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學案案例

《醉翁亭記》學案案例

《醉翁亭記》學案案例

  《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山水散文,分享了《醉翁亭記》學案,歡迎學習!

  學習目標:

  1. 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理解文章內容。

  2. 學習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 體悟歐陽修“與民同樂”的社會理想和政治理想。

  4. 背誦全文。

  預習案

  一、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所作散文說暢達,抒情委婉。本文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慶曆5年( 1045),歐陽修因支援范仲淹政治改革,上疏為其辯解而被貶為滁州太守。第二年,寫了本文。作者寫此文時不過38歲,文中所說“年又最高”“蒼顏白髮”,都是誇張的寫法。

  二、掃除閱讀障礙

  1.朗讀全文,並圈畫自然段序號、生字生詞。(邊讀邊圈)。

  2.查古漢語字典解決字詞讀音問題。

  3.再讀課文,要求:讀的正確,讀的流利。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藉助註釋及工具書逐句逐段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並標記翻譯中出現的問題。

  2.給加點字的注音

  林壑尤美 觥籌交錯 林霏開 樹林陰翳 泉香而酒洌 巖穴暝

  傴僂提攜 蔚然而深秀 山餚野蔌 晦明變化 頹然乎其間者

  釀泉為酒 射者中 滁 壑 琅琊 潺 朝而往 弈 輒

  3.概括每段的內容。

  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

  探究案

  1. 作者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醉翁亭?寫醉翁亭的目的是什麼?

  2. 課文中那些句子描繪了醉翁亭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

  3. 除了醉翁亭的“山水之樂”讓作者“得之心”感到“樂亦無窮”外,作者還感受到怎樣的樂?

  4.從全文來看,作者想寫“醉”還是“樂”?二者有什麼關係?

  知識拓展

  成語

  【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互動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峰迴路轉】 亦作「山迴路轉」。

  ①謂山勢曲折,道路隨之迂迴。

  ②今常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後,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後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也比喻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本謂水位下降後石頭顯露出來。後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

  【山餚野蔌】 野味和野菜。亦作「山餚野湋」。

  【風霜高潔】 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前呼後應】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後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創作背景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援韓琦、范仲淹、富弼、呂夷簡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夏竦之流。韓範諸人早在慶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外甥女張氏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卻不思進取、沉溺於現狀,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睜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悲傷又有一份歡喜。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