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宮> 精選遊覽故宮的作文7篇

遊覽故宮的作文

精選遊覽故宮的作文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覽故宮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1

  我在北京想看的地方只有故宮沒有看了,所以今天我中午趕到故宮,沒想到人還是那麼多,我真驚訝!

  故宮是個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清兩朝的皇宮,至今約有600年的歷史,先後有24位皇帝在這裡統治全國近500年。故宮城宮殿巍峨,樓閣重重,白玉雕欄,紅牆黃瓦,金碧輝煌。這故宮非常大,佔地72萬平方米,有房間8708間。最讓我驚奇的是,故宮蓋好了,竟然沒有一個釘子。宮城外有個護城河,河寬52米,長3800米。

  我和爸爸媽媽進了午門,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的前面有兩隻巨大的獅子,雌獅子在左邊,腳底下撫摸著一個獅子崽,右邊是雄獅子,腳下踩著繡球,表示祝福。然後,我們去看了燈火輝煌的乾清宮,裡面還看到“光明正大”四個大字,下一個是交泰殿,媽媽說:“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旁邊的房簷下還有好幾個大缸。我問爸爸媽媽:“這缸有什麼用?”爸爸說:“平時這是裝水用的,廟宇著火時,可以用來滅火。”房簷下還有一個個嘴上有個洞的龍頭,那是下雨時用來排水的管道。然後我們還看了日晷,以前表示時間的。然後我們再往前走,看到了銅鶴、銅龜。媽媽說:“龜、鶴、蛇以前都是吉祥的動物,象徵著長壽和吉祥。”

  故宮真大、裡面的東西真多、建築真美、珍寶真好,我真喜歡這個大大的故宮啊!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2

  每當我回想起今年暑假我們去北京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去故宮的那天。

  那天早上母親告訴我今天要去舉世聞名的故宮。我腦子裡立刻浮現了電視裡古代皇上們生活的情景和成千上萬件珍貴文物的摸樣。我越想越激動,於是迫不及待地清理好行裝,朝故宮的方向飛奔……

  到了故宮,我和母親就被人流衝散了,我在人山人海中費了一番周折找到了母親。我不禁地說;“真是世界著名的景點呀,人好像草原上的草一樣茂盛,唉!”

  過了午門,就到了金碧輝煌的太和殿。太和殿的前面有兩個威風凜凜的青銅獅子,時刻守護著太和殿。太和殿的門上、窗上和屋頂上都鑲嵌了金黃色的龍,十分華美,突顯了皇室的尊貴。屋頂上的黃色琉璃瓦,映襯著太陽的光輝,屋角上有十一隻小獸,突顯了太和殿皇權的尊嚴。站在太和殿的前方,便可想象出皇上上朝時文武大臣和宮女跪地遵命的情景。太和殿雖然經歷了千百年歲月的滄桑,還是能把從前的雄姿展現給遊客。古代皇宮的建築十分精美,十分堅固,足以證明我國古人的勤勞和聰慧。

  接下來我們又遊覽了中和殿、保和殿、養心殿等精美的古代宮殿。最後我們來到了皇家花園——御花園。御花園中種植了上百種名貴花草樹木,有高大蒼翠的老者——柏樹,有纖細碧綠的少女——紫藤,還有雄偉威風計程車兵——白皮松。花園中矗立著一座名叫堆秀山的假山,山上有一座小涼亭,這就是中秋節時皇上和妃嬪宮女們賞月的地方。皇上能夠在如此美麗的地方賞月,而勞動人民卻只能默默為皇上效勞,古時候勞動人民和皇上的生活環境真是天壤之別呀!御花園裡的每一棵樹和每一枝花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用辛勞的汗水澆灌而成的,我們應該好好保護這裡,讓遊客們欣賞這美好、潔淨的花園。

  故宮之行讓我明白了要珍惜文物古蹟,保護重要文化遺產,讓世人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是有著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3

  故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故宮建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年間,它位於北京中心,是明、清兩朝皇帝

  和妃子還有太后住的宮殿。故宮面積非常大,在明末崇貞皇帝年間戰火不斷,故宮有些損壞。後來清兵越過

  長城,攻克了北京,中國開始了最後一個朝代——清。清初順治年間,繼續修建故宮。從此後,大清每位皇帝全在那裡居住辦公。 今年夏天,我有幸參觀北京故宮。

  單外表看,就可以品出歷史長河的古老。過了天安門城樓,進入故宮城門,可以看見金水橋和午門,還有護城河。金水橋只有皇帝和當級別高的官員才能過往,故宮的歷史有五六百年了,裡面全是古香古色的宮殿,非常氣派,這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的象徵。

  故宮又名紫禁城,中心是內宮,是皇帝阿哥妃子住的地方,外面叫外宮,是大臣官員所住的地方。 慈寧宮,乾清宮,太和殿,御花園,偏殿,四合殿……每個宮殿都非常美麗,如果你來故宮旅遊,有扮作大內侍衛的人護衛,裡面有龍案、龍椅,金碧輝煌,龍椅上有一條金龍,象徵著皇位。故宮後方是鐘錶館,是一個珍藏寶物的地方,那裡有康熙、雍正、乾隆當年用過的玉璽,價值連城。出了這個地方,四周是環星拱月的宮殿,走過大大小小的宮殿後,就是珍妃井,這個井擁有著它自己的悲慘歷史。 不知不覺,我已走出了城門,回頭望望硃紅色的高牆,我彷彿進入了歷史中。看到了故宮,看到了這面硃紅城牆,我讚歎古人,如何能修建這座故宮,那得耗費它們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故宮,真是一個奇蹟!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4

  今年寒假,老爸帶我去了瀋陽故宮,我很開心。

  剛一進門,我就看見了1個大大的宮殿,寶座上有2條龍頭朝向寶座,像活的一樣。我知道了“龍”表示古代的皇上,“鳳”表示古代的皇后、妃子。“龍”還表示另一意思,那就是“龍”代表我中華民族,我都是“龍”的傳人。

  我和老爸繼續往前走,幾乎每個宮殿裡都有“龍”和“鳳”。我對老爸說:“你知道努爾哈赤的後金第一都嗎?”老爸說:“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吧!努爾哈赤的後金第一都,是新賓的赫圖阿拉城,然後遷都瀋陽,最後到北京。

  今天,我真開心!我不僅僅知道了努爾哈赤的住處,還把關於努爾哈赤的其他住處告訴了老爸,這樣我和老爸就能知道更多清朝的事。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5

  說到北京故宮,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不錯,故宮是我們中國的一座古老的宮殿。無論大家去沒去過,讓我來做次簡單的介紹吧,瞭解一下故宮。

  故宮是明代永樂十八年建成,座落在北京市中心,現為“故宮博物院”。曾在這裡,居住過24位皇帝。從明永樂十八年,到清朝,一共有492年的歷史。故宮,是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是座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和磚石結構的古建築群。

  故宮是座莊嚴宏偉的宮殿,到處展現著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從天安門進入,走進故宮,必須經過午門。午門,過去是斬首罪犯的地方。走進午門,就能看見太和殿。午門和太和殿均十分威武。太和殿裡面有很多古代的收藏品和金銀珠寶。太和殿過去是百官上朝的地方,現還存有龍椅。皇帝就在這裡上朝議事。龍椅下,一邊文官,一邊武官,是文武百官一起議事的地方。

  現在的故宮,可以自由去觀賞。我的介紹完了,我還有很多沒介紹,要知道就去故宮看看吧。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6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建立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裡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裡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說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裡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裡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裡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裡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在裡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嘆道。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裡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在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裡面的陳設和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裡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溼,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著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嘆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儲存完好,有著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遊覽故宮的作文 篇7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故宮)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 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

  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牆,城牆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佈局為中軸對稱,佈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機會降臨在我身上,讓我有幸的遊覽了一番,從威然挺拔的天安門進去就是故宮的正門,感受了午門的森嚴,不經意間應了那句“被皇帝托出去斬的”威嚴話的氣勢所震撼,經過漫長御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瞬時間有一種崇敬的氣勢逼人而來,驚歎於建築的偉岸,折服於燦爛的歷史輝煌,最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臺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寬闊的廣場、藍藍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襯得更加威嚴壯觀。弧形的內金水河橫亙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方、廊廡。金水河上有5座橋樑,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杆,隨河宛轉,形似玉帶。故宮裡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大院的寬闊帶給我心曠神怡的,真想在這寬廣的空間吶喊一下平日裡的鬱悶和糾結,身臨期境,歷史的瞬間視乎倒轉了幾千年,我彷彿置身於歷史的沉澱之中而讓我無法至拔,歷史的凝重感而讓我無法呼吸,瞬時間我以顯得那麼的渺小,心靈的震撼而讓我顯得如此的卑微,喜悅和心動不足以表達我的內心,而是產生了對歷史的尊重,屏住呼吸,沉浸在歷史留給世人的一切。我醉了,我怎麼了,強烈的願望不能阻止我對這裡的一切,迷茫了,迫切的消失在歷史的軌跡當中。我繼續著故宮的遊覽。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是皇帝及嬪妃生活娛樂的地方。前朝與內廷宮殿的分界線乾清門,乾清門以南為前朝,以北為內廷。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是清朝“御門聽政”的所在地。太和門和乾清門都是殿的形式,雖然名字上是門,在明代皇帝上朝處理政事都是在太和門,清代的時候皇帝上朝處理政事才改到乾清門。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又進不去”.在這內廷之間人的靈魂如同行屍走肉生活在這沒有生氣的空間,嘆息這空間被這無休止的宮殿生活所吞噬,後宮的鬥爭生活預演預烈,勾心鬥角的生活就呈現在眼前,剎那間,我感受到了,宮殿是沒有生命的,在這一切消失在內廷之中,我不知所措了,不知是偉岸還是惋惜。藍藍的天空,飛翔的小鳥,是自由與囚禁的真實寫照,似乎對“囚籠”的諷刺與嘲笑,一切都是無奈和嘆噓。

  故宮給人是美好的,而又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同時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在給人們訴說歷史的故事和無奈。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感覺這一切就像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