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有關美德的作文合集6篇

美德的作文

有關美德的作文合集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德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德的作文 篇1

  身邊的美德尤如春天裡盛開的花朵,一採便是一朵,只有細心去觀察,就會發現美德似空氣,無所不在;像茉莉沁人心脾,樸實無華;如陽光,平淡無奇,給予人的卻是無限的溫暖。

  我摘下一朵月季,回憶起往事:媽媽騎著踏板車放著韭菜、土豆、西紅柿、香蕉等用方便袋裝著的水果蔬菜,一個突如其來的“滑坡”讓滑板上的果蔬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亂滾在地上,媽媽不得不下車撿丟在地上的東西。這時,一個普通的小女孩飛一樣地奔來,幫著媽媽撿這撿那,不一會兒就拾好了。小孩子做事超勤快嘛。媽媽感激地說:“真謝謝你,要是今天沒有碰到你,我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弄好,真的很謝謝你!”小女孩微微一笑,露出了自豪的神情,隨後便忸怩地說:“不用謝,這是應該的。”看,美德就是月季,散發淡淡清香,花瓣柔而不粗。

  我看見一朵曇花,看見了一個人去摘她,便走過去輕輕地說:“小妹妹,你知道曇花盛開的時間有多短暫嗎?”“我知道,可我現在要摘下它。”小妹妹輕描淡寫地說。我開始了教育:“想要看到曇花盛開,是不容易的,那不僅是你我,還有那些摘曇花的人,也永遠都見不到隨之消失的美麗曇花了。”小妹妹聽了勸,默默地走開了……看,美德就像曇花,在那一瞬間的指導和教育。

  “下雨了!收衣服了!喂,你家衣服還沒收,趕緊拿呀,再不收就淋溼啦!”鄰居在窗邊焦急地喊著。我匆忙出來,管它三七二十一,連晾衣架,一抱就走。這是喊聲從另一邊響起,鄰居放心,我心感激。這時的美德就是一朵雪蓮濯清漣而不妖。

  身邊的種種美德都是至高無尚的,在你哭泣、憤怒、失落、悲傷的時候,“美德”都會隨之而來,因為只要你幫助過別人而不曾傷害過別人,那別人就會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來給你排憂解難……所以我堅信即使不成才,也要成人,擁有美德,一種至高無尚的美德。

  美德如月光,給人光明而不耀眼;美德如泉水,清澈而甘醇;美德如康乃馨,溫暖而祥和;美德如春風,柔和而溫馨……

美德的作文 篇2

  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一幕真誠善待的接觸,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如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

  美的標準是什麼?善良、樸實。而美德又意味著什麼?至善、至純至高和博大。

  一個人有了才能而且努力,還要修養弘毅的胸襟、濃厚的美德,要不驕不吝,此時,美的天使才能永遠偎依著你。

  美——似乎在關愛著每一個生命,就如同每一株花草都擁有生命的永恆。由此說明,每一份愛心都來源與美德。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加華麗。

  生活中的點滴,都在永恆的關愛之下,只要你懂得珍惜,懂得真理,相信美德永遠佇立在心中。

  看到空氣的汙染,烏雲密佈的天空。如果你想到植樹,想到保護環境,想到喚醒更多的人。那麼,此時,你已經獲得美德。

  美德是一朵花,它需要我們用心灌澆和滋潤,只有不斷地發揚美德,它才會更加芬芳和豔麗。

  準確地說,道德不是那種如何使我們“過得幸福”的原理,而是如何使我們無愧於幸福規範。只有宣揚美德才真正能體會到幸福的快樂,生活的甜美,才可以準確衡量美德的標準。

美德的作文 篇3

  我,今年十六歲,和同齡人一樣,坐在中考的考場上,但我又和他們不一樣!

  小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出門,很多人都會投來疑惑的目光,不是源於我,而是源於我的父親、母親,但我卻毫不知情,還總是不懂事的喊著:“爸爸,快揹我,我要騎大馬,騎大馬…..”

  漸漸的,我長大了,也逐漸發現了我的爸爸媽媽和同齡父母的不同:他們的頭髮更加花白,皺紋更加明顯;背要更加駝;手更加粗糙……漸漸的,一種疑慮湧上心頭。

  我開始覺得家不再溫暖,父母不再可親,開始埋怨母親做的菜不好吃,開始嫌棄父親不夠魁梧,開始對母親善意的提醒嗤之以鼻,開始對父親的諄諄教誨敷衍冷漠。我的變化引起了父母的注意,但他們並不知道原因,以為是自己的關愛不夠,所以,他們更加寵愛我,那愛盈地滿滿的。

  一個週五,我像往常一樣回家,剛一進門,就看到父親滿臉笑容迎上來,指了指客廳說:“孩子,你看!”我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客廳里布滿了一條條紅毛線,織成了一個大網,就像博物館中佈滿的紅色射線一樣。在客廳正中間的桌子上,擺放著一個包裝精美的小盒子……還沒等我看完,父親牽起我的手說: “孩子,還記得小時候和爸爸一起玩的遊戲嗎?每次玩這個遊戲的時候你都很開心,今天再陪爸爸玩一次好嗎?”我本想拒絕,但看著父親那一臉的期盼,我硬著頭皮答應了。

  “開始!”父親一聲令下,我和他分別從屋子的兩頭開始“穿越這紅色警戒線”。但我心理只是玩玩,應付差事罷了,希望這樣的“鬧劇”早些收場。但猛然間,我抬頭看見對面的父親,神情專注,貓著腰,稀疏的頭髮斜到一邊,額頭滲出汗水,微笑著衝我眨眼,小心翼翼的穿越那一根根紅線……霎時,兒時的記憶被這似曾相識的場景喚醒了,也是那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也是那個對面的父親,同樣的姿勢,同樣的笑容,同樣的愛——只為了讓我能夠快樂幸福,變著法兒的討我歡心。漸漸地,我的視線變得模糊,窗外忽然下起了雨,和著這雨聲,心開始滴答,滴答……

  爸爸媽媽啊,我多少次因為你們比與我同齡的父母年老而懷疑自己是撿來的,我多少次因為你們比與我同齡的父母年老而覺得自卑,我多少次因為你們比與我同齡的父母年老而漸漸疏遠你們……可是,你們從來沒有埋怨過我,責怪過我。

  今天,我想說:對,我的父母是已經要到花甲之年了,但是他們對我的愛沒有老,他們對我的情沒有老!

  因為小溪,江海才得以深遠;因為藍天,太陽才更加燦爛;而正因為有著甘居幕後工作著的人,才有了舞臺上表演者的絢爛。

  年末的十二月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張燈結綵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行人微笑的臉龐。班級中的新年班會馬上就要舉辦了,我的心底暗暗期待著,希望能成為主持人中的一員。

  作新年班會的主持,是我憧憬已久的一件事。漂亮的服裝、優美的發音,還有觀眾的目光……已經主持過幾次升旗儀式的我,想必可以入選吧。

  想象著自己在臺前主持的樣子,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然而,訊息傳來,我是主持稿的撰稿者。“那主持人呢?”我幾近焦急地問,但,我並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

  心彷彿沉到了冰冷的海底,似乎已經看到別人在臺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我卻只能在一旁,靜靜地、默默地欣賞。

  思想間,目光瞟過了一件旗袍———那是我曾在文藝節演出時的服裝,思緒不禁回到了從前。那一日登臺演唱前,在後臺等候。沒想到,後臺竟如此熱鬧。道具組、催場組、化妝組……大家都馬不停蹄地忙碌著,雖然身處幕後,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美滋滋的笑容,彷彿自豪地說:“縱然自己只是一個幕後工作者,但能默默地為演出盡一份力,也一樣快樂,一樣值得驕傲。”

  想到這裡,我不禁釋然了。我坐到書桌前,開始靜靜地構思。能寫出一篇精彩的主持稿,難道不是一樣令人驕傲嗎?

  甘居幕後、願做陪襯,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更是一種精神。也許,當我坐在臺下看著主持人念稿時,我一樣會為自己是個幕後工作者而感到快樂。

  想到這裡,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喧囂與繁雜,成了這時代的通病;炒作與呵斥,演繹了諸多的新聞;悄悄地提醒,來得實在正是時候;心靈雞湯,撫慰了一顆躁動的心靈。你悄悄地提醒我,我悄悄地提醒你。讓我們真正和諧地奔向美好的明天!

  你的真誠,是那麼地感人;你的善意,是那麼地清純;你的美德,是那麼地高尚;你的一個悄悄地提醒,是那麼神奇、那麼地能夠扭轉乾坤。

  不需要三令五聲,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聲嘶力竭,不需要文山會海,也不需要十二道金牌,更不需要強力推進,只需要你一個悄悄地提醒,就足夠改變我的命運。

  在我迷茫的時候,你一個眼神,充滿了鼓勵;在我失意的時候,你一個開心的笑容,傳遞了信心;在我失敗的時候,你一條簡訊,燃起了我的激情,萠葠だ提醒,勝過那雷霆萬鈞。

  小時候,我頑皮地下河洗澡,是媽媽大聲地喊我回家,並給了我一次悄悄地提醒——“不要做水鬼的孩子!”在我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小學的時候,下大雨,我的油紙傘使勁地轉來轉去,看那水珠成圓圈狀飛灑,忽然一陣大風起兮傘飛揚,戳破了同伴的油紙傘,我嚇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是父親悄悄地提醒——“快去,與那同學換把傘。”在我的心理播下了善良的種子。

  當年中考前夕的時候,一次體育課,我不小心把腳踝骨扭了,老師把我背到醫院,同學們也紛紛看望我,面對緊張的複習,我急得不知如是好。是班主任悄悄地提醒我——“相信自己,我能行!”在我的心田上綻放了一朵盛開的蓮花。

  工作以來,面對那些不太聽話的孩子們,總希望他們端正態度,明確目標,改進方法,千方百計地提高成績,養成問了禮貌的習慣和優良的情操。有時候就悄悄地提醒——“在危險的邊緣,不要滑得太遠。”也讓許多的孩子們銘記在心。

  貪汙****,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黨紀國法之外的一個悄悄地提醒;失去理智,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衝動就要受到懲罰的悄悄地提醒;心生邪念,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忠言逆耳利於行的悄悄地提醒。

  忠誠於事業,忠實於家庭,忠貞於愛情,忠愛於大自然,鍾情於人生——讓我們互相多一點悄悄地提醒!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題記

  古語早有云,教師似蠶、似蠟炬,奉獻自己畢生的精力,只為在我們的未來道路上多一緞華麗的錦皋,少一片陰沉的黑暗。但我始終都無法感受到老師對我們的愛,他們有時批評我,有時對我要求很高,我遲到了還罰我站,但就在那天,我的看法徹底地改變了,那天,老師給了我們一黑板歪斜的字,一黑板的記憶,一黑板沉甸甸的愛……

  初三期中考試前,凌厲的寒風如刀般徹骨入髓,有“北風捲地白草折”的感覺,冷風滲入頭腦,把我從半醒半睡的狀態下激醒。我們一邊打哆嗦一邊等著早課的來臨。

  不一會兒,教室的門緩緩地打開了,語文王老師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裡,“王老師怎麼了?”“咦?”

  不斷有同學臉上都浮現出驚疑的表情,王老師和平時不一樣了,臉上經常洋溢著的紅光被慘淡的白色取代,腳步虛浮,好像隨時都會摔倒似地,還帶了一個銀色的保溫杯,毋庸置疑,王老師病得很重。她坐在講臺前,頂著沙啞的喉嚨說:“今天,我們上……咳,第二十課,翻開書……”那一個個的漢字就像是被用力推出來的一樣,雖然很輕,但是卻能聽見。心疼夾雜著一股涼意直襲我們的心頭。老師開始在黑板上寫字了,老師慢慢站起來,左手撐著桌子,右手開始在黑板上無力地跳躍、滑動,一個個如老嫗般缺少氣力的字漸漸浮現在黑板上,她一向清秀的字蕩然無存了,老師為了讓我們能看清楚,寫得更用力了一點,左手在桌子上不停地顫抖。此時,我心底貌似有什麼東西涌上了,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有點……像母愛的感覺……

  下課了,老師用模糊的口音對我們說:“祝大家……考個好成績,同學們再見……”之後老師就踱步出了教室。

  教室裡依舊是鴉雀無聲,看著那一黑板歪斜卻可分辨的字,我們無語凝咽,老師走了,卻留下了這一黑板的字,遲遲地,沒人起身像平常一樣去擦黑板,都靜靜地坐著,它們象徵的不是別的,而是那沉甸甸的教師之愛啊!這一黑板的字,雖然能擦掉,但這黑板上的記憶,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永世難以抹去!

  考場上,我們個個奮筆疾書,我們的動力不是別的,只是因為那黑板上的記憶,它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著我們,它比和煦的陽光還要溫暖數十倍!

美德的`作文 篇4

  古人曾雲,“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人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道德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道德不但是做人的根本,同時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擁有統一的核心價值觀的基本。

  道德不但是需要自己做好本職,愛國守法,同時也要儘自己所能,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就像從前有一位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著燈籠行走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沒有白晝與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整個世界,提一盞燈籠又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僧人問:“你什麼也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挑一盞燈籠呢?”盲者說:“現在是黑夜,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瞭?”但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已。”僧人愣了,盲者緩緩說到:“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他人碰撞?”僧人說:“是的,我剛才還被兩個人碰了一下。”盲人深沉地說:“我就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自己,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這個簡短的故事也進一步說明了道德的重要意義:擁有道德,心靈才回得到照耀,光明與溫暖方能人間共享。

  然而現在的社會制度與傳統道德正受到一次挑戰——自私與自利的觀念遍佈,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腐蝕著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根基,品德缺乏的事情時有發生,以至於老人摔倒不敢扶,公交車沒人讓座的事件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勝列舉!

  崇德向善是一種精神與文化的理念,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之下,我們應該保留病注重還童文化,更重要的是注重傳統的無上品質。在傳統精神受到強烈衝擊的今天,如果能做到保持道德理念,就能夠不在動盪的濁流裡迷離,對國家來說也是大局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條道路。

  崇的向善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盡要做到國家與民族的向善,還要落實到每個人中,從小事做起,用道德與思想代替 魯莽與自私。

  愛國守法也是崇德向善的密不可分的一點。國是每個人立身的根本,法則是整個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核心——沒有了法律,整個國家就是一盤散沙,從根本上來說還處在原始社會:夏啟終結原始社會的根本區分點,就是設定了法律。

  只有一直在追求愛國守法與保持崇德向善德道路上不斷前行,我們每個人,每個集體,整個民族與國家才能夠興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美德的作文 篇5

  “好人是這個世界的靈魂。”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假,當然你也一定會問,這“好人”是誰呀?哈哈,肯定是本人啦!不過,除了我之外,世上的好人還有許許多多,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有人用真心走出“美德的獨奏”。

  天,依舊是那麼晴朗,太陽瀟瀟灑灑地從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可是,無論在多麼明朗的天空下,總會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會讓我想起那個看似普通卻又不普通的夜晚……

  那是一個冰冷刺骨的夜晚,本來好好的鋼筆卻壞了,不得不懷揣著二十元到樓下的商店裡買。雪,在這時飄飄揚揚地落了下來,雖比不上鵝毛大雪,但已經夠大了,它紛紛揚揚地飄著,在大樹上、屋頂上站住了腳。就在這時,路邊的一個乞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是一個老乞丐,甚至向人們乞討時張開的嘴巴里牙齒都掉得差不多了,僅存的也都參差不齊的。他的手皺巴巴的,雖在夜晚,可藉助月光,竟然能夠看見他手上清清楚楚的血管!每走過一個人,他都會緩慢地乞討。藉助風,他的話語斷斷續續地傳到我的耳朵裡:“好心人,行……行好。給我一點兒……錢吧。”一位衣著高貴的女士在這時映入了我的眼簾。本以為她會為老乞丐獻出一點愛心,哪料到她走到乞丐面前,卻沒有絲毫止步之意,反倒加快了腳步。

  寒風捲著雪花肆無忌憚地颳著,刮在老乞丐的臉上,也刮在我的心上。看來雖然人人心中都有愛,但是有的卻不知如何去釋放。

  望著老乞丐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模樣,我不禁握緊了手中的二十元。下定決心似的,我快步走向了老乞丐,伸直手臂,將二十元錢遞了出去。老乞丐抬起那滿臉皺紋的臉,一雙渾濁無光的眼睛流露出了感激之情,也許是月光的緣故,兩行熱淚順著老人凹凸不平的臉頰流下。老人吧嗒著嘴想說些什麼,卻只是握緊了我的手。一瞬間,我的心豁然開朗:原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我久久佇立,聆聽著這美德的獨奏……

美德的作文 篇6

  看不少文章,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云云來說事。近來讀到,我們國家,由於信用缺失,我國每年財政上的損失高達約五千個億。觸目驚心的資料,真叫人痛心。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又看到,某工商銀行公佈了一千多名大學生貸款違約的事情,受到社會的關注,壓力之後,只有兩百多名學生不得不還款,餘下的無動於衷。

  有著誠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信用缺失,又反映在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身上。真是可悲!我國外匯儲備也達到一萬三千個億,銀行有錢,可弄的銀行有錢不敢放貸,尷尬無奈。說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得不令人汗顏。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告誡自己的學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就無法在社會上行事立足。《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與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伊索寓言》《狼來了》的故事,也都育人要誠實,立身處世。你誠信,信用喪失,不僅僅是無法在社會立足,甚至包括你的身家性命,沒了信用,狼真的來了,沒人去救你……

  我對日本沒什麼好感,原因在此不論。可“信用”不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一家信用社向很多災民提供了一筆不菲的無息貸款,這些貸款無須擔保,只要把姓名和聯絡方式留下即可。三年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所有貸款全部還清,沒有一例拖欠。(以上事例摘自李建權先生的《日本精神》一書,新華出版社20xx年出版)日本能稱為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就誠信一列,我們能窺見一二。

  誠信是一種道德,誠信是一種規範,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活保證。

  我們現在談構建和諧社會,可和諧社會的建設是離不開“誠信!”的,無論是政府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