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寓言故事與科幻小說>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彙總八篇

寓言故事作文

【精選】寓言故事作文彙總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寓言故事作文 篇1

  這看似和平安閒的時候,狼會突然向鹿群發動襲擊。馴鹿驚愕而迅速地逃竄,同時又聚成一群以確保安全。

  狼群早已盯準了目標,在這追和逃的遊戲裡,會有一隻狼冷不防地從斜刺裡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破一隻馴鹿的腿。

  遊戲結束了,沒有一隻馴鹿犧牲,狼也沒有得到一點食物。

  第二天,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依然從斜刺裡衝出一隻狼,依然抓傷那隻已經受傷的馴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從不同的地方竄出來做獵手,攻擊的卻只是那一隻鹿。可憐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逐漸喪失大量的血和力氣,更為嚴重的是它逐漸喪失了反抗的意志。當它越來越虛弱,已不會對狼構成威脅時,狼便群起而攻之,美美地飽餐一頓。

  其實,狼是無法對馴鹿構成威脅的,因為身材高大的馴鹿可以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傷,可為什麼到最後馴鹿卻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絕頂聰明的,它一次次抓傷同一只馴鹿,讓那隻馴鹿一次次被失敗擊得信心全無,到最後它完全崩潰了,已忘了自己其實是個強者,忘了自己還有反抗的能力。當狼群攻擊它時,它已沒有勇氣奮力一搏了。

  真正打敗馴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敵人不是兇殘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靈。

寓言故事作文 篇2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今天,我把我以前的書都翻找出來,打算好好的看看,做做筆記。我找到一本《伊索寓言》,那是我上四年級時,爸爸媽媽給我買的,已經放了好長一段時間了。朋友們都說《伊索寓言》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現在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的翻讀起來,我要先睹為快。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富涵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磨坊主和兒子與驢》。

  這則寓言講的是有個磨坊主和他的兒子一起趕著他們的驢子,到鄰近的市場上去賣。他們走了一會兒,看見了一些聚集在井邊談笑的婦女。其中有一個女人說:“看,多奇怪的人,有驢子不騎,卻要走路。”磨坊主聽到此話,就讓兒子騎上驢子。走了不久,有一個老頭說:“你們看看,懶惰的孩子騎著驢,而他年邁的老父親卻要行走。下來,你這小傢伙!”年老的磨坊主便叫兒子下來,自己騎上去。沒走出多遠,又來了一群婦女和孩子,幾個大人說:“你個無用的老頭,怎麼可以自己騎在驢子上,讓那可憐的孩子跑的一點兒力氣都沒有啦?”沒有主見的老磨坊主聽了,立刻讓自己的兒子也騎上驢子。快到市場時,一個市民看見了他們便問:“朋友,請問,這是你們自己的驢子嗎?”老人說:“是的。”那人說:“從你們一起騎驢的情形來看,你們兩個騎驢子,還不如你們兩個臺驢子呢。”老磨房聽了,便和兒子一起把驢子的腿捆,用一根木棍將驢子抬上肩向前走去。經過市場口,很多人來圍觀,取笑這父子倆。吵鬧聲和這種奇怪的擺弄是驢子很不高興,他掙斷了繩索和棍子,掉到河裡去了。老磨坊又氣又羞,連忙從小路跑回家去。

  讀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知道了眾口難調,如果想讓所有的人都滿意,最後可能會讓所有的人都不滿意。

寓言故事作文 篇3

  從前,有一個人,靠著養羊為生。這個人做事隨意,看他家的羊圈,就知道了。圍欄高高矮矮的參差不齊,看起來,還不堅固。

  一天,他的羊圈圍欄出現了一個大窟窿。仔細一數,誒?好像少了一隻羊。同村的人看到了,就對他說:“趕緊補了這個洞吧。要不你羊又丟了。”那人聽這話,就回答:“不就丟了一隻嘛,我還有很多呢。”同村那人聽了,搖了搖頭,就走了。

  日復一日,圈裡的羊,變得越來越少了。同村人又來了,說:“你那羊八成被狼抓了,或自己跑了,你早該聽我的,早早修圈,羊也不至於變那麼少了。”那人聽了,不耐煩地回答他:“你幾次來說我,煩死了,我的羊該不會是你偷的吧?”同村人嘆了口氣,離開了。

  又過了幾天,圈裡的羊剩下不到十隻了。養羊人開始慌了,他想起同村人說的話,想:還是補吧,要不然我的羊會全沒的。說完,他跑去鄰家借工具去了。

  “嗒嗒嗒”“嗒嗒嗒”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停下了。“哈,終於修好了。這下,我的羊再也不會丟了吧。”養羊人擦著汗說。

  從此,養羊人的羊再也沒有少過了。

寓言故事作文 篇4

  深冬,野豬在森林裡飽受覓食的艱辛,於是想起自己的遠房親戚家豬來DD吃喝有人伺候,而且除了吃就是睡覺與作樂,那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嗎?不過它馬上又清醒了,有人供吃供喝固然不錯,但是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死。人類養豬不就是為了吃肉嗎?想到這裡野豬打了寒顫,緊接著是對家豬的同情,自己覓食固然辛苦,但保住小命更為重要啊。

  然而在餓了三天之後野豬又動搖了:家豬之所以被殺,那是因為它沒有反抗能力,而我不一樣啊。我身體強壯。又有鋒利的獠牙,何不混在家豬裡先吃上一個冬天,到時候再逃出去也未嘗不可啊。當晚,它輕易地跳進了豬圈。整整一個冬天野豬和其它家豬一樣吃了睡睡了吃。

  過年了,農戶發現了野豬,膘肥體壯,肉味一定比一般的家豬鮮美,於是準備第二天宰殺野豬。野豬決定在前一天晚上逃命,然而此時的它已經跳不過豬圈DD幾個月的暴食加上沒有往日在山中的跋涉磨練,它已經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只好任人宰割。

寓言故事作文 篇5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發現,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簷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簷頭到那個簷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斷箭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隻斷箭,箭囊裡裝著一隻折斷的箭。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寓言故事作文 篇6

  從前,有一片神秘的大森林,大森林裡的每一棵樹裡都住著許多小人精。

  可是有一天,一群可惡的蟲子從四面八方湧來了。所有小人精都害怕極了,於是一起爬上了一棵最大的樹上。小人精們在樹上想:那麼多人在上面,蟲子應該不會上來吧?可是它們想錯了,蟲子又從四面八方上了樹,只是,蟲子爬得太慢了,所以還沒爬上來。

  這時候,天空忽然,飄來一陣風,小人精們抬頭一看,原來,是一隻鴿子,於是他們叫到:“鴿子你過來一下!”鴿子剛剛落下,小人精的隊長就說:“請你幫忙傳信,找個能手,把蟲子吃掉吧”,“好的,沒問題。”

  沒過多久,鴿子就帶來了一隻百靈鳥,百靈鳥驕傲地說:“我做什麼事都行”,“那就謝謝你咯!”小人精的隊長說。可是,百靈鳥只會唱歌,它唱啊,唱啊,唱啊,一直唱到了晚上,最後它累壞了,蟲子們都躲在樹洞裡樂,一點都不受它影響。百靈鳥在一個晚上逃走了。

  後來,鴿子又請來了鸚鵡,鸚鵡對著樹洞說了一晚的話,蟲子們在樹洞裡打起了呼嚕。鸚鵡沒辦法,又逃走了。

  最後,鴿子請來了森林醫生—啄木鳥,啄木鳥用長長的嘴“篤、篤、篤”用力敲起了樹杆,樹洞裡的蟲子頭都痛了,受不了啦,紛紛爬出來,當蟲子一爬出來,馬上就被啄木鳥吃掉了。

  終於請到了實幹家,是真正的捉蟲能手,幫了大忙了。小人精們又可以快樂地生活了。

寓言故事作文 篇7

  村有說,為翁口傳。村有一山,其形如火,人稱“火焰山”,山之中為孤壁,現白石,世傳其上藏巨寶,為木箱裝,不知何人所放。鄰村有一豪,名黑種,黑種不知何人、不明何方,只知為避亂至此,有家財萬貫,房屋雄壯。忘其年,黑種聞火山有巨寶,動心收其帳,逐巫於家做法七七四十九日,為大齋。七九後帶家丁、揹物具,朝火山孤壁取財。至,扔其繩、綁其樹,幻于山巔順繩下,繩至壁半,忽串一白鼠斷其繩。現此,餘試數次,復之。見此,黑種怒,扔起斧劈之,現一蛇尾墜崖而下,命丁查之,丁至崖下,細望墜物為財。黑聞之大喜,複試之,不可得。心道天命如此,收工,領家丁回之。至屋和,命奉崖墜之財,細算,為四九破費。大呼:“為天命”。從此不再動心火山之物。

  此說應為清帝年間。歲月流,孤寶亡,黑也亡,存一地基,喚作“黑種屋基”,房經百載已毀也。

  譯:

  農村故事一則

  村子裡有一個故事,為老人世代相傳。村裡有一座大山,形狀像一個“火”字,所以(村民)們將這一座大山叫做“火焰山”。火焰山山中間有一個孤僻的懸崖,可以(清晰)的看見上面白色的石頭。傳說孤壁上藏著一個很大的寶藏,寶藏用木箱子裝著,寶箱裡究竟有多少寶物,沒有人知道。鄰村有一個財主,人們都叫他黑種,(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人,也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什麼地方,只知道他是為了躲避戰亂來到這裡的,他家中有萬貫之財,房屋建的雄偉壯觀。也不知道是那一年,黑種聽說了火焰山上的寶物,就對這個寶物動心了,想要將其收入自己的帳下。所以他請來了巫師在家中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大齋(做法)。四十九天後黑種帶著家丁、揹著工具去火焰山取寶。他們(事先)將繩子綁在大樹上,然後將繩子另一端扔下懸崖(火焰山中間的'孤避),幻想著從山頂順著繩子到達寶藏的地方s。當他們將繩子扔下準備下去(取寶時),孤壁中間忽然串出來一隻白色的老鼠將繩子咬斷,(黑種)看見了,(抱著)多試幾次都心態反覆扔繩子,結果還是被(白鼠)咬斷了。氣急敗壞的黑種一怒之下,將手中的斧頭像懸崖下扔去,(當斧頭落到孤壁中間時)突然看見一條蛇尾從孤壁中間掉了下去。(黑種)看見後命令家丁下山去看看掉下去的是什麼,家丁來到山下仔細看了看剛才掉下來的蛇尾,發現是一筆錢財,黑種聽說後非常高興,反覆的(將斧頭)扔下懸崖,結果什麼也沒有。黑種想“這可能是天命”。於是讓家丁收拾工具,帶著他們回家去了。到家後,黑種讓家丁將自己砍下的錢財拿出來數,最後發現這些錢財剛好是自己四十九天花費到尋寶上的費用,(黑種)大聲說到:“這是天命啊”。從此以後黑種再也沒有半點動火焰山上那份財富的念頭。

  這個故事應該是發生在清朝的時候。經過歲月的變遷,孤壁上的寶物已經不見了,黑種也去世了,現在只留下他住過的地基,人們(將這個)地基叫做“黑種屋基”,(地基上的)房子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已經毀了。

寓言故事作文 篇8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於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並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裡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因此,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現咕唧咕唧的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繫住了口的嚴實袋子裡發出的,於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裡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小心翼翼地解開繫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可是書童等呀等呀,不僅沒有等到老鼠出來,而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開啟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裡面照了個通亮。他發現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隻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裡分明有一隻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麼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隻老鼠剛才就是一隻死老鼠,那麼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後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果。可是袋子裡面除了老鼠沒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隻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裡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隻老鼠有這麼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聲招人來解開袋口;當你守候在袋口伺機去捉它的時候,它卻裝死矇騙你放鬆警惕。一個小動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騙得過人,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