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日記> 精選生產實習日記模板彙總十篇

生產實習日記

精選生產實習日記模板彙總十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裡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產實習日記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產實習日記 篇1

  3月5日星期一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也是為期三週的生產實習的開始。上午,我們開了一個生產實習的會議,由指導老師給我們講了實習的目的,要求,佈置了實習任務,計劃安排。並由專門老師詳細講解了T68是臥式鏜床的工作原理及電氣控制線路。強調了在實習中應特別注意的技術性環節。透過閱讀發下的實習資料,我大概瞭解鏜床的效能指標,以及我們要完成的工作。即用PLC設計程式,用觸發器來控制主電路的工作,來完成主電動機的正反向啟動與點動控制,主電動機的反接制動控制,或進給變速時的主電動機的緩轉控制,以及主軸箱,工作臺或主軸的快速移動等操作。下午老師領我們參觀了實習地點,演示了一臺已經除錯成功的鏜床控制系統。看著由觸控式螢幕控制的PLC,再由PLC控制接觸器的開通,閉合下的正轉、反轉、停止。我在問自己,我能不能也漂亮的完成這個控制系統呢?隨後,老師給我們發了工具包和線路板。線路板是去年同學實習用過的。看著上面錯綜複雜的接線,以及陌生的器件,我感到了實習的壓力。當把接線板上的線都拆下來以後,今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這是新鮮充實的一天。

  3月6日星期二

  由於硬體部分需要在一個星期內完成,還剩下四天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為此,我為剩下的四天做了一個計劃,今天進行元器件的佈局,以使器件擺放整齊,美觀,更重要的是擺放位置恰當,更好的滿足器件的功用,為此,我們組成員沒有基於去安裝,而是審慎的討論合理的佈局方案,大家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把優點綜合起來,並借鑑其他組的經驗,佈局出籠了。我們就開始鑽眼把器件安放在板子上。由於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佈局上,所以,器件的擺放合理、美觀。不像有的組,只顧美觀,但忘了器件擺放的合理性,而出現了返工的現象。

  3月7日星期三

  按計劃,今天要接線了。由於晚自習的時間要用來複習考研的課程,所以實習的工作只能擠到白天來做。我仔細閱讀分析了鏜床控制的原理圖,以及各項功能是如何實現的。經過分析發現,要實現控制還是比較簡單的。象電動機的正反轉,反接制動三角形接法使電機高低速轉換等,都是我們PLC課上重點講解的內容,我心裡有底了。對完成這次實習任務充滿了信心。經過緊張的工作,思考,佈局圖終於完成了。還剩兩天的時間。心想,兩天足夠把線接完了。

  3月8日星期四

  真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本以為佈線圖都出來了,把線接起來不就是照葫蘆畫瓢嗎?那還不容易。可實際動起手來,可就找不著北了,繼電器、空氣開關、限流電阻、熔斷器、熱繼電器等器件雖然在課本上都介紹了,但沒有實際用過,而且器件上的接線電很多,這真有點不知道往哪裡下手,瞪著眼睛乾著急。老師也發現了同學們的問題,為此,組織同學集合,為大家介紹了各種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及怎樣接線。聽完後,同學們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怪不得古人一直倡導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行啊!今後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注意這一點。有了老師的指導,同學們的進度明顯加快了。我們組也熱火朝天的幹著,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3月9日星期五

  今天是接線的最後一天,我們的任務還很重,為此我提前一小時去了實習地點,加班來做。看似簡單的接線工作做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剪線、剝線、把線彎好,最後連上,還要把走線槽安上去,再有一小時接線就要完了,可這時下課的時間到了,只好心不甘情願的收拾工具,緊張充實的第一週實習結束了。

  3月12日星期一

  本週的任務是PLC程式的設計及觸控式螢幕控制設計。本以為由於對鏜床的電氣原理圖有了深入瞭解,編軟體程式是比較容易的事。照搬原圖就行了,可在實際的編寫的過程中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電氣圖中的線能夠交叉,但程式、梯形圖中的線不能交叉,而且由於程式模擬器件的開通關閉非常迅速,幾乎沒有延時,而電氣元件的閉合卻有動作時間,為了避免出現短路現象,也需要在程式中的低速轉換和反接制動上加時間繼電器完成延時。經過一天的緊張工作,終於熟悉了PLC程式的編輯軟體,而且梯形圖的大概狀況也有了眉目,就等明天繼續完善,然後上機測試了。

  3月13日星期二

  上午,經過對程式的反覆的仔細檢查,並借鑑了其他組的長處,對程式進行完善,終於完成了,緊接著就要上機除錯了,看著自己的程式輸入了電腦,連線上了PLC電源,那時的心情是那樣奇妙,緊張充滿期待,害怕卻又熱烈的期待著結果,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就像等在產房外面的丈夫,關心著孩兒是男是女,是否健康。點動、常動沒有問題,可是緩動和反接制動出現了問題,把程式拿回來重新檢查,原來是編號輸錯了,怪不得緩動不起作用呢,自己太粗心大意了。剩下的就是反轉時反接制動有延時,但是正轉時制動卻沒有延時。這兩個功能是一樣的,程式應式對稱的,這可就奇怪了。問其他組,有的也有這樣的毛病,反覆思考也不得其所以然。只好去問老師,老師好像對這個問題也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沒辦法,只好先把這個問題放下來,來編輯觸控式螢幕的程式。

  3月14日星期三

  把昨天的問題放下,投入到觸控式螢幕的編輯上來,首先是熟悉easybuider的介面及各個圖示的作用,經過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摸索對我們需要用到的幾個常用的功能有了一定的瞭解。為了將人機介面設計的美觀、實用、友好。幾個方案在腦中閃現,經過一個一個的試驗,終於選定了一個樸素、大方的方案,它和一般機器的觸控式螢幕差不多,比較樸實、大方,不像有的組那樣設計的象是藝術品,或是招貼畫,有的甚至把按鈕設計成了卡通形象,感覺不是工人用的,倒象是給小孩玩的遊戲機介面。看著自己的作品,心情是那樣的激動。盼望著明天的除錯順利透過。

  3月15日星期四

  今天是程式除錯的最後一天,經過最後的檢查,我們又將程式輸入電腦,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除錯。開啟觸控式螢幕,一個功能一個功能的測試,透過。除了制動設有延時那個功能。沒辦法,只好留著這個額問題了。憑我自己的能力是解決不了的。最後,按老師的要求觸控式螢幕上增加了電氣控制和觸控式螢幕控制的選擇開關。程式的編譯工作就在一點點的遺憾中完成了。

  3月16日星期五

  我們又回到接線的地方,來繼續做我們未完成的工作。經過一個小時的努力,接線終於告一段落。然後是線路的檢查工作。由於別的組已經基本上做完了,我們心裡有點急。我們只是草草的用萬用表簡單測試了器件能否順利接通,有沒有虛接的地方,經過檢查發現停止的按鈕壞了。換了之後,一切OK.今天的工作上午就完成了,下午不用去了。終於有屬於自己的半天了,心裡面很高興。期盼著下星期的正式除錯。

  3月19日星期一

  今天要進行正式的除錯了,我們組排到了第六組,時間很充裕。感覺自己的作品很完美,就很輕鬆的在那裡坐著和同學聊天。一個小時過去了,第一組沒調完。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調完。我有點兒坐不住了,跑到除錯廠裡看看出了什麼問題,我們的作品中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毛病。第一組的程式是除錯透過的呀,那可能是硬體出了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一步步排除了故障。等到完全除錯成功,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主要毛病是延時那裡做的不好。為此我檢查了自己的程式,又為高低速轉換那塊增加了兩個時間繼電器。等到下班了,第二組也沒除錯完。

  3月20日星期二

  經過昨天晚上的深入思考和PLC程式設計高手的指導,我終於找到了反接制動時沒有延時的原因。PLC程式執行時是按順序一週周掃描的,前面的程式對後面的程式產生了影響。為此在程式中增加了一對互鎖裝置。理論上的問題解決了,就等著實踐的檢驗了。接下來的幾組進行的比較快,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很快解決了。下午三點時馬上就要輪到我們組上機除錯了我們對PLC的供電進行了改進。直接由火線供電,而不是經過空氣開關,以免對空氣開關產生影響。檢驗我們的時刻到來了。四點,我們開始接電動機的線,接電源線,接速度繼電器。接線完成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測量了幾個關鍵部件的電壓,正常。好,接通電源,合上開關,正式除錯。點動沒問題,長動沒問題,反接制動正常。我懸著的心放下了一些。這可是我們最有可能的出毛病的地方啊。接著是高低速轉換,動作要求有5秒的延時,在那5秒的等待中,心在怦怦的跳。周圍的一切彷彿都安靜下來了,包括那旋轉的電動機,心裡默默的數著1、2、3、4、5,接觸器動作了,成功了,心裡真是太高興了,沒想到我們的除錯這麼順利,看著表4:30,太快了,比預計的快多了。這標誌著我們的實習基本上圓滿完成了。為此,我們除錯完的幾組晚上到學校外面大吃了一頓,以示慶賀。

  3月21日星期三

  由於我們組的除錯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寫實習報告了。電氣佈局圖、接線圖、PLC梯形圖等一樣樣完成了,期待著明天去工廠實習,說實話,真希望是今天去工廠參觀,因為明天是中秋節。聽今天回來的人說參觀很有意思,就是太累,尤其是中午他們頂著烈日走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到晴綸廠,聽老師說我們明天中午會坐車去晴綸廠,心裡又感到有些慶幸,幸虧今天沒去,否則沒得車坐,真是世事難得兩全其美,盡如人意啊!

  3月22日星期四

  今天是中秋節,我對自己說了一句話:中秋節快樂!呵呵,自己給自己一個祝福。今天天氣還不錯,我們首先參觀了渤海鋁業公司。首先由工程師們為我們介紹了該廠的'概況、一些生產的流程和技術特點,以及用到的生產裝置,然後就在工程師的帶領下去車間參觀。我們基本上是按生產流程參觀的。看著鋁錠經過一步步地加工變成型材和薄薄的鋁箔,我在心裡暗暗驚歎人類的聰明才智。中午,我們在渤鋁中渡過了快樂的中秋節。經過短暫的午休,我們驅車去了晴綸廠。在該廠總工程師王總的帶領下,參觀了該廠。在談到一套關鍵的控制裝置時,王總說:該裝置僅僅是幾個控制櫃和幾個軟體,就花了他們1000萬,佔該廠全部投資的10%。同時又談到義大利的晴綸生產線幾乎實現了全部自動化,偌大一個車間只需3個工人,而這需要1億元的投資,這個專案在中國還辦不到。希望我們這些控制專業的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降低控制系統的成本,為祖國的工業自動化做出應有的貢獻。這對我是一個激勵。透過參觀,我看到了自動控制專業的一些應用,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3月23日星期五

  今天是實習的最後一天,緊張而又充實的實習就要過去了。在這三週裡,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結合,增加了我們動手的能力,收穫頗豐。下午老師給我們開了一個總結會,總結了這三週實習的經驗教訓,並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以便更好的為明年的同學做準備,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實習正式結束了。在這次是西中,我收穫很多,感謝這次生產實習,感謝這次實習中的指導老師和給予幫助的同學們,謝謝!

生產實習日記 篇2

  南京高溫依舊~還好工地上的混泥土養護需要澆水,多少能幫助降降溫。今天仍然彈線,小李說昨天我走後,張頭說誤差太大,有些地方要重彈。我覺得彈線實在是件無趣麻煩的事情,就找機會和小李瞭解瞭解情況,小李是學施工技術的專科生,也是來實習的,不過他的實習時帶薪的,他和施工員們一樣,2周250的生活費,最後記工錢~

  今天有件小事,彈線的時候,張頭讓小李量70公分的距離,小李畫好後,張頭隨意瞥了一眼,說他昏了頭,量距只有67公分,結果一量,果然,之後,我和小李感慨了半天張頭眼睛的毒辣。

生產實習日記 篇3

  今天放線,跟昨天一樣,透過昨天和今天的實踐,我對“平水”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地概念,“平水”其實就是將標準的水平標高引向將要施工的牆體。即畫出牆體的某個對施工定位極其有意義的水平線。一般情況下采離樓板一米高,當然這要從首層的水準點引上來的。

  “平水”其實是水準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一個典型的應用。平水的過程首先是選擇測站。測站的選取要保證標準水準點與測站和測站與所要“平水”的牆體間的視線暢通無阻,而且儘可一次測量到儘可能多的牆體。隨後,支架水準儀,調平、調焦、讀出標尺的讀數。接著,根據讀數和水準儀把水準點引到其他牆體上並用紅色鉛筆作出標記(一般每牆一面畫兩個點,分別在牆的兩側)。最後利用兩點一線彈好墨線。說的好像還挺複雜的,但實際上做起來也就那麼幾步,他們來了半年一年的施工員做起來更是小菜一碟,想都不用想,效率很高。不過很辛苦,這麼熱的天,幾個小時這麼曬著,額,我得努力考上研究生。。。讓進入施工單位成為小機率事件。。。

生產實習日記 篇4

  實習已經接近尾聲了,明天就是最後一天,張頭跟我說,最後兩天就別去工地了,都是之前你看過的內容,之後他拿來了些施工圖讓我看,還教育我看圖的重要性,他說看圖要了解結構的柱距、柱網尺寸;柱和梁的斷面、高度和跨度;圍護牆體和柱軸線之間的尺寸關係;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子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以及搭接要求;箍筋的規格、間距、和強度等級;每層柱及柱的配筋量的變化;梁的配筋要求及每層梁及梁的配筋量的變化;板的配筋要求等;瞭解各層所用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抗滲、抗蝕、防腐等。張頭還告訴我,圖紙的稽核主要是為防止一些圖紙的矛盾對施工的影響,如建築標高與結構之間是否矛盾,管線的安裝對結構是否有影響,圖紙的設計是否能夠實現等。

生產實習日記 篇5

  我實習的地方離家一小時車程(腳踏車),上午一大早去工地見了生產部經理吳經理,我本以為年齡總得40+,結果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上午沒有進施工現場,和吳經理談了很多,畢業後的流向,施工單位的運作,人員啟用等等~ 工程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工地上的工人,技術人員看上去也比較輕鬆,並沒有原本想象中的忙碌景象。

  工地的中午十二點半開工,一點左右我跟著幾個技術施工員戴著安全帽正式開始了我的生產實習。南京最近一直持續高溫,今天最高有36度,今天得蛻層皮了~施工員的年齡都不大,跟我相若,幾個小兄弟告訴我我來的不走運,正好開始放線,比較辛苦。

  跟著施工員給剪力牆、門洞放線。隨後,他叫我門跟他一起去三樓“平水”。剛聽到“平水”二字我一頭霧水,到了現場才知道是進行水平線的定位。 現場施工的時候,施工員問我要不要試一試。如此好的機會,豈有不試之理,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於是我又有了一個實際操練的機會。對於水準儀的操作在學校的時候已經操作過,但實際操作的機會較少。熟練程度就可想而知。事實上在操作過程中還是犯了不少錯誤,比如在觀測基準線的時候不是把尺的下端貼住基準線,而是想的到一個整數而去調整標尺。這是明顯的概念不清晰。好在施工員及時的給我提出來;再者,在十字叉絲模糊的時候,未能及時的使用目鏡去調整其清晰度。

  開始兩小時,我興趣正濃,滿頭大汗跟著一起,但是兩小時已過,反反覆覆的工作消磨光了興趣,疲乏感一時上湧,再堅持一小時後結束了今天的工地之旅~

生產實習日記 篇6

  在過往的一週工夫,經過上課和在公司群體裡的所見所聞所感,簡直獲益很多勞績匪淺,在這就說說我對所學知識的明白和一些個人的愚見。老土一點,把企業比如成人,制度是骨幹,機制是肌肉,則管理職員便是神經,骨髓為培訓,專案部門為內臟,員工為血液,最後我們的嚮導才是大腦。下面重要說前四方面。

  十分輕鬆地就能明白,所謂無規矩不可週遭,古人的世界觀認為天位圓蓋職位地方方正,古周遭之意便是世界,有規矩才能成就一個企業以致是一個世界。事事有據可依則事事可令行剋制,特別是對於物盛行業來說,制度必須堅持,消費一環接一環,到處犯錯喪失會很大,換而言之便是風險可控性低,這不切合公司的長處。一家樂成的公司,他的制度甚至表如今每一個員工身上,劃一的事情裝,範例的物品擺放等等微小的事物。制度,是一家公司的骨幹所在,他是大廈的地樁,他是大樹的軀幹,他支撐著公司的正常運轉,堅持制度化管理切合“軍隊+家庭”的理念必要。

  一、機制—肌肉物流實習日記

  經過物流公司或有物流業務的相關單元的消費練習,讓本身對公司的性質、經營方法、消費流程和營運情況獲得初步認識,同時,聯合所學專業知識,觀察和相識物流業務的運作特點、業務要求和重要辦事專案,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和畢業後走向事情崗位打下底子。

  二、練習工夫:二零零七年玄月三日始至二零零七年玄月二一日止

  三、練習所在:新疆烏魯木齊

  四、練習單元和部門:新疆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倉儲部

  五、練習內容:

  玄月三日中午我和班裡其他幾位同硯來到了新疆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倉儲部開端為期三週的消費練習。憑據相識:新疆中郵物流公司建立於二零零二年一一月,是由擁有物流運營經驗的新疆郵政直遞局和烏魯木齊市直遞局組建的,隸屬於新疆郵政局。賣力全疆郵政物流辦事事情。是一家集倉儲、封裝、配送、加工、理貨、運輸和資訊辦事於一體的當代化綜合性物流企業。 我們這次練習的任務是相識該公司設立於烏魯木齊火車南站相近的大型倉庫的倉儲業務流程。

  制度—骨幹物流實習日記

  基本倉儲所觸及的重要是物資入庫、出庫及保管。

  入庫方面要求驗收合格後方可入庫,入庫後要登記批號、數量和貨位號。

生產實習日記 篇7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經過了昨天的生產實踐實習,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

  今天領到了安全帽,戴著紅色安全帽和手套去實習,大家都感覺很興奮很有意思。到達公司後,首先我們幫忙搬運了些公司辦公需要的一些物品,也走進了公司的辦公樓轉了轉,看著大家忙著工作,努力地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和昨天一樣我們開始切割鋼板,完成著交給我們的生產任務,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搬運鋼件,有的負責切割,有的負責搬運切割下來的部分擺放好,都忙的不亦樂乎,體會著這生產實習中的快樂和滿足。

  在完成任務後今天的實習就結束了,今天的是實習讓我明白了勞動是最光榮的,還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也體會著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

生產實習日記 篇8

  6·28宇海電子陶瓷廠

  我看到右邊院牆上的一塊牌子上寫著“濟南大學教學實踐基地”,我心裡嘀咕著,這裡到底是個什麼地方啊?下車後才弄發現原來是家老工廠,現在的名稱是淄博宇海電子陶瓷有限公司,廠址為淄博市博山區趙莊河東街49號。

  淄博宇海電子陶瓷有限公司(原淄博無線電瓷件廠)創建於1966年,是全國最早生產敏感元件與感測器的專業廠家之一,是中國鐵電壓電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員單位。公司現有員工228名,各類技術人員54名,固定資產800萬元,廠房面積8993。69平方米,佔地面積20324平方米,用於敏感元件與感測器的專用裝置150多臺(套),具備幹壓、軋膜、等靜壓成型的先進工藝手段及加工平面、外圓、內圓、球體等其他異形元件的高精度裝置,並擁有完善的質量監控系統。

  淄博宇海電子陶瓷有限公司是全國生產敏感元件與感測器、尤其是敏感元件品種較多的企業。有水聲、電聲、超聲、計量、通訊、探測、自動控制、引燃引爆等用途的成熟材料配方30多個,每年為國內幾十個行業、四百多個廠家及科研單位提供上千個品種的產品,為我國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海上第一條等浮電纜的研製、海上運載火箭的發射、第一顆人造通訊衛星的發射等重點工程配套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多次受到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國防科工委的嘉獎。部分產品出口國外,企業在國際國內贏得了較高的聲譽。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治廠方針,堅守“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原則,以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為目標,以加快科技和科技成果轉化為前提,與數家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

  排好隊後我們被分成兩組,分別有一個技術人員帶領我們參觀。帶我們這一組參觀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一問才知道,他竟然跟我們學的是同一個專業。他首先帶我們來到第一個環節——配料室。這個工廠主要生產壓電陶瓷,原料為氧化鋯、氧化鈦。各用一個大盤裝,一盤有50公斤左右,用天平配料,採用人工配料方式,一次配5公斤。

  第二步是混料。配完料後要進行混料。混料有三種方式:攪拌,滾動和振動。其中攪拌和滾動介質是水,如果原材料中含有溶於水的物質則只能選振動的方式。

  第三步是預燒。用壓力罐將料漿中的水壓出,壓成料餅後進行預燒,讓配好的料在850~950度的溫度下進行反應。預燒在隧道窯(臥窯)中進行,由控制櫃控制。預燒溫度根據料不同而有變化。非BT的預燒溫度為850~950,BT的為1100~1200。隧道窯中採用了熱電偶來傳熱。燒成溫度為1250~1350。燒成前要進行排塑,用隧道窯,隧道窯內溫度630度,燒結時間為22~24小時。產品形狀不一樣,溫度也不一樣。而燒成採用的裝置是JLS150型立式爐,宜興市飛達電爐電氣裝置廠出產的。料從進下出,熱氣下進上出,形成對流。窯內溫度為1200~1350,立式爐的保溫性比隧道窯好。

  第四步為成型。成型分為自動成型和手動成型,形狀複雜的用手動成型,大批次生產的時候用自動成型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用手動成型。成型之前的一個過程是加PVA粘合劑造粒。PVA是一種高分子,高溫揮發。成型方式有三種,分別為:幹壓。等靜壓,扎膜。幹壓和扎膜在成型前都必須加PVA,等靜壓可以不加。等靜壓也叫靜水壓。壓成快沉浮24個小時破碎過篩先過40|30目取之間顆粒可成型。原料成型後要對原材料進行取樣檢驗,用標準片20*2檢驗原材料是否符合標準。

  第五步,加工,分為加工粗磨和加工細磨。加工細磨有四道平磨機,加工粗磨加磨砂——金剛砂。參觀完粗磨和細磨後,師傅又帶領我們分別參觀了磨外圓,內圓,斜面,平面。

  第六步:上電極,塗銀漿。在燒成好的陶瓷表面鍍氧化銀,在700~800攝氏度的溫度下

  加熱,氧化銀分解。給壓電陶瓷上電極,極化後用電容紙包起來,不讓銀氧化。燒銀後極化具有壓電效應,

  第七步為測試,測試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1、電容;2、頻率;3、介電常數;4、阻抗;5、諧振頻率;6、反諧振;7、幾點阻礙使電軸趨向一個方向,給它一個電場;8、損耗(介電);

生產實習日記 篇9

  今天的內容沒什麼特別,還和昨天一樣,放線。不過今天還是有一些小小的得意。張頭有事,任務全部交給了我們幾個實習生,不過其他的實習生都是學施工技術的。我和搭檔是最快完成的一組。雖然不是什麼有難度的活兒,但是至少至今已經能比較熟練,且有條理的完成了。

生產實習日記 篇10

  從炎熱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我在車間感受非凡;從冷軋工序的又累又髒到酸洗工序的刺鼻難聞,我深深感受公司員工的勤勞與辛苦;從根本不懂鋼管生產工序的我到如今至少略懂一二的我,我深切感受公司領導的關懷以及各工序段員工的細心教導。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激勵我奮鬥,使我進步的源泉。

  各工序段的實習順序差不多是跟著鋼管的生產工序來安排的,具體是冷軋、冷拔--固溶--矯切--酸洗--成品檢驗。之間另外的一些工序(如:修磨等)也在空餘時間向老員工學習,以解答心中疑問。

  實習下來,也想談談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不完整的知識說說個人的一些想法。覺得荒管的質量、冷軋工序的好壞是決定做合格成品鋼管的保證。荒管原料的質量好,說明各種金屬材料的性質好,使冷軋工序便於加工。然後配以無損壞冷軋機的規範操作,就能軋出標準的外徑、均勻的壁厚以及減少裂縫的產生率。

  當然,也不是說其他工序不重要。要做出質量合格的成品管,也要配以其他各段工序的正確操作。例如,固溶處理的好壞決定著鋼管的耐腐蝕程度,影響其使用年限;成品檢驗工作的仔細與細心程度,關係著是否有不合格品流出。

  除此之外,最想說的是一個好的公司也要有良好的管理方法。我個人愚昧的想法:最好的管理方法是,拿你最希望別人管理你的方法,去管理你的下屬。

  最後我想說的還是那句話:謝謝所有關心的朋友們,我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