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民風民俗> 【實用】民風的作文300字錦集六篇

民風的作文300字

【實用】民風的作文300字錦集六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的作文300字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風俗吧。

  端午節的風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裡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訊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就這樣,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而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端午節的風俗,相處各種辦法保護端午節的風俗。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2

  我的家鄉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我們村的民風民俗卻非常引人注目,下面我就說說我們家鄉最大的節日,春節的風俗。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裡,殺豬後會請村裡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麵裡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著“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我們家鄉的民風民俗除了體現在節日的氣氛裡,最大的體現還是在我們家鄉人的熱情好客。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3

  我知道許多民族風俗,其中我知道壯族的民族風俗。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700餘萬。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從這些資料,我知道了壯族的許多風俗,我也可以知道許多民族風俗,認識許多民族的一些民族風俗。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4

  我繼續為大家介紹傣族。

  在西雙版納有很多民族,傣族是版納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他們擁有著自己的文字。傣族不像我們漢族有 百家姓,他們那裡女的姓玉,男的姓巖(ai)。如果生在地位比較高的就姓刀,比如西雙版納自治州的州長刀琅 英女士就姓刀,因為他們沒有百家姓,所以他們的名字經常重複。

  接下來我來介紹傣族的智慧,大家一定聽說過吊腳樓吧。什麼叫吊腳樓呢?吊腳樓就是第一層不住人當倉 庫,第二樓才住人。進到吊腳樓裡講究“一脫二摸三不看”。就是進客廳要先脫鞋,然後要摸一摸吉祥如意柱 ,傣族都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如果你看了人家的臥室就把他們的靈魂帶走了。傣族人非常聰明,他們為了防止 毒蛇進入,就把柱子弄成四四方方的,可見傣族非常聰明。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鄉不但歷史悠久,景色優美,而且有許多有趣的節日,現在的伏羊節就是其中之一。

  伏羊節就是從入伏的第一天開始吃羊肉,一直到三伏結束,俗稱“伏臘”。

  每當節日到來時,家鄉的大街小巷也熱鬧了起來,不但有聖火的傳遞,而且有外國友人的參加。節日中,大大小小的羊肉館的前面都放滿了桌椅,搭起了陽篷,並拉上了條幅。每當夜晚,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一飽口福。

  我走進羊肉館,看見在一塊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伏羊節菜餚的名稱。有孜然羊肉、紅燒羊蹄、蔥爆羊球、涼拌羊肉、烤羊肉串、涮羊肉湯……我不禁感到小小一隻羊,居然有那麼多吃法,羊身上的寶可真多啊!

  如果要問我最愛吃什麼,那就要數羊肉湯泡饃。只見在一米多高的大鍋裡,白色的羊肉湯不停地冒著升騰起來的熱氣。盛上一碗,往裡面放幾片綠油油的香菜,滴上幾滴辣椒油,再放上一小塊羊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湯就做好了。

  我喝了三口,汗水就從頭上落了下來。在配上香噴噴的剛出爐的大餅,真好吃呀!爸爸看我大漢淋漓的樣子,笑著說:“伏天喝羊肉湯是為了驅寒氣,真是‘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仙開藥方’呀!”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6

  湯陰過去家家都要蒸月餅(白麵裡面放糖,蒸成圓餅狀,再用木梳、頂針一類的工具按上幾個圖案),中秋夜月上樹梢時,開始用月餅、水果之類供奉月亮。

  在鞏義,節前人們向親友饋送月餅,全家團圓:殺雞為餚。有“男不願月”之俗。晚上在院內設案,擺月餅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許願,這叫“願月”。

  在駐馬店地區,八月十五要吃餈粑和月餅的風俗。中秋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日, 因恰在三秋之正中,故名,也稱“仲秋”。河南民間多直呼為“八月十五”、“八月節”。

  是從古人的祭月、迎寒發展而來,作為節日,在西漢時已具雛形,晉已有立秋賞月之舉,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間始定為中秋節,至今盛行不衰。河南民間,中秋節活動歷來圍繞著“圓月”(祭月)、賞月和慶豐收、樂團圓進行。

  摸瓜送子。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婦女在圓月之後,多相互結伴,悄悄到瓜地裡摘冬瓜,然後送回家中床上,意為娘娘送子,祈祝來年添生貴子,俗稱“摸瓜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