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計劃> 有關讀書計劃模板集錦五篇

讀書計劃

有關讀書計劃模板集錦五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計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學校將大力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學校將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建立教師閱讀精品書庫,鼓勵所有的老師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提升教師的文化底蘊。

  二、組織形式

  我們將集中閱讀與自主閱讀相結合的形式。

  以骨幹帶動全校老師讀書。全校按年級部每個級部成立一個讀書社團,全校共成立6個社團,老師自願報名,每個社團不多於20人。

  倡導所有老師自主閱讀。

  三、推進措施

  1. 建立教師讀書書庫。

  2. 每個社團制訂讀書計劃。

  2. 每學期每個讀書社團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活動,每學期共讀書不少於2本,鼓勵自己閱讀。每個讀書社建立讀書QQ群,可以不定期在群內交流,也可以寫讀書筆記。

  3. 每位老師從新基礎系列叢書中選一本為必讀書,我們將請專家對重點內容進行解讀。每個備課組備課活動時安排20分鐘進行交流與研討,學期末每位老師交一篇讀書心得。

  4. 以級部為單位,在級部會議前安排10分種的讀書交流活動。

  四、評價方式

  1.學期結束根據讀書的數量,讀書筆記的質量評選出讀書先進個人,先進讀書社團,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2.學期結束對交流的內容進行評比並納入級部的考核。

讀書計劃 篇2

  大學生讀者俱樂部

  陳楚風文學社

  大型“讀書月”活動

  主辦:周口師範學院圖書館

  承辦:

  策 劃 書 大學生讀者俱樂部 大學生讀者俱樂部 陳楚風文學社

  一、 活動背景

  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當今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卻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一本書,細細品味其中的樂趣。尤其對大學生來說,多讀書、讀好書,不論是對於專業知識的培養,還是對於將來的人生髮展,都可以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徵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許多世界著名的文學家都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日”,十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為全世界許多國家讀者的一個節日。為此,在4月23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藉助世界讀書日的東風,在周口師範全院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3月23—4月23日)的大型讀書月活動,以此推動我院師生閱讀學習的新高潮。

  二、 活動目的

  1.透過本次活動,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促進學校內涵式文化的發展,加強我院精神文明建設;

  2.透過本次活動,喚醒同學們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

  3.透過本次活動,培養專業文化素養,提高讀寫能力、豐富文化底蘊、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素質;

  4.透過本次活動,讓讀者更進一步瞭解“4.23世界讀書日”,更進一步瞭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

  三、 活動主題

  生命與閱讀同行,成功與自信相伴

  四、主辦單位

  周口師範學院圖書館,大學生讀者俱樂部

  五、承辦單位

  大學生讀者俱樂部,陳楚風文學社

  六、活動口號

  潤澤經典,濡養心靈,積澱生命,書韻飄香——讀書,與生活同在

  以書為友,以書會友

  生命與閱讀同行,成功與自信相伴

  讓經典走進心靈,讓閱讀成為習慣

  七、 活動時間

  20xx年**月**日—**月**日

  八、 活動介紹

  本次活動由在“讀書月”期間舉辦的多項活動組成,大致活動情況如下:

  1. 校園調查—最受周師學子喜愛的20本書籍。

  2. 書海印象,有獎徵文活動。

  3. 文學常識,有獎競猜活動。

  4. 書海拾貝,文字展覽。

  九、 活動物件

  周口師範全體學生均可參與

  十、 具體活動策劃:

  (一)校園調查--最受周師學子喜愛的20本書籍

  1.活動時間:3月24日—3月25日

  2.活動目的:瞭解全院學生的讀書興趣,以供圖書館購進新書時作參考。同時公佈調查結果,引導大家真正做到好讀書、讀好書

  3.活動流程:

  (1)、在活動當天,由讀者俱樂部工作人員對校內對

  過往的同學(主要集中在圖書館內)進行調查,參與者均可推薦1-2本最喜愛的書籍。

  (2)、調查結束後,工作人員儘快將結果彙總,以精

  美海報形式在圖書館門口公佈“最受周師學子喜愛的20本書籍”。同時公佈“最適合當代大學生閱讀的20本書籍”(資料引自相關網站)。

  (二)書海印象,有獎徵文活動

  1.活動時間:

  至宣傳之日起廣大師生即可投稿,4月15日截稿

  2.活動目的:記錄曾經閱讀的點滴感悟,更進一步提升

  大家對文學經典的品味

  3.作品要求:

  (1)能夠真切地表現對經典的感悟,可以是對經典的評論,也可以是對經典中的人或事的記敘,情感流露

  (2)內容充實,文字簡練,積極健康。

  (3)題材不限,題目自擬,字數在800-20xx字,標題用三號黑體,正文用四號楷體,各位參賽選手請參賽作品以電子版形式傳送至郵箱,由我們統一列印。請在參賽作品的篇尾註明參賽者的姓名,學院,班級及聯絡方式。徵文大賽不退稿,請選手自留底稿。

  4. 徵文的評比

  (1)本次活動本著“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則,

  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評定。

  (2)評定程式及標準如下:

  初審:由工作人員從參賽作品中選出若干(具體數目會視參賽作品數目而定)優秀作品進入複審。

  複審:邀請圖書館資深老師擔任我們的評審,對入圍稿件進行評議,評選出最終獲獎作品。

  初審評分標準: 主題鮮明,情感豐富——50分

  思想積極健康——25分

  文字流暢、語言較好——25分

  注:徵文評分達到60分(包含60分)既可以作為入圍

  稿件參加複審。

  複審評分標準:內容有獨到之處的——30分

  對廣大同學有普遍指導意義的——20分 真情實感,打動人心——20分

讀書計劃 篇3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只有讀書,才能使自己成為源源不斷的水。本學期,我將繼續利用晚上、雙休日或節假日時間認真閱讀自己所定的書目,在學習過程中記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寫出反思和隨筆。特別是記錄自己點點滴滴的收穫與體會。此外,我還會將自己的讀書所得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來,豐富自身的文學底蘊,用讀書來提升自身的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讀書活動能夠與課堂教學效果和相關教學活動相結合。為此我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讀書計劃:

  一、我的讀書目標:

  1、透過學習教育經典理論,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創新能力,同時透過閱讀接觸更廣的課外知識,深化更多的學科內容 , 逐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透過閱讀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教師職業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透過閱讀使自己業務精良,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理念,開闊教師的視野,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透過閱讀學習,豐富自身的人文涵養,強化自身修養,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個人自學為主,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有關書目,寫好心得體會。每天確保一小時的讀書時間,讓讀書成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需要。

  2、讀書活動做到“六個結合”:讀書與反思相結合,提倡帶著問題讀書,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讀書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注重實效;讀書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一體化”工作相結合,切實化解實踐中的難題;個人閱讀與集中學習相結合,廣泛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讀書與課改相結合,理解新課程,融入新課程,實施新課程;讀書與不斷解放思想相結合,提高認識,創新工作思路。

  3、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要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緊緊圍繞學生髮展和學生需求這個中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邊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及時認真地進行教學反思,真正做到“讀”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充分利用網路,進行網上閱讀,瞭解、把握教育教學的資訊和動態。

  5、堅持讀書與反思相結合,帶著問題讀書,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潛心寫好讀書心得。堅持讀書與課程改革相結合,充分理解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課程理念,實施新課程。

  四、讀書安排:

  1、經典閱讀:《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陶行知教育名篇》

  2、選讀書目:《賞識你的學生》《教育智慧從哪裡來》

  3、每月必讀:《英語角》 《英語沙龍》

  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專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著創造的活力和快樂。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師去不斷地思考教學工作、生活、生命,從而實現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昇華。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要透過對教育經典理論的學習,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提高教育教學創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推進課程改革,勝任新課程教學,成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小學教師。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為友,這是一天也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現特制定個人讀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讀書計劃為行動指南,全面學習、提高整體文化素養,提高教育理論水平並且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透過讀書鍛鍊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批評性思考能力,努力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新;透過閱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在經典讀物中汲取營養的同時,用時代的眼光去衡量,把真正優秀的讀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內化為自己的經典;放眼世界,增進國際瞭解,尊重各國、各族文化,以繼承傳統文化和光大中華民族精神為主流。

  二、個人讀書目標:

  1、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不斷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2、轉變教育理念,登高望遠,高屋建瓴,積極投身新課程改革,進行教育創新。

  3、透過讀書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理念,開闊教師的視野,積累教學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4、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

讀書計劃 篇4

  一、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他們的童年浸潤在沁人心脾的書香裡。

  2、使學生透過課外閱讀貯存一定的語言材料,習得一些語言表達方式,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4、使學生學會合作閱讀,能與同伴分享讀書心得,體驗閱讀的快樂。

  二、讀書宣言

  讀書口號:將閱讀進行到底!

  讀書承諾:讓書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我們的做法:一有時間就讀書!走進教室更要讀書!

  三、活動措施:

  1、環境最佳化措施

  (1)建立班級小書吧,發動每個學生至少帶來兩本書,使小書吧擁有一定數量的書籍。透過開展“獻兩本看多本”的活動,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

  (2)在班內學生間、平行班級中建立“好書交換站”,實現“好書換著看”。借鑑前蘇聯巴布雷什的做法,在教室四周隨意地掛上學生推薦的好書,無條件地向每個學生開放。

  (3)在家長會上向學生家長介紹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班級的閱讀規劃,要求家長為學生創設優良的讀書環境,鼓勵家長為子女設定小書櫥,並希望家長做到“三個一”:每月陪子女到新華書店1——2次,挑選一些可讀性強的書;每天陪學生讀一會兒書;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

  2、內容落實措施

  (1)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語文課堂教學,聯絡生活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讀物。

  (2)憑藉課外讀物提供的材料,採取仿寫、擴寫、改寫、補寫、真情表達、在新語境中運用積累的語言等形式把課外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有效積累。

  3、時間保證措施

  (1)保證每位學生每天能自覺主動地閱讀課外書籍,時間不少於30分鐘。

  (2)每週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如讀物推薦課、讀書方法指導課、讀後交流課、讀書筆記指導課等。

  4、活動保障措施

  (1)定期組織開展“成語接龍”、“名句大比拼”、“我積累的精彩片斷”等誦讀比賽,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我讀到的好書”推薦會等活動。

  (2)指導學生編輯讀書小報

  (3)在班級中組織“圖書漂流”活動。書的主人設計好讀書卡,閱讀者在讀完書的同時完成讀書卡中的相關內容,並由書的主人批閱。每一次漂流活動結束後,評選出“漂得最遠的書”(即有最多讀者的書)和“讀得最多的讀者”。

  (4)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師生讀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書,擇時開展讀書研討,講述故事內容,評點書中的人物或事件,交流讀後的感受,讓師生在交流、評述中展放出思想的火花。有時還可以請家長一同參與讀書活動,讓家長了解學生讀書情況,掌握學生的讀書愛好。

  (5)提供展示習作平臺。利用班上的牆報,將每一位學生近段時間最好的一篇文章展示出來。教師不斷拓展學生“發表”的陣地,一方面向學校櫥窗及紅領巾廣播站薦稿,另一方面向上一級學生刊物投稿。

  5、評價促進措施

  根據學生的表現授予學生各種榮譽稱號,如“成語大王”、“閱讀之星”、“小高爾基”、“賽魯迅”、“小作家”、“小書蟲”、“書香家庭”、“書香小組”等。可以用優秀學生的.名字命名課外閱讀課。給表現優秀的學生一些“人無我有”的特權,如可以無限制到圖書館借書等。

  四、閱讀書目:

  精讀書目:、《夏洛的網》、《時代廣場的蟋蟀》、《蘋果樹上的外婆》、《夏日曆險記》

  泛讀書目:《格林童話》、《愛的教育》、《親愛的漢修先生》、《窗邊的小豆豆》、《吹小號的天鵝》、《精靈鼠小弟》、《嘭嘭嘭》、《藍色海豚島》、《調皮的日子》、《海底兩萬裡》、《笨狼的故事》、《烏丟丟的奇遇》

讀書計劃 篇5

  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輕視對學習方法的研究。

  《這樣學習最有效》[(美)戴維思著]一書,是一本很好地探討學習術的著作。好的學習術,能大大提高你的學習效率。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你會感到學習並不是一件苦差事。《這樣學習最有效》中所介紹的學習術有很強的操作性,很實用。我們在教學中,也曾經給那些做教師的學員介紹一些學習術,大家都感到收穫很大。從今天的教育來看,那種重“學”而輕“術”的傳統觀念該改變了。

  在該書中,作者提出了其“沙漏理論”,將學習作為一個完整的過程來研究,其中包括閱讀、聆聽、學習、思考、筆記、記憶和應用。每個部分又介紹了很多方法和技巧,這是最直接最實用的部分。系統地介紹學習過程各個方面的學習術,是該書值得稱道的特點。

  《這樣學習最有效》一書比較系統地涉及了學習的各個主要方面,除學習術外,還談到了學習的心境和學習的環境,這兩個“境”也是被學習者常常忽視的。學習是在一個“場”裡進行的,它對學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習時的心境,就是內部的“場”,學習時所處的環境,就是外部的“場”。學習者要善於選擇、調節學習的“場”,使之有利於學習。該書介紹了很多選擇場和調節場的方法。

  最後,應當提醒同學們注意的是,對學習要抱一個科學的態度。世上沒有什麼萬能的靈丹妙藥,學習術也是如此。學習術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它符合學習的科學規律。理解學習術背後的規律,將更有助於我們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此外,學習術並非一學就靈,僅僅聽聽介紹,看看書,而不切實地運用,是不能達到你的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