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語文評課說課稿

語文評課說課稿

語文評課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評課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評課說課稿1

  【說學生】

  這篇600多字的小短文語言清新活潑,內容簡單明瞭,對於剛剛升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不難於理解,用一節課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不成問題。除了語言的積累、內容的結構掌握,主要是解決如何引導學生真正深切體會“第一次真好”的內涵,與作者形成心與心的交流碰撞,以至於讓他們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不斷勇於嘗試,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說教法、學法】

  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教法學法設計如下:

  1、學習目標:

  ⑴知識與能力:

  ①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

  ②詳略得當的寫法。

  ⑵過程與方法:養成獨立質疑和合作研討的學習習慣。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重大意義,珍視第一次經驗。

  ②辯證地理解文中所講“第一次”的含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學習重難點:辯證地理解“第一次”的含義,認識到珍視“第一次”,並不去嘗試壞事的“第一次”,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3、學習課時:一節課。

  4、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

  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了,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學會叫爸爸媽媽,第一次學會寫字畫畫,第一次上網,第一次上臺表演,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參加軍訓……“第一次”的感覺怎樣?臺灣女作家周素珊說“第一次真好”,下面就讓我們她的文章《第一次真好》,讓我們共同來體驗這第一次的美妙吧。

  (設計意圖:簡單的幾句話,切入整體,輕鬆自如地將學生引入所學內容。)

  二、作者簡介:周素珊

  設計意圖:簡單介紹作者情況,並溫故知新,回顧這學期已經學過臺灣作家的作品──杏林子《生命生命》、張曉風《行道樹》。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正音正字:

  要求:讀音準確,大聲流利,情聲並茂。

  ⑴請一學生朗讀課文。(讀完課文後教師引導學生稍做點評)

  ⑵生字生詞:(大螢幕出示字詞)

  ①注意下列劃線字的讀音:

  雛形、豐碩、稀疏、霎時、孵鳥、姊妹、柚子、沉甸甸、結實累累、玲瓏剔透、霎時間

  ②弄懂下列詞語的意思: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精緻通明,結構細巧。

  具體而微:整個形體都已具備了,只是比較微小而已。

  不可磨滅:指事蹟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回味無窮: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豐富而充實。

  ⑶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標出段序)

  (設計意圖:準確掌握生字生詞的讀音和意思,紮實基礎知識的積累;達到基本的朗讀要求。以大螢幕顯示,節省時間,加深印象。)

  2、思考:

  ⑴作者寫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經歷?感受如何?(請劃出原文詞語)

  ⑵這些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詳略的?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4、深入感知,合作探究:

  找出你最感興趣、最受啟發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大家交流討論。

  問題彙總:

  ⑴為什麼說是“一幅秋日的風情畫”而比不說“風景畫”、“風光畫”?

  ⑵既然第一次真好,可文中卻說“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為什麼“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無窮”?

  ⑶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變得愈益多姿多彩。”

  ⑷怎樣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呢?

  ⑸請同學們搜尋你生活中的記憶,想一想你的生活經歷了哪些難忘的第一次,選一次最精彩的告訴大家。

  要求:小組為單位,每人講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誰講的最感人,最精彩。

  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在全班講,看哪組最好。

  讓學生較詳細地說完過

語文評課說課稿2

  一、分析教材

  這是一篇關於日軍侵華歷史的報告文學作品,所以一要注意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教學揭露日本右翼勢力的醜惡嘴臉,二要注意結合報告文學的風格特點來講述課文。讓同學瞭解史實性報告文學真實細節的衝擊力以及引用資料的重要性。文章比較長,可以讓學生先讀一讀,在培養學生情感的時候,注意創設情境,調動同學的情緒。

  教學目標:

  1.瞭解日軍侵華歷史,瞭解南京大屠殺詳情。

  2.理解課文,瞭解報告文學的總體特徵與本課的獨特風格。

  3.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

  4.增強青少年對民族、國家、人類的責任感,明確人生方向,發奮圖強。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態度。

  2.把握報告文學的特點和整體風格。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的內容編排設計以及用史料為證表達自己態度的方法。

  具體步驟:

  第一課時瞭解課文的背景,歸納文章的大意;透過誦讀對情節進行初步的感知。

  第二課時重點分析精彩段落,解決疑難問題。

  第三課時繼續分析並瞭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這部分我一共設計了三個匯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多種選擇,也想借此機會同各位老師研討探究,哪一個匯入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1)中國有一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我們也有一位一衣帶水的鄰居,他就是日本,看看一看這位日本鄰居都做了什麼“好事”吧。讓同學說出最近一段時間日本與我國產生的各種摩擦。緊接著由日本歪曲歷史的教科書事件匯入,出示各國人民對此事反應的圖片。

  問:你能從圖片上讀出哪個詞?提示:憤怒。

  問:為什麼各國人民,尤其是中國人民對待這件事的態度很堅決,他的嚴重性體現在哪裡?

  提示:因為他否認侵略罪行,美化侵略戰爭。

  問:這位鄰居對我們國家做了哪些惡行?

  引出南京大屠殺。

  這個匯入步步深入,不但讓同學瞭解到了最近國際上發生的大事,而且引起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同時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

  (2)今天老師先做個導遊,帶大家遊覽一下我國的古都南京。出示風光片、南京美麗景色的圖片。那麼如果有人想要破壞這裡人們安靜祥和的生活,你會有什麼感覺呢?但是在1937年,就有人破壞它,把這座美麗的城市變成了人間地獄。而且一直拒絕承認這件事,他的名字叫日本。出示南京大屠殺的的圖片,這個匯入會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前後的對比會激發閱讀課文的興趣。

  (3)相信同學們已經多次讀了本課,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那場血腥的屠殺,(出示圖片)問兩個問題

  a:南京大屠殺中的“大”字有什麼含義?

  b:如果讓你們用幾個詞來形容這種行為,你會用那些詞語?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我們同學口中那種“(同學總結出來的詞語)”的行為究竟是怎樣的?

  這個匯入可以鍛鍊學生語言提煉和表達能力,而且開門見山,快速進入課文當中。

  二、授課

  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將成為蒐集日軍南京大屠殺證據的偵探,讓我們再次把歷史的真實呈現在所有熱愛和平的人面前,出示在那些大言不慚地說“不”的偽君子面前。

  請大家帶著問題讀課文。出示4個問題

  提問:

  1、在文章在中找出南京大屠殺各個事件涉及到的人、時間、具體位置、相關資料。(要求隨時上黑板寫,其他同學繼續讀課文。)

  ......

  意圖:這個問題回答的方式的設定很獨特,希望配合著音樂,越來越多的在黑板疊加的數字會把本文悲涼的情境創設出來。透過分析,同時把段落層次總結出來。

  2、黑板上的證據是真實的嗎?為什麼?

  提示:真實,因為有多樣的證據.

  人證:大屠殺倖存者,日本參加屠城的軍官。當年的外國人。

  物證:紀實日記,當時出版的報刊,畫冊。軍事法庭的查證。

  意圖:為了讓同學找出來文章中涉及到的人證物證。

語文評課說課稿3

  愛是一般的喜愛嗎?不急著回答,好好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非常”。

  ⑸你們是透過哪些詞句讀出來的?

  “湧動的人流”?看圖,人多,。

  “歡樂的海洋”?看圖,小朋友,在這梅花的世界裡,人們邊走邊看,一路歡聲笑語,他們會說些什麼?

  誰能讀好這一句,指名讀,齊讀。

  【評:課文講解環環相扣,引導學生下文相聯絡進行思考,於細微處理解課文。】

  (6)你想對梅花說些什麼?

  指名說。

  人們很留戀梅花,就像我們學期學到的《看菊花》中一樣,在《看菊花》中是怎樣描寫的阿?(“人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捨不得離去。”)

  (7)人們為什麼這麼喜愛梅花?喜愛梅花的什麼?

  指名說。

  大家說的都對,人們喜愛梅花,喜愛梅花的姿態,喜愛梅花的清香,更喜愛梅花凌寒獨放的精神。讓我們再讀一讀這一段,讀出人們對梅花的喜愛,對梅花的讚美。

  【評:既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昇華了主題。】

  師:小朋友們書讀得是聲情並茂,相信字也是寫得端正入體。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發、休、息、歡,指名讀(出示課件)

  2、這四個字中,師覺得只有一個字需要它很像我們以前學過的一個字,猜一猜!

  要注意什麼?

  3、寫“發”(就像一個小朋友歪著腦袋思考,想出了一個好子)

  【評:形象地描述,生動的語言,讓學生更好地記憶生字。】

  4.學生練習寫字,師行間巡視。

  評課:

  聽了徐老師一堂聲情並茂的語文課,我感觸頗多,受益匪淺,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感受:

  一、將資訊科技和語文課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維和抽象的思維相結合。

  開始並不直接播放梅花山美景的錄影,而先進行文字對話,讓學生透過自身的閱讀和理解構建自己頭腦中的梅花山的景色,其後再觀看梅花山片段錄影,輔助學生進行合理地思考,將學生抽象的思維具象化,完善學生頭腦中藝術世界的構建。另外,在資訊科技的輔助下,進行整個學活動,例如相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播放音樂,調動學生的朗讀情緒,將資訊科技和語文課程合理整合,巧妙地運用資訊科技,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二、關注到學生美育的同時也不忽視德育。

  透過朗讀,播放梅花山錄影(電媒體),引導學生思考,彷彿身臨其境地觀賞梅花的晶瑩透亮,感受梅花的清新淡雅,給學生以美的陶冶。從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為形象的思維,再現了梅花山的美景,給學生美的感受,但這時又以一首古詩為契機,引領學生體會梅花不畏寒冷,傲立風雪中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將學生由對梅花外表的喜愛提升到對梅花內在精神的讚美,昇華了主題。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也不忽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育,最後再播放音樂(電媒體),指導學生朗讀,在音樂中詮釋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性。

  在整個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步步設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尤其在學第一自然段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將自己在朗讀時的所思所想說出來,在學生的回答中,在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師的步步設疑是學生思考的臺階,學生透過自身的朗讀和自我的思考,漸漸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讀課文,以讀解疑,以讀會義,以讀悟情。

  整個學過程立足課文字身,讓學生從讀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師在學過程中予學生讀書方式,邊讀邊提出問題進行思考,邊讀邊聯絡以前所學進行思考,變機械地讀字為開動腦筋地讀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魚”。

  五、內外知識,新舊知識相結合,相貫通。

  不侷限於課文中的內容,而是有機的結合課外知識,以前所學,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服務。從而也將學生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溫故而知新。

  另外,徐老師豐富的學語言也推動了學的高潮,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學,在思考中有所學,更好地接受知識。

語文評課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自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課描繪了臺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風光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中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文中還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我將教學本課的教學主旨確定為:圖文並茂悟情感,巧抓詞句激想象。本課教學時間是本課安排為第四課時,該課時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

  1、鞏固生字詞,理解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解句子意思。

  能力目標:

  1、瞭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裡的秀麗風光。

  2、感悟文中的優美詞句,邊品邊想象那裡的美麗景色。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那裡的風光秀麗。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有三個自然段,詞語豐富,文字優美,語言清新。在充分了解課文與學生的特點後,圍繞本課的三維目標,設計出了本課的教法和學法。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圖文悟情、理解想象、情感朗讀等方法,這樣,既能鞏固學生語文知識點,又能拓展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點,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

  三、說學生

  本班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和訓練,在生字學習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像趙子毅,張平平,劉彥鵬三位同學已經具備了自學生字的能力。他們能夠自己拼讀音節,說結構,找出偏旁部首和數筆畫等。張弛,趙玲,王瑞能夠說說字的結構,找出偏旁部首。因此六年級,我對本班學生制定的目標是:能力強的同學能夠正確朗讀課文。能力一般的能夠朗讀句子。能力差的同學能夠跟讀句子。經過開學兩個月的訓練,同學們普遍都有了提高。張弛同學就有最明顯的進步。他從最初的不認識字,不會寫字。到後來會寫字,會認字,不會讀書。現在已經能夠正確的朗讀篇幅短小的課文。如本冊書的第四課《祖國》,是一首兒歌,他已經能夠正確朗讀。因此在每堂課,用一半的時間用來讀書,反反覆覆地讀書,已經看見了效果。同學們的自信心,學習積極性都得到了提高。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欣賞,激發情感課前讓學生欣賞一組祖國迷人秀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並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為生長在這樣美麗而偉大的國家裡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奠定整節課的情感基調。讓學生以遊客的身份進入情境,學習課文,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圖文並茂,品讀課文

  1、複習詞語,為讀書做好準備卡片出示詞語:日月潭,臺灣省,大湖,圓圓的,彎彎的,碧綠,大玉盤,明珠,茂密,樹林,倒映,湖光山色,非常美麗

  2、出示課文,品詞品句出示課文,學生齊讀老師一邊指學生一邊讀。這是幫助學生知道如何去讀書。因為有的同學手裡拿著書,眼睛不看字,注意力不集中。這是訓練學生集中精神做事的良好行為習慣。齊讀後出示第一句話: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一個大湖。指名讀,多找幾個學生讀一讀。然後提問,你從這句話知道了什麼資訊。學生會回答說,知道日月潭在我國的臺灣省。出示第2段,指名讀一讀。師提問:誰能夠告訴同學們它的名字為什麼叫“日月潭”呢?多叫幾個同學讀一讀這句話“日月潭裡有一個小島,把潭分成兩半,一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一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使學生知道知道“日月潭”名字的來歷。在這時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找出小島,找出日潭和月潭。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師問:日月潭的風景美嗎?你從哪句話知道的?出示句子:兩潭湖水相連,像碧綠的大玉盤,小島就像玉盤中的明珠。這時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日月潭的美麗。出示第三句話,學生讀一讀。先讓學生找出你不理解的詞語,理解句子。再讓學生找出你喜歡的詞語,如“湖光山色”,“茂密”等師:日月潭風景美麗,有很多遊人去遊覽,他們照了很多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日月潭美麗的風光。出示圖片,欣賞日月潭的美景。齊讀最後一段“我愛美麗的日月潭,我愛祖國的臺灣島。”

  師:日月潭很美麗,臺灣省還有很多美麗的地方。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欣賞其它地方的美景。

  五、拓展情境,愛國教育

  課文學完了,你覺得日月潭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這裡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讓學生將學習本文後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形成初步的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另外,在學生個個都說“日月潭真是個好地方”,個個都想“到臺灣去”時,老師再動情地講述:由於歷史的原因,臺灣和祖國大陸分離了,至今還沒有迴歸。臺灣人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祖國,臺灣的小朋友也在嚮往早日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從而增強學生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

  六、課前預設

  這是一篇描寫景的文章,文字優美,需要學生髮揮想象力,可是智障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優於抽象思維,因此在課上準備了許多直觀形象的圖片,這樣有利於學生有直觀印象,幫助他們觀察思考,交流體驗。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說一說你覺得日月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是檢查學生詞語積累的情況,和運用詞語的能力,以及正確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希望學生能將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起來,從而豐富學生的詞彙量。使語文課真正發揮它聽說讀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