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藝術話題作文> 【熱門】藝術的作文四篇

藝術的作文

【熱門】藝術的作文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藝術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藝術的作文 篇1

  我現在一直在研究文學藝術,當然用研究這個詞語大家可能不理解,你們會想,研究?很多文學家和藝術家都不敢說自己是在研究文學或藝術,你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憑什麼用研究這個詞語?是啊!我憑什麼?如果你真的這麼問了,那我就只能這麼回答你,憑我對文學藝術的熱愛之情,憑我想在文學藝術這條路走得更遠更深,憑我想用自己微弱的智商豐富文學藝術,我知道那是多麼地輕微,但是正因為這幾千年來總有人做出這輕微的奉獻才有現在這麼豐富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是沒有止境的,所以從來都沒有一個文學家或藝術家敢說自己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已經做到最好了,已經不能更好了。

  我發現文學藝術特別講究人生經驗,人生態度,知識面的大小,個人性格,人生經歷,生活年代和年代背景,自己在社會里的階層等等等等。

  先說人生經驗吧!人生經驗一般指作者的實際年齡,因為不同年齡階段人生經驗不同。小孩子寫文章,文章裡總是充滿童真稚氣,看起來總是幼稚和異想天開。青少年寫文章(像我現在的年齡),文章總是有些輕浮,無法深入寫。總是那麼狂,不是說狂妄自大的狂。而是字裡行間總透露著對未來人生的憧憬和想用未來人生做點事情,就是寫的不止是現在的事情也包括未來想做的事情的那種狂。所以看起來就有一些狂,而且這種狂收不住,藏不住。至於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文章怎麼樣?我現在會沒體會過,無法給出準確的回答。但是我雖然沒有達到那些歲數,又但是我看過那些年齡階段的作家的文章,我個人感覺就是很實在,很深入地探討話題,見解又非常到位。我無論看多少遍,研究多少次,我就是寫不出那樣的文章,因為我知道這是人生經驗問題。話說回來,是不是隻有人生經驗特別豐富的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可以寫文章呢?我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作者的文章有不同味道。小孩子的文章就是天真稚氣,其他年齡階段辦不到。青少年的文章就是狂,其他年齡階段辦不到。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文章我也不知道如何概括,但是其他年齡階段也辦不到。每個年齡階段的文章都有其特色,所以我個人認為看某篇文章的內容的同時也要看作者的年齡階段,這樣才能品味出那篇文章的味道。

  作者的人生態度的不同,他的文章味道也不同。人生態度有積極、消極、樂觀和悲觀。作者的人生態度越積極他的文章的正能量和正氣就越足。反之態度越消極文章的正能量和正氣就越少。人生態度樂觀,他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好事情和快樂的事情。反之態度悲觀,他的文章壞事多和痛苦的事情多。我這個人就很奇怪,我一半積極,一半消極,一半樂觀和一半悲觀。所以我的文章的正氣和正能量應該不多不少,處於陰陽調和水平,至於文章的味道你們讀者才清楚了吧!我也不知道如何形容。

  知識面的大小我不知道關鍵還是不關鍵,但是我知道它的作用。知識面大寫文章就像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寫文章時好像字自己噴出來,總是能輕鬆打比方,輕鬆引經據典,輕鬆舉例子而且例子一般但是經典例子,比如說一些偉人事蹟,一些有很大意義的歷史事件等等等等。如果一個作者的知識面小,寫兩百字都得像擠牛奶一樣,拼命擠就是出不了。因為我小學寫作文時就那樣,拼命擠就是不到要求的字數。

  作者的個人性格決定文章風格,性格開朗的作者,文章一般都是豪放灑脫、熱情奔放。性格內向,文章一般很含蓄很有內涵。

  人生經歷也很重要。一般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他們的文章好像總是充滿人生哲理和刻滿人間滄桑。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文章一般讀者是讀不懂的。但是和作者有同樣經歷的讀者掃一眼就領悟了。我閱讀孔子、老子、莊子等等等等這些人的作品時有很多地方就是讀不懂,明明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就是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所以就是不懂。有一些我經歷過的事情,他們的作品裡也有,我一看就懂了,而且覺得他們說得非常對。

  生活年代和年代背景和作者在社會里的`層次我覺得沒什麼可細說的。你在什麼年代和什麼層次你就看到、聽到和感受到什麼東西所以你就寫什麼樣的文章,沒有什麼可講的,是吧!

  那些是我研究文學的心得,其實我覺得藝術也差不多是這樣但是藝術還是複雜得多,我所說的藝術不是隻全部的藝術,因為在藝術這片汪洋中,我只喜歡音樂和美術。在音樂和美術中,我只喜歡流行歌曲和油畫。油畫我研究特別淺,沒有什麼可說的。歌曲我研究一段時間了,我覺得藝術比文學難搞定。我覺得吧!寫文章就是講話,只不過你不用嘴而用筆。你的各方面條件上去了,文筆能力也會慢慢上去。藝術就不一樣。就說我研究的歌曲,我現在可以寫出歌詞,當然不是很正式你們就當我是在練練筆就行了。也會點作曲,也不是很正式你們就當我隨便玩玩。我也會演唱,是在網上教學影片學習的,應該也不正式。作詞,作曲加自己演唱,雖然還不會編曲,就前面的加起來好像總是不和諧。為什麼我覺得不和諧?因為我用自己弄的歌曲和歌手們的名曲對比總是覺得差很多。所以我覺得我現在的研究只是能增加對這方面的瞭解,如果要走上正規道路肯定要找師傅,畢竟藝術界都有這樣的現象,每個著名藝術家都有一個厲害的師傅甚至幾個師傅。還沒有師傅時,我還可以自己研究,多懂點以後正式學習就輕鬆一點。

  文學是思想感情的傳遞,藝術其實也是思想和感情的傳遞,文學有筆就行了。藝術就難咯,比如說歌曲,要會寫詞考驗文筆功力,會作曲考驗歌詞和嗓子的和諧,編曲(我現在還不會),但是我知道是多個樂器和歌詞和作曲和嗓子的和諧,演唱要控制好自己的嗓子,演唱歌詞歌曲時還要配合好眾樂器演奏。別以為這樣就完了!你不能自己唱的感覺好了就萬事大吉了,你還得考慮聽眾的角度,讓聽眾聽得舒服。所以藝術比文學麻煩多了,雖然我這個人討厭麻煩,但是這是我喜歡的領域上的麻煩,我還是不討厭的。如果一切太順了反而覺得沒意思。

藝術的作文 篇2

  又是一個陽春三月一,又是一屆藝術節!絲絲細雨斜斜落下,“潤物細無聲”;從中午靜校後的那個課間,藝術節便拉開了序幕......

  “剪紙”這個專案已經成了我每屆藝術節必參加的一大專案,而每年伴我並行的人,便是夏霄!我們倆一起將稿子與A4紅紙一起訂好,修改調整後,才開始我們的“小創作”!

  我們各顧各的認真刻紙。時而,悄悄地低聲討論一下,幫忙一下,同時也在互相比賽著......我刻的圖樣是一個大“福”字,這個“福”字裡有一個虎頭虎腦的胖娃子,光著膀子,光著腳丫,漫步在蓮花地裡,生動極了!我先從小細節開始刻:幾顆圓溜溜的小蓮子,我小心翼翼地轉動紙,看著刀一點兒有一點兒地劃出一道華麗的刀口,酷!刻完了這些小東東,我開始刻那個胖嘟嘟的小孩了,鋸齒形的劉海,左右個一撮,劉海下兩道粗粗的眉毛,剩是可愛。亮亮的大眼睛,燦爛的微笑,真想親上一口,肉肉的小手、腳丫,讓人一見就生憐愛之心。有一個這麼好的圖樣,我當然要使他綻放光彩,我開始一絲不苟地劃刻起來,口子是那麼滑,那麼平,乾乾淨淨......

  以此同時,教室裡的同學也是那麼認真,那麼全神貫注。設計郵票的,認真上色;寫書法的,更是完全投入;做手工的,嘴角漾著微笑, 這樣做出的作品,更是精美!

  時間在一秒一秒地流逝,已經是下午第三節課了,大部分的“同志”都收工了,有的還去幫助別人。可是我還在奮鬥——“加油加油!”“加油!”......我心裡默唸著,努力認真地刻,終於在放學前大功告成,耶!

  這個陽春三月,空氣中溢滿了藝術的氣息,願大家的心血都能得到好的回報!

藝術的作文 篇3

  4月11日—是我校一年一度的春遊,我班同學揹著一個個“食物超載”的大書包,脖子上掛著手機和相機,冒著雨從家裡“翩翩而來”。

  冒著雨,我們下了旅遊大巴,來到了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儀式莊嚴而肅穆,同學們鄭重地把小白花放進花籃裡,接著,再繞著巨大的烈士墓以逆時針走了一圈。

  冒著雨,我們乘車去了位於白雲山腳下的廣州市藝術博物館。走進博物館,裡面靜悄悄的,我們輕手輕腳地走上二樓,來到了馬思聰藝術館。藝術館內放滿了樂器和樂譜,他們都是藝術家生前的寶貝。……各位名畫家的山水畫、人物畫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好像真的一樣……冒著雨,我們回到了學校進行“大食會”。課室在此起披伏的喧鬧聲中開始了品嚐大會,我們邊看著動畫片邊交換著各自的美食,好開心哦!

  春遊在雨滴滴滴答答的聲音中結束了。窗戶外的雨滴是冷冰冰的,但是我們的心是熱乎乎的……

藝術的作文 篇4

  下午,拉開房間的窗簾,揚起的灰塵在陽光和空氣中瀰漫,一縷縷陽光從視窗射進我的房間,射在那年紀比我還大、陪伴我多年的音箱上,射在那從二年級就在我身邊、黑色的金屬樂譜架上。

  拉開笛子包的拉鍊,當七支笛子依次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愣住了,心裡想到了很多:地球自轉一次是一天,這七支笛子年紀最小的已經陪著我,與地球自轉了三百六十五次了;地球公轉一次是一年,年紀最大的那支笛子已經在我的身邊,陪著我,與地球公轉了六次了,正在轉第七次。笛子讓我這六年的春夏秋冬變得多姿多彩;這六年的春夏秋冬讓我的這七支笛子身經百戰。託這七支笛子的福,我拿到了我笛子的十級考級證書;託這七支笛子的福,我去到北京參加了一項全國賽事的總決賽,拿到了金獎,並且通過了國家級特長生認證;託笛子的福,我踏進了一中的校門託笛子的福,我完成了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今天這七支笛子靜靜地躺在黑色的笛包當中,為了不扔下笛子這項讓我遇到許多幸事的特長,我需要練習,我抽出了A調的梆笛。仍然是一節節散發著清香的細竹筒,仍然貼著薄薄的一張膜,但手中似乎拿著六年練習的小小成就,比千斤更重。我要開始練習獨奏曲了,最近在老師那學到了《棗園春色》的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運用了顫音、疊音、打音、歷音、下滑音等裝飾音以模仿鳥叫聲,生動地表現了棗園春天百鳥爭鳴、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高明先生對棗園春色的喜愛之情。腦海裡有這幅畫面,帶著這幅畫面,我端起了笛子,開始吹奏。笛子的聲音清脆悅耳,第一樂章吹奏完了,我的爸爸走進房間:小孩子!樂曲的感情那裡去了?作者想表達些什麼你清楚嗎,說著,他指指我音箱,又指指我的計算機上上網,找個原版音樂聽聽!我的心中十分不解:嘿嘿嘿!我吹得至於那麼糟糕嗎?爸爸點點頭,並親手打開了我的計算機,按下了音箱的開關,道:自己聽聽!對於別的人來說這個不會很糟糕,但你應該挑戰原版,甚至比原版演奏得更好。這一句話深深地刻在我腦子裡。我移動滑鼠,點開了《棗園春色》的MP3,把音量調到最大。這時,我彷彿置身於春天的棗園當中,鳥兒爭先恐後地賣弄著清脆的嗓子,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大師的作品,運用中國古代的兩句成語來說就是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聽了大師的作品,學到了許許多多,嚥了一口口水,學到的彷彿都被吞進了肚子裡。我再次端起笛子,繼續練習。練完一次之後,我由衷地對自己說:比上次好了一點點!但還是很糟糕

  這時爸爸走進來,說:挺好,再聽聽!

  開啟音樂。

  之後吸收所學到的,端起笛子,繼續練習。

  這時爸爸走進來,說:挺好,再聽聽!

  開啟音樂。

  之後吸收所學到的,端起笛子,繼續練習。

  如此反覆,太陽不再射在音箱上,不再射在譜架上了,不再直射進我的房間裡了,探頭往窗外看,光的,只有那一抹落日殘霞。我將笛子放回笛包裡,七支笛子再次靜靜地躺在那。這個溫暖的下午,是我從一歲到現在學到東西最多的幾個小時。

  笛子對於許許多多的人來說只是一件樂器,對於某類人來說只是一根竹子,但對於我來說,就是我藝術之路上的大巴車,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差不多是十年之前,我愛上的笛子,那時我問我自己,我能繼續愛ta十年嗎,今天得到了答案能;今天深深地愛著笛子,我問我自己: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四十年之後、八十年之後、一百年之後、一萬年之後我還會這樣愛ta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