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導學案答案

小石潭記導學案答案

小石潭記導學案答案

  《小石潭記》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各種不同的景緻,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誦課文。

  2.品味形象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

  3.學習寓情於景的寫法,體會本文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學習重點】

  積累文言字詞,把握文意,體會作者情感。

  【學習難點】

  體會本文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自主預習案】

  1、瞭解作者、寫作背景及本文的文體“記”。

  ① 《小石潭記》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長於寫    ,本文是他 _____的第四篇。

  ② 寫作背景

  由於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375年)被貶到永州任司馬。由於政治上的失意,無法施行自己的抱負,他的精神極為痛苦、悲憤、憂鬱。為排解內心的憤懣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遠,遊山訪水,寄情山水。並透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為後世寫作山水遊記的楷模。

  ③ 《小石潭記》的“記”是一種文體,可記敘描寫,也可     ,是屬於    的範疇。

  2、自由朗讀課文,給加點字注音

  簧竹( ) 清冽( ) 為坻( ) 為嵁( )

  俶爾( ) 翕忽( ) 怡然( ) 幽邃( )

  3、熟練而準確的朗讀課文,注意準確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頓。(用“|”畫出停頓)

  全 石 以 為 底 皆 若 空 遊 無 所 依

  其 岸 勢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魚 可 百 許 頭

  4、翻譯下列句子

  A、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覆。

  B、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C、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5、理清本文寫作思路。本文是按_____ 順序來寫的,思路為:發現小潭——( ) ——小潭源流——( )——交代同遊者

  6、我的疑問: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匯入,明確目標。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本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見上文 )

  檢查預習效果。

  二、自主探究,釋疑解惑。

  (一)走近小石潭。

  1、輕鬆聽一聽。

  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課文,聽準字音,聽清節奏,圈點勾畫生字詞。

  2、大膽讀一讀。

  下面,請大家像老師這樣正確、流暢、放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3、勇敢試一試。

  哪位同學大膽地站起來讀一讀全文?

  (二)認識小石潭。

  1、說一說。

  同學們,要想把課文讀的更順暢,更明白,我們還得掌握一些字詞句的含義,請大家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邊讀邊口譯課文,弄懂字詞句的含義。哪兒有疑問,做上標記。

  自主學習後把不懂的問題提交小組討論交流。4人一小組合作交流。

  2、比一比。

  小組討論交流後把不懂的問題提交全班共同解決。可以學生問學生答,也可以學生問老師答,也可以老師問學生答,小組之間或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比一比。

  (三)感受小石潭。

  1、找一找。

  作者初見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樣的?你從原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後來作者感情發生了怎樣變化?

  2、悟一悟。

  怎樣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談一談。

  (四)品味小石潭。

  1、這篇文章選取了哪些景物來刻畫小石潭的?你最喜歡這些景物裡的哪一處?它的什麼特點讓你覺得特別美?請選擇一處進行賞析。

  2、探索嘗試:小石潭如此之美,請你分析分析:柳宗元是如何把這小石潭寫美的?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柳宗元雖“記之而去”,但那一汪小潭而今已成永州的.著名旅遊景觀,一日,作為導遊的你帶隊到此遊覽,你將如何向遊客介紹呢?請結合課文的描寫,展開想象,寫一段導遊詞。

  【拓展檢測案】

  一、課內語段閱讀。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通讀全文後,選用原文中的相關文字填空。

  ① “伐竹取道”與上文的“__________”呼應,又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筆。

  ② 既表現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東岸來觀賞景物的,這可從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兩個句子得到印證。

  2、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潭水清澈的?

  4、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