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範文集合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獨立設計記錄符號在記錄表中記錄,嘗試統計的方法,使用恰當的語言與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過程。
2、鼓勵幼兒運用原有經驗,猜想並嘗試,發現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3、體驗思考、發現、探索與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1、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工具,並能正確的說出它們的名稱。
2、核桃肉若干,放在一個方盤裡;核桃若干;記錄表;筆;紙板。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集體品嚐,激發幼兒砸開核桃的慾望
(1)出示核桃, 幼兒品嚐核桃仁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位小夥伴,快來看看它是誰?” (出示核桃)
核桃:“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核桃,我有一件硬殼做的外衣,肚子裡有香香的果肉,你們吃了我的果肉,會變得更聰明、更健康的,今天我就請你們來品嚐我的果肉,好嗎?”( 請幼兒品嚐核桃仁,每人一塊)
核桃:“小朋友,你們一定沒吃夠吧,那好,我把夥伴們請來,讓你們吃個夠!但是,這次你們要自己想辦法吃到香香的果肉,你們能做到嗎?”
(2)出現核桃的夥伴們(完整核桃),幼兒討論怎樣吃到核桃仁?(充分討論、爭議、辯論,漫畫演示各種辦法的結果)
師:“快來說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幼:“用腳踩”、“用牙咬”、“用拳頭砸”、“用錘子(或其他工具)砸”……(根據幼兒的回答內容請幼兒分別示範不同的辦法)。
2、說工具
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桃?
師:“那你們都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桃呢?”
(二)猜想與嘗試
1、成功的設想
(1)示範講解記錄表格的使用方法。(工具下第一欄填預想哪種工具會成功,第二欄記錄實踐後的結果。)
師:“這是核桃帶來的記錄卡,記錄卡第一行畫的都是什麼呀?”
師:“第二行的前面有一個問號,它的意思是請小朋友猜一猜、想一想,哪些工具能砸開核桃;第三行的前面有一隻手,它的意思是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把結果記在這裡。”
(表格中選擇了八種工具,分別是剪刀、錘子、鉗子、鑷子、螺絲刀、木棒、扳子、鎖頭。)
(2)幼兒設計記錄符號,記錄猜想結果。
師:“在記錄之前,你要先選擇一種符號,然後在第二行認為能成功的工具下面畫上符號。”
2、實驗與驗證
(1)請幼兒自由使用各種工具實驗,並記錄結果。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邊實驗邊記錄,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幼兒間交流實驗結果,引導幼兒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結果。
三、探索與發現
1、統計與排除
經過小組統計與集中統計,確定能成功的工具,排除不能成功的工具,找出有分歧的工具。
師:“現在我給每組發一張大統計卡,請每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嘗試結果記在上面,你使用哪種工具成功了,就在這種工具的下面畫個1,每組的每個小朋友都要記錄。”(各組統計)
師:“現在請每組派一名代表,把你們的統計結果說一說。”
2、交流新發現
(1)交流工具的恰當使用方法
師:“請大家說一說你發現哪種工具怎樣使用容易成功?”
(2)交流砸核桃的適合部位
師:“砸核桃的哪個地方容易成功呢?”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師:“我們要怎樣砸容易砸開核桃?”
四、激勵與創造
欣賞成型的藝術作品,激發幼兒用核桃殼創造的慾望。(在收集核桃殼的同時整理活動室)
師:“核桃肉可以吃,核桃殼能幹什麼呢?小朋友快來看一看吧!”(展示核桃殼製作的作品)
師:“我們回去後,也用核桃殼做一些漂亮的作品,好嗎?現在讓我們一起把活動室整理乾淨吧!”
探索求知:資訊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資訊,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資訊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資訊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透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資訊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訊號、用聲音發訊號、用文字發訊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透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訊號;透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訊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訊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資訊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訊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資訊?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槓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資料,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資料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透過對槓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明確省力和費力槓桿的科學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教學準備】
槓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槓桿類和非槓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臺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臺)
哎,講臺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
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槓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鬆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槓桿。
什麼是槓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槓桿”。
2、示範用槓桿撬講臺。
3、板書分析槓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
阻力點 用力點
支點
槓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槓桿,使槓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圖片:壓水井、蹺蹺板。
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在展臺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槓桿
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槓桿,哪些不是槓桿?並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
學生自己體驗槓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槓桿的秘密
1、 剛才我們用槓桿輕鬆地撬起了講臺,那是不是所有的槓桿都是省力的呢?
(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
讓我們用槓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 對槓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 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槓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一個鉤碼,要使槓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槓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鉤碼 ?(請同學上臺來試一試,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4、 還有其他方法嗎 ?
5、 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一個鉤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槓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資料記錄在P6上的表格內。完成實驗之後再把實驗資料進行統計: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6、 對所有的資料進行觀察和分析。
1) 在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
2) 在什麼情況下,槓桿費力?
3) 在什麼情況下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7、 教師進行總結: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各情況的比較和分析。
四、收集資料步驟的反思
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資料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五、全課小結
【資訊反饋】
我在對本課進行教學設計時,力圖突出兩點:第一,透過教師精心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發展學生對資訊的記錄、分析能力;第二,讓學生體驗槓桿工具在生活中的應用例項,加深對槓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這兩點都有較好的體現。
針對第一點,我先組織學生開展"尋找更多使槓桿尺平衡的鉤碼掛法"的探究活動,並將自主探究而得的多種掛法記在記錄表上。由此,學生就有了第一手資料資料,可供後續的分析研討之用。在分析資料資料時,考慮到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十分有限,我沒有采用"撒大網"式的研討模式,而是採用"扶放結合,有扶有放"的師生共同研討模式。在研討過程中,我先展示了省力狀態和費力狀態的兩張記錄表,透過簡單的研討認識了這兩者的根本性區別,並讓學生將手中的記錄表分成省力和費力的兩類。這樣,既減輕了學生認知上的難度,也有利於後續研討的深入。接著,我組織學生在省力狀態的記錄表上畫出重點到支點、力點到支點的線段,並進行比較。由於記錄表上線段的直觀性,學生很輕鬆、準確地推匯出槓桿省力的原理。最後,順著直觀教學的思路,我利用“反證法”使學生順利地理解了槓桿費力的原理。在這個師生共同研討過程中,學生手中的資訊是在自主探究中記錄下來的,學生所得出的科學概念是在充分分析手中的資訊後自行獲得的,教師所起的作用就是先“扶”著學生進入有效的研討思路,再“放手”讓學生自行獲取學習成果。在這個"扶放結合,有扶有放"的研討過程中,學生對資訊的記錄、分析能力獲得了較好的發展。
針對第二點,我注重突出“體驗”,即讓學生實際體驗槓桿工具的效用,從而加深對槓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例如遊戲“以弱勝強”中,透過支點位置的移動,一名弱小的女生戰勝了強壯的男生;透過鐵絲在老虎鉗鉗口位置的變化,學生感受到老虎鉗作為一個省力槓桿工具的強大;透過手拎鐵塊和用火鉗夾鐵塊的比較,學生馬上感受到火鉗是一個費力的槓桿工具等。正是這些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頭腦中抽象的科學概念化為現實具體、活潑生動的應用例項,鞏固了概念的記憶,並反過來加深了對槓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從實際教學中來看,學生在這個環節中學得既開心,又有效率。值得說明的是,雖然我在這個環節中注重突出學生的實踐體驗,但並沒有讓學生簡單地“就事論事”,拘泥於一件工具的認識,而是追求“舉一反三”,讓學生經歷一個“實踐→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實現對科學概念的再認識。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分析老虎鉗的省力原理之後,教師提出“鐵絲放在鉗口的哪個位置最省力?”這個問題,學生正確地利用科學理論指導了生活實踐;學生在理解桿秤的工作原理之後,教師設計情境“如果稱量要擴大10倍,秤砣不變,怎樣設計桿秤?”,學生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增加秤桿長度、在靠近重點處增設一個提紐,而這第2個方案我在課前也沒有預想到。正是由於科學概念與實踐體驗的緊密結合,學生透過這個應用環節的學習,對於槓桿省力、費力原理的理解大大深化了。
回顧本堂課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與近期所聽的科學課相比,本課的預設成分比較多,但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因為小學生受其年齡特點的限制,其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畢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就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無異於盲人摸象。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探究教學中,較多的預設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適合於學生髮展的探究活動。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和處理】
【內容分析】
《看雲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有利於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說明文,內容上與實際生活能夠緊密聯絡起來。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雲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說明文的內容上的科學性,結構上的條理性和語言上的準確性都體現出來了,是學生學習的典範。
【教材的處理】
這篇課文特點鮮明,做為教學內容來看,切入點很多,過去通常把它當作說明文來處理,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說明方法,但從新教材看,第一二冊並不強調文體的學習,強調的是練習學生的閱讀概括和蒐集篩選資訊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學時不必指出它是什麼文體,顯然課文作為教材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因此,在教材處理內容取捨方面,我兼顧了兩個方面: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大意,提高學生蒐集篩選資訊的能力;二是適當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蒐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並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4、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蒐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生動、形象的說明語言。
【教學流程】
一、匯入
利用電腦匯入新課,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聆聽美妙的音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匯入新課。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匯入的:
同學們,大家每天晚上都看天氣預報嗎?誰知道今天的天氣如何?我們現在可以透過天氣預報知道天氣情況,可是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人們要想知道天氣情況怎麼辦呢?
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經驗,根據天上的雲彩判斷天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與天氣有關的知識短文《看雲識天氣》。
(設計意圖:透過此環節,引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慾望。同時也使學生明白,獲取天氣預報這一資訊的渠道是廣泛的,包括電視、電話、手機簡訊、經驗判斷等方面,要注意從多方面蒐集資訊。
二、檢查預習情況、交流提綱內容
對課前下發的預習提綱進行檢查。預習提綱應該有的放矢,尤其是兩個表格的概括應用好。讓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就是要讓學生透過研讀課文,瞭解文字。老師不要講太多,主要透過學生的讀書、小組之間的討論和教師的答疑來完成。
研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文章的總括句、過渡句等以及說明文結構的條理性和層次性此環節解決。
三、朗讀課文,讀出美感
找出文中優美的句子反覆朗讀,並說出美在哪裡。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把握生動形象的語言並體會修辭手法的作用。透過練習體會課文用詞準確,說明事物生動形象的特點,指導學生課後摘錄,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
四、統觀全文,瞭解主要說明方法
師生共同交流。老師可以出示文中主要說明方法的名稱和特徵,讓學生對號入座,初步掌握幾種主要說明方法的使用和作用。
五、學生質疑
留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先由其他學生給予解答,不完整的地方由教師點撥補充。
六、總結課文
先由學生自己說一說本節課學到了什麼知識,師再小結。
七、課堂練習(電腦展示)
透過練習題,檢查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教學效果進行及時反饋。
八、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天氣的諺語(查詢有關資料或請教家裡人及有經驗的人),並解釋說明。
2、在課外,練習看雲識天氣。試著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後牆的黑板上,看誰預報得最準確。
這些作業,有利於發展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瞭解自然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透過玩滑梯的啟示,指導學生認識摩擦力,瞭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學情分析
透過問卷調查知道學生平時只是愛玩滑滑梯,對其中得道理沒有探究過。
學生的基礎較差,透過實驗,多媒體演示等比較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對摩擦力理解不夠深。
教學目標
1 、科學探究
(1)能夠根據各種現象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將自己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並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有關現象或結論。
(3)能夠正確使用物品進行實驗,會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
(2)願意與人合作,喜歡與人交流;
(3)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應用實際,改善生活;
3、知識技能
使學生獲得有關摩擦力的知識,提高探究意識和實驗技能,形成科學思維以及科學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教學難點: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動物體的重量
教學過程
一、匯入部分
1、多媒體出示滑梯圖片(一個滑梯為普通滑梯,而另一個表面很粗糙)。讓學生猜一猜:如果有兩組同學分別用這兩個滑梯進行比賽,哪一組會贏?引導學生談出表面粗糙的滑梯會對向下滑的人產生一種比較大的阻力,從而引出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什麼是摩擦力。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學習新課
(一)指導學生認識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遊戲圖片(一個同學蹲在地上,然後另一個同學拉著他前進。)。同學們做過這個遊戲嗎?這裡面有沒有摩擦力?經常在什麼時候玩?為什麼平時不玩?你願意拉一個體重輕的還是重的?為什麼?
2、教師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問:這裡面是否有摩擦力?試一試輕推和重推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了什麼?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無處不在,但裡面的知識也不少。這節課你想研究與它有關的哪些問題?對學生的提問進行適當處理,歸結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二)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讓學生猜測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什麼有關,根據學生的猜測情況適當進行引導,讓他們想到可能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動物體的重量有關。
2、驗證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
(1)引導學生在各小組內設計一個可行的實驗方案。
(2)全班交流各組的實驗方案,並做出恰當的選擇。
(3)學生分組實驗。
(4)彙報實驗結果,並上臺演示實驗過程。
(5)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驗證摩擦力的大小與被拉動物體的重量有關
(1)小組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
(2)全班交流,並選擇出恰當的實驗方案。
(3)學生分組實驗。
(4)彙報實驗結果,上臺演示實驗過程。
(5)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被拉動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動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4、回顧做過的兩個實驗,總結出比較系統的結論。
(三)設計實驗:設法增大或減小摩擦力。
1、分組進行實驗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減小的方法。
(四)尋找生活中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現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時會給人們帶來方便,需要增大;有時又有危害,需要減小。你能找出身邊有哪些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現象嗎?
1、學生自由發言。
2、教師出示有關的圖片,認識更多有關的現象。
(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1、引導學生進行縱向的自我評價:談談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現的比較突出或有所進步。
2、評價一下身邊的同學: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的特別好?為什麼?
三、拓展活動
多媒體出示圖片:一個小女孩站在覆蓋著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著急。
教師介紹:一個大雪過後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裡的小女孩去上學,當她走到這個大山坡的時候,怎麼也爬不上去。
科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4課。本課教學以紙為載體,透過改造一張紙,比較和體驗紙改造前後效能的變化,交流紙的這種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激發學生繼續改造材料、發現材料效能的探究慾望。
本課教材包括以下幾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承接第3課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原有認知經驗說說普通紙的特點,引發學生思考有什麼辦法讓紙具有更多的本領。第二部分——探索,用“摺疊”這種改造方法,引領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研究紙被改造後效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中比較觀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較彈力)、放一放(比較承載力)、摸一摸(比較隔熱能力)。第三部分——研討,紙改造後效能的變化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第四部分——拓展,引導學生在一張紙上刷食用油,然後探究這張紙具有的全新功能。
學生分析
基於上一課的學習,二年級學生對於紙已非常熟悉,但卻很少有學生對紙進行過更細緻的觀察與思考,即對紙的認識較為單一。在動手能力方面,與一年級相比已有明顯進步,但在摺紙方面還略顯不足,需要教師進行示範或觀看微影片後才能折出符合實驗要求的瓦楞狀紙。
基於低學段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的原因,探索環節的三個活動需要教師有效組織,提升小組探究活動的效果。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最佳化後其效能會發生改變。
2.材料效能改變或最佳化後可以用來製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進,比較材料在改變前後的變化。
2.在教師指導下,能用語言描述紙在摺疊前後的變化。
科學態度目標
1.發展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
2.在教師指導下,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材料。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瞭解材料會隨著人類的需要而不斷改進。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領學生對比感受兩種形狀的紙的差異。
難點:引領學生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兩種形狀紙的特點。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普通的紙、訂書機、杯子、熱水、刷子、食用油、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瓦楞紙箱、瓦楞紙杯、瓦楞紙杯套、防腐木、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基於觀察,交流紙的特點。
紙在我們學習、生活中具有多種。這是一張非常常見的白紙,說一說,這張紙具有什麼特點?
預設:白色、很薄、輕等。
2.基於紙的特點,交流紙的用途。
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紙來做什麼?
預設:寫字、畫畫、摺紙、手工……
3.基於現有特點,引發對紙的暢想。
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領呢?
設計意圖:通過幾個小問題引領學生分析紙的特點、交流紙的作用,引發對紙的特點及其用途的思考,為後續的探究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索
(一)明確改造紙的方法
1.交流改造紙的方法。
請同學們大膽思考,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加工、改造一張白紙?
預設:摺疊、染色、刷油……
2.明確改造紙的方法。
今天我們就用摺疊的方法改造白紙,看看改造後的白紙會有哪些新的功能。
設計意圖:對紙改造的案例對於學生來講其實並不陌生,比如包漢堡包的紙,套在豆漿杯外的紙套,快遞包裝箱等。本環節透過讓學生回顧思考如何改造一張紙使它具有新的功能,使學生開始關注紙的特點。此過程在提升學生參與廣度的同時又促進學生思考的深入。
(二)探究改變形狀後紙的新功能
1.摺紙。
(1)教師示範摺疊方法(或播放微影片),明確注意事項。
(2)學生摺紙。
設計意圖:透過示範和指導,引導學生折出符合實驗要求、便於實驗操作的瓦楞狀紙,為接下來的活動做鋪墊。
2.觀察中發現紙的新特點。
(1)(教師拿著摺好的紙)請仔細看一看(教師示範從不同角度觀看),這張白紙經過摺疊後與原來的白紙相比有了哪些新的變化?
預設:學生回答紙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或紙的寬度發生了變化。
(2)我們將這種形狀稱之為瓦楞狀,摺疊出來的紙就叫瓦楞紙。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瓦楞狀紙的特點,豐富學生對瓦楞狀紙形狀的認識,同時又為後面活動中仔細觀察、詳細描述做示範。
3.實踐中發現紙的新功能。
瓦楞狀紙都具有哪些全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領呢?讓我們透過動手做實驗去尋找它的新功能。
(1)任務介紹。
按一按:將白紙與瓦楞狀紙分別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輕輕按一按白紙和瓦楞狀紙,認真體驗手心的感覺,將感受記錄在活動手冊表格內。
放一放:取兩本字典(或厚一些的書或其他等高的物品)以間隔一定的距離平放在桌面上,先將一張白紙放在兩本字典上,接著由輕到重將物體(可以選擇身邊輕重不同的物體,如回形針、橡皮)放在紙的正中間,看紙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體。測完白紙後,再去測瓦楞狀紙能承受多少重量。
摸一摸:領取一杯熱水,用白紙貼著杯子感受冷熱程度;換用瓦楞狀紙,再次感受冷熱程度,並對比有什麼區別。(此處提醒學生留意不要打翻水杯,小心熱水燙手)
設計意圖:二年級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很容易出現不規範操作的情況,而透過示範指導引領學生認識規範操作的細節,明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現了對學生操作技能、精確意識的培養。
(2)明確要求。
邊做邊完成記錄表,同時將自己其他方面的發現及時與組內同學進行交流分享。
注意事項:
●實驗要一步一步做,不要急於求成。
●仔細觀察、感受,有什麼發現就記錄什麼。
●與同學交流要輕聲。
●在“摸一摸”環節,小心別燙傷自己,別燙傷同學。
(3)學生活動。
教師適時介入指導、評價,引領學生有序開展實驗活動。
設計意圖:透過交流引領學生明確實驗注意事項,幫助學生形成對實驗活動的正確認識,為有效觀察做鋪墊。在觀察活動中,如有個別學生未能有效開展對瓦楞狀紙的觀察,教師要適當介入指導,避免這部分學生“遊離”於活動之外。
三、研討
(一)摺疊前後紙有什麼變化
1.出示班級記錄表。
透過剛才的觀察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於紙經過摺疊變成瓦楞狀紙後的變化有了更多的認識,接下來一起分享我們的發現。
2.學生彙報,教師記錄。
學生先彙報記錄表上已有的選項,接著再補充其他的發現。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在交流研討活動中整合對瓦楞狀紙零散的認識,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
(二)瓦楞狀紙的應用
1.觀察紙箱中的瓦楞狀紙。
白紙透過摺疊變成瓦楞狀紙後與摺疊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在生活中,老師發現瓦楞狀紙有很多的應用之處。(下發小紙箱)請仔細看這個紙箱,你能找到裡面的瓦楞狀紙嗎?
2.學生觀察並上臺展示自己的發現。
3.引領學生思考:用瓦楞狀紙做紙箱有什麼優點?
預設:瓦楞狀紙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紙箱變得更加堅固。
4.引領拓展。
在生活中,人們還將瓦楞狀紙的特點應用在杯墊、杯套製作中(出示圖片)。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尋找物品中的瓦楞狀紙,分析物品運用了瓦楞狀紙的什麼特性,描述這個特徵會使物品具有什麼優點,從而使學生從全新角度認識到材料特點決定材料用途。
四、拓展
今天,我們將紙改變了形狀,發現紙產生了這麼多新的功能。試想一下,若我們在紙的表面刷上一層油做成油紙,然後分別在普通紙、油紙上不斷滴水,又會有哪些新的情況(圖文介紹)?請同學們課後做一做,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活動手冊上。
設計意圖:透過佈置課後拓展性科學實踐任務,將科學實踐引向課外。這樣將鞏固學生的探究方法、豐富學生對紙這一材料的認識以及探索新材料的興趣。
板書設計
神奇的紙
光滑、硬硬的、不能彈回來不光滑、軟軟的、能彈回
最多能放3個回形針能放好多盒回形針
不能支撐物體支撐能力好
不能隔熱能隔熱
科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測量水溫的方法
測量水溫,首先要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測溫計。教學時,可讓學生圖文結合閱讀理解每一操作步驟的要求。同時教師一定要進行正確的操作示範,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的技能學習主要是以模仿為主的。
第二部分:測量水的溫度
這部分的第一項活動是學習用水溫計對三種不同溫度的水進行測量,並記錄測量資料。第二項活動:每隔2分鐘,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活動的主要意義在於透過對觀測資料的整理分析,使學生認識水在自然降溫時的一般規律:水在降溫的過程中速度是先快後慢。
第三部分:推測水溫的變化
對觀測資料的整理分析,引導學生推測,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一杯熱水的溫度將會與室內溫度一致。
學情分析
《冷熱與溫度》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也是繼前一課《溫度和溫度計》學習的延續。本課我將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實際練習測量物體溫度和識讀攝氏溫標。學生在這一課將分別測量涼、溫、熱三杯水的溫度,並每隔2分鐘連續測量10分鐘內一杯熱水的溫度變化。本課中每位學生都將有比較多的實踐機會。因此,測量水溫的步驟、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要讓學生理解每一條規定的意義,並掌握每一步驟的操作規程,以保證後續測量資料的相對準確。為後續學習(五年級的“熱”單元)打下基礎。對一個物體來說,溫度下降,說明物體的內能減少,溫度上升,說明物體的內能增加。熱量是描述內能轉移的物理量。但內能這一概念對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教材採用了小學生通常使用的熱量的說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根據不同的測量範圍和使用需要,人們設計製作了不同的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要根據不同測量物件,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2.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溫度上升。透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不同溫度計的測量範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刻度範圍在0℃~100℃)用於測量水的溫度。
2.間隔相同時間(2分鐘)連續測量和記錄3杯不同冷熱的水的溫度。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在觀測、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
2.進一步鞏固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測量水溫的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間隔相同時間連續測量水的溫度
科學教案 篇7
指導思想:
透過實驗,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A、認識和了解熱對物質狀態有影響;
B、認知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C、知道物質狀態有三種:固體、液體、氣體。
2、能力培養目標:
A、培養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的能力。
B、動手操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崇尚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確立科學的自然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策略:
1、 獨立觀察思考、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調查研究。
2、 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 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在探究學習活動中,加強學生對事物或事物種類的認識瞭解和掌握。
4、 強調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概述。
教學重點、難點:操作實驗的能力培養。
教學準備:
教師:水、冰、酒精燈、鐵架、石錦網、鐵鉗、鐵板、記錄表、蠟燭、燒杯、錫條、水槽。
學生:記錄表、鐵架、石錦網、酒精燈、水、水槽、蠟燭、燒杯。
匯入:
做一個小實驗:冰塊在熱水中融化。(冰塊是固體,水是液體)。引導到物質狀態有三種:固體、液體、氣體。
水在冰箱裡能變成冰,冰在太陽下曬又變成水說明了什麼?說明熱量對物質有一定的影響。
那今天我們來做一做實驗,用實驗來證明――熱對物質狀態的影響。
進入教學內容:
1、 實驗前的提示和要求:
A、注意安全教育。
B、實驗工具的介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C、實驗記錄卡的說明。
D、小組合作,分工:前後四人一組,組長、記錄員、操作員、輔助員。
2、 實驗開始:
各小組開始動手做實驗,分工明確。
老師-巡堂輔導;學生--做實驗、填寫實驗記錄卡;檢查學生完成情況,瞭解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情況,並給時給予幫助。
3、 實驗結束後要求各小組彙報實驗結果,並分析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做得好的地方互相借鑑。
4、 教師總結。
實驗記錄卡
實驗內容:
實驗工具:
要注意的事項:
組員名單:
(加熱)實驗過程(儘可能的詳細記錄)
實驗時間實驗時出現的現象(或你觀察到的現象)
2-4分鐘
4-6分鐘
6-7分鐘
7分鐘以後
(冷卻)實驗過程
1-2分鐘
實驗總結 (透過實驗你知道了什麼?學到什麼?)
第一點
第二點
其它
你不明白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分由"瞭解日食現象"、"推測日食的成因"、"推測月食的成因"三個部分組成的
日食和月食,是學生們聽說過或觀察過的兩種有趣的天文現象。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學生們學習的主題,不僅僅對學生來說有趣、有吸引力,還在於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形成的,有助於學生認識太陽系的組成和執行狀態。同時,這兩個現象都反映了一個事實—宇宙天體是運動著的,這部分內容對學生建立起有關宇宙系統的模型是必需的,也是學生認識天體運動的典型素材之一。
學情分析
1. 學生認知情況分析:學生對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關係在本課前有一定的認識,個別學生能夠依據自己的認識進行一個合理的猜想。
2. 學生學習本課的情感因素分析:日食和月食是學生聽說過或者查閱過的兩種感興趣的天文現象,相對來說學生對月食瞭解的多一些,而對日食的瞭解相對較少。但學生的學習並不會以為感興趣就能有秩序的完成,這需要教師充分利用這份興趣來做科學的引導。
3. 學生的實驗方面狀況分析:這節課內容抽象,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只能設計模擬實驗,因此學生制定實驗方案比較困難,我讓學生結合教科書的實驗方案設計實驗,降低難度,使學生學得輕鬆,有興趣。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與技能知識——知道日食、月食是自然現象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科學探究——經歷科學探究活動,能對問題結果進行猜測,形成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的方法,進行觀察、實驗,根據有關資訊作出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事實,敢於發表不同的觀點,樂於合作交流,保持並發展樂於探究的慾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科學教案 篇9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植物的莖》,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我們面對的是四年級的學生。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心。他們的認知水平由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度,他們的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援。 他們在三年級下冊,対莖有了一定的認識,初步瞭解了莖的運輸和支撐的作用。三下單元資料庫中也有介紹各種各樣的莖,通常資料庫的內容是學生自主學習,或者有些老師會簡單提一提。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概念,確定本次課的起點,我們做了一次前概念的調查,發現學生對莖的認識並沒有那麼深入。我們設定了第五題來了解學生對四類常見的莖的特點的認識,發現學生的錯誤率為87.5%。因此我們將這部分的內容納入本次課的教學,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科學概念:
1.知道莖根據生長方式分為直立莖、匍匐莖、纏繞莖、攀緣莖,能說出這四類莖的特點。
2、知道更多莖的形態
科學概念:①知道植物按莖的生長方式可分為直立莖、匍匐莖、纏繞莖、攀緣莖等。②能說出這四類常見莖的特點;③瞭解更多莖的形態
過程與方法:①透過對實物的觀察比較,歸納各類莖的特點;②根據閱讀資料,嘗試判斷幾種常見植物的莖;③透過闖關遊戲,學會運用莖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莖的多樣性,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
在調查後,我們統計了四類莖特點的錯誤率,匍匐莖的錯誤率是(ppt出示)
教學重點:直立莖、攀緣莖、纏繞莖、匍匐莖四類常見莖的特點
教學難點:除了四類常見的莖,其它變態莖的判斷
教學的過程:
核心任務1:常見的四類莖的特點
一、 匯入:我們取一株帶根和葉的植株,依次提問這是植物的哪個部分,並一一剪去,最後剩下莖。(明確常見的莖是植物的哪個部分,避免學生將根和莖的混淆)
二、認識莖的本質特徵
提供資料認識莖的本質特點,莖是有節的,不明顯的節可以透過葉來尋找。(対莖的本質有了更多的認識之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常見的四類莖)
三、常見的四類莖的特點
這部分內容要認識常見的四類莖,也就是本次課的核心任務。
1、學生觀察、描述不同的莖的特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
2、師生間的交流將莖的特點與莖的名稱對應起來(形成對常見莖特點和)
3.植物障礙賽,則是在瞭解四類莖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的,趣味闖關活動,學生要用四類常見的莖的特點來闖關 使用匯報格式,彙報運用哪一類莖的什麼特點進行闖關.
這樣一層層的鞏固 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對常見四類莖的特點形成完整的概念體系。
(學生對莖有了初步的認識,如果將過多的時間花在常見的四類莖上,學生在這個知識點方面確實得到提升,但我們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提升,所以我們把核心任務由原來的常見的四類莖的特點改為認認識莖是多種多樣的。
核心任務2:認認識莖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把變態莖的辨別這部分的內容加到資料閱讀認識莖的本質特徵之後。
學生對常見的莖有了一定的瞭解,但瞭解得不全面,而變態莖這部分內容在沒有解決常見莖遺留下的知識點,而又涉及到比常見莖高一個層次的變態莖。我們看到了變態莖這部分的知識可以作為學生另一個提升點,前提得處理好常見的莖這部分的知識。所以我們對核心任課的內容前後進行前後進行大調整)
發現問題:容量大,時間不夠,怎麼辦?
忍痛割愛,把常見變態莖當做植物障礙賽的獎品發掉,並提供資料,學生課後自主判斷。
核心任務3:
前幾次的磨課,雖然有植物障礙賽來增加學生們興趣,但我們發現學生探究的興趣並沒有預設時濃厚, 兩個活動之間的聯絡還不夠緊密, 為了讓學生的活動更具連貫性,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我們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