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理> 【精品】心理作文三篇

心理作文

【精品】心理作文三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作文 篇1

  據說當你真的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而我對他的感覺就是這樣。

  有人覺得只有記得兩個人之間所有的紀念日才能算得上是真的喜歡,但其實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比如我就是一個健忘的人。我也許不記得我們相識那一天,也許不記得我們牽手那一天,也許我也不記得我們徹夜長談那一晚,也許不記得我們依偎在一起享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那一晚。但我此時此刻仍然清晰地記得你唱怪胎時的惆悵,唱為你寫詩時的深情,還有你打籃球時的帥氣的轉身,我仍然清晰地記得我們相處時的每一個瞬間,你看著我臉紅的模樣,你第一次陪我吃飯時的小心翼翼,你鼓起勇氣說出那句——我可以牽你的手麼時的害羞,還有你牽起我時顫抖的手不經意間的透露出你的緊張,還有你牽著我的手漫步在校園時的那抑制不住的高興。

  這所有的一切我都能感受得到,只不過我不是一個善於表達自己情緒的人,所以當我靠在你的肩膀上聽見你急劇的心跳聲,我也只是暗暗地開心了下。(沒有想到--沒有在你面前表現出我有多麼開心,竟然讓你誤以為我對你沒有什麼強烈的感覺,關於這一點我很遺憾,原諒我就是這樣沒心沒肺啦。)

  我們的開始由我提出,沒想到吧,因為我的性格是根本不可能這麼做的。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選擇與你開始,也許是被你的歌聲吸引,也許是被你的笑容吸引,也許是被你的自信吸引,也許是被你的運籌帷幄的感覺給吸引,也許是被你的為人處世所吸引……我們的結束也由我提出,沒想到吧,因為我既然已經被你吸引住了,我又怎麼會做如此決定。

  我甚至不知道我為什麼與你結束,也許是覺得你沒有在乎我、關心我,也許是覺得你太優秀--而我沒法跟上你的步伐,也許是因為覺得我們在愛情方面都太過白痴而不適合在一起……我不夠自信,會時常懷疑你喜歡的的到底是不是我,也會懷疑自己到底是否喜歡你,因為我沒有喜歡過一個人,不知道那會是什麼感覺(其實我對你的感覺好像也沒有很特別,只是你說過的話,我會一字不落的記下。但是確實也沒有到達那種很掛念的地步,所以我以為那就代表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你)原諒我那麼衝動就選擇了開始,也原諒我那麼敏感就選擇了結束。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教會了我自信和信任,但是卻留下了很多遺憾。歌聲動聽的你竟然沒有為我唱過一首歌,籃球技藝高超的你卻也沒有為我打過一場球,繪畫不錯的你也沒有為我畫過一幅肖像畫,學習吉他的你卻也沒有為我彈奏過一曲——難道我沒有要求過你這樣做,你就真的不會對我多花點心思。(你平時是忙,我也沒有什麼要求,不過每天一個電話至少該有吧,可是你說你以為我想要更多的個人空間,所以才會只在想我的時候打給我,我表示無語,想你陪在我身邊的時候你也不在。)

  我時常幻想如果當初我們沒有分開,我們現在也應該會是幸福的一對。其實我們在一起總共時間還不到一個星期,但是卻如此讓我難以忘懷。剛剛結束那會,我每天做事都沒有什麼勁,室友開玩笑說如果你挽留我一定會答應,當時我嘴上雖然說著不可能,但其實我心裡其實還是抱有蠻大希望的呢。不過,你沒有任何表示,而我也不是鄭薇,沒法做一個敢愛敢恨的人,勇敢的對你說讓我們重新開始吧。

心理作文 篇2

  心理學,這個詞總讓人產生一種神秘感,也因此吸引我讀了《每天懂一點 好玩心理學》這本書,讀後還頗有收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能理解了。

  人有一種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緒,即認為自己有價值的一種感覺。這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如果有人對我們說“你這個人沒有價值!”、“作為人,你不合格!”等,就會傷害我們的自尊感情。當自尊感情受到傷害時,人就會憤怒,這是保護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種行為。

  自尊感情高的人,對於別人的侮辱也可以寬容對待。正因為自尊感情高,不管別人怎麼說自己,也不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因而不會生氣。然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點不適當的評價,馬上就會發怒。自尊感情低的人無法尊敬自己,需要從別人的尊敬中間接地獲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別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無法尊敬自己,於是便發怒了。因此,如果平時能夠多冷靜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會動不動因為一些瑣碎小事而生氣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際關係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中要內容之一。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際關係的實際是人與人的利害關係。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你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別人便同樣會滿足你的需求。總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的人,是迷失於方向的人,只會把你原來的想法顛倒過來,只有給予、給予、再給予,那麼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喜歡。請保留此標記際關係的兩個基本的維度是:感情上的"親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會交換理論看來,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是一種經濟交易,人們試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並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從而確保交換結果是一個正的淨收益。交換的東西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是"社會"性的,包括資訊、地位、情感、服務和物品等。不過當人們建立關係後,分歧就難免,衝突也就可能出現。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對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對他人的知覺中的社會心理活動規律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而我們也應該在"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得到啟示,對他人要有醫生的心腸,但不能有醫生的眼光。我們需要被別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積極的肯定與評價的一種精神需要。有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於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勵而邁上了記成功之路,也有許多一時的誤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勵而重返正道。因此,我們要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從客觀上去看待別人。

  透過看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可以學到和我們的交際心理學一脈相承的知識內容,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最後希望學好心理學,我想以後應該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

心理作文 篇3

  “愛”是當今社會人類共同呼籲的主題,它的意思是倡導我們做人要有愛心,對他人要關心和真誠。可是,真正做到這些的又有誰呢?

  當今社會,人們注重的只是金錢與名利,而那些“愛”對他們來說何足掛齒呢?早已被置之度外。這樣的人可謂是密如繁星,數不勝數。仔細想想,這似乎又是“人之常情”。

  有些人甚至認為當今社會的人類雖然文化在飛速提高,但卻遠不及原始社會的的人類。雖然他們的知識水平遠遠不及當今社會的人類,甚至不及現在人類的九牛一毛或者可以說更少。但是他們卻擁有著當今人類最缺少的東西——愛。

  想想看,如果人類只有知識和金錢而沒有感情,那還怎能稱之為“人”呢?只能說他們是沒有感情的機器罷了,僅此而已。這是多麼可怕啊!

  人類進步的越快,“愛”就越來越少。這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社會大眾的心聲。原始社會的人類如果看到他們的同伴有危險,他們會奮不顧身地去幫助遇難者。但當今社會的人類呢?就拿“小悅悅事件”來說,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試想想看,小悅悅還只是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啊!就連一個孩子他們都不願去救,更談何去幫助別人了。怎麼能說他們有“感情”呢?這是多麼具有象徵意義的事件啊。從這件事中就足以看出他們人性的“冷漠”。其實,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並不難,只是缺伐那種心而已。他們的惻隱之心已經被他們所謂的名利所禁錮了。

  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呼吸著同一片空氣,為什麼就不能推開那扇被名利和金錢所禁錮的那扇“愛之門”呢?推開那扇們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看淡名利與金錢,學會愛別人、關心別人,“愛”會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