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精品】臘八粥作文集合七篇

臘八粥作文

【精品】臘八粥作文集合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粥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臘八粥作文 篇1

  時間像極了馬力十足的貨車,承載著生活的喜怒哀樂,一溜煙消失在我們的視線裡,都不會停歇片刻。不經意間,又近年關。突然就想起了臘八粥。

  “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破碴口,哈五九凍死狗,七九八九淨肚郎娃娃拍手,八九九九河開燕走,九九加一九犁鏵遍地走”。一到年關,母親總會嘮叨著教我們這些流傳了一代代的經典諺語,於是模糊朦朧的童年記憶裡就有了臘八娃娃的影子。

  母親說臘八娃娃是上天排下來管理百姓家的廚房伙食的,他怕敗家子媳婦們大吃二喝敗了家境。臘八這天早早的就騎在牆頭看著每戶人家的灶膛。莊戶人家日子一年四季過得緊吧,總想在過年時奢侈放縱一回。可臘八娃娃在牆頭看著呢。據說臘八娃娃最愛喝粥,一喝粥就會犯困。

  於是,人們便在臘八這天早早的起來熬粥,熬的又糊又香甜。然後乘天未亮就打粥去送給臘八娃娃喝,喝了臘八粥的臘八娃娃就會迷糊起來,不再限制人家的灶膛。也就是從這一天起,所有的煎炸炒燉就開始了,一直延續到二月二龍抬頭。

  在隆冬的清晨裡,人們早早的架起了鍋灶,整個村落家家戶戶都在熬粥。臘八粥是用小米熬的,母親會在粥裡放一些小棗,核桃仁和蕨麻,用文火慢慢地煨。絲絲香甜就從砂鍋的縫隙裡滲出來,瀰漫在整個空間。我們一溜趴在炕頭的被窩裡,看著母親在灶前忙活,偷偷的討論著臘八娃娃,討論臘八娃娃驚人的食量,母親便低聲的呵斥我們,生怕被他聽見了去。我們便躲進被子裡偷偷地笑,使勁下嚥著口水。

  粥熬好了,母親便莊重的盛一碗粥,趁著天黑讓父親去送給臘八娃娃。剩下的我們一搶而光,連鍋底焦糊的鍋巴都是上好的美味。粥喝完了,天還未亮,我們接著迷糊。

  早晨醒了,才想起了臘八娃娃。噠嘰個鞋子忐忑地去尋臘八娃娃。哪有臘八娃娃的蹤影,家家牆頭只剩下一片一片被糊上去的粥印。

  整個童年都裝著臘八娃娃的傳說,總是期待著臘八娃娃在某一個清晨裡和我邂逅。長大是沒有傳說的,也就沒有了期待,沒有了憧憬。只是年復一年百般無聊的打發著每一天。告別了那些古老的童話時,心也就一天天少了感動。

  家以外的世界也是沒有傳說的,我很少熬粥,即便是熬了點粥,也沒有母親的味道。可母親總會在臘八前一天就會叮囑我,“兆丫頭,明兒就是臘八了,記得給臘八娃娃熬粥奧”。母親沒有文化,也就很是迷信,對一切很是虔誠,敬畏。我總是欺騙她說熬了,在臘八這天會打罐八寶粥象徵性地喝上兩口。至於給臘八娃娃送粥,往那送啊,往人家樓牆上抹幾道粥印子,讓別人逮著還不扁死我。於是,臘八娃娃離我越來越遠,也使自己越來越孤單。

  然而在心裡面,永遠留著那個帶著紅肚兜,頭扎倆沖天鬏,胖乎乎的臘八娃娃,在牆頭開心喝著母親熬的臘八粥。粥的醇香瀰漫在了我記憶裡,那裡裝滿了母親的味道。

臘八粥作文 篇2

  我喜歡的粥有很多,皮蛋瘦肉粥、白粥、地瓜粥、玉米粥、南瓜粥……不過,我最喜歡的粥還是又香又糯的臘八粥。正巧,今天就是臘八節,快來和我一起來喝臘八粥吧!保證你喝了一碗就想喝下一碗。

  當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被拿上來的時候,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這碗臘八粥裡放了許多材料,有瑪瑙似的紅棗,有又香又脆的松子,有寶石般的紅豆,有胖娃娃般的花生米……

  爸爸告訴我說,臘八粥的作用可多了,有明目、養心、補血、清熱、改善腸道等。我聽了後說道:“哇!原來臘八粥有這麼多作用啊!”說完,我大口大口地喝了一些臘八粥。

  對了,我還知道一個關於臘八粥的傳說呢!從前,每當臘八節這天,就會出現很多妖怪。這些妖怪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紅豆。聽說人們生病都是這些妖怪乾的。深夜,這些妖怪還會去嚇唬小孩子呢!後來,人們想到一個辦法,每當臘八節這天都要用紅豆熬粥喝,這樣妖怪就不敢出現了。後來,人們養成了臘八節喝粥的習慣。現在,人們又在粥里加了很多材料,讓其變得更好喝,這就是臘八粥的傳說之一。

  美味的臘八粥給我們的冬天帶來的甜蜜,我喜歡這美味的臘八粥。

臘八粥作文 篇3

  人間煙火氣,最撫人心。

  臘月即農曆的十二月,也就是歲末,接近新年的味道了。沈從文筆下的臘八是一幅氣韻流動的風俗畫;冰心筆下的臘八粥蘊含著對母親最深的懷念;而老舍筆下的臘八則是北平的時代記憶。對我來說,臘八又是那不盡的相思味。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誌。臨近飯點,嫋嫋的炊煙蜿蜒於房頂上的天空裡,延續著千年來的鄉俗。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製作時也有精粗之別。先取豆湯和棗湯,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加入杏仁、核桃、桂圓肉,一邊煮一邊用長柄勺子來回攪動。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在舞蹈,鍋中的`紅棗、薏米和蓮子翻騰著,顏色紅潤,充滿棗、豆的甜香。窗外的冬陽,透過窗稜照進來,陽光的味道像是暖暖地融入了粥裡,臘月裡第一絲清香混著水汽氤氳開來。

  我捧著熱騰騰的臘八粥,小心翼翼地將嘴巴貼在碗邊,吹開浮於粥上的氣泡,輕輕地抿一小口,一股淡淡的清香便從舌尖一直流淌進胃裡,有流進了我的心田。我心生一股溫暖,這溫暖,不只是手中的一碗臘八粥,更是我愛的人和我所愛的人帶來的。此後的每年臘八,成了全家人心中最溫暖的節日。一碗濃郁的臘八粥,總是別有一番味道,無論是苦還是甜。"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平生。"這個普通的畫面,在臘八這天又顯得彌足珍貴。

  今年的臘八,我走上街去,去很久很久沒去過的小巷子。熙攘的人群來回穿梭著,苔痕斑駁的老牆無聲地詮釋著往事,小飯鋪的門口正熬著一大鍋臘八粥,那熱騰騰的水汽和鍋中翻騰的豆子,卻給予人一種"暖老溫貧"的感覺,一種溫暖和親情直達心扉。

  我們都一樣,都是大時代裡的小人物,過著自己的日子,在我看來,有一種暖,掛滿回憶的老牆。臘八,早已不單單是一個節日,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溫暖。是人們代代相傳的人間清歡,有多少的牽掛和不捨,回憶和感動在這時光中地久天長。

臘八粥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是臘八節。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臘八粥。臘八粥是用大米、紅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紅豆、黃豆、蓮子等,通宵熬煮而成。這樣熬成的臘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飄香。

  臘(là)八節是農曆(lì)臘月(十二月)初八,據(jù)說當年朱元璋(zhāng)在監牢(jiānláo)裡受苦時,當時正是冬天,又冷又餓(è)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dòn?)裡刨(páo)找出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雜糧(zálián?)。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áo)成了粥(zhōu),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把這鍋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dùn)。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jìniàn)在監牢中那個特殊(tèshū)的日子,於是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

  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是臘八節。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用大米、紅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紅豆、黃豆、蓮子等,通宵熬煮而成。這樣熬成的臘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飄香。

  除臘八粥外,還有臘八面等風味食品。它既可滋補身體,又是人們喜慶豐收的一種形式。

  臘八節過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夜間一天比一天短。從這天開始,人們就等著過春節了。

臘八粥作文 篇5

  在很久很久以前,蘇州的西園寺是一座很有名的寺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送禮來了一位自稱從天台山國清寺來的和尚,想在這裡住下來,禮佛修行。

  因為天台山國清寺也是相當出名的寺廟,所以,當西園寺的當家老和尚聽了別人的通報後,立刻就想見見這個專程來投靠的和尚。可是見到他後,老和尚卻異常的失望,因為眼前這個遠道而來的傢伙,不僅相貌平常,還是五短身材,簡直就像個普通的莊稼漢,看不出一點靈氣,根本不像一個和尚。

  不過老和尚認為人不可貌相,或許他是真人不露相吧,這也說不定,還是再觀察一下吧。老和尚親切的問他,叫什麼名字,都會幹些什麼,那個和尚都一一回答,原來他叫阿二,笨笨拙拙的,不會說法,不會念經,笨手笨腳,嘴巴也很笨,什麼事都做不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挑水種菜。就連普通的洗米,洗菜,削胡蘿蔔也不太熟練。看來真是個普通的莊稼漢呢。

  不過老和尚學的還是要給他一個機會的,於是就將他收留了下來,讓他在廚房裡做事,於是他就成了一個火頭僧,雖然淘米,洗菜,削胡蘿蔔這種事他不太會,但挑水種菜可是他的拿手好戲,接下來廚房裡的一切的粗活都有阿二一手包辦了,天還沒亮他就起來幹活了,一會兒澆水,一會兒是小淘米,一會兒又是洗菜。她趕緊回來,總是手勤,腳快,高高興興的,從早忙到晚忙碌個不停。

  就在這時,阿二的兩個師兄,突然發現阿二有一個大破布袋子,而這大布袋子裡裝的竟然都是每天吃剩下的糧食,袋子裡面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實在太噁心了,他們覺得阿二非常噁心,但是阿二沒有辦法,因為在家鄉節儉慣了,他每天都會把吃剩下的菜曬乾淨了放到自己的破布袋裡面,過了幾年後袋子裡足足有兩石半的食物了。

  有一天其他兩個和尚在大殿裡唸經唸的太專心了,忘記要去取糧食,可是又不敢違反規定去找他們兩個,急得滿頭大汗,他想去買米吧,卻又下起了鵝毛大雪,這時,他急中生智,把自己破布袋裡所有的兩石半的糧食一股腦全都倒了進去。

  到吃飯的時候,和尚們來到食堂,都不知道這煮的是些什麼東西,但是飯又不像飯,是粥不像粥。但是由於寺廟裡的食堂規定,不準挑食,所以他們只好把所有的飯喝了下去,沒想到還挺好喝,於是就問他是用什麼煮的,當聽見是用這些糧食煮的之後,他的兩個師兄都把剛吃下的飯菜給吐了出來,而老和尚卻非常欣賞阿二這種珍稀量是節儉的精神。

  因此每到臘月初八,是大家都會發一些不知道是什麼的玩意兒,一股腦全倒進鍋裡,煮成臘八粥。這樣做是為了提醒自己永遠不要浪費糧食,做一個節儉的人。

臘八粥作文 篇6

  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生活中我們處處能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如過年放鞭炮、除夕守歲、八月十五吃月餅……其中我最喜歡吃臘八粥的風俗,你知道臘八粥的由來嗎?

  現在就讓我告訴你吧: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所以他被父母送到地主家去放牛。地主對他很不好,時常虐待他,他經常捱打,吃不飽飯。有一次,朱元璋放牛回來時經過一座獨木橋,沒想到老牛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了,地主氣急敗壞、火冒三丈,用鞭子抽打朱元璋,把他關在一個黑屋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全身發抖,忽然他找到了一個老鼠洞,這是老鼠的糧倉!糧倉裡有各種各樣的糧食,有黑豆、有大米、有小米、有綠豆……每樣都有一點,他拿全部的糧食煮了一鍋粥。因為當時實在是太餓了,朱元璋把這鍋吃得津津有味,感覺味道香甜可口。

  後來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各種美味食品都吃膩了。某天,朱元璋想起了小時候吃老鼠糧倉的美味,於是他馬上下令御廚立刻給他做這種粥來喝。後來,這種吃法傳到了民間,朱元璋吃到的美味粥正好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種粥就叫臘八粥了。

  怎麼樣,你喜歡臘八粥的由來嗎?

臘八粥作文 篇7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裡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裡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裡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