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夢想演講稿> 【必備】夢想演講稿範文集合7篇

夢想演講稿

【必備】夢想演講稿範文集合7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夢想演講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夢想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它的名字叫理想;每個人都要走一段路,它的名字叫人生。如果說人生是小舟,那麼理想就是引航的燈塔和推進的風帆。沒有理想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動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隨處漂泊,甚至沉沒於急流之中。

  有這樣一句名言:人活著沒有理想是可怕的;的確,沒有理想哪來的勁頭?有了理想才能促使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努力,更上一層樓,才能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所以,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物流師。

  要想當一名物流師,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必須要有實際行動,有較高的職業基礎知識和過人本領,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也才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但萬事開頭難,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要堅定信心、勇往直前,始終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腳踏實地的學習,掌握各科文化知識,理想才會實現。今天的努力將成為我們明天笑著實現理想的基礎。

  執著追求的人總會經歷順境和逆境等不同人生境遇。並感受著順境、逆境中的甘苦、福禍與榮辱。中國古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慘遭宮刑之禍,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兒不墜,以歷代身處逆境而有作為的聖賢為師,因為他有理想支撐他。還說過:文主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他以此激勵自己,終於在逆境中以頑強的毅力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的歷史鉅著——《史記》。請記住汪國真先生的一句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用青春的熱血給自己樹立一個高遠的目標吧!不僅是為了爭取以次成功,更是為了追求一種境界。目標實現了,既是成功;目標實現不了,亦是充實和經驗。

  我相信,只要我心中有這個想法,併為這個理想去努力,就必定會實現、放飛我們的理想,青春必無悔!

  謝謝大家。

夢想演講稿 篇2

  中國前十的大學都基本上曾內遷到重慶辦學躲避戰火,可惜生不逢時呀,沒趕上這個好時機,導致現在想讀好學校,基本上只能往遠方奔波了。我認為好大學的標準不要只盯著清華北大,我們每個人都考得起嗎?就算僥倖考上了,照樣有很多專業就業難。一位讀北大社會學的研究生學姐,三年都沒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業面太窄,一般公司的老總根本沒聽說過社會學,不知道錄取她對公司有何用處。讀北大的法學專業也基本沒用,中國的四大律師所包攬了中國90%以上的高階律師崗位,每年的招聘名額哪裡夠眾多的畢業生分。沒有關係背景,沒人推薦,基本不可能進入的。還有清華的核工程專業,全國排名第一,可我們中間有幾個人有勇氣去報考?你以為核專業分數比較低,是街邊的小便宜可以隨便佔嗎。還有考古專業,當年八中一位學長保送北大考古專業,他猶豫再三還是去了,我以為,他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以及體育教育專業,中文專業這些,你真的願意去嗎?

  我的班主任老師說選大學比選專業更重要。其實我自己以為,專業更加重要。如果讀了自己討厭的專業,能學好嗎,每天上課都是一種煎熬吧。我認識的巴蜀20xx級的一位學長,學數學競賽的,保送了清華大學。當時清華說專業任意挑選。這位學長雖然學競賽,其實他內心是文藝範,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所以他想讀中文系,但是他爸爸強烈反對,而且建議他讀電子系。最終現實戰勝了理想,他去了清華電子系。可是如今我詢問他有關電子系的知識,他直接謝絕了我的提問,很無奈地告訴我,他專業

  課基本沒聽,不瞭解電子這方面的情況。現在他每天忙於練字,寫詩,旅遊,組織模聯,追尋自己的遺失的夢想。

  個人認為,好大學不如好專業,好專業不如好就業,我們奮鬥這麼久,其實不就是為了一份體面滿意的工作嗎?人生三大業,學業,事業,家業。其實是環環相扣,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正確的學業,就有很大希望成就好的事業,就擁有了讓親人,愛人,朋友過得更好的家業。為了能把每一步走好,我們要提前做好規劃的,否則就算你非常努力向前奔跑,跑錯了方向,南轅北轍,也不過是白費功夫罷了因此我給班上同學,尤其是給男同學推薦,讀工科技術類專業,讓自己有一技之長,成為技術人才,甚至是複合型高階技術人才。因為當你擁有了一技之長,找工作時才有底氣和資本。

  假如學一些萬金油專業,像工商管理、人才資源管理、社會公共管理、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文學、語言學專業等等,一般找工作時都專業不對口,被當做最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對待。你會做的事情,大家都會做,老闆會愚蠢到給你很高的薪水嗎、他會說你愛幹不幹,多得是畢業生等著這份工作呢。所以工商管理成了就業率倒數第三的專業,哲學倒數第一(倒數第二是生命科學,但是原因不是這個)。大家應該不會天真地認為學管理專業的出來之後就當管理者,當領導層吧。假如你是一家企業的老闆,敢把一支團隊交給一個管理專業才畢業的大學生嗎,君不見到處招聘廣告上面都寫著要相關管理經驗多少多少年。所以結果就是,學管理專業的由於沒有一技之長,不要說當管理層,連普通員工都經常當不了。而如果你去調查各大公司的老總,尤其是創業型、科技型、網路型公司的管理者,

  絕大部分都是技術人員出身,慢慢在工作上被賞識和培養,最終提拔上來的。只要有一技之長,哪怕是職業學校畢業的,都比重點大學的雞肋專業好找工作。

  舉個很極端的例子吧。假如一個人成績很差,根本讀大學是沒希望了,是他周圍同學眼中墊底的人物。高考畢業後大家去了各種大學讀書,他默默地選擇了去技校學職業技術。兩三年後,當大家還在大學生活裡沉浸在遊戲、戀愛、學分、掛科、論文、考研等事情時,他已經考完了技術相關的職業證書,開始了第一份工作。當同學們大學四年本科畢業,開始焦急地準備實習或是找工作,甚至繼續讀研時,他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了,工資最高可達兩萬至四萬一個月。而其他人即使找到了工作,尤其是萬金油專業畢業的,只能找個普通文員工作當小白領的,月工資不過兩三千。大家會說開挖掘機太極端了,但這畢竟是事實,

  物以稀為貴,普通學生誰願意去開挖掘機,誰願意天天待在工地上班,即使現在我告訴了你一個月可以拿到四萬的薪水,你也不會願意去工地上班的。就算不是開挖掘機,學電工、氣工、廚師、汽車修理、理髮等,工資都比小白領高,而且高階技工是一直供不應求的,往往還沒畢業就被各種公司搶著簽訂了就業協議書。

  我說這些的目的,不是讓大家現在都不學習了,去讀職業學校,而是想讓大家找到自己的定位,思考自己究竟適合做什麼,到底能做一些什麼,怎樣才能在社會中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價值,儘可能多的去獲得自己應得的那一份報酬。不要人云亦云,把別人的想法當自己的理想,奮鬥了這麼多年,最終等理想被現實擊碎的時候,連怪罪的人都找不到。

  僅僅就我個人而言,我的想法是,要麼就考上一個比較好的大學的一個技術型專業,可以使得找工作時,我能做的事,不是街上隨便拉一個阿貓阿狗就可以替代我完成這份工作的,如果沒考上,我絕不會讀一個普通大學的萬金油專業,畢業後當個普通文員小白領。我要麼讀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大學,比如郵電類大學、電子類大學、工程類大學,要麼實在不行就回來復讀嘛,也不會就隨便去一個綜合類大學的雞肋專業混日子了。沒人規定一輩子只能考一次高考,也沒人能規定一次高考就完全決定你一輩子嘛。

  好吧,其實我是說了一些平時老師肯定不會說的話,讓大家聽後可能感覺匪夷所思、一派胡言。因為老師是一心想讓大家奔著好大學去的,這樣學校和老師才會收穫好的名聲,也因此下一屆可以招收到更好的生源,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嘛。大家肯定也想自己的母校發展得越來越好撒,這是完全符合人之常情的。老師們怎麼可能會給大家說職業學校就業率遠高於一本類大學,二本類大學的好專業比一本大學的普通專業更吃香,綜合大學往往存在眾多雞肋專業這些話。

  其實我也還沒經歷過大學生活,沒有到找工作的年齡,所以這都是我在看了各種資料後形成的一種理論性的觀點,肯定存在非常多的錯誤和漏洞。歡迎有想法的人能在下面留言一起探討一下,免得看了之後容易有一些人被誤導了

夢想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和同事: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勞動成就家園的夢想。

  “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夢想也不會自動實現。”勞動創造美,創造世界,創造未來,勞動必將成為實現家園夢想的堅實基礎。

  “勤奮很容易”。我們對家的夢想只有透過努力才能實現,發展中的所有問題只有透過努力才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輝煌只有透過誠實的工作才能鑄造。讓勞動托起家的夢!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夢想不是自動實現的,夢想是靠勞動實現的。如果春天不低頭努力,秋天就不會有豐富的果實。只有當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盡職盡責,以實現祖國的夢想為路標,我們才能活得有味道,才有自我的彩虹。只有家的夢想實現了,我們的小家庭才會變得更幸福,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完美。

  我是一個普通的鄉鎮幹部,但我也有我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每天做好工作,為農民朋友解決問題,勝任本職崗位,成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是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鄉鎮幹部,但是每個普通的崗位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因為工作簡單而否定其意義。我在自己崗位上的辛苦,一定撐起一個1545年的小“家夢”。做好也是我自己實現家夢的力量。每個人在為建造家園的完美藍圖提建議時,都隱藏著自己認可的“夢想”。“家的夢想”實際上是千千成千上萬人的小“個人夢想”的結合。這些小小的“個人夢想”宏大而完美。

  只有努力才能呈現家的夢想!只有誠實的勞動才能實現家的夢想!只有創新勞動才能實現家的夢想!家的夢想,勞動的美好,“家的夢想”的實現,都離不開億萬中國人的勞動,需要我們每個人一點一滴地從自己的工作出發,一步一步向前。

夢想演講稿 篇4

  時間就像細沙一樣慢慢流過,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天一天轉動過去的。

  秒針,分針,時針,拖著虛影轉成無數密密麻麻的日子,最終匯聚成時間的長河,變成我們所生活的偉大時代。

  在這個時代裡,夢想變得格外重要,方向變得格外重要。有了夢想才有前進的目標!前進的方向!前進的動力!不讓時間辜負懷揣著夢想,滿腔熱血的自己。

  記著:惜時,莫虛度!

  我們在認真思考一番,世界上還有比追求夢想而更重要的事情嗎?既然選擇了遠方,那我們註定要風雨兼程。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裡,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你並不知道生活在什麼時候就突然改變方向,你被失望拖進深淵;你被挫折踐踏得體無完膚。你被嘲笑,被諷刺,被放棄。但是,我們總是在內心裡,保留著希望,保留著不甘放棄跳動的心。我們依然在大大的絕望裡,小小地努力著。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由自己決定。當我們把命運寄託在別人身上,或者只知道隨波逐流。事實上,沒有方向的人生絕對不是精彩的人生,你已經找不到方向了。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為實現夢想做準備吧。加油!

夢想演講稿 篇5

  夢想在長城腳下放飛,希望在我們腦海中點燃。黑暗中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的去向。記得蘇格拉底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我們從不懷疑,因為夢想只要經過奮鬥,就可能變成現實。哪怕沒有成功,我們也不後悔,因為我們至少奮鬥、努力過。

  “我的夢,中國夢”,和“夢”聯絡在一起的“國”不再空洞,和一個個“我”聯絡在一起的“夢”不再抽象。這裡的“中國夢”不是一串漂亮的宏觀資料,不是暢銷書榜單上“大國崛起”,不是外國媒體派送的花籃或炮製的標籤,它屬於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國”,要為每個社會個體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公平的機會和正義的土壤,為他們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合理上升提供最大保障。而“我”,要在改變自身命運的過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擔當,為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注入更多自信、溫暖與希望。

  物質日漸富足,國力持續提升,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走完,“我的夢中國夢”少了些沉重,多了些自由與開放,也更多閃爍出精神需求的光芒。正如《開學第一課》講述的那樣,今天的夢想不一定都是宏大敘事,袁隆平“幹到九十歲,種出畝產一千公斤雜交水稻”是夢想,高原上的藏族小女孩喜歡跳舞、以後想當個舞蹈老師也是夢想。夢想也不一定都那麼自我、那麼“本土”、那麼物質,創造財富是夢想,用手中的財富回饋全世界、影響全世界也是夢想。也許,現在“我的夢”中還有一些迷惘,“中國夢”中也還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個夢想都值得尊重,並應該獲得被平等放飛的機會。

  我的夢想是當一個可以救死扶傷、挽救生命的醫生。我的阿姨是一名醫生,所以我知道當醫生有多累。但我更知道當阿姨成功救治了一個患者時,心中的快樂和自豪是難以想象的。我希望能有很多擁有這些夢想的同學,大家能夠一起努力。說不定未來的中國將會減少很多悲傷痛苦,多出很多歡歌笑語。為中國出份綿薄之力。

  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中國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照亮更加豐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燦爛的中國。

夢想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外語系09級1班的---,很榮幸能有機會站在這個舞臺,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舞動青春,放飛夢想》。

  薩特說過,青春這玩意兒真是妙不可言,外部放射出紅色的光輝,內部卻什麼也感受不到。一恍間,小朋友都開始叫我們叔叔阿姨,而不再是哥哥姐姐,父母開始用徵詢的眼光和我們交流,甚至有人開始用“青春”這個詞來形容你。真的是很奇妙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不再偷穿媽媽的高跟鞋,不再偷喝爸爸的白酒。我們,撇下了無知,迎來屬於我們的青春時代。

  人們總說:夢一樣的青春。青春是一個短暫的夢,當你醒來時,它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但那些流下的汗水,純潔的友誼,熾熱的夢想都保留了下來。青春是充滿活力,充滿激情的時代,是屬於青年的時代,是擁有夢想,併為之奮鬥的時代。

  有一位哲人說過,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它告訴我們:人不能活在自己虛構的夢幻中,曾幾何時,我們帶著高中未完成的夢想走進了大學的校門,可又是什麼時候,我們豐富的校園生活漸退了繽紛的色彩?又是什麼使我們真實的熔漿凝固,不再有內心深處的熱血沸騰?是因為我們沒有走入夢想中的象牙塔?還是至今徘徊在自我困惑的地帶?又或是根本就放棄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夢想?也許,你曾經也想有所作為,卻不知從何做起,跟著感覺走,在各種誘惑面前遠離本真狀態,被泥沙俱下的時間大潮裹挾著四處漂流,當你疲倦的走過無數個三百六十五天裡,你才發現,留在身後的除了已逝的青春,什麼都沒有。

  那些美麗的'夢想不能只是你幻想中的城堡,必須一磚一瓦的堆砌,夢想的確是需要去夢、去想,但不要忘了,我們是青年啊!是激情洋溢、躊躇滿志的青年啊!我們有旺盛的精力,聰慧的頭腦,既然夢想是可以實現的,你甘心於只是夢和想嗎?你希望別人都在做幸福的守望者,自己卻一無所獲嗎?你希望別人的汗水耕耘出黃金的麥浪,自己卻兩手空空嗎?

  有句英國的諺語是:if you can dream it , you can do it !只要敢夢想,就能實現。

  給自己一座泰山,但不要扛在肩上,而要踏在腳下。給自己一汪大海,但不要淹沒自己的夢想,而要乘風破浪,最後給自己一個宇宙,但不要渺對自己的智慧,而要盡情翱翔;而後,繁華落盡,美麗的希望,化成了“天堂”,那裡充滿了碧玉瓊漿,那裡是我們勝利的會場,人生的方向。

夢想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的演講主題是:我與公益同行——垃圾桶公益。主要講透過改變垃圾桶的外表、內在含義來提高廢品回收率。

  能夠減少資源浪費,使環境更美好,我想這也是公益的一種。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不論是校園裡,還是街道兩旁,還是公園裡到處都是兩個一起的垃圾桶,一個寫著可回收,一個寫著不可回收的幾個大字,怎麼桶裡面的垃圾卻都一樣?怎麼垃圾桶是兩個,垃圾車卻只有一個車廂呢? 這些可回收垃圾桶有起到作用嗎?

  自從產生這個疑問,我就開始觀察垃圾的流動路線,努力尋求解決方法。

  在源頭,寢室裡的垃圾桶只有一個,基本是不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有作塑膠瓶蒐集的寢室一定要申報標兵寢室。

  在宿舍外,很大的一個桶,或者兩個,除了桶裡面堆滿垃圾外,周圍也都是垃圾,不忍直視,更別說分類了。

  在圖書館或教學樓,垃圾桶也是那種大的,一個,只有一種選擇。根本不給你分類的可能。

  至於室外那些兩個一起的垃圾桶,因為長得太像雙胞胎,很難區分,也就失去了可回收的意義了。要走得很近,低下頭才能看見可回收的字樣。誰樂意彎下腰去處理一個沒有價值的垃圾呢?隨手一扔,簡單粗暴。我們都喜歡這麼做。

  拾荒者們基本都是從桶裡撿瓶子,因為髒,所以撿的人少,數量也少。可以說,拾荒者撿的多少,決定了垃圾回收率的多少。可想而知這可憐的廢品回收率。

  接著就是環衛工人上場了。開著垃圾車過來,不分是什麼,全部往裡面倒。不可回收的垃圾與可回收的廢品。

  至於垃圾車開到哪去了,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中國時興垃圾填埋。在城市的某些地方就是巨大的垃圾填埋場。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殊途同歸。全到了填埋場。

  對於這種快刀斬亂麻的粗放的處理方式,我只能用一個很時髦的詞語來表達。無語!

  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某個環節的問題,而是整個處理流程都有問題。

  我不是想放大這個問題,我只是想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這種多環節的問題也只能從各方面配合解決。我今天就是想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看看是否可行。

  首先,我們從垃圾桶的製造開始。最好製成雙桶結構,把可回收桶漆成紅十字會一樣的靚麗顯眼的紅色,披上公益的外衣。讓每扔一樣可回收物品都與公益聯絡起來,扔可回收物就是獻愛心。就像往募捐箱裡捐錢一樣有價值。這當然需要我們做必要的宣傳。

  將室外的垃圾桶也做成與公益有關的樣式,顏色之類的設計要符合人的惰性。 做成紅色,

  使得遠遠看去就知道那是裝可回收物的。

  接著就是垃圾的運輸了。不管怎樣,一定要分類處理,不能再一竿子打翻一船垃圾了。不可回收的就用垃圾處理的辦法,可回收的統一運到廢品處理公司進行再次嚴格分類。至於是機器挑選,還是人力挑選,那就是技術層面的事了。想象之中全是機械化操作,乾淨,高效。

  我們還可以融入商業的模式。比如貼在垃圾桶上的瓶子圖示,可以作為廣告賣給商家。還可以寫上廢品回收公司的號碼,某些不好處理的廢品,可以直接打電話預約。把所得的錢用來製造新型垃圾桶,直接送到居民家裡。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最重要的還是要體現出價值,也就是讓事情更有意義。社群可以把回收的錢作為改善基礎設施的資金,為社群建一個書屋,或者是老年人活動室。或者把所得捐給慈善基金。或者…… 對於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你肯定不會亂扔了。少浪費一塊錢,還能有得到一塊錢的利潤,就等於得到了兩塊錢的收益。這何樂而不為呢?

  好的,現在我們回到現實。

  總結兩點:

  一、垃圾桶本身有問題,長得不明顯,還有許多都是單個的桶。這造成了選擇上的困難。

  二、可回收的價值沒能體現出來。我們扔掉的只是沒有價值的垃圾,而不是與公益相關的可回收物。

  最後引用馬丁路德金的名言,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我要去實現它。

  我有一個夢想,我要讓它成為事實。

  我有一個夢想,垃圾桶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