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三單元]說說我自己>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1

  近日,偶然在娛樂新聞上看到令人感動的一個畫面,就是我的男神陸毅,他在課後去接自己的女兒貝兒時,大手緊緊地牽小手,寬大的肩膀上揹著貝兒可愛的小書包,讓人好生羨慕。仔細一想,從小到大,大人們不都是在教育我們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

  記憶裡,那個擁有稚嫩臉蛋,話語表達得都不夠清晰的我,而我的家離學校又遠,所以從小讀一年級開始,我就過上了住校留宿的生活,也就是隻有周末才能回家。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自己好勇敢,好勵志,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

  當深夜媽媽為你整理收拾書包,早晨書包背在爸爸肩上,而你卻只是幸福地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輕輕鬆鬆,蹦蹦跳跳地去上課時。我已學會自己做完作業便收拾好東西,準備好第二天上課所需要的資料,自己從宿舍去學校了。當你一回到家,一股香味撲鼻而來,那是家裡人早已為你備好的美味佳餚時,我已學會自己洗好飯盒,迫不及待的去飯堂打飯吃了。當你還懶得把衣服放進洗衣機了洗,等待著家裡人能幫你時,我已把衣服高高的掛起晾乾了……

  時過境遷,我很慶幸,在我還懵懵懂懂之時,家裡的長輩沒有過多的溺愛我,讓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成長,沒有養成依賴別人,懶惰的壞習慣。如今的我,即使是面對困境,也能夠自己獨立解決,這都源於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始至終,都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尤其是作為家長,家長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一切都放在孩子面前,不捨得孩子吃半點苦。殊不知,正是源於父母親的多餘溺愛,會潛移默化地給孩子的未來造成多大的影響,而孩子只有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才能更好的成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2

  很多人都已經12--16歲,自己的衣服、襪子、鞋子都不是自己洗的,而是媽媽洗的,甚至自己到22歲時都不是自己親手洗的,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母親,母親是多麼的可敬,自己是她一把一把的教起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今天我乘著自己沒事幹時,把自己要洗的鞋子拿出來,打算自己洗乾淨,使媽媽的負擔減少一點。

  剛開時,我把鞋子浸溼,等鞋子完全浸溼後,就把鞋帶從鞋子裡抽出來,塗滿肥皂,用刷子用力的刷著鞋帶,刷到1—3分鐘後,把髒水擠出來,放到搓衣板上使勁的搓,等一分鐘後,用清水洗,才可乾淨,像剛剛買來。

  最重要一步還在後面呢!把剛剛才浸溼的鞋子,用肥皂把它擦個全身遍,用刷子輕輕地刷鞋子的外面,以免把鞋子的外膜給刷掉了,那樣鞋子就不好看了。俗話說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就像刷外面的一樣很容易的,但是下山就很難了。裡面的空間很小,特別是在腳尖的地方,空間就特別小,就像懸崖一樣,沒法下手。我只能向媽媽請教秘方才行,媽媽就教我把鞋子倒過來,從鞋子的兩旁人手,在從下面入手,我聽了感受很深:原來洗鞋子還有這麼多的知識,以前我以為洗衣物根本不用腦子,也沒有知識在裡面!現在我就做了這麼一點活,就很累了,那麼媽媽天天為我們洗衣服就更加累了。

  在這裡我要向許多同學們說,不要讓你們的母親更加累,每次回家要幫媽媽多做一點家務事,減少一點疲勞。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3

  今天,我們搬家來到了五號樓,我們住的這個房間又寬又大,比我原來的房間大多了,我也有了自己的房間,一個屬於我的小天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忙了半天,我躺倒自己的床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我醒來時,發現媽媽在不停地整理他房間裡的東西,雖然她已經是汗流浹背,但還是不停的幹,還發現媽媽明顯比以前瘦了很多,臉還有些發黃,爸爸也一早到公司上班了,心想:媽媽和爸爸這麼辛苦,幾乎沒有空閒的時間,正為他們擔心啊!我看了看他們,又看了看自己的床,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被子應該怎麼疊呢?”我自言自語道。忽然,我回想起了媽媽是怎樣叫我疊被子的。我先把被子開啟,由下往上折了一小半,再由下往上折了剩下的那一半。結果一邊高一邊低了。

  這下我得重新折了,我垂頭喪氣的想。這時,媽媽發現我折的不好,並沒有批評我,而是細心地對我說:“小愉,疊被子的時候要分左右折,折的時候要把腳對齊,被子拉平整。”“是”,我對媽媽敬了個禮,笑了笑說,“我知道了!”

  我按照媽媽說的話,分兩邊折,果然一下子就摺好了。看著折的整整齊齊的被子,看著滿臉笑容的我,媽媽欣慰的笑了。疊完被子,我又開始整理自己的小房間,媽媽摸著我的頭對我說:“孩子,你終於長大了,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我為你感到很驕傲。”作為獎勵,媽媽送給了我兩本書和一個小燈。這個小燈的形狀是一個在蹦跑的小人兒,他好像也在蹦往自己的目標,獨立的成長呢!

  現在,我不僅僅會疊被子,還會扎辮子、洗褲子、掃地和洗頭。在這一次有一次的實踐過程中,我不僅僅獲取了許許多多的經驗,而且在這實踐的過程中慢慢成長,跌倒了爬起來,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4

  在補習班時,看到一幅很有趣的漫畫,名子也特別引人注意,這部漫畫的名字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幅漫畫主要寫了:一個女孩兒在床上看書。然後她的母親,端了洗腳水,並問了小女孩兒一句:“看什麼書呢?”小女孩兒享受著把腳伸了進去洗腳盆,一副開心的樣子對媽媽說:“書名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接下來,媽媽認真的幫小女孩兒洗腳,不一會兒,媽媽就端著洗腳盆起身準備離開,臨走前,對小女孩兒長吁道:“什麼時候能自己做啊?”話音剛落,小女孩就羞愧地撓撓頭。

  如此簡單的一幅漫畫揭示了一些道理,諷刺了一些在生活中不會自理的人。一直要依賴父母的人。也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自理,不能一直依賴父母。

  還有一些事例可以證明,沒有自理是多麼可怕。比如我的老師跟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學生因成績優異被哈佛大學錄取了,可她卻面對著一個大問題,不會自理。她平時的.早餐都是爸爸媽媽幫她準備。而且她不會疊被子。她去哈佛待了兩個星期就不行了,實在不能離開父母,只好放棄學位回國了。

  這個事例告訴我:要學會自理,才能在社會中立足。

  在此我呼籲大家:應該學會自理,不能過多依賴生活中的人,要學會 獨立自主,才能更好的在生活中立足。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近,這句話常常掛在我嘴邊,成了我的口頭禪。

  這還要從一則電視廣告說起,電視上那個年紀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為了不讓媽媽太勞累,自己在家悄悄地洗了一大盆衣服。當時,我看著電視臉上直髮燒,想起自己常常衣服髒了就往盆裡一扔;吃完飯就把碗一丟;早上起來連被子也等著媽媽來疊……真是慚愧萬分!從那以後我就暗下決心:我已經長大了,要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天一早,媽媽還象往常一樣來幫我疊被子,我連忙攔住媽媽:“媽媽,我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我要自己做!”在媽媽疑惑的目光中,我終於把被子疊好了。雖然著是我第一次疊被子,疊得歪歪扭扭的,還出了一身汗,可聽到媽媽的表揚,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還有一次,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想,這是我鍛鍊自己的好機會。於是我先把自己房間裡的書、雜誌分類擺放在書櫥裡,再把玩具一個個地擺放在床邊的架子上,然後用抹布把寫字檯抹得乾乾淨淨,最後再用吸塵器把地上的灰塵吸乾淨。我在欣賞自己打掃乾淨的小房間時奶奶來了,她看到這麼整潔的房間不相信這是我自己收拾的。當我告訴奶奶:“我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時,奶奶慈祥地撫摸著我的頭。我心裡樂滋滋的!

  現在,我會自己扎辮子;

  我會自己下麵條;

  我會放學自己坐車回家;

  …………

  我在不斷到告訴自己:“我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6

  現在的二十一世紀,家長對孩子們都特別嬌慣,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們自己做,就連洗臉刷牙這些小事家長也都給他們準備好了用品。也許家長以為這樣是為了不讓孩子們累壞,但是我卻認為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難道說,孩子們連自理的能力都不需要嗎?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勞不勞動不重要,只要他們的學習管住就行了,結果導致孩子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等孩子們長大,去外國留學了,連怎麼照顧自己都不知道,最後便一事無成。

  而另一些家長卻很注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從小讓他們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同時,也讓他們好好學習。到了以後,孩子們既照顧好了自己,又有一份好工作,有了一番大事業。

  對此,我還做了一些調查。

  鄰居王阿姨對此卻有另外的看法,她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應該在學習上下苦功,但是勞動有益身心,做好了原本該做的事以後,做些適當的家務是可以的,但不能因為這個而耽誤了學習。王阿姨既不嬌慣孩子,又不讓孩子太過於勞累,而且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種教育方法很好,但是也說明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而李叔叔就有意見了。他覺得,現在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快樂,那些家務應當讓他們大人去做。怪不得李叔叔的兒子長得又白又胖,他整天吃喝玩樂,什麼事也不用做。而且每當做作業,便把李叔叔叫來,教一題做一題,結果考試只得了5分。如果當時讓他自己做題目,而不是教一題做一題,就不會只有5分了。學校裡要自己盛飯菜,他卻什麼也不會,還要老師一步一步教他。這就更加說明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所以,我們要有自理的能力,不能“接受”爸爸媽媽的溺愛,因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文7

  在一幅連環漫話中;一位母端著一盆洗腳水來到女兒面前。女兒正捧著一本書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母親彎下她那工作了一天的腰給女兒洗腳邊問她;“看什麼書呢?”女兒很不耐煩地對母親說:“書名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女兒顯得很不滿意母親的嘮叨。母親臉一沉,端著洗腳水就走了,走的時候還說了一句:“什麼時候能自己做啊?”女兒不解地望著母親,在她眼裡,“母親”這個詞就是形同虛設。她認為母親就是一個“保姆”,是專門來伺候自己的。

  這雖然只是一幅連環漫畫,但是這種現象在社會上是隨處可見的。

  前不久,報紙報道了一位母親為了考上美國某著名大學的“神童”兒子能衣食無憂,不惜一切代價要拿到美國綠卡,去陪兒子一起去讀書。終於,兒子在母親的陪同下去了美國。她省吃儉用,變著花樣給兒子弄吃的吃好穿也好。幾年後,兒子找到一家好公司去上班,母親卻因為過度勞累而重病不起。自從母親病倒後,兒子就因為生活不會自理而被公司解僱。兒子要另找東家卻連連碰壁,最後落得淪落街頭這樣的悲慘命運。

  像這一類的事情還很多,這些人都是因為父母從小溺愛而造成的。所以,每當父母要替我們幹活是,請大家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同時,請天下的父母親不要過度溺愛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也要有個尺度。“不經歷風雨初中,怎麼有彩虹”。讓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