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通用7篇)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通用7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1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老師們聽了一場消防安全的講座,看到影片中火災現場人們惶恐無助的場面讓人感到真的是很揪心,很無奈,看到災後僥倖逃生的人們被火燒的面目全非的樣子,只能感嘆水火的無情。聽專家講火災中死亡的人數多數死於無知,不知如何逃生,平時就沒有思危意識,當遇到危險時就會驚慌失措。要想減少災難時的死亡情況,平時就要處處留意所處的環境,熟知逃生通道,配備一些必要的消防裝置,培養自己的思危意識,只有這樣生還的可能性才會提高。

  專家介紹當火災發生時,往往幾分鐘甚至幾十秒鐘就會使大火蔓延,冒出濃煙,而濃煙中含有大量有害氣體,火災中喪生60%是窒息死亡,所以人們不僅要具備一些必要的逃生知識,還要配備一些必要的裝置,比如:家裡安裝煙霧報警器、廚房裡安裝燃氣洩露報警器、必要的煙霧過濾面罩、滅火器,只有這樣才能應對現代城市所面臨的災難。但是這樣的裝備和知識中國城市老百姓中有多少人瞭解,更不要說農村的人們。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消防年年講年年學,一些常識還算了解,但真正遇到我能做到臨危不亂,順利逃生嗎?家中這樣的裝置更是一樣也沒有,總認為這樣的事情離自己很遠,這些東西用不著放在家裡是一種浪費,其實是心裡面並沒有真正的重視它。

  以後真的要準備一些必要的裝置,比如報警器和麵罩,尤其是給父母和公婆家裡,人年齡大了就容易忘事,有個報警器會增加安全性。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2

  星期四下午,我們走進大禮堂參加消防知識講座。我們陸續坐上自己的位子,等待著講座的開始。很快老師用響亮的話語迎來了講座會。為我們講座的消防叔叔是來自XX區消防大隊的。

  首先,我們四五六年級每個班有兩名男生被選為小小消防員。我們班是XXX和XXX,很榮幸成為了小小消防員。

  接下來就是消防知識的講座。我們認真地聽著叔叔講話。知道了水災,旱災是不可以避免的,是自然災難。而火災是可以避免的,火災可以讓人有去無回,可能是一不小心就失去生命。以及財物。但叔叔說: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我們會有辦法,只要只預防火災照樣也會消失!叔叔還給我們放了一張張火災現場的照片,特別是有張,講的是:上海一個大學女宿舍樓房間裡用電器,著火了,房間裡一共有六個人,兩個人幸運逃出事發現場報警。還有四個人因為膽小從陽臺跳下去,結果全部死亡。我心想:啊!火災是多麼的可怕,可以取我們的生命。這讓我不時對火有了仇恨。但火有有一些好的地方。在講座中我們知道了在火災的時候我們要立即離開危險區域,如果可以逃生,我們要選擇安全通道,不乘電梯,實在不行就用窗簾的布做成繩索從陽臺爬下去逃生。生命是重要的,我們的所有財物都比不上生命的可貴。火災時如有財物落下是不能再回去拿的,如果撤回去,生命有可能就保不住啦!

  很快講座結束了。回到教室的時候,我知道要預防火災,學習消防知識,體驗消防逃離。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3

  星期二晚上的消防知識講座生動有趣。原以為講座類的活動都是枯燥無味的',都是一個主講人坐在臺上,用上多媒體課件,把要講的內容顯示在螢幕上,然後照本宣科地把內容講出來。孰不知,主講人是一個帥小夥,是省消防隊的一個教官,他沒有用多媒體課件,只帶來幾樣消防裝置,如滅火器、防毒面具等。整個講解過程,主講人都是站著講的,沒有帶稿子,居然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語言生動有趣,所舉事例時而引起老師們的深思,時而引起老師們的嘆啘,時而引起老師們一陣大笑。講解火災中如何逃生時,邊講邊演示,幽黙風趣的語言和動作羸得了老師們一陣陣掌聲。一個小時的講座輕鬆愉快地過去了,老師們也對消防知識增加了瞭解,對消防安全也開始重視起來。

  聽了這次講座後,我想到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像這位消防教官那樣上課,把枯燥無味的知識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肯定會喜歡上課。這豈止是一堂消防知識講座,這簡直就是為我們老師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教育課!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4

  2月24日下午,我校有興請到山西省消防科教官王志剛為全體教職工和部分學生上了一節生動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課。我聽後受益匪淺。

  我家汽車上的滅火器時常在後備箱放著,我回去得把它拿到車箱裡,放置在車座下或者車座旁,防患於未然。

  公交汽車門上有兩按鈕,我經常坐汽車從來沒有注意過,更不知道其用途何在,聽了王教官的講座,我真的再坐汽車時,注意一下門上的機關,好好看看,掌握一些日常小知識,對遇到危險時還是非常有用,甚至是保命的。

  遇到火災、震災,跳樓時最高極限在7米以內,否則超過7米會有生命危險。

  無論到什麼公共場所,一定要注意檢視場所內的安全通道,一旦發生危險情況,好儘快逃生自救。

  自我告誡:遇到危險不要慌,鎮靜自若想辦法,逃生保命是首選,人在還能創財富。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5

  我透過消防知識講座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許多消防知識,如:用電安全、防火安全等。我知道了一些滅火的方法,如:火勢較小時,可用水或滅火器滅火,火勢較大時,不要慌忙,可打火警電話119,同時要說明著火的地點。

  用電安全常識有:

  1、家庭用的保險絲,不要用銅絲或鐵絲代替。

  2、在家庭中外出時關閉家中所有電源開關,放學時關閉教室裡的電源。

  3、平時要注意電視機不能一次開機時間太長。

  4、溼手不能摸開關、插頭。

  防火安全常識有:

  1、發生火災,不圍觀,迅速離開火災場地。

  2、中小學生不參與滅火活動。

  3、如果在火災之中,採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沿牆角匍匐前進。如火勢不大,用溼棉被或溼毛巾裹在身上,衝出火災區。如果火勢較大,想辦法進入衛生間或廚房。如果確實要跳樓逃生,最好用身體貼著牆壁往下滑,以免發生意外。

  聽著一則則揪心的報道,我久久不能平靜。火災的危害,人人都懂,但是日常生活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痺、僥倖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害,才會回過頭來警醒。消防工作應該是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能做口頭文章,要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

  我認為消防工作應該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還要常抓不懈,加強培訓和演練,提高防範意識。消防工作不是一時的,不是喊喊口號,走形式,要把消防工作當成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6

  在這次消防安全知識的主題班會中我對中學生怎樣防止火災發生,發生火災後如何自救都有了深刻的認識。

  我們中小學生不要隨身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不能亂拉、亂拉電線,隨意拆卸電器,用完電器要及時拔掉插銷。發現燃氣洩漏時,要關緊閥門,開啟門窗,不可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陽臺上、樓道內不能燒紙片,燃放煙花爆竹。使用電燈時,燈泡不要接觸或靠近可燃物。

  發生火災後要學會自救:在火勢越來越大,不能立即撲滅,有人被圍困的危險情況下,應儘快設法脫險。如果門窗、通道、樓梯已被煙火封住,確實沒有可能向外衝時,可向頭部、身上澆些冷水或用溼毛巾、溼被單將頭部包好,用溼棉被、溼毯子將身體裹好,再衝出險區。如果濃煙太大,嗆得透不過氣來,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體儘量貼近地面行進或者爬行,穿過險區。當樓梯已被燒斷,通道已被堵死,應保持鎮靜,設法從別的安全地方轉移。可按當時具體情況,採取以下幾種方法脫離險區。一是可以從別的樓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險區。有些高層樓房設有消防梯,人們應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著火後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門下樓。二是住在比較低的樓層可以利用結實的繩索(如果找不到繩索,可將被褥裡兒、床單或結實的窗簾布等物撕成條,擰好成繩),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後沿繩緩緩爬下。三是如果被火困於二樓,可以先向樓外扔一些被褥作墊子,然後攀著視窗或陽臺往下跳。這樣可以縮短距離,更好地保證人身安全。如果被困於三樓以上,那就千萬不要急於往下跳,因距離大,容易造成傷亡。四是可以轉移到其他比較安全的房間、窗邊或陽臺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員。

  生命最重要,安全第一。學會保護自己。

  消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7

  透過這次對消防法規和消防實用知識的學習,對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對此,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消防安全治理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消防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痺,僥倖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範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而做好預防工作的要害就在於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校園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範意識由於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等高危險物質,校園內部對火災隱患已經有了一定的防範意識,但透過這次培訓,發現現有防範意識程度還是不夠的。不論是一線工作人員還是治理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火災風險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關設施有充分的瞭解。不論是火災高危險崗位人員還是其他人員,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專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各部門各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各種消防設施的效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和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個抓,不為隱患留空隙第一是要抓重點。涉及到易燃易爆裝置和物品的部門除了定期的培訓之外,還要經常組織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記錄在案並及時研究整改。組織建立義務消防隊,不僅可以及時撲滅前期火災,更重要的是透過義務消防隊的組織,將消防意識和技能深入到重點部門的各方各面。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對消防安全隱患少的地區往往是最輕易被忽略的地區,但相對安全隱患少並不代表沒有安全隱患。消防安全隱患和生產安全隱患不同,後者只會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但前者卻可能出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第三是要抓細節。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火災的防範要從大處著眼,但應該從小處做起。細節不輕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絕緣材料、放錯了位置的廢紙簍等。但幾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於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這些輕易被忽略的細節很輕易成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