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師> 【精選】教師作文錦集十篇

教師作文

【精選】教師作文錦集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作文 篇1

  從教師環節完善初中作文教學系統

  作者/朱小紅

  摘要:初中作文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有必要先從教師環節逐步完善初中作文教學,完成整理提綱、資料、佈置階段性教學的系統工程。

  關鍵詞:作文教學;系統工程;完善

  一、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十幾年,既清楚學校的語文教學安排,又瞭解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安排。絕大多數學校一般不會安排語文教師跨級教學,特殊的有,但絕不會出現跨三個年級教學的情況。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時,也只檢查篇數和批改情況,作文教沒教,怎麼教是不管的,也是管不到的。每個年級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上大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協調安排,缺少溝通交流。而對語文老師來說,又常在換年級和換學生的狀況中教學。如這個學年他剛在一個班中進行了他作文教學系統的最初幾個步驟,下學年卻換了班級,他的系統又如何進行下去呢?當他接到一個新班,這些學生又往往來自不同的班級,他又何從知道他們是進行了怎樣的作文訓練,有無系統呢?當這樣的狀況多次地在語文老師面前呈現,還有多少語文老師會有興趣去研究作文教學過程的系統化。於是,不少語文教師就出現了“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教學狀況。作文教學隨意性很大,沒有詳細的作文教學教案,沒有明確的難點與重點,只有一個粗略的打算:每個學期只完成規定數量的作文,至於寫什麼,怎麼寫,只能憑一時的衝動或手頭的一個好作文題。沒有作文訓練大綱,沒有統一的教學方法,缺乏一個富有梯度的訓練體系,缺乏一個科學的評價機制。這樣的情況是形成不了作文教學系統的。

  二、初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一個繁複的系統工程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生寫作能力也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每次綜合性考試都缺少不了作文,而且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學生平時的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為寫作打下基礎,準備材料。它佔學生語文能力輸出的半壁江山。正因為這樣,我們不少教師加大了作文教學的投入,可由於種種因素這些工作不可避免地跌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這就說明了它的繁複。《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做了指導性的規定,總目標是:“能夠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的能力。”具體要求如下:①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物件。②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③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④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⑤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⑥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資訊,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絡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⑦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⑧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⑨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⑩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從第二學段(小學三年級)開始習作,循序漸進,到第四學段(七至九年級)的寫作,要求越來越全面、越來越高。可見是個繁複的系統工程。

  三、從教師環節完善初中作文教學的系統工程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先要從教師這個環節入手。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想讓學生學到系統知識,那麼教師就應該做好系統知識傳授的準備工作。不然,一切都是空談。結合我校實際,我提出自己的八字設想:統籌安排,分工合作。就是在教導處或科組長的統籌安排下,全校語文教師分工合作,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建立這個系統,再用一年時間實踐和檢驗這個系統,之後的時間邊拓展邊完善這個系統。期間要形成書面資料,並一定要以電子文件的形式得以儲存和修改。主要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1. 語文教師分工合作,制訂好作文教學提綱

  雖然《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上有總目標和具體目標,雖然我們使用的語文版教科書上每單元有作文教學範例,但是我覺得前者顯籠統,後者不夠系統具體,實際操作起來會不方便。所以語文老師有必要做到“三結合”,即結合標準、結合教材、結合實際發揮集體智慧制定好適合自己的作文教學提綱。提綱分兩方面:一是所有年級都需執行的。要寫真情實感,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並付諸表達。培養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生活,抓住事物的特徵的能力。二是各年級分階段執行的。主要就是寫作技法的學習,謀篇佈局、立意選材、開頭結尾、過渡銜接等。

  2. 教師分工合作,完善好教學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在集體制定好提綱後,再分年級、分知識點安排好每位教師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教學資料,並編成課時教案。既要詳細具體,又要有的放矢。最後,形成各年級的電子文件教案。

  3. 教師分工合作,佈置好階段性作文教學的工作

  有了各年級的作文教學教案,下面關鍵就是執行了。在教導處或語文科組長的統籌安排下,各年級各科任人手一份年級作文教案,每學年完成制定好的課時教學任務,並做好教學後記。教導處和科組長也需安排每位教師一定的作文教學公開課,既做到了監督又促進了交流探討和檢驗。最後還得安排全體語文教師的總結。用一兩年的時間檢驗完善這個系統。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作為課前的主導者,課中的引導者,如果在作文教學中存在不成系統的狀況,那麼需要大家分工合作,從自身環節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完善我們的作文教學系統,全面提高學生初中階段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李美旋。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作文指導的有效性研究.廣西師範學院,20xx.

  李曉燕。真情、巧構、文采——關於初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文理導航,20xx(9)。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油溪中學)

教師作文 篇2

  村小學的教師弄不成原名馮百成,因為什麼事都辦不成,所以人們便送他這麼一個有趣的外號。

  他究竟有哪些事弄不成呢?說起來,還真叫人好笑。

  弄不成家裡很窮。前幾年,弄不成不知從哪兒聽說養魚可以掙錢,於是,他就把家裡所有的積蓄拿出來買了魚苗。此後,弄不成就到各處收集營養飼料(其實是牛糞、豬糞之類和青草)來喂他的命根子――魚。

  一天,村裡的二黃毛閒著無事,便轉到了弄不成的魚塘邊,他看到弄不成的草魚正在吃草,饞勁上來了,眼珠子一轉,立即跑回家拿來傢伙,想偷魚吃。可他還沒來得及下手,就被弄不成逮了個正著。為了不讓二黃毛今後再打他的魚兒的主意,弄不成索性把家都搬到魚塘邊來了――在魚塘邊搭了個棚子,日夜守護魚塘。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弄不成的魚也一個勁兒地瘋長。誰知好景不長,一天早上,他起來看魚,一下子傻眼了,他的魚都翻著白肚子――死了,而且魚塘裡的水也變黑了。弄不成氣得頭髮都豎起來了。他想一定是二黃毛乾的,立即跑到二黃毛家將其從被窩裡拉出來,直奔魚塘。可憐的二黃毛還不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兇手。後來經過村裡最有經驗的養魚大王三狗子的判斷,弄不成的魚的死因是他給的草料、糞類等飼料太多,又加上未注意勤換水,所以把魚給肥死了。二黃毛呢,洗脫了冤情,在一旁偷著樂。他趁弄不成不注意的時候,撈起一條最肥的魚,躲到後山烤著吃了。弄不成魚沒養成,反賠了本,自然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

  去年五月,村裡的張媒婆給弄不成說了門親事。說實話,弄不成都快三十歲的人了,連個老婆也沒討著,大家都很同情他。這回連村長都發話了,他說,若弄不成再弄不成這婚事,以後就讓他打光棍好了。弄不成呢,倒胸有成竹。可有的人卻說姑娘長得太標緻了,只怕是鮮花往牛糞上插,難插成。

  還好,提親、相親都挺順利,只是丈母孃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姑娘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就沒做過什麼事,嬌生慣養,所以成家後家裡的苦活兒累活兒全由弄不成一人承包;二是要五匹布,十石米,一枚銅戒指。天上掉了個大餡餅,弄不成一心想著美嬌娘,別說兩個條件,就是十個百個他也答應。選好良辰吉日,眼看好事就要成了,但偏偏成親那天,弄不成把準備好的銅戒指給弄丟了,這婚事自然就打了個疙瘩。女方不高興了,鄉親們都勸女方說算了,免得錯過了吉時,女方死活不答應,說弄不成如果找不回戒指,婚事就拉倒。可憐的弄不成找了一整天也沒找到,因此就白白錯過了這一段大好姻緣。

教師作文 篇3

  如果你在我們學校看到高高的個子,滿臉鬍渣,脖子上的肉一層蓋一層,就像層層疊疊的波浪,而且還挺著個將軍肚的人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周達喜周老師看上去莊重嚴肅,凡是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特別幽默。周老師的笑話比天上的星星還多。一位同學上課不認真,周老師說:“我們**同學把襪子戴在手上,然後很高興的說——新款的手套,新款的手套啊——”。弄得鬨堂大笑,那位同學自然也就不好意思了。

  在教學方面,我們的周老師從來不馬虎,而且是耐心十足。有一次,周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很難的題,結果我們沒有一個人做對。周老師把複雜的思路分解開來講,一遍一遍地講,直到每位同學都會做為止。你知道這道題講了多少時間嗎?兩節課呀!

  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我為有這樣的好老師感到幸運。

教師作文 篇4

  近幾年工作難找,所以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已經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但是在十幾年前的農村,這種情況還是十分罕見的。那時候,農村中小學清一色的都是民辦教師,以及轉正後的公辦教師。大中專畢業生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就在那個時候,鄉中學迎來了第一位師範學院的畢業生,雖然是專科,雖然是學歷史專業的(那時歷史還不是中考科目),但還是引起了校方的足夠重視,隨即將原歷史老師撤換掉,改教其他科目。於是,這位歷史系畢業的、專業的歷史老師走馬上任了。

  可悲的是,這位歷史系的高材生,教起歷史來竟會令人大失所望。期末考試時,“片上”評比,他所教職工的班級一敗塗地,成績遠在其他鄉鎮之下。(我們那裡是將鄰近幾個鄉鎮分為一個“片”,教研活動、學生評比都在“片”內進行。所以,可以把“片”看做小於縣、大於鄉的地域單位,但並不是行政單位。)

  這倒奇怪了,歷史系的畢業生竟然教不好歷史!怎麼會有這樣的事兒?

  據聽過他課的、被撤換下來的原歷史老師說,他的課講得十分生動。由於初中歷史教材內容簡單,歷史事件也不夠連貫,所以他講課時總會補入一些東西,這樣一來,儘管課堂內容豐富了,然而卻造成主次不分,其結果是,學生們聽得熱鬧,但是抓不住重點,所以考試成績當然會下降了。

  而這位原歷史老師卻不是這麼上課的。他的方法是,常常先給學生、或叫學生將課文讀一遍,然後畫出重點,指導背誦,下節課檢查。這樣一來,學生們有了抓手,知道什麼是必學必會內容,什麼可以忽略,成績當然就會提高了。綜合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他得出的結論是:教初中歷史的老師不能懂得太多的歷史知識,不然,是不會教好學生的。

  結果是,這位歷史系的高材生被撤換下來,從此結束了他教歷史的生涯,而那位原歷史老師重新走馬上任。在他的努力下,力挽狂瀾,學生們的歷史成績大有改觀。直到後來,歷史成為中考科目,試題型別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他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幫助學生得到一個較為理想的分數。

  無獨有偶,同是在這所中學裡,還有一位英語系畢業的高材生,也只教了一年英語,成績未見起色,隨後便被撤換掉,從此從事起他完全陌生的美術課教學任務。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在我們中學早已算不上什麼新鮮事物。而每有畢業生分配到此,學校一定會先組織他們聽課、學習,由老教師帶領,傳授經驗。“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現在,鄉中學的講臺上,更多的師範畢業生取代了老教師的位置,他們接過了前輩手中的教鞭,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正辛勤的工作著……

教師作文 篇5

  教師像紅燭一樣照亮了我們知識的路程。相信大家都有自我喜歡的教師,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教師是我的數學教師陳教師。

  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頭燙過的頭髮,小巧的鼻子上撐著一副眼鏡,一看就像是一位數學教師。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趁教師沒來的時候在玩紙飛機,正巧被剛走進教室裡的陳教師發現了,教師讓我下課到她的辦公室去一下。下課了,我垂頭喪氣地走到教師的辦公室,教師讓我坐下來。她慢慢地跟我說:“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心裡很緊張,以為教師要罵我。所以,我結結巴巴地說:“因為我……我覺得……好玩。”教師意味深長地說:“小翟同學,你是班上成績在前幾名的同學,怎樣能犯這種小錯誤呢?下次不要再犯這種錯誤了,你走吧。”我對教師說:“好的。”自從這一次談話後,教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這件事,還有教師的幽默風趣。有一天自習課的時候,陳教師看到我們心境很煩躁,於是,她對我們說:“同學們,我給你們講個笑話。”笑話還沒講完,有一位同學居然睡著了。教師把他叫醒,說道:“為什麼趴在這兒?”那位同學說:“您講得太生動了,我有點累,所以趴下來了。”“那你幹嘛點頭?”“因為我贊同您的觀點。”“那你幹嘛流口水?”“因為我聽得津津有味。”教室裡頓時鬨堂大笑,有人笑得拍桌子,有人笑得坐在了地上,還有的在傻笑。

  我喜歡陳教師。他在我們煩躁時會逗我們開心。在那裡,我想對陳教師說:“我要多謝您的付出,多謝您的關心,多謝您的照顧。”

  教師點評:事例敘述得生動具體,人物的言行貼合各自身份的特點,可見你是個生活的有心人!

教師作文 篇6

  我很迷惑,“老張”為什麼連常識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都沒有呢?總是講得風牛馬兒不相及,有一次他為了沒話可以說了,就編故事,說他跟一個人去爬很危險的華山,全市就他門兩人可以爬到山頂(這句話的可信度你自己辨別)還談到了吃飯,看來“老張”的午飯還沒吃,談飯來解餓,害得全班同學“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就是其中之一,HOHO~)

  講課時,“老張”的音律總是那麼“準確無誤”;那麼有感情,跟在朗誦似的,可真真正正的朗誦者,恐怕沒有達到老師那“爐火純青”的境界,那麼有“吸引力”,(他將的課幾乎全是書本上的,跟朗誦也差不多了)就連沉睡在夢香裡的同學也不得不驚醒過來了。可憐的同學呀,各個正做著發財夢,就被老師的“美”聲給砸了。我還真後悔沒替老師報百事可樂歌唱大賽。真不知是老師的不幸呢?還是評委們的有幸了?

  老師的板書工夫就像在練輕功一樣,真是了得呀!可跟黃蓉的輕功相比了!下筆總是那麼輕,看來,午飯不僅沒吃,還嚴重缺鈣,到了教師節,我一定買盒“蓋中蓋”送給他。“尊師愛幼”的傳統美德,我一定把它繼承,並且發揚光大的!

  可能是老師發誓一定要把“勤儉節約”深入同學的思想,便自己實踐起來——板書時,字總是寫得那麼小,不是普通的“小”,而是小得可憐的“小”,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買粉筆盒的錢,更可以延長粉筆本已短暫的“壽命”。(真有愛心,也不見得他在海嘯時,捐了多少錢)而且,還節約字在大黑板的佔用面積,省下了不少擦黑板的力,真夠“勤儉節約”的,其實他上課一般只是背誦,不會寫幾個字。我們看黑板,就像在夜空下看星星,不同的是,在粉筆灰在星空下而已。記筆記就像在數星星一樣,看得都眼花繚亂。其實,在大白天看“星星”,本是件有趣的事,可是,卻苦了我們的眼睛了!

  老師可能覺得板書的“勤儉節約”的實踐做得還不夠,便在講課上繼續“發揚”我們文明古國的傳統美德,真是有教師職業的道德精神啊!政治老師講課可謂稱得上“惜字如金”呀!一堂課下來,講的內容不超過20分鐘。以前,同學老認為,上課時間過得慢,可我總是會毫不猶豫地勸說,時間就是金錢之類的至理名言了,可後來才發覺,自己是在自做多情了。因為,上常識課,才深有感觸和體會到,時間真的過得很慢,跟蝸牛的爬行速度有得拼了!

  政治老師的字狂草(瘋狂的潦草),如果,有狂草書法比賽,一定要推薦老師去參加。但別人的狂草書法是狂出藝術,而政治老師的字卻是狂出“另類”(即,不懂他在寫字或在畫畫)或是政治式(他是政治老師,所以取為“政治式”)字畫體,真是堪稱一絕呀!一定能“名垂千古,永垂不朽”了,也可以去參加國畫,哦,不,正確的說法是,那些小孩子的畫畫比賽了!應該會得個一等將。

教師作文 篇7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上一名教師。

  老師,一個多麼親切的稱呼。他們知識淵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雖然收入不怎麼高,又很辛苦,但這個職業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偉大的職業。

  韓愈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教會我們識字,是老師教會我們閱讀,是老師教會我們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們教會我們怎麼做人,教育我們要誠實、善良、文明、勤勞、孝敬。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我們能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老師也功不可沒。是老師為社會培養了一代代傑出的人才。如果沒有老師,人們的思想會變得多麼愚昧;如果沒有老師,人們的行為會變得多麼粗野;如果沒有老師,社會會變得多麼混亂……。我們的國家又會怎樣呢?這些,我們都不難想象,這正說明了教師是不可缺少的,教師是偉大、神聖的。

  教師的偉大還在於他的無私奉獻。放學後,老師可能還在教室輔導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直到學生聽懂為止;下班後,老師可能還在辦公室批改作業,辛勤備課,為第二天上課做著準備,經常一忙就又到了深夜;甚至到了週末,別人都在休息,老師可能還在批改著永遠也批改不完的作業,備著永遠也備不完的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用他們的青春和汗水培育著我們。

  我的媽媽是老師,爸爸曾經也是老師。聽爸爸說,我們家連續十代都是老師,到他這一代已經是十一代了。這句話更激起了我當教師的夢想。我在空閒時,想過當老師;在睡不著覺的時候,也想過當老師;在甜蜜的夢裡,甚至還夢見過自己當上了一名老師。

  美麗的夢想要靠辛勤的汗水來澆灌。現在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將來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懶惰的時候,是夢想讓我勤奮;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夢想讓我堅持;在想放縱自己的時候,是夢想讓我收斂……

  假如我當上了一名老師,我要把我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假如我當上了一名老師,我會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不會歧視成績差的孩子;假如我當上了一名老師,我將和所有的學生做朋友,將他們都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這就是我的教師夢。

教師作文 篇8

  秋日裡本不該有什麼暖陽的,又不是深秋,更不是殘冬,只是風寒乍起的初秋,有冷風拂面,有涼雨潤膚。可由於半個月來的陰雨讓人憋得很,況先些時候的秋雨下得頗有一些寒意,溫度降至了二十度以內,與炎炎的夏日相比簡直換了天地。此時,一早起來的太陽似乎是久違了的好友一般,再不是可惡的高溫製造者了,暖暖地照著大地時,天地間有了蕭瑟中的溫和。

  或許是感冒了的緣故吧,總覺得身上有點冷。出去時,被風吹得頭髮疼,陣陣有裂痛的感覺,加上流涕、咽痛,感覺秋的意味在自己身上體現得很充分了。也因此對陽光有了更多的好感。在路上,雖是秋風,但夾著陽光的氣味時,這風也顯得親和了。風很大,但沒有太多的涼意,只吹得樹葉嘩嘩作響,是秋的風鈴在唱,片片飛舞如蝶的落葉也煞有介事地跳起了秋日圓舞曲,直掃得滿地打滾,卻積得不多。

  我喜歡這種感覺,有點舒懶的、閒適的味道,人們也是平和地、沉穩地處理著日常事物,一切顯得沉靜,就像冬末春初時乍暖還寒時候的光陰,人們似乎不著急去做什麼。小區門口的樹蔭下有老人排成排坐在石凳上聊天,排得很整齊,坐得很舒坦,說得很隨意,似乎是在發表各自的觀點。這時要是在太陽下坐上一回還是吃不消的,畢竟不是冬天的太陽,所以人還是在蔭涼處休閒著――這是一個星期天。

  暖陽的感覺還在於人們拿出了久違了的棉被來曬,一場秋雨一場寒,人們早已盼著太陽出來將冬天的行頭準備一下要過冬了。這樣的日子裡,晚上睡在竹蓆上是吃不消的,但是陰雨天的關係,有很多人還是頂著,這樣,也就產生了不少感冒、傷風的病患者,像我就是其中一個,我想該不是洗冷水澡的緣故,那就是晚上受凍了的緣故,再不就是從兒子那兒傳染了感冒。曬了棉被就有了那種厚重的感覺,也有了冬的味道,雖然秋還很淺。

  太陽的勢頭很弱,不只是秋的影響,更是颱風的影響,我們這兒沒有強颱風經過,但聽說受到了一點影響。太陽自然也發不了威,被風吹趕得失去了光澤,紅也紅不起來,亮也亮不光彩,只是微微地溫暖著大地,時不時地還羞澀地隱去了面容。

  鼻息裡是辛熱的氣息,額頭裡是脹疼的難受,還伴有多痰流涕,感冒自然就是不舒服的,習慣了也還是痛苦的,這種症狀以往要在冬天才有,現在卻似乎早早地來到了,在這個秋風涼過之後的'日子裡。

  不知,今天還會有多少這樣的日子,供我無憂無慮地賞玩?

教師作文 篇9

  春天的花開了,老師我想你;夏天的蟬叫了,老師我想你;秋天的果熟了,老師我想你;冬天的雪飄了,老師我想你,想你......”晚上陪孩子去看縣教育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聯歡晚會上,一首深情的《老師我想你》勾起了我對老師的想念。是呀,老師,您的恩澤如綿綿細雨,滋潤我心底。您的教誨似涼爽的風,輕拂我耳際,您是我最美的記憶!

  記得剛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是一位剛畢業的男大學生,年齡二十出頭,比我們大不出十歲,瘦瘦的身材,留著八字鬍。剛開始的時候看他長得並不帥,尤其是不喜歡他的八字鬍。但後來聽他上課特別有趣,能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並且容易理解,漸漸地開始對老師有好感了。不過他有個特點,那就是普通話說不太準,別的字還基本可以,唯獨數字“2”說不好,一出口就是他們的柳林口音“餓(e)”,作為數學老師使用2的頻率相當高,所以我們就經常聽到他說“餓”了。時間久了,我們就私下裡也偷學,還邊學邊笑,一次正和別的同學說時他聽到了,但他並沒有發怒,只是對我們抱以一笑就走開了。以後他對我們依然很好,並且經常下課後和我們一起打排球,一起做課外活動,他就象我們的大哥哥一樣,班裡的同學都喜歡他。

  有一天下午,上完兩節課後課外活動時間,他點名叫我和另外兩名女同學去他的宿舍。我們三個人以為老師讓幫著搬東西或者是有別的活要幹呢,邊說邊笑一塊來到老師宿舍。當我們走進去後看到老師突然板起臉來說:“你們三個,個頭一般高,都很聰明,知道我找你們幹什麼嗎?”我們三個沒想到老師會這麼嚴肅,難道我們犯了什麼錯嗎?三個人面面相覷,想不出答案。他看到我們三個的表情,接著說:“你們三個最近都有點得意忘形!仗著自己學習好就看不起同學,還給別人起外號......"他一口氣把我們的罪狀都數落出來,語氣相當嚴厲, 我們幾個女孩子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挨一頓訓,覺得臉上很是掛不住,忍不住留下了眼淚還帶有一絲委屈。老師看我們都哭了,又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有缺點,自己沒發覺,但是作為老師有義務適當地提醒你們,對同學要有足夠的尊重,尊重別人就等於尊重自己!”我們幾個平靜下來,想想老師說的話也很有道理,漸漸地止住了哭聲,不過眼睛卻紅紅的,臉上還有哭過的淚痕。這時,老師用水蘸溼毛巾並擰乾水,遞給我們擦乾淨臉,然後摸摸我們的頭說:“好了!這件事就當過去了,只要注意就可以了!你們還是我的好學生!”然後他還給我們講了個笑話,逗得我們幾個破涕為笑。最後他和我們一起回到教室上自習,就象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那一次雖然捱了批評,但是我覺得心情特別好,而且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師的意見,我非常佩服老師的這種方法,他既沒有把我們叫到教研室去當著別的老師的面訓我們,讓我們感覺沒面子,又在我們有犯錯傾向的時候及時給予了提醒,而且在幫助我們的同時不失尊重。

  從那一刻起,我開始崇拜老師這個職業,我想以後長大後一定也要當一名象閆老師那樣的好老師。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我也因為所學專業不對口一直沒能當上老師,但是對老師的感謝和敬佩卻一直在我心裡。閆老師,您不教我們後聽說您去當廠長了,再後來就不知道您的去向了,也許您現在已經不在教師崗位了,也許您已經不記得有過我這樣一個學生,但是我卻始終記得有過您這樣一位好老師名叫閆建平。

  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希望您能收到我的祝福:祝您教師節快樂!您是我心中永遠的好老師!

教師作文 篇10

  根據調查,我們班的學生怕寫作文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總覺得無材料可寫。由於對生活缺乏深入、持久的有意觀察和思考,許多新穎有趣、真切感人的事物從身邊白白流逝;二是有話寫不出來。課外閱讀少,語言積累少,語言貧乏。總之,是缺少對寫作素材和寫作語言的積累。

  基於上述原因,我們在進行課題研究的時候,重視培養學生觀察意識和觀察習慣,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注意自主積累,主動觀察生活及周圍的事物,捕捉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景、事件、人物等,並作多角度的思考認識,從中提煉篩選,積累材料,積累思想,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倉庫。同時,博覽群書,積累語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材料倉庫。

  1.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積累生活材料。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並運用觀察方法對生活進行深入、持久的觀察。①留意童年的“趣”:天真活潑,爭強好勝而做出的可愛的“傻事”,快樂的“趣事”。②留意學習中的“得”:讀文章中的心得體會,學習過程中摸索出的經驗、受到的教訓、激發出的靈感等。③留意大自然中的“奇”: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風雪雨露,草木鳥獸,變化莫測的、奧妙無窮的多彩生活現象等。④留意社會中的“變”:改革中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新人物、新觀念等。⑤留意交往中的“情”:在和老師、同學、家人、朋友、陌生人交往中令人感動、憎恨、欣喜的場景等。在留心觀察的基礎上,加進思考,並用簡潔的話記在觀察日記本上。

  2.鼓勵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語言材料。在課內外閱讀中,將有感觸的優美語句,精彩片斷,新穎的開頭,別開生面的結尾,按寫人,寫景,寫物等分門別類摘錄下來製作成積累卡,把每週最得意的發現向同學推薦。

  3.及時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分享寫作資源。在每個學生都注重積累的基礎上,及時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有利於在積累方面形成競爭的態勢,有利於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相啟發和激勵,也有利於分享積累的喜悅和成果。在學生將課外觀察、閱讀的最新發現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適時點撥,啟發學生對交流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歸類、增補、評析,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路,拓寬學生的積累途徑,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並就積累中的思想認識問題進行正面引導,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