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民風民俗> 有關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彙總八篇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有關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彙總八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民風民俗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1

  傣族擁有著悠久的歷史,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介紹。

  傣族擁有他們自己的文字。比如他們把小男孩稱為xiaolongzai、小女孩稱為xiaopushao、他們稱小夥子為 maoduoli、稱小姑娘為saoduoli、老奶奶稱laomitao、老爺爺稱為laobotao。

  傣族的習俗也不一樣。傣族重女輕男,從古至今都是女的當家,男的都在家裡帶小孩、幹家務。傣族一般 都是男嫁女娶,男的要在姑娘家幹三年苦力根據表現來決定。這裡只要哪家生了姑娘就可以去政府領取土地, 還要辦三天酒席。這裡男的8歲就要去廟裡當和尚學習傣文,可是這裡的小和尚非常自由,雲南十八怪裡有一怪 就是“小和尚可以談戀愛”。雖然傣族重女輕男,但是他們的文化之傳男不傳女。雲南十八怪中有一句是“十 八大的姑娘叫老太”,就是說姑娘十八歲沒結婚就管她叫老太婆。

  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2

  1. 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2. 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瞭然。

  3. 主題直接凸現於內容之中,明瞭扼要,毫無贅意。

  4. 主題嚴肅,思想高尚,進取心較強。

  5. 中心不夠明確,立意不夠清晰。

  6. 主題含混晦澀,文意渺茫含糊,寫作目的不清。

  7. 雖有中心主題,但表達不夠充分有力,言而不實,空而無力。

  8. 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9. 情節曲折,敘事過程有一定的起伏感,體現了情節的曲線美,引人入勝。

  10. 情節波折性較強,於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11. 情節變化不落於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12.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13.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14.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15.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16.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17.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18.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9.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透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20.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徵,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3

親愛的美國朋友瑪麗:

  你好!

  瑪麗,你知道嗎,在我們中國,現在是最喜慶的節日——春節,它呀,可是與你們的聖誕節有異曲同工之妙呢!那你想知道我們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嗎?哈哈,很好奇吧,是不是已經做好準備洗耳恭聽了呢!

  我們中國過節可不像你們,拿著刀叉吃火雞,去教堂禱告。我們追求的可是紅火與古典!

  在我們這,臘月二十三日是要祭祀灶王爺的,別小瞧了它,灶王爺在我們的傳說裡,可是神靈,每到這一天,他都要上天去稟告每一戶家庭的善惡。我們當然希望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了,就拿出貢品,他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嘻嘻,有意思吧,當然瑪麗,我們的活動還不止這一些呢!

  在臘月二十七日,我們還要殺牲畜,趕大集!在過春節時,為了喜慶,我們這的人都要殺點家禽,或趕集買點肉,燒好放在飯桌上,而且每天的菜都要把飯桌放滿,直到春節結束!

  最隆重,最開心,最喜慶的,當然要數屬臘月三十,除夕小年夜了。你不知道吧,在那一晚啊,我們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飯。而且,在飯桌上,可不像你們,斯斯文文、安安靜靜的。我們可是要“喧鬧”,越吵越好——大家互相開開玩笑,說說今年的`好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要互相敬酒,以示友好。在這一天,我們大家都不能睡覺呵!要守歲,它可是表達了一種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美好寓意呢!

  當十二時的鐘聲敲響時,我們這,頓時成了聲音的海洋,墨黑的天空,頓時形如白晝,猜,是什麼在搞怪?嘿嘿,想不出來了吧,告訴你,這是我們全國,千千萬萬的煙花,一起燃放的結果,在十二時,仰望著天空,你會發現,無數的花兒在綻放,又悄然離開,正當你傷心時,旁邊又有許許多多的“花兒”綻放了。那感受,簡直就是無與倫比。

  怎麼樣,瑪麗,我們的春節有趣吧?古色古香,趣味盎然,相信你聽了一定怦然心動,想來過一次春節吧!看我耐心給你介紹的,什麼時候你也把你們過聖誕節的過程也給我說說!

  祝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中國朋友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4

  壯族人民主要分佈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壯族的建築、服飾、節日還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顯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善良。

  先看看壯族人民的建築吧!他們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壯族人民喜愛大自然,喜歡與大自然和大自然裡的生靈一起生活。壯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頭搭建而成的。一樓是養生出的,二樓以上住人。

  壯族人民的服飾是五花八門、色彩斑斕的。雖然壯族男子的服飾和漢族男子的服飾差不多,但壯族女子服飾和漢族女子的服飾相比就是天壤之別了。壯族人民勤勞善良,特別是女子。在壯族女子縫織衣服時同時也會繡上各種各樣的圖案。有鳥獸;有鮮花;還有許多具有沒號予以的圖案……壯族女子的服飾上除了精緻的圖案外還會有各種繽紛的色彩。他們的頭飾也很精美別緻,也有許許多多雕刻上去的圖案。壯族女子整套服飾上的色彩混起來都比彩虹沒美呢!

  壯族有一個最著名的節日,那就是在農曆三月初三的“歌墟節”,在“歌墟節”那天,每個村子都會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在村口,幾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並接受他們的挑戰。挑戰什麼呢?當人事唱山歌啦。臺上的人唱山歌的時候,臺下的人也會跟著唱兩句給自己村裡人助威。這些比賽時為了增進各個村子之間的友情,這也驗證了那句話:“友情第一,比賽第二”。這也是壯族人民的品質之一。壯族人民為什麼可以吧山歌唱得那麼好呢?請接著聽我介紹。

  其實,在生活中,壯族人民也在一邊唱山歌。在壯鄉,壯族人民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即興創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說,壯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經能夠達到一個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裡,可以聽見他們的歌聲,在兩個山頭間也可以聽到,甚至在他們自己家裡有時候也會聽到他們用山歌對話。壯鄉人民憑著心情也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那歌聲同時也表達了當時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聽到了,也會用山歌與他交談。

  壯族真是一個豁達樂觀,勤勞善良的民族啊!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5

  1.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徵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2. 選材過於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3.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於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4. 選材平淡無奇,過於老舊粗俗簡單幼稚,不具新意,難於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時代性真實性。

  5. 未能透過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運用還不夠嫻熟。

  6. 對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畫,只是選取了某一狹窄的題材,片面地顯現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徵。

  7.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8.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9.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10.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6

 傣族是五十六朵民族花中比較豔麗的一朵。他們的房子--竹樓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

  竹樓是傣族傳統的建築形式。傣族人居住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據說竹樓有利於防酷熱和溼氣。但是傣族人民為什麼要建竹樓啊?

  還是從帕雅桑木底的故事說起吧。

  一次,帕雅桑木底帶著一隻狗上山打獵。下大雨了,他躲在大樹根下躲雨而那隻狗卻撐著前腿坐在地上,昂著頭,尾巴拖在地上。雨水順著成斜坡的狗毛向下流。他突發奇想,用樹枝和茅草蓋成一個斜坡屋面。因為是學狗坐地的樣子所以叫"杜瑪些".但是竹子防溼氣。所以就把竹子蓋成房子。

  呵呵,好玩吧?下回再給你介紹吧!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是永康市外幾十裡的一個小村。早些年,村裡的許多房屋是茅草做的頂兒,所以得了“茅鼓隆”村名。

  要問咱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是哪個?十有八九會告訴你“茅鼓節”了!茅鼓節算得上是村裡的特色節日,更是孩子們的節日。

  每年立秋左右,快到“茅鼓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的孩子們都會爭先恐後地跑去收茅草。茅草可是這活動必不可少的原料!剛收的茅草油亮亮的,怎麼看都像是打了蠟似的。茅草摸上去滑溜溜的,可有韌性了!任憑你怎麼折,怎麼彎,都不會斷掉。茅鼓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茅草編成鼓的形狀。因為在老人們看來,鼓就代表著團圓、平安。

  用茅草編鼓可是有難度的,村裡的大人,尤其是老人最會編了,孩子們要想參加活動,就得自己學著編。編鼓要訣就是要環環相扣,扣緊了,鼓才不會散。成形的鼓是扁扁的,厚約五至十釐米,鼓面為圓形,直徑約二十至三十釐米。鼓面摸上去光滑,有格子狀的斑紋。茅草的穿法也十分講究,一根在上,一根在下,還有一根得在中間固定、支撐。

  鼓編完了,就可以往鼓裡裝上大把的糖了!鄉下可沒有那些好吃又好看的水果糖、橡皮糖,卻有孩子們最愛吃的麥芽糖和皮筋糖。皮筋糖實際上是跟皮筋相像的“硬糖”。糖的外面有一層硬硬的殼,裡面卻是柔軟的“夾心”,是孩子們的最愛。把糖裝好,孩子們的工作就完成了。此時,大人們正在搭“舞臺”,佈置活動場地。

  到了立秋當天,孩子們一早就抱著糖鼓出門了。來到村頭的臺子上,大家就開始搶奪“領地”了。爭到了好位置,接到的糖也會越多。

  日上竿頭時分,活動正式開始了。孩子們拿起小木鼓錘在鼓上猛敲一陣。糖果就從鼓縫裡往外掉。無數的糖果隨著一陣陣鼓聲落下,真是令人興奮的一場“糖果雨”啊!

  你瞧,孩子們嘴裡含著兩三顆糖,手裡捏著兩把糖,全身上下的口袋全塞滿了。大一些的孩子們利用自己身高優勢跳起蹲下,不時還高興地大聲嚷嚷;年齡小的只能跑到臺前撿別人掉下的;個別調皮的,直接躺在茅草堆邊,張著嘴,等糖自動掉進嘴巴里!

  這真是一場歡樂的糖果盛宴!

  難怪咱家鄉的孩子都愛茅鼓節,都愛這個名叫茅鼓隆的小村子!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8

  我繼續為大家介紹傣族。

  在西雙版納有很多民族,傣族是版納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他們擁有著自己的文字。傣族不像我們漢族有 百家姓,他們那裡女的姓玉,男的姓巖(ai)。如果生在地位比較高的就姓刀,比如西雙版納自治州的州長刀琅 英女士就姓刀,因為他們沒有百家姓,所以他們的名字經常重複。

  接下來我來介紹傣族的智慧,大家一定聽說過吊腳樓吧。什麼叫吊腳樓呢?吊腳樓就是第一層不住人當倉 庫,第二樓才住人。進到吊腳樓裡講究“一脫二摸三不看”。就是進客廳要先脫鞋,然後要摸一摸吉祥如意柱 ,傣族都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如果你看了人家的臥室就把他們的靈魂帶走了。傣族人非常聰明,他們為了防止 毒蛇進入,就把柱子弄成四四方方的,可見傣族非常聰明。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