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精選】安全教案範文集錦7篇

安全教案

【精選】安全教案範文集錦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滑滑梯等大型玩具的正確玩法。

  2.瞭解用不正確的方法玩滑滑梯容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玩滑滑梯的錄影。

  2.小狗手偶、圖片、兒歌《滑滑梯》

  活動過程:

  1.小狗怎麼了?

  (1)尋找教室內哭聲的來源,找出受傷的小狗。

  “小狗為什麼哭呢?它怎麼受傷了?”請幼兒猜想並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並講述故事

  小結:小狗玩滑滑梯時沒有遵守遊戲規則,所以受傷了。

  (3)寶寶玩滑滑梯時有沒有受過傷?你是應該玩滑梯?

  2.播放錄影,與幼兒共同討論玩滑滑梯的正確方法。

  (1)幼兒敘述“錄影中小朋友是如何玩滑滑梯的?”

  (2)幼兒討論

  “你是怎樣玩滑滑梯的?”“怎樣玩滑滑梯才是安全的?”“你覺得那種方

  法又好玩又安全?”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確的?做了不正確的動作,可能會發生哪些危險?

  小結:玩滑滑梯時,大家不擁擠排好隊;一個一個從樓梯走上去;坐穩後頭朝上往下滑。

  3.幼兒園還有哪些大型玩具?玩大型玩具時要怎樣保護自己呢?

  做到:不爭不搶、不推不擠,看到別人做危險動作要告訴老師,萬一不小心受傷了也要及時告訴老師

  4.手指遊戲“滑滑梯”

  我們將正確的玩滑滑梯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大家聽一聽、學一學、玩

  一玩。請寶寶用小手當成你們自己,身體當成滑滑梯,一邊念兒歌一邊“玩滑滑梯”。

  5.帶領幼兒到戶外玩滑滑梯。

  附:兒歌《滑滑梯》

  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後彆著急。

  上去好像爬高山,爬完一級又一級。

  下來好像坐飛機,忽忽悠悠飛到底。

安全教案 篇2

  第二課 食品安全教育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以及人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來自食物。

  2、增強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飪時好習慣的意識。

  3、瞭解健康標誌士什麼,知道安全飲食的常識。

  4、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教學重點

  知道如何健康飲食?

  三、教學難點

  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討論: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是健康的?(學生各抒己見)

  2、是啊,過胖、過瘦、面色蠟黃……都不能稱為健康的人。看來,一個人的健康直接跟飲食有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板書課題:吃出你的健康來)學生齊讀課題。那如何做到健康飲食呢?

  (二)好好吃早餐

  1、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裡,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註意和小心對待,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重。下面請聽一個故事。(故事大概內容:一位小朋友每天早上總喜歡睡懶覺,怕上學遲到又沒有時間吃早飯,結果才上了第一節課肚子就開始餓得受不了,更別提上課認真聽講了。)

  2、小朋友聽了這個故事後,有什麼話想說?

  早餐對我們有多重要呢?

  (三)飯前飯後多補水

  身體缺水時,新陳代謝大大減慢。所以,人必須及時補充水分。要使人體儲備足夠的水分,你應該每天喝兩升水。這包括喝白開水,或在早餐時喝牛奶、下午休息時喝橙汁、晚飯時喝湯等等。

  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水呢?因為一天下來你會不知不覺地失去兩升水的儲備。其中,大約有一升水是透過排尿排出體外。另外一升水是透過汗和呼吸排出體外。

  不過,即使你吃的是固體食物,你也有可能吸收了同樣的水分。比如,多吃水果、蔬菜、魚、蛋和麵包,也能補充一些水分。

  (四)有節制地吃點零食也不壞

  零食對任何人都有誘惑力,不吃零食很難做到。如果我們合理選擇零食,把握好進食的時間,吃點零食對健康也有好處。有些零食含有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因此,可以適當吃一點零食。平常我們各異的零食具有不同的功能:

  花生:花生中富含維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於防治口唇乾裂、眼◆您現在正在睛發紅、發癢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種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豐富的生長素,能使指甲堅固,不易開裂。同時,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進指甲的生長。

  葵花籽:葵花籽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亞油酸的含量尤為豐富。亞油酸有助於保持皮膚細嫩,防止皮膚乾燥和生成色斑。

  無花果:無花果中含有類似阿司匹林的化學特質,可稀釋血液的流動,從而使大腦量充足。

  奶糖:奶糖含糖、鈣,適當進食能補充大腦能量,令人神清氣爽,皮膚潤澤。

  吃零食最好在兩頓飯之間,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時間吃。臨睡錢和看電視時吃,都不是好習慣。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為生活的調味品,更不能影響正餐的食慾。

  (五)良好的烹調促進健康

  良好的烹調能減少食物營養損失;不恰當的烹調,會大大降低食品中的營養含量。比如,有些烹調法損失會損失食物中的維生素,而換一種烹調法能使維生素較好地保留下來。

  煮:煮過的'蔬菜,會損失百分之七十的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蒸:蒸比煮,能夠保留更多的營養成分,但仍會損失百分之三十的水溶性維生素。

  微波加熱:如果使用較少的水,微波加熱能保留部分的水溶性營養成分。

  烘和烤:烘烤的高溫,會損失維生素C。烘烤家禽類食品,需要徹底烤透。

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關於火的簡單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知道簡單的防火方法,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

  3、在遊戲中體驗火的危害,提高防火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日常生活中的火有簡單認識。

  物質準備:ppt課件,滅火器,佈置火災自救場景(電話、自制玩具滅火器、溼毛巾、自制商場、自制火、消防員帽子、自制水槍)重點:知道簡單的防火方法,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

  難點:在遊戲中體驗火的危害,提高防火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師:老師有一條謎語,請小朋友幫我來猜一猜。請你仔細聽: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你猜一猜謎底是什麼呢?

  幼:火……

  二、火的特點、用途與危害

  師:對了,是火。我們小朋友都見過火嗎?那你能說一說火有什麼特點嗎?

  幼:火能發光、火能發熱、火怕水……師:非常好,說明小朋友在生活中認真觀察過,那你知道火有哪些用途嗎?

  幼:照明、做飯、取暖……師:恩,火能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冶煉等等,但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非常危險,你知道火有哪些危害嗎?

  幼:火災、燒人、燒動物……師:發生火災的確非常危險,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先學習一些自救知識,當火災真的來臨時,我們可以保護自己的生命。

  三、防火知識。

  師:你知道哪些防火自救的方法呢?

  幼:溼毛巾捂口鼻、119、滅火器……看來小朋友知道一些自救知識,接下來,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小影片,看看發生火災時我們具體要怎樣自救。

  播放影片《火災中如何自救逃生的小影片》(4分15秒)結合圖片與幼兒討論自救方法。

  (1)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2)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並立即離開。

  (3)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

  (4)如果身上著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

  (5)如有濃煙就用溼布掩著鼻子,衝向門外。

  (6)如果被大夥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逃出。

  (7)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

  重點示範講述溼毛巾捂口鼻,使用滅火器,身上著火打滾。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可以在緊急情況下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2、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掛圖9幅,電話號碼標誌,頭飾“黑貓警長”。

  活動過程:

  一、說兒歌,匯入課題。

  “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喵,開著警車開著警車滴滴滴,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裡逃,一槍一個一槍一個消滅光。”“小朋友都知道黑貓警長非常的厲害,他每天都在保護著森林裡的小動物的安全。”(放音樂)

  “小朋友聽”。黑貓警長接到一個電話,今天我們一起跟著黑貓警長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二、講述故事,認識電話號碼並知道其用途。

  (一)1、出示圖片1 “小朋友看,原來是一隻耳再偷玉米,被螳螂姑娘發現了,螳螂姑娘就撥打了匪警電話110,告訴黑貓警長……提問:螳螂姑娘撥打了什麼電話?匪警電話。匪警電話號碼是多少?(110)

  2、出示圖片2“剛才黑貓警長前來捉拿一隻耳時,發現了不遠處的房子著火了,黑貓警長就趕快撥打了火警電話119,不一會兒,消防員就趕來撲滅了火……”提問:黑貓警長撥打的是什麼電話?(火警電話)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119)

  3、出示圖片3“哎呀,不好了,在和一隻耳決鬥中白貓警士受了傷,昏倒在地,黑貓警長趕緊撥打電話120,不一會兒,救護車就來了,把白貓警士送到了醫院。提問:這次黑貓警長撥打了什麼電話?(急救電話)急救電話的號碼是多少?(120)

  (二)講述故事後提問:

  1、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剛才螳螂姑娘撥打了什麼電話?(匪警電話110)

  哪螳螂姑娘為什麼要撥打匪警電話110?(個別幼兒說)。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各種危險和困難就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警察就會我們。

  2、剛才黑貓警長為什麼要撥打火警電話119?:平時,如果我們發現著火了,就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消防員叔叔就會趕來滅火。

  3、那黑貓警長第二次又撥打了什麼電話?(急救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120):在平時生活中,如果我們發現有人生病或者受傷了,就可以撥打急救電話120,醫生就會及時來搶救。

  (三)遊戲鞏固。

  1、變魔術。黑貓警長變出哪個電話號碼,幼兒趕快說出其名稱。

  2、猜一猜。老師出示電話號碼,小朋友想一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3、舉一舉。老師圖片,小朋友舉出相應的電話號碼。

  (四)結束活動。

  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的本領,知道了匪警電話110,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這些電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可不能隨便亂打,否則會造成許多麻煩。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電話,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小朋友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查一查好嗎?

安全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地震造成的危害。

  2、掌握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

  3、透過雅安地震報道影片,關注社會,關注受災兒童。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5、初步瞭解地震的特性。

  二、活動準備

  雅安地震影片、地震躲避圖

  三、活動過程

  (一)影片匯入

  觀看雅安地震影片報道,並提問:

  1、雅安發生了什麼?

  2、人們都表情是什麼樣的?

  3、如果你在雅安,你要怎麼做?

  (二)瞭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透過故事讓幼兒瞭解地震是怎麼來的,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教師提問:地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危害呢?

  幼兒自由講述:地震時,地面會劇烈震動、裂開大縫,房屋倒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地震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避震的知識。

  (三)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1、小朋友,如果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麼做呢?

  2、教師對正確的做法進行小結:

  (1)當你在室內的時候,可以躲在牆角、廁所等容易構成三角支撐的地方以及結識堅固的傢俱底下或旁邊。用身邊的坐墊、枕頭等柔軟物保護頭部。選好躲藏處後,正確的避震自姿勢為;蹲下,低頭,閉眼或用手保護頭部。還可以用溼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塵和毒氣。千萬不要跑到陽臺或窗戶旁邊,要遠離玻璃門窗,或是懸掛物物下。

  (2)如果是在室外,應該儘快跑到開闊的地方。要遠離樓房、圍牆、樹木、廣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橋下面。不要坐在汽車裡,要到空曠的廣場避難。

  (3)千萬不能跳樓或者進電梯。

  (4)如果被埋,不要驚慌,要想辦法保護自己。可以設法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求救訊號。

  (5)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避,運用逃生技巧。

  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還是有一小段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受到傷害。

  (四)模擬演戲

  1、幼兒按照教師安排進行疏散或躲避。

  2、說一說:演戲感受。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流行性*染病的相關知識。

  2、能說出並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3、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

  4、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怎麼了?(幼兒觀察並描述)

  2、活動展開:討論什麼是傳染病,常見傳染病有哪些。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教師:天氣漸漸暖和了,病菌們也開始出來活動了。醫院裡那麼多小朋友一起打點滴,因為他們得了傳染病。你們知道什麼是傳染病嗎?那你們說得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醫生阿姨是怎麼說的?

  教師小結: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透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

  (2)師:傳染病是透過什麼方式進行傳播的?

  (3)師:你知道哪些病是傳染病嗎?昨天老師給你們發了一張調查表,讓你們去調查有哪些傳染病?它們是怎樣傳播的?都有哪些症狀?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調查表,誰願意上前來說說你的調查。

  (4)除了你們做了調查,戎老師也做了調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調查到的第一個傳染病:手足口病 第二個:水痘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兩個傳染病都是在我們小朋友之間很容易傳染的。

  還有哪些傳染病在春季會傳染上的呢?(紅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動展開:討論預防傳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師:傳染病會傳播病菌,那你們怕不怕被傳染?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很好的預防傳染病。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覺得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

  幼兒討論、講述。

  (2)教師:看看老師這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是怎樣預防傳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預防針、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別人打噴嚏)

  (3)教師小結: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教師: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感;打噴嚏時要用手或手帕遮起來,避免對著他人打噴嚏;在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況嚴重時需要戴口罩。

  活動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傳染病一定要隔離、看醫生、定時吃藥,多喝水等。 這次活動上下來,我覺得自己對教學中的突發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吸取經驗,不斷學習,讓我的教學機智更加靈活。

安全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 知識:1、關注並學會粗略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2、明白什麼是合理膳食並理解合理膳食的意義

  二、能力:

  1、有興趣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並原與其他同學交流,嘗試設計表格

  2、有興趣參與課堂調查活動,並小組協作將資料進行初步處理

  3、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二、 情感:關心長輩的飲食,體驗父母的辛勞,學習表達孝心

  教學重點:

  1、關注並學會粗略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2、參與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3、關注食品安全

  教學難點:關注食品安全

  教學方法:調查探究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匯入

  人太胖太瘦都說明這個人的營養狀況不太好,那什麼樣的體重才是比較標準的呢

  討論、交流、表達

  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並交流

  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營養狀況

  參與討論,交流,表達

  讓學生關注並粗略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三)過度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瞭解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課堂調查

  學生髮言,討論自己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是否正確,並說出科學依據

  讓學生明白飲食衛生的科學道理,體現教學來自生活,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素養

  (四)營養學專家對合理膳食的建議

  提問: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才是合理的,才有利於我們健康成長?說說自己的看法

  講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的有知識

  學生髮言,談談對正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的理解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後再給出營養專家的建議,有利於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樣才是正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五)“今天我們當家”——為家人設計一日食譜

  描述父母的辛勞和同學們的幸福生活,安排學生討論如何為家人設計營養合理的一日食譜

  小組討論,設計一日食譜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完成一日食譜的設計並付之實施(課後)

  透過應用學過的知識進行以“今天我當家”為主題的設計食譜活動,對學生進行孝心教育,讓他們關心長輩的飲食、體驗父母的辛勞

  (六)關注食品安全

  引導學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導學生設計調查表,調查當地食品的安全性

  小組設計調查表,分工合作,並在課堂上交流(課後)

  讓學生了解食品安全,懂得如何鑑別食品的安全性,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七)課堂反思、小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還想了解些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表達

  透過反思與小結,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

  (八)課堂練習

  佈置課堂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

  對知識進行鞏固

  板書設計:

  第三節 膳食指南與食品安全

  一、 膳食指南:1、多吃穀類,供給充足能量

  2、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攝入

  3、參加體力活動,避免盲目節食

  二、 平衡膳食寶塔:

  第一層:穀類 (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層:蔬菜、水果類(分別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

  第三層:魚、禽、肉、蛋類(235克~200克)

  第四層:奶、豆類(分別是100克 50克)

  第五層: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三、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