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粽飄香作文6篇

端午粽飄香作文

端午粽飄香作文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粽飄香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粽飄香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了,在這個古香古色的傳統節日來臨之際,我彷彿又聞到了那飄香四溢的粽香,似乎又看到那相互追逐的龍舟......

  說起粽子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去年媽媽教我包粽子的情景。那是接近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天,媽媽告訴我要包粽子,我一聽興奮得跳起來說:“媽媽,快點,快點,我要學。”媽媽說:“別急,別急,要先準備材料呢。”說時媽媽把準備好的材料拿出來給我看,我一看:“哇,好豐富哦!媽媽,應該怎麼弄,快教我。”原來媽媽準備了:粽葉、糯米、五花肉、香腸、蛋、香菇、蓮子、紅豆、花生等讓我流口水的食物,瞧,是不是很豐富!媽媽說:“胤胤,包粽子是很費功夫的,就看你有沒有耐心哦。”“噢,媽媽您可別小瞧我,我可有一雙靈巧的手,您等著瞧吧。”我看著那些食材信心十足地說。“那好吧,你就跟著媽媽學包粽子咯,可是要等吃過午飯以後再包。”“為什麼呢?”“因為要把這些食材先浸泡一下,這可是重要步驟哦,你就耐心地等等吧。”“哦,那我要趕快吃飯了。”

  吃過午飯我便興趣濃濃地找媽媽:“媽媽,好了嗎?可以弄了嗎?”媽媽說:“應該可以了,我要先把那些食材炒一下,你去把那邊桌子整理好。”“遵命,親愛的老媽。”我愉快地哼著小曲,輕快地跑到桌子旁,開始整理。“整理完畢,媽媽,您弄好了嗎?”“好了,好了。”說著,媽媽把那些炒好的食材端到桌子上。“終於要開始包粽子咯。”我高聲歡呼著。

  媽媽拿起粽葉開始教我怎樣包粽子,可我看著那些炒好的食材,香氣撲鼻引得我注意力一直不能集中,根本不知媽媽在說什麼。媽媽一看我這樣就說:“剛才還吵著要學包粽子呢,怎麼現在又不學了?”我一聽,趕緊解釋說:“才不是呢,因為您炒得太香了,我才忍不住走神了嘛。”媽媽看著我,偷笑著:“那現在正式開始了嗎?”“哦,好吧,好吧。”我口是心非地回答。雖然這樣,我還是努力地把注意力拉回來。媽媽熟練地拿起粽葉告訴我:“先把粽葉折成一個小碗狀,先加入少許糯米及配料,中間放一塊五花肉,上面再加入糯米,包好再用棉線紮緊,這樣就好了,你來弄弄看。”我一看覺得簡單極了,就說:“我會弄,我會弄。”可當我把粽葉拿在手上時,怎麼也弄不好,沾得滿手都是米和油。“嗨,怎麼那麼難弄呢?”我氣得直跳腳。媽媽耐心地教我怎樣包,經過我一番努力,終於包出了一個四不像的粽子。不過,我總算是包出來了。當媽媽從鍋裡拿出我那個四不像粽子時,感覺還蠻挺有成就感的。

  學包粽子真是趣味無窮啊!而這次包粽子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和信心,才能成功;同時也讓我借這次機會更加貼近生活,領悟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端午粽飄香作文2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咸和甜。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們悼念屈原的日子,那麼,屈原是誰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七個國家,其中秦國實力最雄厚,有一天秦國要攻打楚國,楚國賢臣屈原得知後,迅速稟告了楚王,並獻計保衛國家,可楚王並不在意反而責罵了屈原,雖然後來屈原又努力了幾次,但都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屈原返回家中時看到老百姓正在辛苦耕耘著,艱難生活著,想到自己不能為百姓分憂解難,萬念俱灰之下投進了汨羅江。

  屈原不僅是賢臣,還是一位有愛國情懷、學識淵博的詩人,所以他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在得知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也為了屈原的靈魂在江裡不會餓著,百姓們紛紛把家裡好吃的東西投進江裡,還為了東西不被魚蝦吃掉,把吃的包成粽子投入江中。

  所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就是為了悼念屈原。那麼,粽子要怎麼包呢?每年我都跟著媽媽包粽子,所以我很熟練。首先,我們要準備粽葉、糯米、五花肉、乾貝、蝦仁、雞蛋、料酒、蠔油等材料。這些材料準備好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加工這些材料了。

  第一步將五花肉放入碗中,再放入蠔油和料酒,然後進行攪拌,最後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醃製三個小時,最好隔夜再拿出來,這樣會更入味。第二步將香菇切成條狀,乾貝切成絲,然後一起放入鍋裡翻炒,翻炒過程中加入香油、醬油、五香粉等配料會更香。第三步開始包粽子,首先將粽葉折成立體三角形,先鋪上一層糯米,然後把醃製好的五花肉放進去,再放入炒好的蘑菇、乾貝和雞蛋,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用力壓幾下,蓋上粽葉,完全包裹之後用蘆葦草纏繞幾圈打結完成。一定要把粽子包緊,這樣可以防止粽子裡的配料掉出來。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了,那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半小時到一小時。粽子熟了以後取出來後可以六個一組,用剩餘的蘆葦草捆綁成一串串,掛在門窗上,想吃時解下一個來,方便又好吃。

  粽子剛出鍋的時候,那誘人的香味真的讓人流口水。每次家裡的粽子出鍋,我總是第一個吃的。今年的端午節,媽媽說她還準備包甜粽,真的太期待了!你們知道嗎,粽子不僅可以包成菱形,還可以包成長方形,三角形……各種各樣的形狀,高顏值好口感。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粽子的香味永遠留在我心中,這種味道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也讓我懂得身為中國人要有一顆愛國心,我期待每一年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粽飄香作文3

  星期天吃完早飯,我看見奶奶在廚房裡忙著,定睛一看,咦!奶奶又開始包粽子了呀!

  奶奶每年都會在端午節前包好多好多粽子,分給親戚朋友們品嚐。我覺得很好奇,追著問奶奶:“好奶奶,粽子是怎麼個包法呀?”奶奶慈祥地說:“佳儀,你想學呀,那就站我旁邊看吧!”

  開工囉!奶奶把帶有清香味的粽葉用開水煮了一遍,再用清水洗淨,放旁邊備用。奶奶樂呵呵地對我說:“我們今天就包甜粽吧!”開始調粽餡了。只見奶奶量了3斤糯米放在大盆裡,把米淘洗乾淨。然後放一斤左右的花生在米里面,攪拌了一下,讓米和花生攪和在一起。再放少許的食用鹼,不一會兒工夫,米就變成了淡淡的黃色。最後把一些蜜棗放一個小碗裡備用。包粽子的食材全備好了!看,奶奶還把剪好的一根根棉線紮成一捆,掛在牆上。一切準備就緒。

  我有點急了耶!催促奶奶道:“奶奶,快些包嘛,我等不及啦!”奶奶一字一句地說:“寶貝,不要急,要等餡充分入味一下,再開始包,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既容易熟又好吃呀!”哇!包粽子還有這麼多學問啊!

  大概過了半小時,奶奶終於動手包了。我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奶奶的手。奶奶拿起2片粽葉疊在一起,熟練地捲成一個圓錐體,把餡一勺一勺地放進去。放滿後,用大拇指使勁把米壓緊,接著把一顆蜜棗放在米的`最上面。最後,奶奶把粽子頭的兩端包住,用棉線紮緊粽子,掛在牆上。好了,一個粽子終於成形了,我的眼睛這時才眨了一下。奶奶繼續一個個地包著,繼而紮好。不知不覺間,一大盆的餡沒了,變成一個個鮮美的粽子。

  粽子包好了,接下來就是煮熟它們。奶奶說:“寶貝,不要太急躁,煮粽子也是有門道的哦!”我只好耐著性子,嚥了咽口水。奶奶把粽子放到了高壓鍋裡,裝得滿滿的一鍋。用水浸透粽子,讓餡充分吸水,這樣容易煮熟。此時奶奶用大火煮沸粽子。慢慢地,粽子的香味飄滿整個廚房,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想最先品嚐。奶奶說:“寶貝,那麼長時間就等了,也不在乎這一會兒。還要用小火煮半小時,粽子才會完全熟透呢!”我只好雙手撐著下巴,坐在那裡巴望著,不時用鼻子嗅一下粽子的清香。

  快到午飯的時候,奶奶才打開高壓鍋,熱氣騰騰,一陣粽香撲鼻而來。奶奶解開了一個粽子的皮,讓我嚐嚐。哈哈,白中透著紅!我朝粽子吹了口氣,迫不及待地狠狠地咬了一口,軟軟的,粘粘的,嚼起來特有彈性,就像QQ糖一樣,美味極了!我邊吃邊朝奶奶豎起了大拇指,對奶奶連聲說:“好吃,好吃,真好吃啊!”

  粽子吃起來簡單,包起來也不容易哦,感謝奶奶的巧手!我在端午節前也要親手包幾個粽子供大家品嚐。今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像奶奶包粽子一樣,需要耐心、細心,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我們的人生也就溢滿清香!

端午粽飄香作文4

  常聽大人提起“四時八節”,端午就是八節之一。端午節令人翹首期盼,在於可以吃到平日裡難得的美味。或許是外婆廚藝高超,對於童年的我來說,端午就意味著美食。

  記得那時,端午節還沒到,我就催著外婆準備,外婆稱我是“端午積極分子”。幾天後,我便會驚異地發現桌上多了好些東西,有粽葉、赤豆、綠豆、紅棗、雄黃豆、蒜頭、菖蒲、茴香八角之類,聚在一起散發香氣。我也不認識,隨手抓起一片菖蒲,裹著一個八角,就往嘴裡塞,大嚼特嚼,結果後來一進廚房聞著香氣就渾身起雞皮疙瘩。

  到了端午那天,天還矇矇亮,我和外婆都已起來。我是出於興奮,外婆則是起來幹活了。外婆先把粽葉裝在臉盆裡,放水浸沒,乾枯、卷皺的粽葉經水浸泡後,慢慢舒展開來,顏色也漸漸變為深綠色。然後,外婆用抹布把每張粽葉細細地擦一遍,再衝洗乾淨,這時候的粽葉看上去有一種翠玉般的潤滑光澤。洗畢,粽葉放入大鍋,用水浸沒,開大火燒至沸騰。我很奇怪,外婆說,這是消毒,粽葉都是從野外採來的,“蛇蟲百腳”爬過,只有洗過、煮過,才能把灰塵、細菌都清除了。

  待鍋裡水涼之後,外婆把粽葉撈出來,瀝乾,然後就開始端午重頭戲——裹粽子。裹粽子看似簡單,其實要裹好也不容易。我很想學會裹粽子,無奈裹到最後總是功虧一簣,粽葉散開,粽米洩漏,弄得桌上一片狼藉。這時候,外婆往往會微笑著對我輕聲責備一句:算了,別裹了,以後再學吧!

  外婆是包粽子的高手,裹的每一隻粽子都很好看,外形尖尖的,呈錐形,大小適中,軟糯可口,清香四溢。外婆告訴我,粽子米不能放太多,更不能裹太緊,如果米被擠得太實,煮熟後會有夾生的可能,影響口感;也不能裹太鬆,否則下鍋時會散葉、漏米,就算勉強成形,粽子也是軟塌塌的如泡飯,粽葉的清香也無法滲透其中,吃起來終究不香。裹粽子的手法輕重、鬆緊要適度,粽子自然就裹得好,味道也差不到哪兒去。

  可我總學不會,外婆乾脆就說,裹粽子又不很重要的事情,以後長大了總歸學得會的。可當我漸漸長大,發現自己離外婆越來越遠了,一年裡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看望她,根本趕不上端午節。我終究還是沒有學會裹粽子,以後恐怕也再無機會了。

  端午節的日子裡外婆很忙,裹粽子的同時,茶葉蛋早已燉上。外婆還要做很多香袋,裡面填上艾草、佩蘭、丁香等香料,分給家裡的孩子們戴上。那時,茶葉蛋慢慢熟透的溫香與粽子、香袋的清香交融,在小小的廚間裡瀰漫著……

  端午節當天的晚餐,餐桌上也必定有“五黃”,一般會有黃魚、黃鱔、梅乾菜扣肉加上莧菜之類的時令蔬菜,以及用一種植物葉片燒熟的飯,滿滿一大桌,色香味俱全。這時候,大人們總會來上幾杯黃酒,算是對自己的犒勞。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的端午節真是有意思!外婆不辭辛勞,起早貪黑地勞作幾天,不僅僅是為了讓家人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更多的是對傳統習俗的執著與虔誠。這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啊。或許,我如今懷念的不是美食本身,而是記憶裡那種淡淡的文化的味道吧。

端午粽飄香作文5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家戶戶瀰漫之時,端午節就快到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姥爺姥姥就開始忙碌起來,她們早早地起床,趕到五里地遠的鄉村集市上,買來一大筐綠油油的艾葉。整個一上午,姥爺、姥姥、媽媽、舅媽、小姨圍坐在一起,包粽子,談家長,話裡短。而我和姐姐妹妹們在樓下,一邊玩耍,一邊唱著那首不知流傳了多少年的《粽子歌》:“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伴隨著悠揚的歌聲,粽子出鍋了,樓上樓下溢滿了粽子的清香,這時,姥姥迫不及待地開啟窗戶,喊著我的乳名,招呼我們幾個小孩上樓……

  於是我們一邊品嚐著粽子,一邊傾聽著姥姥輕聲細語的述說,於是從老人家哪裡,我們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更認識了一個偉大的人物。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五節,它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忌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咬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我終於明白了,原來端午節其實是一個哀悼日,它是為一個才華橫溢、心繫蒼生、立場堅定的愛國英雄而立。那稜角分明的外形,不正是象徵著屈原剛直不阿的性格嗎?那雪白的糯米,不正是象徵著屈原出汙泥而不染的品質嗎?那顆紅棗,不正是象徵著屈原的一顆赤誠之心嗎?

  屈原,一個流傳千古的愛國英雄,他的身體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思想卻透露在他的心血——《離騷》之中。短短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便道出了他的心扉。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他的真實寫照。可惜,天妒英才,他懷才不遇,投身汩羅江殉國。他的死,是統治者的昏庸造成的;他的死,是百姓的損失。他是為蒼生而死,他是為國家而死。但他的死並不代表正義的滅亡,更多的是有志青年都被他的鮮血喚醒。以前我很好奇,一個不去利用自己的有用之軀在有生之年多做著貢獻而去自殺的“懦夫”,憑什麼能受到人們如此尊重呢?現在我明白了,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屈原的死,是一顆赤膽忠心的見證!如今,屈原可以瞑目了,他已達到了他所想要的結果,愛國英雄一代接一代,數不勝數,但人們只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英雄為蒼生而付出了生命。

  又是一年粽子香。相信屈原會在水底默默的觀看著,然後靜靜的流著淚,畢竟人們沒有忘記他,歷史沒有忘記他。讓我們永遠記住他說過的那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它能使我們沉迷時變得清楚,軟弱時變得堅強,驕傲時變得謙遜,頹喪時變得進取,迷茫時變得自信。讓我們心懷感恩,胸懷遠大理想,朝著“為中華之崛起”遠大目標好好學習吧!

端午粽飄香作文6

  多麼富有詩意的語言!不用讀一看就彷彿感覺到清香的粽葉、爽滑的糯米,食慾立刻上來了。大街小巷到處飄著濃濃的節日味道,作為教育者,更不能失掉這次教育契機,引導孩子瞭解民俗,瞭解歷史。

  我們班這次舉行了一次美食文化盛宴。我的說法可能有點誇大,其實就是學生蒐集了端午節的資料,大家交流,還有中午回家的同學帶來了粽子,大家共享。很親切吧?當我在打字時還彷彿剛剛結束。我們把教室的桌椅擺成宴會的形式(大家對坐)面前放上還帶著溫度的粽子,勺子、牙籤還有白糖,很全吧。剛擺放好,平時這群遵守紀律的孩子竟活躍起來,迫不及待的要吃!有的已經悄悄揭開綁粽子的皮,露出白嫩嫩的糯米,香味已經飄出來了;有的在咂嘴巴,耐心的等我發號施令;還有“膽大的”問我什麼時候才能吃!一看這場面我要招架不住了,還不能放下教師的“威嚴”,讓這些頑童品嚐美食,而忘記品讀文化了嗎!我趕緊拍拍手,示意安靜,

  “同學們,想吃嗎?”

  “想!”

  “想讓粽子更好吃嗎?”

  “想!”

  “誰來介紹端午節的來歷?”立刻舉起許多小手,(我的學生探究心還是很大的)

  “聽後你就會感到更香!”在我的“鼓動”下,一唱一和教室裡響起了掌聲。孩子們暫時停住手,聽介紹,或強者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內容。

  知道的還真不少,端午節的來歷、習俗、歷史、詩句、真是五花八門。有的我也是第一次聽到的:如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端午節也稱作“兒童節”、“小孩節”,看來我們的祖先也是很重視小孩子的。李勇躍同學是我們班的“博士”,他朗誦的對聯我也很喜歡“艾葉吐幽芳香溢四海,龍舟掀巨浪氣吞八荒 ”。我一激動隨筆把它寫在了黑板上。孩子喜歡我在黑板上信手寫字的樣子,不過我把下句改為“屈原賦《離騷》氣吞八方”,因為龍舟離我們這些北方的旱鴨子實在是太遙遠了。學生在《笠翁對韻》中聽過屈原的典故,還是有一點讀懂的。所以還送給我一陣掌聲。也有的孩子介紹以往在家裡過節的情形。時間稍一長,又有人蠢蠢欲動,我一看,有粽子的孩子眉飛色舞,沒帶的同學一臉的不自在,我又趕緊插入一小段:“老師也說說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故事吧,想不想聽?”孩子們給我面子,又停下來了。我趁機又插入“在我小的時候,過節日時飯菜豐富,這是要先讓長輩和客人”當我話音剛落,這群機靈鬼立刻明白了,搶著說“吃我的!”我也不再賣關子,讓班長髮下牙籤,拿起準備好的水果刀分粽子,分誰的粽子時,這群“變得”懂事的孩子搶著說:“老師先吃”,我也放下平日的矜持,嚐了一小塊。溫溫的,滑滑的,軟軟的,真香!(其實我平日不吃這些的),但今天不同,這種氣氛,讓我也彷彿回到了童年!好親切,一張張充滿歡欣的笑臉,你一口,我一口,親如兄弟,這不就是“百家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