體材料對於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波有著不同的吸收,經過適當調節,可使其哦對微波具有單方向傳播的特性。隔離器常用於振盪器與負載之間,起隔離和單向傳輸作用。
可變衰減器: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與矩形波導的寬邊,縱向插入波導管即成,用以部分衰減傳輸功率,沿著寬邊移動吸收可改變衰減量的大小。衰減器起調節系統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波長表:電磁波透過耦合孔從波導進入頻率計的空腔中,當頻率計的腔體失諧時,腔裡的電磁場極為微弱,此時,它基本上不影響波導中波的傳輸。當電磁波的頻率滿足空腔的諧振條件時,發生諧振,反映到波導中的阻抗發生劇烈變化,相應地,透過波導中的電磁波訊號強度將減弱,輸出幅度將出現明顯的跌落,從刻度套筒可讀出輸入微波諧振時的刻度,透過查表可得知輸入微波諧振頻率。
匹配負載:波導中裝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電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幾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微波源:微波源可採用反射式速調管微波源或固態微波源。本實驗採用3cm固態微波源,它具有壽命長、輸出頻率較穩定等優點,用其作微波源時,ESR的實驗裝置比採用速調管簡單。因此固態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較廣泛。透過調節固態微波源諧振腔中心位置的調諧螺釘,可使諧振腔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調節二極體的工作電流或諧振腔前法蘭盤中心處的調配螺釘可改變微波輸出功率。
魔 T:魔 T是一個具有與低頻電橋相類似特徵的微波元器件,如圖(2)所示。它有四個臂,相當於一個E~T和一個H~T組成,故又稱雙T,是一種互易無損耗四埠網路,具有“雙臂隔離,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埠S矩陣可證明,只要1、4臂同時調到匹配,則2、3臂也自動獲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間固有隔離,反向臂2、3之間彼此隔離,即從任一臂輸入訊號都不能從相對臂輸出,只能從旁臂輸出。訊號從H臂輸入,同相等分給2、3
臂;E臂輸入則反相等分給2、3臂。由於互易性原理,若訊號從
反向臂2,3同相輸入,則E臂得到它們的差訊號,H臂得到它們
的和訊號;反之,若2、3臂反相輸入,則E臂得到和訊號,H臂
得到差訊號。
當輸出的微波訊號經隔離器、衰減器進入魔 T的H臂,同相
等分給2、3臂,而不能進入E臂。3臂接單螺調配器和終端負載;
2臂接可調的反射式矩形樣品諧振腔,樣品DPPH在腔內的位置可
調整。E臂接隔離器和晶體檢波器;2、3臂的反射訊號只能等分給E、H臂,當3臂匹配時,E臂上微波功率僅取自於2臂的反射。 右圖 魔T示意圖
樣品腔:樣品腔結構,是一個反射式終端活塞可調的矩型諧振腔。諧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動的活塞,調節活塞位置,使腔長度等於半個波導波長的整數倍(l?p?g/2)時,諧振腔
諧振。當諧振腔諧振時,電磁場沿諧振腔長l方向出現P個長度為?g/2的駐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內閉合磁力線平行於波導寬壁,且同一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同、相鄰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反。在相鄰兩駐立半波空間交界處,微波磁場強度最大,微波電場最弱。滿足樣品磁共振吸收強,非共振的介質損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樣品最理想的位置。 在實驗中應使外加恆定磁場B垂直於波導寬邊,以滿足ESR共振條件的要求。樣品腔的寬邊正中開有一條窄槽,透過機械傳動裝置可使樣品處於諧振腔中的任何位置並可以從窄邊上的刻度直接讀數,調節腔長或移動樣品的位置,可測出波導波長?。
3、實驗步驟:
1、連線系統,將可變衰減器順時針旋至最大, 開啟系統中各儀器的電源,預熱20分鐘。
2、將磁共振實驗儀器的旋鈕和按鈕作如下設定: “磁場”逆時針調到最低,“掃場” 逆時針調到最低,按下“調平衡/Y軸”按鈕(注:必須按下),“掃場/檢波”按鈕彈起,處於檢波狀態。(注:切勿同時按下)。
3、將樣品位置刻度尺置於90mm處,樣品置於磁場正中央。
4、將單螺調配器的探針逆時針旋至“0"刻度。
5、訊號源工作於等幅工作狀態,調節可變衰減器使調諧電錶有指示,然後調節“檢波靈敏度”旋鈕, 使磁共振實驗儀的調諧電錶指示佔滿度的2/3以上。
6、用波長表測定微波訊號的頻率,方法是:旋轉波長表的測微頭,找到電錶跌破點,查波長表——刻度表即可確定振盪頻率,使振盪頻率在9370MHz左右,如相差較大,應調節訊號源的振盪頻率,使其接近9370MHz的振盪頻率。測定完頻率後,將波長表旋開諧振點。
7、為使樣品諧振腔對微波訊號諧振,調節樣品諧振腔的可調終端活塞,使調諧電錶指示最小,此時,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佈如圖7-4-5所示。
圖7-4-5 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佈示意圖
關於實驗報告9
旋光法測定蔗糖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實驗報告
一、實驗名稱:旋光法測定蔗糖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 二、實驗目的
1、瞭解旋光儀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儀的正確使用方法; 2、瞭解反應的反應物濃度與旋光度之間的關係; 3、測定蔗糖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
三、實驗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應為:
C12H22O11+H20→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為使水解反應加速,反應常以H3O+為催化劑,故在酸性介質中進行水解反應中。在水大量存在的條件下,反應達終點時,雖有部分水分子參加反應,但與溶質濃度相比認為它的濃度沒有改變,故此反應可視為一級反應,其動力學方程式為:
lnC=-kt+lnC0(1)
式中:C0為反應開始時蔗糖的濃度;C為t時間時的蔗糖的濃度。 當C=0.5C0時,t可用t1/2表示,即為反應的半衰期。
t1/2=ln2/k
上式說明一級反應的半衰期只決定於反應速率常數k,而與起始無關,這是一級反應的一個特點。
本實驗利用該反應不同物質蔗比旋光度不同,透過跟蹤體系旋光度變化來指示lnC與t的關係。在蔗糖水解反應中設β1、β2、β3分別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與濃度的比例常數
C12H22O11(蔗糖)+H20→ 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
t=0C0β1 0 0 α= C0β1
t=t Cβ1 ( C -C0)β2 ( C -C0)β3αt=Cβ1+( C -C0)β2+ ( C -C0)β3
t=∞0β2C0 β2C0 α∞=β2C0+β2C0 由以上三式得:
ln(αt-α∞)=-kt+ln(α0-α∞)
由上式可以看出,以ln(αt-α∞) 對t 作圖可得一直線,由直線斜率即可求得反應速度常數k 。 四、實驗資料及處理:
1. 蔗糖濃度:0.3817 mol/L HCl濃度:2mol/L 2. 完成下表:=-1.913
表1 蔗糖轉化反應旋光度的測定結果
五、作lnt~ t圖,求出反應速率常數k及半衰期t1/2 求算過程:
由計算機作圖可得斜率=-0.02 既測得反應速率常數k=0.02
t1/2 =ln2/k=34.66min 六、討論思考:
1.在測量蔗糖轉化速率常數的,選用長的旋光管好?還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選用較長的旋光管好。根據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L越長,α越大,則α的相對測量誤差越小。
2.如何根據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計算α0和α∞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別表示用鈉黃光作光源在t℃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為
旋光管的長度,[蔗糖]0為反應液中蔗糖的初始濃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應完成時的濃度。
設t=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則: α0=66.6×2×10/100=13.32°
α∞=骸2×10/100×(52.2-91.9)=-3.94°
3.在旋光度的測量中,為什麼要對零點進行校正可否用蒸餾水來進行 校正在本實驗中若不進行校正,對結果是否有影響
答:若需要精確測量α的絕對值,則需要對儀器零點進行校正,因為儀器本身有一系統誤差;水本身沒有旋光性,故可用來校正儀器零
點。本實驗測定k不需要對α進行零點校正,因為αt,α∞是在同一臺儀器上測量,而結果是以ln(αt-α∞)對t作圖求得的。
4.記錄反應開始的時間晚了一些,是否影響k值的測定為什麼答:不會影響;因為蔗糖轉化反應對蔗糖為一級反應,本實驗是 以ln(αt-α∞)對t作圖求k,不需要α0的數值。
5.如何判斷某一旋光物質是左旋還是右旋
答:根據公式[α]t℃D=α×100/Lc,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α與濃度成正比。配製若干不同濃度的溶液,測定其旋光度。即可判斷。
6.配製蔗糖溶液時稱量不夠準確或實驗所用蔗糖不純對實驗有什麼影響答:此反應對蔗糖為一級反應,利用實驗資料求k時不需要知道蔗糖的初始濃度。所以配溶液時可用粗天平稱量。若蔗糖中的不純物對 反應本身無影影響,則對實驗結果也無影響。
關於實驗報告10
一、文獻綜述:
(一)實驗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水是由氫氧兩種原子按二比一的比例組合而成,採用熟悉的水做知識載體,透過對水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微觀過程的描述,認識到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從而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國內外已根據相關原理髮明瞭瓶裝電解水、電解水製氧機及電解水制氫等,並將更深入的研究進行最佳化取得最小成本最大利益的成功。
(三)參考文獻:
《20xx-20xx年中國電解水制氫裝置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分析報告》;專業文獻;中學化學教材;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二、實驗目的
1.熟練掌握電解水的實驗操作;
2.培養學生“以教師的姿態”做好實驗的預備實驗以及進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3.學習用正交表的方法尋找電解水實驗的最佳反應條件和試驗成功的關鍵;
4.透過本實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研究化學實驗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品質和實驗習慣。 三、實驗儀器及藥品:
儀器
名稱 試管 導線 直流電源 鐵製電極 鉑電極 銅電極 電壓表
型號 18*180
數量 兩隻 兩根 一個 兩個 兩個 兩個 一個
試劑 不同濃度的氫 氧化鈉溶液
四、實驗設計方案
(一)實驗原理描述:水在通電的情況下可以發生電解,反應式如下通電 2H2O ==2H2↑+O2↑
其中影響電解水的因素有很多,本實驗透過探究不同因素對該實驗的影響來探究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二)實驗過程設計: 1.連線好電路(如下圖)
2.裝入相應的電解質溶液(液麵高於電極0.5cm). 3.將兩支試管裝滿溶液各自放入正極、負極。 4.開啟直流電源,將電壓調至所要求大小進行電解。
5.運用上述裝置,按照下表分別進行實驗。 6.注意練習實驗操作,對比電解速度及直觀效果。
(三)實驗觀測點及觀測指標
1.觀察和記錄兩極產生氣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檢驗量的氫氣所需的時間、所收得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以及檢驗氫氣和氧氣的直觀效果、操作是否簡便等; 2.檢驗生成的氣體。
五、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不同電解質溶液配製:計算配製不同濃度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並稱取氫氧化鈉固體,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2、開始實驗時控制好電流以防電壓過大將電壓表損壞。 六、起止時間程序安排:
安裝裝置後,確保其安全性及可行性,依次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記錄結果。
關於實驗報告11
一,實驗目的
1、研究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顯微組織;
2、分析含碳量對鐵碳合金顯微組織的影響,加深理解成分、組織與效能之間的相互關係;
3、瞭解碳鋼的熱處理操作;
4、研究加熱溫度、冷卻速度、回火溫度對碳鋼效能的影響;
5、觀察熱處理後鋼的組織及其變化;
6、瞭解常用硬度計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計的使用。
二,實驗裝置及材料
1、顯微鏡、預磨機、拋光機、熱處理爐、硬度計、砂輪機等;
2、金相砂紙、水砂紙、拋光布、研磨膏等;
3、三個形狀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鋼試樣(低碳鋼20#、中碳鋼45#、高碳鋼T10)
三,實驗內容
三個形狀尺寸基本相同的試樣分別是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
均為退火狀態,不慎混在一起,請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區分開。
1、設計實驗方案:三種碳鋼的熱處理工藝(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冷卻方式)
實驗中對低碳鋼20#、中碳鋼45#、高碳鋼T10進行如下表熱處理
2、選定硬度測試引數,一般用洛氏硬度。
3、熱處理前後的金相組織觀察、硬度的測定。
4、分析碳鋼成分—組織—效能之間的關係。
四,實驗步驟:
1、觀察平衡組織並測硬度:
(1)製備金相試樣(包括磨製、拋光和腐蝕);(2)觀察並繪製顯微組織;(3)測試硬度。
2、進行熱處理。
3、觀察熱處理後的組織並測硬度:
(1)製備金相試樣(包括磨製、拋光和腐蝕);(2)察並拍攝顯微組織。
五,實驗處理:
1,觀察和分析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顯微組織
平衡組織一般指合金在極為緩慢冷卻的條件下所得到的組織。鐵碳合金在平衡狀態下的顯微組織,可以根據Fe-Fe3C相圖來分析,從相圖來看,所有碳鋼和白口鑄鐵在室溫下的顯微組織均由鐵素體和滲碳體所組成。但是由於碳含量的不同,結晶條件的差別,鐵素體和滲碳體的相對數量、形態、分佈和混合情況均不一樣,因而呈現各種不同特徵的組織組成物。
2、鐵碳合金在室溫下的組織
3、鐵碳合金的成分--組織--效能關係
組織:在室溫下,碳質量分數不同時,合金的組織在變化。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大,組織按下列順序變化:F、F+P、P+Fe3CⅡ、P+Fe3CⅡ+Le’、Le’+Fe3CⅠ、Fe3C。效能:硬度主要決定於組織中組成相或組織組成物的硬度和相對數量,而受他們的形態影響比較小,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加,由於硬度高的Fe3C增多,硬度低的F減少,所以合金的硬度呈直線關係增大,由全部為F的硬度約為80HRB增大到全部為Fe3C時約800HRB。
強度是一個對組織形態很敏感的效能。隨碳質量分數的增加,亞共析鋼中P增加而F高,F的強度值較低,所以亞共析鋼的強度隨碳質量分數的增大而增大。減少,P的強度比較高,其大小與細密程度有關,組織越細密則強度值越當碳質量分數超過共析成分之後,由於強度較低的Fe3CⅡ沿晶界出現,合金強度增高變慢,到W(C)為0.9%時,Fe3CⅡ沿晶界形成完整的網,強度迅速降低,隨著碳質量分數的增加,強度繼續降低。塑性變形全部由F提供,所以隨碳質量分數的增加,F量不斷減少時,合金的塑性連續下降。
4、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透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效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其基本的工藝過程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它的特點是:只改變金屬材料內部組織結構,獲得所需效能,儘量避免改變零件的形狀。同樣的材料經過不同的熱處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內部組織,因此,熱處理工藝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潛力。
5、研究加熱溫度、冷卻速度、回火溫度對碳鋼效能的影響
淬火加熱溫度的選擇:對於亞共析鋼採用Ac3+30~50°,對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採用Ac1+20~40°。對於亞共析鋼如果淬火溫度過高,奧氏體晶粒就會粗大,淬火後嚴重影響和降低塑性和韌性,如果淬火溫度過低,奧氏體化就會不完全,淬火後會有鐵素體,導致淬火硬度不夠,強度降低。
對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淬火溫度高了,同樣奧氏體晶粒就會粗大,同時碳化物溶入奧氏體過多,淬火後容易變形開裂,同時嚴重降低硬度和強度,如果溫度低了,碳化物溶入奧氏體過少,大部分碳化物保留下來,淬火後也容易變形開裂,奧氏體化後奧氏體含碳量過低,導致淬不上火,導致淬火後馬氏體硬度不夠,強度降低。
關於實驗報告12
課程名稱:
學生學號:
所屬院部:
(理工類)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20xx——20xx學年第x學期
xx學院教務處制
實驗專案名稱:環境噪聲測量實驗實驗學時:4同組學生姓名:實驗地點:
實驗日期:實驗成績:批改教師:批改時間: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掌握噪聲測量的方法,對噪聲的大小有一個主觀的認識
(2)學會使用聲級計;
(3)分析噪聲的大小與來源,得知建築是否符合規定。
二、實驗儀器和裝置HS5633型聲級計
三、實驗過程
(1)測點的選擇:建築物外1m處,高1.2m;
(2)檢查聲級計的電池電力並採用校準器對其進行校準;
(3)測量應在無風雪、無雷電天氣,風速5m/s以下進行。大風時應停止測量;
(4)記錄聲級計讀數值,保持聲級計在L檔,每隔5秒讀一個數值,共記錄200個數。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原理:將記錄的200個數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第20個數值就是L10,L10反映交通噪聲的峰值;第100個數值就是L50,第180個數值就是L90,L90反映背景噪聲值。等效聲級反映了在測量的時間內聲能的平均分佈情況。計算公式:Leq=L50+d/60其中d=L10-L90測量得出資料(單位:db):
依據測量的的資料得出:
L10(在10%時最大噪音峰值)=58.9dbL50(在200個數據中最大平均值)=52.4dbL90(背景噪聲)=47.5
Leq(等效聲級)=52.59(Leq=L50+d/60d=L10-L90)
分析:對照《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校園1類的晝間等效聲級Leq<=55db,所以符合標準。
關於實驗報告13
測量固體的密度
1、實驗名稱: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2、實驗器材:天平(砝碼)、量筒、燒杯和適量的水、細線。 3、 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的質量記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 的水記作V1
③用細線拴住小石塊塊將其浸沒於量筒中的水中,水的體積記作V2 4、實驗記錄表格:
教師演示小石塊密度測量方法: 1、先把天平調節平衡測出小石塊的質量 2、用量筒測出小石塊的體積
3、把資料填入表中根據密度公式測出小石塊的密度。
學生:練習測量小石塊的密度,並完成上述實驗報告。
測量液體的密度
1、實驗名稱:測量鹽水的密度
2、實驗器材:天平(砝碼)、燒杯和適量鹽水、量筒 3、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 的質量記作m1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體積記作V ③用天平測出 的質量記作m2 4、實驗記錄表格:
教師演示鹽水密度測量方法
1、先用天平測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1 2、把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體積記作V 3、測出燒杯和剩餘鹽水的總質量m2 , 4、用密度公式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學生:練習測量鹽水的密度,並完成上述實驗報告。 教師巡視學生回答問題。
關於實驗報告14
一、實驗目的
1、瞭解Windows作業系統的安全性
2、熟悉Windows作業系統的安全設定
3、熟悉MBSA的使用
二、實驗要求
1、根據實驗中的安全設定要求,詳細觀察並記錄設定前後系統的變化,給出分析報告。
2、採用MBSA測試系統的安全性,並分析原因。
3、比較Windows系統的安全設定和Linux系統安全設定的異同。
三、實驗內容
1、配置本地安全設定,完成以下內容:
(1)賬戶策略:包括密碼策略(最小密碼長度、密碼最長存留期、密碼最短存留期、強制密碼歷史等)和賬戶鎖定策略(鎖定閾值、鎖定時間、鎖定計數等)
(2)賬戶和口令的安全設定:檢查和刪除不必要的賬戶(User使用者、Duplicate User使用者、測試使用者、共享使用者等)、禁用guest賬戶、禁止列舉帳號、建立兩個管理員帳號、建立陷阱使用者(使用者名稱為Administrator、許可權
設定為最低)、不讓系統顯示上次登入的使用者名稱。
關於實驗報告15
一、洗滌劑的組成
1.1表面活性劑及其分類
洗滌劑的主要成分為表面活性劑。通常在水為溶劑的系統中,表面活性劑可被吸附在該系統的介面上,使介面的表面張力或表面自由能明顯降低。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具有不對稱性,是由具有親水性的極性基團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極性基團所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其中它的非極性基團又稱為親油基團,一般為8~18個碳的直鏈烴或環烴。
表面活性劑一般按照其化學結構來進行分類。即當表面活性劑溶於水時,能電離出離子的歸為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而在水中不能電離的則歸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還按其生成的活性基團為陽離子或陰離子再進行分類。
1.2輔助成分
洗滌劑中除了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劑,還含有助洗劑。目前, 全球的三大助洗劑是三聚磷酸鈉( STPP) 、4A 沸石和D-層狀矽酸鈉[ 1] ( SKS-6),有的洗滌劑中還含有抗再沉積劑、熒光增白劑、香料和酶等。助洗劑的主要效能包括有( 1) 能降低洗滌用水中的Ca2+ 、Mg2+ 濃度, 軟化水硬度; ( 2) 具備酸鹼緩衝能力; ( 3) 能提高汙垢分散力和抗再沉積性; ( 4) 能增加漂白劑、加工助劑、載荷液體量的穩定性。(5)抗腐蝕性。
二、表面活性劑具有洗滌作用的機理
汙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塵等物質組成,去汙過程可看做是帶有汙垢(D)的固體(s),浸入水(w)中,在洗滌劑的作用下,降低汙垢與固體表面的粘附功Wa,從而使汙垢脫落達到去汙目的。用如下式子表示:
Wa = γs-D — γs-w — γD-w
Wa的絕對值越小,汙垢與固體表面結合越若,汙染物越容易去除。因為粘附功相當於在等溫等壓下汙垢粘附在固體表面這一過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變化值,若是自發粘附,則有Wa < 0,其絕對值越大,說明粘附趨勢越強烈黏的越牢。
當水中加入洗滌劑後,洗滌劑的憎水基團吸附在汙物和固體表面,從而降低了γD-w和γs-w,使得Wa的絕對值變小。然後用機械攪拌等方法使汙物從固體表面脫落,洗滌劑分子在汙物周圍形成吸附膜而懸浮於溶液中,洗滌劑分子同時也在潔淨的固體表面形成吸附膜而防止汙物重新在固體表面上沉積。
三、洗滌劑的配製原則
配製洗滌劑時,紀要保證所配製產品的效能,同時也要考慮生產成本和製備工藝。洗滌劑的成本主要由所使用原料的價格來決定,而效能則由配方所使用原料的性質及不同組分之間的配合。除了價格因素外,配方原料的選擇需綜合考慮以下原則:
(1)從洗滌的角度來看,配製的洗滌劑要具有洗滌、潤溼、增溶、起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滿足去除汙垢的作用。並且能在潔淨固體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汙物重新沉積。
(2)為使所配製的洗滌劑發揮作用,需要新增一些具有特定性質的組分,來調節洗滌劑的酸鹼度以及來雜質雜誌元素的影響。
(3)為了使所配製的洗滌劑具有好的應用效能,有時還需要透過在洗滌劑中加入特別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燈作用;
(4)從環保的角度出發,要求所使用的藥品具有較好的生物易降解效能。
四、多用洗潔精的配製
4.1多用洗潔精配方
4.2配製過程及現象描述
五、洗滌劑洗滌效果的表徵與評價
5.1新制洗滌劑外部表徵描述
靜置後的新制洗滌劑分層,上層為白色泡沫,下層為灰白色濁液,有香氣。泡沫柔軟細滑,而濁液略感粗糙。
5.2新制洗滌劑洗滌效果評價
(1)取一塊乾淨白布,用數顯白度儀測其白度為59.9%。
(2)將白布弄髒,使其粘附大量黑色汙垢。烘乾後,測其白度為13.8%。
(3)用新制成的洗滌劑清洗白布,烘乾。從外觀上看,與弄髒前無異。測其白度為55.9%。
洗滌效果評價:根據配方做出來的洗滌劑具有一定的洗滌效果,可有效除去粘附在白布上面的灰塵、泥土等黑色汙垢。但是洗滌後的白布的白度比原始白度略小,說明白布上還有一些汙垢並未完全去除。該洗滌劑的去汙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六、洗滌劑各配料的作用討論
6.1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為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優良的乳化效能,,對水硬度較敏感,不易氧化,起泡力強,去汙力高,易與各種助劑復配。而且對顆粒汙垢,蛋白汙垢和油性汙垢有顯著的去汙效果,對天然纖維上顆粒汙垢的洗滌作用尤佳,去汙力隨洗滌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對蛋白汙垢的作用高於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且泡沫豐富。在洗滌劑中使用的烷基苯磺酸鈉有支鏈結構(ABS)和直鏈結構(LAS)兩種,支鏈結構生物降解性小,會對環境造成汙染,而直鏈結構易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性可大於90%,對環境汙染程度小。因其生產成本低、效能好,因而用途廣泛,是家用洗滌劑用量最大的合成表面活性劑。
6.2粗鹽
氯化鈉具有皂析、護色、增稠、殺菌等多種功效,廣泛應用於洗滌用品行業。首先,在洗滌劑中假如少量氯化鈉,可減少洗滌對織物染料的損傷,減少衣物的色澤變化。另外,氯化鈉是一種常用的增稠劑,也是最廉價的一種。氯化鈉對液體洗滌劑的增稠作用是透過與表面活性劑的協同效應來實驗的,氯化鈉的存在使膠束的締合數增加,使球形膠束向棒形膠束轉化,從而使粘度增大。氯化鈉還具有消炎、防毒、止癢、殺菌燈功效,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次實驗使用了粗鹽以節約實驗成本。
6.3三聚磷酸鈉
三聚磷酸鈉在洗滌劑中作為輔助劑, 它對金屬離子的整合作用強,有效降低水的硬度,大大節約洗滌劑的用量。而且具有很強的分散能力和乳化能力, 與表面活性劑有較強的協同效應, 對溶液的p H 值有很強的緩衝作用, 在漂洗過程中具有強的防止再吸附作用等諸多優點。
6.4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是一種新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是以脂肪酸甲酯為原料,經相應催化劑作用下,直接與環氧乙烷(EO)發生加成反應制得,與傳統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AE)相比,具有原料便宜、低泡、水溶速度快、對油脂增溶能力強、皮膚刺激性小、生物降解性好等特點,是配製衣用洗滌劑、餐具洗滌劑、清潔劑等安全、高效的優質原料。
6.5椰子油酸
椰子油酸為乳黃色蠟狀或油狀液體,是由八酸、十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等組成。主要應用於洗滌劑的助劑,具有潤溼、淨洗、柔軟、抗靜電等效能,對水溶液有增稠作用,能夠穩定其他洗滌液的泡沫, 對動植物油和礦物油具有良好的脫油力,還具有防止鋼鐵生鏽的能力。與其他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增效、分散汙垢的作用。毒性與肥皂相當;對皮膚刺激性小。
6.6檸檬酸
檸檬酸與洗滌液中的其他金屬離子結合形成檸檬酸鹽,能夠清除水、紡織品或泥土中的鹼土離子,能夠增強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防止汙垢再沉積。檸檬酸鹽具有適當的緩蝕性,可與其他表面活性劑相匹配。而在環保健康方面,對人無毒,且優良的生物降解性,對汙水處理工廠和地表水的生物系統無負面影響,無富營養化,無重金屬的再遷移。
6.7氫氧化鈉
在洗滌劑中作為抗汙垢再沉積劑。油汙屬於酯類物質,酯類在鹼性條件下能夠徹底水解為,羧酸鹽和甘油,變為可溶物。
七、分析與討論
本次實驗為在實驗室條件下,利用現有的實驗藥品,根據所提供的配方在短時間內製備出洗滌液,因而製備出來的成品是相對粗糙的,無論從外觀上,還是質感上,與我們日常所購買的洗滌用品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本次實驗只能說是工業製備洗滌液的簡化操作。嚴格來說,工業上製備洗滌劑的所用到的原料和水源要求較高,每一步生產工藝都應該嚴謹執行,這樣才會得到質量較好的產品。
在實驗室條件下,而且由於實驗時間的限制,我們難以製備高質量的洗滌液,但是製備流程可以進一步最佳化。例如,原料應先進行預處理,塊狀的固體試劑要事先研碎方便溶解;進一步探究各藥品的加入順序,以得到一個最最佳化的藥品加入流程;新制洗滌液應濾去不溶物,用活性炭除去灰色使洗滌液看上去更加澄清透明。
八、參考文獻
[1] 閻佳, 楊軍. 表面活性劑在家用洗滌劑中的應用[J] ,河北化工,20xx,32,(8):17-19.
[2] 張彪,範偉莉. 表面活性劑在家用洗滌劑中的應用進展[J] ,應用化工,20xx,37,(2),205-210.
[3] 王正武. 三聚磷酸鈉在液體洗滌劑中的應用[J], 貴州化工,1995,(4),36-39.
[4] 蕭安民. 助洗劑的發展趨勢[J] ,日用化學品科學,20xx,23,(4),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