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簡報> 農民秋收的簡報範文(精選5篇)

農民秋收的簡報

農民秋收的簡報範文(精選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簡報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髮單位、發行日期、保密等級和編號。什麼樣的簡報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民秋收的簡報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民秋收的簡報1

  伴隨著一陣陣馬達的轟鳴聲,一股清泉快速澆灌豐收在望的稻田,8月16日,在英山縣紅山鎮東湯河村一處抽水灌溉現場,村民們激動地對縣農機部門服務人員說;“這下好了,乾渴的茶園和還未成熟的莊稼這下終於有救了,心裡也踏實了”。

  7月中旬以來,英山縣境內天氣晴熱高溫,持續少雨。旱情面前,縣農機部門科學排程,充分發揮農機部門在抗旱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為基層抗旱服務;各農機銷售網點認真組織好各種抗旱機具、物資的採購、配送,並指導農戶做好使用、除錯、維修和售後服務;成立農機技術人員流動服務隊,分赴各地及時幫助解決抗旱中出現的機械故障等問題。

  截至目前,該縣農機部門巡檢全縣泵站和大型水泵110臺,維修泵站、大型離心泵86臺套,小型汽油泵、柴油泵、潛水泵3000臺,運送抽水機具120臺,農機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累計上門服務400餘人次,為全縣抗旱保秋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和物資保障。

  農民秋收的簡報2

  7月以來,竹山縣持續出現高溫少雨天氣,大部分鄉鎮出現高溫氣象災害,農作物受災較重。為保障農作物穩產增收,縣農機服務中心緊急動員,科學部署,多措並舉全力抗旱保豐收。

  8月2日,在溢水鎮溢水街社群看到,農田裡種植的一些玉米、芝麻等作物已經曬黃,不少田塊上裂紋清晰可見,灌溉水渠已經見底。在附近的河道旁,抽水機轟隆作響,將清澈的河水抽起灌溉農田。

  “經過抽水灌溉,保苗沒問題了。”溢水鎮鎮長劉先忠說,“當前全鎮旱情較為嚴重,多虧縣農機服務中心調運機械裝置,派來技術人員指導抗旱,這一片農田有救了。”

  針對目前的旱情,縣農機服務中心組織了工作專班,配備抗旱裝置50臺套,抽調4名農機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農機服務。接下來,縣農機服務中心將持續關注天氣情況,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重點抓好乾旱災害應急處置,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確保農作物穩產增收。

  農民秋收的簡報3

  為積極應對當前高溫乾旱天氣,抓好抗旱減災工作,近期,瀘溪縣農機中心奔赴全縣11個鄉鎮,支援抗旱減災保秋收工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生產貢獻農機力量。

  8月22日,縣農機中心隊伍再次來到浦市鎮巖門溪村小馬組,繼續支援當地抗旱減災工作。機械抗旱是農業抗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為保障秋季糧食豐收,該局將全力抓好抗旱工作,做到旱情不結束,農機不收隊。

  下步,該局將繼續組織農機抗旱服務隊及從農機合作社招募的志願者30餘人深入田間地頭抗旱,同時備足抗旱物資,目前投入拖拉機10臺,抽水泵70餘臺,柴油10噸,分配到各鄉鎮,並繼續加大抗旱機械補貼投入,多舉措並全力抗旱保秋收。

  農民秋收的簡報4

  7月下旬以來,沛縣出現大範圍高溫少雨天氣。由於當前正值水稻孕穗、玉米等在田作物生長大量需水的關鍵時節,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多地旱情嚴峻,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不利影響。據統計,截至8月20日,全縣農業受災面積達40餘萬畝。面對嚴峻旱情,沛縣農業農村局充分發揮農機主力軍作用,多措並舉,全力抗旱保豐收。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聯動機制。

  壓實縣、鎮、村三級部門責任,確保各項抗旱措施落實落地。縣農業農村局實行領導、技術人員定點聯絡、分片包乾責任制,實行網格化管理,全力打好農機抗旱救災工作組合拳。各鎮農業農村辦公室負責各地農機抗旱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機具排程。各村建立抗旱機具臺賬,科學合理使用抗旱機具,積極引導和推動農民抗旱自救。

  二、利用職能優勢,強化服務措施。

  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充分發揮農機抗旱主力軍作用,成立農機服務小分隊,哪裡有災情就奔赴到哪裡,指導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手保養除錯檢修各類抗旱農機具,全縣各鎮組建了18個農機抗旱小分隊,深入村組田間地頭,幫助農民抗旱救災。同時加強農機救災物資的保障,積極督促農機經銷網點及時調配、儲備各類抗旱機具及零配件,組建流動服務車,開展上門服務,將抗旱機械零配件及時配送至農機手中,確保抗旱農機隨時出動。

  三、發揮大戶作用,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

  積極發揮全縣160餘家農機專業合作社、300餘個農機大戶的`作用,充分利用他們的技術和機械優勢,為廣大農戶開展社會化服務。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約有5000臺套農機具參與抗旱救災,近10萬畝農田旱情得到緩解。

  農民秋收的簡報5

  當前,我縣持續大範圍高溫晴熱少雨,抗旱救災形勢十分嚴峻,部分地區出現重旱。縣農業農村局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和優勢,全力組織農業機械投入抗旱保秋糧豐收。

  一是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旱情就是命令,縣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及抗旱救災中的主力軍作用,將抗旱救災保秋糧豐收作為當前首要任務,緊急動員,周密部署,迅速成立了農機抗旱技術指導小組和農機抗旱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抗旱一線,科學指導抓好抗旱機具的除錯、維修使用保養,幫助農戶解決抗旱過程中出現的機械故障問題,確保抗旱機具正常運轉、高效執行。

  二是積極組織貨源,保證市場抗旱機具供應到位。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購機補貼置向農戶、新型農業服務主體購置水泵、噴灌機械等抗旱裝置傾斜,確保農戶購買抗旱機具應補盡補,全面提升全縣抗旱機具的保障能力。

  三是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作用,科學指導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發揮自身農業機械多、服務面廣的優勢,開展抗旱救災農機農藝技術服務,幫助農戶科學抗旱救災。

  截至目前,縣農業農村局已成立8個抗旱技術指導組,16個農機抗旱服務隊深入抗旱一線,開展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現已檢修抗旱機具759臺(套),組織投入抽水機等灌溉裝置6900餘臺(套),全力抗旱救災,彰顯農機在農業抗旱救災中的主力軍作用,力爭將農業損失減少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