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熱門】過年習俗作文3篇

過年習俗作文

【熱門】過年習俗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年習俗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過年習俗作文 篇1

  世界各地的過年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在爆竹的陣陣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喜慶的節日—新春。

  家鄉在過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為熱鬧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於子正時(為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我們即要在家中萬堂中設案,擺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貢品,並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這種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在子正時“敬天公”的同時,燃放煙花爆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迎祥,俗稱“開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賀正。清晨,無論是男女老少,個個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閤家都吃麵線加雞蛋,據說吃蛋去殼,意思是在除黴氣,迎吉祥,而面線則象徵著福壽綿長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門走訪鄰居親友,親友則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稱“賀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門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餞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讓上門的小客人“甜一下”的意思。以示讓小客人有個甜甜蜜蜜的`好開端。

  到了初九了,新春的熱鬧差不多就過了,小孩子們去照常上學了,大人們也去照常做事了。

過年習俗作文 篇2

  你知道“寒冬臘月”是什麼嗎?“寒”,指的是十月;“冬”,指的是十一月;而“臘月”,指的是十二月。每當過年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王安石寫的古詩《元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年的時候要吃餃子、吃湯圓、貼春聯、放鞭炮……在春節裡,我最喜歡吃湯圓了,湯圓圓圓的,代表了團圓,裡邊還包著餡兒呢,其中我最喜歡吃菠蘿餡兒的。春節還要吃餃子,是因為有個傳說:說是春節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在春節裡貼春聯、放鞭炮是因為傳說有一隻頭上長角的怪獸——“年”,它生活在海里,每年除夕的時候,它就出來到村裡搗亂。一年除夕的晚上,家家戶戶都爬到山上,就是為了躲避“年”獸。當一位老奶奶剛要走出門去山上避難的時候,一位老爺爺攔住了她,說要在這個村裡住一晚。老奶奶說:“不行呀,在除夕晚上,年獸會來搗亂的。”老爺爺說他能打得過年獸。老奶奶對他說了一句小心啊,自己也上山避難了。其實她不知道,那個老爺爺是個神仙,當年獸來臨時,老爺爺把紅紙貼在每家每戶上,年獸看見了,變得很害怕;當老爺爺把鞭炮點燃,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時,“年”獸被嚇跑了。後來,貼春聯和放鞭炮便流傳了下來。

  我特別喜歡這些過年習俗,這些習俗讓我不但感受到了過年的歡樂,還讓我學會了很傳統習俗的知識。

過年習俗作文 篇3

  春節到了,大街上的燈籠紅紅火火,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真有過年的氣氛啊!

  說到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走親訪友等。

  你們知道為什麼要放鞭炮、貼春聯嗎?因為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它長年深居海底,每到農曆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農曆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又一年的除夕到了,半夜時分,年闖進村,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一老婆婆家門上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接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聲音,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它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就傳開了。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春節有趣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