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濟南> 實用的寫濟南的作文集錦六篇

寫濟南的作文

實用的寫濟南的作文集錦六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濟南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濟南的作文 篇1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綠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伴著潔白如雪的柳絮,濟南的春天無聲無息地來到了。

  水若輪湧的趵突泉畔,神秘俊秀的千佛山上,品茶對棋的護城河岸,興致勃勃的人們聽著婉轉的鳥鳴迎接著美好的春天。

  夏天的濟南“四面荷花三面柳”。柳枝依依的大明湖邊碧綠的荷葉後面,千姿百態的荷花害羞地探出頭來,好奇地張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

  秋光絢麗金風送爽的秋天讓濟南別具風韻。綠樹紅花的環城公園玲瓏的假山,拱形的石橋,曲徑幽幽,亭臺水榭,好像一幅水墨畫,畫中的人們在泉邊圍坐,撫今憶昔。

  度冬如春的濟南沒有浮華的躁動。千佛山上松樹柏樹依舊挺拔。明月輕灑,清雅的梅香為冬天的濟南孕育著春天的希望。

  這就是我的家鄉——濟南的四季。我讚美她!

寫濟南的作文 篇2

  第一次來到五龍潭,卻只想用一個字來形容它美。

  水是美的。五龍潭的水清澈見底,沒有魚蝦,更沒有什麼水

  草,但她卻是最美的一道風景線。一塊塊巨石把她囚禁在小小的山谷,她如一位墜入凡間的天使,清澈的眸子彷彿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心事。可是,她卻很快樂,因為,這裡每天都有遊人陪著她,為了報答他們,她無私的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之泉,沒有雜質,更沒有汙染,這可都是大自然賦予她的呀!

  樹是美的。五龍潭被一片綠色包圍著,有路的地方就有樹。走在用石子鋪成的小路上,隨處可見一些野生的小蟲子和野花野草,當然,還有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樹。這裡的樹,雖然種類都差不多,但樣子卻是沒有一顆相似的。你瞧最高的那棵樹,他枝繁葉茂,枝丫上還有小鳥做的窩,一看就有王者風範!旁邊有一棵稍微嬌小一點的樹,那應該就是他的妻子吧!只見那棵樹的上半身微微傾斜地靠在最高的那棵樹上,顯得多麼小鳥依人,多麼和諧呀!

  來到五龍潭的人們也是美的。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摔倒了,素不相識的小夥子趕忙上前去扶起她,攙著她走過了小橋。穿花裙子的小姑娘找不到媽媽了,一位年輕的阿姨抱著她一邊走一邊呼喚他的媽媽。只剩下一個位子了,大媽和小夥子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先坐下一剎那,潭水停止了流動,鳥兒忘記了飛翔,但唯一在這個世界流淌的不變的是愛,是關愛!

  從五龍潭回來,我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也許,這,就是愛,這就是生活。

寫濟南的作文 篇3

  我的家在山東省的省會——美麗的泉城濟南。泉水是濟南的靈魂,因此濟南也有“泉城”之美稱,那股股歡騰噴湧的泉水也給濟南這座北方城市增添了幾分活力與靈氣。

  既然是泉城,那當然是少不了水的,全市共遍佈著大大小小700多處天然湧泉,在濟南老城區西起西門、東至青龍橋方圓幾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分佈著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龍潭四大泉群。眾泉一起流入景色秀麗的大明湖,構成了濟南獨特的泉水景觀,走進濟南,就彷彿走進了一個神奇的泉水世界。

  泉城最有名的還是我們的大明湖,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美景而名揚四海。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的獨特之處。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春季,楊柳剛剛發芽,輕輕的擺動著柔軟的枝條;夏天,湖裡的荷花悄然盛開,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天,湖中的蘆葦飛舞,水鳥在湖面上翱翔;冬天,湖面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我最喜歡的是夏天的大明湖,坐在大明湖的石凳上,感覺一陣陣的涼風習習,湖裡荷花開得燦爛,清香撲鼻,清代書法家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繪聲繪色是說出了大明湖的絕佳之處。

  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清洌甘甜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了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讓我們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泉城濟南吧!

寫濟南的作文 篇4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與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與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末,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稜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藉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藉著鏡子鑑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與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寫濟南的作文 篇5

  我的故鄉就是被譽為“泉城”的濟南,著名詩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是在讚美濟南迷人的景色。濟南的七十二名泉股股清瑩透徹,味美甘甜。尤其是那名傳千里的趵突泉,春天楊柳依依,花香溢滿泉水;夏天波光粼粼,陽光灑在水面;秋天落葉飛舞,泉水有了一種令人心醉的秋香;冬天銀裝素裹,泉多了一種美好的寧靜。

  濟南是一個有了40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在這裡,處處有著古詩韻意。你可以到趵突泉那個古香古色的寧靜院落,去感受詩壇才女李清照的詩詞的美妙;到大明湖那個略有敬意的著名陳列館,去品味老舍筆下的美麗泉城;到小清河畔那個熱鬧的小鎮,去體會辛棄疾心中的那份悠遠;到濟南那個柳雲社群的雲莊,去冥想張養浩眼中的世俗真樸……

  在濟南北面,還有一個世世代代我們成長的依賴——黃河。在這條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河岸上,有多少我們祖先曾留下的足跡。他們喝著這黃河水長大,又為我們中華民族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能不說這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嗎?在濟南南面,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翠綠的群山。山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兒都記述著泉城的風姿多彩,這山又給濟南添了一道靚麗的霓虹。能不說這山是濟南人心中的一份驕傲嗎?

  濟南也有一個現代化的一面——在濟南中心的泉城廣場就是一種現代的美。屹立在廣場中心的那個蔚藍色的泉標,好像三股從濟南各處飛來的潺潺流水。它是我們泉城人心中的泉韻,唱亮了泉城人心中的每一處角落,讓泉城的魅力更煥一新!

  濟南,是我那美麗的故鄉。濟南,是眾多著名詩人詞人筆下的那一處靚麗風景線。濟南,是中華民族建城史上的一個輝煌!生長於斯是我們的幸福!讓我們為濟南而驕傲,讓我們為濟南而自豪!

寫濟南的作文 篇6

  潺潺的河水,嘩啦啦,嘩啦啦地從深山裡流下,青苔在水底下靜靜地躺著,幾條小魚不緊不慢地遊著,貪吃的還捕幾隻小蝦米兒。

  河邊的綠樹,靜靜地,靜靜地在水邊立著,風兒輕輕地拂過她的柔發,幾隻小家雀不慌不忙地跳著蹦著,貪玩兒的還拉起了呱。

  周圍的群山,默默地,默默地在旁邊守著,陽光大大方方地照亮他的臉頰,明暗這時分明瞭,喜哀在心裡釐清了。

  山裡的小花,傻傻的,傻傻的在草裡待著,水珠那樣慷慨地滋養她的身心,暗香這時浮動了,生機在香中氤氳著。

  氤氳著,氤氳著,水霧裡,幻化出濟南的身影。

  泉水,是濟南的招牌,亦是濟南的靈魂,在這甘洌清澈的泉水裡,融進了泉城人對泉的讚歎與熱愛,當然還有那種濃濃的自豪與親切。

  與泉水親熱一下,是濟南人非常熱衷的事兒,湖邊,小孩子用那稚嫩的小手,拿起水槍,漫無目的地亂射,水霧映襯出荷花的魅影,青年人用相機留下同伴們的美好瞬間,老人們用歌聲與舞步表達著對泉的那種深沉的愛,時間彷彿走累了,打算停下休息,在這種景色中,在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裡,任何事,彷彿都充滿了希望。

  綠色的浮萍,在湖水上弱弱地,漂著,一切都是那麼的寧靜祥和。

  泉水的旁邊,柳樹站成一排,立著,是的,她就那麼靜靜地立著,一聲也不吭,任鳥兒在身上玩耍,放肆,任歲月在身體裡刻出一道又一道的印記。

  時光荏苒,小孩子在柳蔭下乘涼,柳給他帶走了炎熱;老年人在柳蔭下下棋,柳給他帶來了快樂;青年人在柳蔭下相識,柳給他們帶來了愛戀;痛苦的人在柳蔭下哭泣,柳給他帶走了悲傷。一代代的人在柳樹下成長,而柳就這樣靜靜地看著。

  可敬的柳樹,在湖畔默默地立著,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祥和。

  老舍先生在他的《濟南的冬天》中曾提到濟南的小山太秀氣,也確實如此,在這般矮小的山上,有著一種難得的靈巧與秀麗。新雨之後,空氣的清新與山中水霧的縹緲結合在一起,在清新中透著一種神秘,在神秘中透著一股泉城獨有的韻味,使登山的人們從心底裡透出一種心曠神怡的恬淡與柔美。

  秀麗的群山,在周圍靜靜地守著,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祥和。

  潺潺的河水,綠綠的柳樹,默默著,明瞭了明暗,分清了憂愁。

  周圍群山裡的小花,呆呆傻傻地,浮動了暗香,氤氳著生機。

  氤氳著,氤氳著,水霧裡,幻化出濟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