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爬山虎的腳》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爬山虎的腳》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爬山虎的腳》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反覆讀課文,結合掛圖。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師準備:
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合起來。
學生準備:
做好預習。
教學過程
一、自讀探究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找出描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2、檢查反饋:
(1)讀了這一段,你有什麼收穫?
(2)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爬山虎的腳的?
腳的樣子、腳的形狀、腳的顏色
(3)提問:你平時注意過爬山虎有腳嗎?那麼作者是怎麼知道的?這一段哪一個詞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想看一下爬山虎的腳是什麼樣子的嗎?
(4)小結: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寫得這麼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快快學習第四自然段。
3、學生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要求分組學習第四自然段,比一比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哪一些學生學得更快、更好。
(1)找出寫爬山虎爬的句子來;
(2)找出表示爬的動詞;
(3)自己試著演示爬的過程。
4、檢查提問: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什麼?
(1)指名演示爬,問: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你們想知道爬山虎究竟是怎麼爬的嗎?
(2)學生找出寫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讀一讀。
(3)提問:爬山虎是不是隻往上爬?你是怎麼知道的?
(4)小結: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往右爬,爬滿整個牆,所以才有葉聖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看”。
過渡:觸著牆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牆的爬山虎的腳怎麼樣呢?
5、學生自學第五自然段。
【學法指導】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標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動詞(觸、巴、拉、貼)。然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
6、檢查反饋:
(1)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
從“沒觸著牆的腳不幾天就萎了,觸著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了灰色”知道腳與牆有著密切的關係。
(2)提問: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係呢?
第一自然段。
(3)總結提問: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首尾呼應)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
7、試背2、3、4自然段。
二、拓展遷移運用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三、作業佈置
1、必做【同步達標】: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抄下來。
2、選做【創造實踐】:課外練筆。
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援植物,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四年級語文《爬山虎的腳》教案2
教材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透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教具準備
課件、彩色筆、畫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實物,引入:
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麼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聖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的,又是怎麼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瞭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聖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感受?葉爺爺為什麼會把爬山虎寫得那麼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麼?
2、有什麼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麼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麼把葉子寫的這麼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牆,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絡,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
b、腳的形狀;
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麼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
b、找出爬的動作詞;
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麼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麼爬的嗎?看大螢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說出怎麼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隻腳,巴住牆,再長出另一隻腳,再巴住牆,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聖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隻往上爬的?你怎麼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牆,所以才有葉聖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絡上下文的方法。
觸著牆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牆的爬山虎的腳又怎麼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自由說)
(沒觸著牆的腳萎了,觸著牆的牢固,腳與牆有密切關係。)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係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麼?
2、你要向葉聖陶爺爺學習什麼?(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說說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