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合集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這次的作文評講,餘老師讓我全程負責,包括作文的批改,整理,以及評講,針對此次作文評講的整體效果,有幾點我覺得是蠻成功的!
在作文批改完之後,我諮詢了一下餘老師的意見,問她這種型別的作文該怎麼講,餘老師也沒說什麼,只是鼓勵我說:“你想怎麼講就怎麼講,無論上什麼課,都要自己去琢磨,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這些她常掛在嘴邊的話我是相當的信服的。但我也犯愁了:一是連著兩節課用來評講作文,時間上非常的充裕,如果內容不充實的話會非常的浪費時。二是“民風民俗”類的作文是屬於說明文,不太好講。於是我就在琢磨該怎麼去講,在看完他們的一篇篇的“佳作”之後,我發覺此次作文整體來說寫的都不是很好,大部分同學寫的都是過年,過節的事情,沒有抓住重點來說,東扯一句西扯一句,內容很空泛,沒有按照說明文的要求去寫,比如:1說明方法運用的少,2沒有一定的敘述順序3是結構方面也是不盡合理。另外,有些同學寫的還是同樣的題材(貌似有網上抄襲的嫌疑)。當然還是有幾篇寫的還是可以,比如:易文標同學寫的是過年的習俗,嚴格的說他此次寫的文章不是屬於說明文,但是他在文章當中嫻熟地插入了一些成語(有些還是相當生僻點兒的,可以看得出這位同學平時在這方面還是下了功夫的),使整篇文章讀起來就有種流暢的感覺,過年時的那種喜慶也被他描寫的有聲有色,還有葛正怡同學寫的山西稠酒,是比較符合說明文的要求的,從一開始引出物件,然後介紹陝西稠酒的起源,製作的材料,還有在社會上的聲譽,每個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也運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字型也寫的非常漂亮,另外一篇寫的還可以的是楊兆輝同學寫的《河南的過年習俗》,這篇文章寫的還是挺好的!在文章當中細節描寫很細緻,說明方法也很到位,連餘兒老師都說寫的有點老舍的味道!
這些就是此次作文的整體情況。
分析完這次作文的整體情況,我突然有個想法,既然他們此次作文整體來說寫的都不是很好,那麼何不讓他們互相的修改,互相評價一下呢!既可以讓他們找出其他同學的優點和不好的地方,又可以讓他們對說明文的有個更加深入的瞭解和學習!另外,我還發覺大部分同學的作文開頭和結尾都是寫的很隨意,讓人讀起來平淡無奇,於是,我抓住這兩點開始評講前的準備工作,認真的分析每一篇文章出現的問題,把它們記錄在一個本子上,而文章本身我只是給了一些極短的評價和基本的評級,另外,把文章中出現的較好的開頭和結尾找出來,再在網上搜集了一些寫作文好的開頭和結尾的方法,整理做成一個課件。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但是我還是擔心效果會不好。。。。
第二天,作文課。。。
我說這次作文課我們來做回老師,來修改一下其他同學的作文,聽到這,同學們都有點驚奇,還有點興奮,在發作文的時候還在刻意的挑自己想要修改的作文,在第一個環節當中,我先讓他們修改自己手上的作文,把自己認為好的與不好的`地方總結出來,或者是直接寫在作文字上,剛開始同學們還是有點猶豫,不敢下手,後來在“魚兒”老師的“鼓勵”下,個個都認真地修改起來,大概過了十幾分鍾以後。我開始了第二個環節:討論階段(平時這個班上課都養成了討論問題的好習慣,所以這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困難),他們鄰桌之間討論的非常地熱烈,教室有點鬧哄哄的(我就喜歡這種感覺),大概再過了十來分鐘,我讓他們進入“自由發言”階段,在計劃這個環節之前我還有點擔心他們會不配合,但我這種想法是多餘的,他們都非常的積極,非常的活躍,評價的都很客觀,首先說好的,然後再針對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當有同學聽到其他同學在評價自己文章的時候,說的好的,他也會不好意思,說到不好的,還會會心的點點頭,表示同意,整個環節進行的很順利。第三個環節,是進行“佳作評析”,我選出了那幾篇寫的比較好的文章,先讓他們自己念出來,然後再讓其他同學進行分析評價,點評,然後再讓作者說出自己還需要改進的地方!經過這麼一“折騰"第一節作文課還是上的很充實,效果也很好!第二節語文課,為了能讓學生們的熱情延續下去,我緊接著把昨晚整理好的課件放出來,把那些好的開頭和結尾擺出來。一一分析。讓他們自己總結這些是屬於什麼型別的開頭和結尾,然後再出示“謎底”,讓他們對號入座!整個環節也是進行的比較輕鬆和有趣!
這就是這次的作文課,有必要記下來!因為我為此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不容易啊!!!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吳川是一個泥塑多的地方。
梅蒂泥塑起源於瓦窯村。瓦窯村始於唐朝(公元618年),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工藝從此也傳入吳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個陶工隨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觀眾,後來別的陶工也來湊熱鬧。這就無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覽。從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斷斷續續經歷了唐、宋、元三個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選美女進宮尋歡作樂,民間百姓對此無不怨聲載道。於是,梅?頭村的群眾便乘鬧元宵之機,特地造了一套醜化皇帝與皇后的泥塑。其特點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果然觸動了官府衙門,竟派遣大批衙差,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後來,炮製這套泥塑的為首者便出滅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準,肚大有福份,腳大乾坤,乳大養子民,耳大聽民音,這為何不妥?”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可答,只好罷休。此後,當地群眾對“造泥塑”、“看泥塑”、“評泥塑”的興趣更濃,熱情更高。這便成了當地居民鬧元宵的一項主要內容。隨著歲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題材也不斷有新的發展。原先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闢地”、“女禍煉石補天”,“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八仙過海”或取材於歷史戲曲的“三顧茅廬”、“七郎打擂”、“平貴別窯”等,進而發展到取材於現實生活的“金盃獻給祖國”、“軍威震敵膽”、“向四化進軍”等多樣化題材。
若從“泥塑”製作工藝來看,逐步也不斷有新的發展。過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綁“樹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鐵線扎鋼筋”所取代了。有的群眾還別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來人輕輕按一下機關,小舞臺上的“書生”就可吹簫彈琴,又可啟步執行;“公主”既可眉來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從也跟著擰起羅傘,確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還神氣活現地當著觀眾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來。原來,這些巧奪天工的“泥塑”已被製作者搞成“電動化”了。
吳川真有趣!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新年踏著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新年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不使人間遭殃。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泉州,大年初二早上,天下著濛濛雨,風吹著涼涼的但是並不阻擋我們一家回去泉州農村親戚家串門的熱情!
在回老家路上,我們一路發現變化太大了,一棟棟的小洋樓從外觀看一點不比城市的小別墅差,一路上張燈結綵,隨處可聽到放鞭炮的聲音,到處都是穿著新衣的人們,他們的臉上都露出歡樂的笑容,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碰上面都會說上“恭喜、恭喜,春節快樂!”
現在的農村變化真快啊!我們的一路都忙著觀看著,討論著。突然,一聲巨響,我們的身子劇烈地震盪,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一身冷汗馬上冒出來。好險啊!我們的車前輪陷進了一個坑裡,我們束手無策,呆立在那裡望著車興嘆,這裡離修車廠很遠,單靠我們是沒辦法把車輪抬起來的。正在這時有兩個年輕的小夥子騎著摩托車經過,看到我們無奈的樣子,就停下來說要幫我們從前面把車輪抬起來。他們兩個和我爸爸合力試了一下,車還是無動於衷,像一塊大石頭似的趴在路中間,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又來了兩個年輕小夥子經過……就這樣來了六七個小夥子,他們都主動停下來要一起幫我們抬車輪,雖然我們都不認識他們,大家在我的口號“一、二、三”……大喊下齊心協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車從坑裡移出來了。我們正要感謝他們時,發現他們已經啟動摩托車走了,我看到他們的新衣服都被我們的車碰髒了,但是他們連我們的一句道謝都不要。我們感激地望著他們的身影,想著現在農村樂於助人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們到一個親戚家,發現他家有兩個我從沒見過的小孩,膽怯的看著我們,回頭又在那裡看電視,我正疑惑著:小朋友怎麼這麼沒禮貌?就聽她介紹,這是春節前她去買年貨的時候,發現他們在路邊哭,一問才知道和他們的父母走散了,就幫著聯絡上他們的父母。後來才知道因為他們的父母家裡有急事要趕車,結果車要開了還找不到這兩個孩子,我親戚瞭解了情況,知道他們就在村裡的工廠上班,讓他們先回去辦急事,暫時可以幫他們帶小孩,他們辦完事後再馬上跟我親戚聯絡,所以就放心的先回去了。小孩的父母萬分感激,這樣兩個小孩就在這裡過年了,並且我親戚還買了新衣服給他們穿呢。
回來的路上,我還到處尋找好人好事:農村的公路沒有斑馬線,但是隻要有小朋友或老人要過馬路就會有年輕人主動帶著過馬路;腿腳不方便的老大爺生活不能自理,總有熱心的人主動幫忙……像這樣的好事太多太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
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如果做好事都從“我”做起,我們的社會一定很美很和諧!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但各個地區過同一個春節,風俗便不同。我們新疆的春節,便別有一番風味。
新疆的春節大約,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在這之前的幾天,人們要準備年貨。
好在這一天為兒女們,準備上一桌好菜,無論如何,兒女們都會回家,即使回不來,兒女們的心也是在家裡的。
在臘月三十一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會坐在桌前吃著團圓飯,看著春晚,享受這難得的時光。
“5、4、3、2、1……”沒錯,這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跨年。每當這個時候,人們便會倒數,迎接新年。父母們還會給小孩發紅包。
大年初一,本來一個寧靜的早晨,卻被一陣陣鞭炮,吵醒。人們紛紛起床,準備吃飯。一般情況下,大年初一,這天早晨是要吃湯圓的,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團圓湯圓圓的。飯後父母開始把乾果拿出來,擺放好。然後開始做飯,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點鐘才能吃飯。
飯菜可豐盛了,有香腸和紅燒魚,海鮮,丸子等等,除了這些吃的真的他還有個特點——熱鬧。一般是男人或者長輩們開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們開始吃飯,聊天,談天說地。時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
在後來的十幾天我們俗稱“走親戚、拜年等”。相互串門,孩子們時不時還能拿到紅包,我們到別人家去的時候,他們總是擺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別人到我們家來時,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裡佈滿了初一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掃掉的,必須要在正月十五之後後掃掉,提前掃掉會把一年的好運掃走的,這是習俗。
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以前的人們會放孔明燈,看花燈,而現在我們一般吃元宵,接下來:低頭看手機,成為手機的奴隸。
如今的春節雖少了幾分,代代相傳的“年味兒”,卻多了幾分當今社會的氣息,冷了身邊的人。
這是新疆的春節。地區不同,人不同,“年味兒”自然也不同,你們家鄉的“年味”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藥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溼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幾片陳皮去苦。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寧夏市、和政縣,那裡有大山風景如畫,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對面,以前家門前只有一條不寬不窄剛走過一兩車的大路,好幾年沒有回家了,今年一回家,哇!家鄉徹徹底底的變化了,以前的“羊腸小道”已經變成了寬大的柏油馬路了。
以前聽奶奶說:“這裡曾經打過仗”,怪不得我家對面的大山上有幾處像堡壘似的“怪物”呢,原來這是打仗留下的。
我們回民的風俗有很多很多,而且這些都很封建,比如:戴的白帽子,還要閉齋什麼的,婦女們還在頭上戴紗巾。
我們的這些風俗是很特別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婦女們是必須戴紗巾的,婦女們不能光著頭露著身體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們可以戴也可以不帶戴。
先說說我們的飲食習慣,比如蓋碗茶,如果家裡來了客人,才會把這些蓋碗的茶端出來,讓客人品嚐,還會做些饃饃來招待客人,饃饃的花樣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錁錁、饊子、酥饊……,它們各個有特色,不過製作它們就難了,比如錁錁,把面和好,還要發麵什麼的,錁錁裡面的圖形有很多,比如:龍、青蛙、小鳥……它們既好看又好吃,是我們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了,用一張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擺上各種好吃的東西,還要倒上蓋碗茶,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還比如我們的閉齋習俗,齋要閉一個月,早晨的時候必須在六點以前吃過,到了白天就不能吃了,到了傍晚的八點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閉齋,那麼就得補61天的齋了,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可就有這樣的習俗啊!
關於閉齋還有一個風俗,男的12歲就要閉齋了,12歲以下可以不閉齋,女的8歲就要閉齋,8歲以下可以不閉,我就想不通男的閉齋和女的閉齋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呀!可是沒辦法,這就是習俗呀!必須得遵守啊!如果一天不閉那麼就要補61天的了。這很不划算,還不如把那一天的齋閉夠了,關於閉齋的風俗就是這樣。
還有一個風俗就是13歲或14歲以上的女孩就不能穿短裙什麼的了,也不能穿短袖,你們說說:“我們的習俗是不是很封建呀!”再怎麼封建也得遵守呀!”因為習慣了也就覺得這個習俗很好,在漢人看來是很封建的。不,不,我可不同意你們的看法,不是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嗎?
我們回民家鄉的習俗就是這樣的。家鄉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呀,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可以來家鄉旅遊,我們家鄉的人可是很好客的呀!作文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滿族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鮮豔的一朵,滿族的服飾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滿族服飾是對我國現代服飾影響最為顯著的少數民族服飾,至今及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大家喜愛的服飾。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質烏拉。
女子服飾多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製成。有的將旗袍上繡成一組圖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領口、下襬處鑲上精緻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著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她們的腰間或衣服上掛上荷包等。這樣又給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當然,滿族不僅有獨特的旗袍,還有漂亮的頭飾。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人在一般禮儀或婚禮上佩戴的頭飾。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絨或青紗為面的扇形頭飾。上面還繡圖案,鑲珠寶或插各種花朵。戴上這種飾品,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分外穩重、文雅。
滿族的服飾真是又漂亮又獨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