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作文

關於感受的作文合集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受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感受的作文 篇1

  11月22日星期日上午,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在金山鐵路金山衛站體驗了志願者服務。

  到達那邊,我們換上了紅色的志願者服務的衣服,佩戴上了志願者證,紅領巾在胸前飄揚著,心裡有一點兒小激動呢。老師把我和另外兩位同學安排在鐵路站的北出口。在我們體驗志願者活動的兩個小時裡,一共有三個班次。有的乘客要前往金山嘴漁村,我們認真地提供了方向以及路線;有的乘客不知道如何刷卡透過,我們及時地指引他們順利透過。

  第二班列車到了,一位老爺爺拎著大包小包下車來到站臺打算刷站票出去,他從口袋裡摸出兩張站票,其中一張站票是前幾天的而另一張站票是今天的,老爺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那張票是今天的便向我們發出了“求助訊號”,我們便找出站票給老爺爺引導如何使用,老爺爺笑眯眯的向我們言謝,離開了。

  在我們的熱情幫助下,有許多乘客得到了我們的幫助,我們也收穫了那些乘客的真誠言謝和微笑。

  一個上午的志願者服務活動結束了,這讓我們更進一步的瞭解到了志願者的辛苦,更讓我感受到了服務他人的喜悅感和自豪。

感受的作文 篇2

  在我的記憶中,奶奶的嘴總是微笑著,她的眼睛總是擠成一條縫。她從來沒有打過我,罵過我。她總是對我很好。我非常喜歡和她在一起。

  當我兩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外面下著大雨,不時有雷聲。突然之間。隆隆聲一聲巨響打壞了我的電箱。突然,房子完全黑了。只有一絲光線從窗戶透進來。我已經害怕了。在船上輾轉反側之後,我想到了很多害怕的事情。奶奶似乎感覺到了我的恐懼,用溫暖的手把我抱在懷裡。他一邊用手拍著我的背,一邊對我說。不要害怕,奶奶在這裡!”就這樣,奶奶一直摟著我,直到我不知不覺睡著了,奶奶才將我輕輕放下。第二天,奶奶的老麻煩又出現了,並且持續了幾天。

  在過去的幾年裡,無論何時我害怕或悲傷,無論何時我驕傲或快樂,我都有奶奶的陪伴和關心。我非常感激她。

  我心裡一直想對奶奶說些什麼。但他從未說過,那就是:奶奶。我會永遠愛你,長大後我會報答你的好意。奶奶的手臂總是那麼溫暖,那麼讓人想起,充滿無私的愛。

感受的作文 篇3

  “冤冤相報何時了?”為什麼?為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悲慘呢?這一次有一次的戰爭中受傷的,死亡的,中是那些無辜的人們呢?

  4月5日那天,我們四到六年級的全體師生進行的掃墓活動。這一天,我們胸前戴著白花,每個人的心情都無比沉重。

  當為烈士們敬詞的時候,我心裡有一種酸酸的感覺。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堅強起來,心雖然很痛,但是,有又一種特別幸福的滋味,心裡甜甜的。因為正是有了這些英勇奮戰的烈士們才有了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今天,因為正是有了這英勇奮戰的烈士們才有了祖國今天的輝煌。如果您們在天有靈能聽到我說的話,能看到我們所做的一切的話。那麼,我想用我那顆真誠的心對你們說:“謝謝了!我最最敬佩的大英雄們!輕輕地,你們走了!在的時候沒有享受過一天榮華富貴,沒有一天吃飽穿暖……但是因為有你們的犧牲,所以,有了我們這一代一代的幸福生活!

  烈士們,我們這一代一代對你們的敬仰比天還高,比水還深,比火燃燒的還要烈……總之,對你們的敬仰是永遠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記得鄭板橋曾經說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這句話就正好形容了你們的那種精神。你們用鮮血哺乳了萬物;你們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

  在無數的戰役中,你們死傷無數,但是,你們卻沒有因為這樣而背叛我們的祖國,你們為了祖國母親和我們這一代一代做出了一切貢獻,你們的偉大事蹟將永世流傳。

感受的作文 篇4

  南宋大儒家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對這個句子的“心、眼、口”產生疑問:為什麼要先說“心”,再說“眼”,最後說“口”呢?自我解答為:“只要心到了,眼神才會集中,眼神集中,能思考問題,才能發言。”我對這句話有很深的感觸。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父親不斷從書店、辦公室帶回學生類報刊雜誌,供我閱讀、學習。我總是囫圇吞棗,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完一本書。就這樣,父親帶回來的報刊雜誌差不多被我“看”完了。可我什麼體會,什麼好詞,什麼佳句,知之甚少,收穫甚微。我很是不解:千辛萬苦讀完了這麼多報刊雜誌,怎麼還是不懂?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冊書上無意注意到了朱熹的這句名言。我開始反思,但反思得很淺,只知道讀書要認真。可歸根到底,我仍然不懂。於是我請教父親。父親說了一大堆,我才明白:首先要心到,閱讀文章時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在看書時想著玩;其次要眼到,默讀文章,心眼合一,思考問題,並試著自己解答;第三要口到,在課堂上踴躍舉手發言,並結合老師和同學的回答認真地做比較,比較出差距,比較出不足,最後認真地總結和完善。這才是那句話的真正涵義。

  從那以後,我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時刻對照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時刻督促自己。在這句話的鞭策、指導下,我閱讀輕鬆,下筆輕鬆,語文成績也如“芝麻開花—節節拔高”。

感受的作文 篇5

  今天我來當爸爸。早晨,我早早起來刷牙洗臉,然後去做早飯,我在鍋里加上水,點燃天然氣開始燒起來,不一會兒,飯熟了,我聞了聞,還挺香呢!做好了早飯,我高興極了,就忙著去叫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快起來,太陽曬屁股了!”爸爸媽媽像小孩子一樣撒嬌地說:“再讓我睡一會兒嘛!”我嚴厲地說:“不行,飯都涼了,趕快起來!”在我的催促下,他們懶洋洋地起床了。

  中午,我開始準備午飯了,在爸爸的指導下,我把菜一碟一碟燒好,並搬上餐桌,“開飯啦!”隨著我的叫聲,爸爸媽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可是,他們有些菜不想吃,我像個小大人一樣教育他們說:“不能挑食,有這樣的菜吃已經不錯了。”看著他們難以下嚥的表情,好笑極了。

  不知不覺到了晚上,晚飯後,爸爸搶佔了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著他喜歡的節目。我本想看少兒頻道,可一想,今天我是爸爸呀,應該要讓給他。沒辦法,我只好去臥室裡看書了。

  經過一天的體驗,我感到當爸爸太累了,我深深地體會到爸爸媽媽每天是那麼辛苦,那麼勞累,我要更加關心、孝敬他們,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感受的作文 篇6

  生活是一種美好,是一種幸福,生活是一種回憶,生活是一種嚮往。

  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那段時光叫我畢生難忘。

  我們小學是一所封閉式的學校,從不讓進出。由於,大家都是住校生,多以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在一起,就像是自家的親兄弟一樣,久而久之新去的我就和這三十多人的班級融為一體。

  那是教我的班主任姓揭,她就像是一位慈母?嚴師?

  一次,老師教的我們圓錐的體積,老師一再強調:別忘了乘“三分之一”可我們幾個同學總是把它丟在一邊。終於,把老師惹生氣了,要懲罰我們幾個沒有寫“三分之一”的同學。也不知道問什麼,偏偏在今天我感覺我的身體很不舒服。我跟老師說我不舒服,老師以為我是為了要逃避懲罰,一摸我的額頭,給老師嚇壞了,老師急急忙忙地扔下手中的紅筆,給我去校長那裡請了假,一起陪我去一個小診所看病,我現在還記得那個診所的位置,它在我們學校的東面,已出現們就可以看見那個診所,這個診所是離我們學校最近的一處就醫的地方了。打針的時候,老師總是關心著我,一杯一杯的給我接水,我都已經喝不下了,老師說:“多喝點水,好得快。”我就一杯一杯的喝著這位慈祥的“母親”為我接的水。老師一直陪我打完針,我一看現在已經是深夜了,我和老師走在陰冷的小道上,老師把我想一個孩子似的摟在懷裡,我感覺好溫暖,就像小時伏在媽媽的懷裡一樣。這個時候我好想叫這位老師一聲媽媽!

  在這個學校的一年裡,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幸福。我向往這些甜美的回憶。

感受的作文 篇7

  人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的愛不溢於顏表,它就像一座山,永遠站在你的身後,

  為你擋風遮雨。

  曾幾何時,覺得父親對我真是好嚴好嚴。直到那一次,我才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父愛,我才領悟到父愛的真諦。

  那次,我依舊和小夥伴們追逐嬉戲在回家的巷口。最後,我落單了,可能是急於追上他們而沒有注意到腳下的石頭,一屁股就栽在地上一下就蹭破了一塊皮。正巧,父親正好回家,看到了我。他只丟下一句話:“這麼不小心,以後怎麼能成大事啊,快起來!”真是,沒看到我流血了嗎?我一點點的扶著牆站起來,就在這時,我看到了令我終身難忘的一幕。就在那個拐角,父親那看似不經意卻意味深長[注:意味:情調,趣味。意思含畜深遠,耐人尋味。]的一瞥,我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父親雖然嘴巴上嚴厲,但那也只是嘴巴上的。其實,他只不過是在我面前擺那種父親的尊嚴。

  從那一刻起,我終於明白了“父愛如山,母愛如水。”話了。母親的愛如水,汩汩的流進每個人的心田。父親並不會用什麼好話來,他只會用行動告訴你,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感受的作文 篇8

  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我的臉上,我便走進了大自然的世界。每一根小草、每一朵花兒、每一棵小樹、都進入我們的視線,向我們微笑,招手。用心去看大自然的每一個角落,你會發現些美妙的東西。

  在我們村裡的東頭,有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小池塘,可能是人家非常少的原因吧-------那是我一次偶然間發現的。只要認真的去感受,你會發現這個小池塘真有別拘一格的風采。池中的水是那麼的'清澈,在水裡隱隱約約看見有幾條小魚在遊動,彷彿在玩耍,嘻戲。看他們玩耍得多麼高興,我也不由的笑了。在池塘的中間有幾根水草在飄浮,就像一條條綠綵帶隨流漂逐。

  讓人意外的是池中居然有蓮花--原來這是一個池花塘。蓮花有綠綠的莖兒,粉紅色的花瓣,碧綠的大荷葉,就像一位窈窕淑女筆直的立在水中,當微風輕輕的吹過,水面上出現了一層層漣漪,蓮花也隨風搖曳。荷花生長在淤泥中,但它的花朵去如此的美麗,讓人不經間感嘆!正如陶淵明所說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荷花的這種品質是值得我們讚揚的。他雖然紮根在汙泥中,卻依然純潔而美麗。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與讚揚的麼?在池的兩邊,有碧綠的柳樹正在迎風擺動,微微彎下了她的腰,嫩綠的枝條就像一根根細絲迎風飄擺。有的枝條頑皮的浸在了池中,彷彿是耐不住夏日想要試探池水的涼爽。在柳樹下還有鮮嫩的小草,瞧去,一片綠油油的,甚是可愛。在小草的襯托下還有美麗的花兒,雖然他們沒玫瑰的豔麗,沒牡丹的芳香。但是它們有清純與樸素,是池中的點綴。真沒想到這個池子還有別一般的風趣。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愉快,只要你心平氣和的去感受這個大自然,哪怕是一根一草都會讓你收穫不一樣的驚喜。感受這個大自然的聲音,聽他們演奏的音樂,更動聽更美好,用心靈去感受吧,相信你同樣收穫一份美好。

感受的作文 篇9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來源於生活,中學生作文也不例外。在這裡有必要對“生活”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釋。筆者認為,不能將“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現在作文中,應該是具體的、實在的,一片樹葉、一塊石頭、一首歌曲、一種氣味、一絲味道、一份觸覺、一個身邊的人、一件身邊的小事或是一個場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這也就成了觀察、感受、思考的具體物件。

  一、觀察要立體

  感受的敏銳性來自於細心的觀察,沒有對周圍事物進行細心的觀察,感受便無從談起。因此,首先要對觀察能力進行訓練。觀察是立體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單一的,雖然人從外界得到的資訊約有90%來自視覺和聽覺,但還有10%左右的資訊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視覺和聽覺的訓練。筆者曾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問學生可以透過什麼來感受秋天的到來,絕大部分同學說從落葉或黃葉,很少有同學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風的聲音,秋天的氣息,還有秋風掠過臉龐的涼意等等。這些體驗學生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被激發,或者說沒有被有效地訓練。國學大師錢穆寫的一組回憶散文中談到當年如何教小學生寫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講的:“又一日,命諸生各帶石板石筆鉛筆及毛邊稿紙出校門,至郊外一古墓,蒼松近百棵。命諸生各自擇坐一樹下,靜觀四周形勢景色,各自寫下。再圍坐,命諸生各有陳述。何處有人遺忘了何τ腥飼嶂氐怪茫何τ腥訟群笫Т危即據實景互作討?&”“餘又告諸生,今有一景,諸生多未注意。諸生聞頭上風聲否。因命諸生試各靜聽,與平日所聞風聲有何不同。諸生遂各靜聽有頃。餘又告諸生,此風因穿松針而過,松針細,又多隙,風過其間,其風颯然,與他處不同,此謂松風。試再下筆,能寫其彷彿否。”(《八十億雙親 師友雜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17頁)由上文觀之,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讓學生從身邊具體的事物入手,去看、去聽、去聞、去嘗、去觸控,並堅持寫觀察筆記。教師也應該有計劃地提供給學生一定的事物,讓他們在特定的情景下去進行觀察。這樣,學生的感受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細心的觀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礎,但還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沒有情感的參與是不行的。我們從“感”字的字形來看,“感”是從“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內在情感連線起來,觸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產生鮮明生動、印象深刻的感受。莊子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劉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誠感人,以情感動人,則作者必須是一個精誠的人,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人。在我們的作文訓練中,面對同一事物,為什麼有的學生能因之激起無限的情感,寫出聲情並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學生卻不能,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沒有積極調動起內心的情感因素。“觸景生情,睹物生情”並不是說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個互動體,一個內心沒有多少情感衝動和體驗的人怎麼可能對外物生出情來呢?而對於情感豐富的人來說,一個平常的動作,一片普通的樹葉都會觸動他(她)的情思,有情才會使他(她)所表現的事物靈動而富有韻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為什麼會感動幾代人,這正是因為作者賦予了父親的動作、語言以強烈的感情;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母親同樣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潤才散發出迷人的魅力。於漪老師說:“一書一畫,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聲讚歎,一次批評,一個場景,無不是誘發情感思維的因素。要讓學生懂得,習作時不能拿到籃裡就是菜,至少要把握兩點:不是著力寫景狀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僅僅以它們文章的由頭,為思緒的觸發劑,認清它們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選擇的事物須和自己的心靈有溝通之處,外物和內情碰撞,才可能閃現火花,否則,物與情隔離,思路就阻塞,難以流出新鮮的思想。“(《於漪語文教育論集》第504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時進行情感浸潤的意識和習慣,讓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終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寫出感人的文章,否則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觀察著眼於外界的客觀存在,以獲得外界資訊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思考,則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之上,對生活的理性認識。在寫作中,思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之上,產生自己對生活的認識,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我們對生活的認識只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認識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須理性。任何優秀的文章、作品都體現著作者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這些認識都是思考的結晶。文章從生活中來,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寫作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有思考才會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動物,這也是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思考不是簡單、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夠從一個事物或一種現象得出一個人生或社會的命題,其中最重要的標誌是深刻性。最新的高考考試說明明確地提出了對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對生活的思考,是從偶然到必然、從特殊至普遍、從表象到本質的逐步深入的過程。一般說來,應遵循以下原則: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經驗為基礎,間接地認識客觀事物;由表及裡,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透過自己的分析、綜合、比較,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發現一類事物所共有的本質或各種事物之間的規律性聯絡;由個別到一般,將自己的個別情感上升到對人們普遍情緒和情感的概括。這種概括越廣泛就越具有典型意義,就越能引起共鳴。且看20xx年一高考考生對“茶”的一段思考:“用溫水泡茶,茶葉漂於水上,平靜但無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葉幾經沉浮,終於落定,茶香嫋嫋,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厭惡苦難,但換個角度,也得感謝苦難。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難讓你在人世中翻轉沉浮,才使你最終釋放出生命的翠綠與人生的清香嗎?”(高考優秀作文《野茉莉的幽香》)這篇作文之所以能夠獲得高分,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對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發出了獨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對觀察、感受、思考這三種能力的培養應該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體現,則必須依靠寫作實踐活動。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勤,要讓學生的觀察、感受、思考成為一種習慣,在觀察的同時有感受,且進行思考,三者最終融為一體。另外還要讓學生勤於練筆,把觀察、感受、思考的結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堅持著做,相信同學們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感受的作文 篇10

  我的學校很美麗,這裡有五彩繽紛的花朵;兩棟聳立的教學樓;鬱鬱蔥蔥的樹木與充滿歡聲笑語的操場。但如果你問我這裡最特色的風景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校園裡三三兩兩捧著書的學生們。

  漫步在校園裡,隨處可見看著書的學生。他們或邊走邊看,或坐在長椅上閱讀,或坐在花壇邊上閱覽……他們看的書各式各樣,比如科技書;比如作文書;比如圖畫書;比如故事書;又或者是雜誌書刊……他們的年齡也不同,有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也有五六年級的大同學。大家看得多認真啊,有些同學甚至連表情也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開心,憤怒,傷心……看著他們,我彷彿也看到了故事的內容,看到了人物的處境。聞見了濃濃的書香味。

  不僅是學校裡,就連班級裡也掀起了一股“讀書風”。一下子,角落裡的圖書角成了班裡最受歡迎的地方。下課後,一群同學便爭相擁向小小的圖書角。不一會,那兒就人聲鼎沸。只見大家各自拿著一本書,站在。只見大家各自拿著一本書,站在擺書的課桌旁,入迷地看著。看完一本,又迅速抽出一本,繼續看起來了。很快,上課鈴打響了,大家只好放下手中的書,戀戀不捨的坐回座位上課了。

  生活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校園裡,我的知識也得到了濃厚的薰陶。漸漸地,我從小時對書的排斥到現在對書的如飢似渴,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在學校的功勞。而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寫作文了。我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就是從書中積累起來的。書中的小知識,也被我運用與作文之中。所以,當我的作文一次次在講臺被朗讀時,我心裡總會想起學校,想起我看書時的情景。

  我的校園是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美麗學校,在這裡,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深深體會到讀書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