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四字成語> 有關四字成語15篇

四字成語

有關四字成語15篇

有關四字成語1

  1、孟母三遷: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2、畫荻教子: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3、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過正規教育或訓練的資格。

  4、化及冥頑:冥頑: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無知的人,使他們受到教育。形容教化普及,世風良好。

  5、反面教員:反面:壞的,消極的一面。指與人民為敵的人的言行,可以從反面教育人民。

  6、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語言為主而進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則起到的教育作用。

  7、不教而誅: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8、樂育人材:育:培育。喜歡培育人材。用以讚頌學校或教育工作者。

  9、因材施教: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標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10、不可教訓:教訓:教育,教誨。對某人無法進行教育。

  11、春風中坐:像置身於春風中一樣。比喻良師的教誨。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12、嘉言懿行:嘉、懿:善、美。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

  13、相夫教子:相:輔佐,扶助。輔佐丈夫,教育孩子。

  14、教導有方: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15、春風化雨: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16、徙宅之賢:相傳孟軻的母親為了教育好他,三次遷居,改變環境。形容母教賢明。

  17、絃歌之聲:彈琴和唱歌吟詩的聲音。古時學校重視音樂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學活動。

  18、有傷風化:傷:妨礙、敗壞;風化:風俗教化。敗壞、損害社會的風俗和教化。指對社會風俗、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

  19、累教不改: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20、換骨脫胎: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透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21、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透過語言進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22、蒙以養正:指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

  23、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進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進行的薰陶。

  24、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比口頭上的教育更為重要。

  25、懿言嘉行:懿:美好;嘉:善、美。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

  26、磨昏抉聵:抉:撬開;聵:糊塗。啟發教育愚昧糊塗的人。

  27、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28、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29、曾子殺彘:彘:豬。曾子殺豬。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

  30、東風化雨:指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31、有教無類:類:類別。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32、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沒出息。

  33、漸仁摩義:漸:浸潤;摩:磨礪。用仁義感化教育百姓。

  34、脫胎換骨: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透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35、教無常師: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36、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37、循循誘人:猶循循善誘。指善於有步驟地引導、教育人。

  38、以法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條文充當教育的內容。

  39、教婦初來,教兒嬰孩: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40、神道設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後指關於鬼神禍福之說。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教育手段。

  41、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令:命名,引申為施教;齊:使整齊。指用政治道義教育部*,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伐。

  42、嘉言善狀: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同“嘉言善行”。

  43、時雨春風:及時的雨,春天的風。泛指能使萬物生長的雨和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44、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45、屢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46、有風有化:指有教育意義。

  47、市井之徒:徒:人(含貶義)。舊指做買賣的人或街道上沒有受過教育的人。

  48、斷杼擇鄰: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用被割斷的紗不成布來做比喻;孟母三遷居處,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49、玉琢成器:琢:雕。玉石只有經過雕琢,才能成器物。比喻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有成就。

  50、易子而教: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51、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風俗習慣。教育感化民眾,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風俗習慣。

  52、刑期無刑:刑罰在於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53、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

  54、諷一勸百:諷:用委婉含蓄的言語批評、指責;勸:勸告,勸戒。委婉含蓄地批評、指責一個,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55、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時代,賢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後比喻社會安定,民俗淳樸。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56、沂水春風:沂水:河水名,在山東省曲阜縣境內,孔子出生地。春風:春天和暖的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來自沂水的春風。比喻深受孔學的教育與薰陶。

  57、夏雨雨人: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有關四字成語2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臥薪嚐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有關四字成語3

  白草黃雲---形容邊塞荒漠淒涼的景象

  草木愚夫---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草薙禽獮---薙:除草;獮:殺戮。像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無所顧惜。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草衣木食---木:樹。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衣食簡單,生活清苦剗草除根---斬草除根寸草不生---土地貧瘠,什麼也不生長

  寸草春暉---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的心意難以報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報答不盡父母養育之恩

  翦草除根---翦:剪的異體字,割斷。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後患

  糧多草廣---比喻戰備物資充足迷花沾草---指拈花惹草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撥草尋蛇---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不棄草昧---草昧:原始,未開化。不嫌棄矇昧無知的人。用作謙詞。

  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馬虎;了:辦完,結束。草率地把事情結束了。

  草草收兵---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緻,不慎重。草長鶯飛---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有關四字成語4

  【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個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枯木逢春】:逢:遇到。枯乾的樹遇到了春天,又恢復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獲得生機。

  【臘盡春回】:臘:指臘月,即農曆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來了。

  【臘盡春來】:臘:指臘月,即農曆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回來了。

  【李白桃紅】:桃花紅,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柳暗花明】: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柳綠花紅】: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豔紛繁。

  【漏洩春光】:原指柳葉首先透露春天到來的.資訊,後比喻男女私情洩露,或秘密被察覺。

  【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資訊。②指密傳訊息或洩露男女私情。

有關四字成語5

  牛刀割雞:

  亦作牛刀割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試:

  比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顯一下身手

  牛高馬大:

  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虛幻怪誕。亦喻指虛幻怪誕的作品。②比喻歪門邪道之流

  牛黃狗寶:

  牛黃,牛膽囊中的結石;狗寶,狗臟器中的凝結物。兩者都是內臟病變的產物,因以喻壞透了的心腸

  牛驥同皂:

  亦作牛驥同槽。謂牛與千里馬同槽而食。比喻賢愚不分

  牛角書生:

  喻勤讀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時,甯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贊其為非常人,命後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後以牛角之歌、牛下歌為窮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甯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後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織女:

  ①牽牛星(俗稱牛郎星)和織女星。兩星隔銀河相對。神話傳說:織女是天帝孫女,長年織造雲錦,自嫁河西牛郎後,就不再織。天帝責令兩人分離,每年只准於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會一次。俗稱七夕。相會時,喜鵲為他們搭橋,謂之鵲橋。古俗在這天晚上,婦女們要穿針乞巧。見《月令廣義·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兩地的夫妻

  牛馬襟裾:

  猶言衣冠禽獸

  牛溲馬勃:

  亦作牛溲馬渤。①牛溲,即牛遺,車前草的別名。馬勃,一名馬牷,一名屎菰,生於溼地及腐木的菌類。兩者皆至賤,均可入藥。②借指卑賤而有用之材

  牛蹄中魚:

  處在牛蹄踏出的小坑裡的魚。喻瀕臨絕境。語本漢劉向《說苑·善說》:莊周貧者,往貸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來而獻之。’周曰:‘乃今者周之來見,道傍牛蹄中有鮒魚焉,大息謂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須我為汝南見楚王,決江淮以溉汝。鮒魚曰:今吾命在盆甕之中耳,乃為我見楚王,決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魚之肆矣。’《莊子·外物》有類似記載,作車轍中有鮒魚焉

  牛聽彈琴:

  比喻聽不懂

  牛童馬走: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馬走,猶僕役

  牛頭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

  牛星織女:

  即牛郎織女

  牛羊勿踐: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鄭玄箋: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於人乎?

  牛衣病臥:

  形容貧病交迫

  牛衣對泣:

  漢代王章在出仕前家裡很窮,沒有被子蓋,生大病也只得臥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著與妻子訣別。妻子怒斥之,謂京師那些尊貴的人誰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見《漢書·王章傳》。後以牛衣對泣、牛衣夜哭謂因家境貧寒而傷心落淚

  牛衣歲月:

  謂貧困的生活

  版築飯牛:

  版築,造土牆;飯牛,喂牛。相傳商代賢者傅說築於傅巖,武丁用以為相。事見《書·說命上》。春秋時衛國賢者甯戚飯牛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異之,拜為上卿。事見《呂氏春秋·舉難》。後以版築飯牛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充棟汗牛:

  謂書籍堆得高及棟樑,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老牛舐犢:

  喻愛子之情。牛愛其犢,常舔之。舐,舔

  筆誤作牛:

  《晉書·王獻之傳》:桓溫嘗使扞王獻之呴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駮牸牛,甚妙。後因以筆誤作牛喻隨機應變,化拙成巧或持功補過

  喘月吳牛:

  相傳吳地之牛畏熱,見月亦疑為日,喘息不已。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後因以為典實。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吹牛拍馬:

  吹噓奉承

  槌牛釃酒:

  殺牛濾酒。謂備餚酒以燕享

  對牛彈琴:

  亦作對牛鼓簧。喻對不懂事理的人講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語本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飯牛屠狗:

  ①喻指從事低賤之事。②指從事賤業者

  放牛歸馬:

  語本《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後以放牛歸馬比喻不再用兵

  風馬牛不相及:

  《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誘謂之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說:風,放逸,走失。謂齊楚兩地相離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地界。後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犀牛望月:

  《關尹子·五鑑》: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謂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於角。明陳繼儒《太平清話》卷四:呂東萊畜犀帶一圍,文理縝密,中有一月影,過望則見,蓋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於角。後因形容長久盼望

  犀照牛渚:

  《晉書·溫嶠傳》:扞溫嶠呴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燬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後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服牛乘馬:

  役使牛馬駕車

  割雞焉用牛刀:

  謂處理小事何用禮樂。後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雞,也寫作雞

  歸馬放牛:

  謂戰爭止息,不再用兵。語出《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穎達疏:此是戰時牛馬,故放之,示天下不復乘用。

  汗牛充棟: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謂書籍存放時可堆至屋頂,運輸時可使牛馬累得出汗。後用汗牛充棟形容著作或藏書極多

  呼牛呼馬:

  亦作呼牛作馬。語本《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後以呼牛呼馬、呼牛作馬指譭譽由人,悉聽自然

  瘠牛僨豚:

  謂瘦弱的牛覆壓在小豬上,小豬必死。比喻強國雖德衰,兵臨弱國,弱國亦亡。語本《左傳·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之有!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杜預注:僨,僕也。孔穎達疏:前覆曰僕。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雖瘠者,謂魯以晉為無德輕之,故以瘦牛自喻。

  瘠牛羸豚:

  瘦弱的牛和豬。比喻弱小民族或國家

  繭絲牛毛:

  形容細密

  繭絲牛毛:

  如蠶絲,如牛毛。比喻細密繁多

  九牛一毛: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牽牛下井:

  喻使不出力

  牽牛織女:

  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牛郎、織女

  敲牛宰馬:

  謂宰殺牲畜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惡或各種歪人

  犁牛之子:

  比喻父雖不善卻無損於其子的賢明

  馬勃牛溲:

  馬勃,菌類;牛溲,車前草。比喻至賤之物

  馬面牛頭:

  猶牛頭馬面

  馬牛襟裾:

  穿衣服的馬牛。

有關四字成語6

  祝哽祝噎

  拼音:zhùgěngzhùyē簡拼:zgzy

  解釋: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定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出處:漢·賈山《至言》:“然而養三老於太學,親執醬而饋,執爵而酳,祝噎在前,祝哽在後。”

  看過此成語大全的網友還看了描寫老人外貌的句子描寫老人背影的句子描寫老人精神與神態的句子

  敬老憐貧

  拼音:jìnglǎoliánpín簡拼:jllp

  解釋: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

  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例子:聞知張公藝長者,恤孤念寡,~,出無倚之喪,嫁孤寒之女。(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

  敬老恤貧

  拼音:jìnglǎoxùpín簡拼:jlxp

  解釋: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例子:於是以文種治國政,以范蠡治軍旅,尊賢禮士,~,百姓大悅。(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有關四字成語7

  剛的基本解釋

  1、硬,堅強,與“柔”相對:~強~直~烈~勁(姿態、風格等挺拔有力~健~毅~決~正不阿(ē~愎自用)

  2、恰好,恰巧:~~(a:恰好;b:才。~好)

  3、才:~才~來就走

  4、姓

  剛字相關成語:

  做剛做柔、摧剛為柔、柔能制剛、剛正不阿、以柔制剛、沉潛剛克、剛愎自用、以柔克剛、吐剛茹柔、百鍊成剛、剛柔相濟、金剛怒目、外柔內剛、內柔外剛、剛戾自用、剛毅木訥、柔能克剛、破堅摧剛、至大至剛、金剛眼睛、柔中有剛、剛腸嫉惡、血氣方剛、柔茹剛吐、外剛內柔、剛直不阿、剛克消亡、剛中柔外、茹柔吐剛、氣血方剛、金剛努目

  成語解釋:

  1、剛愎自用:愎:任性;剛愎:強硬回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2、內柔外剛: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3、柔能制剛: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亦作“柔能制剛,弱能制強。”

  4、吐剛茹柔:柔:軟;剛:硬。吐出硬的,吃下軟的。比喻怕強欺軟。

  5、外剛內柔:外表剛強而內在柔弱。同“內柔外剛”。

  6、外柔內剛:柔:柔弱;內:內心。外表柔和而內心剛正。

  7、血氣方剛: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8、至大至剛:至:最,極。極其正大、剛強。

  9、做剛做柔:指用各種方法進行勸說。

  10、破堅摧剛:指攻破摧毀強敵。

  11、氣血方剛:猶血氣方剛。指精力正值旺盛。

  12、柔茹剛吐:軟的吃下去,硬的吐出來。比喻欺軟怕硬。

  13、茹柔吐剛:柔:軟;剛:硬。吃下軟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強欺軟。

  有關成語意思:

  1、柔能克剛: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同“柔能制剛”。

  2、剛腸嫉惡:剛腸:性情剛直;嫉:憎恨。性情剛直,憎恨邪惡。

  3、剛柔相濟:剛強的和柔和的互相調劑。

  4、剛毅木訥: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5、剛戾自用: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同“剛愎自用”。

  6、剛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7、剛直不阿: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8、剛中柔外:剛:剛硬,堅強;中:裡,內心;柔:軟弱,柔和。表面柔順,內裡剛強。指人外柔而內剛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內藏殺機的策略。

  9、金剛怒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10、金剛努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11、金剛眼睛:指目光銳利能洞徹原形的眼睛。

  12、百鍊成剛:剛通鋼。鐵經過反覆錘鍊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人經過多次磨鍊而成為有用之才。

  13、沉潛剛克:沉潛:深沉不露;剛克:以剛強見勝。形容深沉不露,內蘊剛強。

  14、摧剛為柔:摧:挫敗。變剛強為柔順。

有關四字成語8

  1、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2、多快好省: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省。

  3、口快心直: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4、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暢。形容非常痛快。

  5、嘴快舌長:指愛說長道短。

  6、快人快語:直爽的人說直爽的話。

  7、能言快語: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

  8、軟裘快馬:輕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馬,喻生活豪奢。

  9、熱心快腸:形容熱情直爽。

  10、遂心快意:形容心滿意足,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11、空談快意:快意:使內心感到痛快。信口開河地高談闊論,卻不付諸行動,只是為了口頭痛快。

  12、快人快事:爽快人辦爽快事。

  13、快人快性:指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態。

  14、能言快說:能說會道,言詞敏捷爽利。同“能言快語”。

  15、稱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暢。稱心:恰合心願。快意:心情爽快舒適。

  16、乘龍快婿:乘龍:女子乘坐於龍上得道成仙。快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17、東床快婿: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稱。

  18、手疾眼快:形容機靈敏捷。

  19、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20、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21、心直嘴快:性情直爽,有話就說。同“心直口快”。

  22、性急口快:性子急,有話就說。

  23、眼明手快:看得準,動作敏捷。

  24、眼急手快:形容做事機警敏捷。

  25、眼尖手快:眼力好,動作快。

  26、嘴直心快:性情直爽,有話就說。

  27、先睹為快:睹:看見。以能儘先看到為快樂。形容盼望殷切。

  28、沉著痛快: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29、沉著痛快: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30、口直心快:想什麼說什麼,為人直爽。

  31、拍手稱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

  32、親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敵人高興。指某種舉坳只利於敵人,不利於自己。

  33、人心大快:快:痛快。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4、勝任愉快:勝任:能力足以擔任。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35、舌尖口快:尖:尖銳,鋒利。快:銳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說話爽快。也指說話尖刻,不肯讓人。

  36、手急眼快:急:迅速。動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機靈敏捷。

  37、一吐為快:指盡情說出要說的話而感到暢快。

有關四字成語9

  1、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2、孫康映雪:此時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3、協心戮力:思想一致,並同努力。

  4、孜孜不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5、埋頭苦幹: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6、勤學苦練: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7、黽勉從事:黽勉:努力。努力工作。

  8、憂國奉公:此時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

  9、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10、發奮圖強: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11、前功盡廢: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費。

  12、艱苦卓絕: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13、堅苦卓絕:此時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14、勤學苦練:勤奮、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15、同德一心:指全心全意為共同目標努力。

  16、節儉力行:指生活儉樸,又肯努力躬行。

  17、幼學壯行:此時幼時勤於學習,壯年施展抱負。

  18、急起直追:立即行動起來,努力追趕上去。

  19、朋心合力:朋: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20、咬緊牙關:盡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難。

  21、孜孜不輟:勤勉從事,努力專一,不肯停息。

  22、奮勇向前:奮發而努力鼓起勇氣朝前方挺進。

  23、隙穴之窺:此時比喻執著地努力,最後達到目的。

  24、樂事勸功:此時指樂於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25、勤勤懇懇: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26、志堅行苦:行:行為。此時指意志堅定,行為刻苦。

  27、臨池學書: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28、一心一力:此時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29、咬緊牙關:謂盡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難。

  30、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31、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32、不知寢食:猶言廢寢忘食。形容異常專心、努力。

  33、牧豕聽經:一面放豬,一面聽講。比喻求學努力。

  34、一心一德: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35、並心同力:此時想法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協力”。

  36、頓學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37、分秒必爭:一分一秒也一定要爭取。形容抓緊時間。

  38、協力同心: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39、形勢逼人:指形勢發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40、身體力行:此時身:親身;體:體驗。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41、逆水行舟: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

  42、苦學力文: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學習,努力寫作。

  43、焚膏繼晷:此時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學習。

  44、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45、服田力穡:服:從事;穡:收穫穀物。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

  46、奮身獨步:獨步:獨一無二,無可比擬。指努力去出人頭地。

  47、發憤忘食:此時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48、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著等天亮。多形容勤懇。

  49、來處不易:此時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經過了艱苦努力。

  50、斃而後已: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鬥終生,至死才罷休。

  51、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有關四字成語10

  1、春秋筆法: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2、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3、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4、桃李春風:是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5、不知春秋:不知道當前是什麼季節或局面。

  6、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細雨潤澤的景象。

  7、枯樹逢春:已枯之樹又重獲生機。喻絕境逢生。

  8、一室生春:是指整個房間裡充滿了愉快歡樂的氣氛。

  9、春露秋霜: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10、有腳陽春:承春:指春天。舊時稱讚好官的話。

  11、寒木春華:寒木不凋,春華吐豔。比喻各具特色。

  12、春去秋來: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13、筆底春風:是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14、綠暗紅稀:是形容暮春時綠廕幽暗、紅花凋謝的景象。

  15、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6、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7、傍柳隨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樹而遊樂的情調。比喻狎妓。

  1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19、百草權輿:權輿:草木萌芽狀態。指花草萌芽,春天到來。

  20、滿面春風: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藹愉快的面容。

  21、春秋無義戰: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22、萬紫千紅:是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23、回春妙手:妙手回春。喻人醫術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復健康。

  24、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資訊。②指密傳訊息或洩露男女私情。

  25、春誦夏弦:指應按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26、滿園春色:整個園子裡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27、觸手生春:是指一動手就轉成了春天,富有生機。形容技術高明神奇。

  28、臘盡春回:臘:指臘月,即農曆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來了。

  29、春風和氣: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

  30、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

  31、春色滿園:園內到處都是春天美麗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32、春蚓秋蛇:是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

  33、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34、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35、枯枝再春: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

  36、春筍怒發:春天的竹筍迅速茂盛地生長。比喻好事層出不窮地產生。

  37、春蛙秋蟬: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

  38、春蠶抽絲:蠶:昆蟲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緒、言談牽扯無盡。

  39、春暖花香:來源於明·無名氏《打韓通》頭折:“春暖花香,和風淡蕩。我則見東郊上,男女成行,處處閒遊賞。”形容春天美麗的景色。

  40、春夢一場:是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41、半晴半陰:又晴又陰,陰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節陰晴不定的天氣。

  42、春風風人: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43、春冰虎尾: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44、春夢無痕:是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

  45、虎尾春冰: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46、春困秋乏:困:睏倦;乏:是指疲勞。春秋季節天氣容易使人感到睏倦疲乏。

  47、綠草如茵:綠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

  48、桃紅柳綠: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絢麗多彩的春天景色。

  49、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將快死的人救活。指醫生醫術高明。

  50、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51、春風一度:度:指次,回。比喻領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歡。

  52、春蠶自縛:縛:是指纏束,捆綁。像春天的蠶作繭那樣,自己把自己纏束起來。

有關四字成語11

  勃字開頭成語

  勃然變色 勃然奮勵 勃然大怒

  勃字開頭成語意思

  1)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脾氣。

  2) 勃然奮勵:勃然:奮發的樣子;奮:奮發;勵:激勵。奮發起來,激勵自己。

  3) 勃然變色: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勃字相關成語解釋

  1) 馬勃牛溲:馬勃:馬屁菌;牛溲:車前草。借指不值錢的東西。

  2) 生機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

  3) 生氣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4) 興致勃勃:興致:興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興頭很足。

  5) 雄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6) 野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7) 婦姑勃溪:指婆媳間的爭吵與不和。比喻因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

  8) 婦姑勃谿:婦姑:兒媳和婆婆;勃谿:家庭爭吵。原指婆婆和兒媳間的爭吵。後也比喻內部爭鬥。

  9) 生機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

  10) 生氣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11) 興致勃勃:興致:興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興頭很足。

  12) 雄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13) 野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14) 朝氣蓬勃: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為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15) 牛溲馬勃:牛溲:牛尿,一說車前草,利小便;馬勃:可治瘡。比喻一般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效能的人手裡可成為有用的物品。

有關四字成語12

  1、雪花飛舞:雪花在天空中飛舞。比喻雪花飄落的情景,就像跳舞一樣。

  2、雪花透亮:形容雪花白透。

  3、迎風冒雪:頂著寒風,冒著大雪。常形容旅途艱辛。

  4、漫天風雪:漫天,滿天。滿天的風雪。形容風雪很大,瀰漫了天空。

  5、螢窗雪案:形容刻苦讀書。

  6、白雪皚皚:形容雪花堆積了很多。

  7、雪舞輕揚:形容雪花飛舞。

  8、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9、冰消雪融:冰雪開始融化。

  10、輕舞飛揚:形容雪花輕輕飛揚。

  11、雪意涔涔:雪花不止的下。

  12、玉樹瓊枝:白雪覆蓋的樹。

  13、茸茸雪片:必須雪花軟綿。

  14、紛紛揚揚:形容雪、花等多而雜亂地在空中飄舞。

  15、大雪封山:就是雪很大很大,把山都掩埋起來了。比喻雪下得很大,積雪很厚。

  16、大雪盈尺:形容雪堆積的很厚。

  17、冰凍三尺:形容雪多,且厚。

  18、雪霧瀰漫:帶雪的大霧漫開。

  19、風雪交加:暴風雪一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20、銀裝世界:形容雪花堆積了整個世界。

  21、粉裝玉砌:冰雪覆蓋萬物,像是玉雕的。

  22、大雪茫茫:雪很大,且多。

  23、潔白無暇:形容雪花潔白沒有雜質。

  24、白雪飄揚:形容雪花飛揚。

  25、玉琢銀裝:形容雪覆蓋大地。

  26、雪花飛舞:雪花落下,像跳舞一樣飛揚。

  27、銀裝素裹:形容雪花覆蓋著萬物。

  28、瑞雪紛飛:吉祥的雪花飛灑漫天。

  29、冰封雪飄:冰鋪滿地,雪花飛舞。

  30、雲起雪飛:如雲興起,如雪飄飛。

  31、雪飄如絮:飛散的雪花像柳絮一樣。

  32、狂風暴雪:狂風:很大的風。:暴:肆虐。雪:下雪。形容風大,雪肆虐地下著。也形容冬天環境惡劣。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惡。

  33、銀裝素裹:形容雪後一片白色世界。銀、素:白色。裹:包。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乾淨,一般用來形容下雪後美麗的景緻。

  34、晶瑩剔透:形容雪花晶瑩可愛。

  35、白雪陽春:指高雅的藝術。

  36、漫天飛雪:雪飛揚了滿天都是。

  37、冰凝雪積:形容冰雪堆積。

  38、堆銀徹玉:形容雪堆。

  39、大雪封山:大雪封住了山。

  40、漫天雪花:漫天,滿天。漫天都是飛舞的雪花。比喻雪很大。

  41、山舞銀蛇: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

  42、雪花飄飄:描寫下雪時,雪花飄落下來時的情景。

  43、風雪之夜:風雪交加的夜晚。

  44、雪碗冰甌:形容碗、盆器皿潔白乾淨。也比喻詩文清雅。

  45、銀粉玉屑:形容雪花。

  46、瑞雪飛舞:吉祥的雪花飛灑漫天。

  47、大雪紛飛:雪片大量飄落的樣子。形容雪下得大。

  48、白雪飄揚:白色的雪花揚灑在空中。

  49、銀花珠樹:形容書上堆滿了雪花。

  50、冰天雪地:冰雪覆蓋滿天都是。

  51、鵝毛大雪:形容雪花很大,像鵝毛一樣。

  52、彌天大雪:形容雪大。

  53、雪窖冰天: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54、冰天雪窯: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55、雪晴美景:雪地上的晴天,很美。

  56、玉樹瓊枝:雪掛滿了枝頭。

  57、銀蝶飛舞:形容雪花飛舞。

  58、風雪交加:有風又有雪。

  59、雪化冰消:冰雪融化。

  60、雪窖冰天:到處是冰和雪。形容天氣寒冷,也指嚴寒地區。

  61、大雪紛飛:紛:多而雜亂。雪花大量飄落的樣子。形容雪下得大。

  62、雪壓冬雲:即冬雲壓雪,指雪稠雲低的樣子。

  63、白雪晶瑩:白雪晶瑩剔透。

  64、銀光耀眼:形容雪花光潔,反射出來的光芒很耀眼。

  65、冰天雪窖:窖:收藏物品的地下室。到處是冰和雪。形容極為寒冷的景象。

  66、雪兆豐年:指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徵兆。

  67、鵝毛大雪: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68、潔白無瑕:潔白,指沒有其它顏色汙染的白色。無瑕:指沒有瑕疵(斑點)。原指純白無斑點的玉,現用來比喻沒有缺點或汙點。

有關四字成語13

  1.高飛遠走:形容離開某地,逃避到遠處去。

  2.魂飛魄散: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3.魂飛天外:形容萬分恐懼,或受到某種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4.雞飛蛋打:雞飛走了,蛋打破了。比喻兩頭落空,一無所得。

  5.雞飛狗叫: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直叫喚。形容亂成一團。

  6.魂飛膽裂: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同“魂飛魄散”。

  7.飛沙走石: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8.飛鴻印雪:比喻事情經過所留下的痕跡。

  9.飛黃騰達:飛黃:傳說中神馬名;騰達:上升,引伸為發跡,宦途得意。形容駿馬奔騰飛馳。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

  10.飛蓬隨風:枯蓬隨風飛。比喻人沒有主見,態度隨著情勢而轉變。

  11.飛沙走礫:沙:沙土;礫:小石塊。沙土飛揚,小石塊滾動。形容風勢很猛。

  12.飛蛾赴火: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13.飛芻輓粟:飛:形容極快;芻:飼料;挽:拉車或船;粟:小米,泛指糧食。指迅速運送糧草。

  14.飛土逐害:拋擲土丸以逐禽獸。

  15.飛簷走壁: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簷,越過牆壁。

  16.飛來橫禍:意外的災禍。

  17.飛謀釣謗:以流言蜚語陰相攻訐。

  18.飛鷹走狗:放出鷹狗去追捕野獸。指打獵遊蕩的生活。

  19.飛鷹走犬:指打獵遊蕩的生活。同“飛鷹走狗”。

  20.飛珠濺玉:形容水的飛濺猶如珠玉一般。

  21.飛龍乘雲:龍乘雲而上天,比喻英雄豪傑乘時而得勢。

  22.飛龍在天:比喻帝王在位。

  23.飛鸞翔鳳:指英俊才識之士。

  24.飛謀薦謗:以流言蜚語陰相攻訐。同“飛謀釣謗”。

  25.飛鳥依人:依:依戀。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比喻依附權貴。亦比喻小孩、少女嬌小柔順,可親可受的情態。

有關四字成語14

  專心致志 一心一意

  聞雞起舞 秉燭達旦

  篤學好古 發奮圖強

  持之以恆 夜以繼日

  韋編三絕 持之以恆

  堅持不懈 滴水穿石

  孜孜不倦 豁然開朗

  學而不厭 博學強記

  融會貫通 各抒己見

  集思廣益 書聲琅琅

  春誦夏弦 讀書破萬卷

  耳聞則誦 古為今用

  然荻讀書 融會貫通

  入主出奴 三餘讀書

  生吞活剝 書聲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萬世師表 文行出處

  不恥下問 學而時習之

  篤學好古 頓學累功

  不恥下問 積極上進

  困而學之 口耳之學

  困而不學 力學不倦

  斷織勸學 高才大學

  高才絕學 孤學墜緒

  高齋學士 邯鄲學步

  鴻儒碩學 宏儒碩學

  好學不倦 家學淵源

  績學之士

有關四字成語15

  (一) 春風及第 喜氣盈門

  (二) 革故鼎新 抬頭見喜

  (三) 日新漢德 天福華民

  (四) 江山如畫 日月皆春

  (五) 春風得意 麗日舒懷

  (六) 燕舞新春 平安無恙

  (七) 福壽雙全 舞樂翩翩

  (八) 百花齊放 萬馬奔騰

  (九) 喜氣盈門 梅傳春信

  (十) 慶雲躍日 芳草迎春

  (十一) 抬頭見喜 舉步迎春

  (十二) 柳綠春風 康平歲月

  (十三) 國家興旺 民眾安康

  (十四) 萬事如意 四時平安

  (十五) 百家有福 六合同春

  (十六) 春光播福 和氣致祥

  (十七) 四時吉慶 八節安康

  (十八) 天開景運 龍興華夏

  (十九) 吉慶有餘 百花獻瑞

  (二十) 聞雞起舞 躍馬爭春

  (二十一) 春光駘蕩 國步龍騰

  (二十二) 國光蔚起 民氣昭蘇

  (二十三) 風光勝舊 歲序更新

  (二十四) 月滿一輪 花迎春光

  (二十五) 實幹興邦 國光蔚起

  (二十六) 風舒柳眼 雪潤梅腮

  (二十七) 吉鬥臨空 祥光滿室

  (二十八) 白梅吐豔 黃菊傲霜

  (二十九) 舉步迎春 空談誤國

  (三十) 江山秀麗 人物風流

  (三十一) 桃李爭春 惠風和暢

  (三十二) 豐稔年華 鴻鵠得志

  (三十三) 閤家幸福 隨地有春

  (三十四) 勵精圖治 革故鼎新

  (三十五) 全家福氣 滿院春光

  (三十六) 國家安慶 人壽年豐

  (三十七) 竹報佳音 梅香鵲韻

  (三十八) 北窗梅啟 東院柳舒

  (三十九) 野雲歸岫 春舍澄空

  (四十) 晴舒柳眼 暖吐花唇

  (四十一) 太平有象 大造無私

  (四十二) 化臻上理 福享新春

  (四十三) 唐虞盛世 天地長春

  (四十四) 江山永固 祖國長春

  (四十五) 春風梳柳 喜鵲登梅

  (四十六) 物化天寶 人傑地靈

  (四十七) 金雞報曉 紫燕銜春

  (四十八) 空談誤國 實幹興邦

  (四十九) 花迎春光 勵精圖治

  (五十) 紅梅獻歲 喜鵲鳴春

  (五十一) 花香四季 月滿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