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 精選圓明園的作文錦集十篇

圓明園的作文

精選圓明園的作文錦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圓明園的作文 篇1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心情澎湃,覺得火燒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一個莫大的恥辱。

  文中講述了1860年8月,英法聯軍侵犯我們的首都北京,併到圓明園內把各種奇珍異寶統統掠走,最後,竟用大火將圓明園化成一片灰燼。

  讀完了這篇課文,我真為這個猶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的園林感到無限的惋惜。彷彿看見了這一把大火將圓明園燒成灰燼,彷彿看見了英法聯軍正在貪婪地搬運著圓明園裡寶物。彷彿看見了慈禧太后拖家帶口的從圓明園中逃離,又彷彿看見了千萬中國人在圓明園僅剩的幾根殘柱旁嘆息。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把我國的名勝古蹟燒燬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國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英法聯軍為什麼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後,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作文

  從圓明園被毀的恥辱,我想,為了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我們的科學技術跟軍事國防水平,所以我們要學習別人好的經驗,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趕上先進國家,不再受到外來侵略。

  同時讓我深深地認識到"落後就得捱打”這一不變的真理。它在時時刻刻地激勵著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後為祖國效勞,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的作文 篇2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中國近代史其中一頁上的屈辱。

  圓明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是全世界人的智慧結晶。這可是清朝花了150多年的心血才好不容易建成。但是在1860年10月,不幸的事發生了。可惡的英法聯軍闖入了圓明園,瘋狂地將圓明園洗劫一空,並用火來燒。就這樣圓明園消失了。 用雨果先生的話說:“圓明園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蹟。”但是英法聯軍無情地把這個奇蹟洗劫了一番。西洋景觀、中式景觀……都不復存在了。

  英法聯軍還見了鐵扔了錫,見了銅扔了鐵,見了銀扔了銅,見了金扔了銀,見了鑽石扔了黃金……這樣一來清朝的財產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並不止這些,許多寶物也毀於此時。 現在看,中國用重金買回來本屬於自己的寶物。這些本就屬於自己的東西,應該拿回來,而不是買。這說明我們的祖國還不夠強大! 從圖片上看見的圓明園,只剩下幾根石柱,孤零零地立在那片廢墟上。這時我有一個想法:我們不要忘記國恥,那是不強大的後果。所以我們要好好讀書,將來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作文 篇3

  最近,從報道中得知,作為歷史遺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周圍管理的無序,導致圓明園接二連三地出現問題。

  我從記事以來,看過不少關於歷史方面的書籍。今天重讀《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又引起我的深思,催我奮進。

  至今,我從照片中去看圓明園的廢墟,看到那些已經齊腰的野草和埋沒的殘垣斷壁,我彷彿聽見這些石頭在和我講述他們往日的風采和圓明園那段悲壯的歷史。

  18xx年,英法聯軍的鐵蹄踏進了風景秀麗的北京西郊。這些兇狠的野獸闖進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他們被園中的陳設、外觀、奇珍異寶、名人書畫驚呆了,每個侵略者的兜裡都裝得滿滿的,帶不走的就用鐵斧木棒砸碎,一把火,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燒燬了,一剎那間貴重的珍寶化為烏為!

  這些野獸的罪惡激怒了廣大的愛國老百姓,老百姓與這些野獸展開了搏鬥,這些禽獸不如的侵略者殺害了無數的無辜的老百姓。

  如今,在蔚藍的天空下,站在這灑滿熱血的土地上,那些殘留的石柱仍然挺立著,它時刻地提醒著國人,“落後就要被打”道理。

圓明園的作文 篇4

  看看如今繁華熱鬧車水馬龍的北京,實在難以將它與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燬後的圓明園聯絡起來。

  然而,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底都銘刻著一份永遠難以磨滅的沉痛。就算時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也無法將那些記憶抹去!就算是再經歷更漫長的歲月也無法將那些記憶風化!是的,這是一份屈辱,總歸應喚起最起碼的教訓。

  但屈辱的代名詞是落後,落後的根源是制度,制度的決定者是人民,是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國情,而人民的領導者是皇帝。

  但是,乾隆皇帝卻放棄了科學,他覺得發展科學就是玩物喪志;咸豐皇帝放棄了抵抗,他也完全放棄了自己,放棄了自己的尊嚴與責任——一國之主居然棄民而逃,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這個國家還有什麼發展的餘地?所以,放棄註定了這段屈辱。

  經常眺望遠方,眼睛才總是清澈的。清帝國乾隆、咸豐、道光以及以後的同治、光緒,哪一個不是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閉耳塞聽,目光短淺,對世界形勢一無所知。他們的眼力沒有達到,根本沒有達到領袖應該達到的遠度。我彷彿聽到當時中國國土熱切盼望中國人“睜開眼吧!小心看吧”的呼喚和哭泣。在今天,高瞻遠矚尤其顯得更有現實意義。水資源短缺、能源緊張均是時代的提醒或警鐘。我們不能放棄探求新能源、爭取世界和平,否則,意味著我們又要迎來現代化的屈辱。

  但是無論奶牛有多黑,牛奶總是白的。在這塊文明的華夏熱土上,它的人民卻永遠是包含力量與前進的熱情的。人民可以臣服於中華民族的悠久、優秀、傳奇與文明,但卻永遠不會向邪惡勢力低頭,有人來侵略,我們會義無返顧的去反抗,而決不會放棄。我們是一個有血性有骨氣的民族。我們可以被消滅,但永遠不會被打敗!我們,人民知道:要先征服敵人,必須首先戰勝自己的悲哀。五千年來,悲哀積累一萬次,自信偏積累一萬零一次!呼吸在底層的人的情感是清醒的,精神是清醒的,靈魂也是清醒的。三元里人民、虎門銷煙的人民、關天培、林則徐,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因為他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只有抵抗、戰死、報國。

  墨寫的流言,決掩飾不住血寫的事實。讓今天的炎黃子孫,你、我、他,一定學會永不放棄,贏得榮譽,奔向卓越!

圓明園的作文 篇5

  連續三個深秋的最後一週,我都在京城。深秋的京城,香山的紅葉似火,頤和園裡萬頃清波,還有長安街夜色裡燈火璀璨,王府井商業街人聲鼎沸。京城自古繁華,如今又逢盛世,賓客雲集也是常理。我卻是個例外,每年深秋,都到圓明園廢墟里低頭漫步,踽踽獨行。

  腳下是枯黃的碎葉,踩下去就發出“嚓嚓”的響聲,腳抬起來的時候,響聲就不同了,我似乎聽到了嘆息的聲音。聲音很輕,卻又聽得分明。我停下來,凝耳細聽,聲音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索性彎下腰,撿起一枚葉片,仔細觀察它的紋路。這是一枚金黃色早落的銀杏葉片,因為大多數銀杏葉片儘管已經變成了金黃,卻並沒有掉落,依舊在秋陽中反射著耀眼的金光。我把葉片反轉放在掌心,葉子背後的紋路清晰可見,所有的條紋從葉柄開始,便放射線一樣直抵葉緣了。這種葉兒不像梧桐和楊柳,中間有一條清晰的'主脈從根到梢,貫穿始終。

  我再一次低下頭,從我撿起葉片的縫隙裡,看到了泥土中斜插著的一片殘存的瓦當。把葉片交到左手,右手一用力就把瓦當從泥土中拔了出來,突然覺得有些熟悉,仔細一想就笑了,原來這片殘瓦竟和左手裡的銀杏葉片十分相似。

  頭頂上似乎落下了什麼,丟掉瓦片和銀杏葉,往頭上一模,竟然又是一片銀杏的葉子。抬起頭,看到一株參天入雲的銀杏樹,偉岸地立在那裡。秋風吹落了一些葉兒,還有一些留在樹上,向陽的樹梢上部,竟然還有一些綠色。

  我問自己,如果歷史是一株大樹,剛才丟掉的殘破的瓦片,就是它在歲月長河裡抖落的葉子嗎?葉子每年都是春發秋凋的,而那些歷史中的亭臺樓閣上的紅牆碧瓦呢?跌落塵埃以後,是否也會重生呢?

  腳下的瓦片未必就是圓明園盛世輝煌時的舊物,兩次罹難以後,圓明園又遭受了無數蹂躪,早已面目全非。在進行保護性搶救時,曾經有幾個村落從這裡整體搬遷,這些瓦片未必就不是尋常百姓房頂上的遺物。我想起了梁思成,想起了他為保護老北京古建築的不懈努力和無盡遺憾。如今的京城高樓林立,卻失去了往昔的風韻。老胡同和四合院正悄然消失,儘管沒有英法聯軍再一次點燃罪惡的火種。

  我回頭望過去,逆光中正覺寺大殿的屋脊上,琉璃瓦金光閃爍。兩眼一花,似乎一道青光從眼前閃過。

圓明園的作文 篇6

  今天我和媽媽、姥姥、姥爺一起去了圓明園,早晨吃過早飯我們就出發了,我們坐了大概1個多小時的車就到了圓明園,車上人可多了。

  圓明園的門口有很大一個水池,裡面放了很多睡蓮,門口還有很大的龍燈,真漂亮,原來這裡正在舉辦20xx年燈會和睡蓮展覽。我們進了大門看到很多的睡蓮,看介紹說睡蓮有熱帶睡蓮和寒帶睡蓮,睡蓮有很多品種,有紅色的、紫色的、黃色的等等好看極了。我們沿著掛滿花燈的大路往裡走,路邊擺了很多五顏六色的花,我們來到一個拱形的小橋旁,這個小橋的石頭都散落到一旁,已經沒有橋了,只有一個圓形的洞。看到旁邊的介紹說,這座小橋是圓明園四十景中被英法聯軍破壞後留下的唯一景觀。我們繼續往北走一路上垂柳、花草、花燈非常美,我們就象在畫中。後來我們來到了西洋樓這是清朝按照西方建築建造的,但被英法聯軍破壞了,只剩下殘梁斷壁。

  後來我們又來到福海,它是由一個湖和湖中的小島組成的,湖面很平靜,四周都是樹木,我們沒有去中心小島,在湖邊坐了一會。我們接著往回走,走出福海所在的圓明園,我們參觀了圓明園的全圖,這副圖很大,是花了16年的時間完成的,是原來圓明園的復原圖,在圖上看到了當時的繁榮景觀。還看了西洋樓的銅版畫影印,這套銅版畫,也被英法聯軍掠奪走了,現在在法國。出來後我們又去了綺春園,那裡有很多荷花,現在都已經沒有花了只有荷葉,湖上修了長廊和亭臺,很漂亮。我們看到一種荷花叫王蓮,很大的葉子,在水面上,說可以承重20——30公斤呢,可以讓一個孩子站在上面,我很想站在上面去。

  遊覽了綺春園後我們就往回走,在賣紀念品的地方我買了一把木製的寶劍,我很喜歡它。透過一天的圓明園的遊覽我看到了圓明園是那麼大,而且原來她那麼美,可是英法聯軍把她燒燬了,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歷史。

圓明園的作文 篇7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學完了這篇課文後,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我真恨英法聯軍!”

  是啊,圓明園建築宏偉,瑰麗多姿。又熱鬧的買賣街,以有鄉村的田園風光。園中種植有茂竹修林,佈置以假山茅舍、宮殿、亭園、樓閣掩映期間,又名可靠的風景就有95處多。其中不僅有著名勝景,還有傳說中的仙境。真可謂:“一切園林藝術的典範。”

  圓明中還收藏中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正像文中所說:“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

  可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實在拿不走的,就肆意破壞。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這座舉世文名的皇家園林就真樣在幾天的時間裡化成了一片灰燼。

  我們的圓明園為什麼會毀滅呢?那是因為當年的清政府腐敗無能,科技落後,軍隊軟弱…要想讓我們的祖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用我們的智慧去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最美好的文化藝術,去建造最強大的軍隊,去建造最富強、最美好的祖國吧!

圓明園的作文 篇8

  八月二日下午,我隨著團隊參觀了北京郊區的圓明園。在此之前,我們來到了主席曾經光臨過的慶豐包子館,填飽肚子後,我們就向圓明園進發。

  在去圓明園的路上,我蹦蹦跳跳,十分快活。可是,到了圓明園,我看到的是滿目瘡痍:倒塌的宮殿、烏黑的柱子、叢生的雜草,很多地方都還殘留燒過的痕跡。我的心頓時像刀絞一般:這是誰幹的壞事?是誰把這裡變成了廢墟?

  後來,我們來到了影片館,在那裡,我找到了答案。是八國聯軍燒燬了美輪美奐的世界藝術寶庫圓明園。圓明園裡有我國各個時期珍奇的藝術品,八國聯軍搶得走的就搶,搶不走的就毀掉,最後為了掩蓋他們的罪行還防火燒了這一皇家園林。

  我看完後,心裡十分沉重,既憤怒侵略者的無恥,又憤怒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走出圓明園的時候,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祖國更強大,讓任何國家都不敢來破壞我們美麗的家園。

圓明園的作文 篇9

  今天,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有很多感觸。

  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建築宏偉,規模宏大,而且很有特色。有各地風景名勝,有古代詩人構想的人間仙境,有西洋景觀,也有各種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然而就是這麼一座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10月18日和19日,英法聯軍又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我國最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讀了這篇課文,我非常憤怒。為什麼侵略者能夠在我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為非作歹?因為中國當時是很落後的。所以現在大家應該理解為什麼要好好學習了吧?只有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振興中華。

  換一個角度思考,我們每個人都好比圓明園,我們每個人又都好比侵略者。你要時刻防禦好自己,不能讓別人超過你;你也要時刻攻擊對方,企圖超過對方。

  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振興中華。同時也要從“圓明園的毀滅”的側面聯絡的我們的學習。

圓明園的作文 篇10

  今年國慶節期間,我們全家去了圓明園。因為時間倉促,而且不忍再看那些曾經輝煌歷經滄桑的殘垣斷壁,我們選擇只在園子外圍走一走,卻發現破敗不堪的園子成了動植物的樂園,無人管理的荒涼變成了未經雕琢的自然美。

  我們從東門入園。由於不是正門,我彷彿一下子來到了人煙稀少的郊區或農村。路面坑坑窪窪,落滿了乾枯的黃葉;雜草叢生,野花遍地,各種小蟲棲息其間,踏到雜草上,頓時有無數撲扇著的小翅膀從腿間飛過;古木參天,樹葉已不那麼茂盛,金黃的葉子夾雜在翠綠中,一陣風吹過,落英繽紛,好似蝴蝶在群舞;落花因風起,驚得喜鵲喳喳,麻雀嘰嘰。置身其間,城市的喧鬧浮躁不見了,心中充滿了久違的平靜與安詳。我們踏入一片稀疏的樹林,登上一塊高地,眼前是一座小巧的拱橋,橋下是乾涸了的長滿草的河床,小河蜿蜒著伸向遠方,消失在另一塊高地邊上。樹很大,陽光卻很明亮,地上的樹影斑斑駁駁。極目遠望,卻見到處是凹凸的土丘,黃綠相間的樹影,飛鳥的羽翎,溫暖的陽光。這美景使我精神振奮,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回老家時平淡而生動的農村生活,讓我覺得安全和放鬆。

  穿過茂密的灌木,下了小丘,眼前是一片開闊的溼地。溼地中央是一片水域,遠處散佈著稀稀拉拉的樹影,陽光照到水面上,金光閃閃。爸爸驚呼一聲,領我們過去。爸爸小時候便是在溼地中玩大的,他曾自豪地向我介紹他是怎樣遊遍了老家周圍的池塘,怎樣爬到水邊的樹上睡覺,怎樣跳水,怎樣捉魚。對於溼地我沒有回憶,因為我出生時老家的溼地已經所剩無幾。我們走到河床上,踏著柔軟有彈性的黏土,靠近水邊。蘆葦高高地長著,雜草更多,蝸牛成群,飛蟲遍地,幾隻野鴨在遠處水面上遊耍,一會兒飛起,一會兒俯衝,或扎入水底,從另一處浮上來,享用著剛捕獲的美味。爸爸臨水蹲下,專注地盯著水岸處,只見水面下有什麼東西一扭一扭的,許多處泥土都在動,卻看不見是什麼東西。"是泥鮜,"爸爸說,"鑽到泥裡去了。看見了嗎?"爸爸邊說邊指。我還是什麼也看不到。爸爸撿起了一根木棍:"它們很小,顏色和泥一樣,我動一動你就看見了。"說完碰了碰一塊泥。突然,一個很小的身影在激起的土中一閃而過,游到別的水草下面去了,不過幾毫米長。"我看見了!"我興奮地說。"以前我經常抓住它們,用小網或用泥擋住去路就行了。"爸爸笑著說,回憶起了過去。爸爸似乎想捉一條,不停地把手撲到水裡,沾了一手淤泥。

  真沒想到在破敗的園子中還有這麼多樂趣。現在,住在城市裡的人整日被高科技包圍著,在水泥澆鑄的高樓大廈裡自成一隅,遠離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鬱悶,甚至發展為心理疾病。其實,大自然就是心靈的良藥,它的樂趣可比電腦遊戲高明多了。我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感謝圓明園,給了我們一個貼近大自然、走進大自然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