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關於思鄉作文錦集8篇

思鄉作文

關於思鄉作文錦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鄉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鄉作文 篇1

  窗外的寒風吹打著江面蕩起層層的浪花,吹進我的胸口,也激盪起我深深的思鄉夢。

  我來到上海這邊已經快一個月了,走在大街小巷,到處是一片繁華,但卻勾起了我對家鄉濃濃的思念,雖然大城市裡的繁榮吸引了不少的人,但此時的我內心只有一個念頭,早點回家。

  在外地過年畢竟沒有在家過年那麼充滿歡樂的氣氛,過年時的冷清已經強烈的佔據了我的心。曾經的年夜飯是十個人,而現在,卻變成了四個人,誰能明白這種空虛與寂寞呢?

  傍晚,我孤獨的走在這個繁華的大城市,此時的街道燈火通明,可在我眼裡也只是空洞的明亮而已。我靜靜的來到一座立交橋上,突然橋洞裡的一對父子吸引了我的視線。這是一對黝黑黝黑的父子,透過燈光,可以看到他們的衣服都破出了好幾個洞,他們的臉上也裂出了好幾道口子,在這樣繁華的燈光裡竟然會有這樣可憐的父子,有誰會記得他們,又有誰會在乎他們呢?我走下了立交橋,此時已是深夜,我不禁聯想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有凡卡,儘管它們都是弱小的,但他們也是有生命的,也需要關懷和愛護呀!

  回到家是午夜,開啟電視,春節聯歡晚會仍在繼續,但此時的我已沒有興趣再看這些了。開啟手機,可又放下,終於,我再次鼓起勇氣,打了過去。“奶奶,你睡了嗎?”奶奶在那邊和藹的說:“哦,是政政,你在那邊也還沒睡嗎?”“是的,奶奶,我在這邊給你拜年了。”奶奶說:“你在那一定要懂事呀,別惹爸媽生氣,家裡好吃點我都在留著。”“會的,等過幾天我就回家。”“好,我在家等你回來。”掛了電話,內心總算平靜溫暖了許多,也許這樣的春節再也不會有了。

思鄉作文 篇2

  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忙碌的背影?

  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燈下的嘆息與微笑?

  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綠茵地上風箏下的思念與爽朗的微笑?

  還記得那天,您在廚房裡做著可口的飯菜“快去把芹菜洗一下,要用涼水!”媽媽說。聽到用涼水,我就不高興了,當時我就氣憤的說:“為什麼要用涼水,那你自己洗吧!”我轉身便出了廚房。在我轉身的那一瞬間,我彷彿聽到了母親的嘆息。當吃飯時,我不經意的一瞥,看到了母親彷彿會微笑的眼睛一旁的皺紋。那些皺紋彷彿一根又一根的細線緊緊地纏繞在我的心上,逐漸收緊,直到我不能呼吸。頓時,我的眼淚就如同泉水一般湧出,我跑回了我的房間。媽媽就擔心地追了過來,問:“怎麼了?”我小聲啜泣著說:“沒事!”又看到母親的眼睛,它如同柔和的陽光溫暖著我的心。現在,想看到那柔和彷彿秋日陽光一般的眼睛,卻已有了時空的限制。

  那些年裡,你是否還記得三尺講臺上站著的身影?

  站在講臺上身穿一襲黑白相間的連衣裙的那人,是我的數學老師。她幽默風趣地講著二次函式。沒人比她幽默,也沒人比她盡責。在運動會上,大家都開心的玩耍,她卻在專注地批改卷子,不時還給一旁的學生講卷子上的出錯點。如此歡樂的場合去如此認真的工作,是我所想不到的。在那些年裡,三尺講臺上九章勾股中,流露出的片片心教書育人的情,令我沒齒難忘!

  那些年裡,你還能想起在綠茵場上和你一起放風箏的人嗎?

  我們一起追著蔚藍天空中的風箏,不顧被風箏線劃傷的手,只願它飛得跟高,然後一起在綠茵場上,你追我趕……但這樣的場景,早已不存在了。細長的絲線也已被風割斷,給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和回憶。

  在深深的思念被喚醒時,在淡淡的言語感慨中,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曾為你擔憂過的人;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曾帶給你歡樂和美好回憶的事?

思鄉作文 篇3

  午後陽光肆意親吻著水泥路面,熱烈揚情於空間。我病懨懨地穿梭於熱情之間,欲讓陽光使我復原。我昏墜、沉迷,恍如棲身於隔世,又如剛甦醒,剛來到此世間。我的思緒開始沉澱,沉入家鄉的麥穗稻田,沉入那古老的深深庭院。

  在這午後陽光肆意傾情間,家鄉撫河粼光閃現。暮色中趕牛的小娃,輕輕揚起手中鞭,揚起了幾世的滄桑,落下了幾輩的辛緣。那稻田裡的麥穗年復一年,點點墜墜,將生死交於鐮刀的揮手間。青山霧靄,環環繞繞,繞進那深深庭院,何時能繞出個“滄海桑田”!

思鄉作文 篇4

  酸澀的,開心的,那隸屬於思鄉的味道久久纏繞在我的心畔,我的身旁……

  酸澀的,那苦鹹的淚水在一步一步刺激我的味蕾。伴隨著淚腺,我不願讓他人看到的水滴在靜靜流淌。家鄉的一切一切都在我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即使是那枯樹也倍感親切。

  曾經,我夢中曾幾次迴繞這青山綠水,曾多少次設想在這美景中吟詩作畫,同那古今名人共享山水之樂。如今,卻早已沒有了那份閒情逸致。有的只是那久久揮之不去的故鄉的荒野。那沒有一絲美意的景色在我眼裡就是世間最美的事物!

  可如今,我有的,只是那一行行伴隨淚兒留下的酸澀。

  但,也許我也該高興。我不再是一個不懂情感的傻傻的稚童。我已懂了何謂思鄉,我也可以與那李杜同唱相思之歌了!所以,

  開心的,為我懂這相思之意而開心,為我可以與古今騷客同譜相思而開心!

  思鄉的味道,是酸澀的。那苦鹹的味道讓我不想去回憶,不想去再次離開這故鄉的懷抱。如同一個稚兒不想離開母親一般,我不想再去品嚐這思鄉的味道了!

  思鄉的味道,是開心的。那懂事的愉悅仍徘徊在我心中,令我總是在細細回味。

 思鄉的味道,是酸澀開心的。或許這樣說有些矛盾,但,這就是唯屬於我的--思鄉的味道!

  --500字

思鄉作文 篇5

  欲吟:“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山嶺光入扉”,卻見黨前月色清愈好,咽咽寒蜚鳴露草”,仰望“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卻又思起:“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悵觸客愁鄉”……

  中秋的大街小巷燈火璀燦,十五的浩渺夜空星漢燦爛,一輪皎潔的月亮高高懸掛在半空中,看著眼前的景色,我又一次想起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名句。古人真是有才啊,望月抒懷,出口便是一篇名文,我不能作詩,但心中那沉甸甸的思念,卻如王建的思緒一樣飛到了九宵雲外,我想起了遠方的故鄉,想起了故鄉的月夜。

  快抬頭,“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這是故鄉的月呀,故鄉的月是童年的心——天真無瑕;這是故鄉的雲啊,故鄉的雲是童年的夢——自由自在。而今,這月怎麼多了惆悵,這雲怎麼少了份閒適呢?

  快看那兒,“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是故鄉那排樹。故鄉的樹見證了我的成長,它們是我熟識的親人;這是故鄉的那片池,故鄉的水養育了我,它就像甜美的浮汁,而現在,這深秋的樹怎麼那麼陌生,這靜靜的河怎麼也透著醺味呢?

  快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走故園情”,又憶起故鄉的那片月亮地,盈盈地像積水空明,我就那樣歡呼著踩著滿地的月光跳躍。宛轉的曲子像故鄉的風鈴,搖動著,聚起我無限的遐想。

  快聞:“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這是故鄉的味道吧,那溫馨的氣味是媽媽手中精緻的餅兒,總以為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那一縷縷的香味曾多少次填平過我那受傷的心靈啊!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故鄉啊,你看見現在的月亮了嗎?你是否還像當年一樣用你寬容的胸懷裝滿了銀光呢?月兒是否落進了那院前的水塘裡?你是否還記得,我唱著“明月松間照,清泉上流”在涼風中數星星的場景呢?故鄉啊!此時此刻你是否也如我想你樣回憶起我了呢?“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故鄉啊,我是漂泊的遊子,這是思念的淚水。“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心直到夜郎西”,希望你收見我這深沉的思念,度一個溫暖的月夜。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那盈盈的月亮更高了,盯著她我彷彿又看見故鄉的影子,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啊。

  四川省馬爾康中學高一:煙雨瀟瀟

  點評:“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詩詞名句的使用,體現了作者良好的積累,同時增加了文章生動的意蘊;引用的詩詞和情感的抒發結合得比較準確,看、聽、聞三段帶來了良好的節奏美感,總之,該篇是在形式上取勝的範例。不足之處,太多的引用凸顯出修辭手法上單調。

思鄉作文 篇6

  今天,老師讓我們一邊聽music一邊寫作文。隨即,鄭老師播出一首用古箏演奏的曲子,我們立即動筆寫。

  古箏音樂奏響,這首曲的深處彷彿隱藏著一絲絲孤獨與悲傷,是我聯想到一個故事:在一個秋天的晚上,那時秋高氣爽,秋風時不時掠過窗邊。一個離開家鄉很久的人坐在窗邊的書桌上,一邊望著潔白無暇的圓月亮,一邊寫著書信,準備寄回家鄉。可以看得出現已是中秋節了。這個人看著月亮,想起遠在天邊的家鄉、家人、朋友,秋風再次掠過窗邊,給這間小屋增添了許多孤獨感與悲傷感。他想:如果我現在能回到家鄉,跟家人團聚,那該多好啊!可惜這是沒可能的,因為我要打工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兒女。此時,他的兒女已經在小床上睡著了。他想到這,悄然落淚。他曾是一位好職工,公司的棟樑。他一邊寫信一邊流淚。前不久,領導給了他幾盒月餅,說:“希望你能繼續留在這,不然,後果自負。”

  此時,音樂節奏變得更快、更強勁了。

  幾盒月餅根本打消不了他回家鄉的慾望。他想:幾盒月餅算得了什麼,我一定要回家鄉。想完,他奮筆疾書,在桌上“沙”“沙”“沙”地寫完一封信,然後,跑步向當地的“快遞”寄回家鄉。他又跑回小屋裡,飛快地收拾東西,叫醒兒女,準備返鄉。他帶著兒女,行色匆匆地跑向火車站,買了票,回家鄉去了。

  隨著傷感的音樂結束,我的作文也寫完了。

思鄉作文 篇7

  一地秋葉黃 許是太久沒在這個時節回家,走在風裡,風起葉落,一地秋葉黃,側耳傾聽,不知心裡是醉還是碎。一葉知秋,秋可知愁? 記憶裡,樓前的垂柳此時應已慢慢露出筋骨,微焦的柳葉打著卷徐徐飄落。如今,滿院只剩一棵老白楊,一陣風來,葉子寂寥的離開枝頭。錯過了飄絮的五月,卻也等不到紛飛的深秋。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可晨露隨風,天涯月下,想要知之而不為所擾又是何等境界。本是凡心,怎奈梵音?

  一輪月光白 從朔月盼到望月,終趕上了中秋夜。久違的酥皮月餅,紅豆、綠豆、芝麻、椰蓉,仍少不了五仁撐場。咬一口,酥香鬆軟,便幸福的鼓起臉頰。回想小時甚是貪吃,總會趁大人不注意跑去偷吃,但每每都因吃的滿嘴掉的滿地的酥皮抓個現行。以前總以為只要不被大人發現,便可以吃個夠。現在,離家後才發現,即便是一縷酥香都隔著千山萬水。 一切彷彿都與當初的設想不同,生活並沒按照原來的劇本進行,有些情節從未想過卻正在演繹,有些景色還未遊玩便只剩一張照片。但月到中秋偏皎潔,霜華滿地,照在地上依如多年未見的白雪;父親依舊保留著多年特有的賞燈習俗,開啟家裡大大小小所有的燈,連書桌上的小檯燈都不放過;我依然會偷吃擺的整整齊齊的酥皮月餅;母親依如福爾摩斯般發現我嘴角的餅屑;老人依然在給孩子講著月亮上嫦娥玉兔的故事。 夜深樓靜,正月滿天街,霜白如洗,喧鬧的城市變得寧靜而安詳,一切彷彿都沒有變,又在不停的改變。

  一樹山楂紅 雨滴從一片樹葉蹦跳到另一片樹葉,破碎開來細細洗刷。經過了春的明媚、夏的茂密,秋雨裡的山楂樹繽紛的怒放著,燦如晚霞,絢如胭脂,秋雨飄飄,落葉繽紛,即便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冷意也阻擋不了它的明豔動人,真真是“冷浸佳人淡脂粉”。 外婆家屋後的兩棵山楂樹是我幼時的城堡,彷彿只要爬到樹頂便能俯視天下。兒時的參天大樹現在竟與我齊高,墊墊腳尖便能撥動樹頂的枝葉。每個果實成熟的假期,最心心念唸的便是飛奔到外婆家,拿著一個大大的竹筐跟在外爺身後看著一個個小紅果溢滿開來。沉甸甸紅彤彤,有著那麼甜美的外表卻酸的讓人眯起了眼。外婆將白糖融化成汁,紅果一個接一個蹦跳到糖汁裡翻幾個滾,然後一個個披著白襖的小紅胖子排排坐,在瓷盤裡吹著風。入口甜,咬下酸,又酸又甜,充滿整個秋。

  一季秋色濃 古色古香,彷彿鑲在檀木裡的老照片,微微泛著黃卻又隱隱透著歲月的紅塵,這便是我此時此刻的秋色。不禁讓我回憶、不禁讓我挽留,這世間無數的人來了又走了,不過是雁過無痕,雲淡風輕。別離滋味濃於酒,想要留下,即便只能用眼睛記錄,但生活總會一步步將你推向遠方,到最後某個渡口,才發現有些人只能陪你到這裡,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有些朝陽不需要等待,有些情節不適合做結局,也許這並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身在此地,心在故里,滿心歡喜。

思鄉作文 篇8

  自古至今,文人情感;鄉愁鄉情,是最有人文魅力的情感,人情味中最為突出的節日。而把這種人情味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便是中秋節,從中秋那一輪吟唱了千百回的明月,我們不難感受到濃濃的思鄉之情。

  假期裡背誦古詩詞時,當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時,常會想起群山環繞裡的故鄉,真想回去看看啊!人們常常無端的感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其實,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身居何地,普天共享的那一輪明月,都是一樣圓,都是一樣亮。不過我卻永遠認為家鄉的月亮更圓更亮,只因我們心中的月亮都會蒙上一層厚厚的鄉愁,都賦予了一份強烈的思鄉之情。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這句經典千年的詩文,道破了多少身在異鄉遊子的心事,成了千古鄉愁的名句。每個人終究要出去闖蕩,只恐歸去之時,故鄉不是之前那個故鄉,故人也不是之前的故人。古往今來,多少遊子佇立在思鄉的門前,卻不敢推開那魂牽夢縈的門。

  思鄉之情如黑夜裡低吟清唱的夜蟲之歌,瀰漫於人生的整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