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8篇)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緬懷先烈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1

  又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黑鐵山。黑鐵山中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館與紀念碑,它是為紀念黑鐵山起義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修建的。

  站在烈士紀念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社會,建立新社會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年輕的生命。

  先烈們,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是你們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鬥爭,是你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讓後人翻身做了主人。先烈們,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

  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建設了我們的美好家園,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今天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國爭光,為國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有句古詩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每個人祭掃親人的日子。然而,我們的“親人”是誰呢?就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

  這一次的出門與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麼興奮了,而是莊嚴和哀痛。

  經過一番顛簸,我們來到了烈士紀念館。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的刻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共和國的誕生,和敵人英勇作戰,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哀樂,輕輕的,每一個人的腳步都是輕輕的,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最後,我們往右走,經過一扇大門,又進了一個大廳。裡面為我們展示了無數烈士們的感人事蹟與生平簡介,為我們陳列了烈士們的光榮證明和遺物。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名普通計程車兵,但他們都監守著自己的崗位,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被門口一塊不大的石碑吸引住了。上面刻著毛主席親手寫的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不就是描寫了所有犧牲了的革命先輩們嗎?

  走出烈士紀念館,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的天陰著,清明節的雨下著,人們的心中也充滿了傷心與懷念。又是一個清明節,一個緬懷先烈和親人的日子。一年一度的祭奠時刻又來到了。

  清明節早上,天空陰沉沉的,下著小雨,剛剛抽出新芽的大樹經過雨水的沖刷沒有彎下腰屈服,而是更加碧綠了,好像代表著烈士們的不屈與剛強!連天空也在哭泣,懷念著那為了新中國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烈士們的血沒有白流,烈士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烈士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清明節,五年級全體同學來到了南山烈士陵園。

  五二班當然也不例外,他們由梅老師和夏老師帶領著,來到了南山。想起一個個長眠於地下的烈士,同學們眼前也浮現出了抗日時期那腥風血雨的日子……

  “老師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梅老師說,“在抗日時期,鬼子闖入了河北淶源的一個小村莊,他們要進行一場“掃蕩”。可鬼子不認識路,正為難時,看到了在山坡上放牛的王二小,鬼子抓住二小,要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裡。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梅老師,我們懂了,我們也要向王二小一樣,不惜任何代價保衛自己的祖國!”全班同學異口同聲的說。

  “你們生在新時代,生在社會主義的現在,吃得飽,穿得暖。可你們不要忘記:今天這一切的一切,是先烈們流血犧牲換來的!你們要時刻記得你們所肩負的責任。難道先烈們英勇殺敵只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片湛藍的天空,能夠自由呼吸嗎?他們是想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夏老師說。現場一片沉默,連最搗亂、最大膽的齊景天都沒有說話,看來,同學們真正受到了教益。

  在這下著雨的清明時節,同學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傷感。更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實現自己在烈士墓前的承諾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這個清明節,同學們都沒有像平常那麼快樂,而是一句話都不說,好像在沉思著什麼……也許,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明白了什麼……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3

  20xx年4月4日,在清明節來臨的前夕,我們紀檢部和生活部成員乘車來到我市烈士陵園進行緬懷先烈、祭掃教育活動。我們都帶著一份激動的心情用心靈去貼近先烈們偉大的靈魂,感受心靈的洗滌與革命的精神。

  走進陵園我們先後參觀了白求恩大夫陵墓和、柯棣華大夫陵墓烈士紀念碑、銘碑堂、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堂、革命文物廳、“白求恩紀念館”和“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董振堂、趙博生紀念碑亭、烈士紀念亭等。

  看到先烈當時奮戰的壁畫和簡介,彷彿還還能看到他們英勇奮戰的身影,看到你們堅信革命成功的眼神,聽到你們嘹亮的口號與號角。心中不禁熱情澎湃。

  其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白求恩,他在河北唐縣黃石口村逝世。這個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為了中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同樣中國的人民也為了他建造出來了一座規模比較大的紀念館,進到紀念館裡面後迎面是一個走光的世界地圖!左手邊就是白求恩紀念堂了,走到紀念館裡面後看到很多他的很多資料,還有他生前的一些事蹟,還有他生前使用過的工具,讓我看到了他生前是在什麼樣的艱苦的情況下對中國人進行醫治,太偉大了,他受到中國人民無比的崇敬。

  還看到了很多偉人的紀念像,比如先烈馬本齋,他和他母親做出的事蹟真讓我們佩服!它所帶領的軍隊被稱為“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馬本齋自幼聰穎,讀過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時代隨父親到東北,投身奉軍(東北軍)。1920年在東北講武堂畢業後,從士兵升到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軍閥的統治,毅然棄官還鄉務農。他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戰士。

  在這個烈士陵園裡面,烈士多的數不勝數,每個烈士的事蹟都是那麼的偉大,那麼的光榮,從這裡我知道了,烈士陵園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知道烈士的偉大,烈士的光榮,讓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將來作貢獻,讓國家在世界上立於強國之林,不再受別人的欺負。當一次次的紙醉金迷之後,有何曾感恩過給我們鑄造如此優越環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讓我們永遠銘記給我們優越生活的人,讓我們永遠感恩那一個個為了這片土地,灑下熱血的先烈們!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審計事業美好的明天,儲備學識,儲備能量,抓住機遇,笑迎挑戰,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采去為祖國描繪更加光彩奪目的藍圖。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4

  走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每個同學都身穿校服,脖子上戴著紅領巾,手上拿著我們親手製作的、將要親手獻給革命英烈的小白花,每個同學都神情嚴肅,沒有了往日的嘻嘻哈哈和調皮淘氣。

  我們踏著沉重的腳步走進安康烈士陵園,每個人都沉默不語,一聲不吭,默默地望著旁邊的花草。穿過花草,向深處走去,只看見一個小廣場的中心有一個高為19.49米的烈士紀念碑,上面刻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副司令員符先輝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不垂朽”八個大字。“這座墓碑為什麼要定這麼高呢?”一個同學發問。老師回答:“因為解放我們安康最後的、最大的、最重要的牛蹄嶺戰鬥發生在1949年,這樣做正是為了紀念牛蹄嶺戰鬥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向革命烈士默哀的儀式開始了,儘管此時此刻天上正在下著傾盆大雨,但每位同學們都全部收起了雨傘,靜靜的低下頭,一聲也不吭,讓那些如斷線珍珠般的雨水流在我們身上,就像我們眼中的淚水一樣盡情的流淌……,此時此刻,時間彷彿凝固了一樣……

  默哀過後,我們便開始自由參觀,有的同學緩緩走向烈士墓地向英烈致以革命少先隊隊禮,有的同學默默地讀著烈士墓碑上英雄事蹟,也有同學凝望著烈士的墓悄悄抹淚或送上一朵小白花。

  參觀完烈士的墓地,我們參觀了牛蹄嶺戰鬥展覽館,裡面記載了牛蹄嶺戰鬥的路線圖、戰鬥情況,以及革命英雄和先烈的英勇事蹟,其中光榮犧牲的符先輝、張孝德、孟俊岐等先烈的光榮事蹟尤其令人感動不已。最後我們還參觀了“三線學兵事蹟展覽館”,感受到了解放後大西南鐵路建設者的愛國精神和英勇事蹟。

  我們要時刻銘記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祖國的建設、人民的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像烈士那樣撰寫自己精彩的人生,只有懂得珍惜,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造未來,創造美好生活。

  走在回校的路上,大雨依然下個不停,我們大家的心情沉痛不已,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個清明節真叫我終生難忘啊!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5

  經過一番顛簸,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的刻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戰爭歲月。

  有句古詩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生動地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每個人祭掃親人的日子。然而,我們的親人是誰呢?就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所以今天下午,我校全體六年級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雙鳳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

  這一次的外出與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麼興奮了,而更多的是莊嚴和哀痛。

  經過一番顛簸,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的刻畫了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共和國的誕生,和敵人英勇作戰,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在老師的帶領下緩緩地走到了寬闊的廣場上,在寫著“革命前輩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紀念碑下,我們全體師生舉行了隆重的祭掃儀式。從朗誦到宣誓,每一句真摯的話語都代表了我們對革命烈士們的無限崇敬和懷念。接著,我們繞著位於陵園中心的圓形烈士墓走了一圈。這裡長眠著二十四位烈士,有的連姓名都沒留下。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哀樂,輕輕的,每一個同學的腳步都是輕輕的,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們為烈士們獻上了自己動手做的小白花,花朵雖小,也不精緻,卻代表了我們的心意。最後,我們來到了歷史博物館,它為我們展示了無數烈士們的感人事蹟與生平簡介,為我們陳列了烈士們的光榮證明和遺物。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名普通計程車兵,但他們都監守著自己的崗位,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即將離開的時候,我被門口一塊不大的'石碑吸引住了。上面刻著偉人親手寫的八個大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不就是描寫了所有犧牲了的革命先輩們嗎?

  走出烈士陵園,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個清明節,但今年的清明節對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學校決定在清明節前組織五年級的同學去百色起義紀念館參加一個清明祭英烈的活動。

  活動當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同學們清一色的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統一坐著公交車前往百色起義紀念館。車子一駛入紀念館大門,我的心情變得澎湃起來,眼前就彷彿浮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

  我們先來到廣場。廣場很寬,地勢很高,站在這裡可以俯視百色城。通向廣場的臺階一共有314階,取於圓周率3.14。廣場正中央,擺放著一尊高大的鄧小平銅像。他右手高舉,左手插腰,目光炯炯有神,注視著前方,給人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整個廣場氣氛莊嚴肅穆。

  活動開始了,我們唱了隊歌,高舉了隊旗,獻了花藍,然後是最有特色的“道德小講堂”了。“道德小講堂”由黎芷珊同學主持。只見她從容不迫,以柔美的聲音向我們介紹了鄧小平、張雲逸、李明瑞、韋拔群、雷經天等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百色起義,宣告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成立的過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之後,全體同學一起背《少年中國說》,一起宣誓,響亮的聲音在廣場上回蕩。

  最後,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參觀了百色起義紀念館。一到館內,映入眼前的就是序幕廳的正壁——高4.28米、寬25.23米的“百色起義”漢白玉大型浮雕。它以磅礴的氣勢,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百色起義波瀾壯闊的場面。鄧小平、張雲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頂天立地的光輝形象,屹立於大廳正壁的浮雕中。館內有小平廳、英烈廳等展廳。聽著紅領巾講解員的介紹,我彷彿穿越到了那個群情激奮,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受到一次“血與火”的洗禮。

  透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因為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歷史將革命的接力棒傳給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們新一代就更不應該辜負老一輩的期望,應該努力學習,為百色發展做出貢獻!把百色建設得更好!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7

  滿山的杜鵑,四月的雨。清明時節,只得把思念託付於清風,讓墳前野花點綴,以告遠逝的祖先,使疫情不得褻讀逝者的靈魂。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春節之前悄然拉開了它的序幕。疫情的爆發與漫延,如洪水般襲捲了全國乃至全世界,謠言四起,恐懼瀰漫,也有無數英勇的人在向前線進發抗疫,他們幾乎付出了一切,但終究有挽不回來的,也有人在抗疫中犧牲。他們都是普通的人,如一句話所言:"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在與死神賽跑的人。"

  這個2月與3月,大概是最為寂靜的2月與3月,本該是喜慶的2月,因為疫情不得不在家中等待,街上空無一人。3月時,人們在復工後走上工作崗位,但城市依舊未能完全復甦。空留三月的花盛開。但也是英雄的2月與3月,在疫情面前,總有一群人衝在前方,但也有永遠留在前方的人。疫情,無視人類的感情,奪取人們的生命。

  這次疫情,讓人們陷入後悔與反思。如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與另六名醫生反映了這次疫情的可能,卻被公安機關無理訓誡,而且因上層階級工作人員的疏忽,使控制疫情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被錯過,這都是我們犯過的錯。但我們也很幸運,因為我們沒有犯更不能容忍的錯誤,而我們的健康與生命也得以被捍衛。

  生命始終脆弱,但團結在一起的生命不會脆弱,我們總能迎來溫暖與希望,但許多人沒能撐到那一刻,沒能等到春風與春雨,就離去了。他們必然渴望生命,渴望能再迎來春天萬物復甦的那一刻,但病毒不會手下留情,我們要做的不是祈禱,而是主動抗擊,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的任務,也不會忘記逝去的靈魂。

  4月4日,清明,全國舉行哀悼。防空警報長鳴3分鐘,國旗降半旗,我們會銘懷逝者,也不會讓這樣的悲劇重演,面對當下,立即行動,才是當務之急。中國始終需要捍衛美好生活的人,需要有英雄主義。戰爭可能沒有硝煙,但一樣可怕,也需要有人挺身站出。

  我們會記住災難,也不會讓災難重演,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對逝者的撫慰。

清明緬懷先烈作文8

  清明既是寄託對已故親人哀思的日子,也是緬懷為民族獨立解放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情,追憶親人,緬懷故人,紀念先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生命。中央網信辦、共青團中央號召在清明節期間集中開展“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使團員青年普遍接受一次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這無疑在這個特殊年份有著特殊意義。

  青山處處留忠骨,鮮花朵朵獻英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網上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網上紀念館,在許許多多的紀念先烈的網上紀念館上,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上,網民們紛紛以獻花、點燭、祭酒、哀歌、輓聯這種綠色環保的紀念方式,緬懷先輩,留下美好祝願。

  日本政府近來不斷丟擲“二戰反省論”的調子,意圖在二戰勝利70週年這個特殊年份裡“有所作為”。然後“反省”的結果是,一再否認甚至美化南京大屠殺。繼否認南京大屠殺“30萬人被殺戮”,日本《產經新聞》又稱“當時城裡沒有人”,“不可能有過大屠殺”,甚至稱“南京實在是祥和至極”。

  我們紀念先烈,紀念那些無數“寧可有尊嚴地死去,也不要在侵略者面前屈辱地受死”的先人,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讓歷史更加清晰。忘記歷史,忘記苦難,忘記先烈,就意味著背叛。

  我們紀念先烈,是要告訴我們的青少年,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有一種犧牲叫重於泰山,英烈的鮮血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巍峨。我們是前輩們的後人,我們也是後人們的前輩,我們都行進在歷史的長河裡,滔滔不息。英烈們早已逝去,但要讓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和我們後人的心中,讓他們的精神長存。

  我們紀念先烈,最好的方式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再讓我們的後人遭受先烈們的苦難。我們感悟歷史,銘記歷史、見證歷史。苦難中國一百多年來的屈辱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軍事上的落後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我們紀念先烈,是為了感恩。“全民族對於解放他們的人將感恩不盡”。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如果習慣了得到,便會忘了感恩。只有珍惜才能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我們紀念先烈,是要告訴先烈,他們的血沒有白流,“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擁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