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思鄉的作文彙總10篇

思鄉的作文

思鄉的作文彙總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鄉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思鄉的作文 篇1

  夜,風高人靜。我突然思念起遙遠的家鄉,想起那可愛的小石椅,想起那甘甜的井水,更想起我那萬分慈祥的奶奶。

  這樣的夜晚,我怎能安睡?此時,李白那句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我來說是那麼親切,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會讓我產生濃郁的思鄉之情。看著天上彎似新眉的月亮,我想起了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她現在會幹什麼?

  哦,一定在燈下挑燈夜戰,為遠在他鄉的孫輩一針一針地織著毛衣吧。千絲萬縷,織進了她對我們這些後輩的深情厚意!看著一顆顆亮晶晶的星星,我想到了那張小石椅,兒時的我,總在上面玩耍。我們在它身上跳著,蹦著,小石椅是我們最大的歡樂。它的精神同樣讓我們感動,不管寒冬炎夏,不管風吹雨打,它立在那兒,毫不動搖。在我的眼裡,它比梅花還堅強,比松柏更可靠。還有,還有那甘甜的井水,井臺邊的水泥地上,常常可以看見我們玩水的身影。

  今夜,想起我那遙遠的家鄉,我怎能入睡?

思鄉的作文 篇2

  長安街上,一派蕭條,敗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聲載道。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當今的聖上有關,他整日飲酒作樂,貪戀美色,毫無心思理會朝政。我本著勸諫聖上,效命於朝廷的想法被召入宮。但這個昏君卻讓我挖空心思去寫詩博得妃子的歡心。我李白一世清白,怎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報效朝廷?

  最終,我大聲吟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便長袖一甩,帶著滿腔的憤怒離開了皇宮。

  如今,在這街上漫無目的的站著,忽然聞見了一種久違的香味,原來是盼望已久的酒香啊!我興奮的走了進去,當我喝的跌跌撞撞的回到茅屋時,已經到了夜晚。

  我倚在床上,看著那月牙兒照進來的光亮。哦,那是月牙兒施捨給我的,但它為什麼不多給一些呢?但即使是那一丁點兒,我依然覺得無比溫暖。

  輕輕推開窗,看到了窗外一地的霜。難道真的是霜嗎?我使勁揉了揉眼睛,才發現那是一片溫和的月光,均勻、明亮。

  從窗外探出頭來,晶晶凝視著遙不可及的月亮,它美麗、它漂亮。它有一顆純真的心,曾有多少人把它輕輕的讚歎,它依然不驕傲,不自滿,始終堅守自己的職責,它知道這是一種神聖的使命。

  不知不覺中,脖子已經僵直了。慢慢低下頭來,腦子裡忽然映出了已經白髮蒼蒼而曾經辛辛苦苦拉扯我長大的老母,以及家鄉的各位父老。頓時,心中陣陣酸楚,而視線也漸漸地模糊,伸手一抹,原來是淚水啊!於是我咬破手指在桌上奮力寫下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思鄉的作文 篇3

  我已經兩年多有時間沒回老家安徽了,我十分思念老家的爺爺,他過得怎麼樣了?

  回想以前,每天一大早,爺爺一在廚房燒早飯,我從樓上下來,跟爺爺奶奶打招呼,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吃完早飯,我拿了些米喂小雞,小雞們一擁而上,吃得津津有味。然後我便換上新衣服,拿著禮物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朋友家拜年。中午,拿著大人們給我的紅包、安徽特產滿載而歸。吃完飯,我們一起去菜園摘菜,菜園裡有綠油油的青菜、大蔥………突然,我發現了一個大蘿蔔,我握住葉子,使勁往外拔,琲琲也來幫我,一會兒,這個大蘿蔔終於被我拔了出來,爸爸看了說:“真棒!回家讓爺爺燒給你們吃。”我樂得手舞足蹈。接著,爸爸媽媽帶我們去大壩邊燒烤,有魚、土豆、玉米,吃爸爸看見了一條有些小破損,被人遺棄的小船,便有了鬼主意——帶我划船。一開始,我十分小心地登上船,生怕一腳就把船踩個大洞,後來我玩得忘了害怕這件事,還和爸爸一起划船。晚上,雖然不是萬聖節,但我和媽媽一起做了個南瓜燈,我們舉著燈,嚇唬還沒有回巢睡覺的小雞,開心極了……晚上,我睡覺了,老家安徽變得靜悄悄……

  啊!在老家的每一天是多麼快樂、開心,我是多麼思念老家那迷人、美好、快樂、安寧、祥和的景象啊!老家,深深融入了我對快樂童年的回憶。

思鄉的作文 篇4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是清朝詩人納蘭性德的一首《長相思》,為了學業,我背井離鄉,離開了家鄉漳州。

  風慢慢地吹著樹葉,雨輕輕地為花兒們沐浴,兒時的我是多麼渴望回到故鄉。流連忘返,雖然一學期只有兩次回鄉的機會,但我也會好好珍惜。

  每當傾盆大雨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故鄉,現在怎麼樣了。

  陽光普照大地,大地溫馨花草,一學期即將結束,過了幾天便要回鄉了,我總是仰止不住自已的情緒,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每當要複習功課時,我的愉悅之情便會再次湧上心頭,我會放下書,跑到宿舍收拾行李,即使已經收拾了幾百遍。

  有時,當所有的同學都回家時,我是都麼羨慕。夜深人靜的夜晚,我靜靜的躺在床上,又時不時的思念起家鄉:家鄉,現在的家鄉會是怎樣的。想到這裡,我頓時淚眼朦朧。

  陽光普照大地,泉水流經山谷。雖然我思鄉的情緒用幾句話是無法形容的;雖然我回鄉的情緒是用幾個詞語無法形容的,但是,我終究要說一句——家鄉,您現在怎麼樣了?我想念你!

思鄉的作文 篇5

  葉飄落到了樹下,那是樹的呼喚。——題記

  秋,一個悲傷的季節,漫步在大路上,一片片落葉像被撕碎的音符,又像一個個回到淨土的人……

  “飛走了,飛走了,你悠悠的音色像一首歌,在我心中最柔弱的角落,輕輕唱著,讓人割捨得……”

  一首《飛走了》彷彿唱出了秋的哀傷,唱出了秋的憂愁,傷感的季節,傷感的人,微風吹過,天彷彿落下了雪,棕葉像讓人心碎的旋律打入了人們心中,一片葉落在了肩上,仔細一看是銀杏的葉,我不禁嘆了口氣,葉落了,我拾起肩上的銀杏夾入書中,放遠望去,人來來往往,秋說不上讓人討厭,也讓人說不上喜歡,比起其他季節,它要悲傷的多,或許是秋的傷感吧,連人和天也忍不住哀愁起來,就連那葉也禁不住風吹,葉沒有了以往的生氣,但回想起來,秋也許真是天的嘆息,為何連葉也落下,抬頭看了看頭頂上的老樹,才會想起葉終究是會落的,人不也正如那葉一般,終究是要回到自己的歸宿嗎?秋的哀愁也許只有我懂,那是一種,淡而又值得去回憶去深思的感覺,想到這,我拿起書中的銀杏葉放飛了它,也放飛葉的一個夢……

  秋,是葉得迴歸,是樹的期盼,是人的回憶,葉兒隨風飄飄啊飄,飄到了遙遠的淨土——故鄉。

思鄉的作文 篇6

  每每讀起余光中的《鄉愁》,腦海中都會浮現那個女人的身影。

  憶起小時,她總是拉著你的手,給你講她的故鄉,她提起那時的窮困潦倒,你呆呆地看著她皺紋早已爬上她的額頭,隱藏在髮絲中的根根白髮,因加班熬夜而形成的眼袋,她輕輕的撫摸著你稚嫩的臉頰,笑著說起那時的事,眼眶中卻流出了豆大的淚珠。你不耐煩地轉了個身,這樣的話題她已講過太多次太多次,你不明白她為何仍在思念那個荒涼的地方。

  月色幽然,細微的談話聲從客廳傳來,你打算悄悄看看她在幹嘛。

  沙發上坐著一個身影,是她,她正打著電話,漆黑的客廳依賴一點昏暗的月光可以勉強看到些東西:“媽,家裡都好嗎?”聲音有些沙啞,也不知那邊說了什麼,她漸漸地露出了笑容,你第一次發現她笑得那麼開心,就像小孩子得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禮物一樣,你站在門口看著她,直到那句“您要睡了嗎?嗯嗯,晚安。”才戀戀不捨地掛掉了電話。

  幸福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含義,也許對於她,幸福便是一個從家鄉打來的電話。

  你不禁想起她年輕時的經歷:畢業後便孤身一人來到北京這個繁華而又冷漠的城市工作,一呆就呆了十幾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這個小小的女人,自己承擔了太多太多。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窗邊,開啟窗戶,蟬鳴聲從外面傳來,附和著靜謐的夏色,顯得無比和諧。手上拿著一個紅色的小包,那是她的母親在她上一次回家時做給她的,金色的絲線,紅色的綢布,那一針一線中,是滿滿的故鄉的溫情。一陣清風吹過,她抬起頭,向窗外看著什麼,格外入神。你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那是一輪明月,月色幽然,細膩而祥和,她呆呆地看著,嘴裡默唸著什麼,“鄉愁,鄉愁”無奈的語氣顯得憔悴。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個小小的電話,我這邊,母親在那邊,你此時此刻多麼希望月光再廣袤些,包容下這個瘦弱的女人一顆思鄉的心。

思鄉的作文 篇7

  自古文人多思鄉

  江南夢

  很早很早,就聽語文老師常常嘴裡念念叨:“自古文人多悲秋”。秋天,似乎就是一個被詛咒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黃葉飄落,冷風襲身,惹得文人一心思鄉。而鄉愁,也似乎成了文人在秋天裡唯一的思緒。

  太白望月

  李白,一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卻是長年流落在外,居無定所。一晚,他心中那股強烈的思鄉之情在心頭沸騰,他想念自己的家鄉,想念自己曾經朝夕相處的家人。然而現在,他又如何能見得了自己的'親人。那晚,他再也無法入睡,於是,起身推開窗戶。一片銀色的月光直射入房中,順著月光,他抬頭仰望那輪明月。明月中,他似乎看到了那久別故人對他頻頻點頭,只是一眨眼,便又在他眼前消逝。原來這只是他的幻想而已。百般無奈之下,李白只能獨自吟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瘦馬感夕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於夕陽的缺憾,又何止是李商隱一個人的感嘆。他,依靠在一棵枯竭的老樹旁,偶然看見一隻獨自飛行的烏鴉,心裡便像壓了一塊石頭一樣沉重。眺望遠處山頭,炊煙裊裊,時而傳來陣陣流水聲。此情此景,更是令人惆悵。唉,只能牽著一匹瘦馬,獨自走在寂靜的小道上,看著西邊那一輪渾圓的夕陽,怎能不叫人感嘆。古道上,馬致遠愁腸百結,卻也只能在心底哀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而他的這一聲哀嘆,又何嘗不是遊子心底撕心裂肺的痛啊!

  唉,圓,何為圓?一種所謂團圓的東西,卻是許多人一生想圓的夢。而這個夢,卻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圓不了的夢。那個夢,只能圓在人們的心中。

思鄉的作文 篇8

  家庭的貧寒,十八歲的我就揹著行裝獨自遠走異鄉,來到異鄉,一片迷茫,憂愁和無奈反反覆覆的,十分寂寞。孤單人在他鄉東奔西跑,他鄉的山水雖然美好,可我更愛自己的家鄉,我的家人啊祝你們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我現在在異鄉雖然是那麼無聊,但我相信自己以後會過得很好。

  你看那漂落的秋葉,你聽那孤雁的哀叫,出門在外的人沒有春秋,面對飢餓和疲勞的恐嚇,看見那有錢人大吃大喝,自己的內心實在是難過。走到那有檔次的服裝店,原來那些有檔次的服裝暫時與自己無緣。街上成群結隊的男男女女幸福快樂,我不知自己心愛的人在何方。出門在外實實的累,在受人欺辱的時候只能默默地忍奈,嘲笑的聲音多聽得太多太多,也傷得自己太深太深。委屈的淚水自己內心流得好多好多,漂泊在他鄉真的愁雲慘霧,生活的無著落使自己愁悶,找不到工作使自己愁思,有的人對自己的無情無義使自己愁楚萬分,但我相信冬天過去了,春天一定會很快到來。

  有一天,我再也不會像孤雁家庭的貧寒,十八歲的我就揹著行裝獨自遠走異鄉,來到異鄉,一片迷茫,憂愁和無奈反反覆覆的,十分寂寞。孤單人在他鄉東奔西跑,他鄉的山水雖然美好,可我更愛自己的家鄉,我的家人啊祝你們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我現在在異鄉雖然是那麼無聊,但我相信自己以後會過得很好。

思鄉的作文 篇9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手,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這時才發現只有親人才是你的一切。

思鄉的作文 篇10

  “啊,又夢見了老家!”我從夢裡醒來,帳望灰天,想從記憶中喚出家鄉的影子……

  “丁嘉儀,棗子在你的上面!”樹下站著的哥哥指揮著我打棗子,碧綠的葉子中,紅紅的棗子象一個個小精靈,把棗樹點綴得生機勃勃。我拿起棍子,一陣狂打,下冰雹似的,棗子墜落了下來,打在背上,有點疼,但卻惹得我垂涎三尺。我也顧不上打棗子了,把棍子往旁邊一扔,拿衣服接了幾顆棗子,在衣服……上擦了幾下就塞進了嘴裡,棗子還在往下掉,哥哥弟弟也象我一樣吃了起來。一種清純的甜味在我口中蔓延開來,“啊!真是太好吃了!”我們兄弟幾個同時發出了讚歎。

  湖面上風平浪靜,幾朵荷花好似亭亭玉立的姑娘,陽光在不知哪兒來的露珠上折射,使荷塘裹上了一層光輝。我蹦著跳著,進了這一層光輝,採下一蓬蓮子,“嘶”蓮子被我撕開了,一絲微小而又清脆的聲音閃進了耳朵裡,我吃了起來,清香在我的鼻尖縈繞。突然,一陣微風吹過,在湖面上蕩起幾圈漣漪,我在這美麗的場景陶醉了……

  在夕陽下,一隻小狗口裡叼著一支筆,飛快的跑著,而一個小女孩在後面一邊追一邊喊:“小虎,給我筆!給我筆!”一人一狗跑著鬧著……

  此時的我,似乎明白了“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