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400字(精選21篇)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400字(精選2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為了讓您在寫徵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態文明主題徵文400字(精選2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

  自古以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是為人所稱道,多少的文人墨客以一卷墨香寄情于山水,“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或是雄壯,或是清雅。但,若是今日,不知那些曾寫出不朽詩句的詩人是否還會有這般雅興。

  耳聽四方,“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這樣的詞彙,每天都會在城市上空迴響。是的,人們聽著,討論著,卻似乎忘了什麼。環顧四周,那樣大片莫名的森林已是所剩無幾,它們哀嘆著,悼念著……已有多少動物死在了人類的冷酷之下,它們的呼喊只是隨風散去。這就是人們所討論的生態。似乎人們總覺得生態文明這一詞太過遙遠,太過抽象,實際上,他很簡單。在我看來,所謂生態,不就是生存的狀態,人與動植物,人與環境,就像進行一場遊戲,各方遵守規則,維持著某種秩序,和諧的共存,這樣就處在了一個文明的生存狀態之下,而這種規則不應當由人類來規定。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民族,需要引領時代的新風尚;一座處在發展階段的城市,需要提升文明道德的支撐。”而生態文明便能夠反應社會文明進步狀態,可見其重要性。我們每天吸入的空氣,極差的空氣質量不僅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心情。試想一下,我們每天都呆在滿是灰塵的環境下學習或者工作,如何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提高效率,久而久之,社會的經濟發展必然遭到阻礙。這是破壞生態所帶來的危害。或許現在破壞生態所帶來的危害還不那麼明顯,殊不知,這是自然界的蓄勢,總有一天會一觸即發,到時便是無力迴天了,若說是自然報復了人類,倒不如說是人類毀滅了自己。

  事實上,人們是希望擁有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園的,那也就是為什麼逢節假日人們都願意去往那些風景甚美的地方,在那兒,舉頭便可見一片透藍的天空,嚶嚶鳥語縈繞在耳畔,時而駐足河邊,仔細觀察魚翔淺底,又或是踏著林間小徑,與花鳥相伴,忘乎一切,只是全身心地投入這難得的閒適。與其苦苦尋找這樣的美好,倒不如用心真愛,多植樹造林,不濫殺動物,保護我們唯一的家園。

  希望在次不久,能夠換地球一片藍天!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2

  生態文明低碳生活在我們周圍環繞,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麗的環境,而我們並沒有很好地去保護這篇大自然,而在無畏地浪費。

  人類的發展史越來越快,而我們提倡的“低碳生活”卻幾乎沒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壞它的本質。人類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大自然的綠色又在哪兒呢?

  我們應該知道地球是唯一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隨著人類的破壞,再過幾百年後我們應該去哪兒生存呢?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應該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門不用塑膠袋,自備環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來衝馬桶;洗米、洗菜之類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澆菜;不隨意扔垃圾,要把來及進行分類。少開汽車,多騎腳踏車;家裡儘量備用無磷產品……其實我們能為環保做的事情有許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讓我們做好環保,為環保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環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擁有這樣的環境而自豪吧!讓我們為這大自然共創美好的明天,一起來為大自然母親貢獻力量吧!

  我們為這大自然也許字獻出了單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明天將會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將會來到!讓我們手拉著手一起迎接嶄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來吧!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3

  甘哈曼說:“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可是我們卻不懂得珍惜,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它。空氣汙染嚴重、土地遭到破壞、溫室效應威脅著人類,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化學汙染日益嚴重、混亂的城市化、海洋生態危機加劇、極地臭氧空洞,連遠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體內也發現了DDT等農藥殘餘。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嗎?我們美麗的家園變得烏煙瘴氣,滿目瘡痍;可是我們之前的生活的環境是那樣的美好啊: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綠草覆蓋著大地,清新的空氣中飄著陣陣花香,豐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著大地上的生物,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蔚藍的大海中暢遊……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保護生態環境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空氣汙染嚴重、土地遭到破壞、溫室效應、生物多樣性銳減、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化學汙染日益嚴重、極地臭氧空洞等等都是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可這些都不是僅憑我們單薄的力量就能改變的,我們能做到,也是必須做的,就是隨手將地上的垃圾撿起,不隨地吐痰,如果我們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還何必談更深遠的“大事”呢?所以,弘揚生態文明,共創綠色家園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在中國,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保護生態文明環境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有些人就認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我們小孩兒才不需要做這些事情。於是就亂丟垃圾紙屑,隨意踩踏草坪,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和行為是大錯特錯的,如果說,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那麼我們人類就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無關?所以,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保護生態環境,都應該自覺地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護生態環境,為構建綠色家園共同努力。

  我們呼籲,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家園。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別讓可愛的生靈從我們這一代人手中逐漸消失,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4

  “她”鄙陋的身軀緩緩地在太陽系中移動,往日碧藍透亮的眼睛漸漸昏暗無光,就算一直讓“她”引以為傲的皮膚也已漏洞百出。“她”竭力地用嘶啞的聲音乞求著“她”所哺育的子子孫孫。請保護這位滿目蕭然的母親吧!

  ——題記

  一陣微風吹來,人們習慣的捂住了嘴,原來是塵土在空中伴起了交響曲,塑膠袋也來湊熱鬧,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要與蝴蝶相媲美,臭水溝也不甘示弱,傳播出陣陣腐爛的“香味”,在這場舞曲裡它們蔑視著人類可笑的行為。酸雨,地震,雪崩,火災,瘟疫等,都追趕著向地球奔去,嘲諷著危害生態的人類,並宣言: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醜惡來開墾。”

  所以,我們(這些所謂的高階類哺乳動物)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了,往日地球母親努力地在宇宙中拼搏,創造了讓我們賴以生活的和諧環境,可是,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瞧!垃圾早已佈滿山溝,工業廢水湧向了海洋,林木被砍伐的所剩無幾,淡水資源將要揮霍殆盡,難道我們還要坐以待斃嗎? 現在,我們還不該付出些行動嗎?

  因此,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我做起,用自己的雙手保護生態,關愛環境。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剋制規範自己的行為,提倡環保,杜絕汙染,家園不就又變成綠洲了嗎!

  我們都是地球的一份子,如果再這樣肆無忌憚地毀壞地球生態,地球的壽命也將危在旦夕了,那我們面臨的就只有毀滅。但是隻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少用一個一次性紙盒,抵制並杜絕吃瀕臨滅絕的物種,多走幾步路將垃圾按類別分別投入相對的垃圾桶中等等;就可以為保護生態環境做一份貢獻,生態環境不就是在點點滴滴的瑣事中得到保護的嘛!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美麗溫馨的綠色家園,可卻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伐林砍木,森林沒了,大地失去了外衣,在大風襲捲時,乾渴沙化。鳥兒沒有了家,只能在寒冬或天敵來臨時死去。為了自己的利益向大洋中排汙水,大海渾濁了,魚兒沒有了家,只能在掙扎和迷茫中死去……

  面對這一切,為了自己,為了他人,請保護環境吧!從我做起,共同努力,一起挽回地球昔日的光彩!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5

  水,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詞,也是我們平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

  用水,我們可以洗東西,可以喝,也可以讓自己涼快,可是,大家知道水現在是多麼的緊缺嗎?雖然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但地球上的水儘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用的卻很少。海水只能用於遊玩。而地球的淡水資源僅佔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佈極不平衡。按地區分佈,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讀到這裡,誰都會感嘆:原來地球上的水資源這麼貧乏!是啊,地球上的水就是如此的貧乏。這時,可能還有不少的人在浪費著水,讓水龍頭獨自流著淚,讓人類賴以依靠的水一點點地流失!

  我還記得,在每次來到學校的水龍頭旁時,總會發現有一些同學開完水龍頭之後不把水龍頭關嚴,讓已經極度緊缺的水白白流失。我還記得,有些人開著水管,而不用那些主動要為人服務的小水珠,讓它們白白流入下水道,變成汙水。我還記得,小朋友們將水瓶中的飲用水因為好玩兒而灑在地上,水馬上蒸發的場景!水,在那一刻被無情地浪費,讓地球上的水資源更加貧乏了一滴。

  同學們,放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每天少用一些水,那我們全校就能節約出不少的水,讓缺水地區的人民多喝一點水,讓他們乾裂的嘴唇變得溼潤,讓他們和我們一樣地為不缺水而自豪!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讓世界多一滴水吧!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6

  看,風拂過水麵,留下一圈圈的波紋向四處擴散開來;賞,楓葉林飄飄而下的紅楓葉,鋪成一張天衣無縫的紅毯;感,綠色生態文明,創造美好生活。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經濟得到發展。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增長,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俗話說:做人不能忘本。2002年《焦點訪談》中曾報道過這樣的新聞:10月1日,是我們最莊重的日子,晨曦初露,隨著太陽躍出地平線上的那一剎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那歷史悠久的天安門前盪漾,響徹整個中國,淺紫色晨曦,磁藍色晨曦,火紅色晨曦包圍著另一個天大地大的中國上空,瞬間變化無窮,一眨眼,形態各異,彷彿在訴說中國的艱難歷史。上午,旅客們隨著溫和的太陽來到天安門,傍晚,旅客隨著太陽西落而消失,可是有些東西卻沒有隨著旅客的離去而消失,汙染著這片神聖的土地——口香糖渣。當時政府用大量的人才、物力、財力,但終究還是沒有起多大作用,還是在土地上留下了口香糖渣的印跡。

  省吃儉用一直以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雙草鞋,破了又補,補了又破,到最後已經完全不成個鞋樣兒了,方肯換一雙。女兒家扎辮子的紅頭繩,人家到過春節時,才從那離家十幾里路的集市買來一根紅頭繩,女孩們高興得都快蹦到天上去了,紅軍長征,歷經艱辛萬苦,才成功的人們靠著他們那一雙布鞋走了二萬五千米的路來解放人民。

  人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那一份原本的本份——保護環境,省吃儉用。

  一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一位老清潔工在那兒一步一掃地清理著街道。一位騎著車的叔叔從旁經過,隨手往那塊乾淨區域扔了一張白紙,清潔工用強有力地聲音叫住了他:“請把那張紙屑撿起來,放進垃圾箱裡”,青年答道:“扔一張紙屑有什麼了不起的,哼。”極不情願地把紙屑扔進了垃圾箱,老清潔工用堅定的話語說道:“如果每一個都像你一樣往地上扔一張紙屑,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我頓然覺悟: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要保護綠色家園。

  人們要有個保護環境的意志的開始,要付出行動的決心的過程,要擁有一個美好、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的結束。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7

  森林相當於地球的'上“肺”,沒有森林城市,沒有生態文明,我們也不可能存在這世界。

  首先,“森林城市”也就是綠色環境,這讓人的印象是樹本茂盛的一個城市,那麼我心中的理想城市:蔚藍的天空,有朵朵白雲的點綴,寬廣的道路有一輛輛低碳環保公交車的點綴,清撤的溪水,有一片片森林的點綴啊!草地是綠茵茵的蝴蝶在森林中翩翩起舞,這多麼像一幅美倫美奐的畫啊!這才是我理想森林城市!可是,眼前的是……

  其次,現在的生態文明變化是發展迴圈經濟,走清潔、安全的發展道路,實現社會、經濟和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還要重點保護河流,水資源這些物件,還要保護大自然森林,還盡力要退耕還林的政策實施。工業企業的能源,水源等,都會汙染排放,影響著人們的安全生活,所以工業企業要注意排成有計劃的排放汙染,這就是目前的大自然。

  再次,我們沒有森林,會產生氣候異常,沒有森林,會產生風沙的巨增,沒有森林,會產生洪澇災害,沒有森林,會使大量的物種大量的滅絕,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所謂的生物多樣性就會不斷的減少,這些難道不是威脅到了人們的自然生活嗎?所以我們要多參加植樹造林,文明對待城市!植樹中,自身體會植樹的艱辛與快樂,有更多的是感動,正因為這是我們一輩子生活的城市與大自然。

  最後,我們雖然無法阻止人們亂砍伐森林,但我們可以節約每一張紙,不用一次性筷子了;我們雖然無法阻止人們大量用水,但我們可以節約用水,將水迴圈利用;我們雖然無法陽止人們開一輛輛高階汽車,但我們可以低碳環保行走出行!綠色的家園,森林的城市,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就如夜晚的夜裡,沒有彎彎的月亮,閃爍的星星一起點綴的話,就是一片漆黑的,不能有那樣美麗的星空夜晚,繁星點點!所以森林城市,生態文明,多讓工業企業的資源更好的去排放,人人少用一次性筷子飯盒等……

  所以我們的森林城市,生態文明呢?人人都付出一點點。正所謂“城市是我家,護靠大家啊!”建立一個森林的城市,弘揚一個生態文明的城市啊!這樣一來,這城市,何常不是森林城市,又何常不是生態文明的城市呢?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8

  有一件令寧鄉人深感自豪的事——在今年,寧鄉由縣轉市啦!多少年的艱苦奮鬥,多少年的奮力拼搏,才成就了今天的寧鄉。寧鄉,它是個美麗富饒,風光秀麗的地方,它孕育了多少風流人物,打造了多少地域風情。可是,在這光輝的背後,又存在著多少令人擔憂的問題呢?

  步入寧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街道上車子一輛接一輛,應接不暇;地面上建築一幢接一幢,高聳壯麗;商店裡物品一件接一件,琳琅滿目。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可是,有誰是否曾想過:汽車雖多,尾氣也是問題啊;建築雖高,強光也是問題啊;物品雖靚,垃圾也是問題啊!所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的城市,必定是不可行的。美麗的外表下,包藏著醜陋的內心,又怎會維持良久?

  作為寧鄉的一份子,我想,誰都有責任去保護寧鄉,保護我們的家。我們要湛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不要灰暗的世界;我們要參天的.大樹,如茵的小草,不要枯萎的家園;我們要潔淨的地面,清澈的河流,不要汙穢的自然。所以,愛護環境,保護自然,不正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嗎?

  在如今,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各種垃圾,汽車飛馳過而留下的尾氣,人們不注重素養而吐下的痰,哪一樣不是在破壞我們可愛的寧鄉?寧鄉是個大家庭,每一個人都應該為這個大家庭負責。所以我想我應該呼籲大家:想要丟垃圾的人,請你多走幾步,將垃圾丟入垃圾桶;想要外出的人,請你少用自己的車子,搭一搭公交,騎一騎腳踏車;還有一些大企業家們,請你們忍痛多花幾塊錢,治理一下汙水,別讓汙水汙染了河流……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我們的家才會美麗的啊!

  南丁格爾曾經說過:“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疏通溝渠,四要掃灑屋宇,五要日光充足。”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城市的發展,依靠的不僅僅只是強有力的科學技術,環境保護亦是尤其重要,只有環境與技術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城市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只有共同創造了生態文明,才能夠共同享受幸福的寧鄉。讓我們一起,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9

  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著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更不能讓鳥“孤獨”,讓綠色迴歸自然,我們共同在努力!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清潔工”,他的“工作崗”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之一—長城。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在長城上走著,巍巍的長城承載著我們中國人們慢滿滿的自豪之情。此時,一個外國旅行者隨手將一個礦泉水瓶扔在了長城上。那位“清潔工”看見了,默默地將水瓶撿了起來,旅行者見了,說:“噢!中國人,你真棒!你是唯一一個撿起水瓶的人!”看似一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稱讚,卻深深地刺痛了那位“清潔工”的心。從此,長城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男士牽著女兒的手,在過道上撿著垃圾……

  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那地球上的環境將會變得多麼多麼的優美啊!我那富饒的家鄉富陽坐落在美麗的富春江畔。那兒四面群山環抱,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富春江江水十分清澈,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裡雖然談不上游人如織,但也稱上是風景如畫了。

  可如今,造紙廠布遍了春江,工廠的煙囪不分晝夜排放著有害氣體,還把空氣燻得臭臭的,讓人們在大熱天也不敢開窗、開門。最最嚴重的是這些造紙廠一天就要排放好幾百噸廢水,使往日清澈的富春江頓時渾濁了許多,江面上還時不時地漂著一些塑膠袋。從此以後,再也看不見人們在富春江中游泳;再也看不見一群群俏皮可愛的小鴨在江中嬉戲、打鬧;再也看不見成群結隊的小魚兒在水草間玩“捉迷藏”的遊戲了……這一次周邊環境的逆轉,真是讓人難以安心……

  朋友們!綠色的家園要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難道你們忍心看到養育我們的地球母親身上的最後一塊綠洲也變成沙漠嗎?讓我們一起來植樹造林;一起退耕還林;一起保護環境;一起珍惜綠色。保護環境,要大家一起用行動來表明,要從自己做起,要從自己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宏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富陽;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美好未來。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0

  建立生態園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每一個南京人共同的責任,為進一步提高全市廣大中小學生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加快生態園林城市建立步伐,將南京市建成“美麗南京”, 我們要從我做起;不亂扔垃圾,垃圾要分類。要種樹、栽樹、愛護樹木。

  南京現在的高樓越來越多了,馬路也越來越寬了,城市也越來越大了,但是南京的綠色卻越來越少了。就拿我們小區來說吧:我們小區本來有一座山,春天的時候鳥語花香,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時候山上的樹木枝繁葉茂,一片蟬鳴聲。秋天的時候秋風吹紅了楓葉,吹黃了枝葉,山坡會告訴你秋天來了。冬天的時候一場大雪覆蓋了滿山坡,遠看就像一個大雪人,近看尤為雄偉壯麗。如今這山越來越小了,都被蓋成了高樓,樹木少了,鳥兒自然也少,有的鳥兒已經沒有了,蟬鳴聲也似有似無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 希望大家都來愛護環境,朋友們從現在開始大家一起努力,找回藍天找回我們從前的美好家園,讓我們的南京更加美麗吧。

  浦口實驗小學 四(1)班 費桐建立生態園林城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建立生態園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每一個南京人共同的責任,為進一步提高全市廣大中小學生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加快生態園林城市建立步伐,將南京市建成“美麗南京”, 我們要從我做起;不亂扔垃圾,垃圾要分類。要種樹、栽樹、愛護樹木。南京現在的高樓越來越多了,馬路也越來越寬了,城市也越來越大了,但是南京的綠色卻越來越少了。就拿我們小區來說吧:我們小區本來有一座山,春天的時候鳥語花香,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時候山上的樹木枝繁葉茂,一片蟬鳴聲。秋天的時候秋風吹紅了楓葉,吹黃了枝葉,山坡會告訴你秋天來了。冬天的時候一場大雪覆蓋了滿山坡,遠看就像一個大雪人,近看尤為雄偉壯麗。

  如今這山越來越小了,都被蓋成了高樓,樹木少了,鳥兒自然也少,有的鳥兒已經沒有了,蟬鳴聲也似有似無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 希望大家都來愛護環境,朋友們從現在開始大家一起努力,找回藍天找回我們從前的美好家園,讓我們的南京更加美麗吧。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1

  嗨,大家好!我是一隻小蝴蝶,我生活在那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令人心曠神怡,無限神往的泰順。

  泰順是個好地方。這兒山清水秀 ,四周群山連綿。泰順這一特點,也吸進了許許多多的旅遊愛好者前來觀光。今天,就由我來當你們的“導遊”,來呼吸這兒的清新空氣,體驗這兒的風土人情,遊覽這兒的風景名勝吧!

  瞧!我們的第一站——承天氡泉到了,想必你們一定聽過承天氡泉這個大名吧! 氡泉保護區坐落在華東第一大峽谷口。氡泉的峽谷深350米,長10公里,聽了這個資料,你是否為之一振?進入峽谷,撲入眼簾的是四周綿延的群山,放眼望去墨綠、深綠、淺綠,再加上山間雲霧繚繞,呼吸著純淨的空氣,讓人懷疑是否到了仙境。氡泉不但有美膚、醫療功效的氡泉,還有許多珍稀動植物。其中,種子植物就有592種,漫山遍野的綠色盡收眼底,讓人目不暇接。獼猴,大靈貓,小靈貓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高山密林間自由穿梭。見識了氡泉的逶迤,我們去下一站——廊橋吧!

  三條橋是我認為所處環境最純粹最優美的一座古廊橋。三條羊腸小道在廊橋出口交匯。遠看三條橋,很樸素。橋面下樑柱錯落有致,是我見所未見的奇觀。在三條橋木欄板上有一首著名的詞—“點絳唇”給人們無限的遐想:“常億青,與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怪不得它能經受住幾百年的風霜雨雪堅而不催,這不也正是我們泰順人的傳統美德嗎?這座百年古橋容光煥發,去迎接著風雨後的彩虹。

  烏巖嶺自然保護區就是我們的第三站了。這裡山峻地廣,籠罩在層層雲霧中,幻若仙境。走近,但見漫山遍野的常綠闊葉林鬱鬱蔥蔥。最高峰白雲尖,是溫州第一高峰望。高聳挺拔的山峰,不時垂下道道白練,讓人不禁想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鬱郁蒼蒼的保護區是動植物的天堂,這裡有珍稀植物42種,國家瀕危保護植物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白頸長尾雉,其中黃腹角雉一杯載入《世界遺產名錄》。

  飛啊飛,我要飛遍我的家鄉——泰順……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2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絡,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著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

  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汙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3

  樹木的希望是綠的,小草的希望是綠的,大地的希望是綠的,人類的希望更是綠的。

  曾幾何時,我們的大地,遍體鱗傷、渾身汙垢、奄奄一息。隨意砍伐樹木使之成為荒山,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工業廢水的隨意排放,溪流變成毒劑“垃圾桶”,使之不再碧藍;捕殺野生動物使之面臨絕種;濫用化學物品使之汙染水源;工廠煙塵廢氣不經過處理就排放到空氣中去,使之汙染環境;垃圾遍地,使之惡臭撲鼻,蒼蠅滋生,蚊蟲漫天。被汙染的生活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和危害。

  如今人們已幡然醒悟,懂得保護生態環境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各行各業的人們紛紛行動起來為環境問題而忙碌奔波著。你瞧,茶鄉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天空煙霧繚繞的景象一去不復返,瓦藍瓦藍天空,雲朵似棉花糖一樣白;從前光禿禿的山,穿上了綠衣裳,到處一片蒼翠;從前,垃圾漂浮、廢水橫流的大龍湖,變得清澈透亮了,河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閃爍,如群星燦爛。寬闊的河濱路似絲帶纏繞在大龍湖兩岸,路旁是一排排高大而整齊的樹木。微風拂過,絲絲垂柳輕輕飛舞,就像少女飄動的頭髮;樹蔭下,簇簇花兒含笑怒放,像兒童燦爛的笑臉;綠樹芳草間,鳥兒歡叫。小朋友挽著媽媽的手在樹下漫步,偶爾在樹蔭下歇歇腳、嬉戲打鬧。碧波盪漾的河水還引來了很多垂釣愛好者,他們正愜意地享受這美妙的湖光山色……

  記得爺爺曾對我說:“綠色生態是我們的追求,它與我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環保不只是講究衛生,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它需要全人類的參與。”爺爺的話我沒有全明白,但我知道,播撒綠色不僅僅是用一雙雙手,還需要用一顆顆心。那漂亮的綠衣是用千千萬萬顆愛心織成的。我種一棵樹,你植一叢草,他栽一盆花,都能讓大地一片勃勃生機。綠色是有靈性的。你滋潤它、愛它、護它,那麼它也會滋潤你、愛你、護你。因為,無論什麼時候,有付出,總有回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用愛創造綠色的世界吧!為建設美麗的家園——安溪繼續努力吧!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4

  凝望地球,大量的土地遭到嚴重破壞,森林面積日益減少,動物面臨瀕危,化學海洋生態危機加快、淡水資源受到嚴重威脅,空氣汙染嚴重、自然災害和化學疾病頻繁發生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

  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說拯救地球與我們無關?地球只有一個,它屬於全人類。如今,我們的國家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承受著歷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強的發展壓力。我們只有一條長江,毀掉了不會再來,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失去了不會再有。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保護地球的生態文明,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面對環境問題的愈發嚴峻,我想:我們每一個同學要積極行動起來,正確認識大自然和自己,把位置擺正,爭做生態文明衛士。正視當前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浪浪費的殘酷現實,立足自身,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淨化我們的生活環境、校園環境和學習環境。愛護我們校園的一草一木,不亂扔廢物,不攀枝折花,愛護花草樹木。多撿一張廢棄紙,少吐一口痰,不用一次性筷子,節水節電,撿髒護綠,節水節電。為能源的節約做出貢獻;把我們的校園美化得像個花園一樣。還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如:我們全家的環保意識就特別強,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注重環保。幾年來,一直堅持不用塑膠袋,使用購物袋、購物籃。有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菜市場買菜,買的東西太多了,爸爸要買塑膠袋,媽媽會及時制止他,神秘地從挎包裡拿出一個購物袋。媽媽說:塑膠袋可是一個生態文明的禍害,還是用購物袋吧!我知道,雖然塑膠袋不大,但是害處卻是它的幾倍,我也像媽媽一樣,出門時購物袋隨身帶,既節約方便、又環保。不隨便到餐館吃飯,到餐館吃飯,都會帶上自己的餐筷。假期裡,經常在家肯定要看電視,消耗電能很大,我選擇少看電視、多讀課外書,既節約用電,又能保護自己的眼睛,還能從書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同學們,只要我們有了強烈的環保意識,只要我們每一個同學都積極爭做生態文明環保衛士,相信我們共同創造的生態文明生活,終會成就一個美麗家園。讓我們心聯心,手牽手,共建綠色家園,讓綠色迴歸大自然,我們共同努力吧!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5

  這幾天,我認真讀了《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者》這本書,它從生命之間、美麗的家園、哭泣的地球、守望明天,呼喚綠色文明這四方面向人們發出深切地呼喚: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地方,它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的重要,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美麗中國!

  我心中的美麗中國美好家園應該是一個個充滿綠色的地方。我希望家家戶戶都種上翠綠的小樹。我們可以在樹下乘涼、嬉戲、看書。還可以躺在樹下,享受著微風輕輕撫摸我的臉,真舒服呀!

  我心中的美麗中國美好家園應該有一條條奔流不息的小河。一條條無垃圾,極環保的小河。小河不再被汙染,河裡的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嬉戲。柳樹姐姐把枝條垂在河面,洗一洗她它美麗而又漂亮的“頭髮”。

  我心中的美麗中國美好家園應該有一道道交通無陰的馬路,路邊都是茂密的小樹和明亮的路燈,馬路上一個紙片也沒有。汽車經過改裝,利用太陽能便可行走自如,人們不再忍受尾氣的汙染。

  我心中的美麗中國美好家園應該有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清清的水和清新的空氣……

  可現在的家園和我心中的家園完全不一樣。在河邊,經常聞到河面上飄出的陣陣臭氣,上面飄著塑膠袋、飲料瓶、垃圾等等;在森林,到處都可以看見砍伐樹木的人,一棵棵樹被偷伐者砍掉。據說現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萬公頃森林,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啊!在路上,到處可以看到人們隨手亂扔的餐巾紙、西瓜皮、包裝袋等等,這些現象都嚴重傷害了我們的家園,使得天空變得灰濛濛的,河水沒有了往日的清澈,空氣經常受到汙染,大山也變得混黃一體了。唉,我們身邊的綠色現在在哪裡呢?

  為了我心中的美麗中國美好家園,也為了我心中的那片綠色,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少用一次性碗筷、多多植樹、節約用水等等。平時去超市買東西,也不要用塑膠袋,要用購物袋。因為媽媽說過塑膠袋是生態文明的禍害,害處非常大,用購物袋才環保。我呢,還要開始我的低碳生活計劃,平常不開空調、少看電視、出門步行。每當看到有人破壞環境、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我也要主動上前制止。因為生態文明,僅僅靠個人去做是不夠的,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那些不懂環保的人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去播種綠色吧!一起去建立一個生態文明的城市!建設好我們美麗的家園美麗的中國!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6

  生態文明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始終面臨的問題。當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出現了緊張對立,整個生態系統不斷受到破壞。由此,必須要建立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新文明。為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生態平衡,除經濟和法律手段外,還必須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適應生態環境保護的道德規範,有利於人們形成堅定的內心信念,形成強大的社會感染力。

  生態環境道德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如果人人都沒有道德底線的話,地球的資源勢必在一個世紀內被人類消耗殆盡。那麼,生態環境道德的總體要求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

  我們青少年既是生態環境道德的重點教育物件,更是生態環境道德建設的積極推動者。為了與和諧與共的人與自然關係相適應,生態環境道德要求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要首先做到:

  珍愛生靈。平等對待自然界中的每個生命體,保持生態系統平衡。不踐踏草木,不攀折花葉,不虐待小動物,不吃珍稀動植物等都是珍愛生靈。

  節約資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人口正不斷增長,但資源有限。節約糧食、節約用水,使用可再生的資源、分類回收廢物,生活簡樸等等,都是節約資源。

  植綠護綠。沒有森林和植被,便沒有人類,更沒有地球上的生命。多植一棵樹、多養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綠色,都是青少年應盡的義務。

  抵制汙染。不當的生產生活行為,會帶來很大汙染。不亂扔垃圾、少用難降解和難再生的物品、不焚燒秸稈、制止汙染等都是抵制汙染。

  我們要把植樹造林等活動作為青少年傳播生態環境道德的舞臺。發揮我們身邊的一些公益行動的特性,動員人們宣傳生態環境道德,用手牽動社會這個大手。樹立生態環境道德的模範,鼓勵監督、抵制違背生態環境道德的行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細節決定成敗。我們已經意識到生態環境在開始惡化,所以,我們要保護著生態環境。是的,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也無法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蹟,但我們要從小培養生態文明從我做起的理念,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

  科學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為——科學能夠興國,科學能夠創造未來。

  那麼人們,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生態文明吧!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7

  時代的步伐在不停地加快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可是現在,清澈的小溪消失了,替換成渾濁的汙流;湛藍的天空也躲了起來,被一些化工廠冒出的滾滾濃煙給遮住了,天空中偶爾有一兩隻鳥兒驚恐地掠過,發出淒涼的叫聲。那一片片森林也在一天比一天減少,大地脫下了可愛的綠袍子,露出赤裸猙獰的土地……大自然是天然的資源。假如我們持續破壞、汙染環境,不再維護自然生態,一旦生態被破壞、自然資源即將殆盡,居住環境遭受到威脅、嚴重的惡化,就會如同我們的生命遭受威脅一般,這些現象會更嚴重蔓延至整個地球,地球上這麼多動植物都是因為人為的過度破壞,而導致生病、死亡。總有一天我們人類也會面臨資源耗盡和滅亡的命運。

  我們與大自然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愛惜的心態,適度的使用自然資源,不再讓大自然遭到破壞,使生活環境美好。

  現在,一些強大的國家已經開始注重綠色生態環保了。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環保。我們應該更關注我們的生態環境,更應該積極地,自覺地行動起來,快快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行動中來。

  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家園,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綠色衛士。在校儘量做到不使用塗改液;不購買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紙杯盒和餐巾紙;購買飲料儘可能選擇可回收再用的罐裝材料;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膠袋;節約用水、用電,用水後擰緊水龍頭,教室沒人時及時關燈;愛護綠化設施,不踐踏綠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園裡破壞花草樹木;不隨地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不將廢電池故扔,廢電池如果被丟進水裡,這一節小小的電池就會使周圍的大片水域全被汙染,讓魚兒和許多生物死亡,設想一下,如果這些魚兒和生物換成我們人類,那你們又會怎麼想呢?你們肯定也怪那些亂扔垃圾的人類們。怪他們為什麼要傷害“我們”,肯定也會恨透這些可恨的人。因此,平時,我們少丟垃圾袋,應用布袋子或者是紙袋子。少扔一個塑膠袋子,少用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塊電池,少乘一次公交車,都會給子孫後代多留下一片乾淨的土地。照此下去,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是綠色,最環保的。

  愛小家,更應愛大家,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8

  曾幾何時,耳邊響起的不再是清脆的鳥鳴,而是隆隆的機械聲;曾幾何時,眼前顯現的不再是蔚藍的天空,而是灰白的天空翻滾的黑煙;曾幾何時,嗅到的不再是清香淡雅,而是令人咳嗽窒息的汽油味。

  一位美國社會學家說過:“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就是我們自己。”這樣,我們為了追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肆意地索取資源,汙染環境也許若干年以後,碧水藍天,鳥語花香只有在夢境中才會出現。也許若干年後,當我們的子孫備受生態破壞帶來的惡果時,我們才會流下悔恨的淚水;也許若干年後,當最後一隻鳥死亡,我們的進步也將戛然而止!

  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檔要等到滅亡才懂得悔恨,不要等到窮途末路才懂得懸崖勒馬,如果肥沃的土地變成荒漠,如果有害物質充滿空氣,如果河流被汙染得連魚兒都無法生存,那麼我們生存的意義何在?我們生存的根基又在哪裡?

  張正祥,一個平凡的農民,26年單身守護滇池,犧牲家庭,終令33個大中型開礦、採石場勝利封停。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聯在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執拗的,是雪峰之顛的傲然寒松,面對貪婪,兇殘,他堅持信念,用勇敢和不屈不撓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確,我們沒有他的偉大,可是舉手之勞,同樣可以為環保生態做出許多。

  愛上環保,僅僅是隨手關上通明的電燈,僅僅是將身邊的垃圾分類處理,僅僅是更換掉手中的塑膠袋,僅僅是擰緊好還在哭泣的水籠頭。

  愛上環保,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習慣。“愛上環保”讓我們學會尊重善待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愛上環保”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神奇的自然賦予人類無限的智慧,希望人類開創更美好的未來,但人類反而破壞自然,請不要讓地球上最後一絲希望變成絕望,保護生態需要從你我做起,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母親,也保護人類自己。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19

  彎腰、躬身、低頭,一個簡單的動作,你可知這其中蘊含怎樣強大的魔力?

  秋風蕭瑟,在校園一角的垃圾桶旁,有一些果皮紙屑,以至於影響學校環境的整體美觀,而面對如此醒目的垃圾,卻無一人在意,過往同學紛紛視而不見,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而當我路過此地時,正好碰到了賀校長,正準備和他打招呼,卻驚奇的發現他正彎下腰將地上的瓜果紙屑撿起,攥在手裡,然後直起身子緩緩走到垃圾桶前,將垃圾盡數放入其內,灰塵髒了那原本潔淨的雙手,他卻滿不在乎地拍了拍手掌,扭過頭來看見我呆愣著佇立在一旁時,衝我點了點頭,後又轉身離開。而沉浸在那巨大震撼中的我久久難以回神。

  那天下午我走到操場,綠化帶中樹的葉子已染黃,跌落下來時被風呼嘯著四散開來,落得滿地是。我看見幾個低年級同學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正在展開清潔工作,忙得暈頭轉向,不亦樂乎。他們都彎著腰,伸出被凍得通紅的小手一片一片地將落葉拾起,放在簸箕內,葉子慢慢累積在一起堆成了一座落葉山。此時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冷眼旁觀,而是伸出手學他們的樣子在冷風中彎著腰東奔西跑地撿落葉。掃完時看著乾淨的操場我感到心中那麼滿足、充實,一個小妹妹對我咧開嘴笑了,露出兩排整齊的貝齒,用肯定的語氣說道:“姐姐,你一個講衛生、熱心腸的好人吧!”她稚嫩的話語使我有些難為情,我撇過頭去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校長、班主任老師、低年級同學彎下腰的動作是我見過最美麗的風景線,自那以後,我常常彎下身子撿垃圾。一次,快要放學了,教室裡炸開了鍋,同學們吵著叫著不得安寧,我無意間垂頭瞥見了一些垃圾紙屑,便默不作聲地將它撿起扔進簸箕。旁邊一同學見了,直說:“放學後會有人來打掃的,你又何必多此一舉幹這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只低頭笑了一聲,輕聲道:“如若我們不愛護衛生又談何舒適的家?”他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又彎身和我一起將垃圾撿入簸箕。

  彎下腰來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彎下腰來是一個最美的姿勢;彎下腰來是一種做人的態度。讓我們學會彎下腰來,共同撐起一片美好的藍天。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20

  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河水是清清的,沒有任何異物,魚兒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著;天空是湛藍的,沒有一絲灰塵,是那麼寧靜,時不時有一群可愛的鳥兒飛過。翠綠的樹木,芬芳的野花,漫山遍野都是,是那麼的自然,樸實。

  時代的步伐在不停地加快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可是現在,清澈的小溪消失了,替換成渾濁的汙流;湛藍的天空也躲了起來,被一些化工廠冒出的滾滾濃煙給遮住了,天空中偶爾有一兩隻鳥兒驚恐地掠過,發出淒涼的叫聲。那一片片森林也在一天比一天減少,大地脫下了可愛的綠袍子,露出赤裸猙獰的土地……人類呀,這都是你們的罪惡!

  既然科技的發展已經卓有成效了,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大自然給拋開嗎?我們過分索取了大自然,大自然也“回饋”給我們一些“禮物”——地震、海嘯、乾旱、洪水、颱風等。這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人類的報復,《只有一個地球》中這樣寫道:“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呀,如果我們不保護生態環境的話,那麼這個地球早晚有一天會破碎的。到地球資源枯竭的那一天,也許我們已經不在了,但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呢?他們又如何生存?!

  人類亂捕亂殺野生動物也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句詩似乎是對現在殘酷現實的真實寫照。沒有了動物就沒有人類,人類的生活與動物是息息相關的。

  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儘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象,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世界將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中沙塵瀰漫……到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也不屬於人類了。

  現在,一些強大的國家已經開始注重綠色生態環保了。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應該注重環保。少用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塊電池,多乘公交車,都會給子孫後代多留下一片乾淨的土地。照此下去,我們中國人的未來一定會是綠色,最環保的!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生態文明主題徵文21

  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然而,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以後,大幅增加了了對資源的需求,而忽略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兩者平衡,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縱觀這兩年,地震、洪災時有發生,極端天氣也增多,生態平衡的破壞,直接或間接的給人類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損失。恩格斯告誡人們“不要過於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這句話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設生態文明呢?

  首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質與行為觀念。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心任務多在經濟建設上,而忽略了生態文明建設與其間的平衡關係,導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遭到破壞,引來雙重危機。為此,我們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重要的地位,努力建設可持續發展型社會。

  其次,我們要加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是堅持科學發展的重要條件,使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同時應推動科技發展,建設低耗能、高環保的新型企業。我們還要堅持可迴圈經濟,因地制宜,多種產業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當然,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我們還必須完善相關的機制與條令,儘快制定相關的法律與政策,才能真正的保護好生態壞境。

  雖然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不久,我國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但我國近段時間在保護環境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我也堅信,當我國公民都擁有了生態意識,當工廠企業都能做好相關的處理程式,當“保護環境”不在只是口號,我國的大好河山一定能夠重現在國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