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的安全教案彙總五篇

安全教案

實用的安全教案彙總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防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瞭解防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知道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內容]:學習游泳安全知識,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識,培養有關防範力。

  [教學重點]: 透過對溺水事件的瞭解提高學生的游泳的安全意識,充分了解溺水時各種逃生自救的辦法。

  [教學難點]: 積極避險、自救方法

  [教學方法]:提出問題 、啟發思維 、共同探究 、講授與討論結合、重在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現在正是天氣逐漸轉熱季節,暑期即將來臨,中小學生溺水傷亡的事故也明顯多起來。據教育部等單位對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的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每年有1.6萬名中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多名學生死於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兩位。

  二、瞭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20xx年6月23日下午15時,陝西省紫陽縣5名學生私自下河游泳溺水死亡。

  20xx年9月10日,陝西省丹鳳縣商鎮中學學生葉吉利在體育集訓中去丹江河游泳溺水死亡。

  20xx年6月26日下午2時,商州區牧護關鎮兩名學生下河游泳溺水死亡。

  老師:聽了這個例項,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裡都不會輕鬆。你是否感嘆,是否惋惜,一個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麼?請同學們談談你的看法。

  討論: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學生討論

  師:生命安全高於天,父母給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題是防溺水教育。

  1、板書課題:防溺水教育

  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遊入深水漩渦。

  3、溺水的急救

  (1)發現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

  教師進行詳細講解: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為什麼?)然後拖運。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

  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後做出總結,指出優點和缺點。

  (2)如何開展岸上急救

  第一步: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後,應立即將其口腔開啟,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後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後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並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第二步: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採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甦。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時,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院。

  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後做出總結,指出優點和缺點。

  三、課堂總結

  1、同學們小結:

  透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小結: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裡,希望同學們透過這堂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四、課後作業

  遇到有人溺水怎麼辦?如何開展溺水救護?

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知道寄生蟲的名稱,瞭解寄生蟲病的一些症狀。

  2、透過聽故事、看圖片、討論等形式,瞭解寄生蟲病產生的原因;透過競賽遊戲,知道預防寄生蟲的簡單方法。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有關寄生蟲病的競賽題目、蛔蟲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蛔蟲的圖片,知道蛔蟲是寄生蟲的一種。

  ⑴ 師出示圖片: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⑵ 啟發幼兒討論:你知道生活在什麼地方嗎?

  2、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瞭解蛔蟲是怎樣產生的,以及蛔蟲的危害。

  ⑴ 教師講故事,並提問:

  ① 小胖瘦了,為什麼會瘦?他得了什麼病?

  ② 醫生從小胖的大便裡查出來什麼?

  ③ 蛔蟲是怎麼跑到小胖的肚子裡去的?

  ④ 蛔蟲在人的肚子裡幹什麼?

  ⑤ 肚子裡有了蛔蟲怎麼辦?

  ⑵ 教師小結:蛔蟲是一種寄生蟲,它寄生在我們的腸子裡,吸收我們吃進去的營養,所以有了蛔蟲的小朋友,因為缺乏營養,個子長不高,臉色也不好看,還會常常生病。

  3、討論:怎樣才能預防蛔蟲病

  ⑴ 飯前便後一定要用肥皂和自來水洗手。

  ⑵ 不喝生水。

  ⑶ 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來水洗乾淨。

  ⑷ 不把髒手或髒東西放在嘴巴里。

  ⑸ 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

  4、瞭解其他寄生蟲的名稱及危害。

  ⑴ 你們還知道哪些寄生蟲病?它們有什麼症狀?

  ⑵ 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一些相應的常識。

  5、進行競賽搶答,瞭解一些預防寄生蟲病的衛生知識。

  ⑴ 蛔蟲、蟯蟲、鉤蟲都屬於寄生在人體的寄生蟲,對嗎?

  ⑵ 蛔蟲的蟲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縫裡,所以經常洗手是預防蛔蟲病的好辦法,對嗎?

  ⑶ 吃東西時,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對嗎?

  ⑷ 大量的蛔蟲寄生,會引起消化不良、厭食、偏食,對嗎?

  ⑸ 洗手時,用盆裡的水多洗幾次,不要開著水龍頭,這樣洗手能洗乾淨嗎?

  ⑹ 大便之後,要用肥皂把手搓洗乾淨,對嗎?

  ⑺ 蟯蟲的成蟲會在夜間,從肛門跑出來產卵,並透過手、衣物、床具等傳播,對嗎?

安全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危險的事,懂得要遠離它。

  2、積細安全生活的經驗,增過自我保護的`意識二、活動準備安全Flash、圖片、記錄表格三、活動過程1、討論匯入:

  師:什麼是運動安全?

  2、播放安全flash,並討論:在戶外時,我們要注意哪些運動安全?

  (1)戶外活動時及時讓幼兒知道哪些是危險的事,並學習遠離危險的方法:如奔跑時應學會躲閃,否則相互碰撞容易發生危險。活動中,如發現鞋帶散了,應有時繫好。

  (2)戶外活動時,要注意房屋、場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砸傷、摔傷等事故發生。

  (3)所有幼兒的活動均應在教師視線範圍內,對於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幼兒,帶班教師距幼兒不得超過2米,對特別調皮好動的幼兒,教師要格外關注,及時干預其具有潛在危險的舉動。

  (4)戶外活動以有組織的集體遊戲為主,注意動靜交替,教師既要參與其中又要關注全體,時刻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避免幼兒之間衝突及其它意外發生。

  3、請幼兒表演正確的戶外運動作法。

  4、帶班教師要教會幼兒各類玩具的正確玩法,避免因玩法不當造成意外事故。並請幼兒上來演示正確的作法,如幼兒操作不當,教師應告知正確作法。

  二、活動結束

  1、知道哪些是危險的事,懂得要遠離它。

  2、積細安全生活的經驗,增過自我保護的意識二、活動準備安全Flash、圖片、記錄表格三、活動過程1、討論匯入:

  師:什麼是運動安全?

  2、播放安全flash,並討論:在戶外時,我們要注意哪些運動安全?

  (1)戶外活動時及時讓幼兒知道哪些是危險的事,並學習遠離危險的方法:如奔跑時應學會躲閃,否則相互碰撞容易發生危險。活動中,如發現鞋帶散了,應有時繫好。

  (2)戶外活動時,要注意房屋、場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砸傷、摔傷等事故發生。

  (3)所有幼兒的活動均應在教師視線範圍內,對於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幼兒,帶班教師距幼兒不得超過2米,對特別調皮好動的幼兒,教師要格外關注,及時干預其具有潛在危險的舉動。

  (4)戶外活動以有組織的集體遊戲為主,注意動靜交替,教師既要參與其中又要關注全體,時刻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避免幼兒之間衝突及其它意外發生。

  3、請幼兒表演正確的戶外運動作法。

  4、帶班教師要教會幼兒各類玩具的正確玩法,避免因玩法不當造成意外事故。並請幼兒上來演示正確的作法,如幼兒操作不當,教師應告知正確作法。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國慶假期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透過討論,激發幼兒愛國情懷。

  活動準備:

  安全活動圖片。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1、“小朋友們,明天我們幼兒園就要放假了,知道為什麼嗎?”啟發幼兒動腦筋想問題。

  2、十月一日是祖國媽媽的生日,為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就定為國慶節。

  二、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安全、愉快的過好假期。

  1、教師引導幼兒:“放假後你想做些什麼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有關安全知識的內容。

  3、創設情境,提問幼兒:可以這樣做嗎?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呢?

  三、總結假期裡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開關、打火機、尖銳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單獨走出家門。若外出遊玩時,要牽著大人的手,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3、獨自在家時,不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把門關好,不給家長以外的人開門。

  4、不能摸家中的藥品,不到廚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險地帶玩耍,不做危險遊戲;

  6、熟悉三個特殊電話號碼的用法。

  7、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養成按時進餐和自己進餐的好習慣。

  8、多喝白開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飲。吃東西以前要洗手。

  9、勤洗澡洗腳,勤剪指甲。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

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細嚼慢嚥”。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吃東西的時候》,操作卡片《吃東西的時候》。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想象小動物們發生事故的原因。

  1、故事的前半段。

  熊貓媽媽的醫院今天可忙了,剛送走了一位病人,又來了一隻貓媽媽帶著小貓來了。見小貓難受的樣子,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貓,你哪兒不舒服?”小貓指指喉嚨說不出話來,熊貓醫生拿起手電筒和壓舌板對小貓說:“張開嘴,讓我瞧瞧。”熊貓醫生用壓舌板壓住小貓的舌頭,開啟手電筒一照,看見一根長長的魚刺卡在了喉嚨中間。熊貓醫生正要用鑷子取出魚刺,聽見了小狗汪汪地叫著跑了過來,它不停地咳嗽,說是被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趕緊幫助它們取出了卡在喉嚨裡的魚刺和小骨頭。熊貓醫生奇怪地問:“小貓、小狗,你們怎麼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2、請幼兒看操作卡片,討論,提問:

  (1)小貓為什麼會被魚刺卡住?

  (2)誰來熊貓醫院看病?

  (3)小狗為什麼會被小骨頭嗆著呢?

  二、故事的後半部分。

  貓媽媽說:“今天小羊過生日,它為好朋友們準備了www.jy135.com許多它們喜歡吃的東西,朋友們非常高興,就一邊吃一邊唱呀,結果被魚刺卡住了,被小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對小貓、小狗說:“吃東西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邊吃邊玩。吃到嘴裡的東西要細嚼慢嚥,不能著急,知道了嗎?”小貓、小狗記住了熊貓醫生的話,又高高興興地參加小羊的生日祝賀會了。

  (幫助幼兒理解詞語:細嚼慢嚥。)

  三、瞭解安全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吃蛋黃等的正確方法。

  1、請幼兒看掛圖:熊貓醫生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要注意什麼?為什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怎樣吃煮雞蛋的蛋黃?

  小結:熊貓醫生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不能邊吃邊說邊玩,吃到嘴裡的飯菜應細細地嚼爛,慢慢地嚥下,不能著急。如果邊吃邊玩或一口吃下蛋黃,容易被卡住或嗆著。我們小朋友也應該這樣做。

  2、教師:魚是我們小朋友喜歡吃的食物,但是它的身上有許多魚刺,怎樣吃魚就不會被魚刺卡住呢?

  小結:在吃魚的時候,要把能看見的魚刺先取出,然後吃進嘴裡,當你感覺還有魚刺時,要慢慢吐出。飯和魚不混在一起吃,便於取出魚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