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六篇

中班安全教案

【實用】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安全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斑馬線

  2、兒歌《交通燈》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穩定幼兒情緒。

  "小朋友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玩個手指遊戲好不好?"

  2、談話,引入主題。"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討論)

  3、出示圖片,提高幼兒興趣。 "我們中一班小朋友太乖了,老師讓你們看以些圖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老師把小圖 片請出來,3,2,1,好了,睜開小眼睛。""這是什麼呀?(紅綠燈)小朋友們見過嗎?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幼兒討論)

  4、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中一班小朋友真棒,老師來告訴小朋友,這個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導幼兒討論"我們中一班小朋友那麼聰明,那麼,你們知道要怎樣看紅綠燈嗎?" (幼兒討論)

  6、講解怎樣安全過馬路"小朋友說街上車多不多?危不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是不是。""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

  7、引導幼兒認識斑馬線"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麼呀?你們有沒有見過"(同上,介紹紅綠燈時一樣)

  8、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今天我們班小朋友表現太棒了,老師來教你們一首兒歌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都要張開小嘴巴跟老師學習,看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等一下我們就送小星星給它。

  9、延伸"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還要注意些什麼呀?"(做公車時先下後上,上街時要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護欄等等)

  10、請小朋友跟圖片紅綠燈說再見,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們則透過增加問題的難度,有意識的來進行挖掘。如:怎樣透過沒有紅綠燈、斑馬線的馬路?在遇到堵車或者特殊情況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安全過馬路?孩子們在交流、討論中,大膽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出來與大家分享,主體性得到了發揮。而且透過總結講解,使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有機結合、形成互動、加強了孩子們對知識的記憶。活動最後,我們設定了遊戲,讓孩子們透過遊戲把所知道的安全過馬路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行動中去,並透過發徽章來促使他們督促身邊的人要遵守規則,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職責。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安全意識是指幼兒對安全知識的掌握及保證自身安全的基本行為的認識,它是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據調查,交通意外傷害已經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一殺手”。近年來,幼兒交通事故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交通安全常識所造成的。因此,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在本次活動我透過先讓幼兒觀察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對人們造成的傷害,並透過讓幼兒觀看交通安全錄像,在對錄影中人物的“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中直觀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識。在活動後我創設了有趣的交通遊戲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在玩樂中鞏固所學到的交通安全知識,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使安全教育變得生動有趣。

  預設目標:

  1、懂得識別過馬路的標誌,安全地過馬路。

  2、能夠大膽地進行交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遊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材料提供:

  事先在有關交通規則的DV、自制的紅綠燈、佈置公路場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動室周圍張貼交通事故圖片、各種過馬路的交通標誌。

  指導要點:

  1、請幼兒一起觀察交通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與幼兒一起觀看DV。

  引入主題,請幼兒觀看關於交通安全的DV。

  請幼兒說說觀看DV後的發現及感受,一起討論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師:你們在錄影中看到了人們是怎樣過馬路的?你覺得他們這麼做會有怎樣的後果呢?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3、請幼兒到教室四周去觀察各種交通標誌,並猜測它的作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告訴幼兒交通標誌的真正意義。

  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遊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誌佈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重點放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

  你為什麼會得了罰單?你違反了什麼交通規則?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

  (6)與幼兒再次進行評議。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

  2.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遵守社會交通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家長在接送孩子途中,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周圍的安全標誌並收集安全標誌。

  2.準備人行橫道、當心觸電、安全出口、禁止煙火等安全標誌。

  3.事先佈置好“逛公園”環節的場景(如馬路、十字路口和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小兔做客.》情景匯入,激發幼兒認識安全標誌的`興趣。

  二、請幼兒聽故事並理解內容

  以小兔去小狗家做客的途中見到的安全標誌為主線,引導幼兒認識幾種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誌。

  1.人行橫道標誌

  今天小狗過生日,邀請小兔去它家,小兔到小狗家要過一條馬路,小兔走到十字路口為什麼停下來,它看見了什麼?(紅燈亮了)它後來又是怎樣過馬路的?(走人行橫道)透過幼兒觀察、討論後,讓幼兒知道過馬路要看清交通安全標誌,走人行橫道,遵守交通規則。

  2.禁止煙火標誌

  小兔走呀走,來到了商場門口,它想進去給小狗買件生日禮物。一進大廳,它看到了什麼?(禁止煙火)這是什麼標誌?為什麼要有這個標誌?這個安全標誌有什麼用?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如果沒有這些標誌將會發生什麼事?(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想象、互相討論)

  3.安全出口標誌

  小兔走上樓梯,發現每一個樓梯拐角處都有一個相同的標誌,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說說這是什麼標誌?能告訴我們什麼?小結:這是一個指示標誌,給人們指明方向,說明朝箭頭方向走出去是一個安全出口。

  4.當心觸電標誌

  小兔拿著禮物走出商場,它繼續走,馬上就到小狗家了,它路過了一個電線杆,它又看到了什麼?(當心觸電)這是什麼標誌?遇到這個標誌應該怎麼做?幼兒討論、發言、得出結論:知道看到貼有這樣標誌的地方都不能用手去摸,也不能靠近,小朋友應遠離。

  三、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安全標誌

  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在哪裡見過這個安全標誌,它告訴我們什麼?透過觀察、討論,互相欣賞,讓幼兒知道安全標誌可以分為警示標誌、指示標誌、禁止標誌等。

  四、透過《逛公園》遊戲活動,鞏固對安全標誌的認識。

  教師領幼兒扮演小兔、小狗一起去逛公園,觀察、發現沿途的各種安全標誌,並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加深幼兒對安全標誌的認識,對活動中表演突出的幼兒及時表揚、鼓勵。

  活動延伸:

  1.家園互動,繼續收集有關安全標誌,幫助幼兒豐富安全知識。

  2.家長帶幼兒外出時,繼續引導幼兒認識安全標誌,並教育幼兒平時按標誌要求去做。

  活動反思:

  回顧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活動準備也很充分,活動過程則選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模式,以故事匯入,激發幼兒興趣,整個活動,幼兒興趣一直很濃,透過遊戲讓幼兒參與其中,積極性很高。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玩一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尋找、發現、觀察各種各樣的安全標誌,如:交通安全標誌、嚴禁煙火標誌、當心觸電標誌等。透過活動能認清安全標誌,知道每種標誌的作用,懂得安全標誌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該怎麼做。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為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和學習。活動中,不足地方是應該多引導、鼓勵,使能力較弱,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的幼兒大膽發言,主動探索,讓所有幼兒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多服或誤服,瞭解多服或誤服的危害性。

  2、分享製作小藥箱的快樂。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小藥箱的材料:紙,固體膠,剪刀,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教師:

  “春天來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裡都放著各種各樣的藥品。這些藥呢,都是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拿來給老師的,然後老師幫小朋友們做好服藥記錄,飯後給小朋友按量服用,這樣小朋友就不會吃錯藥了,可是有一個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卻亂吃藥,下面就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牛牛亂吃藥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例項,引導幼兒分析例項

  1、教師講述例項:

  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幼兒討論:

  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答:不能,因為

  (1)吃藥必須在大人的看護下吃藥

  (2)因為病情不一樣,上次是感冒,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會中毒的。

  小結:

  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藥、亂用藥,用錯了藥、吃錯了藥,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如果你是牛牛,你會怎麼辦?

  (1)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2)叫鄰居的叔叔阿姨帶你去醫院。

  (3)打 1204. 教師總結

  三、教師講述亂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1、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畫,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2、請幼兒當醫生,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四、製作小藥箱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多服或誤服,瞭解多服或誤服的危害性。

  2、分享製作小藥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小藥箱的材料:紙,固體膠,剪刀,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教師:“春天來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裡都放著各種各樣的藥品。這些藥呢,都是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拿來給老師的,然後老師幫小朋友們做好服藥記錄,飯後給小朋友按量服用,這樣小朋友就不會吃錯藥了,可是有一個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卻亂吃藥,下面就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牛牛亂吃藥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例項,引導幼兒分析例項

  1、教師講述例項: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1)吃藥必須在大人的

  看護下吃藥(2)因為病情不一樣,上次是感冒,這次是肚子不舒服(3)吃下去會中毒的。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藥、亂用藥,用錯了藥、吃錯了藥,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如果你是牛牛,你會怎麼辦?

  (1)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2)叫鄰居的叔叔阿姨帶你去醫院。

  (3)打 120

  4. 教師總結

  三、教師講述亂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1、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畫,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2、請幼兒當醫生,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四、製作小藥箱

  1、幼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安全重於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頭等大事。幼兒透過看電視、聽大人的講述對地震有一定的瞭解,但因幼兒年齡小遇到危險不知道怎麼辦,大多會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特組織此活動,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簡單的地震知識。

  2 、透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透過安全疏散通道。

  3 、有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 、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誌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 課件: 家庭、學校、戶外、公共場所避險影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震後的一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 師啟發幼兒:小朋友看這裡發生了什麼事?(地震)你怎麼知道這裡發生了地震?地震發生時還有什麼現象?

  2、 幼兒自由發表對地震的看法,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3、 小結:是啊,大地震給我們人類帶來多大的災難啊!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嗎?

  (二)播放地震的課件,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 看完後教師引導:地震是怎麼產生的?

  2、 幼兒交流,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3、 小結:哦,原來地震是因為地殼的運動產生的,是自然現象。如果有一天我們這裡發生大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

  4、 幼兒自由發表。

  5、 師幼一起總結避險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聽老師或者大人的指揮,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護好頭部。等地面晃動小了再聽指揮疏散,撤離。如果是在一樓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曠的地方去。

  6、 那我們要怎麼找安全的地方?什麼地方安全?

  7、 播放影片:在幼兒園、在家、在戶外、在公共場所怎麼找較安全的地方躲避?請幼兒找出來。

  8、 幼兒小結不同地方怎麼找地方躲避較安全。在幼兒園是蹲在桌子下雙手抱頭,再聽指揮疏散;在家用枕頭或被子蓋頭,就近在衛生間、牆角、廚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場所要跟著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牆角等地方。在戶外就蹲在地上抱頭就行。

  (三)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幼兒下樓梯的路線是男生靠樓梯扶手,女生靠牆同時下樓.因為男女生的反映、運動能力相比較男生要強,分開可以提高逃離的速度,也可以給女生更多的行動空間)

  4、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詢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