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和平> 實用的和平的作文彙編四篇

和平的作文

實用的和平的作文彙編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和平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和平的作文 篇1

  提起英雄,大家一定會想到抗戰時期的楊靖宇、趙一曼;解放戰爭的董存瑞、馮玉祥;抗美援朝的黃繼光、邱少雲……

  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也有這樣一批人,他們為了國家財產和人民安全,捨生忘死,這些普通而偉大的英雄就是可敬可畏的消防戰士們。

  xxxx年3月30日,四川涼山森林草原發生了大火災。由於火勢蔓延迅速,滅火行動刻不容緩。消防戰士們接到任務後,立即行動,上山撲火。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與大火斗爭一天後,發現有xx多名消防戰士失蹤。直到4月2日,大火被基本撲滅後,xx多名失蹤消防戰士才相繼被找到。只是,他們永遠離開了我們——為了滅火,他們奮不顧身,壯烈犧牲了。這個噩耗迅速傳遍了神州大地,令無數人悲痛萬分。我們有太多感激的話想說,但此時此刻,千言萬語都顯得那麼蒼白。

  我不禁對這些消防隊員肅然起敬,他們是和平年代偉大的英雄。他們在大火面前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把個人利益置之度外。他們保護了國家的財產安全,換來了人們的幸福安寧。

和平的作文 篇2

  昨天早上,我一起床,眼睛就立刻被電視上正在播放的一條新聞給吸引了:一棟大廈裡的人在地震之後撤離,但他們並沒有佔用機動車道,而是到了公路中間的綠化帶上,男士們主動為女士們服務,進大廈去拿各種物品,並且沒有一個人吸菸,很快,他們被撤離到了安全的地方,而公路綠化帶上卻沒有留下一丁點兒垃圾,這也足以說明他們的素質之高。

  看到這裡,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對這些人們的敬佩。敬佩他們那強烈的環保意識,敬佩他們為他人著想的心,敬佩他們在危急關頭,仍然保持“女士優先”的態度。災難,讓我們更堅強,讓危機反映出每個人的品格!

  雖然這次毀滅性的災害,奪走了許多生命,但是我相信,日本——這個原本就堅強的民族,一定會在這次災難中成長,變得更加堅強!現在我們中國已準備好了救援隊和足夠的救援物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一聲令下,他們將會立刻奔赴災區,參與救援。

  不過,現在我們是不是該來反省一下自己,為什麼在近幾年當中,就發生了那麼多的災害呢?難道這些災害的形成和我們的行為就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嗎?說實話,我們確實應該深思一下,災難無情人有情,為了大家,就算為了自己好,我們現在都應該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多多植樹,讓地球不再生氣,讓他的心情恢復平靜吧!這樣對我們大家都是一種釋放,地球也會不再有戰爭,不再有自然災害了!

  災難無情人有情,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走向和平的'明天!

和平的作文 篇3

  “鑄劍為犁”的雕像在聯合國總部前矗立了四十個春秋了,可是和平的鐘聲並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們敲響,戰火和死亡仍然時時踐踏著公理和正義,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人類的貪得無厭。這是,因為人類的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的做出那一些荒唐的事情。

  和平在哭泣,你們看到了嗎?那些天真善良的孩子們臉上已經沒有了笑容,那些孩子們身上已經沒有了像樣的衣服,那些孩子們心裡已經沒有了溫暖,那些孩子們心中已經沒有了依靠。他們沒有了家

  和平在哭泣,你們看到了嗎?那些曾經溫暖的家庭已經沒有了生氣。父母與子女分別時,那滿臉的淚水,那紅腫的雙眼,那緊握著的雙手。這是戰爭帶來的。子女走後,那等待的表情,那顫抖的手腳,那悲痛欲絕的他們。這是戰爭帶來的。傳來噩耗時,那歇斯底里的哭聲啊!這是戰爭帶來的。

  停手吧!貪婪的人們,和平在哭泣。

和平的作文 篇4

  翻開相簿,記憶回到去年國慶,我和家人駕車來到懷化芷江。在那裡,我的思緒萬千。

  在芷江抗日戰爭受降紀念館裡,記錄著中國人民八年抗日戰爭中付出的鮮血,承受的屈辱。1937年8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肆意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能的清政府打不贏,便只有賤賣尊嚴求和。日本更加放肆,終於不甘於捱打的中國人站了起來,團結一心,猖狂的日軍節節敗退。“烽火八年起溝,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取得了八年抗戰的最後勝利。回望崢嶸歲月,那麼觸目驚心,是每一個華人心底抹不掉的痛。這勝利犧牲了多少人的幸福、家庭,甚至是生命啊!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拒絕戰爭。可在這個世界上,槍聲、炮聲、衝鋒聲卻總要大於鞭炮聲和鼓掌聲。九一八的炮聲、七七盧溝橋的槍聲和南京大屠殺中30萬死難同胞的哀呼聲,無時無刻不像細沙研磨著我們的心。哪一次戰爭沒有付出慘痛的代價?戰爭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相信每一個都明白戰爭的危害,可為什麼世界上仍炮聲不斷,依然有那麼多無辜的人們深受著戰爭的殘害,無處可逃。朋友之間鬧矛盾了,可以坐下來,泡杯茶,找出矛盾根源,一起解決掉;或者有了什麼誤會,把自己的想法、不解說出來,誤會自會化解,而不是吵架互毆,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也許還忘了最初的起因。國與國亦是如此,雙方領導洽談,說出彼此的建議,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而不需要使用暴力、武裝,傷財傷民,鬧騰得雙方雞犬不寧都沒好日子過。

  中國素以“友好交往”為口號同其他國家來往,是因為中國人崇尚一個“和”字,所以希望吧“和”帶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讓所有的人類都能生活在和諧、和睦、和氣的大家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一個大大的“和”字相信已經刻在世界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