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5篇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伴我成長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

  我生話在一個和諧的家庭裡。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學習了兩年國學,有《弟子規》、《論語》等,當時只知道硬背,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雖著我的慢慢長大,還有爸爸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我明白了一些其中的道理。

  媽媽總是教導我要誠實,要學會原諒別人。

  有一段時間,我做了錯事以後不敢和媽媽說,怕挨批評,總是紅著臉不承認,但是經過媽媽給我講故事,講道理,使我明白了做錯事不怕,但是要敢於承認和改正,這樣就是一個好孩子,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做的。還有前幾天我們小組的一位成員把我的語文書撕下了一塊,書中的字都被死掉了,當時我又傷心又生氣,回家後委屈的告訴了媽媽,我以為媽媽一定會去找老師,可媽媽卻並不生氣,蹲下來帶著微笑對我說:“寶寶,你認為她是故意的嗎?如果不是,就要學會原諒別人。”聽過媽媽的一席話,我的心情好了很多,原來原諒別人,自己也會變得很輕鬆。

  我說的只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但是它形成了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勤儉節約、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等,這就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家風,我願意繼續傳承下去。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2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亦如此,家風就是家裡的規矩,可從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

  上幼兒園那會,我每天早上出門都會哭著懇求爺爺說:“爺爺,您一定要來接我啊!”下午放學時,爺爺必定會準時出現在課室門口。每逢我的遙控車撞爛了,我的立體迷宮摔破了,我的玩具屋按鍵失靈了,等等這些玩具壞了的時候,我心想隨便上個螺絲或者貼張透明膠紙就行了,但是爺爺卻要找出最適合的零件換上,用鐵絲或熱熔膠加固等等方法,認真的將玩具修好。

  我的奶奶經常會問我們今天想吃什麼,而且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都堅持每天到市場去精挑細選新鮮的肉菜為我們做飯。每當我生病了,奶奶都會不厭期煩的為我煮中藥,還給我煲粥或煮麵條吃,令我能儘快地痊癒。

  我很感激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辛勤付出,正如爸爸媽媽常說的“只有堅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積少成多,將來才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一樣,我認為爺爺奶奶就是最有成就最偉大的人,我也會向他們學習,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努力完成每一項任務,並且將持之以恆嚴謹細緻的好家風傳承下去。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3

  我們家是個普通的家庭,有歡樂,也有憂愁和爭吵,但更多地還是歡樂。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媽媽平時經常教育我待人要有禮貌,有一次,我家來了一位阿姨,我首先問候:“阿姨好。”請阿姨坐下,給阿姨沏了一杯茶,並熱情地說:“阿姨請喝茶,”阿姨說:“小羽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微笑地說:“阿姨,這是我應該做的。”媽媽在旁邊笑著說:“小羽從小就非常懂禮貌。”

  我家的家風除了有禮貌待人,還有勤儉節約,我們全家一直都很節約,破了小洞的襪子,補補可以繼續穿。洗衣機洗了之後的水用來拖地、衝馬桶。淘米的水可以用來澆花,過期的牛奶可以用來洗手。這些小事都體現著我們家勤儉節約的好家風。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我的腳感覺怪怪的,我脫下鞋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原來我的襪子破了,媽媽過來問我怎麼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媽媽說:“襪子破了,補一下就可以穿了,”我同意媽媽的說法。於是我和媽媽便開始縫起襪子來………

  良好的家風幫助我快樂的成長,讓我學會做人的道理。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4

  眾所周知,家庭是世界的細胞,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就會形成一定的“家風”,一個家庭風氣的好壞決定了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長。

  每天清晨上學時,媽媽都囑咐我要和同學們友好相處,不要老打小報告,見到師長要主動問好,不可以和同學打架,在校園內看見垃圾一定要放入垃圾桶……

  平時,爸爸告訴我要孝順長輩,我們要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特別關心。就拿爸爸說吧,奶奶長年身體不好,爺爺不在家時爸爸總會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去看奶奶,不辭勞苦。所做的一切,我都一一看在眼裡,記在心頭。百善孝為先,在爸爸的影響下,我也學習善待家人,在社會中,對別的年老長輩也格外地尊重。

  家人的工作十分辛苦,爸媽十分認真,經常加班、開會,卻沒半點怨言,總能積極投入進去,直至深夜。當然他們的行動也激勵著我學習上進,認真踏實,爭做一個品質優良的小學生。

  我為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而感到無比地自豪。我一定要把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5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家風已經不太被提起。那麼家風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老師說,家風是百善孝為先,朋友說,家風是尊老愛幼。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初識“家風”二字,腦海中聯想到的便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所見,家風應是被羅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被供奉在高堂之上的陽春白雪。幾番思索,我方才發現,家風其實很簡單。顧名思義,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也是根植於一個家庭的風骨。無需羅列,抑或背誦,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傳承。

  爸爸一直對我說:“做人要誠信,人只有有了誠信,別人才會相信你,信任你。這也是我對你的要求,同樣也是家規。”前不久,家裡的一個親戚生意上遇到了困難,到處去借錢,可是沒有人借給他。得知這件事情,我很疑惑,於是就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在此之前,這個親戚也因生意不利而向別人借錢,可到了要還錢的時候,卻三推四阻不願按期歸還,因此失去了別人的信任。現在再想借錢,別人因為他不誠信,就不會再信任他,更不會再借錢給他了。

  透過這件事,我深切地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我的爸爸就是一個非常誠信的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做到,就像從前他答應我帶我出去玩兒,可是因為他太忙了沒有去成,但是幾天之後,爸爸把身邊的事情處理好了,一定會帶我出去玩兒,完成對我的承諾。

  良好的家風,必定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所以我一定會繼承和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家風的重要性。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6

  每個幸福的家庭裡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

  在我的家裡,最“勤儉節約”的人是姥爺。每次家裡有剩飯、剩菜,姥爺從不讓倒掉,而是自己吃完。衣服和鞋也都是穿破了也不捨得扔。我就會問姥爺為什麼這樣節約,姥爺就會告訴我他們過去的艱苦生活。相比姥爺那時的生活,我現在是幸福的。所以我也養成了不浪費、不攀比的好習慣。

  其次是“孝”,在我的眼裡,姥姥和媽媽都很孝順。我的姥太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姥姥經常給姥太剪指甲,給姥太變花樣做好吃的。這麼多年來,總是把姥太照顧的無微不至。媽媽每天也都會打電話叮囑爺爺奶奶注意身體,只要有時間,媽媽就會經常回去看望他們。姥姥和媽媽的舉動都在影響我,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俗話也說“家和萬事興”,姥姥家的大廳裡就掛著這樣一塊牌匾。我家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老爺就是憑著這句話主持大半輩子的家政。聽姥姥說,姥爺以前寫春聯都是圍繞“家和萬事興”這個主題寫。每次家庭聚會,姥爺總是會說:家人和和睦睦相處,其樂融融生活,這才是最珍貴、最幸福的。

  家風是一盞指路燈,為我照亮前方的路。家風牢牢記在我的心裡,伴我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7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是我們溫暖的避風港。當規矩和家組合起來,那我想,家會成為文明的家。《顏氏家訓》、《誡子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家風、家訓也成為立家之本。

  我的家自然也有“無規矩不成方圓 ”之說,雖然我家的規矩沒有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但在對父母行為的耳濡目染之中,我學會了很多,雖然大部分都是小事,可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不正體現在這些小事之中嗎?

  比如餐桌之上,媽媽也為我定了許多規矩。不能狼吞虎嚥,不能只挑自己喜歡吃的,不能把米飯掉在外面,不能把腳翹到椅子上等等。可是淘氣如我,怎麼會乖乖聽話呢?這一次,我就故意挑戰媽媽的權威——把米飯故意掉在桌上。結果呢,我悲劇了,媽媽起先要求我把米粒一顆一顆地拾起來吃掉,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兒,但是我知道,後面肯定少不了一番“長篇大論”。“切,不就是幾粒米嗎?至於嗎?這又值幾元錢……”我小聲地嘀咕,嘴嘟得能掛幾個油壺。

  “什麼!”媽媽提高了聲音,我知道她是真動怒了才默不作聲,心裡卻不停地抱怨。“知道了!”我不滿地抿著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你早會背了,可其中的意思你真正懂嗎?夏天,在太陽下集會,你向我抱怨過,說太熱了,可農民就不知道熱嗎?這是他們的汗水換來的收穫呀,孩子,你長大了,也該懂事了!”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道,我低下了頭,滿臉羞愧。

  家風就像一陣春風,悄悄地影響我這棵剛冒出的小芽……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8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是從太爺爺嘴裡流傳下來的家訓,我們家代代正是憑藉這一點被鄰居們稱為孝順家庭。而我這顆“小種子”也沐浴著淳樸茁壯成長。

  從我記事起,就聽媽媽說孝順老人就是要順著她(他),要不折不扣的做到“色難”,于丹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兒女有條件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孔子曾經對他的學生們說過,孝敬父母什麼最難是“色難”,“色難”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 也正是這一點我的爸爸媽媽做到了。我們一家和爺爺奶奶同處一屋,奶奶愛嗦,就是一句話要重複好幾遍,爺爺愛發脾氣,甚至有時候會有點無理取鬧,有時候我都感覺想阻止他們或說他們,但看到爸爸媽媽沒有一點報怨的意思,還是一如繼往的尊敬、關心,我內心深處徹底的感悟到了爸爸媽媽始終有著一顆恭敬的心,有一個謙和的態度,始終和顏悅色的去對待他們的父母,他們是我心目中的標杆。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可現實中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關鍵是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長輩們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做到“色難”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尺。“孝”字為先是我們家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家風家訓,正是這樣的家風家訓薰陶著我們家的一代又一代,我希望這樣的家風家訓能一直傳承下去,伴著我們家一代又一代成長!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9

  家風,顧名思義,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它是祖輩們留下的傳統美德。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誠實守信”。而我對這家風有著自已的認識。

  打我記事起,家裡人就沒有給過多的零花錢,逢年過節也都如此。去年,爺爺給我準備了一冊賬本,讓我記錄下家裡的支出與收入。我問爺爺為什麼,爺爺說:“這是為了讓你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有一次,我記著記著,感覺好像有不對的地方,想著反正媽媽也不會來查賬,就這樣待著吧。可偏偏湊巧,媽媽來查了帳,她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訓誡我做事要認真,一兩元也能辦成大事,節約要從點滴開始。

  守信,在我看來,就是說到做到。小時候,有一天爸爸答應帶我去熙和灣玩,可到了那天,爸爸正好有急事,我失望極了,以為不能去玩了。沒想到,爸爸一忙完手頭的事,就急忙來找我了。看著爸爸累得滿頭大汗的樣子,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我說:“爸爸,我可以不去的,您別累著了!”爸爸說“孩子,爸爸答應你的事情就一定做到,不能言而無信。”就這樣,在爸爸的影響下,我也說到做到,絕不失信於人。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我們家“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的美好家風的教育下,我一天一天地成長,讓我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0

  馬年第一天,央視新聞推出了街頭採訪的第一問:你家的家風家規是什麼?面對記者的採訪,老人、孩子紛紛回答:不怕吃虧、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家風是一種家族的傳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對於早出晚歸,刻苦求學的學生來說,班級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好的班風就是好的家風。

  良好的班風能給學生帶來有利於學習、有利於生活的環境,能使班級正氣上升,學生精神振奮。開學第一天,溪教育集團的.老師們積極行動起來,將班風建設融入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在孩子們到校前,老師們把教室打掃得窗明几淨,在黑板上畫上了美麗的圖案,並寫上了或溫馨或激勵的話語,營造濃濃的“回家”氛圍;孩子們來了,老師帶著孩子們把“家”再從裡到外打掃一遍,並進行精心地佈置,使“家”添上一抹亮色;開學典禮了,校長說規範談希望,使家庭的成員有了共同的期許;開學第一課,班主任提要求明紀律,使“家”有了自己的家規……

  從孩子進門的一刻起,班級就像家一樣給予孩子溫暖。同時,大家長也跟孩子們一起明確了家風家規。當孩子們愛上家,自覺自願地銘記家規,共創家風時,教育的春天還會遠嗎?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1

  平時在家裡,媽媽最常和我說的一句話是:“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那為什麼不高高興興地過每一天呢?”這句話是一句很樸素很簡單的大白話,比之前媽媽告訴我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張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那句拗口的對聯容易懂得多了。

  上學期間的一個上午,我和同學項顯鈞在一起玩時,陳同學走來,對我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因為我們這個遊戲只能兩個人玩,所以我讓他等會再玩。他一下子變得惱羞成怒,說:“三個人有什麼不行?這兒我做主!”說完便揮著拳頭朝我衝來,猛得撲向我,壓在我身上,把我手指壓折了。我掙脫出來,飛速跑向王老師的辦公室,氣憤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之後,老師批評了他,還罰他放學留下來。

  沒過幾天,我撿到一塊橡皮,正準備問一下誰的。陳同學又來搗亂,搶了橡皮,用力砸向我,我的眼睛立刻紅腫一片。

  連續兩次事件,我實在忍不住了,回家以後,向媽媽憤憤不平地告狀。媽媽耐心地聽我說完,把我拉到身邊,說:“你現在不是沒事了嗎?這種事情笑一笑就過去了,為什麼還要去計較呢?男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是正常的,不用太放在心上。”

  從此以後,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儘量讓自己笑一笑,天天都開心多了。我懂得了:我們要用笑臉去面對世間萬物,這樣生活也會用笑臉面對你。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人和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啊!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2

  小時候,媽媽常常拉著我的手,給我講《狼來了》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我都會拍起小手。這時,媽媽總會摸著我的頭,笑著教育我:“你看,誠信是金,做人一定要誠實,不然就會像故事中的這個小男孩一樣可憐。”我眨著小眼睛點點頭。“誠信是金”這句話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長大一點,媽媽教我讀三字經,我用小手指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為人子,方少時,尊長輩,習禮儀……”那時,我並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媽媽總是耐心地告訴我:“人間美德有上百種,而中華傳統美德中最重要的是孝,你要學會孝敬長輩,這是人最基本的品質。”我若有所思。從那以後,我便漸漸懂得了“百善孝為先”。

  後來,我開始學琴。一開始興趣濃厚,漸漸地我開始覺得有點難度,便不願堅持了。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你不堅持,哪來的成功?我看你最近態度也不太好,狀態也一天比一天差,為什麼不能認真一點呢?態度決定一切呀!孩子!”我的臉“唰”地紅了,低下了頭,認真練習起來。打那以後,“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成了我的座右銘,我的琴也彈得一天比一天好了。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古有“五常八德”,今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都被我們作為家風家訓。就這樣,我在媽媽的教導下一天天健康成長,成為一個誠實、孝順、堅持不懈的好學生。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3

  在我家的客廳裡掛著四個醒目的大字“勤儉節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奶奶常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要把這種美德傳承下去。我聽了覺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就當了耳旁風,沒有理會。但是那一次,使我徹底改變了這個看法。

  那一天早上,由於前天晚上打遊戲打到天黑,早上很晚才起來,所以我就急急忙忙地洗臉、梳頭、穿衣……所以水龍頭就忘了關,一直流到中午,到了中午我回到家,就捱了奶奶一頓罵。我不服氣,就和奶奶頂嘴:“不就是流了點水嗎?就這樣罵我吧!”“你知道咱們家的家風嗎?”“知道,不就是勤儉節約嗎?”“你還知道家風是勤儉節約呀,你知不知道現在全國有四百多個城市缺水,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在你看來,這些不起眼的水,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可貴呀!”

  這些話猶如雷鳴似的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我滿臉愧疚地和奶奶道了歉,奶奶原諒了我。

  自從這件事情過後,我再也沒有浪費過水,隨手關閉水龍頭。

  勤儉節約的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伴隨著我成長,伴隨著我成熟。我這顆小苗會在它的滋潤下,開出最大最美麗的花!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4

  我的家是一個溫暖的百花園,而父母是這個花園裡辛勤的園丁。我們家的家風,如那春雨般晶瑩,雨露般甘醇。我呢,是家這個花園裡最被重視的一朵花兒,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家風如春雨般呵護著花兒成長。

  家風是家庭的風氣,我們一家人的家風是讀書。家裡每個人都喜歡學習,所以大家都愛讀書。我在我父母的帶領下揚起風帆向知識的海洋遠航。

  家人都愛看書,媽媽愛的是《讀者》、爸爸愛的是人物傳記。家裡客廳茶几上有各種雜誌。書桌上有一本本的書。從我記事起,家裡隨手都能接觸到書本。耳濡目染,我也是從小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在他們身邊靜靜的看著書本。因為這個,我識字很早。從小,媽媽就教我識字,為讀書做鋪墊,所以我很早就在媽媽的陪伴下看書了。從幼兒讀物到精美的故事書《半小時媽媽》、《兒童畫報》,再到經典小說《哈里波特》、文學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書,伴我一路走來。書,成了我最愛的朋友。

  我的家風引導著我在知識的海洋裡航行。書是一位很好的朋友,你們千萬別小看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為他還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家風引導我讀書,讓我擁有了豐富的知識。提高了文化。更重要的,讀書使我明理,從書本里,我明白了美和醜,明白了善良和邪惡,明白了要實現我的理想,我應該怎樣努力。讀書讓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站的高、看的遠。

  我家的家風一直伴我成長,使我受益匪淺。我的家風伴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上揚帆起航。

家風伴我成長作文15

  家風,是每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他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一定要做到善良,才有人願意接近你,和你玩。有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看見有一個小孩子正在騎腳踏車,就往路上扔了一個小石子,雖然那個孩子沒摔倒,可是,爸爸也對我說:“女兒,這次雖然沒讓人摔倒,如果,這塊石頭一直在這裡,說不定哪一天,又有一個孩子騎著腳踏車經過,一不小心被你扔的石子絆倒了,你賠得起嗎?”我聽了,又想了想,感覺有道理,就跑過去,把石子撿了起來。爸爸點了點頭,豎起大拇指,說:“棒!”透過這個教訓,應該小心的做好每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她總是用實際行動告訴我。每次和別人約會,她總要早幾分鐘出門,生怕別人等她,有一句話:寧願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久而久之,我也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習慣,總能引向孩子們,好的品質,是需要培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